大学精神-记马相伯

合集下载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

马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相伯是他的字.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阴历三月生于江苏丹一个数代笃信天主教的家庭中,这正是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侵入中国的一年。

1939年由广西经越南去昆明途中.因病卒于谅山。

马先生历经中国近百年来受尽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时代.更是目睹封建帝王、反动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各个政权的腐败无能、贪婪媚外.置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之现状。

因此,这使他从小就孕育了强烈的爱国心。

他自12岁起为追求知识.背着父母独自离家.用了十天的功夫从镇江来到上海,进入法国教会办的徐汇公学就读,直至获得了神学博士的学位.刻苦研读了甘年。

以后.他搞过译者.当过神甫和徐汇公学的校长。

37岁时(1877).又抱着一腔爱国热忱欲为富国强民之举.离开教会.进入仕途。

他飘洋过海游历考察了欧美日本等国.搞过洋务.办过外交.给清廷提出过不少“富国强民”的建议.更去朝鲜襄助改草政事.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这使他的满腔救国热忱一时为之灰冷,遂于1901年他62岁时退隐沪西土山湾。

但是.~个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对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是不会置之不顾的。

马在退隐之后,对过去的失败痛定思痛,实不甘心就此罢休,因此转而想从“启发民知,教育救国”的道路来进行奋斗。

这其实也是他的一个夙愿。

他自游历欧美回国后.鉴于”欧美之强盛,我国之厚弱”,”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心想办一所新式大学.教授欧美各国新的科学知识.为将来中国的富强选就人才,所以.他虽已到垂老之年.而这个办学校的信念却愈益强烈。

他是在1905年,66岁时才创办“复旦公学~的.要说清“复旦”创办的经过.还得从他创办“震旦学院“谈起。

马自退隐沪西土山湾后。

有在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任教的蔡子民(元培>介绍了24名青年学生来.开班教学,一年后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于是风声所播.各省有志之士.都不远千里跋涉前来,向马求教。

就在这个基础上,马创办了震旦学院。

读书不忘救国心得体会

读书不忘救国心得体会

浅谈读书与救国的关系初看林老师所留题目,便想看看老师所出题目的出处,便百度了一下,出处不是很清,但是却知道了曾经引用过本句话的历史名人。

1905年,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成立,创办者暨第一任校长是马相伯先生。

马相伯在毕业演讲中这样开导学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再看看听马先生这些话的人,复旦公学的学生,复旦公学在历史还是现在都是知名学府,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民族富强,推动历史前进的艰巨使命的文化传播地,这些学生正如马先生一样在校的时候应该学好文化知识,同时要把自身成长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切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个我想到了五四运动,129运动这些修改历史的重要的事件都是学生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是推动了历史的步伐,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与灵魂,倘若青年没有这样的思考与行动,那么国家的命运将由谁来主宰,一个民族的前途在何方?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亦是众多,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时候便开始了自己的救国之路,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运动……再谈救国不忘读书,我想起了中国共产党,虽然这一政党在执政的今天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历史上的他的确是有他的先进性以及他的合理性才得以生生不息延续壮大下来,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在他成立之初便提出了要不断学习,在革命救国的同时不忘学习,毛主席在自己的亲自带领下全党从建立之初便不断学习。

在今天这一习惯依旧得以保持。

倘若没有不断学习,那么众所周知在今天这一社会,信息传播如此迅速,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创新,固步自封,那么前途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改革开放不是邓设计师在中南海里冥思苦想出来的,他必须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不管是读书还是走出国门去学习。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是历来中国读书人都所应该推崇的。

因此亦应把此继承下去。

篇二:为救国而读书为救国而读书大冶师范附属小学四(3)班熊彬彬你们知道吗?苏步青是著名的数学大师,可是,苏步青对数学不感兴趣,一学就会,没有意思。

现代大学之内涵

现代大学之内涵

大学之内涵何谓大学?格林斯潘、比尔盖茨这两个人,都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感到自豪的学生,可是到最后这两个学生都没有取得学位?耶鲁大学法学院长说了一句话:“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大学”。

什么是大学?大学就是那些原本比较聪明,但他/她还不是绝顶聪明的人,能够把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和更加智慧的地方。

