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两类运动学问题
1-4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dv adt kv2 dt
dv kdt 2 v
分离变量得 积分得
1 kt c1 v
§1.4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 因为t=0时, .代入, v v0 , 所以 c1 v0 并整理得 v0 v 1 v0 kt
再由 dx vdt ,将v的表示式代入,并取积分
这是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
§1.4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例1.5 一质点沿半径为1m的圆周运动,它通 过的弧长s按 s t 2t 2 的规律变化.问它在2s末 的速率、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各是多少? ds v 1 4t 解: 由速率定义,有 dt
将t=2代入,得2 s末的速率为
vdv kv 2 dx
所以有
分离变量,并取积分
dv kdx c3 v
kx ln v c3 v v0 ,所以 c3 ln v0 .代入,并整理得 因为x=0时,
v v0e
kx
§1.4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例题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的圆周转动,其角量运 动方程为 2 3t 4t 3 (SI), 求质点在2 s末的速率和切向加速度. d 2 解:因为 3 12t dt 将t=2 代入,得2 s末的角速度为
d 24 dt
3 12 (2)2 45 rad / s 2 2s末的角加速度为 24 2 48 rad / s
在距轴心1 m处的速率为 v R 45 m / s 2 a R 48 m / s 切向加速度为
v0 dt 1 x c2 ln(1 kv0t ) c2 1 v0 kt k
牛顿定律的应用-两类动力学问题与超重、失重
运动情况
超重、失重
视重
a=0
不超重也不失重
F=mg
a的方向竖直向上
超重
F=m(g+a)
a的方向竖直向下
失重
F=m(g-a)
a=g ,a的方向竖直 向下
完全失重
F=0
名师支招:
判断物体超重或失重,仅分析加速度的方向即可,只要加速度的竖直分量向
上就是超重,加速度的竖直分量向下就是失重。
*体验应用*
2.(双项选择)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
(2)处理连接体问题时,整体法与隔离法往往交叉使用,一般 的思路是先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也可以 定性分析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它常和力学、电磁学等有关 知识结合起来考查一些综合问题。
*体验应用*
1.[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卷]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 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 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 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 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3-2-1所示。设运 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 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 起正以加速度a=1 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
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3-2-8所示。那么下列
C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1.4运动学图像专题
1.4运动学图像的分析与应用一、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形状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象中所表示的物理规律不同,通过下图中的例子体会x-t图象和v-t图象中图线表示的物理规律.1.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特别是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2.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1)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要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4)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5)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题型一: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1.(2014·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拓展复习功能v 、a 、s 、]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2.(2015广东高考)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3.(多选) 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大 学 物 理 质点运动学
dr
dx
i
dy
j 3i 8tj (m/s)
dt dt dt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a
d
8 j (m/s2 )
dt
x
22
例2: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的圆周运动,它通过的弧长 s按s=t+2t2的规律变化。问它在2 s末的速率、法向 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各是多少?
