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中央辅政制度
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独特政治制度的朝代。
在其统治期间,明朝政府通过一系列政治制度来管理国家,确保皇权稳固和有效统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强化皇权、设立内阁、实行严格的官僚制度、重视监察以及地方分权等方面。
一、强化皇权明朝时期,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明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的决策往往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运。
明朝皇帝通过设立宦官、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严密的控制和监视。
这种强化皇权的做法使得明朝政府在决策时具有高度的集权和灵活性。
二、设立内阁明朝时期,皇帝为了更好地处理朝政事务,设立了内阁。
内阁由皇帝选派官员组成,为皇帝提供咨询和建议。
内阁的设立使得皇帝在决策时可以得到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管理国家。
同时,内阁也成为明朝政府的一个重要决策机构,对于国家政治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实行严格的官僚制度明朝时期,政府实行了严格的官僚制度。
官员的选拔、升迁和奖惩都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
明朝政府实行科举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官场,从而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同时,明朝政府还建立了完备的监察制度,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确保官员廉洁奉公。
四、重视监察明朝时期,政府非常重视监察工作。
为了确保官员廉洁奉公,明朝政府设立了都察院等监察机构,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弹劾。
这些监察机构独立于其他政府部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它们的存在使得明朝政府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和稳定。
五、地方分权明朝时期,政府实行了地方分权的制度。
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但在地方事务上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种制度安排使得地方官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处理地方事务。
同时,地方分权也激发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强化皇权、设立内阁、实行严格的官僚制度、重视监察以及地方分权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明朝政府在管理国家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也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论述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
论述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与成就。
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皇权、内阁、官制、地方政府等多个方面,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来说,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皇权是至关重要的。
皇帝是统治者,权力的核心所在。
明代皇帝采用了“一朝一人”制度,即一朝一位君主的统治。
皇帝对国家政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他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和领导权,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是明朝的内阁制度。
明代设立了内阁,内阁由丞相、副丞相、侍郎等官员组成,负责处理国家政务。
内阁在明朝的国家治理中起着枢纽作用,它是政府的核心机构,参与决策、领导政府部门的运行。
内阁与皇帝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与制衡的关系,保障了政府的正常运作。
再次是明朝的官制。
明代设立了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官员,实现了官员制度的民主化和专业化。
明朝的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科、两府(东厂、西厂)、地方官等不同等级和部门。
官员在政府中具有不同的职责和地位,有着严格的职官等级制度,保障了政府的稳定性和正规性。
最后是明朝的地方政府。
明代实行了分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省、直隶、经略、巡抚等不同级别的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在区域内承担管理、治安、税收等职责,负责维护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地方政府在明朝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了地方社会的发展和统一。
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相对完善、规范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管理能力。
皇权、内阁、官制、地方政府等多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为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虽然明朝在后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弊端,但它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成就仍然值得我们肯定与借鉴。
【以上所述,以本文讨论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2000字为限】。
第二篇示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具有独特特点的。
明朝自1368年至1644年,历时276年,期间经历了明初、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整个治理体系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变化。
明朝主要政治制度
明朝主要政治制度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封建君主制度
明朝奉行封建君主制,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皇帝集一国之大权于一身,自称“天子”、“天朝上国”,这个“天命”理论成为皇权统治的理据与正当性。
二、中央集权
明朝政府实行中央集权,政治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官员仅是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