这句话大家可以认真思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大学。

他这句话解释了格林斯潘和比尔盖茨为什么不能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原因。

因为他们绝顶聪明。

而只有那些一般聪明、比较聪明的人才需要大学。

大学就是把这些一般聪明、比较聪明的人变得更加聪明,而最后变成智慧的人的殿堂。

在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正门有一幅浮雕,这个浮雕是:老师在讲课,慷慨陈词,手舞足蹈,而下面所有的学生都在睡觉。

所以说在大学里面,学生睡觉是天然的权利。

另一幅浮雕在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后门,这个浮雕正好相反:学生们分成了两排,一看就知道,争论的已经不可开交,甚至相互指责的手势都有,这个时间老师在睡觉。

我们思考一下这两组浮雕。

大学的主体在任何时候都是学生,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

如果不把学生作为主体,而只把老师作为主体,实行这种教育观,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

所以老师再有积极性,如果不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老师就是多余的。

大学要有大师什么是大学?哈佛大学1909年到1933年做了24年校长的雅培劳伦斯说过一句话:“哈佛大学之所以备受尊重,不在于哈佛大学有多少座高楼,而在于哈佛大学有一代又一代备受人尊重的大师”。

这句话,被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把它总结为:“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这句总结非常精确,我认为比哈佛校长说的更有雅气。

大学之“大”,在于大德、大爱,在于大学问,在于有大师,在于大楼,在于大业、。

“大德”,意味着一所大学有担当民族责任的德性。

集“大德”、“大爱”、“大学问”于一身的,堪称“大师”。

大学之“大”,也包含有“大楼”的意思,大学应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包括为教员提供维持其尊严的待遇。

复旦大学百年的精神与使命

复旦大学百年的精神与使命

复旦大学百年的精神与使命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一世纪一大庆典,亦不易逢之数也”。

百年历程,实属不易。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奋斗不懈。

回眸来路,我们感慨万千。

公元一千九百零五年,复旦诞生在长江入海口一所破落的庭院里。

它是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

8间讲堂,160名学生,这就是它的起点。

就在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血腥厮杀,中华民族的主权和尊严遭到空前的践踏与凌辱。

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开创了科学新纪元,而我国的新学才刚刚起步,与世界的距离非常遥远。

这一年,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宣告废除,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从此开始了新旧分野。

复旦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我们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端。

初生的复旦是弱小的,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

从吴淞辗转徐家汇的居无定所到最终落址江湾,从上海到江西漂泊迁徙再到重庆的艰难复校,复旦历经危难,甚至几度陷入解体的困境。

但先贤们筚路蓝缕,师生一德,坚韧不拔,终究屹立东南,使复旦发展成为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

新中国的成立使复旦得以迅速崛起。

复旦把握住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带来一次次大发展。

院校调整,名师云集,团结合作,向科学进军,学校实力倍增。

改革开放,复旦大踏步走向世界,学习交流,拓展视野。

新世纪初,复旦和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成新的复旦,交叉融合,快速发展,开始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伟大历程。

复旦是一所海边的大学。

地处上海,是复旦与生俱来的优势。

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

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

今天,上海正在成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大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

马相伯大学教育思想探析

马相伯大学教育思想探析

马相伯大学教育思想探析摘要: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立大学创办人之一,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参与创办了辅仁大学,短暂执掌过北京大学。

结合马相伯的心路历程,可观其对中国大学教育独特的设想和追求:为了实践教育救国之宏愿,马相伯年过六旬,不惜毁家兴学,先后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在人才培养上,以融合中西、贯通文理为理念,设计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大学课程体系;在学校管理上,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旨归,培养师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强调大学之大,在道德高尚和学问高深;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为了避免当时政治和宗教的干扰,主张教育独立,并要求学生摒弃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以获取真才实学为重。

马相伯的大学教育思想既与西方大学精神的传统相契合,又有着强烈的国家富强和民族自立意识,今天仍具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近现代,马相伯,私立大学,大学精神马相伯,名良,以字行,1840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今镇江)马家村,1939年于越南谅山去世。

马相伯的百年生命历程,恰巧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艰辛曲折的百年历史,他的人生似乎注定要与那个躁动与变革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他经历了五个皇帝的统治时期,在1911年目睹了清帝国终于被革命推倒,……并且从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第一届临时政府起,又在共和体制下,先后见过六个总统,四任主席,以及在军阀混战中的一堆执政、大元帅、总司令、委员长等。