解 (1)由速率定义,有 ds 1 4t dt
小球的切向加速度量值 a,法向加速度量值an和轨道
的曲率半径 。
解:由图可知
a
g sin
gy
a g
gt
2 0
g 2t 2
g2t
02 g2t 2
an θ
x= 0
θ
a
y=gt
an
g cos
gx
g
an
g0 02 g2t 2
2
2 x
2 y
(02
g 2t 2 )3 / 2
an
an
g0
21
§1.4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r
C
B
r
r2
O
位置矢量的增量 ◆位矢增量的模 ◆位矢模的增量
r r2 r1 | r|| r2 r1 | r | r2 | | r1 |
位移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式
r
xi
yj
zk
9
路程 s t 时间内质点在空间内实际运行的路径距离。
注意
• s与 r的区别
s为标量, r为矢量
s r
d
s
dr
将t =2代入上式,得2 s末的速率为
=1+4×2=9 (m·s-1)
(2)法向加速度的大小 (3)切向加速度的大小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与伯努利方:程相关的流体力学基 本概念与性质介绍
3 第3章 刚体力学基础
第3章 刚体力学基础
3.1 刚体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刚体的定义与分类 刚体定轴转动的定义与描述方法 与刚体定轴:转动相关的基本概念 与性质介绍
第3章 刚体力学基础
3.2 刚体定轴转 动的转动定律
2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2.1 牛顿运动 定律
第一定律的内 容及意义
第二定律的内容 及数学表达形式
第三定律的内 容及意义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2.2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的定义及计算 动量定理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形式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2.3 功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20xx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
目录
CONTENTSLeabharlann 1第1章 质点运动学
2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3 第3章 刚体力学基础
2
1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1 参考系坐标系物理模型 参考系的选择 坐标系的目的 简述物理模型
1.2 位矢位移 速度加速度
位矢的概念
位移的计算与 物理意义
速度的定义及 计算
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动能定理的内容及数学表 达形式
势能的概念及分类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及适用条件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2.4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角动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质点的角动:量定理的内 容及数学表达形式
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2.5 流体伯努利方程
大 学 物 理 教 案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三、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还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几何框架即坐标系。
常用的有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球坐标系等。
四、物理模型——质点实际物体都有大小和形状,一般说来,运动情况很复杂,但是,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就可以忽略其大小和形状,而把它抽象为一个只有质量的几何点—质点。
应用质点模型的条件为:(1)当物体运动的空间范围r 远大于物体自身线度l 时; (2)物体只作平动时。
§1.2 位置矢量 位移 速度 加速度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位置矢量由坐标原点引向考察点的矢量,简称位矢,用r 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为 r = x i + y j + z k ,r 222z y x ++=;r 的方向余弦是r xcos =α, r ycos =β,rzcos =γ。
在平面极坐标系中在自然坐标系中 r = r (s )。
运动方程描写质点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称为运动方程。
记为x = x (t ),y = y (t ),z = z (t ) r = r (t ), s = s (t )。
例1: 如质点作圆周运动时,有 x = cos r t ω,y =sin r t ω消去时间t ,就得轨道方程 222x y r +=。
2、位移和路程位移r ∆r = r r 0,vYx rt ω 0y 例1-1 图(1)定义:12rrr-=∆,注意:(1)增量的模r∆与模的增量r∆不是同一个量;(2)位移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式为=∆r xi∆+y∆j+z∆k。
路程s∆:t∆时间内质点在空间内实际运行的路径距离位移和路程的比较与联系:(1)不同处..r;.r.absc s⎧⎪∆--⎪⎨∆--⎪⎪∆≠∆⎩矢量与标量,仅由始未位置决定与轨道形状无关与轨道形状及往返次数有关;在一般情况下(2)联系在t∆→0时,d=r d s,但仍然d d r≠r。
3、速度平均速度trv∆∆=与平均速率tsv∆∆=(1)、在一般情况下平均速度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vv≠.(2)、v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式x y zt t t∆∆∆∆∆∆=++v i j k瞬时速度dlimt dtr rvt∆∆∆→==v v与瞬时速率dlimdts svt t∆∆∆→==的关系:(1)、瞬时速度大小d dd dSvt t===rv,等于瞬时速率dtdsv=。
第7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运动学问题(原卷版)
第7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运动学问题目录考点一瞬时加速度的求解 (1)考点二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1)考点三连接体问题 (6)考点四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6)练出高分 (8)考点一瞬时加速度的求解1.牛顿第二定律(1)表达式为F=ma.(2)理解:核心是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2.两类模型(1)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2)弹簧(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例题1](2023•龙岩模拟)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C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光滑,底面粗糙,如图所示。
