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感冒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和治疗内科疾病。

下面将介绍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一、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感冒是人们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一。

中医内科治疗感冒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辨证论治。

风寒感冒以头痛、鼻塞、恶寒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宜以辛温解表、散寒宣肺的中药为主。

而风热感冒多表现为嗓子疼、咳嗽、咽干等症状,治疗上则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中药为主。

二、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征是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差异,辨别湿热、寒湿等不同证型,并针对性地选用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解毒汤、石菖蒲汤等。

三、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中医内科治疗胃炎注重调理脾胃、消除病因。

常用的中药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可起到健脾胃、消食生津的作用。

四、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消化不良强调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常用的中药有香砂养胃汤、半夏泻心汤等,有助于舒缓脾胃不适症状。

五、痛风痛风是由尿酸盐沉积引起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痛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痛风注重辨证施治,可选择逍遥散、桂枝茯苓丸等中药进行治疗,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疏通经络。

六、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

中医内科治疗高血压重视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中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有天麻钩藤饮、七叶扁豆汤等,能够平肝息风、降血压。

七、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脏血管疾病,症状包括胸闷、胸痛等。

中医内科治疗冠心病注重辨证论治,可选用活血化瘀、通络开脉的中药进行治疗,如三七伸脉丸、桃红四物汤等。

八、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表现为高血糖、多饮多尿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糖尿病强调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选择健脾养阴、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逍遥散、五味子丸等。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一节感冒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一节感冒

(一)辩证要点
1.辨寒热
寒: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痰清稀、 口不渴、咽不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热:恶寒轻发热重、流浊涕、痰黄稠、 口渴、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2.辨兼夹
夹暑:发于夏季,可见心烦口渴、小便 短赤
夹湿:有困重感及湿象,苔腻
夹燥:发于秋季,有口、咽、鼻、皮肤 干燥
3.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一)、诊断要点
2.病史: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两季为多,因气候突变、淋雨冒风、 劳倦而发病,起病急,病程3-7天。 时行感冒呈流行性,症状较重。
(一)、诊断要点
3.相关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升高或降低。 胸部X片:肺纹理增粗
(二)、病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初期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无热,以解表 宣肺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病势轻,病程 短,不传变,预后好。
分有气虚感冒、阴虚感冒多见,少见 有阳虚感冒、血虚感冒
(二)论治要点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6.时行感冒:解表达邪+清热解毒
(三)分证论治
实证 1.风寒感冒证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 兼证: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 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喜热饮 舌脉象: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2.阴虚感冒证
主证:身热,微恶风寒
兼证:少汗,手足心热,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 痰
舌脉象:舌红少苔,脉细数
基本病机:阴虚津亏,外受风热,肺失宣降, 卫表不和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加减
加减葳蕤汤:滋阴清热解表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泻,苔腻
二、 治疗原则
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
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
解表达邪
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三、辨证论治
主证:恶寒、发热、鼻塞、流 涕、喷嚏、咳嗽、全身不适
(一)、风寒束表证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声重, 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咳嗽 .头 痛,肢节酸疼, 兼证: 咽痒,痰吐稀薄色白,口不 渴或渴 喜热饮,
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空间用市售食醋5~10毫升,以1~2倍水 稀释后置锅中加热,门窗密闭,每次熏蒸一小时,在感冒流行期 间,每日或隔日熏蒸一次。可用于空气消毒,以预防感冒。 )
醋薄荷煎熏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约5毫升,薄荷梗15克。取 上药放入不加盖的容器内,加水1~2倍煎熏,关闭门窗,预防者 在药熏之室内休息、睡眠,连续3天。能预防及控制感冒的流 行。)
1.六淫之邪
常以风 为先导
风与寒合—风寒证 风与热合—风热证 暑多夹湿—风暑夹湿证 重、变(病情)
言 其 常
2.时行病毒
流行性 传染性
传染、流行 季节 不限
二、病机
寒 平素体虚 气候突变 起居失当 劳累过度 肺有宿疾 时行病毒 肺失宣肃 风邪外袭—夹·热 暑 侵 卫外功能减弱 袭 肺 肺卫调节失常 卫 卫表不和 感 冒
病因 病情 热势高低 汗出后 轻重 效果 感 冒 风邪 轻 为主 发热不高 汗出热退 或不发热 脉静身凉 有无传变 发病季 节 四时皆 可 病程
多不传变
短,预 后良好
温 病
温邪 重 为主
寒战高热,汗出后热 甚则神昏、虽暂降, 惊厥、谵 但脉数不 妄 静,身热 旋即复起
有传变, 有明显 由卫而气, 季节性 入营入血
加减: 头胀痛甚:桑叶、菊花。 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 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 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 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 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 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 风热化燥伤津:沙参、花粉、梨皮。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发烧等。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感冒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

