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问题
城商行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城商行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城商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支持中小企业的作用。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城商行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城商行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下给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一、优化治理结构城商行的治理结构是推动其发展的基础。
建议城商行加强监事会的作用,提高内部治理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
同时,应建立健全外部监管机制,加强对城商行的监管和约束力度,确保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加强风险管理城商行作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是其发展的关键。
建议城商行加强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加强贷款审查与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贷款用途和风险度的把控,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城商行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通过降低利率、放宽抵押条件等方式,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加大科技投入城商行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通过建立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城商行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护客户信息和资金安全。
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商行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提供贷款、减免手续费等方式,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家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六、深化改革开放城商行应积极响应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主动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金融产品,吸引国外客户和资金。
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城商行的国际竞争力。
七、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员工是城商行的核心竞争力,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
通过提供培训课程和晋升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浙江城市银行集体民营化
・
第 1 o期 )
月 刊 ・
I金 保 融与 险
维普资讯
■ 叠 誓
FI N真 N 0 E A N D N 8U RA N O E I
“ 几个 大企 来 的 , 并 之 后 , 方 政 府 非 但 没捡 到 便 宜 , 而 背 上 了沉 银行 的贷 款为 目的 。银行 的 民营 化不是私有 化 , 合 地 反 业抱成 团 , 资一 家银行 , 行 的股东把银行 当作 取款机 , 投 银 重 的 包 袱 , 有 财 政 出面 , 府 当大 股东 。 只 政 几 乎 所 有 的地 方 政 府 接 手 城 市 商 业 银 行 后 , 直 在 做 同样 会 造 成 巨额 的 坏 账 。 一 ” 的事 情就 是处 理“ 账 ”这些坏 账 的处理 过程有 多艰 难 , 坏 , 来 自监 管 部 门 的说 法 是 :我 们 不 管 单 个 股 东 在 银 行 “ 0 但如果 有任何一家 股权明 谁 也 不 肯 说 , 现 在 的结 果 是 , 便 城 市 商 业 银 行 的 不 良 的股份是 不是一 定不超过 1 %, 但 即
J
、
断地扩大 自己的资本充 足率 。 加 入 W O 以后 . 民银 行 号 召 各 个银 行 增 加 自 己 的资 F 人 本充足率 , 以达 到 巴 塞 尔 协 议 规 定 的 8 。 充 资 本 的 时 候 , % 扩 地方 财政 不愿 意再 拿钱 , 行正 好 借机走 出国有企 业 的 阴 银 影 . 是 一 次极 好 的 机 会 。 这
浙江 省 8家城市商业 银行在 商业银 行第 十次行 长联 席 会 议 上 宣 布 : 迎 优 秀 民 营 企 业 人 股 , 且 准 备 在 3年 内让 欢 而 民营资本 占优势 , 为彻底 的市场 化的商业 银行 。 场银 行 成 一 民营化的革命终于要在 民间金融最活跃 的浙江上演 了。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跨州经营的效率分析。对银行放松管制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持怀疑态度的学者认为银行集中度过高导致垄断行为,降低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并增加服务费用,最终导致银行业的低效率和低服务质量;Daniel C. Giedeman(2004)通过样本实证分析,通过达尔-赫希曼指数研究发现,放松管制以及新设机构对市场集中度影响甚微;Bikker和Haff(2002)通过修改PT方法对银行层面数据进行估测研究,表明放松管制有利于大银行之间竞争;Calm(2004)实话验证了跨州经营导致的竞争,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和金融产品价格的下降;Vishy(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域管制放松后期,银行业的竞争加剧,服务效率提高,且为银行业收入的提高贡献明显。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实现股份制改革,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历史包袱化解,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转变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中大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效益、规模方面均取得突出的成绩,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使其存在跨区域经营的实力和需求。截止2011年12月,实现跨省经营和省内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达31家,占城市商业银行数量的22%,面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发展趋势,研究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选择及存在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寻求解决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浅议加强城商行公司治理
浅议加强城商行公司治理城商行成立后逐步摆脱原城信社粗放式经营和管理的模式,依法建立了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框架。
但部分公司治理形同虚设、“三会一层”有形无实,整个公司治理机制失灵失效,导致部分城商行风险积聚。
本文重点分析包商银行、锦州银行、恒丰银行三家城商行风险化解案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加以分析,探讨原因和对策,结合最新政策要求,为城市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防范化解银行风险提供参考。
标签: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三会一层2019年5月24日,包商银行被接管;7月28日锦州银行被重组;8月8日恒丰银行引来中央汇金入股。
经过前后2-3年左右的及时处理,采用不同方式化解风险浴火重生。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三个案例加以分析,探讨原因和对策,为同类型的城商行探索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防范化解风险提供对策参考。
一、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本框架总结近期城商行发生一些重大案件,公司治理形同虚设、“三会一层”有形无实,整个公司治理机制瘫痪失效,最终导致机构自身风险积聚。
