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和联系(汇编)

合集下载

诗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诗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诗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展开全文诗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 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一)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古与“令”字通,使)无绝衰。

山无陵(líng,山峰、山头),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

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又如李清照《武陵春》三四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纵笔直抒,揭示一切悲苦的原因是“物是人非”,即山河依旧,人事皆非,这深重的国难,怎不使人感到“事事休”呢?所以词人沉痛地说“欲语泪先流”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尾联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度概括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它表现了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感情炽烈、悲怆,充满着人生哲理。

(二)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地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抒情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中考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答题技巧

中考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答题技巧

中考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都是常见的抒情方式。

下面是一些答题技巧:
1.直接抒情:
- 直接表达情感,如“我感到很高兴”,“我非常难过”等。

-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如“她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痛”,“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等。

- 通过描写场景或事物,如“那片美丽的风景让我陶醉”,“那朵花的颜色如此鲜艳,让人心情愉悦”等。

2.间接抒情:
-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或语言,间接表达情感,如“他默默地坐在那里,没有说话”,“她轻轻地抚摸着那本书,仿佛在回忆着什么”等。

- 通过描写场景或事物,间接表达情感,如“那片草原上,夕阳映照下的景色美极了,让人感到无比宁静”,“那座古老的建筑,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屹立不倒,让人感到无比自豪”等。

在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主旨和情感基调。

- 对于直接抒情,要注意描写的细节和情感的表现方式,以及情感是否符合文本的整体氛围。

- 对于间接抒情,要注意描写的行为或语言是否能够表达出情感,以及情感是否与文本的整体氛围相符合。

- 最后,要结合文本的整体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谈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谈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

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

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前人就十分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在文学写作中,抒情是和叙述、描写有着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

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也常用抒情来加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染人的力量。

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结尾就运用了抒情方法,他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杆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这段话就因为是用抒情的方法来写,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鼓动性,鼓舞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

可见,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情思,引起听众的共鸣,有效地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可以渲染气氛,加强思想内容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教育作用。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抒情的工作,实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推断等等,凡是用得到的是以表现出一种情感的一一抽出来,融会混合,依着情感的波澜起伏,组成一件新的东西,可见这是一种创造。

但从另一方面讲,工具必取之于客观组织又合于人类心情之自然,可见这不尽是创造,也含着摹写的意味。

”所以无论我们哪种抒情方式,抒发的情感都是健康的、积极的、高尚的情感,反对抒发低级、颓废、庸俗的情感。

而且抒发的情感要真挚实在。

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

”信,就是真实。

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

我们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

在写作中,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依主题表达的需要而定,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各有特色,现就这两种方法作一比较,爬梳整理出二者的异同。

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为“直接胸臆”,是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倾吐对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感情。

古诗鉴赏之抒情手法

古诗鉴赏之抒情手法

课堂练习(一)
• 春行即兴 李华 •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 这首诗。
参考答案
•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 句一景,且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 “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 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 之情。
3、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 “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 伤等感情。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 迹,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 治节操。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 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 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 闷的情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本诗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 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 时,借景抒情之作。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古 诗 鉴 赏 之 抒 情 手 法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 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用典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完整版)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和联系

(完整版)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和联系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和联系【术语解析】“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抒情的方法一般分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胸臆是心意的意思,直抒胸臆,就是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它的特点是不要任何凭借物,也不讲究含蓄委婉,直截了当地宣泄,毫不遮掩地袒露。

这种抒情方式,往往以坦率和真挚感动人心。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反,作者不直接宣泄或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自己的感情。

它的特点是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魏巍的叙事散文《我的老师》有这样一个片段: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画直线的句子,是叙述,但叙述里包含着“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这就是间接抒情;画波浪线的句子变换了人称,蔡老师由前面的“她”变成了此处的“你”,作者似乎面对着蔡老师直接抒发内心的想法,这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叙、议中含情叙、议中含情,指的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议论之中。

任何写作者的叙述和议论都不会是完全客观、没有情感介入的。

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写作者笔下,必然有不同的情感倾向;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评论者眼里,必然有不同的褒贬态度。