”[1](P1-2)马相伯大半生热衷于政治活动,做过晚清官员的幕僚、外交官,孙中山临时政府的雇员,袁世凯政府的高级顾问,蒋介石政府的委员。

朱维铮称之为“百岁政治家”。

但政治并非马相伯人生的唯一主题,在亲身经历和深刻反省中华民族积弱积贫之后,马相伯在耳顺之年全身心致力于教育救国,从最初的震旦学院,到复旦公学,到辅仁大学,办大学、育英才成了他晚年的首要追求。

马相伯毁家兴学,以拳拳爱国之心,构想并实践着自己的大学教育理念,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崇真旧迹之马相伯

崇真旧迹之马相伯

崇真旧迹之马相伯马相伯(1840.4.7-1939.11.4),原名马志德,又名马建常,改名马良,以号行,晚号华封先生,江苏省丹徒县人。

1862年加入耶稣会。

1870年获神学博士学位。

是近代中国镇江籍著名乡贤,学贯中西,才智过人,清末维新派知识分子。

国民政府委员。

晚清时期,1848年入家塾读书。

1851年赴上海,入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徐汇公学学习。

1861年入耶稣会初学院学习。

1864年入修道院研修哲学。

1869年升神父。

1872年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

1881年任清政府驻日本使馆参赞,旋改任驻神户领事、长崎领事等职,对日本维新政策有较深的认识。

后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幕僚,协办外交、洋务。

1882年奉李鸿章之命,赴朝鲜办理新政。

民主革命和大革命时期,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其意为中国之曙光,亲自出任院监。

震旦学院以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为办学方针,并亲自授课。

于右任、邵力子、马君武等人都是该院学生。

1905年天主教耶稣会篡改震旦的办学方针,学生大哗,纷纷离校,遂召集离校学生,与严复等另再创办复旦公学,并两度担任该校校长(监督),该校后来发展成为复旦大学。

1907年参加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

1908年震旦学院拟在法租界建设新校舍,为震旦购买了卢家湾基地100亩共捐现金40000元,又捐英、法租界地基8处,约值现金10余万元,将全部家产都捐给了震旦。

还将自己历年所积薪金10000元捐献给启明女中,晚年一度靠翻译为生,后来在震旦领取生活费。

1912年北上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坚持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发表演说、书写文章,号召团结抗日,呼吁人民自救,因而被尊称为爱国老人。

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组织救国会,由于马相伯的社会地位和救国热情,被公认为救国领袖,一切通电、文件均由他领衔。

谈谈马相伯的学生教育观

谈谈马相伯的学生教育观

精心整理
随着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的接连失败,马相伯意识到,只有教育才能拯救这个国家和民族。

“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以设立学堂为先”。

在马相伯的耳顺之年,他投身教育,办起了大学。

相伯在所有的课程中也最看重语言、哲学和数学。

他认为,要了解西方的话,必须从拉丁文学起。

而哲学思潮,尤其是西方的哲学思潮,除了具有启蒙功能外,还可以帮助“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

因此,他亲自编撰拉丁文教材《拉丁文通》、语言学理论《马氏文通》和哲学教材《致知浅说》,为学生教授哲学、拉丁文、法文、数学等课程,将中西人文思想融汇其中。

他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从震旦的课程设置里可以看出他的追求,是培养那个年代难得的学贯中西的“通才”。

但是20世纪初的教育开始变得功利化、实用化和技术化了,学生们想学的是英语、商科与技术,富国强兵、经世致用。

一味地追求实用、技术、功利,而忽视了对人最基本的生活趣味的培养。

这种教育观一直影响了一百年。

在当前我们学校教育又重新开始重视人文教育,提倡通识教育,其实就是在反思过去我们的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

整整一百年的国民教育,造成的其实是‘人’的缺失。

”因而我们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对学生的评。

复旦大学百年的精神和使命

复旦大学百年的精神和使命

复旦大学百年的精神与使命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一世纪一大庆典,亦不易逢之数也”。

百年历程,实属不易。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奋斗不懈。

回眸来路,我们感慨万千。

公元一千九百零五年,复旦诞生在长江入海口一所破落的庭院里。

它是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

8间讲堂,160名学生,这就是它的起点。

就在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血腥厮杀,中华民族的主权和尊严遭到空前的践踏与凌辱。

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开创了科学新纪元,而我国的新学才刚刚起步,与世界的距离非常遥远。

这一年,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宣告废除,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从此开始了新旧分野。

复旦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我们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端。