针对这个问题,在在2013年出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基础上,2019年印发基于CAMELS 框架的公司治理评估办法,将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作为监管部门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和行动的重要依据,并在市场准入、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监管通报等环节加强对评估结果的运用。
郭树清(2020)强调,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公司治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完善公司治理永远在路上。
二、三家“爆雷”城商行的案例分析(一)包商银行发展过程和风险化解包商银行于1998年12月28日成立,总部设在包头市。
前身为包头市商业银行,2007年9月更名为包商银行。
曾获《银行家》“2009年度最佳城市商业银行”和“2010英国《金融时报》中国银行业成就奖”等荣誉,连续多年监管评级为二级。
2017年三季报显示资产规模达到了5762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級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38%、7.38%和9.52%,均不满足监管要求。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潜在金融风险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潜在金融风险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突出地体现为地方性风险.地方性风险源于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千丝万缕的行政关联.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系统重要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面临客户群体单一、经营范围和贷款投向存在地域限制、地方行政干预等制约因素,因而地方性风险较大.一是地方融资风险。
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主体,且因其特殊背景易受地方行政干预,因而存在较大的贷款违约风险.二是跨区域经营风险。
在异地经营方面,本地商业银行由于网点覆盖多、服务质量好,容易赢得本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可,同时,地方政府也在诸多方面给予本地城市商业银行政策支持,这给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带来了竞争风险。
三是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
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方向大多偏向于地方主导产业,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不利于分散金融风险.其次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源于城市商业银行较高的不良资产余额,主要体现为信贷资产集中度较高。
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范围非常广泛,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范围主要集中于地方支柱产业,地方支柱产业因其对金融体系过度依赖而产生行业脆弱性。
一旦经济形势逆转并引发金融危机,地方支柱产业就会面临流动性紧缺,导致其投资收益率和行业景气指数迅速下降,进而造成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甚至坏账率迅速上升,从而产生信用风险。
其三是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源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内控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但其法人治理结构却不合理,地方财政一股独大并占绝对控股地位。
以人员任命为例,城市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基本由地方政府委任,人员选择更多考虑其政绩而非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激励体系、监督体系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也不健全。
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后,经营模式由原来的“总行—支行”变为“总行—分行—支行”模式,管理链条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从而内控有效性降低,使得各类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当前我国银行业十大风险隐患
当前我国银行业十大风险隐患杨家才商业银行本质上是经营管理风险的企业。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环境的复杂性和人的有限理性,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而我国银行业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改革刚刚起步,改革进程明显落后于工商企业,整个银行体系还较脆弱,自身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不强,一些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很容易转嫁给银行。
综合看来,我国银行业主要面临十大风险隐患:(一)外汇储备超常增长。
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强制结汇制度,外管局成了外汇的被动买家。
外汇储备从1993年底的211.99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底的6099亿美元,其中有一部分是热钱流入来套取利差的,央行只能被动收购。
现在我们处于两难境地:外汇储备增加迫使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如果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则须提高利率,但又会引来更多的国际投机资本,这种投机资本流入越多,央行收购越多,又造成基础货币投放更多。
这种被动的政策使我们面临较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风险。
对商业银行而言,这可能会影响外汇业务和国际融资,如对外汇贷款、信用证贷款等都有很大影响。
同时,由于外汇储备往往由多种货币组成,且分散在不同期限的资产上,因此外汇储备自身也面临着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例如1994年日元对美元升值,造成中国外汇储备损失高达30亿美元。
最近,美元对欧元贬值10%以上,我国美元外汇储备损失巨大。
(二)央行票据供给放量。
2004年,为对冲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中央银行采取了发行票据的方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把货币买回来,减少市场流通货币。
该措施有利于控制通胀,但是从商业银行角度来看,票据市场、资金交易市场的收益率可能大大下降,减少了盈利空间。
2004年发行的中央银行票据,年底尚有余额9700亿元,2005年将回收9400亿元。
收回票据又要投放基础货币,这是一对一的,这样可能会推动经济的过热增长,或是推动银行贷款低效率的投放。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3]105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通知正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3]1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筹)、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银监局(筹):近一时期,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在增资扩股后,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接连发生部分股东操纵银行高级管理层并恶意进行关联交易的事件,严重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为保持城市商业银行稳定,消除风险隐患,现就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和股权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要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严格审查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股东资格及其关联关系,对股东的关联交易加强监督和管理。
