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第6课 《儒林外史》 课后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_2020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第6课儒林外史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_2020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第6课儒林外史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儒林外史时间:40分钟满分:41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后(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 县尊(县官)B.隐占身体(作潜伏的意思) 诰命(封建时代受过封号的妇女)C.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 补了廪(取得廪生的名义,成为资深的生员)D.掼(扔) 藩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的官)答案 A解析落后:后来;县尊:对知县的尊称。

2.下面根据情节概括的人物性格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赴京巴结李给谏,考取教习——热衷功名B.惊闻潘三被抓,怕牵连,拒相见——人情冷暖C.攀高结贵,匡超人停妻再娶——爱慕虚荣,薄情寡义D.长安路上遇牛布衣,吹自己贬马纯上——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答案 D解析应为“恬不知耻,忘恩负义”。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

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三国演义》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谈神说鬼寄幽怀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2页 0099页 0179页 0226页 0300页 0357页 0428页 0430页 0483页 0576页 0590页 0619页 0667页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2.《水浒传》 3.《西游记》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6.《红楼梦》 7.《儒林外史》 第五单元 家族的记忆 10.《白鹿原》 11.《呼兰河传》 第七单元 情系乡土 14.《平凡的世界》 15.《子夜》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18.《红高粱》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儒林外史 学案 Word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儒林外史 学案 Word版

《儒林外史》教学案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能强记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能熟练记忆文学常识。

3、通过练习题学习情节描写之结局情节的作用。

【学习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人物形象的特征。

【学习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说理方法。

【学情分析】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关于文学常识吴敬梓(1701—1754),字(),号(),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

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营,家产在他手里斥卖殆尽。

后又屡试不第。

33岁,他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36岁时,安徽巡抚荐以应博学鸿词科,以病不赴。

40岁后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济度日。

由富转贫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尝世态炎凉,对现实有着较清醒的认识。

著有《》和《》等。

五十四岁客死扬州,只因喜欢杜牧诗句“”而名声大噪。

二、基础知识1.注字音肄.业廪.生妆奁.诰.命什.物衣衾.执拗.给.事中2、重点字词翻译无所不为:光天化日:冠冕堂皇:张灯结彩:九霄云外:三、小组讨论,问题探究我叫田栀毓庄学夹河滩田村的田医生爹妈给起的名字叫田栀毓,写着复杂,叫着也别扭,不够铿锵,不知是祖上哪一位有点墨水的祖爷爷给起的,改不了了。

可是村里人都喜欢叫他田医生。

有一年,在西藏当兵十几年的村民田崇义带回了一种怪病,浑身酸痛,需要喝藏酒泡雪莲才能消除病症。

可是内地哪有藏酒雪莲随时供他喝呢?就寻偏方,求到了本村田医生的名下。

田医生与田崇义聊天过后,给他一瓶泡了切片茎块的酒。

泡的是何物?田医生笑笑,小人参呗。

田崇义严格按要求日酌二两,不出旬日,酸痛减轻并消失了。

田崇义请田医生吃了喝了,田医生才把话挑明,啥小人参?萝卜片,做幌子的。

田医生凑近了小声说,主要是信石①,大热剧毒,一点点而已!田崇义听了,酒杯颤颤巍巍半天送不到嘴里。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7《儒林外史》学案 Word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7《儒林外史》学案 Word版

《儒林外史》教学案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吴敬梓的生平与《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主题、艺术成就。

2、学习《儒林外史--匡超人》的客观、真实的间接讽刺的笔法。

3、学习《儒林外史》的多样化的讽刺手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儒林外史--匡超人》的客观、真实的间接讽刺的笔法。

难点:多样化的讽刺手法及运用【学情分析】《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的重要篇目。

教材选自《儒林外史》第19-20回,选文着力塑造了儒林人物匡超人的形象,揭示了匡超人在儒林这个大染缸里最终由一位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可笑无耻之徒的结局。

自主学习内容.《儒林外史》作者及作品介绍1、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

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

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他反对封建科举制度,憎恶热中功名富贵寡廉鲜耻的知识分子。

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

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

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

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又有《文木山房集》2、《儒林外史》思想内容:《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社会问题小说。