初生的复旦是弱小的,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

从吴淞辗转徐家汇的居无定所到最终落址江湾,从上海到江西漂泊迁徙再到重庆的艰难复校,复旦历经危难,甚至几度陷入解体的困境。

但先贤们筚路蓝缕,师生一德,坚韧不拔,终究屹立东南,使复旦发展成为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

新中国的成立使复旦得以迅速崛起。

复旦把握住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带来一次次大发展。

院校调整,名师云集,团结合作,向科学进军,学校实力倍增。

改革开放,复旦大踏步走向世界,学习交流,拓展视野。

新世纪初,复旦和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成新的复旦,交叉融合,快速发展,开始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伟大历程。

复旦是一所海边的大学。

地处上海,是复旦与生俱来的优势。

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

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

今天,上海正在成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大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

民国精神-马相伯

民国精神-马相伯

闲暇偶感,追思马相伯有人说感受上下中华五千年看河南,品读千年历史去北京,而要解读中国百年风云则要去上海。

上海历史不长,鸦片战争以前还是一个小渔村,伴随着国门被打开,上海被划为商埠,继而又有租界产生,上海成为中西交汇之地,仿佛一夜之间,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就成为一个灯红酒绿,十里洋场的繁华之地,就此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无数社会名流演绎着传奇与浪漫,太多仁人志士谱写着光辉灿烂,一群群文人墨客穿梭其中,有的如过往烟云,成为一段记忆,鲜有人知;有的却留下了足迹,成为一个符号,广为传颂;有的筑成一座丰碑,傲然矗立。

今日,我们漫步在上海,游走于大街小巷,总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因为他们曾经来过,却从未离开,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留下的也是万古芳心。

城市的名片每一个莘莘学子,都有一种名校情怀,我也不另外,少年时就渴望有朝一日能够一览复旦的真面目,三生有幸,能够离她如此之近,空闲的时候总是喜欢去复旦的校园里散步,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中,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青砖白墙,掩映于欧式建筑的背影下,飞檐微翘,脱颖于西式风格的包围里。

常这样慢悠悠地走着,有时穿过林荫大道,有时进入曲径通幽,虽然说不上已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却是早已将自己融化在里面,甚至羡慕花草的福分,竟然能在复旦竞得一席之地,炫耀一生。

想到在这里,不得有了几多遗憾,连无名花草都能在复旦享有一席之地,却从来没有复旦创始人的丝毫遗迹,遗憾之余,更是激起了我的好奇之心,我觉得只有追本溯源,才能真正探究到底是谁创造了今日复旦,他的一生究竟是一段怎样的故事。

只要有心你总能找得到。

翻开历史的卷轴,的确能在青史之中找到已被遗忘的名字——马相伯,他生逢乱世,死于国难当头,将满腹的报国之心,寄托于“家祭无忘告乃翁”遗言里。

在他百年的历程里,曾担任过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高级幕僚,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影响重大。

他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的阵痛与巨变,经历了中国最后五个皇帝,见证了民国的六任总统。

纪念马相伯校长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马相伯校长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马相伯校长诞辰一百周年马相伯校长要是还活着的话,到今天应该有一百七十一岁了。

而他一手创办的复旦,也有了整整一百零六年的校史。

如果此时马校长还活着,他就能看见看到当初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一个蓬蓬勃勃的时代正在高速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尖端人才,正从这个园子里走出。

马相伯先生出生的1840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那一年,被认作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然,也是中国血泪史的开端。

我依旧记得高中讲到鸦片战争时,整个班级笼罩的那种悲愤与无奈的气氛,在一百多年之后,这种家国之悲依然如此震撼,可想而知,马相伯先生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选择的时代,虽位高权重,仍卖国求荣如慈禧太后之流者有之;借时代大潮,落井下石,以获渔翁之利如袁世凯之流者有之;当然,以身殉国、轻生命重气节的如邓世昌丁汝昌者亦大有人在。

但,与敌舰同沉以身殉国是武人的做法,身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马相伯先生的选择道尽了一个时代的悲哀,也说出了一个民族为什么可以历尽风雨却依然可以屹立不倒。

早年从事外交和洋务活动,认识到国之富强在于科学与实业。

一句“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便成了毁家兴学的全部理由。

这也成了今天我们可以在这一片叫做“复旦”的土地上畅游学海的前提。

兴学,并不是仅仅靠倾尽家财便可以实现的,尤其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外国教会的压力一直都存在,身为天主教徒,却不畏耶稣教会的威胁与干涉,坚持自主办学,放弃震旦大学而另立复旦公学……当我在校史馆第一次听到这一段故事的时候,几乎忍不住落泪,今天我们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放弃震旦大学,另立复旦公学,似乎只是一个校名与校址的改变,但在当时,与有外国势力做背景的教会公然作对,你可以想象马相伯校长面对的是什么!有人以刚正立世,有人以柔韧谋生,他将刚正与柔韧完美综合了。

