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案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根据具体事件,把握人物形象,感受藤野先生的品质。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自然引入上节课我们感知了课文内容,按照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这条线索学习了课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中没有写藤野先生的部分。
(出示课件22)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1.课文开头,作者交代了自己离开东京的缘由。
写这些有什么用意?(出示课件23)(学生读课文,然后分析回答。
)预设1: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
预设2:作者远大的抱负与当时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含在这些句子中,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2.作者来到仙台,颇受优待,不仅学校不收学费,还有人操心食宿问题。
在作者看来,受优待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24)(学生讨论后分析回答。
)学生:作者认为是“物以稀为贵”。
他感到的并不是尊重与友好,而是作为弱国国民的无比心酸,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3.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出示课件25)教师点拨:同学们结合课文背景与内容来分析回答。
学生1:这两件事改变了作者的救国道路——弃医从文。
学生2:第一件事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激发作者树立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人的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补充: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作者,使他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4.无论是离开东京的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还是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都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由此,我们可以找出文章的另一条叙述线索:(出示课件26)学生: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深读课文,合作探究(一)体味语言同学们,本文作者文笔犀利、幽默、讽刺,自成一派。
藤野先生教案 第二课时
学科语文课题藤野先生教学方法演示主备赵东枝使用人授课时间9.22教学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远大的抱负。
重点难点1.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感受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品析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核心素养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德育渗透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个性补充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也体会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读到此时,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够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去治病救人,济世救国。
可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去解开这个谜底。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自主预习,梳理文章情节提问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明确:因为鲁迅去日本是为了探索救国道路,而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所以他要独自去仙台学医,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
提问2:在仙台期间的哪两件事让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弃医从文?明确: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或: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
提问3:看电影时,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明确:“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影片中的中国人是一群麻木愚昧的中国人。
提问4:作者是如何把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的?明确: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作为“永久的纪念”,但因丢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时时可以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量,用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体会思想感情提问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案
《藤野先生》第2课时教案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模胡:即“模糊”,马虎,不讲究。
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C.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时事:这里是讽刺的说法,“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点拨:B2、本文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名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人。
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_____。
点拨: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树人浙江绍兴《朝花夕拾》3、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有明暗两条,它们是()点拨:B C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本文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积极回答问题。
复习上节课内容,为新课学习打基础。
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这是侧面描写,用学生的话侧面衬托藤野先生生活上不拘小节。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这是侧面描写,通过鲁迅的吃惊、不安和感激,衬托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是语言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严格要求鲁迅的特点。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这是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野先生热情诚恳、关心鲁迅的品格。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求重点知识记录下来。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案(2)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
《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写此文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能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
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把握内容和主题,学习记叙文中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感受藤野形象。
教学难点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方法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采用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藤野先生1.交流相关资料。
2.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1)人物身份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2)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4)对待学生的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3、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4、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藤野先生教案两课时
藤野先生教案两课时藤野先生教案(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和灵活运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2.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3. 解决学生对动词过去式的常见错误。
教学准备:1. 教师:动词过去式的示意图、教案、实物或图片等。
2. 学生:学生课本、笔、纸。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明确今天课堂学习目标,并复习上课所学的动词过去式的规则。
2. 引入新知(1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学习一般动词、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并解释其规则。
3. 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动词进行练习,口头回答或书面完成。
教师逐一检查学生答案,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10分钟)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拓展训练,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动词过去式的形式及规则。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给出的动词写出过去式,并写一段对话中包含过去式的对话。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练习,能够正确地运用动词的过去式。
