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意——写意的文化(一

合集下载

“写意”与写意画

“写意”与写意画

一 写意与写实—— 写意画的溯源
所谓 画者 ,不过逸笔草草 ,不求形 似 ,聊 以自娱耳 ”,黄公 望 的 “画不 过意思而 已”,吴镇 的 “士大夫词翰 之余 ,适一
写意 画是在 长期 的艺术实 践 中逐 步形 成 的 ,并 不是说 时 之兴 趣 ” ……可 见 ,写 意 画 继 承着 中 国绘 画美 学 的传
关键 词 :写 意 ;写 意 画 ;工 笔 ;溯 源 ;特 点
关于 “写意 ”一词 ,最早 出现在 战 国年间 ,如 《战 国 了欧阳修 的 “得意 忘形 ”。宋代 文人 以为一味求其形 似只会 策 ·赵策二》 便 有 “忠可 以写意 ,信可 以远期 ”。此处 “写 沦为画匠技艺 ,故形似 开始与神 、意对立甚 至被文人所 贬 ,
在 晚 唐 ,朱 景 玄 著 艚 朝 名 画 录》 首 列 “逸 品 ” 于 画
是 写意与写实 问题 的前身 或另一种表达方式。
史 , “逸”者 ,即豪放不 羁 、不拘常格 ,故 可想象 “逸 品”
魏晋时期 ,顾恺之 就提 出 “传神 ”之说 , 有 “四体妍 画风大 半也与 “写意 ”意味有关 。朱景 玄所列逸 品 中王墨
现 。元代 ,文人 画大势所 趋 ,把绘 画与抒情 言志结 合在 一 不 是否定 形似 ,只是不 满足于形 似 ,他 在很多题 画诗 中有
起不 仅 自觉 ,而且 时髦 。与之 对应 ,当时 的画论 呼应文 人 许 多赞美 写真 的句子便 可证明这 一点 ,且 他 的学 生兼友 人 画这 样 的倡导 ,创造 出了新 的品评术 语 , “写意 ”一词 便 晁 补之也 提 出 “画写 物外形 ,要物 形不 改 ,诗传 画外 意 ,
在这 些发展 的基础上 ,到元 代 ,有 了汤 重的 “若 观 山

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轨迹

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轨迹

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轨迹书法的美,虚实相映,沁人心脾,是书法家对美的诠释,带给欣赏者最美的享受;微雕的美,细腻精粹,似神来之笔,是微雕家精细的抚摸,也带给观赏者无尽的享受。

想象之中,既从事书法艺术,又精工微雕的人,必是一身浓浓书卷之气。

初见唐龙先生,厚厚的镜片、朴素的衣着、光亮的脑壳,豪爽直率,满腔热情,立即给人以文人的谦逊厚德与老北京人的大气豪放融于一身的感觉。

进入唐龙先生的书斋,便进入了书法艺术的殿堂。

其中,屋里的“龙书案”最为显眼,占据了屋中的最大面积,大大小小的毛笔在笔架上,一副大的黄铜镇尺格外醒目,满屋飘然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唐龙先生说:“我是北京人,北京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域,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文化是这座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

文化不仅是重要的内容、衡量的指标,更是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他谈到,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迹化形式,文化是“人化”与“化人”。

书法是人的书法,而人是文化的人。

中国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轨迹。

“中国书法的灵魂是文化,我们责无旁贷,努力运用笔点线条与结构章法规律的组合和刚柔相济的笔情墨趣产生的美,书写时展和社会新篇章。

”唐龙说。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唐龙讲究修身立德,为人朴实沉静,不事张扬。

他的淡定、从容、安静,正是由于爱好书法的高雅志趣和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

所以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默默笔耕,不哗众取宠,不以奇取巧,也不以怪掩实。

唐龙先生学书习书是认真的,绝非沽名钓誉,而且他还选择了篆书这样一条十分费力、一般人不敢染指的道路。

因为,学习篆书必先过古文字这一关,否则不能识字结字。

唐龙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承传家学,五岁习书。

就算是大学毕业工作以后的数十年,虽东奔西忙,但书法仍然是他的最爱,笔耕不缀。

他曾计划按篆隶真草逐一严习,如今数十年过去了,虽然他仍盘垣于篆隶,在秦砖汉瓦中寻觅古圣先贤遗留下的书艺精华,但是作为一个书法家他的确是多才多艺:擅篆、能隶、粗通真行;而于金石一道也有写意之风,苍厚朴拙、畅快爽迈。

荆楚漆器图像艺术的写意浪漫精神与文化哲思

荆楚漆器图像艺术的写意浪漫精神与文化哲思

069我国是用漆最早的国家,在战国时期就有漆器的生产,而南方楚国的漆器制造最为发达。

在目前全国出土的漆器中,80%以上的漆器出自长江流域,如湖北江陵出土的楚墓漆器、湖南出土的楚墓漆器、河南信阳出土的楚墓漆器。

这些漆器作品都极富艺术造诣,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艺术地位。

历史悠久的中国漆器做工细腻且精致典雅,不愧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美术的瑰宝。

漆器与中国国宝艺术的陶瓷、丝绸一样,因其独特的审美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世界。

漆器的艺术图像造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出成就,其艺术形式与造物思想影响着我们现在的各类艺术领域。

荆楚地域的漆器制造,顺应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思想。

[1]漆器的图形纹样与荆楚青铜器图形纹样、玉器图形纹样、纺织刺绣图形纹样等都记录和承载着当时荆楚地域的艺术文化面貌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