有人为风光丢了人心,有人为人心丢了风光,他将风光与人心悉数拿下。

仁人多磨难,志士多悲壮,于以身殉国的烈士仁人相比,他好像没多少磨难,也不怎么悲壮,但毁家纾难,倾个人全力为国之复兴,这种文人的精神永远都是民族高扬的旗帜。

毁家兴学育栋梁 一生忧患系中华

毁家兴学育栋梁 一生忧患系中华

马相伯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老人,他出生的那一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他去世时中华大地正遭受日寇的蹂躏。

从1840年到1939年,他的一生从战争走向战争。

他的百年人生是我国近代史的真实写照,诗人柳亚子赞美他:一老南天身是史。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巨擘式的人物,他的门生包括蔡元培、梁启超、李叔同、于右任、邵力子、黄炎培,他散尽家财创立了一所享誉中外的高等学府,他提出“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他倡导“
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讲教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他留下的最大的精神遗产。

可如今却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马相伯。

马相伯与“七君子”。

先生马相伯观后感

先生马相伯观后感

先生马相伯观后感马相伯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并且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本片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向世人展现这位百岁老人的生平事迹和内心世界,并且将马相伯漫长而多面的人生归结为“爱国老青年”的历史塑像。

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先生马相伯的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先生马相伯观后感偶从处借来《先生》十集系列纪录片片段的光盘,时长36分钟。

光盘中是幾集纪录片的节选。

这幾集纪录片,记载着十位从民国时期精挑细选出来的“先生”。

细看两遍,深受震撼,故拙劣地模仿马可·奥勒留的笔触,写下这篇胡言乱语。

时刻提醒自己。

从先生蔡元培身上,我领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对政治敏感。

面对上任后的赞誉,必须头脑清醒,考虑最坏的结果。

即使尽管失败,也要尽了心。

平等对待每个人。

重视真正有学问,有想法的人才,不管其政治立场、资历和年龄。

从先生胡适的行动中,我了解到把古文改良成现代文的重要性。

“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有些时候,“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先生马相伯虽然到了九十六岁,还可以凭着对国家的使命感发表“一日一谈”。

他面对现实。

反对专制。

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有奉献精神。

先生张伯苓教会我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粪水也可浇鲜花”。

实体会被摧毁,但精神不朽。

人从事什么职业,就要知道自己的天职。

尽管面对巨大的悲恸,也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看问题。

先生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作为一名校长,他“一、无党派色彩。

二、学识渊博。

三、人格高尚。

四、确能发展清华。

五、声望素著”。

从先生的经历,我要学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

为人风格寡言温和,处理大事时果断。

不能退却,畏缩。

要有勇气,坚忍前进。

从竺可桢先生身上,我学习了求是精神。

三十八年每天写日记是个好习惯。

在压力下才能展现一个人的真性情。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人物介绍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人物介绍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人物介绍原名志德,又名钦善、建常、绍良,改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

祖籍江苏丹阳,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于丹徒今镇江,?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洗名若瑟,亦作若石。

5岁入塾读书,喜探询天象运行奥秘。

12岁来沪,入法国耶稣会办圣依纳爵公学后改称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

清咸丰八年1858年,全家从镇江辗转至沪定居。

清同治九年1870年,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授司铎神职。

同治十三年,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讲授经史子集;并兼耶稣会编撰,继续研究哲学、数理及天文,译著《数理大全》等书百余卷。

清光绪二年1876年,因自筹白银2000两救济灾民,反遭教会幽禁“省过”,愤而脱离耶稣会还俗但仍信仰天主教,从事外交和洋务活动,曾先后去日本、朝鲜、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

日本维新、高丽朝鲜守旧,在对照中使他深受启迪,认识到国家富强之术,在于提倡科学,兴办实业,屡屡-朝廷献策,都似泥牛入海。

光绪二十五年辞官回沪,住佘山,潜心于天文度数的研究和译著,并与弟建忠合著《马氏文通》,只署弟名。

他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定毁家兴学。

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将祖遗己产青浦等地的熟田3000亩捐给教会,亲立字据,规定该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