1. 感冒的中医理论感冒在中医学中属于“风寒”、“风热”等病症范畴。

根据中医理论,感冒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邪气失衡有关。

正气不足时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导致感冒的发生。

因此,中医内科学的治疗重点不仅是对症状进行缓解,更加注重调节人体的防御能力,增强正气,抵抗外邪。

2. 中医内科学的感冒诊断中医内科学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在诊断感冒时,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舌苔、脉搏、面色等指标,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等特点,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同时,医生还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了解感冒的具体表现,以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中医内科学的感冒治疗方法中医内科学治疗感冒常常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具有解表、散寒、清热、宣肺、润燥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调配药方,增强治疗效果。

4. 中医内科学的感冒预防措施中医内科学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在预防感冒方面,中医强调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饮食,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此外,中医认为寒邪容易从脚部入侵,因此在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保护好脚部,避免受寒。

5. 中医内科学与西医治疗的结合中医内科学与西医治疗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结合,互补优势的治疗方法。

在感冒治疗中,中医内科学可以用于缓解症状,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而在病情较为复杂或出现并发症等情况下,西医治疗可以提供更精准的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

中医内科学在感冒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充分了解感冒的中医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学在感冒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早日康复。

中医内科学之感冒

中医内科学之感冒

咳嗽,痰白稀
感冒的治疗方法
风寒感冒: 辛温解表, 宣肺散寒
风热感冒: 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
暑湿感冒: 清暑祛湿, 解表和中
体虚感冒: 益气固表, 调和营卫
感冒后遗症: 对症治疗, 预防复发
感冒的预防与调 护
感冒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合理 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避免接触感冒病毒,如勤洗手、避免去人群 密集的地方等。 增强免疫力,如接种疫苗、补充维生素C等。
细菌性感冒:由细菌感染引 起,症状较重,传染性强
感冒的病因
细菌感染:如肺炎 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等
自身因素:如免疫 力低下、过度疲劳、
营养不良等
病毒感染:如流感 病毒、鼻病毒、腺
病毒等
环境因素:如气温 变化、空气污染、
湿度过高等
感冒的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的原则
01
整体观念:将 人体视为一个 整体,注重脏 腑、气血、经 络的相互关系
痛,鼻塞,流清涕, 痛,鼻塞,流黄涕,痛,鼻塞,流黄涕,
咳嗽,痰白稀
咳嗽,痰黄稠
咳嗽,痰黄稠
01
03
05
02
04
06
风热感冒:发热重, 气虚感冒:发热轻,阳虚感冒:发热轻,
恶寒轻,有汗,头 恶寒重,无汗,头 恶寒重,无汗,头
痛,鼻塞,流黄涕, 痛,鼻塞,流清涕,痛,鼻塞,流清涕,
咳嗽,痰黄稠
咳嗽,痰白稀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持乐观、减轻压 力等。
感冒的调护方法
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避 免接触感冒 病毒
01
加强锻炼, 提高身体抵 抗力
03
02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充 足的睡眠、合 理的饮食等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中医内科学——感冒医学科普刘医⽣ 2020-02-24 13:13:48⼀、概念感受触冒风邪或时⾏疫毒,邪犯卫表⽽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轻者: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称“重伤风”。

