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①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 x 1 ng② [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 [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 e o② [村居]词题。
③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 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 [翁媪]老翁、老妇。
⑤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1 我会写: 宿: 住宿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 徐徐徐缓 徐步 清风徐 来 不疾不徐 篱: 丙. 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 下W Uo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 U宿舍xi口一宿xi u星宿剥:b o剥削b a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疏(疏远)蔬(蔬菜)茅(茅屋)矛(矛盾)篱(篱笆)离(离开)蜻(蜻蜓)晴(晴朗)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古诗三首是如下:
1、《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2、《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边两三枝桃花初绽开放,春天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觉到。
蒌蒿遍地生长,芦苇的嫩芽刚吐出,恰好是河豚将要浮上水面的时候。
3、《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原本是多雨的季节,却难得遇上了连续晴朗的日子,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回来的时候,虽然走的是山路,但是一路绿树浓荫并不比来时看到得少,尤其是婉转于绿荫深处的黄莺那悠扬的叫声,更令人游兴未穷。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1.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解析。
-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你看啊,诗人远远地就看到那寒山,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的。
这个“斜”字啊,就把小路那种蜿蜒曲折的样子给写活了。
就好像我们现在去爬山,看到那种弯弯曲曲的山路,是不是感觉一下子就到眼前了呢?- 接着“白云生处有人家”,在那白云飘起来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哇,多神奇啊,感觉住在那里的人就像住在仙境里一样。
那白云缭绕的,房子若隐若现的,好像是神仙住的地方呢。
- “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人为啥停车啊?因为他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林了。
你想啊,傍晚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洒在枫树林里,那景色肯定美极了。
就像我们看到特别美的景色,也会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对吧?- 最后“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呢。
一般我们都觉得春天的花是最鲜艳的,可诗人说这秋天的枫叶更红,这就很特别了。
他让我们看到了秋天不一样的美,秋天不只是萧瑟的,还有这么艳丽的色彩呢。
1.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 解析。
- 开头“荷尽已无擎雨盖”,荷花都凋谢了,荷叶也没有了,荷叶以前就像一把把遮雨的伞一样,现在没了,是不是有点凄凉的感觉呢?-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虽然残败了,但是它的花枝还在霜雪中傲然挺立。
这菊花可真有骨气啊,就像一个坚强的人,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屈服。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告诉刘景文啊,一年当中美好的景色你得记住,就是橙子变黄、橘子变绿的时候。
这个时候虽然没有夏天的繁花似锦,也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但是有一种独特的丰收的美。
就像我们到了秋天,看到满树的橙子和橘子,是不是也觉得很开心呢?1.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 解析。
- “荷叶罗裙一色裁”,你看那些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就像是用同一种颜色的布料裁出来的一样。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1》课件
结构梳理
晴(方好):水光潋滟
西湖
浓抹
西施 雨(亦奇):山色空蒙 淡妆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之一,她是春秋末期越国人, 姓施,名夷光,世居苎(zhù) 萝山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两 村,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叫 她“西施”。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
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 夕映,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字词学习
duàn gū fān yǐn chū jìng yín
断 孤 帆饮初镜 银
左右 结构
chǔ zhì pán
wèi
楚至盘 未
mó yáo
磨遥
上下 结构
独体 结构
半包围结构
望
天
门
山
唐 白
李
•
看了天门山的图 片,你能用自己的话 说说你看到天门山景 致的感受吗?先和同 桌说说,再向全班同 学说一说。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赠刘景文》等
作者名片:刘禹锡(772年—842年),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 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 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 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刘禹锡的诗, 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极富艺术张力 和雄直气势。
代表作品:《陋室铭》《杨柳枝词》
碧水东流至此回
注释: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 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借山势突出
天门中断楚江开, 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借水势衬出 山的奇险。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1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六、背诵古诗和积累
1. 有感情地朗读2首诗。
2. 根据理解,带着感情,背诵2首诗。
3. 积累:古时别称:
书信:万金家书 信札 来鸿 鸿雁 家信 乡书 尺素
家乡:故乡 故园 故里 故土 乡土 乡里 桑梓 梓里
七、分层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2.除背默外,把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感悟与父母进行交流。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课件
【点拨】本题考查查字典和一字多义。“泛”读“fàn”, 用音序查字法时先查大写字母F, 再查音节fan。“泛” 的部首是“氵”, 除去部首还有四画。第1 题“小溪泛 尽”的意思是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泛”是“漂浮”的 意思; 第2 题“泛出红晕”指脸上透出红晕, “泛”是 “浮现, 透出”的意思; 第3 题“泛滥”可以联系“洪水” 来理解, “泛”指“水向四处漫流”。
正字音
méi
梅
xī fàn jiǎn
溪泛 减
“泛、减”是 前鼻音。
节奏朗读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吟诵感悟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览三衢山中的?他 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 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 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 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 水面之物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 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是河豚上游产卵 繁殖的季节。
写字指导
惠崇芦芽
(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 有一点。
(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 “卢”。 (3)“崇、芦、芽”都是上窄下宽,“惠 ”上宽下窄。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三首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__________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__________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__________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三首 2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缓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件 第9课 古诗三首 (1)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认
yuán
故
缘故
yuán
缘
缘由 无缘无故
理解词语 【题】 【西林】 【缘】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书写,题写。 因为。
我会写
我会写
tí
题写 题
结构:半包围
音序:T 部首:页
书写指导:日字窄小,下横
《雪梅》 作者:卢钺
走近作者
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景定五 年(1264)除秘书郎。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迁著作 郎。五年,棹给事中。出知隆兴府,官终户部尚书。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背诵课文,默写《雪梅》。(重点) 3.背诵古诗,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暮江吟》
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主题延伸
我国有许多描写雪梅争春的诗或词,请找一找,在班里开个小小 朗诵会吧!