如阿累的《一面》里写道: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

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踏雪寻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第一节表达方式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析】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例5: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卫风·伯兮》)例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析】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例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析】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秋兴八首·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明手法①哀景衬哀情(正衬/借景抒情) 析手法②露寒叶落,山峡萧瑟,波浪连天,阴云接地。描
绘出风云突起,森冷沉郁的秋日画面。
点结构 悟感情③衬托出诗人孤独、漂泊、思乡的感伤,与对国家
铃》)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 吟》)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 独步寻花七绝句》)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画菊》)
①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 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 所以它有乐、哀、愁, 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
绿;春风和煦,花草芬芳;燕子衔泥做巢,鸳鸯静睡沙洲 。 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与对初春自然界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的喜爱之情都 寄寓在对明丽春景的描绘之中。
间接抒情
——2、借事抒情
现实 历史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用现实之事) 欲作家书意万重。 ①叙事性作品:如《兵车行》《石壕吏》 复恐匆匆说不尽, ②抒情性作品:用行为举止(多为细节)来抒情。 行人临发又开封。 明手法①寓情于事 析手法②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内涵的片断——寄家书 时“恐说不尽”的思想活动和“又开封”行动细节,正显 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 点结构③以此做结,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悟感情④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完整版)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完整版)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学习目标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特点。

2.在写作中能够恰当地进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一、实例导向实例一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

”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鲁迅《藤野先生》)实例二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直接和间接的区别抒情的人称

直接和间接的区别抒情的人称

直接和间接的区别抒情的人称
1、特点不同
直接抒情:不要任何凭借物,也不讲究含蓄委婉,直截了当地宣泄,毫不遮掩地袒露。

这种抒情方式,往往以坦率和真挚感动人心。

间接抒情: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2、方法不同
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将心中的感情赤裸裸地倾吐出来,而不寄寓于景、物、事等;一般不讲究含蓄委婉,多为毫无遮掩的倾诉。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3、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 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间接抒情根据作者抒情时所借用的对象,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三大类。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诗歌中的抒情方式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示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年行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注]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 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①直接抒情。

(明技巧)②后两句直接展示了将士们的心声,不收复河湟一带失地,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释运用)③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克敌制胜的爱国激情,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

(析作用)间接抒情在高考中经常考查,要想透彻理解间接抒情,须明确以下三点:(1)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借景抒情的落脚点在情上,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借景抒情不一定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

比如:窗外的柳枝轻拂着,是我对你温柔的爱。

这句话的重心是抒情,但绝对不是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则重在景,写景中含有情感。

比如:我们相互依偎在柳树下,柳枝们在温柔地相互缠绕。

这句话的第二句不是抒情,只是讲了柳枝在风中缠绕的事实,但是其中含有情。

情与景交融在了一起。

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融情于景重点在景,“情”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

(2)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①借景抒情多用于写景诗中,托物言志多用于咏物诗中。

②借景抒情的“景”一般由多个物象构成,托物言志一般只有一个物象,它是靠一个物象的众多方面构成“景象”。

③借景抒情的近义词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近义词是“借物咏怀”,甚至是“象征”。

(3)其他如问及情与景的关系,可回答融情于景、借景生情、融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情写乐景、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等。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们分别能够创造出不同的表达效果。

1.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一种直截了当地表达情感的方式,通常使用直接、真实的语言来传达作者的内心感受。

这种表达方式具有直接性和真实性,能够直接触动读者的情感,让人们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常常是情感直击,触动人心。

例子:
直接抒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无法控制我的悲伤。

效果: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悲伤和无助,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2.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通常使用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借助其他事物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常常具有一种含蓄和曲折的美感,能够让读者通过思考和联想,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细腻和丰富。

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往往是意境深远,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子:
间接抒情:秋风轻拂,枫叶纷飞,舞动着岁月的痕迹。

效果:读者通过对秋风和枫叶的描绘,感受到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情感,产生一种对时光流转的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各有千秋,直接抒情更加直击人心、直接产生共鸣;间接抒情则更具意境和深远的感染力,能够让读者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抒情

抒情

▲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诗人在他的诗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感情、快意或愁绪。

这种方式比较直接。

例1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评析】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例2 望岳杜甫岱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zì)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此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物来抒发感情、表达的思想。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我认为借景抒情包括触景生情和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在内。

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不容易混乱,我把它们归并为借景抒情来跟大家一起学习。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寓情于景:又叫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

▲分析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关键是:弄清写了哪些景,抒发什么感情。

例 1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翻译: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

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

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赏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表达思归的感伤之情。