在⼀个时期⼴泛流⾏,证候多相类似者——时⾏感冒。

⼆、病因病机1. 风邪为六淫之⾸2.正⽓虚弱,肺卫功能失常三、诊断依据1.临证以卫表及⿐咽症状为主,可见⿐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痒、咽痛周⾝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

若风邪夹暑、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

2.时⾏感冒多呈流⾏性,在同⼀时期发病⼈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发病,恶寒、发热(多为⾼热)、体温常达39℃~40℃,周⾝酸痛,疲乏⽆⼒。

病情较⼀般感冒为重。

3.病程⼀般3~7⽇可愈,普通感冒⼀般不传变,实⾏感冒少数可传变⼊⾥,变⽣它病。

4.发病季节四时皆可,以冬、春季多见。

四、鉴别诊断五、辨证要点1. 辨风寒风热风寒感冒者,阳虚体质,冬季为多。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痛,⿐塞流清涕,⼝不渴,咽不痛不肿,咽痒,苔⽩,脉浮紧。

风热感冒者,阴虚或阳盛之体,春季易发。

症见:以发热重,恶寒轻,⿐塞流黄涕,⼝渴,咽痛,苔⽩少津或薄黄,脉浮数为特征。

2. 辨兼挟症挟湿者,多见于梅⾬季节。

症见:⾝热不扬,头胀如裹,⾻节疼痛,胸闷⼝淡或粘。

挟暑者,多见于长夏。

症见:⾝热有许,⼼烦⼝渴,⼩便短⾚,苔黄腻。

挟燥者,多见于秋季。

症见:⾝热头痛,⿐燥咽⼲,咳嗽⽆痰少痰,⼝渴,⾆红。

挟⾷者,多见于饱⾷过度。

症见:⾝热,脘胀纳呆,恶⼼腹泻,苔腻等。

3.辨⼀般感冒、虚⼈感冒、实⾏感冒六、治疗原则感冒——解表达邪为原则;风寒——⾟温解表;风热——⾟凉解表;暑湿——清暑祛湿;有兼⾥证者———表⾥双解;时⾏感冒多属风热重———⾟凉解表,清热解毒;虚⼈感冒———扶正祛邪兼顾;⽓虚——益⽓解表;⾎虚——养⾎解表;阴虚——滋阴解表;阳虚——温阳解表。

感冒名词解释中医内科学

感冒名词解释中医内科学

感冒名词解释中医内科学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喉咙痛以及全身不适等。

在中医内科学中,感冒被称为“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它属于外感病的范畴。

根据中医理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

外邪主要有风、寒、湿、热等。

风寒感冒是由风邪和寒邪入侵体内引起的,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风热感冒是由风邪和热邪入侵体内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喉咙痛等。

中医内科学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自身抵抗力来抗击病毒。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拔罐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内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这些中药方剂具有温通、解表、散寒、清热等功效,能够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病邪,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通过刺激相关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抵抗力,加快康复速度。

拔罐是一种通过热力刺激来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的方法。

通过将罐子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促进病邪的排出。

除了中药治疗、针灸和拔罐,中医内科学还强调养生和预防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师会提醒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膳食,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从而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总之,中医内科学对于感冒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自身抵抗力来抗击病毒。

中药治疗、针灸和拔罐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强调养生和预防的重要性。

中医内科学在感冒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的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的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的名词解释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的名词解释1. 感冒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

在中医内科学中,感冒又被称为“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分别对应了在气候变化下,受风寒或风热侵袭而引发的感冒。

2.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寒邪侵袭引起的感冒,主要特点是发热、寒战、鼻塞、流清涕、咳嗽等症状。