二、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审核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时,对单个股东或存在关联关系的股东合并持股比例超过10%、异地投资者入股、股东资格欠缺但又确有必要入股的要详细说明理由,逐级审核并出具明确意见后报银监会核准其股东资格。
三、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对增资扩股工作负有组织领导责任,应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要求和股权多元化、分散化原则,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及其比例,并有义务向股东和当地银行监管部门及时、完整、真实地披露新入股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及其关联关系。
对于未按要求披露或隐瞒相关信息的,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应依照有关规定对董事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对于造成经营管理混乱或损失的,应取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四、城市商业银行股东(含新入股企业和原有股东)必须及时、完整、真实地向董事会报告其关联企业情况、与其他股东的关联关系及其参股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的情况。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存在问题对策论文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0-000-02摘要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意义重大。
面临当前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巨大变革,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可持续发展和繁荣,是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文章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存在问题对策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1.产生的历史背景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最早的雏形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的产生主要是为解决城镇个体工商企业“开户难,结算难、存款难,贷款难”的现实问题。
从1995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在合并重组城市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
2.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缘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地方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小而全,独立性强。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发展变革及其所面临的问题1.发展历程成立之初,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风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了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任务。
经过近十年的时间,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置换剥离不良资产、清产核资、增资扩股等手段对原城市信用社进行改造,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制度。
到2004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有113家,资产总额达16938亿元,其中各项贷款9045亿元;负债总额16361亿元,其中各项存款14341亿元;当年实现利润82亿元;所有者权益577亿元。
城市商业银行在化解风险中生存,在风险控制的实践中壮大,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现如今,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
2.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和发展,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变革;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效地化解了历史形成的金融风险;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直面六大挑战
N AE N E 如果说20世纪中国银行业的最大特点是粗放式经营、规模崇拜和市场竞争缺乏;那么21世纪中国银行业的特点将是精细化运作、科学发展和市场竞争白热化。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商业银行体系原有格局被打破、银行业监管新格局形成和宏观经济非均衡现象加剧。
在商业银行体系格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正在向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转变,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暗流涌动,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纷纷成立,外资银行大举进入,原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分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正步入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在银行业监管方面,银监会成立,新的监管理念和思路开始实施,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环境明显趋紧,审慎经营要求进一步强化;在宏观经济方面,一部分行业过热、另一部分行业过冷的非均衡格局进一步加剧,既给政府宏观调控带来压力,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形成挑战。
上述新情况使得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日趋严峻,新挑战迎面而来。
对那些长期在重负下艰难前行且面临诸多限制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讲,挑战尤为残酷。
挑战之一:银行业竞争新格局如前所述,20世纪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三分天下中,国有银行凭借其独有的国家信用和遍布全国各地的庞大机构网点牢牢占据中国银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作为后起之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和优良的服务抢得了国内的中端市场,尤其是年轻人市场;而城市商业银行则通过发挥地方优势和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优势,在中小企业市场上立足,并初步形成在中小企业服务领域的鲜明特色。
但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入世之后,上述格局被打破,新的商业银行体系格局正在形成。
表现在银行机构方面就是,以渤海银行、浙商银行为代表的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诞生;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为首的外资银行大举涌入,或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中资银行,瓜分国内银行市场;以八省试点改革为标志的农村信用社加快向商业(合作)银行转变;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即将成立。
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问题
与当地资司治理 的主 时 , 由于因循着 国有企业或政府机关的体
息化建设会大大降低成本 。
目标 的途 径和 方 法 可 能也 会 有 所 不 同 , 信 经营发展研究. 0 4 2 2 0. .
