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3首)

合集下载

小爱同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三首

小爱同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三首

小爱同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三首古诗三首一、《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释义】:(1) 山行:在山中行走。

(2) 远上:登上远处的。

(3)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 石径:石子的小路。

(5)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6)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7) 车:轿子。

(8) 坐:因为。

(9)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故事诗人杜牧驾着马车在山中游玩赏景,一条蜿蜒绵长又铺满石子的小路在他的眼前铺开。

倾斜着往山顶延伸而去。

深秋时节的深山有些许薄雾。

再往上看去,这山似乎比白云还高,一眼看不到山顶在哪。

眼前的小路正是走上那云雾缭绕处的通道。

远远瞧着那里好像还有几户人家,宛如仙境般引人入胜。

杜牧不觉被这山间满满的红色枫树林吸引,流连在山林之中,看着看着,竟忘了自己还要驾车这回事,不觉已经到了黄昏。

夕阳西下,晚霞照在本就红艳的枫叶之上。

枫叶流丹,层林如染。

此番绝美的景象竟是比那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壮烈。

杜牧感慨,秋天并非只有死寂和荒凉,这般强烈的生命力就在眼前,直指心灵。

让人如何能轻易忘怀!二、《赠刘景文》宋代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知识梳理归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知识梳理归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知识梳理归纳卧剥bō蛱蝶jiá翁媪ǎo 相媚好mèi易错字:稀疏sū shū杂兴zá zhá锄豆chú cú卧剥bāo bō亡赖wáng wú蛱蝶jiájiā翁媪ǎo yùn 相媚好méi听写生字:住宿.、徐.州、篱.笆、稀疏..、渔翁.、锄.头、无..、茅檐..、杂.兴、蜻蜓赖.、卧剥..(书写提示:“蜓”的右边是“廷”,不要写成“延”,“檐.”的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些,其中右下部分“言”的横画长短及间距安排要合理。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阴:树荫。

急走:奔跑。

寻:找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二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

“急走”与“追”相结合,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1.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2. 蛱蝶:蝴蝶。

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简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1.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字词解释: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珍珠。

诗词大意: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光处呈现出青绿色。

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

课文主题:《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江边落日和露伴新月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精彩赏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

诗的前两句写日幕时分,タ阳与江水相映成趣,“一道”与“铺”写出夕阳余晖是酒满江面的,而“瑟瑟”和“红”的颜色对比,能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后两句以“九月初三夜”作为过渡,将时间从傍晚引至入夜后,“可怜”是诗人脱口而出的真情称赞,“露似真珠”“月似弓”两处比喻的使用,更生动地描绘出了景色的美妙。

诗人从黄昏时分起,一直游赏到夜间,面对自然美景,吟成了这首格调清新的诗歌,充分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2.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

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字词解释:①题:书写,题写。

六上古诗词三首诗意

六上古诗词三首诗意

六上古诗词三首诗意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3首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如下:
1、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

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古诗三首是如下:
1、《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2、《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边两三枝桃花初绽开放,春天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觉到。

蒌蒿遍地生长,芦苇的嫩芽刚吐出,恰好是河豚将要浮上水面的时候。

3、《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原本是多雨的季节,却难得遇上了连续晴朗的日子,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回来的时候,虽然走的是山路,但是一路绿树浓荫并不比来时看到得少,尤其是婉转于绿荫深处的黄莺那悠扬的叫声,更令人游兴未穷。

6年级古诗三首上册

6年级古诗三首上册

6年级古诗三首上册1.宿建徳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字词解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移:划动,移动。

③泊:停船靠岸。

④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⑤客:指诗人自己。

⑥旷:空阔远大⑦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⑧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

诗词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课文主题《宿建德江》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全诗的艺术特色: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精彩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虽然第二句中写到了“愁”,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

可见,这首诗在选材和使用表现手法上都十分有特色。

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全诗虽只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描写得淋漓尽致。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字词解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醉书: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三年级第四课古诗三首组词

三年级第四课古诗三首组词

三年级第四课古诗三首组词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是《古诗三首》,分别学习是《山行》《赠刘景文》及《夜书所见》三首古诗,现把本科相关生字及词语学习内容整理分享如下。