患者通常会感到寒冷和全身不适,这种感冒多发生在天气转凉、风力增强的时候。

3.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由热邪侵袭引起的感冒,主要特点是发热、咽喉肿痛、咳嗽、少许黄痰等症状。

患者通常会感到咽喉不适、口干舌燥,这种感冒多发生在气温升高、环境潮湿的时候。

4. 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治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学中,治疗时行感冒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别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对于风寒感冒患者,通常采用温补散寒的方法,如服用桂枝汤等温热药物来祛寒散热。

对于风热感冒患者,通常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服用银翘散等清热药物来清热解毒。

总结回顾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风寒或风热侵袭引起的。

在中医内科学中,针对不同的感冒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患者在遭遇时行感冒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保持室内通风,多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中医内科学中,感冒的治疗重点是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以预防和治疗感冒。

中医强调“因势利导”,即根据时行感冒的因势利导,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自我保健,注意身体调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应对时行感冒的侵袭。

通过本文的解释和个人观点,相信读者对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感冒带来的困扰。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治疗方法的深入探讨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时行感冒更是常见。

在中医内科学中,对时行感冒的治疗方法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下面将深入探讨中医内科学时行感冒的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第一节感冒感冒,俗称伤风,是感触同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见的一种。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

本病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关系密切,而且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

对小儿、老年体弱者威胁最大。

尤其是时行感冒,常暴发流行,迅速传染,急骤起病,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须积极防治。

中医药对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有流行可能的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早在《内经》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

《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伤寒论.太阳病》所论中风、伤寒之桂枝、麻黄两个汤证,实质包括感冒风寒的轻重两类证候。

若从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时行感冒而言,则又当隶属于《诸病源候论》所指的“时气病”之类,“夫时气病者,……多相染易,故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

”至于感冒之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元《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病位属肺,根据辨证常规,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类证治裁·伤风》、《证治汇补·伤风》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

本节讨论范围,包括普通感冒(伤风)及时行感冒,而以普通感冒的防治为主,西医学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感冒为外感病证,起病较急,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其病以卫表的症状最为突出。

症状表现常呈多样化,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症状,继而喷嚏、鼻塞、流涕等,轻则上犯肺窍,症状不重,易于痊愈;重则高热、咳嗽、胸痛,呈现肺卫证候一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体温可达39℃~40℃,全身酸痛,待热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症状始为明显。

中医内科学所有病名名解

中医内科学所有病名名解

中医内科学所有病名名解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广泛的疾病类型。

在中医内科学中,疾病通常以特定的名称来描述,这些名称通常包含了疾病的特征和病理表现。

下面是一些常见病名的名解,介绍了其含义和相关特点。

1. 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和发热等。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导致人体气血不畅所致。

2. 肺炎: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

中医认为肺炎是寒邪或湿邪侵袭肺脏所致,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和呼吸困难等。

3.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血压长期超过正常范围。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火上炎或肾阴虚所引起,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和失眠等。

4.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因为心火内盛、痰浊阻滞所致,主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气短和心律不齐等。

5.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持续升高。

中医认为糖尿病由于脾气虚弱或肾阳虚损所引起,主要症状包括多尿、口干、口渴和体重减轻等。

6. 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胃黏膜损害的疾病,通常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引起。

中医认为胃溃疡是由于肝郁脾虚、痰湿壅滞所致,主要症状包括腹痛、上腹部不适和恶心呕吐等。

7.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呼吸系统。

中医认为肺结核是由于外邪侵袭、肺气壅滞所致,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乏力和体重下降等。