( ) 行 信 息 安 全 工作 必 须 继 续 升 息化 的路线图也会不尽相 同, 七 银 这是银行发 【】 3 白雪峰 . 市商业银行 的市场定位 与 城 级 与 强化 。 目前 城 市 商业 银 行 的信 息 安 展 路 径 的 不 同 选 择 ,但 最 终 目的 是 一 致 发展 战略 .0 31 . 从 2 0 . 0
( ) 二 股权 高度 集中, 国有 资本( 以地 体、 目标及其方式从根本上主要是股权 结 制与机 制,没有建立完善 的激励约束 机
方政府为主)一股独大” “ 。在组建城市商 构 决定 的 , 司 治 理从 某 种 意 义 上 可 以说 制 , 公 尤其 中高 级管理层 , 既没有强大 的动 业银行之初 , 考虑 到地方金融机构安全与 是股 权 安 排 的组 织 形 式 , 股权 的有 效 安 排 力 , 缺 乏 监 督制 约 。经 营 层 的 工 作往 往 又 风 险化解 以及当时监管 当局 明确 的政策 是 公 司 治 理有 效 性 的 基本 前 提 。
l地 方政 府 股权 的绝 对控 制 , 上 人 缺 位 , 险制 约 机 制 弱 。 、 加 风 持股 主体 单 一 , 股
历 史 包袱 , 然维 护 了城 市 商 业 银 行 的社 端 分 析 虽
中小股 东利益缺少 事权的实质性控制, 使得城 市商业银行成 东利益取 向高度集 中,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相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引领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从规范管理、稳健经营、加快发展,到增资扩股、跨区域经营,逐渐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一、当前外地城商行在本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本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许多城商行将目光聚集在本地,谋求通过跨区域经营以实现规模扩展、进一步发展壮大。
自2006年11月北京银行在本地第一个设立分行以来,截至2011年6月末,先后共有11家外地城商行来津开展业务,其中9家进入正常经营,1家今年刚开业,1家正在筹建。
本地成为外地城商行设立分行最多的省(区、市)之一。
(一)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但总体发展仍处较低水平。
截至2011年3月末,9家进入正常经营的外地驻津城商行资产总额938.5亿元,是2007年末的8倍;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62.3和721.0亿元,分别是2007年末的12和7倍。
但从总体来看,城商行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同行业发展水平。
一是资产规模小。
据调查,9家外地驻津城商行的总资产仅占本地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3.8%,还不到本地城商行——本地银行资产总额的1/2;存贷款余额分别占本地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的 4.5%和5.0%。
二是经营网点少,9家外地驻津城商行在本地市仅设立经营网点56家(见表1),且80%以上的营业网点都设在本地经济最发达的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
网点少,缺乏便利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商行业务的开展。
三是信贷集中度较高。
从行业看,外地城商行信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等行业,仅前三个行业贷款余额就占64%;从客户看,有7家外地驻津城商行的最大单一客户贷款占其贷款余额的5%以上,有5家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其贷款余额的40%以上。
表1 驻津外地城商行规模情况表(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性。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上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
本文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我国银行内外部环境,对如何有效管理,防范风险进行初步讨论。
正文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资产的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要大得多,因此按实际风险资产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大多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且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分支机构风险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不可能为高规模的风险敞口提供足够的资本支撑,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分支机构风向敞口规模与资本匹配失衡。
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上做文章。
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在呆账准备金提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的这种逆向配置效应几乎意味着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植根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还有待于加强,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风险敞口限额控制、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力工具。
同时,部分人员将风险片面地等同为违规、案件和损失,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部分业务人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业务拓展绊脚石,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计量,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仅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还谈不上统筹考虑、系统管理。
央企入股城商行:背后逻辑、潜在风险与对策建议
进行增资扩股。 在此过程中, 央企频繁现身参与 其中 , 成为城商行增资扩股 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从中国石油人股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并将其重 组 为昆仑 银行 ,到 华 润股份 控 股珠 海市 商业 银 行并将其改制为珠海华润银行 ,再到国电集 团 人股石嘴山银行、 港 中旅人股焦作市商业银行 , 央企 E t 益成为城商行增资扩股的座上宾。 显然, 作 为在国内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 ,拥有丰 富资 源 , 尤 其是 资金 资源 的 央企 , 对高 资本 消耗 模式下的城商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如果合作 顺利 , 两者 的结合 也 将产 生协 同效 应 , 对各 方都 是利好。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央企在经济中的垄 断地位 、 相对行政化的运作方式 , 以及银行业竞 争格局从 同质化转向差异化对城商行提出新要 求, 央企 深度 参 与城 商行也 潜 存一 定风 险 , 并可 能 因产融结合形成和加剧垄断 ,对原有 的市场 竞 争结构 造 成破坏 。对此 , 政府、 银 行业 监 管机
从 监 管 角 度 来 看 ,城 商 行 改 革 发 展 历 程 中, 央 企 人股 城 商 行 可 以划 分 为 两个 阶段 和 两 种类型 : 其一 , 城商行改革重组过程 中, 引入央 企 入股 破 解 阻力 、 推 动改 革 。监 管机 构 的主 要 考虑是 以央企 的资 源优势化解城商行存 量风
因素 。