光绪二十八年初冬,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参看《大事记》,学生集体退学。

蔡元培曾介绍部分学生向马相伯求学,他遂于次年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创办震旦大学院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是其旧址,自任院长,二月初三3月1日开学。

他曾号召:“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字始。

有欲通外国语言文字,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革命救国准备者,请归我”。

亲编《拉丁文通》、《致知浅说》等教材亲自授课,实行学生自治。

最基本的美德

最基本的美德

37看到自己以前发布的朋友圈感到尴尬,证明你成熟了。

——成长和成熟永不停息是20个字,这就是:圆滑、谦虚、放弃、争议、团结。

有褒义词,有贬义词,有中性词。

圆滑是圆而不滑,圆是通融、通达,取象于钱,外圆内方,通达而不狡猾。

谦而不虚,是诚恳、是真挚而不虚伪。

放而不弃,有些事情在没有统一思想以前,可以适当放一放,待时间来检验,但是绝不弃之不用。

议而不争,有些事情可以讲道理,摆事实,但不发生争执。

团而不结,讲团结但不结党营私,不拉帮结派。

团结是各项工作发展的前提,是政治生态的关键。

这一块,我们把它作为生命线来对待。

”谈到团结合作,周德睿可谓金句频出,“你把自己的朋友当成宝,你就是聚宝盆”,话语简单却蕴含哲理。

他巧改5个词语,赋予其全新的含义,更是制造了一批金句。

比如“圆滑是圆而不滑”“团而不结,讲团结但不结党营私”等等。

句子是组成话语的基石,在话语中制造一些高度凝练又浅显易懂的金句,能让话语更新颖,更有感染力。

周德睿的话语为何让人爱听?不仅因为他讲的有道理,还在于他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用平易近人的语气,深入浅出的话语,像唠家常一样跟大家谈话。

这样的领导讲话,谁不喜欢听?马相伯是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人士,曾免费培养了一大批会说洋文的弟子,其中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等都是其得意弟子。

1899年,年近花甲的马相伯辞官后回到上海,开始潜心于天文学的研究和译著。

两年后的一天,33岁的蔡元培到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担任总教习。

期间,蔡元培特别想学习拉丁文。

不过当时上海懂得拉丁文的人很少,他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

在蔡元培心灰意冷之际,有同事向他推荐了马相伯。

对于马相伯的大名,蔡元培是早有耳闻,并且仰慕已久,他担心自己毫无名气,如此冒昧地前往拜访,很有可能吃“闭门羹”。

思忖良久,蔡元培还是下定决心登门请教。

那天,当蔡元培说明来意后,马相伯不仅没有摆架子,反而热情招待,他当即便为蔡元培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安排其系统有效地学习拉丁文。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简介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简介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简介马相伯(1840年4月1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马相伯生平简介马相伯的简介上是这样介绍马相伯的:马相伯生于公允1840年,原名叫马志德,也被叫做马钦善、马建常等,字相伯、斯藏,其晚年的时候号华封老人。

马相伯祖籍在江苏丹阳,但是生于镇江的丹徒市,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还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曾担任震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也为中国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学者,如蔡元培等。

马相伯的父母都信奉天主教,所以在马相伯还是襁褓的时候,就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

马相伯五岁的时候开始进入私塾读书学习,12岁前往上海,到徐汇公学读书,随后又到很多的修院学习外语、神学、数理等知识,1858年,马相伯全家搬到镇江生活。

公元1876年,马相伯因为私自筹集银两赈灾被教会关禁闭省过,于是马相伯便脱离耶稣会开始从事外交和洋务活动,先后前往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在国外马相伯意识到要想富强国家必须提倡科学并兴办实业,所以回国后他常常向朝廷进谏,但是朝廷却并不认可马相伯。

于是在1899年的时候,马相伯便辞官回上海专心做学问,帮他的弟弟一起编著《马氏文通》。

公元1902年,南洋公馆爆发墨水瓶事件,很多学生集体退学,在蔡元培等人的推荐下,不少学生到马相伯门下读书,1903年,马相伯建立震旦大学,并自己担任校长,这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私立大学。

1905年学校遭遇教会插手,学生在此退学,于是马相伯在江湾又重新建立了震旦大学,1952年被改名为上海市向明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马相伯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奔走呼号,发表演讲,是公认的爱国老人,公元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病逝。

