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教案
苗族山寨有人吗?【请苗族组的同学上台】
师:让我们来看看苗族的服饰吧。哇,你们苗族人真有钱啊!披金戴银的。
【学生介绍苗族服饰特点。】
师:这图上的吊脚楼一定是你们苗族的特色建筑了?有什么讲究吗?【学生介绍吊脚楼的特点】又是“因地制宜”的杰作,和环境紧密相关。
师:那苗族又有什么样的节日呢?(花山节:爬花竿,吹芦笙)想听听芦笙吗?【播放芦笙曲】
四、感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师:游玩了漂亮的云南,了解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建筑、节日,你有什么想说的?
2、师:许多人和你有一样的方法,想到云南去旅行。请看【出示数据】旅行人数还在逐年递增,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古老奇异和特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爱好。旅行业的进展,不仅为云南制造了庞大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让世界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白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点的缩影。明白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差不多上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难点:明白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教 具
多媒体课件,小组立牌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基础教案
个性设计
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
3、去年暑假,老师也去了云南,哪里真是太美了。看,这确实是老师在云南的玉龙雪山拍的照片。想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镜头去云南旅行吧。【播放云南景色】
二、进入“民族村”初步感知
1、显现“云南民族村”的画面,师:明白这是什么地点吗?图上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简介民族村。我们的民族村正在聘请汉语导游呢,想去试试吗?那我们就得了解一下云南的少数民族了。
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傣族的节日吗?(泼水节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游客前来参加)老师找到一段泼水节的录像,一起来看看吧。【播放】

3-3-1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1课时教案)2006-3-23

3-3-1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1课时教案)2006-3-23

《品德与社会》四下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了解各大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音乐舞蹈、饮食习俗、节庆活动习俗、民间故事等民族风土人情。

2、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合作展示资料等途径进一步感受民族的风土人情。

二、重点难点: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小组汇报进一步了解云南各大民族民族特色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初步探索地方特色的能力。

2、初步懂得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同时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等差异。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你知道吗?我们中国有一个地方是(边讲述边出示课件):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鸡蛋串着卖;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这边下雨那边晒,,数数呢,一共有18怪,请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中国的哪个省?2、展示云南风采:介绍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及图形的特点。

学生欣赏云南风采,初步谈谈对云南的感受。

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养育着许许多多的民族,有一句话叫“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那你知道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学生自由发言。

揭示课题: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二)汇报展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1、分小组整理资料。

(1)课前,同学们从建筑、音乐舞蹈、节庆活动习俗、民间故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

你们各收集了哪些民族的资料?请你说说看(指名说)(2)好,下面就请收集到同一个民族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

然后请各小组把资料汇总在一起,讨论一下你们所要展示的内容。

不过听清楚了,待会儿每个小组只能推荐出一个最能代表你们所介绍的民族的特色,看看是哪个小组介绍得最好,行吗?2、小组交流、准备并确定最具特色的内容及汇报展示的形式(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汇报展示。

4、教师做汇报小结:哪个小组介绍的云南少数民族最具特色(或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三)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因为云南的热情,让我们想贴得更近;因为云南的多面,让我们充满好奇;因为云南的智慧,让我们感到自豪。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详案)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详案)

族村”去更深入地了解云南。
三、走进云南 通过课前预习,你搜集了哪些感兴趣的云南少数民族的资料? 板书:建筑、艺术、习俗…… 评价:你们是对学习有准备的人。非常棒! 交流收集资料的方法: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到这些资料的? (上网)网络是我们查找学习资料的好帮手。 同学们知道哪些搜索网站吗? 有不一样的吗? (看书)书籍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请教)善于请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看来收集的方法真不少。 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手头现成的资源来学习, 比如书本, 比如老师给你们的资料。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 59-60 页,自学两个板块的 内容。动作快的同学已经学完了, 再请你打开老师给你的信封袋, 选择你最感兴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里不同天。”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迷人的风情,美丽的云南,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颗镶嵌在我国西南部的璀璨明珠。 (指课题,生读)你对它还有什么想探索的吗? 你们真会学习! 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课后, 请同学们收集更多的民族 知识,下节课由你们的老师带领你们一起去“民族知识宫”游园闯关。下课!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交流:还认识我吗?昨天我们已经见过一面了,一回生,二回熟,让我们来打个 招呼吧!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这首歌会唱吗?(唱得要有力、朝气蓬勃) 齐唱:让我们站起身来,跟着音乐响亮地展示给听课的老师,好吗? 评价:唱得真好!太棒了 ! 可以上课了吗?
一、复习导入
民族吧!
过渡: 那么多的民族,记住它真不容易,想要一天之内走完更不容易。为了让世
界各地的游客用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的民族风情, 云南政府在美丽的滇池边建立
了一个“云南民族村” 。(课件出示)
有去过云南民族村的吗?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二课时)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二课时)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册的第二课时,本课时教材以云南省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通过介绍云南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的分布、民族风情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少数民族文化较少,对于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云南的少数民族及他们的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师讲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重点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5.案例分析: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