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相等的A、B两球连接。
B球靠在挡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当撤去挡板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A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sinθB.球B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C.地面对斜面体C的支持力等于球A、B和C的重力之和D.地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例题2](2023•蚌埠模拟)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60°和45°,A、B间拴接的轻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B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之比为√3:√2B.A、B的质量之比为m A:m B=√3:1C.悬挂A、B的细线上拉力大小之比为1:√2D.同时剪断两细线的瞬间,A、B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6[例题3](多选)(2023•鄱阳县校级一模)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B、C间由一轻杆相连。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细线与轻杆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gsinθB.C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0C.B、C两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D.B、C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不为0[例题4](多选)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它的左端与一劲度系数为800N/m的轻弹簧相连,右端连接一细线.物体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此时物体与水平面刚好接触但无作用力,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如图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B.在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力为15NC.在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力为零D.在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考点二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1.动力学中常见的图象v-t图象、x-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2.解决图象问题的关键:(1)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第一关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及典型试题
第一关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笔记1.两类运动图像1.1 x-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两种特殊的x -t图像①若x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x -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3)x -t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意义①点:两图像交汇点,说明两物体相遇②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出现拐点,表示物体回头③斜率: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④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始位移,横轴截距表示位移为0的时刻1.2 v-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两种特殊的v -t图像①若v -t图像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v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v -t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①点:两图像交汇点,说明两物体该时刻速度相等②线:表示速度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图像穿越x轴,表示物体回头③斜率: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④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速度,横轴截距表示速度为0的时刻⑤面积:数值上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2.追及相遇类问题分析讨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
解题思路和方法:(1)分析物体运动过程; (2)绘制运动图像; (3)找两物体位移关系; (4)列位移方程。
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高二物理竞赛课件:运动学的两类问题习题
例 已知:a = -kv ( k 为常数),求任意 时刻速度和位置。(第二类问题)
解:(v=vo+∫ot adt= vo +∫ot -kv dt v ?) a = dv/dt = -kv
dv/v = -kdt
∫vov dv/v = ∫o t -kdt ln(v/vo ) = -kt v = vo e -k t x = xo + ∫ot voe -k t dt = xo+ vo( 1-e -k t )/k
θ vx
vy
v
v 为速度的大小,也 是速率的值。
速度的方向为:
tgθ= vx /vy = - t
(3) 在直角坐标中在自然坐标系中:
ax = dvx/dt = 0 (m/s2 ) ay = dvy/d t =-2 (m/s2 ) at = dv/dt = d [2( 1+t2 ) 1/2] /dt
例设河面宽 l =1 km,河水由北向南流动,流速 v = 2 m/s,一人相对河以 u’=1.5 m/s 的速率将船从 西岸划向东岸,问:(1)若要使船到达对岸的时间 最短,船头与河岸应成多少角度 ? 最短时间等于 多少?到达对岸时,船在下游何处 ? (2)若要使船相 对于岸走过的路程最短,船头应与岸成多大角度? 到达对岸时,船在下游何处 ? 要化多少时间 ?
= 2t/( 1 + t2 )1/2 (m/s2 )
an = ( a2-at2 )1/2 =(ax2+ ay2- at2)1/2 = 2/(1 + t2 )1/2 (m/s2)
(4) ρ= v 2/an = [2( 1 + t2 )1/2]2 .( 1 + t2 )1/2/2
= 2(1 + t2 )3/2 (m)