1.先自己收集不少于3首雪梅争春的诗或词; 2.先自己练习朗读,再读给家人听; 3.做好朗诵的准备,可以诗配画、也可以做成PPT配上音乐诵 读…雪…梅争春的诗有:《梅》王安石,《梅花绝句二首》陆游, 《白梅》王冕,《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初三的古诗三首
初三的古诗三首
1、《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古诗三首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句意: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古词赏析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 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 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 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板书设计
首联:点题 总写
诗
山
颔联:月 林 泉—静
居
中
秋
有
暝
颈联:喧 动 归—动
画
尾联:抒怀—留
不同点
暝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古文)。指傍晚时分暮 Nhomakorabea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
候(现代文)。
1.日将( 暝)。 2. 薄( 暮)笼罩着这块海滩胜地。
词语积累
描写秋天的词语:
枫林尽染 秋意深浓 秋风萧瑟 金桂飘香 北雁南飞 秋雨绵绵
初读感知
1.这三首古诗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
秋景 愁绪 思乡
2.根据古诗词内容填空。 《枫桥夜泊》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 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姑苏城外寒山寺,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句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敲钟。
句意: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 我乘坐的客船。
古诗赏析
全诗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 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 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 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
王孙 枫桥 姑苏
pàn
ɡēnɡ ɡuō
河畔 一更 聒噪
我会读
暝
榆
浣
畔
更
聒
mí nɡ hu
àn
y ú
pà n
ɡ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我会认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减jiǎn(减少)二、我会写融(融化)(融合)(融通)燕(燕子)(乳燕)(燕窝)鸳(鸳鸯)(海鸳)(鸳凤)鸯(鸳鸯)(鸯锦)(鸯龟)惠(恩惠)(实惠)(优惠)崇(崇尚)(崇高)(崇拜)芦(芦苇)(芦柑)(芦荟)芽(发芽)(豆芽)(麦芽)梅(梅花)(杨梅)(腊梅)溪(小溪)(溪水)(溪谷)泛(广泛)(泛滥)(泛应)减(减少)(加减)(减肥)三、易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得dé(得到)děi(我得)地dì(地球)de(高兴地)五、形近字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六、近义词融—溶暖—热满—遍欲—想尽—完添—增七、反义词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短—长晴—阴减—加晚—早八、诗意《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九、课文主旨《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
统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预习和同步练习及答案
教材版本: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和同步练习课文:第1课《古诗三首》年级: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习日期:课文原文图文版教材版本: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课文:第1课《古诗三首》年级: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习日期:目录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教材文字版) (2)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梳理总结 (6)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教材图文版) (15)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22)教材课文原文预习文字版赏析2.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特点: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色彩鲜明,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江山沐浴着春光,秀丽多姿,和煦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1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第1课时
课文讲授
思考: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 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把月亮比 作弓。
课文讲授
为什么是“露似真珠月似弓呢”? 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
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 光泽。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 牙,所以说 “似弓”。
课文讲授
请你说说“九月初三夜”可爱在哪儿。
在深深的夜晚,露水在不知不觉了降临了,正因为 是无声的,诗人在一开始并没有发觉而月光却照出了它 的到来。露珠在无声的闪烁,月光在无声地洒向大地, 多么XXX,多么和谐,多么安详的深秋之夜呀。
归纳总结
诗人从黄昏时,一直观赏到新月升 起的时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课文讲授
你从“一道残阳铺水中”体会到什么? 夕阳的光已经接近地平线了,它静静地洒在江面上,
是那样的柔和悦目而又鲜艳明快,写出了夕阳的XXX、 柔和。
课文讲授
思考: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用“铺”字,而不用“照”呢?