在战国时期,漆器成为荆楚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皿和贵族的礼仪器物等,楚人在漆器制造中体现的造物思想在本质上属于楚地精神思想的呈现,荆楚文化以其思想的源远流长、造物形式的特色鲜明而著称于世,其艺术的精湛和深邃的思想影响至今。

一、荆楚漆器图像造型的写意精神(一)写意精神的文化溯源荆楚文化历史悠久,它兼具北方商周文化和南方蛮夷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荆楚艺术的图像造型与色彩风格更接近于殷商文化,且不断结合二者优势而发展,呈现更多古朴的原始宗教色彩与朴实敦厚的艺术造型。

荆楚艺术形式不仅是偏向理性和写实的再造,更多的是表现情感与想象的创造。

在荆楚漆器图像艺术中,漆器物像多以神秘而古怪的意象组合造型而出现。

如漆器镇墓兽、虎座凤鸟礼器和鹿角立鹤等都是多种动物特征部位的综合组织的造型。

在荆楚器物漆绘上描绘有人神杂糅、龙蟠凤逸等造型都极富想象力与创造性。

[2]荆楚漆器图像展示出的卓越创造才能与艺术智慧体现了楚地独特的文化审美及意境追求,体现了楚人在精神上“无碍于物”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境界,其生动的造型与无限的空间想象创造了独特的楚文化。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

176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①刘德卿(山东艺术学院 《齐鲁艺苑》,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意象”在中西方有着共同的本义,即“意之象”,意象贯通于艺术的前创造、创造、接受的整个过程。

“意象”带来中国绘画的“写意”造型效果,不同于西方“写实”与“抽象”两极化的造型效果,可用中国画论的“不似之似”加以概括。

“意象”“写意”概念中最重要的是“意”,“意”是意象、写意的源头与根本,从传统文化气韵、创作主体心胸等几个方面说明意象、写意中蕴含的“意”之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写意油画的典型表现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油画;意象;写意[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1)01-0176-03收稿日期:2020-09-20作者简介:刘德卿(1965-),男,山东齐河人,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执行副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研究。

①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项目“西方画论”(SDYKC205)阶段性成果。

作为外来画种,油画带着明显的西方绘画语言形态和风格样貌进入中国。

很早就有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尝试着本土化的努力,用来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但是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认为,油画是外来的,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和灵魂。

油画要想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确实还有很多路要走。

其实不只是油画,即便是中国画,受中国封建社会变迁、中国文化自身沿袭已久的弊端和西方文化强势冲击等影响,也在艰难寻求现代化的视觉方式和内在底蕴。

赵之谦、齐白石、朱屺瞻等人相继进行的中国画探索就是明证。

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美术学院的孙宜生先生开始倡导探讨“意象造型”,认为艺术造型是由物象转化而来的意象。

[1]1991年8月,西安美术学院举办了“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同时出版了孙宜生主编的50万字的《1991年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从音乐、戏剧、易经学,美术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多个领域和种类,广泛探讨“意象艺术”的学理与表现。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摘要:一、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审美特点三、中国写意花鸟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四、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新与传承正文:一、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写意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类别,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时期的繁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系。

写意花鸟画以花卉、禽鸟为主要描绘对象,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意趣,追求形神兼备、意蕴丰富的艺术效果。

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审美特点中国写意花鸟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审美特点:1.寓意丰富:写意花鸟画常以寓意美好的花卉、禽鸟形象来传达画家对生活、自然、人生的感悟,富有象征性和寓意性。

2.形式独特:写意花鸟画注重画面的布局、线条、墨色、意境等方面的表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3.笔墨灵活:写意花鸟画的笔墨运用富有变化,强调笔触、墨色的交融与搭配,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崇尚自然:写意花鸟画追求表现自然界的生机与美好,强调画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三、中国写意花鸟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写意花鸟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1.艺术价值: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分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传统特色。

2.文化价值:写意花鸟画承载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生命、和谐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和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3.教育价值: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过程强调了主观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表现,对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创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4.社会价值:写意花鸟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增进国内外文化交流。

四、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新与传承在当代社会,写意花鸟画面临着创新与传承的挑战。