(完整版)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完整版)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引言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的一个分支,其中存在着两类基本问题:描述物体运动和预测物体运动。
本文将介绍这两类基本问题,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描述物体运动问题描述物体运动问题旨在通过测量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来描绘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运动状态。
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位置位置是物体在空间中的坐标点,可以通过使用参考系和坐标系进行测量和描述。
常见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轨迹和移动方向。
速度速度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
速度可以是瞬时速度,即在某一瞬间的速度;也可以是平均速度,即在给定时间段内的速度平均值。
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变化,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
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描述了速度的改变情况。
与速度类似,加速度也可以是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
通过测量和计算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速度变化,我们可以获得物体的瞬时加速度或平均加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而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全面的描述。
预测物体运动问题预测物体运动问题旨在根据物体的已知运动规律和初始条件,预测物体在未来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常见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运动模型简单运动模型假设物体的运动是简单的,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
通过利用这些已知的运动规律和物体的初始条件,我们可以预测物体的未来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复杂运动模型复杂运动模型假设物体的运动是复杂的,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运用更复杂的物理理论和数学方法,如牛顿运动定律、微分方程等,来预测物体的未来运动状态。
预测物体运动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对物体进行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决策。
应用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交通规划:通过预测车辆的运动状态,合理安排交通路线和交通信号,以达到交通流量优化的目的。
1.4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4单元运动图象__追及与相遇问题[想一想]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4-1所示,请思考以下问题:图1-4-1(1)甲、乙两物体各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甲、乙两物体速度的大小关系。
(3)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多远。
提示:(1)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3)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为x0,且甲物体在前。
[记一记]1.图象的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两种特殊的x-t图象(1)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x-t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意义(1)点: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相遇。
(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3)斜率: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4)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始位移,横轴截距表示位移为零的时刻。
[试一试]1.如图1-4-2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4-2A.OA段运动最快B.AB段静止C.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60 km解析:选BC图中CD段斜率的绝对值最大,故CD段的速度最大,A错误;AB段位移不随时间变化,说明AB段汽车静止,B正确;CD段的斜率与OA段的斜率符号相反,表明两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反,C正确;4 h内汽车运动的总位移为零,D错误。
[想一想]A、B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1-4-3所示,请思考以下问题:图1-4-3(1)A、B两物体的运动性质;(2)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3)在0~10 s内A、B两物体的位移大小。
提示:(1)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A物体的加速度为0,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3)在0~10 s内,A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0 m,而B物体的位移大小为25 m。
运动学的两类问题
例3.已知一质点沿x轴运动,加速度为: a a(t ) C 初始条件为: t t 0 0 求:
v
o
解:1)
x0
v0 x
0
v ,x x
v(t ), x(t )
t t0
X
dvx a x dt
ax dvx / dt
t t0
x(t ) x0 vx (t )dt
讨论:若
对任何一个矢量,有着许多种分解方法, 同样也存在着多种的迭加方法。
y v0 v0 y
抛体运动可以看作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 线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 自由落体运动的叠加。 这就是运动的叠加原理 的一个实例。
1 2 ˆ t ˆ r v dt (v0t cos )i (v0t sin gt ) j 0 2 1 2ˆ ˆ r (v0 cos i v0 sin ˆ)t gt j j 2 12 r v0t gt 猎人打猴子 2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v0
x l h ,
2 2
dl dt v0 ,
l
h o x