8.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是由于脾胃气虚或湿邪阻滞所致。

以上仅是中医内科学中部分疾病的病名解释,每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都有所不同。

中医内科学强调的是调理阴阳平衡,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

与西医药物治疗不同,中医常采用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治疗疾病。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痛,头昏重胀痛。
兼症: 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 渴不多饮,胸闷泛
恶。
五、辨证论治
3.暑湿证 (2)基本病机: 暑湿伤表,肺卫失和。 (3)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4)代表方: 新加香薷饮加减。
代表方加减运用: ☆暑热偏盛,加黄连、芦根、荷叶清泄暑热。 ☆湿困卫表偏重,加藿香、佩兰、石菖蒲助透 表。 ☆里湿偏重,加苍术、白蔻仁、半夏、陈皮化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 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 气虚外感最相宜。
六、预防与调护
1.防止感受外邪: ★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 邪。
感冒的预防关键在于增强体质。 2.注意服药要求: ★汤剂不宜久煎,趁温热服; ★饮食清淡,忌生冷油腻。
七、结语
• 感冒病因: 风为主因,正气不足是发病关键。 • 感冒病机: 肺卫功能失调。 • 感冒病位: 肺卫。 • 感冒基本治则: 解表达邪 • 感冒辨证,一般属表实证; • 若系体虚感冒,则属正虚邪实之候。
五、辨证论治
正虚邪实证: 1.阴虚感冒 代表方加减运用: ☆心烦口渴明显,加北沙参、麦冬、花粉、竹 叶 养阴生津而除烦。 ☆干咳或咳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蒌皮 利 咽化痰。 ☆痰中带血,加鲜茅根、藕节、生地凉血止血。 ☆出血病后感冒,症见头痛身热,微寒无汗, 面色不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脉细或 浮而无力,此为血虚感冒,宜养血解表,方选葱 白七味饮加减。
四时
(2) 病势 急骤
缓慢
(3) 发热 不高或不发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表寒、表热
表寒证
表热证
(1) 寒热 恶寒重, 发热轻 发热重
恶寒轻,
(2) 汗 无汗
有汗
(3) 咳痰 清稀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02
03
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 嗽,痰稀白。治疗宜辛温 解表,发散风寒。
风热感冒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 咽红肿痛,咳嗽痰黄稠。 治疗宜辛凉解表,清热解 毒。
暑湿感冒
夏季感冒,身热无汗或少 汗,头晕胀重,肢体酸懒, 脘痞呕恶。治疗宜清暑祛 湿解表。
预防调护
01
02
03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一旦感冒,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就医及时
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 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 菜、水果等。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1 2
坚持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
心情愉悦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增强免疫力。
3
避免过度劳累
02
根据感冒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按摩手法,如推法、揉法、
捏法等。
按摩治疗感冒的效果
03
按摩治疗感冒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一般能够缓解感冒症状,如
头痛、发热、咳嗽等。
中药浴足疗法
01
中药浴足治疗感冒的原理
中药浴足通过将中药浸泡在温水中,然后对足部进行泡洗,以达到治疗
感冒的目的。
02
中药浴足治疗感冒的方法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3.辨兼夹证
好发时机
症状特点
夹湿
长夏
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肢体酸痛、胸闷脘痞、 舌苔腻
夹暑 夏季 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薄黄
夹燥 夹食
秋季 饱食后
身热头痛、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黏痰、口 渴欲饮
身热、脘痞纳呆、恶心欲呕、大便或溏、脉 滑
4.2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1.基本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 讨论范围:以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 (时行感冒)及其他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 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证候者,皆可参照本 节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1.1 概说——感冒的概念
➢ 防治意义: (1)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2)预防病情传变
1.2 概说——沿革
东汉之前 ➢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