例2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借叙抒情
●所谓借叙抒情,指诗人对某事或某人充满激情的时候,便情不自 禁地将自己的感情熔化于对具体事件的叙述中,借叙述来抒发自 己难以遏止的感情。
●5、借议抒情
●借议抒情,指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在叙事写景的基础上,通过议 论来抒发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依附于事理的抒情,诗人为了抒情 的目的,“寓情于理”,其中的议论表现出诗人对客观事理认识 感受后的情感判断和情感评价,与单一的议论不同,不重在摆事 实、讲道理。
示例
●片段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最 后一课》
●片段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叶 母亲》
●片段三: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 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
●表达效果: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间接抒情类型: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 自然景物或场面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抒 情方式。
●2.借景抒情
●指诗人把自身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 写景物予以抒发。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 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 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 发、倾吐出来。
●表达效果:直接抒情效果强烈、鲜明。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 借助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表现出来,渗透在文章的 字里行间。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区别并不大,但不是没区别。

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寓情于景: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

侧重于寓字上。

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关于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问题已困多时,有时似是而非有时又似非而是,总也弄不明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觉得有理,贴过来与同仁共飨!有一道诗歌鉴赏题让学生区分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两种表现手法。

大意是问诗中的这种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情景交融。

我觉得这种问法不合逻辑,也不科学。

因为借景抒情作为艺术手法,一般和触景生情对举。

而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触景生情,都可算作手法。

这两种表达手法都可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就是说,借景抒情是手段,情景交融是效果。

这二者不是对立概念,不可以让学生进行区分。

所谓借景抒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

就是作者本有强烈的感情需要发泄,借助一定的环境来表现这种情感。

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务的。

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诗人的情是哀情,遇到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因为情是得意的情,所以处处是美丽的花。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

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诗歌中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分析

诗歌中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分析

诗歌中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分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中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分析,欢迎大家分享。

1.诗歌中的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2.诗歌中的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

间接抒情主要体现在借景抒情上。

所谓的借景抒情就是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例如《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段景物描写就表达了莺莺凄苦悲伤的感情,也就是说,莺莺凄苦悲伤的感情是通过上述悲凉的景物表现出来的。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示例例1.直接抒情示长安君作者: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直接抒情分析: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法(⾼三语⽂)刘增国2019.01.12
学习⽬标
1、熟练掌握诗歌鉴赏常⽤抒情⼿法。

2、规范答题思路,提⾼运⽤能⼒。

⼀、知识链接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段,直接地表⽩和倾吐⾃⼰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表现了诗⼈的傲⽓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

(⼆)间接抒情:
1、借景:借景抒情、以(乐)景衬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如“江碧鸟逾⽩,⼭青花欲燃。

今春看⼜过,何⽇是归年?”(乐景哀情)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如:“草⾊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茫茫。


(3)以景结情。

指诗歌在抒情的过程中,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韵味⽆穷的艺术效果。

此处无“情”胜有“情”——诗歌中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

此处无“情”胜有“情”——诗歌中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

此处无“情”胜有“情”——诗歌中的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比较杜辉李东海河南省嵩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嵩县 471400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诗歌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法在表达效果上又有其长短优劣。

我们先来读一读李白的《送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小巧玲珑的送别诗。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把眼前的自然景物信手拈来作比喻,直言送别之情深于桃花潭水,用语自然朴素,明白如话。

这种抒情方法叫做直接抒情,运用得非常普遍。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也是直写挥手告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不管是情深如水,还是二情依依,都是直抒胸臆,即直写人物的内心感受,直接写“情”如何如何,所以叫直接抒情。

运用这种抒情方法的好处是:作者意到笔随,表达自然;读者见字知情,观文见义,一目了然。

但直接抒情的方法也有它的弊端:由于它把“情”一言道破,使读者一眼见底,“诗味”到此也就嘎然而止,显得枯燥板滞。

与直接抒情的方法相对的,自然就是间接抒情,它又叫“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托物言情”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把感情表达得含蓄而又深刻。

我们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本诗的前两句,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及友人的去处,三、四两句是在巧妙地抒发对朋友恋恋不舍的感情。

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心情,也并没有写到“情”“意”“感”“想”等字眼,而只是写了帆影依依远去,江水无语东流的意境。

这样,就给人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镜头,时间和空间都有了可感性。

读者从中依稀看到,诗人在送别朋友之后,还长久地伫立江边凝神怅望的形象,使读者自然感触到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惜别之情。

它妙就妙在:虽未言“情”,情在其中。

再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手法解析】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二、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2、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和联系【术语解析】“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抒情的方法一般分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胸臆是心意的意思,直抒胸臆,就是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它的特点是不要任何凭借物,也不讲究含蓄委婉,直截了当地宣泄,毫不遮掩地袒露。

这种抒情方式,往往以坦率和真挚感动人心。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反,作者不直接宣泄或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自己的感情。