一方面,画家们应当继续发扬写意花鸟画的传统优势,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现代人们提供更多优秀的作品。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写意人物画基础性概念的文化境界性阐释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写意人物画基础性概念的文化境界性阐释
“ 意 ” 之 物 , “ 意 ” 之 物 开 始 生 发 笔 也 ” 。 画 家 主 体 在 感 知 客 体 的 过 程 得 得
对立性在绘 画造 型观念的表现 是古典绘 和 显现物性—— 心性 、物形—— 心形 的 中 ,见物 生情 —一 隋动 物移—— 物移生 画 的 “ 实主 义 ” 镜像 式 “ 写 模仿 ”与 融 合转化 。以心 观物是 以意象造 型为所 象 ——意 象 合 一 ,此 时 的意 象 尚处 于 “ 象 主 义 ” 主 观 符 号 式 表 现 的极 端 化 指 ,是 实 现 意 象 造 型 的感 悟 状 态 。 抽 “ 象 ” 阶 段 ,表 现 为 意 念 中 的臆 想 。 抽
“ ” 是 人 ,心 与 物 是 天 人 合 一 、 心 即 等 )缺 失 。 心
能力 ,是感知力 的基 础内容。感知力 的 “ 知”的含量决定感受力的强弱和深浅。 影响 感 知 力 的 因素 包 括 心 性 的显
涛论 画云 “ 搜尽奇峰 打草稿 ,我 与山川
神遇而迹 化也” ,写意 人物画 的意 象造 客体物象 和主体情感为所 指 ,能指为 物
对 比。
以 物 观 物 、 以情 观 物 和 以心 观 物 三 立 意 的 “ 晰 化 ”依 赖 于 感 知 力 :感 知 明
“ 心”在写意 人物画意象 造型 中的 种 观 物 方 式 在 具 体 的 造 型 实 践 中 ,一 方 力调动 心性储备能量 ( 情感 、观念 、审 位置极其重要。 “ 心”有心性 、心情 、心 面显现 出主体认知客 体的文化境界性 差 美 、文化 、造型经验 )对客体物象进行 气、心思、心意、心象、心境之意 ,是意 异 ,另 一方面是三种 观物方式的 交互 运 心性感悟 、联想 、解 构重组 ,使立意得 象造型中的重要抽g f元素 ; “ i t 物”在写 用 。比如在 以心观物 方式 中, “ 以物观 以接近绘画本体意象造型的明晰化。 意人物画本体造型中是 “ 心”的载体、媒 物 ”有 助于主体对客 体的物性 、物理 和 介 。主体之 “ ”见 物生情——情 动物 物 形 进 行 具 体 细 致 的 感 知 ,使 意 象 造 型 心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和实践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和实践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和实践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探讨其传承和实践。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和实践》,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和实践》篇1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它以自然中的花鸟为主题,运用笔墨技巧和形象思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悟和情感,是一种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花鸟画主要以工笔为主,追求形似和细腻的效果。

随着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写意花鸟画开始流行,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主观感受和情感,追求“意到笔不到”的境界。

明清时期,写意花鸟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风格,如“扬州八怪”、“海派”等。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实践包括创作和鉴赏两个方面。

在创作方面,画家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以笔墨为载体,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鉴赏方面,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通过欣赏作品,感受画家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达到审美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当代仍然备受重视,不仅在国内,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当代画家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写意花鸟画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和实践》篇2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以简练、概括的笔墨表现花鸟的神态和气质,强调画家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表达。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花鸟画主要以工笔为主,但已经有了一些写意的元素。

到了宋代,写意花鸟画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画家们开始以水墨为主要材料,运用泼墨、破墨、积墨等技法,表现花鸟的意境和神韵。

在写意花鸟画的实践中,画家通常注重对花鸟形象的把握和概括,以简练、直接的笔触表现花鸟的形态和动感。

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

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

写意与写实——浅谈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写意与写实的探求成了中国人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的显著特征。

中国传统绘画造型上要运用“意象造型”。

在中国油画创作中也产生很多写意和写实的表现手法。

本文通过对写实油画和写意油画的介绍,浅析的它们在中国油画中的结合与发展。

标签:写意油画写实油画抄艺术表现写意与写实手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范畴,是中国人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的显著特征。

20世纪初,在科学注意浪潮的冲击下,国人迷恋西方写实绘画。

最早创造中西融合的画家就是享誉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坛的陶冷越教授,他把油画厚图与传统绘画技法结合,把西洋画的写实与中国画的写意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式”油画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西方重写实的再现型艺术是科学的,而中国重写意的表现性艺术才真正是艺术的。

一、写实油画在中国油画中的艺术表现油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写实油画,写实油画在欧洲油画发展史上占有主要的地位,也是欧洲油画中主要的表达形式,中国现实主义油画起源于欧洲,当时给中国油画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的算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思想潮流,在中国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里,现实主义美术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发展。

时代变迁中国油画在经历了“新具象”,“新写实主义”到如今已形成多元化的形态,中国人对油画的审美停留在一定的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写意油画就不是所以人都能欣赏的,大部分人对于写实的油画才能接受的,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可见写实油画有着比较广阔的空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大众人的喜爱。

其中也出现了不少比较优秀的画家,在9届10届美展中金奖的作品全部都是写实的作品。

如冷军的《五角星》忻东旺的《早点》这也说明了写实油画在油画中的地位与价值。

写实艺术不只是要再现客观事物,而是要把现实的批评态度把主管的精神融入其中。

精神品格是写实主义的精髓,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自己民族文化的精神铺垫,我们在吸纳了外来艺术形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本族文明特种的作品,中国写实注意油画经过一代又一代画家的艰辛探求,写实油画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流派了,更是一种艺术主张一种艺术精神。

写意精神在现代白瓷文化中的运用

写意精神在现代白瓷文化中的运用
络 ,纵 向地 不断 丰富 ,提 高 白瓷的质量 和 内涵 ,并且 以 E 坯 、印花的素饰方 法 ,完成了白瓷从 工艺造 型到人文装饰} 艺术形象 。
现代唐 山陶瓷从二十世纪 五六十 年代 自主研发精细自瓷 ,t
现代 出口白瓷 ,也是不懈地继承 发扬 北方白瓷传统 ,特别{ 瓷 、白玉瓷 、白兰瓷 、 骨质 瓷的研发 ,把 白瓷 发展 几近 极至 ,骨瓷 已 经 占领 了 日用瓷的主流 市场 ,骨瓷艺术瓷也正 方兴 未艾 ,白瓷从以型 写 白到 以素饰扶 白这些
合 ,也就是能称为现 代陶瓷美术家们 的界入并强调了创作性 的作 品时 。才能完成这一 易变 。以陶瓷美术 家的个人艺术创作风格替
代 以往以工艺技法形 成的陶瓷产 品风格 和地 域风格 ,以现代 白瓷 和写 意精神相结合 的作品 ,才是打造现 代白瓷文化的作 品。艺术 风格 属性的改变这应 是一大进步 。工艺 技术和装饰材料只是 完成 创作 的手段 ,唯工艺 特点而已 ,在艺术 风格 上起到一定作用 ,但
因 此 在 以 往 陶 瓷 工艺 技 术 的 研 究 方 面胜 于 艺 术 创 作 的发
正著名的陶瓷艺 术家凤毛麟角 。打 造现 代白瓷文化 ,是 需要 ,是 因人文 而造 就 。强调 “ 文装 饰 ”,是强调艺 人 与 。是基于 白瓷 的适 性 ,也基于艺 术陶瓷相对还有另一