鼻窍
临床表现
有卫表症状,头痛部位 不局限,多流清涕
无卫表症状,头痛部位局 限在前额及眉骨处,多流
腥臭浊涕
病程


4.1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分型论治
4.1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证:以表证的症状为主,并兼有所夹
邪气的特征,没有虚证的表现 (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伤表证)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6)临床加减: ➢ 发热甚——加黄芩、石膏、大青叶 ➢ 头胀痛甚——加桑叶、菊花、蔓荆子 ➢ 咽喉肿痛——加山豆根、玄参 ➢ 咳嗽,痰黄稠——加黄芩、浙贝母、瓜蒌皮 ➢ 口渴多饮——加天花粉、知母
4.3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3.暑湿伤表 (1)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身热不扬,汗出不 畅,肢体困重或酸痛,头重如裹,胸闷脘痞,纳呆, 鼻塞,流浊涕,心烦口渴,大便或溏,小便短赤;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 (2)证机概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冬季:多为风寒,或外寒里热。
夹食滞:身热,胸脘涨闷,纳呆,泛恶,腹 泻,苔腻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14页
三、分型论治 主证:鼻塞、喷嚏、流涕、恶寒、头痛身痛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15页
风寒证
• 症状:主证+恶寒重发烧轻,流清涕,无 汗,咯痰白稀
•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紧 •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 方药:荆防败毒散 • 加减:
口鼻 皮毛
腠理空虚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 肺系症状 感 卫气不固 肺卫失调 正邪相搏 全身症状 冒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7页
诊疗
• 1、临床表现:
• 感冒:初起多见鼻塞、声重、流涕、喷 嚏、恶风、头痛,继之出现发烧、咳嗽、 咽痒或咽痛。病程普通一周左右。
• 时行感冒:突然恶寒、寒战、高热、周 身酸痛,全身症状显著,可化热入里, 变生它证。具传染性,可引发广泛流行。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8页
2、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多见。
3、血分析:
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消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上呼吸道 细菌感染或细菌合并病毒感染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9页
判别诊疗
• 1、与风温判别
• 舌脉:舌苔黄腻,脉濡数 • 治法:清暑解表 • 方药:新加香薷饮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18页
表寒里热证
• 症状:风寒证+口渴,咽痛,痰黄稠,尿 赤便秘

中医内科感冒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感冒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感冒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感冒属于中医学中的何种病证类型?a. 风寒病b. 湿热病c. 血瘀病d. 脾胃虚弱病答案:a2. 感冒的主要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流鼻涕b. 头痛c. 喉咙痛d. 腹泻答案:d3. 中医内科认为感冒的主要病因是什么?a. 外邪入侵b. 饮食不当c. 精神压力过大d. 体质异常答案:a4. 中医内科治疗感冒时常用的药物一般具有以下哪种药性?a. 温热药性b. 寒凉药性c. 温和药性d. 苦寒药性答案:b5. 感冒患者常常会伴随咳嗽,以下哪种痰属于风寒感冒所致?a. 白色稀痰b. 黄色黏痰c. 黄绿色稠痰d. 无痰答案:a二、问答题1. 请列举中医内科常见的几种感冒分类。

答案:中医内科常见的几种感冒分类包括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邪感冒等。

2. 中医内科认为感冒的病因是什么?答案:中医内科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外邪入侵,即人体受到风、寒、湿等外界因素的侵袭,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感冒症状。

3. 中医内科治疗感冒有哪些常用的药物?答案:中医内科治疗感冒常用的药物包括银翘解毒片、感冒清热胶囊、板蓝根颗粒等,这些药物通常具有驱风散寒、清热解毒的作用。

4. 中医内科认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症状有何区别?答案:风寒感冒主要症状包括流清涕、喉咙痛、头痛、发热恶寒等,痰为白色稀痰;风热感冒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黄涕、咽喉红肿痛、发热口渴等,痰为黄色黏痰。

5. 请简要介绍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原则。

答案: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原则主要包括辨证施治、辨证论治、合理用药以及注意休息调养等方面。

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体质,以针对性的中药治疗、穴位刺激等辅助治疗方式,以达到治愈感冒的效果。

总结: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内科在治疗感冒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

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医内科感冒试题及答案,通过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帮助读者对中医内科感冒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