它以真人为模特儿,以当代发生的事为素材加以概括提高。

作者从儒林入手,对民族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霉烂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批判。

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儒林外史》更具有思辩和批判的特色。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虽然对黑暗现实的揭露颇为深刻,但主要是表述理想,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写得更光彩照人。

《金瓶梅》对于社会现实展现和暴露多于批判。

而《儒林外史》则主要是通过对丑恶现象的批判揭示其理想,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在小说中是次要的,也并不动人,而作者所抨击讽刺的人物却活跃其中,成为光彩的艺术形象。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儒林外史》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儒林外史》

附:关于八股文
“八股文”是一种严格注重行文格式的应 试文体。“股”,是“对偶”的意思。八 股文要求用对偶句行文。文章分为破题、 承题、起讲、起股、虚股、中股、后股、 束股八大部分,故有八股之称。八股文的 内容有严格的限制,题目主要摘自四书、 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 集注》,不许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需使 用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即按程、朱对 儒家经典的解释演绎成文。
何妨。
匡超人的无耻行为
为自己开脱辩 你的感受如何

(他是什么样的人)
妻子是个
对 待 家 人
诰命夫人,
置办丧事 母亲要显
闻夫人之 死,要母
得与众不 同, 让兄长凡
虚荣迂腐 颐指气使 寡廉鲜耻
的 亲、兄长 事立起体
态 争名份7 统来,不

可自己倒
了架子
匡超人的无耻行为
为自己开脱辩解
你的感受如何 他是什么样的人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一、儒生形象(八股文士)
1、热衷功名、可怜可叹的腐儒 如:二进(周进、范进)
2、迷信八股、笃守礼教的自害与害人者 如:马纯上、王玉辉
3、道德败坏,招摇过市的骗子 如:张铁臂、洪憨仙、牛浦郎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二、官绅形象
科举是求取功名的桥梁,少数幸 运者一旦功成名就,就要用无厌的 贪求来攫取财富,压榨百姓。
《儒林外 史》的内 容及主题
《儒林外史》的主题是复杂的,它有着无数 种解读的可能:
关注制度的人,读出它对八股取士的批判;
关心历史的人,读出了民族家国兴亡的沉痛思 虑;
关心个体命运的人,读出了生动的灵魂解剖、 焦灼的精神拷问……
于是,有人把《儒林外史》看做一幅儒林 群丑图,有人视之为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 史,也有人从中读出了士子心灵漂泊的悲凉。

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程说明

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程说明
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程说明
———————————————————————————————— 作者:
———————————————————————————————— 日期: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这本教科书旨在培养学生广泛阅读中国古今小说的兴趣,了解中国小说发展的大致脉络,初步分辨不同时代、流派和风格的中国小说特征,养成鉴赏及批评的能力;借助细致的阅读,汲取艺术及思想养分,同时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获得某种写作技巧。这本教科书共9个单元,按照时间顺序,兼及小说体式。分别是:历史与英雄、谈神说鬼寄幽怀、人情与世态、从士林到官场、家族的记忆、女性的声音、情系乡土、人在都市、烽火岁月。每个单元包括选文、赏析、思考和链接四部分内容。
7.目标是有创意地阅读
首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收获,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及其阅读成果,并且加以鼓励,当然一定的引导也是必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也是要给予重视和体现的。其次是让学生能够使自己的阅读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指量和质两方面。当然,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可能达不到量的目标,那就多在质上下功夫。
二、大致了解
本门课重在阅读,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重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精神的快乐,所以,决定了它不是某类严密体系的集大成者,也不是某种认知规律或知识总结的载体,它是一个自由的、散漫的结构或曰范围,让学生在其中大致了解中国小说的模样。因此,本门课的框架,如果非要说“框架”的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归纳
18.《红高粱》
罗汉大爷
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程说明
“中国小说欣赏”作为选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我们在初中、高中阶段的中国小说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个不同,我们才能把握本门课的性质、特点,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将选修与必修两类课程衔接起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后习题 6.《儒林外史》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后习题 6.《儒林外史》