自然装t ——窑 变釉即釉料配方经 不同气氛的烧制形 币
再不 能作为完全作 品风格或地域风格而 传统 。在信息发达 的今天
这些 都是能兼收并蓄 的 只有独特的个 人艺术风格才是深刻 而各
异的 ,以写意精神绘画装饰 的现代 白瓷将 同时具备白瓷发展和写
意画发 展两大传统 中国文 化的结合 ,现代 白瓷作为中国写意画的 立体载 体是再合适不过 的了 ,写意画的变易 、不易 、简易的创新 法则也 必将增强 白瓷文化 的书卷气 ,大雅逸气 和生命力 。也必将 更适宜今天知 识社会的需求 ,登堂入室 ,可显 艺术收藏之霸气 。 时代赋 予北方 白瓷又一次 玉树临风 ,唐 山现代 白瓷文化艺术将融 中国陶瓷文化的先河 ,因时代而 日新月异 。写 意精神也将 因陶瓷 的文物 性的久远而久远相传 。

二、中国写意画的特点

二、中国写意画的特点

二、中国写意画的特点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

在绘画的初萌阶段,由于造型能力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可以说是“以意表形”。

随着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高,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认识到了“神似”的重要性。

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

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

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

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

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

但由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因此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

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

小写意画家则既注重形的制约,又注重自然精神与自我心境,情感的结合,达到一种意蕴平和、雅俗共赏的境界。

大写意画家强调自我情感的宣泻,自然物象中的形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可以不完全依附于客观物象的独立美感。

在画家笔下自然物象的某些细节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意象造性,以神写意的表现力达到了最高境界。

关于形神论的观点,历代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北宋苏轼提出“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不免过于偏颇,但观点是明确的。

元代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则是文人画家的一种偏激言词。

二者都没有把形神的关系界定清楚。

对中国写意画的形神问题阐述的最精僻的莫过于齐白石,他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文学写作手法:写意和工笔

文学写作手法:写意和工笔

主要是表现他中年与童年的不同。
广西玉林高中 谢悦兴
鲁迅的印象:
主要是表现那倔强的性格和 不屈的斗争精神。 广西玉林高中 谢悦兴
他留着浓黑的胡 须,目光明亮,满头 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 起来的头发,仿佛处 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 会的不调和。
绘画写意
广西玉林高中 谢悦兴
广西玉林高中 谢悦兴
广西玉林高中 谢悦兴
广西玉林高中 谢悦兴 绘画工笔
鲁迅《故乡》中的中年闰土:他 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 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 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的 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 的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着 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 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 松树皮了。
也是国画技法的一种技法用也很虚但很有神态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广西玉林高中 谢悦兴
工笔:即“精巧,精细”。原是国
画技法的一种,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 细描细绘,既讲究形似又讲究神似。与 “写意”相对。
如鲁迅《故乡》中中年闰土及文中 的贾宝玉与王熙凤的肖像描写。 写意:也是国画技法的一种技法,用 笔不求工细,画出轮廓,形象有很虚,但很 有神态,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如唐弢的《琐忆》中的鲁迅的肖像, 鲁迅《药》中的夏瑜的形象。

书法发展的基本特征——写意性

书法发展的基本特征——写意性

书法发展的基本特征——写意性书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旺盛的创造力,追究这个创造力背后最直接的文化根源,正是我们国人并不陌生的哲学思想。

一部书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部“写法”、“写意”互为表里、互相渗透的风格演变史。

书法的演进是不可逆的,它的发展始终受着创作主体与时代审美思潮的影响,字体由篆而隶而草而正而行,风格由尚朴、尚韵、尚法、尚意、尚态,法度由积淀、确立、突破到新创,载体由甲骨、青铜铸件、竹简、纸帛甚至岩壁……在变动不居之中,一个“意”字,始终引领书法发展至今。

可以说中国书法就是写意书法。

一、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书法创作具有很强的“写意”特征。

书法创作必须重视创作中的“有感而发”与“心手双畅”。

所谓“有感而发”,主要是用“书意”笔触去表现“诗意”境界,重视书写内容与书写风格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书法的抒情达意之特征。

“写意性”应是中国书法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书法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一种“写意”特征。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它所采用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造字方法,本身就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写意”性特征,加上书写工具毛笔的笔软特性,使得书法的抒情写意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与发挥。

这种抒情写意性为传递书家的心灵图象与主体情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书法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了很高的艺术起点,具备了抽象表现艺术的各种元素和特质。

而随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出现和演绎,书法在静态构图、动态构图,以及动静相兼构图三种构图方式上都有了极致的表现,并出现了众多的名家与经典之作。