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的第3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旨在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为此教材一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 56个民族是一家,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我发现这三篇课文的安排顺序知识能力的学习到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连贯的、递进的,教学层次十分清晰。

如 56个民族是一家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大团结。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则是使孩子们知道我国有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了解民族自治区制度及风土人情。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进云南,知道云南是多民族特征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之乡,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是本单元学习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说目标通过钻研教材,我发现它主要安排了民族建筑、民族文化和知识闯关游园这两大版块的内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如下定位: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了解纳西族的东巴文,杨丽萍的孔雀舞。

4、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5、通过收集资料,闯关答题进一步了解关于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民族风情等方面的情况。

6、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3教案 浙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3教案 浙教版

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3.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目标:1. 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 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玩耍区分开。

教学准备:1. 课件;卡片;奖励卡。

2.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幸运52”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节目,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进行一场“幸运52”那样的闯关比赛,获胜的小组成为幸运擂主,将获得一份奖品。

我们今天的闯关地点在云南——(出示中国地图,找出云南,云南在我国西南部。

)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

二、了解云南为什么称为少数民族之乡。

【幸运第一关】幸运问答第1题:请说说云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先请看屏幕,然后回答。

看图片——说感受——得奖卡小结:彩云之南,世外桃源,人们还用“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来形容云南。

第2题:(出示云南人口分布图)在这幅云南地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少数民族。

请问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不必一一数完,感受到“多”即可。

)25个。

幸运第二关:说出几个云南的少数民族。

学生互相说——指名说——说出三个以上的得卡看课件了解,小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难怪人们称云南是“少数民族之乡”呢!出示课题:少数民族之乡——云南【幸运第二关】幸运金手指从民族卡片中选出云南的少数民族。

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选三次——全对得奖励卡三、了解民族建筑。

【幸运第三关】幸运猜猜看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第59页内容,然后答题。

第1题:云南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请说出这些是什么建筑,哪个民族的。

(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一一说出——得奖励卡补充资料——个人得奖励卡第2题:猜猜看,为什么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第一层不住人?A. 云南温暖多雨,潮湿,雾大。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云南省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既生动又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对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蒙古族、藏族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应该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学生可能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疑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到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歌曲《多彩的云南》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云南的魅力。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深入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亮)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亮)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通过了解“云南民族村”的情况,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的建筑都体现了民族文化。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一、“十八怪”,走进云南1.魏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民谣,这首民谣讲的是一个地方,请同学们读一读。

出示云南十八怪。

男女生合作读。

这十八怪所讲的地方就是:云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云南,去了解、感受云南。

这是我们国家的地图,有谁知道云南在哪里?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找一找。

2.了解名字由来是的,云南在我国的西南部,地处云岭之南,因此它的名字就叫“云南”。

3.同学们,魏老师考考你们,你知道中国有几个少数民族?猜:美丽的云南有几个少数民族?所以,云南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C 、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你们看,在云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个。

云南有一句俗话“一山不同族”,意思是一座山上有不同的民族,真不愧为——少数民族之乡。

让我们轻轻地读一读这些少数民族的名字。

4.有那么多的民族,一个一个走下来,估计两个月也看不完。

为此,云南省政府在美丽的滇池边建好了一个云南民族村。

这里建造了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今天,我就带大家去云南民族村旅游一番,好吗?现在让我们坐上旅游大巴出发吧。

二、了解少数民族基本常识1.各位可爱的小游客,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云南,走进云南民族村。

我姓魏,大家可以叫我——魏导。

咱们的车子还有几分钟就到目的地了,在这里我特别要提醒大家走进民族村,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要对少数民族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打开旅行手册58,59页,浏览一下。

三、了解建筑特色1.哦,云南民族村到了,大家请带上随身物品,跟随魏导游我一起进去吧。

2.看,这是民族村的门口,我们接着往里走,这是谁?白象迎宾。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浙教版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浙教版
当堂检测:
1.请列举出云南的三个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特色文化。
答案: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藏族(晒佛节)。
2.请描述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影响。
答案:云南的自然环境多样,高山、平原、盆地等地形都有,这种多样性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多样化。例如,傣族生活在热带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而藏族生活在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少数民族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云南特色文化展示的项目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播放云南风光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云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教师简要介绍云南的基本情况和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播放云南风光宣传片和展示图片,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云南的兴趣,让他们对云南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产生了好奇。同时,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他们在讨论和分析中更好地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然而,我在项目导向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任务分配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小组在完成项目时遇到了困难。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云南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和特色。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文化知识,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云南这个具有丰富少数民族资源的省份,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云南的少数民族特点,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云南省的基本概况,知道云南省的少数民族种类、分布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云南省的少数民族种类、分布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有关云南的少数民族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的风情,引导学生关注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