dx d l dl 2 2 v ( l h ) 2 2 dt dt dt l h
X
h x v0 x l 2 h2 lv0
2 2
讨论:
lv0 hv dv d a ( ) dt dt l 2 h 2 x
vx (t )
vox
dv x a x dt
t t0
vx (t 0) v0 , xt 0 x0
x(t ) x0 v0t at / 2
2
ax a C
vx (t ) v0 x ax dt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习题课)
文艺复兴时期
伽利略等科学家通过实验观测和数学分析, 建立了经典运动学的基础。
近代
随着物理学和数学的进步,运动学得到进一 步发展,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新理论 。
02
运动学的一类基本问题:求速度和 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公式
$v = text{constant}$
加速度公式
$a = 0$
03
速度公式
$v = at$。
04
路程公式
$S = frac{1}{2}at^{2}$。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路程
匀减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减少 的位移相等,即加速度保持不
变的运动。
位移公式
$x = frac{v^{2}}{2a}$,其中 $v$是初速度。
速度公式
$v = v_{0} - at$,其中$v_{0}$ 是初速度。
02
03
04
在匀速阶段,速度保持v不变, 位移s2=vt。
匀速到匀加速再到匀速的过程分析
初始速度为v0,加速 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 直到速度达到2v0后 做匀速运动。
在匀速阶段,速度保 持2v0不变,位移 s2=2v0t。
在匀加速阶段,位移 s1=(v0+2v0)t/2=3v 0t/2,速度v1=a*t。
路程公式
$S = frac{v^{2} v_{0}^{2}}{2a}$。
04
运动学的综合问题:多过程问题
匀加速到匀速再到匀减速的过程分析
在匀加速阶段,位移s1=1/2at^2, 速度v1=at。
在匀减速阶段,加速度为-a,位 移s3=vt-1/2at^2,末速度为0。
01
初始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 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v后做匀速 运动,最后以-a的加速度做匀减 速运动直至静止。
运动学正问题和逆问题
运动学正问题和逆问题
运动学正问题和逆问题是在机械工程、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两种问题涉及到物体或系统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通过求解这些规律和状态可以得出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1. 正问题
正问题是已知运动规律和初始条件,求解系统的运动状态或结果的问题。
在运动学中,正问题通常是指已知系统的运动方程和初始条件,求解系统在某个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状态参数。
正问题可以通过数值求解或解析求解的方法得到解决,其中解析求解方法包括分离变量法、行波法、特征线法等。
通过正问题的求解,可以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掌握系统的运动规律,为控制和优化系统的性能提供依据。
2. 逆问题
逆问题则是已知运动状态和结果,求解系统的运动规律或初始条件的问题。
在运动学中,逆问题通常是指已知系统的运动状态参数和结果,求解系统的运动方程或初始条件。
逆问题相对于正问题更为复杂,因为系统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线性的,而且往往存在多个解,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常用的求解逆问题的方法包括牛顿法、拉格朗日法、哈密顿法等。
通过逆问题的求解,可以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规律,为设计和改进系统提供依据。
总之,运动学正问题和逆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求解方法在机械工程、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正问题和逆问题的求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动规律和性能,为控制和优化系统的性能提供依据,为设计和改进系统提供支持。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两类特殊的运动问题素材 新人教必修1(通用)
•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212021/5/21Friday, May 21, 2021
•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2021/5/212021/5/212021/5/215/21/2021 3:07:25 AM
•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1/5/212021/5/212021/5/21May-2121-May-21
•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1年5月2021/5/212021/5/212021/5/215/21/2021
• • •
感 谢 您 的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5/212021/5/21May 21, 2021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021/5/212021/5/212021/5/212021/5/21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021/5/212021/5/21Friday, May 21, 2021
•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1年5月2021/5/212021/5/212021/5/215/21/2021
•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5/212021/5/21May 21, 2021
•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212021/5/212021/5/212021/5/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21/5/212021/5/212021/5/212021/5/215/21/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Lo意re揉m i捏psu。m2d0ol2o1r s年it a5m月et2, 1co日ns星ect期etu五r a2di0p2is1ci/n5g/e2l1it.2F0u2s1ce/5id/2ur1n2a0b2la1n/d5it/,2e1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14相对运动
一、已知运动方 程dr,求a速 度d、加速度
dt
dt
例:已知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3ti-4t2 j式中r以m计,
t以s计,求质点运动的轨道、速度和加速度. 解 将运动方程写成分量式
x=3t,y=-4t2 消去参变量t得轨道方程:
4x2+9y=0,
y
0
x
这是一由条速顶度点定在义原得点的 抛 d物r 线dx.i
湿.