书法所展现的体势之美、力感之美、时空转换之美,以及书法线条笔触中所呈现的诗性之美和人性之美,使得书法在表现“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中,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与扩张,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书法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写意性,这是从整个书法史的角度去考量作出的结论。

实际上古代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和书论家也都一直在论证这个问题,东汉蔡邕在其《笔论》中就提出“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的观点,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提出的书法创作要“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观点,唐代另一书论家张怀瓘提出的“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的观点,宋代苏轼提出的书有骨、肉、血、气、神五大要素的观点,以及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提出的“书当造乎自然”的观点,都是在肯定和强调书法的写意性。

论写意精神

论写意精神

时 ” 悟 得 了又 一 个 更 高 的 层 次 , 写 意 画 家 所 追 求 的 标 准 是 是
和 努 力 方 向 , 是 中 国写 意 画 家 的 一 种 体 会 、 种 感 觉 。另 也 一 外 , 人 画兰同样是 以影像表象 , 古 以一 笔 长 、 笔 短 、 笔 交 二 三 风 眼 的程 式 , 造 了写 意 画 的 典 范 ,懊 恨 幽 兰强 主 张 , 开 创 “ 花 不 与 我 商量 。鼻 端 触 着 成 消 受 , 意 寻 香 又 不 香 ” 画 家 这 着 。 种 自我 陶醉 的 雅 兴 , 种 与 兰 亲 呢 的 怨 恕 , 是 诗 情 与 画 意 这 正
涟而不妖 , 中通 外 直 , 蔓 不 枝 , 远 益 清 ” 在 以 诗 的 概 念 不 香 是 写 莲 荷 的妖 娆 , 植 物 特 性 是 表 象 , 际 却 是 抒 发 “ 污 泥 而 写 实 出 不染” 的高 洁 人 性 。这 就 是诗 情 。诗 情 是 有 感 于 生 活 与 自然 的精 神 提 升 , 情 是 智 慧 和 浪 漫 的结 晶 ; 诗 画意 来 自诗 情 , 时 同 增 加 以“ ” 画 这 个 条 件 , 加 表 象 的 特 殊 要 求 , 就 增 加 写 代 增 也
写 意是 一种 艺 术 表 现 形 式 , 时也 体 现 着 一 种 文 化 观 。 同
意 不 是 自然 的 摹 造 , 写 却 是 术 的 升 华 。 以性 写 情 , 心 安 而 以
画的 经 典 道 说 , 以竹 的 影像 高度 概 括 竹 的 表 象 。“ 繁 削 尽 ” 冗
是 写 竹 的 清 瘦 飘逸 , 在 留取 竹 的 精 神 , 四 十 年 来 日夜 思 是 而
o me tt n e c fTa g h n mo e n wht— r r st e n ta ee jy bes ii p n e d n y o n s a d r iewa ea ti od mo s rt no a l p rt .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欣赏文章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欣赏文章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欣赏文章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它以自然界中的花鸟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墨色为主,注重笔墨的神韵和气势的表现,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观赏中国写意花鸟画,首先需要欣赏它的笔墨韵味。

墨色在写意花鸟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表现出花鸟的形态、质感和生命力。

墨色的运用需要有自由、丰富、变化的特点,既要有轻盈的水墨,又要有浓稳的墨迹,这样才能达到画家所要表达的境界。

其次,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还需要了解其表现对象。

花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们代表着吉祥、美好、文雅的寓意。

画家通过对花鸟的形态、色彩、姿态等方面的描绘,表现出了其美好的品质和生命力。

最后,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需要了解其文化内涵。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观赏中国写意花鸟画,不仅可以欣赏其美的形态,还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综上所述,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需要从笔墨韵味、表现对象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深入了解和欣赏,才能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 1 -。

戏曲元素中的抽象写意审美文化

戏曲元素中的抽象写意审美文化

上更侧重具有人文精神 内涵 的主体观照 , 种中国传统艺术 பைடு நூலகம்各
形式更注重对艺术作 品“ 意境” 或写意性的追求 , 当然这是相 对 于西方文 明中艺术形式 侧重物性 本身及 写实性追求 而言
的。传统的审美观在 中国古典戏曲——京剧—— 中更是发挥
得淋漓尽致 , 京剧艺术 中的写 意性 与抽 象因素正是对不拘泥 于具体形象 、 具体情节 、 具体时空关系的纯粹艺术理想终极演
京剧艺术的元素无不渗透着事物的抽象 因素 。京剧舞台表演
抽象因素 ,不是凭空臆造 的,它是 吸取 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内 容, 加以提炼美化并适当加以夸张 的艺术。 这种对生活的提炼 融 汇进戏 曲表达 , 演变成一种写 意式 的艺术表现手段 , 从而形
文 明的独特文化 样式 , 直到历史发展 的今天仍然散 发着 独特
在不同地域风俗的环境中形与西方戏剧相比较中国传统艺术的京剧表演有着自己成了不同种族民族的不同文化类型这些文化类型的萌芽在独特的审美观念它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语言与色彩抽象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拥有自己独特审美情趣的传统精炼妆容布景与道具写意传神舞蹈与动作概括凝练又具文化与艺术
晋 阳学 刊 2 1 0 2年 第 4期
正 如今天世界文 明体 系中较为典型的 中国、 方 、 西 印度文明。 在这些 闪耀着人类文 明智 慧光芒 的奇葩 中 , 象征着东方文 明 的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 、 艺术 , 作为一个迥异 于西 方文 明 、 印度
词 、 白与动作凝练、 对 概括 , 写意着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 演员在
台上用高度虚拟化 的表演引发观众 的想象和共鸣。这些组成
的根源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四时有名法而不议 , 万物有成 理而不说。圣人者 , 原天地之美 , 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圣人无