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6.《儒林外史》匡超人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chú)瑶.宫(yáo)什.物(shén)给.事中(jǐ)B.肄.业(yì)磕.头(kē)散讫.(qì)淌.板船(cháng)C.丝绦.(tāo)冠.冕(guàn)思量.(liang) 诰.命(gào)D.勋.戚(xūn)妆奁.(lián)权厝.(cuò)衣衾.(qīn)项,“什”应读“shí”;B项,“淌”应读“tǎng”;C项,“冠”应读“ɡuā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怠慢教习风驰电掣张灯结彩B.女婿嫦娥九宵云外闭月羞花C.吹嘘泥淖戛然而止赏罚分明D.轴心拙稿眼花缭乱大吹大擂项,“宵”应写作“霄”。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

”B.到织锦店里织了三件补服:自己一件,母亲一件,妻子一件。

C.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D.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本。

项中句号应在引号外。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读《儒林外史》,我们可以发现古时候的官员与现在有诸多类似。

他们的一生,是竭尽全力往上爬的一生,是作威作福的一生,更是的一生。

(2)人们对一些人的飙车行为早已忍无可忍。

此次武汉警方及时出动,大举追堵逼停飙车团伙,查扣相关车辆,可谓。

(3)会上大喊廉洁口号,背地里却对下属的礼品来者不拒,这位台上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A.小心谨慎弹冠相庆梁上君子B.战战兢兢大快人心正人君子C.小心谨慎大快人心梁上君子D.战战兢兢弹冠相庆正人君子,形容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高中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第6课 《儒林外史》

高中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第6课 《儒林外史》

辨析:都含有使人眼睛看不过来的意思。 “眼花缭乱”侧重使人迷乱,侧重效果;“目不暇接”侧重指美好的事 物很丰富,侧重事物。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选词] 2017 年 3 月 21 日,400 多对双胞胎齐聚台北花博公园参与“欢 庆金鸡年”活动,真是令人 眼花缭乱 。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 等。“儒林列传”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 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 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作者的目的就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 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 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 毒害下的厄运。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 (1)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轻重失当, “无所不为”程度过重,常用来形容罪大恶极的人。可改为“为所欲为”。
(2) 光天化日: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 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对象误用,“光天化日” 多用于揭露或批判阴谋及见不得人的勾当。可改为“众目睽睽”。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法国人和丹麦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踢出了一场毫无技术含量的 0∶0。 整个比赛过程和结果,赤裸裸地证明,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默契球。( × )

教学设计7: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教学设计7: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儒林外史》——匡超人教材说明:《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的重要篇目。

选文着力塑造了儒林人物匡超人的形象,揭示了匡超人在儒林这个大染缸里最终由一位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可笑无耻之徒的结局。

教学任务:1.课前,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2.课上,与学生一起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探讨《儒林外史》的影响,以及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第15-18回,全面了解匡超人变质堕落的全过程。

4.课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其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步骤:步骤一:说说“儒家”和“儒林”儒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儒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东汉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中是这样说的: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

苟以哗众取宠。

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

此辟儒之患。

(幻灯片显示文字)作者笔下的儒林是个怎样的社会呢?这里的人物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之流吗?读一读《儒林外史》,理一理其中的人物,答案便不言自明。

(幻灯片出现问题)吴敬梓把作品的主要人物锁定在儒士阶层,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构筑芸芸众生的儒林,来表达自己对科举制度、功名富贵等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作者取材视角之独特,对社会批判的力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步骤二:说说你所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课堂演练:第四单元《儒林外史》含解析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课堂演练:第四单元《儒林外史》含解析

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6 《儒林外史》匡超人《儒林外史》中最令人叹息的人物是匡超人(匡迥),他本是一个事亲孝顺、勤奋好学的人,马二先生也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而匡超人却掉进了世俗的漩涡,又结识了潘三这样的坏人,他还帮着潘三干了几件坏事,当潘三被抓时,他立刻和潘三断了联系,害怕官府查出自己来,这也是不正义之举。

之后,他不但不学好,反而变得爱吹牛,对事不懂装懂,匡超人最终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视的一笑。

匡超人本来很好,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坏兄弟姐妹,落得如此下场。

令人感到可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美字体赏美文吴敬梓传胡适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县的吴敬梓.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他生于清康熙四十年,死于乾隆十九年(西历1701-1754)。