它的特点是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魏巍的叙事散文《我的老师》有这样一个片段: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画直线的句子,是叙述,但叙述里包含着“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这就是间接抒情;画波浪线的句子变换了人称,蔡老师由前面的“她”变成了此处的“你”,作者似乎面对着蔡老师直接抒发内心的想法,这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叙、议中含情叙、议中含情,指的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议论之中。

任何写作者的叙述和议论都不会是完全客观、没有情感介入的。

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写作者笔下,必然有不同的情感倾向;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评论者眼里,必然有不同的褒贬态度。

如阿累的《一面》里写道: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

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

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了两个内容,一是作者售票员的工作很疲乏,一是作者走进内山书店的见闻。

前者暗含了对资本家盘剥工人的不满,后者暗含了对“用日本话在谈笑”的两个人的善意。

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也叫寓情于景,是指写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事物,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

它的特点是作者看似只写景,没直接抒情,文字里看不到“喜”“忧”“怒”“怨”等词语,但景物里其实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上阕: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里只是写景,写明月清风,写鹊惊蝉鸣,写稻香阵阵,写蛙鼓声声,但文字里流露着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悠然和欣悦。

他因美景而悠然,因丰收而欣悦。

借景抒情之美,在于感情的表达含而不露,蕴藉悠远。

三、咏物寓情咏物寓情,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的关键在于“寓”。

它看似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但写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已经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中了。

如“诗圣”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歌里,这只孤雁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

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

其实,作者是借描写孤雁写他自己啊。

“安史之乱”后,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大雁的身影里,寄寓了诗人自己的遭遇和感情。

四、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叫咏物言志,是指通过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其特点是所托的这个物往往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如初唐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一、二句写蝉的形态、食性和鸣声。

但又句句紧扣作者的身份和品格,处处含着比兴、象征。

“垂”写蝉头部的触须,也是暗示作者的显官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较高的官员);“清露”写蝉的饮食,也是写作者的品格的清芬。

三、四句在一、二句具体描绘的基础上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以为得秋风之助,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大概诗人当时因为位高名显,遭到一些莫名的非议,他写作本诗,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志,强调“我”的“声远”不是靠权位高,而是因品格高洁。

咏物寓情和托物言志,要在物与情感、心志之间连接,往往会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操练】那淡泊乐观的笑容魏一骏一年里有九个月“宅”在大学里的我们,平时很少或压根儿没去留意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为我们和属于他们自己幸福的生活默默努力着。

尽管这力量可能非常微薄,但他们没有怨言,依然坚强、乐观地生活着。

他们往往为我们忽视,但不该被生活所忽视。

今年春节前,家乡难得下了一场雪。

正回家过寒假的我,第二天一大早带上相机去公园拍雪景。

早上六点不到,就出了门,那时天还完全是黑的。

出了大门没多久,看到一人远远走来,原来是社区值通宵夜班的保安刚巡逻完回来。

到了公交车站,没等多久车便来了,我是车上唯一的乘客,售票员和司机却还得早早按时出车。

我打算先去吃早餐,到了一家快餐店,在进门之前隔着玻璃就看到一个临街边座位坐着一个中年妇女。

她四十岁左右,但看起来却比实际年龄苍老些。

门口停着一辆小三轮车想必是她的,车斗里放着马路清洁工人的橘黄色背心和扫把,不难判断出她是个清洁工。

她的左手撑着头,时而两眼望着玻璃窗外,时而闭眼小憩。

进门买好早餐,我特意多买了一杯橙汁,不料拿到手后竟发现是冷的,这令我很尴尬。

但既然买了,我还是将这杯橙汁递给了她,与她交谈起来。

她说她负责打扫这个路段,由于要七点上班,因此先在这里坐着等上班时间到。

她的家乡在四川,她与她丈夫都是来这城市打工的。

丈夫在建筑工地打临工,两个孩子留在四川老家上学。

由于住得偏远,来回坐公交车又是一笔开支,于是她每天骑四十分钟的自行车到这儿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从原先的七百涨到了九百元。

她对眼下的生活感到比较满意,至少在交谈中,我始终没有感觉到她对生活的苦闷和失落,时而还流露出些许羞涩但又发自内心的笑容。

片刻,她上班的时间到了,而我也吃完了早饭往公园去摄影了。

她带给我的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真使我难忘。

在这个城市中,她所做的只是为这座城市打扫干净这一段街道,扫掉人们肆意丢弃的宣传广告单,扫掉风吹落一地的树叶,捧着各种饮料经过的人却不会有一个给正在劳作的她递上一瓶矿泉水。