感冒是一种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有效缓解和康复的疾病,对于感冒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调养好身体,加强自我抵抗力的提高都是很重要的。

中医内科学感冒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感冒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感冒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感冒是由以下哪个病原体引起的?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答案:B2. 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空气飞沫传播B. 接触传播C. 水源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A3. 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感冒的常见症状?A. 流鼻涕B. 咳嗽C. 发热D. 头痛答案:D4. 感冒属于中医的哪一类病证?A. 外感病证B. 元气病证C. 寒邪病证D. 血瘀病证答案:A5.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哪种外邪入侵?A. 风邪B. 寒邪C. 热邪D. 湿邪答案:A二、判断题1. 发热是感冒的主要症状之一。

答案:正确2. 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

答案:错误3. 感冒治疗中,中药常用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答案:正确4. 避免接触病原体是预防感冒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正确5. 学生、上班族等长期处于高风险感冒环境中。

答案:正确三、填空题1. 感冒的中医辨证分型是__风寒感冒__和__风热感冒__。

2. 感冒病症期为__1-3__天,若超过该期限仍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3. 风寒感冒的常见症状有__恶寒__、__无汗__和__鼻塞__。

4. 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有__发热__、__咽喉疼痛__和__咳嗽__。

四、简答题1. 请描述感冒的中医治疗原则。

答:中医治疗感冒的原则是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分辨感冒的病因和病机,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治疗原则包括清热解毒、疏风散寒、宣肺化痰等。