他生在一个很阔的世家,家产很富;但是他瞧不起金钱,不久就成了一个贫士。

后来他贫困不堪,甚至于几日不能得一饱。

那时清廷开博学鸿词科,安徽巡抚赵国麟荐他应试,他不肯去.从此,“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

后来死在扬州,年纪只有54岁。

他生平的著作有《文木山房诗集》七卷,文五卷(据金和《儒林外史跋》);《诗说》七卷;又《儒林外史》小说一部(程晋芳《吴敬梓传》作五十卷,金跋作五十五卷,天目山樵评本五十六卷,齐省堂本六十卷)。

据金和跋,他的诗文集和《诗说》都不曾付刻。

只有《儒林外史》流传世间,为近世中国文学的一部杰作。

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妙法。

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学问比八股文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

社会上养成了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

(选自《胡适文存》有删节)本文除运用了语言、心理描写方法外,还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如:离别新婚妻子辛小姐时,匡超人“含着一包眼泪”,而闻结发妻子郑氏死时,却是“落下几点泪来”,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他的虚伪;再如:匡超人吹嘘曾经选过九十五种选本,风行海内,连外国都有,北方五省读书人都拜“先儒匡子之神位”,被当场揭露还嘴硬,对人物最富特征的细节进行了夸张描写。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6课儒林外史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6课儒林外史

课文节选部分中的匡超人,已经由一个心地善良
的青年堕落成无耻之徒,他的无耻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事情反
映出来的?结合本文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试分析其性格特
点。
• 提示 节选部分突出了匡超人这样一个被功名富贵 俘虏的、被科举制度腐蚀的堕落变质的士林丑恶之 人。
匡超人
对待 家人 的态度
对待儒 林旧友 的态度 恬不知 耻自夸
(1)酒sì 肆 招zhuì 赘
(3)桀ào 骜 不驯 直duō 裰
(5)点zhuì 缀
竖旗ɡān 杆 (2)立ɡān 竿 见影
bì 敝 人 (4)荫bì 蔽
lǐn 廪 生 (6)lǐn 檩 条
近义词辨析 (1)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辨析 这两个成语都形容非常紧急。其中,“刻不容缓” 侧重于不容拖延,可用于形容客观的形势紧急,也可以形容主 观的要求迫切;而“迫在眉睫”侧重于已在眼前,只能形容客 观的形势紧迫。 例句 1:楼市提案各有各的理,多数认为抑制房价刻.不.容. 缓.。 例句 2: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说明我国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 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他反对 封建科举制度,憎恶热衷功名富贵、寡廉鲜耻的知 识分子。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 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
• 吴敬梓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写《儒林外史》, 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 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成为我 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著有《文木山房 集》。
• 在人生旅途中,那些目光平直、亦步亦趋赶路的人, 往往在其生命的过程中,高不成而低不就,气人有 而笑人无,终年累月,忙碌纠缠于蝇头小利与蜗角 虚名之间,既不会尊重人,亦不能自尊。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儒林外史故事梗概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儒林外史故事梗概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儒林外史故事梗概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慧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他不情愿接交伴侣,更不情愿求取功名利禄。

县令登门访问,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生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

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王冕死后百年的明朝成化年间,文人们所走的是一条醉心于科举功名的歧路。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与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

他触景生情,哀思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

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

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不久,周进靠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

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伴侣的也来认做伴侣,连他教过书的学堂竟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

在广州,周进发觉了范进。

为了照看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最终发觉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

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

当时,范进由于和周进当时相像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对他呼西唤东,老丈人对他更是百般呵斥。