地方上没有自己的行政和财政权力。
这有利于稳定社会、统一国家。
三、官员制度
明朝继承了唐宋制度,官员考选制度较完善。
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官。
主要有科举,贡举,会试,殿试这些考选程序。
四、执行制度
明政府建立了以科举为主的官僚体系,并辅之以严明的宦官监督、审巧制度、称臣制、中央设置尚书省、刑名严明等制度,加强行政管理。
五、改革派和保守派
明朝的政治中也存在不同的政治派系,保守派重文轻武,反对改革,而改革派则主张实学,提倡革新。
这种不同的政治立场也影响了政策的制定。
以上主要概括了明朝主要的政治制度,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明代皇权与中央双轨辅政体制述评
考, 因而具有相 当的决策权 力。据 《 阁词林 记》 :至宣 德 殿 载 “ 时, 始令内阁杨 士奇辈及 尚书兼詹事 蹇义 、 吉 , 夏原 于凡 中外 章奏 , 许用小票 墨书 , 贴各 疏 面 以进 。【 可见 , ”6 J 此时 票拟 尚不 专属于内阁 , 尚书蹇义 、 夏原吉也可对 政事票拟。到英宗正统 时票拟权就专属 内阁了。 自正统后 , “ 始专命 内阁条 旨” 7 。 票 J 拟之专 属内阁标 志着 内阁制度 的最终形成 。景 泰时 , 六部 实
废丞相后, 朱元璋“ 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这就是内阁 ,
制的雏形。明成 祖朱棣 时, 内阁基本形成 。“ 成祖 即位 , 简 特 解缙 、 胡广、 荣 等 直 文 渊 阁, 预 机 务。 阁臣 之预 务 自此 杨 参 始。f不过这时 内阁还没有设置僚 属, ” 4 J 地位也不及六 部。仁、 宣之际 , 已重 于部 权。史载 :迨 仁、 阁权 “ 宣朝 , 大学 士 以太 子
间的地位有 了很大 的差异 。首辅 在政事 中居主 导地位 , 其余 作为群辅的大学士 “ 参 议论 而 已” 但 。内 阁从 “ 群辅 政治 ” 向 “ 首辅政治 ” 的转化 , 预示 了阁权在 整个政 府机构 中权力 的进
一
秦汉 以来行之一千 多年 的宰相制度从 此废除 , 皇权兼 并了相
明朝建立初期 , 官制仍依 元制 , 中央设 中书省 , 由左右丞
相总理六部事务 ; 地方上设行 中书省 , 统管地方军政 事务。中
此外 , 阁权 日崇 还表现在票拟权的取得 , 即阁臣根据皇帝所 示 旨意草拟敕 旨, 或对 大 臣所上 奏章 提 出批答 意见 , 皇帝 参 供
明朝政治体制
明朝政治体制
明朝政治体制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巅峰,其政治权利运行架构稳定且高度成熟。
明朝废除丞相后,替代丞相的是内阁制,内阁有5人,由首辅最终负责,权利多极化,进一步防止了权利的绝对核心。
为了对抗外朝,明朝设置了内廷与之制衡,内廷主要由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组成。
宦官集团的二十四衙门对内阁交于皇帝的政策有审核权,用于制衡和监督内阁,厂卫制度是皇帝真正的耳目,对百官和国家政策拥有监督权。
明朝政治结构由皇权、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包括锦衣卫)三驾马车组成,除了太祖和成祖依靠开国和靖难,政治威望极高,皇权一家独大,其他时期都是三者相互制衡,皇权被篡的可能性很小。
为了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吸取前代教训,从制度上防止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明朝皇后一般都出生在小文官或者平民阶级,外戚很难进入政治权利运行系统。
浅析明代中央辅政制度
浅析明代中央辅政制度辅政制度作为明朝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其职责主要在于建构君主与臣僚、皇帝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明洪武十三年九月(1380年),在朱元璋宣布永远废除宰相制度半年以后,为了分担皇帝的政务,曾一度设置“四辅官”,随着“四辅官”试行的失败,迫使朱元璋展开对另一形式辅政制度的探索。
着重分析明朝的内阁和司礼监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不同政务以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不同的组织部门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既防止了有权力的大臣掌控国家,又有效地控制了宦官集团权力的滋生与蔓延。
但是同时,二者的并行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进而影响明代政治的发展。
标签:明代;内阁;司礼监一、明代初期的辅政制度明代之前的中央辅政体制是丞相制。
明洪武十三年九月(1380年),在朱元璋宣布永远废除宰相制度半年以后,一度设置过所谓“四辅官”,以四季为名,选一些耄耋之臣,分季协助皇帝复核人事,司法以及文书等事务,试图建立新的辅政制度。
为了防微杜渐,朱元璋别出心裁的规定这些“四辅官”以“一个月内分司上中下旬”(明史·卷七十四·职官三)的办法,让他们分别轮班视事,不让他们久任,或对重大案件始终其事。
但这些老朽书生,无论是在政治阅历还是精神体力上,都很难适应日理万机的需要,再加上工作没有连续性,更不容易体会朱元璋实际意愿。
于是,有些人因畏祸而告老还乡,有些人则因犯过遭疑而被诛杀。
“四辅官”制度难以维持下去,于洪武十五年七月宣布废除。
短期试行的失败,促使朱元璋寻求建立另一形式的辅政制度。
朱元璋斥退那些耄耋之臣后,便使用一些新进士及在翰林院,詹事府工作的学士、编修、检讨、修纂、侍读等年轻低职人员,这些人不过是以近身侍从的身份做一些文书处理工作,权力仍完全集中在朱元璋手中。
直到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朱元璋除了批阅公文,还召集各种会议,参加各种典礼,紧紧掌控着治国的大权,可谓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
朱棣对祖制的逐渐改组,以及“七学士”的选拔及重用给内阁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直到朱高炽死后,朱瞻基(宣德)即位,内阁制度在此时才趋于定型[1]。
明代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
明代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政治制度方面,明代采用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政治体制。
这种政治体制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权威,又充分尊重地方的特殊性和自主权。
下面将从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个方面来介绍明代的政治制度。
一、中央集权明代中央集权是指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决策权。
明代皇帝是国家的象征和最高权力的代表,他统一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中央集权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皇帝的权力集中:明代皇帝享有“天命”和“万古长青”的尊号,他的权力是不可侵犯的,凡事皆可决定。
皇帝有权制定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制度,指派官员,统率军队,处理国内外事务等。
2. 部门设置严密:为了保证皇帝的权威,明代设立了一系列的政府机构和官员,形成了严密的中央政府体系。
这些机构包括六部、都察院、东厂等,每个机构都有特定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
3. 官员选拔制度:明代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这是一种公平、开放的选拔方式,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科举,优秀的人才可以进入政府机构,为国家服务。
这种制度保证了政府机构的稳定和有效性。