2. 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磁带、录音机、教案、实物或图片等。
2. 学生:学生课本、笔、纸。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复习上堂课所学的动词过去式形式及规则。
2.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完成填空练习,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3. 练习(30分钟)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教师逐一检查学生答案,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10分钟)学生参与对话练习,运用所学动词的过去式进行对话。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温故知新(5分钟)让学生回忆和总结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和形式。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并编写一个故事,要求使用动词的过去式。
注:为了避免重复,本文中没有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藤野先生》精品教案(第2课时)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走进文本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1)浏览第6〜10自然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2)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明确: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
2. 学生再根据课文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
课文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w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
用“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的形式回答,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
教师引导、提示:(1)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2)生活习惯角度:生活俭朴。
(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4)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3. 过渡:这就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包括亲眼见到的,耳朵听到的。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人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思想品质。
4. 学生朗读第11〜23自然段,并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思想品质。
明确:添改讲义——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教学认真关心实习——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了解裹脚——求实精神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前两件事是详写,后两件事是略写。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5.读到此,教师质疑:藤野先生就长相,并不是光彩四射,非常普通。
《藤野先生》教案 第二课时
《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多朗读,以读促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2、从典型事例中分析人物精神品质;(重点)3、理解来自弱国的“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藤野对它的尊重,是我俩感情联系的纽带,也是文章的暗线。
学会紧抓这一“辔头”读散文。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当年曾对读到《朝花夕拾》初稿的青年说过,要锻炼着撒开手,只要抓紧辔头,就不怕放野马。
联系散文写作解读“放野马”“抓紧辔头”。
今天要继续学习的《藤野先生》就能很好的印证这一理论。
二、知感激之情1、扫读全文,从文章中找一个情感性的词语填入横线。
鲁迅藤野先生2、齐读第37 段,说说感激的原因。
为中国,为学术。
三、析感激之情1、同学们,教鲁迅医学的只有藤野先生一人吗?从哪里可以得知?速读初识藤野的第6~10段,说说为什么鲁迅只记住了他,以致后来还感激他?——第六段第一、二句。
不拘小节,潜心研究。
2、四人分故事读11~23 段。
藤野先生做了哪些事?这些事为什么让鲁迅心存感激呢?——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问理。
四、究感激之情1、学到这儿,我就联想到我们的老师也兢兢业业,关心热爱学生,但同学们写给老师的贺卡、信件,多数用的词语也就是谢谢老师、感谢老师,如果鲁迅是日本学生,恐怕也写的是感谢。
为什么此处用“感激”一词呢?——第29 段第一句话交代,中国是弱国,“我”是“弱国”子民。
弱国子民收到一视同仁的对待,甚至优待,自然是意想不到的,心存感激也是必然了。
2、补充:《谨忆周树人君》——藤野严九郎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
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课《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
感悟师生真情。从而突破
分享) 视频播放:鲁迅东渡日本之原因,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变化,学生谈感受。 助读资料:《鲁迅年谱》 解读伟大的含义。
合作、探究 根据以上学习情境,
锤炼语言,感受散文的魅
总结师生情感,锤炼语言:
您在我心中是
。当我
我心存
。
时,您
力,突破教学难点。 ,思考,回答
(三)画像创美——以言动人,颁奖寄情
生活,用笔去书写多彩人生!
极性。
藤野先生
板书设计
——读写结合提升语言素养 鲁迅
生活:不拘小节、生活简朴
教学:治学严谨、求真务实 伟大
怀念
为人:热情诚恳、公正无私 (没有民族偏见)
教学反思
质?(小组讨论、分享)
总结人物品质,锤炼语言:
藤野先生是一位
的老师。生活中,您
,分析、探究、
教学中,您
;对学术您
,对学生您
。思考、回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二)画像研美——以情释人,解读伟大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
思考、探究:请同学们拿起这张肖像,假如你现在就是
变化,体会其爱国情怀,
鲁迅,你什么时候看?看的时候有什么情感?(小组讨论、
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课题
《藤野先生》
授课班级
八年四班
授课教师
单位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1.通过描绘藤野先生肖像,能说出人物描写方法并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 2.结合背景,深入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3.通过读写结合训练,能为藤野先生写颁奖词。
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
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这是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第1篇一、导入新课,并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内容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三、研究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
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
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
依据第6段。
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考虑:生活俭仆。
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依据第11—15、21、22等段。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
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
参考答案如下: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除了医学研究,藤野先生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将自己 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他教过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们都非常感激藤野 先生的教诲。
02
藤野先生在文学上的贡献
作品概述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叙述他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 野严九郎先生的交往,展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形象。
进步和创新。
揭示社会不公
藤野先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不公现象, 如贫富差距、权力斗争等,他认 为这些都不符合人类的本性和道
德标准。
呼吁社会变革
藤野先生认为社会需要变革和进 步,他倡导通过教育和文化来推 动社会的进步,改变不合理的制
度和观念。
对未来的展望
追求人类共同发展
强调可持续发展
激发了社会正能量
藤野先生的作品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人生态度,激发了社 会的正能量。
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认同
藤野先生的作品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 化的了解和认同。
THANKS
感谢观看
04
藤野先生与其他文化名人 的交往
与其他文学家的交往
与鲁迅的交往
藤野先生与鲁迅的关系是亦师亦友。鲁迅在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是他的解剖学 老师。两人因学术交流而结缘,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和指导,使鲁迅受益良多 。
与钱钟书的交往
藤野先生与钱钟书也有过交往。两人曾一起探讨文学和艺术,互相交流学术观点 ,彼此启发,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留学时期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医学,藤野先生曾到德国留学。在留学期 间,他不仅学习了先进的医学知识,还接触到了欧洲的文化 和思想,这对他后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课《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五、分层作业
六、板书设计
外貌
白描 细节 侧面
认真负责
藤野先生
求真务实
(感激、怀念、敬佩) 治学严谨
鲁迅
无民族偏见
【教学重点】品析描写藤野先生的细节,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独特的情感。
