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藤野先生》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二)交流读后感受
从对人物的认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等方面说说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3.自读第24~3l段,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生活俭朴、为人正直,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的人。
(三)赏析语言特点
1.朗读课文1-3段,说说 这三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地描写的基础上,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也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却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等手法,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2.朗读第5段,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大概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藤野先生教案 第二课时
学科语文课题藤野先生教学方法演示主备赵东枝使用人授课时间9.22教学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远大的抱负。
重点难点1.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感受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品析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核心素养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德育渗透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个性补充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也体会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读到此时,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够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去治病救人,济世救国。
可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去解开这个谜底。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自主预习,梳理文章情节提问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明确:因为鲁迅去日本是为了探索救国道路,而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所以他要独自去仙台学医,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
提问2:在仙台期间的哪两件事让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弃医从文?明确: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或: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
提问3:看电影时,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明确:“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影片中的中国人是一群麻木愚昧的中国人。
提问4:作者是如何把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的?明确: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作为“永久的纪念”,但因丢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时时可以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量,用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体会思想感情提问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第6课《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第6课《藤野先生》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表格式)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藤野先生单元第二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阅读本单元,主要是回忆性散文与传记,包括教读课两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自读课文两篇《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
第二部分是写作。
作文写作训练的要求是学写与单元选文内容紧密相扣的传记。
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阅读与作文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综合性学习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理不够成熟。
鲁迅在写作时,一向把自己的思想藏得很深,他说的与他想的往往不同。
鉴于以上原因,课上要多用阅读品味思考的方法,在老师的讲授引好卜‘看清文中的鲁迅。
安排两课时,一课时归纳事件,及人物性格,完成重点。
二课时归纳主题,解决句义,突破难点。
实际操作时,目标重点难点是交融的。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作者笔下的人物,理解作者对所描绘人物的情感。
语言运用: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和精彩语段,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物描写,学习描写人物。
审美创造:品味文中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知语言魅力,涵养高雅情趣,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2.抓住关于藤野先生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感受他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之情。
3.了解“我”在日本的求学经历,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4.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抓住关于藤野先生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感受他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我"在日本的求学经历,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评价方案设计+反思
《藤野先生》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结构导入复习生字词、成语人物描写方法选取典型事例总结评价黑板展示复习导入小组展示总结师生互动课前导学外貌对照描写事例展示成果课后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绯.红(f ēi) 解剖.(p ōu) 诘.责(ji é) 寒颤.(zh àn) 发髻.(j ì) 芋梗..汤(y ù g ěng) (2)根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汉字杳.无音信 (y ǎo) 匿.名(n ì) 瞥.见(pi ē) 畸.形(j ī) (3)根据给出的意思写出成语①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油光可鉴②(声音)高低起伏和顿挫转折。
抑扬顿挫③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深恶痛疾(4)请用“抑扬顿挫”造句(5)本文选自 《朝花夕拾》 ,是一篇 回忆性散文/人物传记 。
【评价内容】目的是什么巩固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理解并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与现代文基础知识。
【方式方法】做题核对答案完成题目,核对答案。
1.回忆已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
2.阅读文章第6段,找出第6段中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找出鲁迅抓住藤野先生的哪几个典型特征。
3.阅读文章6-9段,找出本部分中对藤野先生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及侧面描写。
综合外貌描写,探讨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4.阅读文章1段,找出1段中的外貌描写。
谈谈对清国留学生的外貌描写和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有何区分?作者对两者分别持什么态度?5.阅读文章中的典型事例2,谈谈这部分塑造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形象。
【评价内容】分析《藤野先生》中的人物刻画,学习写人的技能,进行写作训练。
【方式方法】通过反复研读、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出人物描写体现出的人物形象,分析能够突出人物形象的典型事例,由此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感。
请大家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人,以他的性情特点为中心,以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为半径,完成一个刻画人物的段落。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探究其他事件,理清暗线索提问;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地概括。
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其他一些事情,你能梳理出来吗?明确:事件: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庸俗生活;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C.受到仙台医专职员优待;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二、结合分析,主动质疑反复阅读精彩语句段落,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心理?明确:表现了作者对东京的美好憧憬和顿生失望的心理落差。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
“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污浊腐朽气氛的厌恶和对东京失望的感情,并引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丑态丑行的描写,也为后文写“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
2“(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明确:揭示其心理状态: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
他们的政治倾向:效忠满清王朝。
这句话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腐朽的精神状态。
3“实在标致极了”在文中指什么?明确:“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
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4鲁迅为什么一直记得“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明确:日暮里:(1)“日暮乡关何处是”——思乡之情,心境落寞凄凉;(2)当时,日本轻蔑地称呼中国为“日落之国”清朝也确已日暮途穷—忧国忧民。
水户:朱舜水反清复明客死的地方——敬仰他的爱国精神,具有强烈的反对满清统治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5“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鲁迅怎样看待日本友人的关心?明确:“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自学本文把握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领会各组织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脉络文明、记叙有序的方法。
2.自学使用白描手法,把握住特征刻画人物。
(三)智育渗透点通过自学本文,体会鲁迅先生猛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自学鲁迅先生“我以我故乡情”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融合课文内容自学,使学生践行猛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1.指导学生查询有关鲁迅先生资料。
2.编列课文结构提纲,找出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语言、行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学习精选若干片段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语言行动认知人物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找到课文中描绘先生的语言、行动的语句。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认知课文。
2.结合背景介绍,壹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3.教师鼓励学生通过问题的思索、探讨,化解本课的难点”、“疑点”。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并作介绍性写作,整体认知课文,介绍课文的线索;展开认知性写作,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层。
(二)整体感知课文就是鲁迅先生回忆起早年游学日本生活的散文。
事隔20多年,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应该回忆起的,就是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由此可见藤野先生师德的感人。
藤野先生少年时期研习过汉语,对中国怀着崇高的谢意。
尽管时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颇受肤浅民族主义的毒害,但是蘑野先生丝毫不受到严酷空气的影响。
鲁迅先生诚挚感受到蘑野先生人格的了不起,怀著敬佩的心情,歌颂了藤野先生的师德,歌颂了藤野先生对中国人民的亲善感情。
写作时必须特别注意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人课文,板书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线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案(2)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
《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写此文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能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