二、地方自治明代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完全的中央集权,也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地方自治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方行政机构:明代设立了地方行政机构,如府、州、县等,这些机构负责管理地方事务,维护地方秩序。
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立使得地方问题能够在当地得到解决,减轻了中央的负担。
2. 地方官员的权力:地方官员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负责管理地方的政务和经济。
地方官员有权处置地方的资源,管理税收和农田水利等事务。
这使得地方事务能够灵活处理,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3. 地方自治的传统:明代继承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尊重地方的习俗和习惯,鼓励地方的自主发展。
地方自治的传统使得各地方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大明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大明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时期,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在这个政治体制下,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而地方官员则充当了皇帝的代理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明王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影响。
一、皇帝权力的集中作为中央集权政治的核心,大明王朝的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
一切重要决策,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事务,都由皇帝亲自决定。
皇帝有举止无礼、愚昧任性的权力,他可以任意处置臣下的性命,执行任何政策而无需考虑其他意见。
这种权力的集中不仅使得政府决策高效迅速,并且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二、官员的选拔与监督在大明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下,皇帝以及皇帝的亲信和大臣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选拔官员。
这些官员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负责管理地方事务并代表皇帝行使权力。
然而,这些官员必须接受来自中央的严格监督,以确保他们忠于皇帝和国家利益。
这种监督体系帮助维护了王朝的统一,但也可能导致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之间的矛盾。
三、统一的法律体系大明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还体现在统一的法律体系上。
皇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法典,它适用于整个国家。
这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法律执行更加公正、统一,并消除了地方法律的混乱。
此外,法律的执行也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确保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四、邮驿制度的建立大明王朝还通过建立邮驿制度来增强中央集权。
邮驿制度确保了皇帝和地方官员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政府对于地方事务的掌握。
邮驿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然而,尽管大明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这种体制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
由于地方官员对中央政府负有强烈的忠诚感,他们可能滥用权力来谋取私利,而中央政府则很难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问题。
此外,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不利于地方治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地方问题可能因为迟缓的决策、行政繁琐等原因而得不到及时解决。
明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明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明朝的政治制度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君主专制制度:明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不受任何形式的制约。
2. 内阁制度:明朝中期以后,内阁制度逐渐发展成熟,成为正式的政务咨询机构,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但是,内阁成员的权力来源仅限于皇帝的信任和授权,本质上仍然是皇帝的秘书班子。
3.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明朝实行了省、府、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同时设立了多种地方官职,如巡抚、总督、知府、知县等,对地方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4. 司法制度:明朝实行了严格的司法制度,建立了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司法机构,对犯罪行为进行审判和惩治。
总的来说,明朝的政治制度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政治体制,既有君主专制的特点,也有内阁制度、地方管理制度和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同时,明朝的政治制度也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强调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明朝的政治运行机制
明朝的政治运行机制
明朝的政治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皇帝权力:明朝的君主拥有最高权力,被视为天地之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
皇帝统治下的政府机构主要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官员组成,这种政治体制被称为“君主专制”。
2. 内阁制度:明朝设置了内阁,由宰相、参政等官员组成,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与内外事务。
内阁成员通常由高级官员或皇帝的亲信担任。
3. 六部制:明朝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六部,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
各部门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的不同方面,如人事管理、财政、军事、法律等。