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构图特点与文化渊源分析

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构图特点与文化渊源分析

美术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Art and Art93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构图特点与文化渊源分析李扬盛(武夷学院,福建 南平 354300)摘要:中国传统绘画中,传统写意花鸟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相应的绘画手法。

众所周知,在绘画过程中,对绘画作品本身的质量影响较大的就是对于画作的构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构图的质量决定着绘画的整体质量。

本文基于此种背景,对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相关构图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进一步分析其文化渊源。

关键词:传统绘画;写意花鸟画;构图;文化渊源在我国的传统花鸟画中,除去注重画作本身的美感之外,更加重视对于自然之美的表达以及情趣之美的探索,画作本身所包含的意境是一种相对恬淡清幽的境界,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洗涤人的心灵。

因此,对于传统花鸟画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画作的构图以及善与美的表达,从而进一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体现出作者内心的艺术追求。

一、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分析写意花鸟画本身的构图水平对画作的质量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一幅成功的画作的最为关键的部分。

在古人进行相关创作之前,需要先行对画作构图和思考,将自身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同画稿进行紧密的结合与构思,在脑海中形成大致的初稿,并且在创作画稿的过程中依据此类初稿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此种构图方式也是古代文人进行创作的重要依据。

同时,每一位画家的人生经历、自身阅历以及修养不同,因此在观察相同的景观时所产生的感悟和构图思路也就不同。

例如,尽管部分文人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画稿智商仅有一只鸟、一枝花等等,但构成了画作的全部内容,景物布局合理,空白处留有已经,形成了缜密的结构与独特的美感,意境恬淡,回味悠远。

二、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具体形式构图是对画作进行整体的设计和安排,也是进行绘画创作的根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构图的好坏对画作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具体来说,构图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关于工笔与写意的作文高中

关于工笔与写意的作文高中

关于工笔与写意的作文高中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写意,直到最近,在我爱上了一个人。

一直认为,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法,他们用笔墨诉说着心中的感情,绘制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古代工笔重彩、白描淡彩;现代则用色彩来渲染气氛,这就是写意与工笔之间的差别。

在我看来,“写意”可以被视为一种新风尚,而且它所传递的正能量,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赞美和关注。

因此,这段时间在绘画上追求写意风格的朋友,希望大家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因为那样才会让写意绘画之路越走越宽。

关于国画,有一句老话叫做“工笔不写意,写意不工笔”,有些人往往误解,认为工笔才是国画的真谛。

其实不然,所谓的写意,就是用简单的笔触表达出深邃的思想。

换言之,就是把心中的感悟借助写意的形式来表现。

记得前几天,我在网上查阅了有关工笔的资料,发现很多画家通过工笔刻画出一幅幅绝美的作品,可以说,工笔已经成为画家手下灵活的“神笔”。

可是写意呢?我们知道,在传统国画里,有写意画、工笔画、水墨画等类别,虽然它们各具特色,但都是一门艺术。

一幅优秀的写意画,无论用工笔还是写意的方式,所表达的只有情感。

它的风格融诗、书、画、印于一炉,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历来崇尚工笔绘画,讲究细腻逼真,力求完美,像古人所说的“绣花要见针眼”。

因此,很多中国画大师都善于以线造型,而这种精神在当今的一些画家身上依然保留着。

例如齐白石的虾,李苦禅的鹰,徐悲鸿的奔马……它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工笔画,但是又是另外一番境界。

人生是一段修行,并非一条坦途,总会遇到荆棘坎坷,若没有一颗坚定的内心,很难将自己锻造得更加强大。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伟大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痛苦,光荣的背后往往有着坎坷。

”古人也曾云:“士欲宣其义必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生的磨练可以说是国画的一部分,工笔或者写意都好,关键在于学习国画的态度,不管是何种绘画技法,首先必须要拥有一颗谦卑的心,其次就是要多看,多欣赏。

在学习的同时,尝试运用自己的审美观去理解和领悟古人的绘画精髓,再将自己的感受与内心的情感流露进去,相信你的国画作品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论当代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趣味性

论当代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趣味性

论当代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趣味性
当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有其独特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绘人物个性
当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可以很好地描绘人物的个性特点。

比如,用厚实有力的笔触来表现一个英勇直爽的人物,用轻柔优雅的笔触来描绘一个柔情似水的女性形象等等。

画家可以通过不同的笔法和线条运用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二、彰显文化内涵
当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也可以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比如,用笔精细的方式来描绘装饰和纹理细节,或通过字体和注音来表达汉字故事的文化含义等等。

画家可以通过画面中的细节表达出画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三、富有想象力
当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也可以富有想象力。

比如利用现代的笔刷和颜料,来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或用非常规的线条和形状来构成像幻觉一样的形象等等。

画家可以通过笔墨的运用,让画面更加神秘有趣。

总之,当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具有独特的
趣味性,让画家和观赏者都可以从中获得艺术的美感和文化的养分。

“写意”与“写意风格”

“写意”与“写意风格”

“写意”与“写意风格”
常磊
【期刊名称】《油画艺术》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对“写意”解释的其中一个义项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过去,我们把中国画从风格的角度区分为简笔和工笔,而现在,“简笔”这个词可能因为直白鄙陋已经被淘汰,以“写意”取而代之。