险, 推动城商行顺利完成改革重组 , 步人 发展 正轨 , 确保金融稳定 , 比如 中石 油 控 股 昆仑 银 行, 华润人股珠海市商业银行 ; 其二 , 城商行加 快发 展 过 程 中 , 引入 央 企 人 股 , 通 过 产融 结 合 , 发挥 协 同效 应 ,推 动城 商 行 实 现更 好 的发 展 , 比如华融资产管理公 司在重组湖南 原湘潭 、 株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探讨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探讨资本充足率高低是银行实力的象征,对于防范银行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的充足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本论文在研究我国城商行资本充足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的对策。
标签: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资本的充足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银行的经营状况和业务发展。
根据《巴塞尔协议》,我国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达到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低于4%。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达标的还只是小部分,而且即使是能够达标的城市商业银行,其资本充足状况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1.我国城商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自建立的十多年以来就普遍存在着资本充足率低下的问题。
在银监会成立以前,资本充足率最高的不到5%,低的为负数,普遍的为2%左右,远低于8%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国银监会的成立和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城商行的资本充实状况有了一些改观。
根据中国银监会2007年1月披露的数据,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由银监会组建前的-2%左右上升到目前的8.5%,这一数据也比2006年三季度末时高了两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更是远超银监会8%的最低要求,为12.87%;宁波市商业银行达到了11.01%。
但在全国116家城商行中未达标的仍有66家,有17家资本充足率为负数,极少数在-10%以下。
2.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现状存在的问题尽管城商行目前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已达到了银监会规定的最低标准,但是仍然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非上市银行增资扩股定价规则
非上市银行增资扩股定价规则非上市银行增资扩股定价规则在当今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非上市银行为了满足资本金要求和扩大业务规模,经常需要进行增资扩股。
然而,由于非上市银行与上市银行在治理结构、信息披露、流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合理确定非上市银行增资扩股的定价规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非上市银行增资扩股的定价规则应当考虑到非上市银行自身的特点。
与上市银行相比,非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更加有限,市场对其风险和价值的认知程度也较低。
因此,在确定增资扩股的定价规则时,需要考虑到非上市银行的透明度和市场认知能力。
定价规则应当尽可能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模型和计算,以确保定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其次,非上市银行增资扩股的定价规则还应当考虑市场环境的因素。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较大,市场情绪的波动也会影响非上市银行的股价表现。
因此,在确定增资扩股的定价规则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情绪因素,避免在市场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开展增资扩股活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另外,非上市银行增资扩股的定价规则还应当考虑行业竞争的因素。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非上市银行在增资扩股时也需要考虑到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
定价规则应当综合考虑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状况,避免因为定价不合理而影响到非上市银行的长期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非上市银行在确定增资扩股的定价规则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手段来科学确定具体的定价方案。
同时,非上市银行还应当加强与监管机构和专业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变化,确保在增资扩股活动中能够遵循相关法规和监管规定,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
综上所述,非上市银行增资扩股的定价规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
只有充分考虑到非上市银行自身特点、市场环境因素和行业竞争因素,才能确定合理有效的增资扩股定价规则,为非上市银行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
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早在2006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强调合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暴露重大违规事件,机构业务受到限制,财物损失数量惊人,机构声誉严重受损,危机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大量合规失效的案例足以说明合规风险正成为银行业主要风险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合规性挑战。
同年,我国出台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在此背景下,我国部分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成立合规部门,不过,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合规风险管理还是一个新领域。
因此,根据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高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合规风险,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合规文化合规风险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保障城市商业银行遵纪守法、审慎经营,而且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维护良好声誉、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可以降低当地银行业的系统风险,提高当地资金融通效率,使当地经济平稳健康地运行。
一、合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涵义(一)合规风险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定义,“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守所有使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则、自律性组织的标准以及行为准则(简称为“法律、规则和标准”)等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物损失和声誉损失等风险。