2.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感冒的方剂。

答: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葛根汤等。

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散寒祛风、润肺化痰等功效,可有效缓解感冒症状。

3. 除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推荐哪些方法预防感冒?答:中医推荐的预防感冒方法包括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对预防感冒也有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3
证候特征
感冒为外感病证,起病较急,以卫表的症状最为 突出,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 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以鼻、咽部 痒、干燥、不适为早期症状,继续而喷嚏、鼻塞、 流鼻涕等,轻则上犯肺窍,症状不重,易于痊愈; 重则高热、咳嗽、胸痛,呈现肺卫证候。
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体温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 表寒里热证
体虚感冒 气虚、阳虚感冒
阴虚、血虚感冒
2020/11/14
18
风寒证
症状: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 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稀, 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荆芥、防风、羌活—解表散寒
柴胡、薄荷—解表疏风
2020/11/14
14
治疗原则
解表,亦称疏表。感冒由外邪引起,邪 束于表,因此必须解表达邪。由于外邪 是以风邪为主,故而应该疏风解表。表 证采用解表和营卫之法,邪从汗解,发 汗祛邪,振奋卫阳,调和营卫。由于感 邪的轻重程度不同,性质有寒热暑湿的 差异,故而在上述疏表发汗的基础上, 根据病情选用辛温、辛凉、清暑解表法。
可达39--40摄氏度,全身酸痛,等待热退之后,
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症状为明显。重者高热
不退,喘促气急,甚则咳血,部分患者出现神昏
2小020/儿11/14可发生惊厥,出现传变。
4
病因病机
风邪 时行病毒
2020/11/14
5
风邪
感冒的主要病因是风邪。“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六气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因而外感之 病以风为先导。风邪引起感冒的发病特点,与 气候骤变、淋雨受凉、出汗后伤风等有密切关 系,气候突变、冷热失常、温差增大等,皆可 使本病的发病率增加。
2020/11/14
7
气虚 阴虚 阳虚 血虚
正虚卫外不固
2020/11/14
8
诊断
临床表现:肺卫;鼻窍;少数消化道症 状.应该明确流行性感冒为传染病
病程:3~7天 发病季节:四时.冬春多见.
2020/11/14
9
鉴别诊断
主要与温病,尤其是与风温早期鉴别。温病每 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风温初起,更与风热感 冒相似,因此,在各种温热病的流行季节,应 该特别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鉴别。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以解表宣肺之药 即可汗出热退身凉,多不传变
枳、前胡、桔梗—宣肺利气
独活、川芎—止头身痛
茯苓、甘草—化痰和中
2020/11/14
19
风寒证
风寒重,恶寒甚者—加麻黄、桂枝 风寒挟湿,身热不扬,身重苔腻,脉濡
者—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风寒兼气滞,胸闷呕恶者—香苏散 风寒兼咳嗽者—用杏苏散
时行感冒以时行病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 有广泛的传染流行疫情,起病急骤,病偏重,
全身症状显著,且可以发生传变,入里化热, 合并它病。
2020/11/14
12
辨证要点
区分体虚感冒的气虚、阴虚
体虚感冒指平素虚弱之人,加之外邪侵袭而患 感冒者。此类患者往往感冒之后,缠绵不已, 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在临床上应该区分气虚、 阴虚的不同。
中医内科感冒
定义
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 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
2020/11/14
2
历史源流
《内经》—提出外感风邪致感冒
《诸病源候论》—提出时气病
《仁斋直指方》—首提出“感冒”一词
《丹溪心法》—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2020/11/14
16
治疗原则
对体虚感冒,因气血虚弱,卫外不固, 在治疗上不可专事疏解,发汗之时需注 重固表里,补益气血
《伤寒论翼》说:"治伤风不知固表托里 之法,偏试风药发驱动之,去者自去, 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愈期",这对 体虚感冒的治疗提出了指导原则。
2020/11/14
17
辨证施治
风邪侵袭人体,往往非单独伤人,而在不同的
季节,常兼夹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合致病。如
冬季挟寒、春季挟热、夏季挟暑湿、秋季挟燥、
梅雨季节挟湿邪等。由于临床上以冬、春两季
发病率较高,故而以挟寒、挟热为多见而成风
2020/11/14
6
寒、风热之证。此外还有非时之邪伤人。
时行病毒
主要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疫邪病毒侵 袭人体而致病,多由四时不正之气,天 时疫病之气流行而造成。《诸病源候 论·时气病诸侯》:"因岁时不和,温凉失 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即指此而言。
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 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者—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涕,口渴, 舌苔薄黄,脉浮数
2020/11/14
11
辨证要点
辨别普通、时行
由于感邪的不同,临床上又有普通感冒与时行 感冒之分。
普通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冬、春季节气候多变
时发病率升高,常呈散发性,病情较浅,症状 不重,多无传变。
温病则高热、壮热,多有传变,由卫而气,入 营入血,甚者神昏、谵妄、惊厥等。各种温病 均有明显的季节性,而感冒则四时可发。
2020/11/14
10
辨证要点
分清表寒、表热
感冒常以风邪兼挟寒、热而发病,因此临床上应 首先分清风寒、风热两证。二者均有恶寒、发热、 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其不同之处:
2020/11/14
15
治疗原则
宣肺,即宣通肺气。外邪侵犯皮毛,肺气失于 宣肃,肺主卫气的防御功能失常,因此产生卫 表及上焦肺系症状。使用宣通肺气之药物,使 肺的宣肃功能恢复正常,相对又能协助解表。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协同。 对于挟暑、挟湿之
感冒,中医药治疗颇具特色。在疏散解表之中, 应注意湿邪中阻、胃肠气滞或暑湿伤表,气机 不畅的病机所在,而加用化湿、和胃、清暑、 理气之法。
气虚感冒者,在感冒诸症的基础上兼有恶寒甚, 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身痛无汗,咳嗽无力, 脉浮等气虚症
阴虚者兼见身微热,手足发热,心烦口干,少 汗,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
2020/11/14
13
治疗原则
感冒病变有肺、卫之分,着眼于卫表和 肺系,是本病治疗的关键。遵循《素 问·阴阳应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之意,应用解除表证,祛除表邪,宣通 肺气,照顾兼症,乃是本病的基本治疗 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