所谓“写”是与“工”相对的。

迄今,“写意”一词在现当代艺术领域当中使用比较广泛了,它已经远远不只在国画领域使用,在各种艺术门类的领域内,它都会经常出现,有所谓“写意”油画也有所谓“写意”雕塑。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常磊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2.26
【相关文献】
1.从风格动画影片看写意风格的体现 [J], 陈亮
2.理性科学的写实风格与自然抒情的写意风格相遇——达·芬奇与莫奈绘画之比较[J], 林荣芳
3.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及其写意风格研究 [J], 陈明智
4.写意造型清新俊逸郑军里少数民族写意人物画艺术风格解读 [J], 周丽
5.马万里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及形成过程 [J], 徐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写意——写意的文化(一原文地址:关于写意——写意的文化(一)作者:老墨尚黑关于写意写意的文化(一)1·任情恣意的写意书法是写意的,书法具有写意精神,书法是以写意精神而建构,并必以写意之法而表现之。

书法之于传统文人,即是对书写方法的约定,也是整体文化在书写、以及书写过程中的凝聚,更是书写者个人性情、心性的修炼。

古之为文者,大抵都有良好的书法修养,而古之以文而得名者,今人也常常以书法家视之。

汉字是象形的,这为从单纯的工具性文字转化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先决条件。

当然还有一个必须的条件——书写工具与材料。

但仅有这样的先决条件显然是不够的,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个象形文字何以演化成书法,而不是演化为单纯的美术字。

中国传统哲学思辨方式的存在,是书写成为书法的必备条件。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在其所著《笔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乾坤之阴阳,赞三皇之洪勋;叙五帝之休德,扬荡荡之典文;纪三王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勤;传六经而辍百氏兮,建皇极而序彝伦;综人事于晻昧兮,赞幽冥于明神”。

上述文字,如果不能以“读书得间”的方式、不能以感悟的方式进行阅读,而仅是以字面之意、以对物质理解的方式直向而求其解,蔡邕所描述的书法概念,实在是太沉重、太笨拙、太郑重其事、也太累了,书法也无以承其重。

蔡邕这段文字的阅读,当以“以意逆志”、“读书得间”之法而为之,若如此,读者心中的书法,便有了清凉而恢弘的感受。

这个清凉得之于“阴、阳”间,得之于“晻、昧”间,得之于“幽冥与明神”之间,恢弘则得之于“三皇之洪勋”、“五帝之休德”、“荡荡之典文”、“三王之功伐”,以及“彝伦”之建立。

这个清凉而又恢弘的气象,便是蔡邕所理解与认同的书法精神。

清凉而又恢弘的气象,是书法的精神,这个精神是蔡邕的,也可以是后来学书者的,但一定不是书法唯一的精神所在。

重要的是蔡邕所表述的书法精神得之于自然——“书乾坤之阴阳”;亦复得之于人文——“赞三皇之洪勋”。

孙过庭曾任右胄曹参军,后人却以其书法之名而得以识君。

在其所著《书谱》中说:“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

故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篆、隶、草、章,各有其不同的书法精神,但在孙过庭看来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为了“达性情,形哀乐”。

在书法的演化过程中,书体随时间的延伸而演化,因而有了“婉而通”的篆书,“精而密”的隶书,“流而畅”的草书,“检而便”的章书。

书体的演化,延伸出书法精神的变化。

在书法的演化过程中,书法的精神属性,必受到时代所属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反之书法精神也必影响其时代的审美观。

所谓晋人尚“意”、而宋人崇“韵”,其既是对时代审美观的表述,也是时代对书法精神的约定,同时还是书法对其时代审美观的影响。

清末的刘煕载在《艺概·书概》中说:“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

”即是此意。

孙过庭所表述的书法精神,辨之于“书体”;别之于时代。

苏轼在《论唐氏六家书》中有如下语:“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

······褚河南书,清远萧散。

······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

······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

”智永和尚、欧阳询、褚遂良、张旭、柳公泉,皆是自成一格的书法大家。

所谓书法大家,当是对书法的内在精神有着独特理解、表达,并成为时代文化精神的倡导者。

苏东坡所表述的书法精神,以书者“体”之差,而建书之“体”。

书法的精神,因书体之变而变;因时代风尚之变而变;复又因个人风骨之各异而不同。

然而,这个变之又变的书法,却有一个不变的约定,这个不变的约定来自传统文化,即是所谓“持经达变”的“持经”,这个把“持”住而不变的“经”,就是孙过庭所说的“达性情,形哀乐”。

书法的变之又变,不过是通达的变通,变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更好的“达性情,形哀乐”。

这个放达于性情,描述于哀乐的书法,其放达于性情即是“写”——宣泄,而其形于哀乐则是对“意”——情态的表述。

实际上“达性情,形哀乐”,并非是对书法审美与建构方法的特指,而是传统文化整体建构的依据与表达方式。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往日,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在韩愈看来,张旭的情感,是一任书法而发之的,张旭的所见所闻也以书法而表达之,这是对“达性情,形哀乐”书法精神的另一种表述。

在韩愈文中更为重要的是“必于草书焉发之”及“一寓于书”两句。

在这两句中,韩愈表述了书法家的生命状态与书法的关系。

如果说韩愈关于书法家的生命状态与书法的关系的论述,是以一种含蓄的笔调表述的话,那么在蔡邕的《笔论》中,其对书法家书写时的生命状态有着更加确切的表述,其曰:“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其后蔡邕又写道:“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意,然后书之”。