她会想这个问题吗?她只是带着满意的笑容,看着自己打扫干净的街道,然后再骑上小三轮花四十分钟回到出租房中,用幸福的心情来做着粗茶淡饭,然后等着她丈夫下班回家后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记挂老人的身体和孩子的学习,然后在简陋的屋子里看会儿电视就休息了,甚至可能连电视机也没有。

接着又一早起来开始一天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老了做不动了再回到四川老家去。

她为这个城市默默地辛勤工作着,而这个城市回报了她什么?仅仅是每个月九百元的工资?城市怎么善待如此朴实善良的农民工兄弟姐妹,大道理可以说上很多,但要真的变成政府的政策,肯定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我们普通人所要做的,就是将心比心,尊重他们的劳动,敬重他们的人格。

尤其是,在城市眼花缭乱的时尚让我们迷乱的关头,不妨想想他们——那乐观、淡泊、朴素而安宁的灵魂。

(选自2011年12月19日《新民晚报》)1.选文第二段画线的句子,叙述和描写中包含着作者对“中年妇女”怎样的感情?2.选文结尾的议论,阐述了哪两个观点?从这两个观点中,可见作者对“农民工兄弟姐妹”怀着怎样的感情?望星空陈皓月前几天晚上,天气很好,便去了东区的操场溜达。

本想图个清静,哪知外围马路上一辆一辆的重型卡车呼啸而过,不得已塞上耳机。

我抬头看了看天,心情还是不错的:因为我看见了一颗很亮很亮的星星。

记得以前在仙林,就算天气再好,也看不见几颗星星,人造光源污染太严重了。

渐渐地,我感觉情况有点不对,那颗“星星”越来越亮,还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刺耳声响。

原来是架低空飞行的飞机,那亮光是导航灯,又是个人造光源。

我的情绪莫名其妙地低落起来……我还记得之前在乡下过年的时候,大半夜起床看星星,冻得瑟瑟发抖。

不过,那片星空实在令人难忘,我从未见过那么密那么亮那么清晰的星,每一颗都是钻石的碎片。

周围光秃的树枝刺破天空,每个枝头挑着一颗星星。

那一刹那,我似乎听见了夜空的心跳。

远方的银河绚烂得像一道极光,横贯长空。

我第一次在天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座。

空气似在振动,汇集着夜空,繁星,树木,汇成一股巨大而无形的涡流,包围着我,和群星一起,缓缓地绕着宇宙旋转。

现在,抬头看看夜空,连黑都黑得不纯粹了。

我不知道这样浑浊的天空,是否还能激起人对宇宙的敬畏。

(选自2011年12月7日《扬子晚报》)1.选文第一、二两段,运用了手法,表达了从前“在乡下”和“前几天晚上”观星的不同感受。

2.第二段,没有一个字写作者的心情,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之情。

喜鹊与斑鸠刘醒龙家里的南阳台和北阳台上,天天都有斑鸠飞来飞去。

写作时,这些中等身材、相貌俗气的鸟儿,经常隔着玻璃,在阳台上放肆地晃来晃去。

我不喜欢它们,这种名叫斑鸠的鸟儿,品行似乎有些问题,比如习惯鬼头鬼脑,从不正眼看人,善于故弄玄虚,有事没事都要猛地一拍翅膀,发出惊心动魄的音响,还以为真有惊怵悬念发生。

实际上,卖那么大的关子,根本不是要一飞冲天,往往只是蹿出百步之遥。

因为这些斑鸠,我才对与其迥然不同的喜鹊有所理解。

喜鹊的模样,无论是独立枝头,还是穿越云天,总是从容、安详、优雅、高贵,哪怕是偷猎者的枪口就要冒烟了,必须逃离死亡的飞翔也是有尊严的。

由此想到,有些豪富家族、有些利益集团,在经济活动中,其影响力能够随心所欲地让A股大盘由红变绿,由绿变红,却无法得到社会公众的起码尊重,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以为经济就是钱,以为文化就是钱,只要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斑鸠与喜鹊同属鸟类,习性也基本相同。

从本质上看,却不一样。

喜鹊从容、安详、优雅、高贵,斑鸠活得很累很紧张。

这种差异发生在人身上,就是文化的差别。

很多的钱可以再造更多的钱,钱再多,只能堆积成想要多大就有多大的好看泡沫,要想快速铸造一代人的精神文化,实在是痴人说梦,画饼充饥。

(选自2011年8月2日《文汇报》)1.文中斑鸠和喜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以它们分别象征哪一类人?2.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那淡泊乐观的笑容》1.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中年妇女”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关怀,所以后文才有“我特意多买了一杯橙汁”“递给了她”的情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