4. 士人统治:明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士人在明朝的政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担任各级官员,参与政府决策。
5. 地方行政:明朝将全国划分为直隶州县和地方辖区,地方政权由官员负责管理。
地方政权主要负责征收税收、维护社会秩序和处理地方事务。
总体来说,明朝的政治运行机制是一个集中国家权力、由皇帝主导的体制。
皇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具有最高决策权,而各级官员则负责实施政策和管理事务。
明朝的体制简析
明朝的体制简析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体制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明朝的体制进行简析,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体制明朝的政治体制以帝王为核心,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皇帝是绝对权力的持有者,拥有最高决策权和颁布法令的权力。
皇帝通过内阁、中书省和各级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
内阁是最高行政机构,由宰相和几位重要官员组成,负责决策和执行政策。
中书省则是负责起草法律、管理文书和审查奏章的机构。
官员由科举制度选拔,这是明朝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体制明朝的经济体制以农业为基础,实行封建地主经济。
农民是社会的主体,他们以种田为生,缴纳地租和劳役。
土地所有权为皇帝所有,但农民有使用权。
农村地主掌握着大部分土地,由此形成了严重的土地不平等现象。
此外,明朝还开展了海外贸易,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三、军事体制明朝的军事体制以军队和武将为基础。
军队由文官和武将组成,负责维护边疆安全和保卫国家。
武将是明朝的实际权力掌握者之一,他们在军事上具有相当的权威和实力。
明朝还实行防线制度,修建了长城等重要的防御工事。
四、文化体制明朝的文化体制以科举制度为核心。
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求安抚民心和提高治理水平。
明朝的文化以儒学为主导,注重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在文学、艺术和教育方面,明朝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总结起来,明朝的体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它的政治体制以君主专制为核心,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经济体制以农业为基础,但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军事体制重视军队和武将,注重边防和防线建设。
文化体制以科举制度和儒学为主导,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体制构建为中国历史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央集权
明朝的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央集权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从而提升国家的统治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明朝的政治体制改革和中央集权的关系。
明朝初期,政府机构较为庞大,权力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央的权威和控制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初的政治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央集权方面。
首先是加强皇室对政治局面的控制,明太祖朱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如削弱王公势力、加强朝廷的权威等。
其次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察体系,以监察官员的履职情况,减少腐败现象。
此后,明朝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在明成祖的时代,进一步夯实了中央集权的基础。
明成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削减藩镇势力、加强兵部的军事控制、建立邮传制度等,都使得中央政府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特别是在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官员方面,明成祖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为中央政府选派能人才俊,建立了更加科学的选拔体系。
明太祖朱棣重视地方行政,使得明朝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注重中央集权,还关注地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
明朝时期,地方官员普遍采取“一品一议”制度,即地方官员的称号和赏赐需要得到皇帝个人的批准。
这一制度不仅加强了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也使得地方官员更加忠诚和敬畏于皇权。
不仅如此,明朝还在财政体制和经济管理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明朝时期,财政管理和监察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建立税收体系、整顿铸币、加强纳贡制度等措施,明朝积累了庞大的财富。
同时,明朝也开辟了对外贸易,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然而,明朝的政治体制改革和中央集权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控制,限制了地方权力的扩张,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方面,明朝官员的腐败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地方官员层面,贪污腐败现象普遍存在,这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力。
另一方面,明朝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也存在许多缺陷,这导致了一些边疆地区的动荡和不稳定。
明代行政体系
明代行政体系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行政体系是其政治制度的核心。
明代的行政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其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都具有独特性和特点。
本文将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别探讨明代的行政体系。
一、中央行政体系1. 中央机构明代中央行政体系的核心是皇帝,皇帝是最高的领导人和最高的法律权威。
皇帝下设了中央机构,主要包括六部、尚书省、东厂、西厂等。
六部是明代中央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负责管理财政、户籍、礼仪、军事、司法和工程等方面的事务。
六部设有部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等官职。