假如我们将“写”解读为“宣泄”,假如我们将“意”解读为“情态”,假如我们将“写意”的文化艺术解读为——“情态的宣泄”,蔡邕上述的表述,则是“写意”文化艺术建构者进行建构时,对其生命状态的约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众多门类中,书法是最远离物象限定的艺术,因而书法中所体现出的“写意”的建构法则、表达方法,都显得更纯粹、更单纯,也更为重要。

书法的写意,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因无自然物象的萦绕、羁绊,故而有着更多的抽象的意味。

2·随手点簇的写意大约是十二、三岁时随金默茹先生去故宫博物院看画,初见郎世宁所画的《花鸟册》,疑虑再三,还是怯怯的对先生说到:“这张画怎么看起来不像国画啊?”至此之后,先生对我青眼有嘉。

大学毕业返京,拜见先生,先生尚以此稚语与我打趣。

我们常常将中国画中笔意放达的绘画称之为“写意”,正如清人方薫在《山静居画论》中所说:“今人画蔬果虫鱼。

随手点簇者,谓之写意。

”方薫所言的“写意”,是指写意的一种表达方式、方法,或者称之为技术表达,这个技术表达,可以直至写意艺术的本意。

当然“随手点簇”的“写意”,并不是写意艺术的唯一的技术表达方式。

在这个“随手点簇”的表达方式中,“随手”表达了“写”的特质,“点簇”则是对载“意”之“象”的造型方法。

“随手”可以解读为宣泄的“发泄、舒散”之意。

这是对“意”的不错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解读是源于“意”存在的不确定性、流动性。

如烟似云的“意”,一定是“随手”而得的,并当“随手”而入文化艺术,刻意不得。

“写意”的天敌是刻意,一旦“意”被刻意的描述,这个“意”便不再具有生命的属性,丧失生命属性的“意”所表达的文化形态,其糟糕程度是无以言喻的。

看国画大家的画,远不及看大家的绘画过程收获大,在大师行笔过程中,你可以看到不经意的“随手”,你可以感受到“随手”的准确,这个准确的参照是“象”之“意”,而非“象”。

看戏曲名家的演出亦不及观其排练,在排练中,你可以感受到名伶对“随手”之“度”的拿捏。

王金璐先生手持大枪授课于大厅,持大枪的手是“随手”,却也英武不凡。

先生所扮的陆文龙是英武的,这个英武是故事与文本约定的陆文龙,也是武生行当的,更是王金璐先生自己的。

三者的合一让舞台上的陆文龙英武不凡,也让王金璐先生成了英武不凡的“角”。

看戏,即是看戏更是看“角”,“点簇”则体现了“意”的艺术对“象”的不刻意性表达方式。

如果“随手”不能表达“意”的存在,那么这个“随手”,便不是那个“写意”的“随手”了,不能表达“意”的“随手”,无论“点簇”出的“象”是如何的“写真”,或如何的远离“象”,对于中国文化艺术而言,这个“点簇”都是俗媚或是欺世。

中国画家的“随手”,是千锤百炼的,是成千次、成万次训练后的“随手”,“点簇”是中国式的哲学思辨后的产物,是以“意”为核心而对“象”所进行的绘画处理方法。

中国传统式的艺术家,其肢体是灵魂的外化与延伸,“意”是灵魂的主体,其借肢体语言而使“意”得以表现,无论是绘画、雕塑、文学、舞蹈都是如此。

然而由于“意”独特的存在,肢体对“意”的表达,当是“漫不经心”的、当是“随心所欲”的、当是“若有若无”的、当是“信手拈来”的、当是“举重若轻”的······,不如此“意”便不能得以被完整、准确的表现出来。

“意”的获得方式,“意”的表现方式是高度一致的,“体用不二”的精神,在写意的文化艺术中不能背离。

这种看似的漫不经心、随心所欲、若有若无的表达方式,却又是长时间重复训练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了青原惟信禅师的话:“老僧卅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随手”是生而皆会的,但此“随手”绝非彼“随手”。

中国画家的“随手”,是苦修之后的“随手”。

没有自然之“意”,则文化艺术缺少生机;没有古籍文献之“意”,则文化艺术缺少书卷气;没有自己的“意”,则没有了魂魄。

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所有的藩篱皆为自设。

藩篱所束缚者,“我”之“意”。

大师之举手投足之“意”,也可视作古籍文献之“意”,但后学者心中不能生出此“意”,所学的一招一式即化为藩篱。

若再举起某某之后人或某某之门人之招牌,便置自身于藩篱之藩篱之中了。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白石老人如是说。

白石老人画之“意”,乃学其画者生之法门;白石老人所画之“象”,则是学其画者死之法门。

一日,苏东坡以文会友,杯觥交错,各显文采。

苏东坡一段“子曰”之后,友与之窃语:“语出《大学》乎?《中庸》乎?《论语》乎?请赐教”。

东坡莞耳一笑,曰:“想当然耳。

”得孔夫子之“意”,或可得夫子之“语”?以物象实证之法而论,苏东坡乃是欺世。

以“得意忘言”而论,苏东坡已得文化之妙。

写意的文化艺术多少需要一些苏东坡式的“想当然耳”,此语当是不谬的。

3·线与线性的写意以线而为绘画,是我们可以查证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语言。

中国画家之于线,有若中国哲人之于“巫本能”。

在延伸中改良,而不是演进中的革命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五千年之文明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