2.呈现(10分钟)介绍云南省的基本概况,展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地图,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少数民族,深入了解其文化特点,如服饰、饮食习惯、节日等。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评,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WORD版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WORD版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二单元《56个民族是一家》2、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各自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的玩耍行为区分开来。

4、通过收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收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情况。

重点难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各自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通过收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收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情况。

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的玩耍行为区分开来。

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歌曲《大中华》。

(2)了解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了解高山族、黎族、朝鲜族的主要分布范围。

(3)我国地图。

2、学生准备:(1)了解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了解高山族、黎族、朝鲜族的主要分布范围。

(2)以“云南少数民族”、“民族建筑”、“云南民族节日”、“云南民族村”为关键词语,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看图初步了解分布情况。

2、文字出示,配合讲解,了解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二、引入新课,知道云南省的位置。

1、引入新课:云南、贵州、广西和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省区,而景色优美的云南更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

浙教版品社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2

浙教版品社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2

浙教版品社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社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省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片精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云南的地理、历史、民族特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景色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了解和感受云南的独特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特点、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特点、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2.教学难点: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独特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云南省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回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云南省的地图和少数民族的图片资料。

3.准备问题清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入课题,让学生谈谈对云南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呈现云南省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特点、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

了解“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4.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讲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云南,通过的各个民族的介绍来了解少数民族之乡。

这篇课文由“建筑掠影、节日风采、思考题、综合版、闯关游戏”五部分组成,通过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以及节日来向大家展示云南的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

教学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

了解“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教学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轻松谈话,走进云南1.夸夸自己的家乡先让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老师不是金华本地人),的确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走进另一个特别特别美丽的地方。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二找找、看看、听听、猜猜,走近云南1.想一想,猜一猜我们把云南称为少数民族之乡,那同学们知道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请同学们随便猜)《得出答案》云南有52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云南被誉为“彩云之南”。

(云南有15个特有的少数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当然,云南不仅仅是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还是“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之乡”。

(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中国地图上云南在哪里?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地处云岭之南,所以得名——云南。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5教案 浙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5教案 浙教版
1.宣布闯关规则:在出题同学读完题后才能抢答,答对的同学可以为所在小组争得一顶博士帽。答错的,其他小组可以再抢答。最后博士帽最多的小组获得“民族知识小博士”称号。
2.各小组依次出题,并由组长公布答案,判定对错。
3.为了给落后的小组一次机会,老师也出几题考考大家。(题目如跟学生重复的,不再出示)
①高山族是对什么地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台湾)
重点:了解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及民族之最。
难点:培养分类整理、设计考题的能力。
教具
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基础教案
个性设计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哪个?
2.说说上节课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二、交流统计表
1.课前请同学们调查完成书本61页上的表格,指名回答,共同讨论答案。
五、总结延伸
1.出示少数民族之最,读一读。
2.为什么我们的少数民族风俗这么受大家喜爱呢?
(重点提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课后作业:通过各种渠道,人口最多:壮族
人口最少:珞巴族
少数民族之最……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好大一个家
3.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第二部分为总结性综合学习。让学生在查阅、搜集资料和游戏中趣味学习。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及民族之最。
培养搜集资料和分类整理,设计考题等方面的能力。
初步懂得民族文化的重要,愿自觉地保护和发扬。
教学重难点
三、设计闯关题
1.说说每个小组调查了哪个少数民族的情况。
(预先布置六个小组调查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黎族、高山族等的居住区域、生活习惯和特色活动。)