尚书省是明代中央的行政机构之一,主要负责管理皇帝的文书和政令,管理朝廷的机要事务。
尚书省设有尚书、侍郎等官职。
东厂是明代中央的特殊机构,是皇帝特别设立的秘密情报机构,主要负责监视和打击政治异己和反对派。
东厂设有总管、副总管等官职。
西厂是明代中央的另一个秘密情报机构,与东厂类似,主要负责监视和打击政治异己和反对派。
西厂设有总管、副总管等官职。
2. 中央职能明代中央的职能主要包括颁布法令、制定政策、管理国家财政、监督地方行政、处理重要外交事务等。
其中,颁布法令是中央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明代中央的法律体系比较完备,法律权威得到充分保障。
二、地方行政体系1. 地方机构明代地方行政体系的核心是地方官员,地方官员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表和执行者。
地方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府、州、县三级,以及衙门、巡按等特殊机构。
府是地方行政的最高机构,主要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
府设有知府、通判、知县等官职。
州是地方行政的第二级机构,主要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
州设有知州、通判、知县等官职。
县是地方行政的基层机构,主要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基层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
县设有知县、县丞等官职。
衙门是明代地方的特殊机构,主要负责处理一些特殊的案件和事件。
衙门设有知府、通判、知县等官职。
巡按是明代地方的另一个特殊机构,主要负责巡视地方,监督地方官员的行政行为。
明朝的官僚体制与政府机构
明朝的官僚体制与政府机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其官僚体制与政府机构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将从明朝官僚体制的基本框架、官员选拔与培养、政府机构的层级架构等方面,详细介绍明朝的官僚体制与政府机构。
一、明朝官僚体制的基本框架明朝的官僚体制是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体系为核心,地方官员则承接并执行中央的政策与命令。
中央官府以内阁为核心机构,内阁辖下分设六部、尚书省、都察院、都御史等多个机构,统领国家政务。
而地方官府则按照明制的规定分为省、府、州、县四级,各级官员负责治理和管理本地区的事务。
二、官员选拔与培养明朝官员的选拔与培养注重考试制度。
明代设有科举考试,包括乡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选拔士人进入省试的初步选拔考试,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省试,而省试又是选拔参加殿试的考试。
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最高级别考试,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被选为进士,并被任命为官员。
明朝还设立了庠序教育,注重培养士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
三、政府机构的层级架构明代中央政府的核心是内阁,内阁由首辅丞相等官员组成,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和决策。
六部是明朝中央官府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负责管理国家的政务。
尚书省是协助具体行政部门的重要机构,成员由尚书和侍郎组成。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主要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廉政。
都御史是都察院的成员,主要承担巡视各地政务和稽查官员的职责。
在地方行政方面,明朝将全国划分为13个行省和直辖市,由巡抚或总督负责行省的管理,地方州县由知府或知州负责。
巡抚和总督是地方行政的最高长官,负责实施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指示。
四、官僚体制的特点与影响明朝的官僚体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明朝的官僚体制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更加重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其次,明朝的官僚体制注重监察制度,设立了都察院和都御史等机构,加强了政府的监督力度。
明代中央国家权力结构演变过程浅谈
明代中央国家权力结构演变过程浅谈作者:陈志刚内容提要:本文力图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明代中央国家权力的演变历程,即宰相负责制—七大部门分工负责制—监阁体制的演变历程,以及监阁体制本身在明代中后期的演变历程作一下新的细致的评述和分析,发现皇权至上、分权制衡是中国古代中央国家权力演变的基本规律,它内在地决定着中央国家权力结构演变的走向,进而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
关键词:中央国家权力立体监察体系七大部门分权制衡军权分配体制监阁体制一、洪武到永乐:中书省被废和七部门分权制衡的确立1、洪武时期明代开国之初,朱元璋的政权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仍设中书省作为佐助皇帝综理政务的机构。
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后改名丞相),秩正一品,左、右丞,秩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其属官有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检校,照磨,管勾,还管领参议府、都镇抚司、考功所。
当时中书省权力极大,总领百官,助理万机,一切命令及章奏,均由中书省呈转颁发,否则即属违法。
除了人事任免权、决策权、行政权、监察权、财政权,中书省还掌管军权、军务,洪武元年起,中书右丞相徐达就一直是军中的最高指挥官,直到17年以后他死在北平。
中书丞相更是位处皇帝一人之下,百官之上,当时的六部长官下辖于中书省,恂恂若其属吏。
在明朝建国初期,宰相是皇帝在朝廷上的最重要的助手,二者相辅相成。
没有得力忠诚的宰相辅政,皇帝就不可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天下大事,不可能快捷高效地处理全国大小政务。
然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宰相凭借权力重大和明敏干练得以辅正,又因为权力重大和明敏干练使皇帝的意愿难以任意实施,甚至威胁皇帝本人的权力和地位。
这是中国历史上数见不鲜的事情,更为元代的历史所证明,这是朱元璋内心深处最大的忧虑。
朱元璋所以设置宰相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是朱明政权刚刚建立,百废待兴,首先要做的是尽快结束战争,安集人民,恢复社会经济,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创建一套新的制度颇为不易,需要反复斟酌,需要在局部试行以观其效,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只有待到以后再说;二是当时天下未定,对元朝残余势力的战争仍在大规模进行,对新附地区的统治也需要加强,事务及其繁重,国家正在用人之际,设立中书省授大臣以重权,能使其便宜从事,灵活处理各种政务应对危机,同时也表明皇帝对大臣的高度信任利于结集稳固其心,共成大业;三则朱元璋当上皇帝的时间还不长,随着统治区域的急剧扩大,原有的统治经验已显出不足,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在和大臣共商国政,以进一步吸取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他还无力单独有效地处理所有国家事务。