【教学方法】品读法、圈点勾画法、交流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PPT。 【教学教程】
一、预
1、导入:直接导入(板书标题)
2、检查前置学习任务单
(前置学习单内容分为复习部分与预习部分两部分内容)
三、导(学生汇报)
导学一: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和总结。
品析与藤野先生无关的事,理解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导学二:结合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情。齐读第 37 段。
四、构
1.总结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小练笔:采用本节课学习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中的一种,写一个片段作文,题目自拟。提示:同学们 可以在前置学习单中的片段作文上进行再创作。 3.推荐阅读:鲁迅小说《呐喊》
3.出示:单元目标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读
探究一: 1.品读描写藤野先生的语段,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表达:
我们组品读第
段文字,通过 (一句话或一个字或一个词),体会到了藤野先生是 的人。
探究二: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由组长分配好组员任务和责任,指定副组长、记录员、纪律员、资 料收集员、汇报员等。提示:3 分钟读文,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预计用时 5 分钟)
学科:语文
设计者基本信息
姓名
学校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分析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
3、研习课文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分析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复习第一部分研习的内容要点。
(问题与答案参看第一课时)二、在课后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
明确:该部分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段)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三、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次的内容。
学生默读第4、5两段,思考下列问题: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居然”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要点:1.因为“日暮里”中“日暮”会使作用自然想到“日暮途穷”之意,从而触发他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
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大概是物以希以贵罢。
”“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
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
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
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3.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案
5藤野先生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藤野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生活俭朴、为人正直,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的人。
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去解开这个谜底。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语文活动:你写我猜选取一位你的现任老师,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
写时隐去姓名,让大家来猜。
(二)探寻名人之路鲁迅的这段留学生活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些事件?交流点拨: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1)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
(2)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3)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侮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4)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须改变“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之路。
(三)品文中妙笔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交流点拨: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
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2.这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交流点拨: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
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的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也刻画出来了。
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自学本文把握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领会各组织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脉络文明、记叙有序的方法。
2.自学使用白描手法,把握住特征刻画人物。
(三)智育渗透点通过自学本文,体会鲁迅先生猛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自学鲁迅先生“我以我故乡情”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融合课文内容自学,使学生践行猛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1.指导学生查询有关鲁迅先生资料。
2.编列课文结构提纲,找出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语言、行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学习精选若干片段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语言行动认知人物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找到课文中描绘先生的语言、行动的语句。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认知课文。
2.结合背景介绍,壹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3.教师鼓励学生通过问题的思索、探讨,化解本课的难点”、“疑点”。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并作介绍性写作,整体认知课文,介绍课文的线索;展开认知性写作,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层。
(二)整体感知课文就是鲁迅先生回忆起早年游学日本生活的散文。
事隔20多年,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应该回忆起的,就是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由此可见藤野先生师德的感人。
藤野先生少年时期研习过汉语,对中国怀着崇高的谢意。
尽管时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颇受肤浅民族主义的毒害,但是蘑野先生丝毫不受到严酷空气的影响。
鲁迅先生诚挚感受到蘑野先生人格的了不起,怀著敬佩的心情,歌颂了藤野先生的师德,歌颂了藤野先生对中国人民的亲善感情。
写作时必须特别注意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人课文,板书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感情,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自学探究
1.精读第24---31段,思考: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其实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
话中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
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
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
中国人。
(3)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匿名信事件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力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三、互动探究
精读第38段,思考:
“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
“增加勇气”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
“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
(1)这句话有什么意思?这样一来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拓展延伸
同样是写老师的回忆录,试比较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文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作者对三味书屋中施行封建教育的先生只是“很恭敬”;而《藤野先生》则表现了作者对毫无民族偏见,热心诚恳地关心,帮助“我”的藤野先生真诚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
老师总觉得作者写藤野先生的外貌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相貌。
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
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
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
”
四、小结梳理
五、课堂检测
1、完成《阳光课堂》上的相关题目。
2、学习本文“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外貌的白描手法,写出班内一位同学的外貌或典型性格特征。
要求:1.不得超过100字。
2.不能有过于明显的提示语。
——写人必须抓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