当范进一家正在为揭不开锅,等着卖鸡换米而发愁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范进从集上被找了回来,知道喜讯后,他兴奋得发了疯。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课件:第4单元6《儒林外史》匡超人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课件:第4单元6《儒林外史》匡超人
人活一生,昂首是顶天立地的壮汉,低眉垂首匍匐不是健康人生; 无高瞻远瞩之气概,只有平庸凡俗之念想,不免愧对人生;昂首直腰, 与天比高,星月皎洁,引为同道,此乃亮丽人生。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
1.作家作品 吴 敬 梓 (1701—1754) , 清 代 小 说 家 。 字 敏 轩 , 一 字文木,号粒民,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 称“文山老人”,安徽全椒人。 青年时吴敬梓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他反对封建科举制度,憎恶热衷功名富贵、寡廉鲜耻 的知识分子。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然而他 以病不赴。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
在人生旅途中,那些目光平直、亦步亦趋赶路的人,往往在其生命
的过程中,高不成而低不就,气人有而笑人无,终年累月,忙碌纠缠于
蝇头小利与蜗角虚名之间,既不会尊重人,亦不能自尊。
在人生旅途中,那些巾帼、须眉中之佼佼者,勇于昂首阔步。他们
胸襟开阔,自然前程宽广。他们不因狂暴风雪而怨天,不因绊脚泥泞而
怨地,不因摩肩接踵而怨人。举胸中块垒与雷霆碰杯,倾一腔热血与朝
阳争辉,能敬人如己,能警己如人。
人,是地球上唯一能仰望浩瀚星空发出由衷赞叹的生灵,因此能产
生思想、产生灵感并有所追求。人可站立,可行走,可飞腾,不为时间、
空间以及物质世界所束缚。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 配人教版
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儒林外史》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儒林外史》PPT精品课件
“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人物形象:学识博治,品行端方,清廉高洁,蔑视权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 元《儒 林外史 》课件 (47张P 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 元《儒 林外史 》课件 (47张P PT)
作者借王冕之口,以天象变异 说明“一代文人有厄”,痛斥八 股科举导致士子一味追逐功名富 贵,从而造成社会风气的污浊腐 败。作者“感发人之善心,惩创 人之逸志”的创作意图也于此初 步有所表露,塑造王冕这一光采 照人的典型形象,则是为了激励 士子去追求高尚的人格理想,以 讲究文行出处,不在功名富贵的 追逐中扭曲灵魂。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 元《儒 林外史 》课件 (47张P 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 元《儒 林外史 》课件 (47张P PT)
1、胆小怕事,自私吝啬
因为没有功名,所以他 不得不承受来自官府和 亲戚两方面的压迫和欺 凌。内受兄长欺压,外 受舅爷挟持。自奉极俭, 而被诈极多,以至气病 交加,卧床不起。临死 仍念念不忘十万家财, 却又因心疼两根灯草耗 油而不肯断气。唯此, 严监生遂成了妇孺皆知 的吝啬鬼形象。
儿子:爹,你别扔下我们…
严贡生(走进来):老二啊!(哭 天抢地,假哭实喜)你竟是无后啊 !这偌大的家产可不能便宜一个小 娘养得,我身为兄长第一个不服!
赵氏(气到发抖):大伯子这话怎 这般无理,难不成妾身的孩子不是 老爷的亲生骨肉不成?先太太也不 见你们多尊敬的,倒从来是没安什 么好心的。
作品主题:
1.功名富贵说:其书以功名富贵 为一篇之骨。(闲斋老人序)
2.公心讽世说:秉持公心,针砭 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 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 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6儒林外史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202105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6儒林外史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202105

C.李给谏热心要把自己的外甥女嫁与他,有妻再娶该当何罪,匡超人是知道的, 然而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丝毫不想家中的妻子怎么办,可见他的无耻。 D.潘三可谓匡超人的恩人,但潘三入狱后,匡超人不去探视;后来,当潘三捎信 要和匡超人会一会时,匡超人拒绝了他,可见匡超人的无情无义。 【明确】选C。C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不妥,文中说匡超人听到老管家提亲 后,也是思索了一番的。
二、背景回眸 科举制度的盗墓者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 者”,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 贡。吴敬梓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 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 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吴敬梓 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
﹒荫袭(yīn)
﹒藩司(fān)
【解析】选C。A项,“桓”应读huán;B项,“肄”应读yì;D项,“荫”应读yìn。
知识卡片
﹒浩荡(hào) ﹒皓月(hào)
正确识读“诰”的形近字的字音
鸿﹒鹄(hú) 帝﹒喾(kù)
桎﹒梏(ɡù) 残﹒酷(kù) Nhomakorabe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怠慢
4.总是在这一回为主要人物,到另一回即退居次要地位,而以另一人居于 主要,如此传递、转换,各有中心,各有起讫;而各个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活 片段,又互相勾连着,在空间上,时间上,连续推进;多少的社会生活面和人物活 动面,好像后浪逐前浪,一一展开,彼此连贯,成为巨幅的画面。 ——吴组缃
匡超人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