1、寒
拼音:hán
组词:寒冷、严寒、天寒地冻
2、径
拼音:jìng
3、斜
拼音:xié
组词:斜视、斜坡
4、霜
拼音:shuāng
组词:下霜、冷若冰霜、霜冻、霜降、白霜
5、赠
拼音:zèng
组词:赠与、馈赠、赠送、赠礼、赠品
拼音:liú
组词:老刘、刘海
7、盖
拼音:gài
组词:瓶盖、盖子、锅盖、遮盖、铺天盖地8、菊
拼音:jú
组词:菊花、墨菊、秋菊
9、残
拼音:cán
组词:残忍、摧残
10、君
拼音:jūn
组词:君子兰、君临天下、君王
11、橙
拼音:chéng
组词:橙子、橙花、橙黄、橙红、橙色
拼音:sòng
组词:赠送、送伞、运送、欢送、送信
13、挑
拼音:tiǎo(多音字,还可以读:tiāo,可组词:挑水、挑担等)组词:挑拨离间、挑灯夜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古诗三⾸》⽤托物⾔志的表达⽅法,表达了诗⼈们的抱负和志向。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古诗三⾸》课⽂原⽂ 马诗 [唐]李贺 ⼤漠沙如雪, 燕⼭⽉似钩。

何当⾦络脑, 快⾛踏清秋。

注释 _________ ①[燕⼭]指燕然⼭,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②[钩]古代的⼀种兵器,形似⽉⽛。

③[何当]何时将要。

④[⾦络脑]⽤黄⾦装饰的马笼头。

⽯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 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 要留清⽩在⼈间。

注释 _________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指⾼尚的节操。

⽵⽯ [清]郑燮 咬定青⼭不放松, ⽴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_________ ①[任]任凭。

②[尔]你。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古诗三⾸》知识点 马诗 注释: ⼤漠:⼴⼤的沙漠。

燕⼭:指燕然⼭,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钩:古代的⼀种兵器,形似⽉⽛。

何当:何时将要。

⾦络脑:即⾦络头,⽤黄⾦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 平沙万⾥,在⽉光下像铺上⼀层⽩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岭上,⼀弯明⽉当空,如弯钩⼀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络头,在秋⾼⽓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勋呢? ⽯灰吟 注释: ⽯灰吟:赞颂⽯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种名称(古代诗歌的⼀种形式)。

千锤万凿:⽆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灰⾮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指⽯灰洁⽩的本⾊,⼜⽐喻⾼尚的节操。

⼈间:⼈世间。

译⽂: ⽯灰⽯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件事。

即使粉⾝碎⾻也毫不惧怕,只要把⾼尚⽓节留在⼈世间。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的三⾸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描绘的是秋之⾊,展现了⼀幅动⼈的寒⼭秋⾊图;《赠刘景⽂》写的是秋末的景⾊,让⼈从残败中看到⽣机、看到希望,寄意深远,让⼈回味⽆穷;《夜书所见》写诗⼈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抒发了⼀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客居他乡、归⽆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课⽂原⽂ ⼭⾏ 【唐】杜牧 远上寒⼭⽯径斜, ⽩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花。

赠刘景⽂ 【宋】苏轼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灯明。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教案1 教学要求: 1.⾃主学习本课⽣字,能⼯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课时 ⼀、说话训练,进⼊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句或⼏句描写秋天景⾊的句⼦吗?(⽣说话练习) ⼆、故事导⼊,揭⽰课题:介绍杜牧、岳麓⼭。

1.下⾯请同学们先听⼀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位⽂学家,他从⼩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

他的诗⽴意新奇,优美隽永,⾻⽓雄劲,在当时⽂坛别具⼀格。

他⼜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武全才。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导读: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分别写了春、夏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游园不值》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诗中描写了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

到了朋友的住处,园门外的空地上长满了青苔,主人大概是爱惜这青苔,担心被客人的木屐齿踩坏,所以客人小心地走过青苔,到了柴门前,轻轻地敲了很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