明朝中央行政制度
明朝中央行政制度
明朝在各省设立布政司,最高行政长官。
提刑按察使负责司法之事。
都指挥使军事防务。
三司互不隶属,各自直属中央,遇到重大事宜,要由三司召开共同会议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
布政使司
长官:(左右布政使),(左右)参政,(左右)参议。
职能:职掌一省的行政、民政、财政等事。
都指挥使司
长官:
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
职能:
掌军政,管辖本省卫、所。
都指挥使受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管辖,并受巡抚、巡按监察。
按察使司
长官:按察使,副使、佥事等。
职能:掌一省司法。
明朝时承宣布政使的辖区是国家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
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
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
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被压制和异化的皇权:从制度的角度浅析明代皇权的曲折发展
被压制和异化的皇权:从制度的角度浅析明代皇权的曲折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古代史,若是从某些角度看,也可以看做是王权或者说皇权逐步强化的历史,这样的历史轨迹在中国古代更为明显,自秦朝建立郡县制以来,“家天下”思想逐渐形成和迭代,并在皇权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强化和发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仅从大趋势上来看,中国古代王朝一直在处于皇权逐步强化的进程中。
尤其是到了明朝,这个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政权,在皇权的强化上似乎做到了极致,明太祖废除唐宋形成的三省六部制,以“三司”制度分离相权,又封立藩王,进一步提升宗室的政治地位,这些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建立一个“上下相维,小大相制”的集权国家,然而,这些举动真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么?今天我们就以洪武朝对皇权的巩固为切入点,探索明代皇权发展的曲折变化。
明太祖朱元璋一、明代皇权的运行机制中国唐宋两代的政治架构在某些方面极为类似,比如“三省六部”制度就有着极为紧密的承接。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合称为三省,其中中书省为朝廷运行的行政中枢,负责政令的发布和研究,门下省则由原本的辅助机构逐渐演变为具有签署章奏、封驳诏令之权的权力机构,而尚书省更是由秘书机关逐步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省六部制在这种政治制度中,自秦代开始就逐渐由“三公九卿”中独立并继续强化的宰相制度,被逐渐的削弱,从这一点上来看,所谓的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帝用来瓦解和分割宰相权力的一种手段。
然而,这种措施却并未完全起效。
唐玄宗时期,宰相李林甫几乎可以在朝堂上对朝政一言而决,到了宋朝初年,曾经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更是在太祖朝以宰相身份压制住了之后的太宗皇帝赵光义数年之久,宰相的权力并未因三省六部制而瓦解。
宋朝宰相赵普到得明代,太祖皇帝朱元璋吸取前朝经验和教训,为了限制相权和地方官员的权力,以“三司”为核心建立了新的权力分配网络。
所谓的“三司”,即都司(都指挥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三项权力,合称三司。
简述明初的四辅官制度
明初的四辅官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设计,其目的是在皇帝之下设立辅佐官员,以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确保政治稳定和统治秩序。
这一制度在明朝初期得到确立,并持续了一段时间。
四辅官制度的核心是选任四位辅官,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
春官负责礼仪、夏官负责军事、秋官负责刑狱、冬官负责工程建筑。
这四位辅官通常由皇帝亲自任命,他们不仅具备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而且对皇帝忠诚。
在具体操作中,四辅官通过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他们可以提出建议、审查政策、监督执行等,为皇帝分担了大量的工作。
同时,由于他们的存在,皇帝能够更加专注于国家大事和决策。
然而,四辅官制度并非没有弊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辅官可能变得权力膨胀,甚至与皇帝产生矛盾。
此外,由于辅官的职责范围广泛,有时会出现职责不明、权力重叠的情况。
加之明朝中后期的宦官势力崛起,与四辅官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权力斗争。
总体来说,明初的四辅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设计目标,为皇帝提供了一定的辅佐和支持。
然而,这一制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明朝中后期,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这一制度逐渐被其他政治体制所取代。
尽管如此,四辅官制度作为明朝初期的一项重要政治设计,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制度规定
明朝制度引言明朝制度是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的一套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体系。
明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着重介绍明朝制度的组成部分和特点。
1. 政治制度1.1 君主制明朝政治制度以君主制为核心,皇帝是统治者,具有最高权威。
君主继承采用世袭制,世袭顺序为长子继承,并受到宗室与大臣的监督。
### 1.2 中央集权制度明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君主拥有最高政治权力,掌握政治命脉。
政府设立一系列行政机构,如内阁、大理寺等,以提供对君主的决策和监督。
这种中央集权制度有效地保持了朝廷对全国的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
### 1.3 科举制度明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以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根据功业评定官员职位。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种制度促进了官员选拔公平性,也为社会底层人士提供了一条实现社会晋升的途径。
### 1.4 六部制度明朝政府设立了六个部门,分别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这些部门负责处理政府的具体事务,如人事管理、财政收支、军事机构管理和制度法规等。
2. 经济制度2.1 私有制明朝推行的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发展。