最新春浙教版品社四年级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doc

最新春浙教版品社四年级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doc
板书
设计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傣族的泼水节白族三道茶
教学
反思
选择有效、有趣的方法来实施史地内容的教学,对教材中呈现出的史地内容的教学,让品德与社会中的史地内容彰显生命的色彩。我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我带领同学们走进民族村,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读后,猜猜那个地方的什么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最后一个活动,欣赏彝族火把节,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视频,无不陶醉在其中。
学生三组:2010年4月15日云南泼水节的时间泼水缩短至2个小时,采用在水池中泼水、循环用水等方式节约水资源。
学生四组:1961年,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讲这个故事)
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哪我们赶快也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感受一下节日的快乐。2.感受彝族火把节:
A、交流你知道的彝族火把节。
二、了解多彩服饰文化:
1)教师过渡:出示“云南民族村”大门口的照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2)服饰展示:
第一套:苗族服饰。了解从少女的无底帽到已婚妇女的方帕,感受服饰文化。
第二套:侗族服饰。猜一猜的方式介绍,重点了解侗族服饰的设计绑腿是为了方便行路和劳动而设计的。
第三套:傣族服饰。重点考虑到服饰与西双版纳天气的关系。
3)教师总结:是啊,少数民族的服装不仅色彩鲜艳,而且每个民族的服装都包含了他们民族的智慧、文化和风俗习惯。
三、走进民族知识宫
1)教师过渡:要真正地走进民族村,真正地了解云南,我们还得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去。老师看到你们都准备了一些资料,真是对学习有准备的人,
2)认识傣族的葫芦丝
A教师过渡:云南不仅服饰美,那里的音乐也很美。刚才我们欣赏美景时的音乐就是用云南特有的乐器吹奏的,知道是什么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建筑、节日、服饰等通过电视、网络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云南到底有多少种民族、各民族的沐足风情有哪些不同尚不是太清楚。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知——情——意——行”的学习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对云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拓宽学习视野。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附录4:小店区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 题
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班级
四年级
课 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
知道云南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
人文底蕴
审美情 趣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核心素养
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实践创新
问题解 决
课标
懂得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难点: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动
教 师 导学
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云南省,说说云南省的地图像什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研制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板 书 设 计
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建筑 环境 25个
节日 文化
作 业 设 计
必做
看课本第59页,说说这些民族建筑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文化习俗有哪些密切的联系。
选做
说说云南民族村的概况
教 学 反 思
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研制
附录5:小店区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用于同一课或节的后续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 题
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班级
四年级
课 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云南”和“多民族”有了感性的认识。这节课进行总结性综合学习。让学生在查阅、收集资料和游戏中更进一步了解云南。
教学目标
1 通过搜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关于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简介彝族火把节由来。
简介泼水节的相关知识。
泼水节,是使用傣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节。傣族的泼水节最热闹,影响最大。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公历4月11号左右,为期三至四天,头两天为送旧,后两天为迎新。
学生做动作:孔雀舞(图片)竹竿舞(视频)
齐读诗歌,感受幸福。
学生交流:(白族、傣族、苗族、纳西族、彝族、侗族……)
(1) 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第59页内容。
云南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请说出这些是什么建筑,哪个民族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云南温暖多雨,潮湿,雾大,野兽多。
学习“节日风采”,交流收集到的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
交流关于火把节和泼水节的传说
教师出示课题:第3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二、多彩民族 特色建筑
1.你能说出几个在云南的少数民族?
(教师点击课件:展示不同的少数民族 )
2.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
美丽的云南是少数民族之乡,在这块土地上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还有着许多独特的建筑以及有趣的风俗。课前,同学们对云南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
3. 请学生介绍一些,课前所了解到的有关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知识,可以展示相关图片。
四、总结升华 知行悟情
1、诗歌——配乐 《幸福的节日》
2.美丽的云南有许多少数民族,为了便于游人参观、游览,特意修建了云南民族村。如果你去云南,别忘了到“云南民族村”去,那里到处花红柳绿,笙歌不绝,舞影婆娑,是“人间仙境”,25 个少数民族村寨,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最多的少数民族。
(课件展示: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傣族的白塔、白族的
崇圣寺三塔)
(2)为什么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第一层不住人?
▲ 小结:少数民族充满智慧。
(3)除了竹楼和吊脚楼以外,你还知道云南还有什么用来居住的建筑呢?
小结:领略了南独具特色的建筑,这里包含着少数民族的智慧,让我们不禁为之叹服。
三、节日大观 共庆佳节
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云南少数民族他们载歌载舞的形式欢度节日,那场面盛大热闹,可千万不要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呀。你们看
(1) 课件:火把节
彝族是最著名的节日。
彝族舞蹈:阿西跳跃
(2)教师播放视频:“泼水节”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什么时候举行?
(3)节日里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你来做我来猜”
课件:展示民族村。
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研制
当堂检测
填一填
1.云南位于我国的(),生活着我国的绝大部分(),是我国()的缩影。
2.云南居住着()少数民族,其中()民族为云南省特有,是全国特有民族最多的省。
3.苗族的()、傣族的()、()及白族的()是云南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建筑。
4.每年的四月中旬是傣族人民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这三天,是彝族人民的()。每年农历的()是壮族人民的歌节。
学会学习
乐学善 学
教材内容分析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讲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云南,通过的各个民族的介绍来了解少数民族之乡。这篇课文由“建筑掠影、节日风采、思考题、综合版、闯关游戏”五部分组成,通过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以及节日来向大家展示云南的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
一、 导入
1.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2.出示“云南十八怪”,猜一猜这说的什么地方?
3.同学们对云南有多少了解呢?
教师小结:云南大理有著名的蝴蝶泉,那里的蝴蝶也是很有名的。石林、蝴蝶、孔雀……云南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呢。
俗话说“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说的就是美丽的云南省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各自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通过搜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关于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