但从那一枝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

诗中的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则是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饮湖上初晴后雨》前两句写了夏日西湖上乍晴乍雨的巧妙景象,后两句则用美女西施的浓妆淡抹来比喻西湖的晴雨天气,认为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是写夏日西湖的风光,却是另一番景象。

因为是在夏天的晴日,而且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朝日映照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使作者觉得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美丽动人。

教法建议1、教师可采用配乐范读,来感染学生,引入情境;可以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根据诗意,自己画画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2、凭借情境,品味诗句。

教学不是教师一字一句的释义,而是让学生图诗对照,先说出图上的情景,再借助图画学习诗的词句。

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

3、开拓联想,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升华诗情。

反复朗读,反复吟诵,把诗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情境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

5、课后拓展,可让学生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编一个小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景物。

词语注释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 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指导:本文这三首古诗小写的都是田园 生活,要读出田园生活的悠闲,突出儿童的活泼, 读出快乐的基调。在此基础上背诵,也很简单。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lián yī
) 涟漪
懂得,理解 随口
3.默写古诗,并说出古诗的意思来。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 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 不会耕田织布, 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1 古诗三首
5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 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 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著有《石湖 集》、《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 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 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 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板书设计
兴四 时 田 园 杂
耘田 绩麻 当家
未解 学种瓜

勤劳



懂事

金盆脱晓冰
起得早


子 银钲
聪明

六年级语文上册18课《古诗三首》知识要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18课《古诗三首》知识要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18课《古诗三首》知识要点一、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簸”。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

4.学习一组写景的古诗,感受作者对大地的赞美,体会借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课精选了三首古诗,分别是《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浪淘沙”是唐代曲名,刘禹锡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淘金者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南春》这首诗中,作者杜牧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作者因为恰当地用字,使平淡无奇的景象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

院内清幽环境令人陶醉,门前的景物在诗人眼里是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

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赋予人的感情,“护”和“送”显得那么深情。

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

三、作者简介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改革家。

其诗作,诗中寓理,敢于直面人生,树立思想之风标;其诗风,刚直豪放,短小精干,清新自然,与同期伟大诗人白居易齐名。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2、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著名。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课⽂朗读、知识点、图⽂解读电⼦教材▼▼▼▼《塞下曲》塞下曲[唐]卢纶⽉⿊/雁/飞⾼,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雪/满/⼸⼑。

作者介绍:卢纶(约742—约799)字允⾔,唐代诗⼈,⼤历⼗才⼦之⼀。

从军多年,他所做的边塞诗富有战⽃⽣活⽓息,雄壮感⼈。

主要作品:《塞下曲》《长安春望》《逢病军⼈》等。

主题:《塞下曲》的⼤意是:敌军溃逃,将⼠在严寒环境中奋勇追敌,⼀逃⼀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法,让读者⾃⼰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达了战⽃的艰苦性和将⼠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译⽂:没有⽉亮的晚上,⼤雁⾼飞,单于趁着⿊夜逃跑。

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雪堆满了⼸⼑。

注解:【⽉⿊】没有⽉光。

【单于】匈奴的⾸领,这⾥指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领。

【遁】逃⾛。

【将】率领,这⾥读jiàng。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鉴赏:本诗情景交融。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场⾯,但留给⼈们的想象是⾮常丰富的。

表现了战⼠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格。

第⼀、⼆句,写敌军的溃退。

趁着漆⿊寂静的夜晚,敌⼈悄悄地逃跑了。

“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掩护,敌⼈的⾏动还是被我军觉察了。

第三、四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场⾯,表现了将⼠们威武的⽓概。

最后⼀句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的艰苦性和将⼠们奋勇的精神。

情景交融,⼀逃⼀追,虽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场⾯,但留给⼈们的想象是⾮常丰富的。

《墨梅》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夸/好颜⾊。

只留/清⽓/满乾坤。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农,亦号 “⾷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篆刻家。