高中语文第4单元6儒林外史匡超人作业含解析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4单元6儒林外史匡超人作业含解析中国小说欣赏

《儒林外史》匡超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洋读者觉得中国诗笔力________,词气安和。

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________.可是中国诗“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

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________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还是斯文,只不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有凌风出尘的仙意。

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________!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轻淡弯腰断背高歌了不得B.清淡腰弯背断高歌了不起C.清淡弯腰断背叫嚣了不起D.轻淡腰弯背断叫嚣了不得【答案】D[轻淡:轻微;淡薄。

清淡:①(颜色、气味)清而淡;不浓。

②(食物)含油脂少。

③清新淡雅。

④营业数额少。

此处修饰的是“笔力”,“笔力"与“轻淡”搭配相当。

“腰弯背断”是主谓结构,在句子中充当补语,比“弯腰背断”更突显语境中所表现的程度。

由此可见,此处应选“腰弯背断".高歌:放声歌唱.叫嚣:大声叫喊吵闹。

根据语境,应选“叫嚣”。

了不得:①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②表示情况严重,没法儿收拾。

了不起:①不平凡;(优点)突出。

②重大;严重。

此处二者皆可。

]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B.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C.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英国和德国诗调就比不上法国诗调的雄厚D.例如英国和德国诗调就比不上法国诗调的雄厚,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答案】A[由文中括号后的句子和选项内容,可知括号内句子论证的是“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一句是承接上面的观点,对上文进行解释说明,应该放在后面,据此排除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课时作业时间:40分钟满分:41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后(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县尊(县官)B.隐占身体(作潜伏的意思)诰命(封建时代受过封号的妇女)C.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补了廪(取得廪生的名义,成为资深的生员) D.掼(扔)藩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的官)答案 A解析落后:后来;县尊:对知县的尊称。

2.下面根据情节概括的人物性格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赴京巴结李给谏,考取教习——热衷功名B.惊闻潘三被抓,怕牵连,拒相见——人情冷暖C.攀高结贵,匡超人停妻再娶——爱慕虚荣,薄情寡义D.长安路上遇牛布衣,吹自己贬马纯上——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答案 D解析应为“恬不知耻,忘恩负义”。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

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本题答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根据下文“也造就了……”,可知前后主语是一致的,应是“这其中尺度的把握”,可排除C、D两项。

A项与下文“也造就了……”语意不连贯,排除A项。

故选B项。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引号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讽刺和否定(反语讽刺);⑤表示突出强调。

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长跪不起”不是指画家的动作,而是指画家被之前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束缚。

B 项,“厚壁障”也不是指真的有一道壁障,而是指父子之间有很深的隔膜,这处引号也表示特殊含义,与“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

A项,表示突出强调,突出无数火把排列的形状。

C项,表示直接引用,引用评论家的话。

D项,反语,表示讽刺和否定。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语病:①两面对一面,“能否”与“是……艺术准则”前后不对应;②用词不当,“并行不悖”一般用在有两项以上内容的句子中,而“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只是一条准则。

故选A项。

二、课外拓展(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周司业正在沉吟,长班又送进一个手本,光头名字,没有称呼,上面写着“范进”,周司业知道是广东拔取的,如今中了,来京会试,更叫快请进来。

范进进来,口称恩师,叩谢不已。

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

授职部属,考选御史。

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命下之日,范学道即来叩见周司业。

周司业道:“山东虽是我故乡,我却也没有甚事相烦。

只心里记得训蒙的时候,乡下有个学生叫荀玫,那时才得七岁,这又过了十多年,想也长成人了。

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拔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