马相伯毁家兴学创立复旦马相伯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不仅自己开办震旦大学,同时还是中国名校复旦大学的创始人。

民国精神-马相伯

民国精神-马相伯

闲暇偶感,追思马相伯‎有人说感受‎上下中华五‎千年看河南‎,品读千年历‎史去北京,而要解读中‎国百年风云‎则要去上海‎。

上海历史不‎长,鸦片战争以‎前还是一个‎小渔村,伴随着国门‎被打开,上海被划为‎商埠,继而又有租‎界产生,上海成为中‎西交汇之地‎,仿佛一夜之‎间,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就成为一个‎灯红酒绿,十里洋场的‎繁华之地,就此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无数社会名‎流演绎着传‎奇与浪漫,太多仁人志‎士谱写着光‎辉灿烂,一群群文人‎墨客穿梭其‎中,有的如过往‎烟云,成为一段记‎忆,鲜有人知;有的却留下‎了足迹,成为一个符‎号,广为传颂;有的筑成一‎座丰碑,傲然矗立。

今日,我们漫步在‎上海,游走于大街‎小巷,总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因为他们曾‎经来过,却从未离开‎,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留下的也是‎万古芳心。

城市的名片‎每一个莘莘‎学子,都有一种名‎校情怀,我也不另外‎,少年时就渴‎望有朝一日‎能够一览复‎旦的真面目‎,三生有幸,能够离她如‎此之近,空闲的时候‎总是喜欢去‎复旦的校园‎里散步,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中,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青砖白墙,掩映于欧式‎建筑的背影‎下,飞檐微翘,脱颖于西式‎风格的包围‎里。

常这样慢悠‎悠地走着,有时穿过林‎荫大道,有时进入曲‎径通幽,虽然说不上‎已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却是早已将‎自己融化在‎里面,甚至羡慕花‎草的福分,竟然能在复‎旦竞得一席‎之地,炫耀一生。

想到在这里‎,不得有了几‎多遗憾,连无名花草‎都能在复旦‎享有一席之‎地,却从来没有‎复旦创始人‎的丝毫遗迹‎,遗憾之余,更是激起了‎我的好奇之‎心,我觉得只有‎追本溯源,才能真正探‎究到底是谁‎创造了今日‎复旦,他的一生究‎竟是一段怎‎样的故事。

翻开历史的‎卷轴,的确能在青‎史之中找到‎已被遗忘的‎名字——马相只要有心你‎总能找得到‎。

伯,他生逢乱世‎,死于国难当‎头,将满腹的报‎国之心,寄托于“家祭无忘告‎乃翁”遗言里。

读书不忘救国心得体会

读书不忘救国心得体会

读书不忘救国心得体会篇一:读书不忘救国浅谈读书与救国的关系初看林老师所留题目,便想看看老师所出题目的出处,便百度了一下,出处不是很清,但是却知道了曾经引用过本句话的历史名人。

1905年,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成立,创办者暨第一任校长是马相伯先生。

马相伯在毕业演讲中这样开导学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那么我们来看看马先生的一生,江苏丹徒人。

1862年入耶稣会,后获神学博士学位。

1869年升神父。

曾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

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

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并两度担任该校校长(监督)。

1907年参加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委员。

遗有《马相伯先生文集》。

读书人,学识上读到了博士学位,在事业上创办了复旦公学这所传名于后世的著名学府,在那样的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真正可以说是堪称成功的典范,学术上成令人敬仰的校长。

完全可以明哲保身,不去参与这些政治运动,但是在政治上他眼光也是敏锐的,参加了政闻社,并在国家危亡之时依然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可谓是读书不忘救国。

再看看听马先生这些话的人,复旦公学的学生,复旦公学在历史还是现在都是知名学府,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民族富强,推动历史前进的艰巨使命的文化传播地,这些学生正如马先生一样在校的时候应该学好文化知识,同时要把自身成长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切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个我想到了五四运动,129运动这些修改历史的重要的事件都是学生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是推动了历史的步伐,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与灵魂,倘若青年没有这样的思考与行动,那么国家的命运将由谁来主宰,一个民族的前途在何方?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亦是众多,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时候便开始了自己的救国之路,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运动……再谈救国不忘读书,我想起了中国共产党,虽然这一政党在执政的今天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历史上的他的确是有他的先进性以及他的合理性才得以生生不息延续壮大下来,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执政党。