“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就 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特殊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逸的感觉。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古诗三首
暮江吟
手
引入新课
傍晚,夕阳西下,江 面上柔波荡漾,金光闪烁。 过了一会儿,红光慢慢淡 去,红绿交融,看到这番 美景,你会做什么?
引入新课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 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元稹并 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 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 组景物进行描写,创造出和谐、XXX的意境,表现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1. 原文及翻译。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2. 解析与赏析。
-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之作。
你看,陆游都快死了,还在操心国家大事呢。
他说“死去元知万事空”,这就像我们平常说的,人都死了,啥都没了呗。
但是呢,他心里就是放不下,“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个九州就是指中国,他悲伤的是看不到国家统一。
这就好比一个老家长,临死前还惦记着家里没整好的大事。
- 然后他又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多执着啊,都想着让后代在祭祀的时候告诉他国家统一的好消息。
这表现出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一辈子都想看到国家收复失地,到死都念念不忘。
1. 原文及翻译。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休?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2. 解析与赏析。
- 诗人林升来到临安,看到的是啥?“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临安城可真繁华啊,到处都是青山和高楼。
可是呢,在这种时候,南宋的小朝廷却在“西湖歌舞几时休”,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
就像一群败家子,家里都快没了,还在那逍遥快活呢。
- “暖风熏得游人醉”,这个暖风啊,一方面是真的暖风,另一方面也是那种纸醉金迷的氛围。
这些人都被这种氛围弄“醉”了,“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们都忘了汴州才是原来的都城,现在汴州被敌人占了,他们却还在杭州醉生梦死,这是在讽刺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知道贪图享乐的丑恶嘴脸。
1. 原文及翻译。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语文三年级下第一课古诗三首
语文三年级下第一课《古诗三首》
语文三年级下第1课《古诗三首》古诗讲解
作者简介
图文并茂
国学推荐
①《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②《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③《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⑤《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⑥《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⑦《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⑧《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注释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注释
1. 山行:在山中行走。
2. 远上:登上远处的。
3.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 石径:石子的小路。
5. 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6.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深处;“生”可理解为产生,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动态,也更符合古诗的平仄要求,两种版本都有其合理性。
)
7. 坐:因为。
8.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9. 红于:比……更红,于:比。
1.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2.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3. 擎:举,向上托。
4.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5. 菊残:菊花凋谢。
6. 犹:仍然。
7.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8.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9. 须记:一定要记住。
10. 正是:一作“最是”。
11.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1. 夜书所见:在夜里写下所见到的景象。
2. 萧萧:风声。
3. 梧叶:梧桐树叶。
4.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5. 挑:挑弄、引动。
6.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7. 篱落:篱笆。
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整理1
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整理重点)
《古诗三首1》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其一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诗三首2》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小路花花绿绿五颜六色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谁再来赞美小路?(男、女学生分角色朗读)
三、课堂练习新设计
读读课文,想想美丽的小路是如何不见了,又是如何出现的?
四、课堂小结:这条小路真美,后来它是如何不见了?又是如何出现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把课堂上写过的四个生字再练习2遍,争取写得漂亮工整
七、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路
不见了
又出现乱扔垃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
难点:分角色朗读时读出各自的语气。
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法
四、教具:ppt课件插图
五、教学过程
五、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课件出示:美丽的小路。(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两旁是鲜花和绿树)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课题:美丽的小路
二、新知探究
课件播放课文内容。
说一说:这个故事中有哪几个动物朋友。
想一想:这条小路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板书: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又出现了(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感情朗读,感受小路之“美丽”
(课件出示小路)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美丽的画面?谁能读一读,把美带给大家?
读完请学生评价,并联系插图理解词语:花花绿绿。
想像说话:小朋友,现在请你走上这条美丽的小路,看见这么美的景象,你想说什么?
(课件动画出示兔姑娘和鸭先生走来)看,走来了谁,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请大家自己读2、3自然段,画出他们说的话。
生回答,课件出示“啊,多美的小路啊!”
让我们来演演兔姑娘和鸭先生,你喜欢读哪个角色就读哪个。
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听了他们的朗读,你觉得小路美吗?
乌恰镇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美丽的小路(第二课时)
课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普通新授课
年级
2年级
备课时间
主备人
黄馨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课文脉络,能够知道小路美在哪里。分角色朗读时读出各自语气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对课文的理解能够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