”范进听了,专记在心,去往山东到任。

考事行了大半年,才按临兖州府,生童共是三棚,就把这件事忘怀了。

直到第二日要发童生案,头一晚才想起来,说道:“你看我办的是甚么事!老师托我先在生员等第卷子内一查,全汶上县荀玫,我怎么并不照应?大意极了!”慌忙..然没有。

随即在各幕客房里把童生落卷取来,对着名字、坐号,一个一个的细查,道:“难道他不曾查遍了六百多卷子,并不见有个荀玫的卷子。

学道心里烦闷..考?”又虑着:“若是有在里面,我查不到,将来怎样见老师?还要细查,就是明日不出案也罢。

”一会儿同幕客们吃酒,心里只将这件事委决不下。

众幕宾也替他疑猜不定。

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

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

’”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

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一个年老的幕客牛布衣道:“是汶上县?何不在已取中入学的十几卷内查一查?或者文字好,前日已取了也不可知。

”学道道:“有理,有理。

”忙把已取的十几卷取来对一对号簿,头一卷就是荀玫。

学道看罢,不觉喜逐颜开,一天愁都没有了。

次早发出案来,传齐生童发落。

先是生员。

一等、二等、三等都发落过了;传进四等来,汶上县学四等第一名上来是梅玖,跪着阅过卷,学道作色道:“做秀才的人,文章是本业,怎么荒谬到这样地步!平日不守本分,多事可知!本该考居极等,姑且从宽,取过戒饬来,照例责罚!”梅玖告道:“生员那一日有病,故此文字糊涂,求大老爷格外开恩!”学道道:“朝廷功令,本道也做不得主。

左右,将他扯上凳去,照例责罚!”说着,学里面一个门斗已将他拖在凳上。

梅玖急了,哀告道:“大老爷!看生员的先生面上开恩罢!”学道道:“你先生是那一个?”梅玖道:“现任国子监司业周蒉轩先生,讳进的,便是生员的业师。

”范学道道:“你原来是我周老师的门生。

也罢,权且免打。

”门斗把他放起来,上来跪下,学道吩咐道:“你既出周老师门下,更该用心读书。

像你做出这样文章,岂不有玷门墙桃李?此后须要洗心改过,本道来科考时,访知你若再如此,断不能恕了!”喝道:“赶将出去!”传进新进儒童来。

到汶上县,头一名点著荀玫,人丛里一个清秀少年上来接卷,学道问道:“你知方才这梅玖是同门么?”荀玫不懂这句话,答应不出来。

学道又道:“你可是周蒉轩老师的门生?”荀玫道:“这是童生开蒙的师父。

”学道道:“是了,本道也在周老师门下。

因出京之时,老师吩咐来查你卷子,不想暗中摸索,你已经取在第一,似这少年才俊,不枉了老师一番栽培,此后用心读书,颇可上进。

”荀玫跪下谢了。

候众人阅过卷,鼓吹送了出去,学道退堂掩门。

6.上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七回,请仿照例句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

(3分)例句:王员外立朝敦友谊(下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范学道视学报师恩(上句)7.第三段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象逼真地刻画出了范进当时紧张的心理。

因为他唯恐辜负了老师周蒉轩的嘱托,以后无颜见自己的老师。

8.第四段为什么要提及有关苏轼的事例?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提及苏轼的事例,是为了说明范进作为进士,竟然不知道苏轼,讽刺了他的浅薄无知;同时也是为了说明范进时刻将老师的嘱托记在心上。

②反映了当时读书人为了功名而死读书,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从一个侧面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

9.范进对荀玫与梅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对荀玫时刻放在心上,找不到他的卷子时心急如焚,找到并发现其高中后喜逐颜开,大加称赞,鼓吹相送;对梅玖开始大加斥责,并要责罚,后来听到是周进的门生,不再责罚,只是将他赶出去。

②说明了当时社会官官相托,不讲真才实学,人情关系严重。

三、语言运用(9分)10.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限30字以内)(5分)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

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

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

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2010年内建成使用。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答题模式一般为主谓式,即“何人何事”。

分析这段文字,第一句表明对象是“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第二句写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西方的一座建筑,第三句写津塔外形设计的特点,第四句写津门津塔建成使用的时间,依此概括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