私有制鼓励了个体的经济活动和私人财产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 2.2 农田制度明朝推崇耕地为本,规定土地归农民私有,实行耕地面积限制制度,以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明朝也实行土地赋税制度,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
### 2.3 禁海政策明朝实行长期的禁海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这种政策保护了国内市场,推动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然而,这种保守主义政策也限制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逐渐导致了中国经济相对的落后。
3. 社会管理制度3.1 户口与人口管理明朝建立了详细的户口管理制度,对人口进行统计和管理。
这种制度有助于政府有效地掌握国内人口情况,并为征税、征兵等提供基本信息。
明朝的中央官制
明朝的中央官制明初承元制,在其基础上又发展出属于明朝自己的特点。
明朝官制需从两方面来说明: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中央官制的四大特点第一:废除了丞相制度。
洪武年间,朱元璋鉴于元末丞相权力过大,甚至到了足以废立皇帝的程度,加上丞相胡惟庸的擅权专政。
在解决掉胡惟庸之后,立即宣布废除中书省,永不设丞相职位。
从而形成了以六部为主干,府部院寺分理政务的行政格局。
第二:确立内阁制。
废除丞相后,皇帝需要百事过问,真正的日理万机,集权于一身。
这听起来很威风,实际上却是人力很难办到,所以必须搞个“秘书处理事务处”(类似于汉武帝时期的尚书省一样),帮皇帝分担一下。
第三:前所未有地加强宦官权力。
明朝宦官机构合称二十四衙门,由十二监四司八局所组成。
之后又有掌管侦伺缉捕的特务机构和皇帝亲信统领的锦衣卫,皆由十二监中的司礼监控制。
明朝宦官机构之庞大,足以与官僚机构相匹敌。
第四:北京、南京的两京制度。
不同于前代的两京或多京制度,明朝的留都南京是具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的。
南京之核心由南京守备、协同守备、守备太监、参赞机务等组成。
(七下西洋的郑和,就是第一任的南京守备太监)地方官制明朝地方分省、府、州、县四级。
省级组织设都布按三司,即:布政司(主管一省民政、财政)、按察司(主管一省司法、监察)以及都司(掌管卫所)。
卫所也是明朝特有的军事机构,规定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各设卫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官。
而府有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等;州有知州、同知、判官等;县有知县、县丞、主簿等分管实际事务。
此外有巡抚、总督、巡检司、驿丞、税课司等官,还有医学、阴阳学、僧道、仓库、河泊等官吏,分工比起前朝来,更加细密。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也设有卫所,并以当地人士为首领管辖,比如东北的奴儿干都司和卫所。
西南地区和西藏地区,除了都司之外,又设有宣慰使司、宣抚使司、军民万户府等机构,协助管理和监督。
明朝官制,即明朝官吏的选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明代中央辅政制度作者:张敏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9期摘要:辅政制度作为明朝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其职责主要在于建构君主与臣僚、皇帝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明洪武十三年九月(1380年),在朱元璋宣布永远废除宰相制度半年以后,为了分担皇帝的政务,曾一度设置“四辅官”,随着“四辅官”试行的失败,迫使朱元璋展开对另一形式辅政制度的探索。
着重分析明朝的内阁和司礼监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不同政务以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不同的组织部门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既防止了有权力的大臣掌控国家,又有效地控制了宦官集团权力的滋生与蔓延。
但是同时,二者的并行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进而影响明代政治的发展。
关键词:明代;内阁;司礼监中图分类号:D6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148-02一、明代初期的辅政制度明代之前的中央辅政体制是丞相制。
明洪武十三年九月(1380年),在朱元璋宣布永远废除宰相制度半年以后,一度设置过所谓“四辅官”,以四季为名,选一些耄耋之臣,分季协助皇帝复核人事,司法以及文书等事务,试图建立新的辅政制度。
为了防微杜渐,朱元璋别出心裁的规定这些“四辅官”以“一个月内分司上中下旬”(明史·卷七十四·职官三)的办法,让他们分别轮班视事,不让他们久任,或对重大案件始终其事。
但这些老朽书生,无论是在政治阅历还是精神体力上,都很难适应日理万机的需要,再加上工作没有连续性,更不容易体会朱元璋实际意愿。
于是,有些人因畏祸而告老还乡,有些人则因犯过遭疑而被诛杀。
“四辅官”制度难以维持下去,于洪武十五年七月宣布废除。
短期试行的失败,促使朱元璋寻求建立另一形式的辅政制度。
朱元璋斥退那些耄耋之臣后,便使用一些新进士及在翰林院,詹事府工作的学士、编修、检讨、修纂、侍读等年轻低职人员,这些人不过是以近身侍从的身份做一些文书处理工作,权力仍完全集中在朱元璋手中。
直到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朱元璋除了批阅公文,还召集各种会议,参加各种典礼,紧紧掌控着治国的大权,可谓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
朱棣对祖制的逐渐改组,以及“七学士”的选拔及重用给内阁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直到朱高炽死后,朱瞻基(宣德)即位,内阁制度在此时才趋于定型[1]。
二、内阁的形成与发展内阁是在明代初期以辅导太子学业为己任的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
成祖朱棣时,这些殿阁大学士开始“参预机务”,但“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明史·卷巧干上二·职官一)此时的殿阁大学士还不能算作是皇帝的贴身秘书,顶多是“侍左右以备顾问”(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而已。
朱棣死后,继位的朱高炽(洪熙)虽然在位只有八个月,却在其父亲的基础上更提高了内阁的地位,赋予学士们以重大的责任。
正如有史料记载,洪熙曾亲授阁印说:“朕用卿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
有所建白,封识以进”。
(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洪熙在赋予学士们以权力的同时,还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
到宣德继位后,内阁大学士不但兼有各种尚书衔,而且有升至三孤的,政治地位已经高于各部尚书。
内阁制度形成,内阁大学士便奉命处理诸如征调或减免赋税,参加审判刑欲以及处理有关人事,军政等重要政务等。
这个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务。
正如文献记载,“成祖继位,特简解绪、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与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明史·卷七十四)其次,置僚属。
赵翼亦指出:“明大学士本无属员,杨士奇等加官既尊,始设中书舍人,取能书者为之,不由吏部拴选”;(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三)再次,掌握了票拟权。