从内涵上看,合规风险主要是强调银行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
这种风险性质更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二)合规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
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二、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合规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2009年3月5日9点29分来源:中国金融网关键词: 银行2009年,已可预见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将迎来一个高潮。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区别:据本网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年,全国共有19家城商行实现跨省经营,获批或已设立跨区域分支机构30家。
而今年刚开春,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景象就热火朝天:营口银行、杭州银行、廊坊银行、哈尔滨银行、南充市商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已纷纷或以实际行动践行或已紧锣密鼓规划。
人们把惊讶的目光从国际银行业炼狱投向生机勃发的中国城商行后发现,当增资扩股、更名改制逐步实现,当财务风险基本解除后,在“阳关普照”之下,蠢蠢欲动了多年的城商行们,借助异地扩张突破规模限制的梦想,已从星星之火发展到隐有燎原之势,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大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紧抓机遇采取多种策略,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行业新格局已隐隐显露。
自从1995年城市信用社撤销时起,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潜在的退市风险基本解除,多年来潜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也大多开花结果,稳定向前。
在这期间,城商行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在火热进行。
随着资本金实力增强,城商行迫切希望能扩大规模,淡化自身定位,向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转型。
“走出去”就成了必要的诉求。
而受益于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银行业不断对外开放的推动,在满足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等监管放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条件后,自2006年4月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开业以来,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开始融冰。
观察发现,城商行的跨域经营包括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抢占资源高地,力争占得先机。
城商行的跨区域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省内异地经营,如南京银行、汉口银行、渤海银行和吉林银行等,其中又可分为中心城市的城商行向二级城市进军和二级城市城商行进驻中心城市;另一个则是跨省经营。
如北京银行在上海、西安、深圳开设分行,大举布局三大经济区,初步完成全国网点的战略布局,而大连银行、盛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则将分店开驻北京,此外还包括天津银行进驻太原和重庆银行入驻成都等等。
地方性商业银行资本构成及补充对策研究
地方性商业银行资本构成及补充对策研究吴昕怡【摘要】社会经济的增长促使地方性商业银行拥有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但是发展过程中,银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资本问题日渐突出,同时地方性银行还存在过分依靠核心资本、资本充足率还有待提高、其业务结构也不完善、资本的风险性也较高等问题。
面对这种现状银行要加快处理相关问题的步伐,确保地方性商业银行能够稳步向前发展。
通过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构成现状进行分析,以地方性商业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支撑力,再结合地方性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短板提出相关研究对策,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期刊名称】《经贸实践》【年(卷),期】2021()2【总页数】3页(P0052-0054)【关键词】地方性商业银行;资本构成;资本补充;对策研究【作者】吴昕怡【作者单位】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在金融改革力度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得到较快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呈现出资本充足率提高、效益持续好转、业务不断扩展、规模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但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自身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资本的补充和构成等,这些问题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理解,就地方性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以及补充的对策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地方性商业银行资本构成现状一直以来,我国的地方性商业银行都受到监管力度不足、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银行产权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资本金存在很大的缺口,对于资本充足率无法达到一个最低的标准,这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健康性和稳定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直到2005年,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数量还没有达到一百家,只有99家,在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中,一共占据了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重。
就平均资本充足率而言,地方性商业银行达到了4.5%,相对于2003年而言增长了7.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问题
提要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特殊产物,它是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吸收地方财政、企业资金而建立的。
从1996年至今,已发展到110多家。
本文从产权角度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地方政府“一股独大”导致的产权缺陷,同时提出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增资扩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特性
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除具有股份制企业产权结构的共性之外,其产权结构还有如下特殊性:
(一)资本构成本地化。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小银行只能面向本地区的企业、团体和个人招募股本,这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天然地与当地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关系。
(二)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资本(以地方政府为主)“一股独大”。
在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之初,考虑到地方金融机构安全与风险化解以及当时监管当局明确的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以财政出资的形式背上了历史包袱,虽然维护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社会信誉,但由此也形成了地方财政代表地方政府的“一股独大”格局。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占比过大。
由于同样的历史原因,政府牵头组建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时候,直接动员和要求相当多的当地国有企业单位投资入股,也就造成了城市商业银行原始股东中国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的客观事实,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持股占
1.48%。
二、从产权理论分析股权结构弊端
(一)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所有权的本质就是在合同对决策权没有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实施剩余控制权的权利和在合同履行之后取得剩余收益的权利。
企业剩余收益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安排”,这种安排在股份制企业当中则被称为“股权结构”。
从实际运作上讲,股权结构就是股东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
公司治理模式即公司治理的主体、目标及其方式从根本上主要是股权结构决定的,公司治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股权安排的组织形式,股权的有效安排是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二)城市商业银行所有权安排的弊端分析
1、地方政府股权的绝对控制,加上人事权的实质性控制,使得城市商业银行成了政府最有效的金融调控平台和资源,甚至将城市商业银行变成了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的融资工具。
城市建设投入产出小、见效慢,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无力按期偿还,只能靠到期转贷来进行转化,这必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造成了直接影响。
政府和银行追求目标的终极差异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带来快速发展与审慎经营之间一定程度的矛盾。
2、地方政府对人事权的干预引发决策风险。
由于地方政府通过股权或直接行使组织人事安排权的干预,董事会对高级管理层无法有效发挥决策作用,结果形成了经营层实际控制城市商业银行决策权的现实格局,即产生了内部人控制,大的经营决策由政府委派的董事长说了算。
同时,由于因循着国有企业或政府机关的体制与机制,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尤其中高级管理层,既没有强大的动力,又缺乏监督制约。
经营层的工作往往取决于经营者的个人领导才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极易引发银行的决策风险。
3、国有股权高度集中致使公司治理缺位,风险制约机制弱。
持股主体单一,股东利益取向高度集中,中小股东利益缺少代言人,难以得到有效维护,董事会成了“少数大股东代表会”,董事关心分红比例远远超过对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关心程度,股东大会无法树立最高权威,监事会监督、审计作用悬空,关系人贷款和关联交易的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三、完善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的建议
(一)增资扩股不能仅以募集资金为目的,应更加成熟和理性。
增资扩股是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和充实自身实力的重大举措,但不能仅仅以补充资本为其唯一目的,应赋予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以更深的内涵,着眼于完善城市商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利用增资扩股之机达到优化股权结构、引进高素质股东的目的,从“资”的角度和“人”的角度为城市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应更加成熟和理性,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制订可行的增资扩股方案,在科学研究募集资金用途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增资规模,选择合适的募集时机。
(二)通过增资扩股,改善股权结构,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目前,地方政府或其代理公司仍然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持股人,由于地方财政的优势持股地位,使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介入了城市商业银行体制结构和资源的配置过程,使城市商业银行法人独立财产权缺失。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增资扩股就应该以改善股权结构和股权的分散化为目的实现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的分离,解决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性问题。
(三)通过增资扩股,改善股东结构,提高股东素质。
城市商业银行在选择股东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股东的实力,仔细分析股东的投资意图和经营理念,优先选择综合实力强,具有长远发展目标,能拓展和深化银行业务的战略伙伴进行合作。
股份制的城市商业银行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资合公司,要求其股东必须具备相当的经营能力和资本补充能力,以及善意、持久经营的主观心态,才能使银行内部分权制衡的权力体制真正有效建立,也才能使银行不因股权的频繁变动影响其长治久安。
(四)优化股权结构,使股权结构分散化。
应允许中外社会资本,特别是中外民间资本参股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募集资本,以解决政府股权在城市商业银行中“一股独大”和行政治理色彩偏浓的弊端。
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要防止从政府的“一股独大”走向民营企业的“一股独大”,应尽量将股权分散化,避免少数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白俊伟,樊卫列.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2008.6.25.
[2]王自力.银行改革的重点是存量改革[J].财经,2002.23.
[3]林毅夫等.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的环境[J].改革,1995.3.
[4]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民营银行200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史宏.商业银行对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风险控制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