爱国老人:马相伯

爱国老人:马相伯

马相伯:大爱无疆,青史永垂的‚传奇‛校长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而奔走呼号。

在那个风雨飘摇,政权瞬变的世纪里,他以对国家和人民永恒不移的至爱情感,将西方大学的文化精神一点一滴融入脚下这片神奇的沃土之中,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

1939年4月,在他百年寿诞之际,中国共产党以‚国家之光,人类之瑞‛的祝词电贺,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他就是中国文化教育界的一代宗师,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

马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字相伯。

1840年3月,他出生于江苏丹阳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家庭中。

他自少聪颖过人,富有胆识,12岁时便独自乘船到上海,进入徐汇公学读书。

在十年苦读期间,他古今中外无所不窥,除了对中国传统经典有系统的阅读之外,还对西方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等)以及哲学、神学等用力极深,并掌握了希腊文、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

后来,他担任过徐汇公学的教师和校长,并在31岁时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神父。

但他因不满法国教士对中国人的歧视,于38岁时愤然脱离教会,投身晚清的洋务运动,成为李鸿‚传奇人生‛:谱写教育救国的千古绝唱。

马相伯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无论如何是不会臵之不理的。

虽然此前在政治生涯中受到了诸多挫败,但是他在痛定思痛,总结经验之后,毅然将自己的救国理想转移到‚启发民智,振兴教育‛的道路上。

从此,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炎黄子孙创立一所新式大学,便成为马相伯最大的人生夙愿。

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先后考察了欧美强国的著名高等学府,并形成了自己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独到见解。

然而,要想实现为旧中国创办一所堪与西方大学相提并论的新式大学,其中的各种艰辛困苦可想而知。

‚毁家兴学,创办震旦‛:1900年,马相伯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将自己全部家产——松江、青浦等地的3000余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

民国文人篇:05马相伯——我只是一只狗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

民国文人篇:05马相伯——我只是一只狗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

民国文人篇:05马相伯——我只是一只狗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但变革思潮引起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这是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又一个异常繁荣阶段,大批文学、思想、学术领域人物层出不穷。

1939年4月7日,是马相伯百岁寿诞,此时他正在越南养病。

全国各地和有关团体都举行了遥祝百龄典礼。

国民政府颁发嘉奖令,延安中共中央特致贺电:“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当时的时尚杂志《良友》破例没用时髦女郎,而以马相伯的照片作了封面,仿佛这位百岁老人能给这个战乱的国家带来祥瑞。

一百年间,马相伯眼见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任清帝尘归尘,目睹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八任总统土归土。

他给上海复旦同学会的亲笔信中说:“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

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

《良友》封面他以前方将士浴血抗战劳苦为念,把各方赠与的寿仪移作犒慰伤兵之用。

病重时,忧国忧民之情更深。

老人不无悲怆地说:“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一早年经历马相伯(1840年—1939年),祖籍江苏丹阳。

原名建常,字相伯。

他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天主教家庭,生下来就接受了洗礼,教名为约瑟。

5岁入私塾读书,先接受天主教熏陶,再学习儒家典籍。

12岁时,拿着平日里偷偷攒下来的钱,离家出走,足足走了11天来到上海,进入法国耶稣会办的圣依纳爵公学(徐汇公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学习哲学和神学。

马相伯十分刻苦,他精通八国语言,尤其擅长演讲。

年轻时的马相伯法租界的官员很欣赏马相伯的能力,曾邀请他为法租界办事,马相伯却断然拒绝:“我学法文是为了给中国用,而不是为了给法国人服务。

”1870年,三十岁的马相伯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授司铎神职。

1874年,他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讲授经史子集;并兼耶稣会编撰,继续研究哲学、数理及天文。

1876年,因自筹白银2000两救济灾民,反遭教会幽禁“省过”,愤而脱离耶稣会还俗(但仍信仰天主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精神--马相伯
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也没把中国叫醒。

震旦大学、复旦大学、辅仁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如是说。

今读关于马相伯的文章,讲其作大学教育、现代教育的经历,很受启发,何为大学精神?今日之大学有无大学精神?何以真正树立大学精神?
内之以修立国民之资格,外以栽成有用之人才。

是为大学精神。

恍恍乎度日,子曰乎云云。

是为无大学精神。

教授管理、学生自治。

是为真正树立大学精神。

何以学生会流于形式?何以大学以卫生、早检为标杆?何以大学一党员名额为诱导?
只借复旦大学校训以告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