所谓票拟,也叫作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
(永,历代职官表·卷三·内阁)这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在君主专制整体下,这种掌握代替皇帝起草批示意见的职权,其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
所谓“代言之司”,所代表的就是具有绝对权威的皇帝的言论。
随着权势的加重,内阁大学士中也顺序划分为首辅,次辅,群辅,而首辅的权力则如同汉唐时期的宰相的权力,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但是我们也要明确,虽然内阁的权力已经可以和宰相的权力相比较,但是这两种辅政制度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不应将其混为一谈。
虽然这样来看,明代时期的内阁大臣在很多权力上都无法迄及汉唐时期的宰相,权力涉及的范围也要狭窄的多,但是在当时,内阁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和政务助手,对当时的政治也是有一定的影响。
但在宣德(1426-1435年)后,大多数皇帝躲进深宫,与内阁学士们商讨政务的情况越来越少,渐渐地与内阁疏远,随之带来的结果就是,内阁大学士的实际地位和权势渐渐衰退,或者是暗地里窃夺部分权力,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了奸臣。
皇帝不见内阁成员,而内阁成员又不能代替皇帝统治帝国,皇帝又不能没有贴身的秘书与助手,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皇帝们就选中了在深宫陪伴他们的太监来处理自己的政务,以此来充当自己的贴身的秘书。
三、司礼监的出现与发展司礼监是明代皇宫内侍机构演变而成的皇帝的私人辅政秘书机构。
明朝初年太监识字被严格禁止,但明宣宗设置了太监学堂,鼓励太监识字,于是凡皇帝口述命令,均由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再交内阁撰拟诏谕并由六部校对颁发,实质是为了让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利。
司礼监是明朝时期特有的秘书机构,位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二十四衙门之一。
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代初期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
众所周知,明朝的一切权力都归皇帝,各级官僚事无大小都要向皇帝报告,面对这繁琐的政务,皇帝一人是无法大小俱细,全部批阅的。
内阁掌握票拟权后,减轻了皇帝很大的政务负担,之前也详述了随着内阁大学士被皇帝的信任与重用后,皇帝是很少再次朱笔批改的。
关键的问题不是所有的皇帝都那么信任内阁大学士并全部批阅内阁的票拟的。
这时深居后宫的皇帝就委任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分担一部分事务。
司礼监秉笔太监原来的职责本是“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但在实际的运作中,秉笔太监并不总是“照阁票批朱”,而是按照自己的私欲私利,擅作主张。
司礼监因为掌握了批朱权,所以内阁的票拟,不得不取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劝遂以专归于寺人。
此时,司礼监的实权已经高于内阁。
当然,内阁和司礼监,都是作为皇帝的辅助,他们在政治上的作用都是取决于皇帝[2]。
如果皇帝信任内阁,内阁首辅是权力就偏重;皇帝信任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便权势熏灼;如果皇帝刚愎自用,内阁和司礼监也只能是奉命而行。
四、内阁和司礼监的并行仔细观察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它实际的政治运行中,行使着两套管理机构:一个是官僚系统,即内阁;另一个则为宦官系统,即司礼监[3]。
二者作为中央的主要的辅政机构,在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的中一直双轨运行着。
二者之间即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
明朝时期的内阁与司礼监有其共同点:一是,二者在明王朝的政治实践中,虽都有掌握确切的行政权,但都不具有合法地位,具有浓厚的“准行政机构”色彩。
二是,二者都经历了一个由“非行政机构”到“事实上的行政机构”的转变过程,并且这种过程转变及其终结,具有相当程度的同步性。
作为明朝中央的主要辅政制度,内阁与司礼监在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同步性的发展阶段外,还各自有着自己的制度特点。
第一,二者的产生基础不同,内阁是明朝初期在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演变成的;司礼监是明代皇宫内侍机构演变而成的。
第二,二者隶属的管理机构不同,内阁属于官僚系统,其主要成员是大学士,司礼监属于宦官系统,其主要成员是皇帝的贴身太监。
第三,主要工作职能不同。
内阁首辅大学士具有票拟权,司礼监秉笔太监具有批红权。
这两种权力粗浅来看都是对奏章进行批示,以分担皇帝之繁忙政务,但是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两种权力有着本质的区别,票拟权是在奏章呈递给皇上之前,内阁大学士凭着自己的判断对奏章进行的批示,不具有法律效力;批红权则是皇帝为了减轻自己的事务,直接将已经被大学士批示的奏章交给信任的贴身太监批红,皇帝就不再过目,直接具有了法律效力。
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也会发现,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力要大于内阁大学士的权力。
五、内阁与司礼监的双轨运行对明朝政治发展的影响考察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内阁与司礼监的合作是有意义的,一是对明朝政权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
内阁与司礼监两大政治部门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既防止了有权力的大臣掌控国家,又有效的控制了宦官集团权力的滋生与蔓延。
二是对维护皇权的作用。
就维护皇权而言,二种政治部门的并行是有效的,成果也是颇丰的。
但这种显著的成功,只是解决了皇权的不致旁落问题,却远没能解决权力的有效行使问题。
随着明代的不断发展,内阁与司礼监的双轨运行制也暴露出自身的弊端:内阁与司礼监无法再度共存,因为彼此的权力出现不平衡,引发明政府中枢系统的混乱无序,进而导致明代政治危机。
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即所谓“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叶盏,水东曰记·卷十九)所导致的内阁与司礼监在地位上的政治差异,即司礼监的权势更高于内阁,司礼监秉笔太监势压内阁大学士的局面一蹴而就,局面严峻。
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明代的政治生活状况处于内外廷对立的政治危机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引起政府上层的重要人事变动和朝廷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以及为了维护自身政治机构利益而导致的重大决策失误。
这也是明王朝内阁与司礼监二套政治部门并行的致命伤。
参考文献:[1]韦庆达,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内阁·阁臣事寄[M].北京:中华书局,1959.[3]谈迁.国榷: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5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