⼀⽣爱好梅花,种梅、咏梅,擅长画梅。

主要作品:《⽩梅》《梅花》《读史》等。

主题:《墨梅》这⾸诗表⾯是诗⼈赞美墨梅不求⼈夸,只愿给⼈间留下清⾹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喻,表达⾃⼰对⼈⽣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尚情操。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知识点我会写:昼:昼夜白昼极昼昼夜不息耘:耘田耕耘春耕夏耘桑:桑树蚕桑桑叶沧桑沧海桑田晓:拂晓破晓报晓知晓揭晓多音字:解:jiě解释jiè押解xiè浑身解数供:gòng供品gōng提供形近字: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晓(报晓)浇(浇水)问题归纳: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后习题答案: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
雷震:
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 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 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 诗纪事》卷七十四。
如何理解题目“村晚”? 村晚
乡村傍晚的风景画
池岸
bēi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幽静美丽,体现喜爱
口里含着 水中的波纹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1 古诗三首
道北小学 李娜 2020年2月7日
整体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
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 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 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诗中的“儿女”和“童孙”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儿女”:勤劳, 不辞劳苦,热爱劳 动,热爱生活。
“童孙”:天真 淳朴,活泼可爱, 热爱劳动。
主题概括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民男耕女织 以及 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 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民 的 勤劳 ,以及儿童的 天真可爱 。
总结学法:
读诗句 ——知作者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读出儿童的天真可爱。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 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第2题)
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 却也不( 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 喜爱( 劳动 ),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 学种瓜),那一 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
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 穿林而过) 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 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唉,太 令人( 失望 )了!
小结: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天真 稚气的小孩脱冰作戏的场景,展现了儿童 自得其乐 的盎然意趣。
整体感知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 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 牧童天真调皮,体现喜爱 短笛/无腔/信口吹。
曲调 随口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 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
弄冰乐趣,体现喜爱
明诗意 悟诗情
一种打击乐器, 形状像曲尺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声音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喜悦 惋惜
诗意:敲打冰块发出的响声像玉磬一样穿林而过。忽然却听到 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儿童自得其乐,体现喜爱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 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 第2题)
农民们除了“耘 田”“绩麻”还要插 秧、收割、犁地、施 肥……农村的劳动非 常繁忙。
理解,懂得 从事
gòng
童孙/未解/供耕织, 儿童学种瓜 也傍/桑阴/学种瓜。 的场景
靠近 树荫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 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儿童天真,体现喜爱
你能想象孩子们学种瓜的样子吗?
一本正经
有模有样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xìng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 四季
随兴而写的诗
解题: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zhòu
yún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热爱劳动,体现喜爱
诗意: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 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围绕“耘田”“绩麻”想象:农民们除了“耘 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作业:一、背诵这三首诗,试着默写《四时田园杂兴》(课后 第1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默写时,要把字 写正确,还要注意写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上标点符号。
作业二(选作):把《村晚》改写成一篇小短 文。(先回顾诗的内容,再结合画面意境,展 开合理想象)
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
第2题)
那小牧童( 横骑 )在牛背上, (慢悠悠地 )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 支短笛,( 有模有样)地吹着自己编 的( 小曲 ),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 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
小结: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乡村晚景 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喜爱 和 赞美 之情。
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 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
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
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拓展延伸: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范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改写
正是初夏时节,水稻田里的秧 苗都到了该除草的时候了。白天, 村子里的男人们就都到水稻田里去 除草。妇女白天忙完了家中别的家 务活以后,晚上也不闲着,忙着又 是搓麻线,又是织布。全村的年轻 人都各忙各的,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孩子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 织布,可也闲不下来。因为他们 从小都对家中父母亲忙农活的事 情见多不怪了,也都很喜爱劳动。 你看,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 他们都在忙着跟父母学习种瓜的 方法呢!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 袁枚《所见》
•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 小娃撑小艇,偷菜白莲回。
唐 白居易《池上》
小练笔(课后选做题)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 改写成短文。
提示:改写古诗要注意保持古诗的内容 基本不变,在原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恰 当、通顺的语言描绘出诗的内容。
整体感知 读诗句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知作者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 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 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 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有《小 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 过安仁》等。
解诗题
如何理解题目“稚子弄冰”?
稚子 幼小的孩子
弄冰 提着冰块玩耍
解题:幼稚、天真的孩子提着冰块玩耍。
明诗意 悟诗情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 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