解:因为 所以
雨 车BA==雨2B1车A
据此可作出矢量图,此时据题要
求雨车与铅直方向的夹角为,
1 2 sin 2 cos tan
2
sin
L h
2
cos
16 16
12 12
三.同一参考系内质点系各质点间的相对运动
相对位矢 rBA rB rA
rBA 是B对A的位矢
相对速度 BA B A
相对加速度 aBA aB aA
z rB
B
rAB
A
o
rA
y
x
这种描述相对运动的方法与上述方法是一致的。
rB rA rBA
绝对 牵连 相对 位矢 位矢 位矢
解 (1)依题意 =-k
d d d d dt d dt d
所以有
d k d
分离变量并积分,且考虑到t=0时,0=0, = 0,
有
d kd
0
0
7 7
2 02 k 2
22
2
故 02 k 2 (取正值)
(2)最大角位移发生在=0时,故
1 k
0
(只能取正值)
8 8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a d
物理3--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_2
特征:a 为常量 (取运动所在的直线为x轴)
设:t 0时,v v0,x x0
a dv dt
dv adt
v
t
dv adt
v0
0
v v0 at
v
dx dt
v0
at
x
t
dx x0
0 (v0 at)dt
x
x0
+
v0t
1 2
at
2
例2 求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程。
另外 a dv dx v dv dt dx dx
运动方程
运动状态
求导
求导
r (t) 积分 v(t) 积分 a(t)
例1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t) x(t)i y(t) j ,
其中 x(t) 1.0t 2.0, y(t) 0.25t 2 2.0 (SI)。求:
(1) t = 3s 时的速度。(2) t = 3s 时的加速度。
解:(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大学物理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第3讲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 第一类问题——由质点的运动方程求质点在任 一时刻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
(2) 第二类问题——已知质点的加速度或速度及初 始条件, 求质点速度及运动方程
x x1 H H h
x
H H h
x1
H h
o
x1
M
xx
vM
dx dt
H H h
dx1 dt
v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人以恒定速率 v 0 运动,船之初速为0。
求:任一位置船之速度、加速度。
v0
y x hh
r
x
解一: r xi hj x v0 O 2 2 r r x h h r dr dx v i x dt dt d r d x 2 h2 x dx v0 2 2 dt dt dt x h v0 dr dx 2 2 v i x h i dt dt x 2 2 2 v0 h dv d x a 2 i 3 i dt dt x
y
解二:
x h l
2 2
v0
2
y
O
等式两边微分得:
h
x l x
2 xdx 2ldl
dx dl x l dt dt v0 l dx l dl v0 x x dt x dt
x 2 h2
例3:一作直线运动的质点,其 a kv k 为常数), (
t 0 时,x 0, v v0 。求该质点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函 数关系。 v dv t 解: dv a kv v0 v k 0 dt dt v kt ln kt v v0 e v0
解:
x0 , v v0
dv adt
dv a dt
设 t=0 时 v=v0,将上式积分得:
v
v0
dv adt a dt
0 0
t
t
v v0 at
dx v v0 at dt
dx v0 at dx (v0 at )dt dt
设 t=0 时 x=x0 ,将上式积分得运动方程:
(3)瞬时加速度:
a与 r
v 3 sin( t )i 3 cos( t ) j 6 6 6 6 dv dv x dv y a i j dt dt dt 2 2 3( ) cos( t )i 3( ) sin( t ) j 6 6 6 6 2 ( ) 3 cos( t )i 3 sin( t ) j 6 6 6 2 ( ) r 6
dx kt 由 v v0e dt
x
0
dx v0e kt dt
0
t
v0 x (1 e kt ) k
解: (1)运动方程分量式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3 cos( t ) 6
y 3 sin( t ) 6
从运动方程分量式中消去t 得轨迹方程:
x y 3
2 2
2
r 3 cos( t )i 3 sin( t ) j 6 6
(2)瞬时速度:
dr v dt 3 sin( t )i 3 cos( t ) j 6 6 6 6 v 2
1.4 两类运动学问题
质点运动学两类基本问题
1 由质点的运动方程可以求得质点在任一 时刻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 2 已知质点的加速度以及初始速度和初始 位置, 可求质点速度及其运动方程 .
r (t )
求导
积分
v(t )
求导
积分
a (t )
第二类问题的例子: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一常量 a ,求其运动规律。 已知在 t=0 时刻,x
1 2 x x0 v0 t at 2
与方程
v v0 at
2 2 0
联立,消去 t 得到
v v 2a( x x0 )
例1: r 3 cos( t )i 3 sin( t ) j (SI制)试求: 6 6
(1)轨迹方程;(2)瞬时速度的大小; (3)瞬时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