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把握内容和主题,学习记叙文中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感受藤野形象。
教学难点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方法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采用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藤野先生1.交流相关资料。
2.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1)人物身份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2)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4)对待学生的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3、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4、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
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这是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藤野先生教案第二课时第1篇一、导入新课,并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内容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三、研究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
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
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
依据第6段。
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考虑:生活俭仆。
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依据第11—15、21、22等段。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
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
参考答案如下: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6《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内容,感受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之情,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我”的思想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3.揣摩鲁迅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1.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之情。
2.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难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揣摩鲁迅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今天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学医时的一位老师,全名叫做藤野严九郎。
)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令他终身难忘,其中就包括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和本文所写的藤野先生。
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下这篇文章。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对于一位异国的老师,时隔多年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
二、划分层次,梳理内容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自己哪一段时期的人生经历?明确:回顾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2.全文共三十八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文章可以大体分成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联系预习单)追问: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仙台——离开仙台)明确: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东京印象,交代作者前往仙台求学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4——35段,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离开仙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3.这节课,我们重点关注“我”与藤野先生相关的事例。
设计说明: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借助预习单了解通过时间、地点的变换来叙述事件,构思布局的写作方法,进而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藤野先生》实用教案(附板书)
一、教案基本信息《藤野先生》优秀实用教案(附板书)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藤野先生》2.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文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2.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分析文章主题。
2.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五、板书设计《藤野先生》一、导入新课1.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文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2. 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七、拓展延伸1.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
2. 学生讨论如何学会感恩。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写一篇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藤野先生》,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也学会了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分析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
3、研习课文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分析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复习第一部分研习的内容要点。
(问题与答案参看第一课时)二、在课后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
明确:该部分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段)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三、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次的内容。
学生默读第4、5两段,思考下列问题: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居然”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要点:1.因为“日暮里”中“日暮”会使作用自然想到“日暮途穷”之意,从而触发他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
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大概是物以希以贵罢。
”“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
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
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
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3.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
《藤野先生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背景和作者的留学经历,深入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2.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语言美。
3.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尊师和爱国之情,获得情感上的熏陶。
【教学重点】1. 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语言美。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尊师和爱国之情,获得情感上的熏陶。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上节课了解到鲁迅离开东京到仙台学医,藤野先生对他非常好,他大可跟着老师好好儿学医直到毕业。
但是他却辞别恩师,又回到了东京,后来弃医从文,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过渡: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留学,《藤野先生》一文中记述了当时赴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
那时的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侵略者与沙皇俄国在中国领土之上争夺土地,而中国国民却如行尸走肉一般麻木,对于外国侵略不抱有任何的反抗思想。
鲁迅在日留学期间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一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来拯救中国。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弃医从文”是改变了鲁迅一生的决定,新闻记者想就这个问题采访一下他,请你代替那时的鲁迅发声,就下面记者的提问大纲和小组同学一起准备一下,然后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1)当初为什么离开繁华的东京到仙台去学医?(2)为什么学医学得好好的,中途放弃,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3)做出这个决定时内心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心?(4)你觉得这一决定能给“后来人”带来什么启发?2.过程安排(1)圈画出文中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文中促使鲁迅意识到学医无法救中国的相关事件、文中体现出鲁迅离开东京和离开仙台时表现他内心的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那个时代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今日生活,并为之而奋斗。
2、知识与技能:
感知部分片断,把握人物品格;学会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进一步把握人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过程与方法:
品读语言,揣摩心理;联系实际,理解人物。
【重难点】
把握人物形象。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思路、理解了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课文的。
由于本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所以本节课就把重点放在把握人物的品格上,力争使学生对藤野先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为此,设计时,通过多个角度,遵循从初步感知,到揣摩人物内心心理,到理解人物最崇高的品质的思路,全面挖掘理解人物。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脉络,理清作者思路。
3、的主题。
二、师生合作,研习课文
本文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作为一名弱国的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倍受他人凌辱,而此时遇到了一位使自己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先生。
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具有什么品格,影响了作者一生?
1、初读课文有关藤野先生的段落,谈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部分学生朗读作者和先生相处部分,其余学生思考。
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
⑴谈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出:
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生活俭朴热情诚恳正直求实
⑵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先生的这种品质?教师引导,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2、从具体语言入手,再读课文,把握人物内心活动:
⑴找出有感触的语言,细细品读,体会先生复杂的感情:
例:“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先生没有偏见,真诚关怀我这样一个来自弱国的学生。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没有这回事。
”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也无怪他们疑惑。
……将走的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片,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
他对我的支持,对我的选择虽然很惋惜,但尊重我的选择。
……
2、设若你就是藤野先生的学生,哪些情节你最感动?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
通过多个方面理解藤野先生,使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他正直热情、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尊重学生,关
为学生的爱国激所感动。
三、自主探究
探究思考:
1、是什么原因促使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关注?
2、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对先生几十年念念不忘?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先生的那种真挚感情?
⑴从作者学习上的表现和其它留学生比较。
从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着手。
结论:出于对鲁迅的发愤努力和爱国热情的尊重与同情。
⑵教师给出一些材料:
鲁迅来日本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当时中国国力衰败,而日本国力强盛,日本人很看不起中国人,骂中国人是猪头,是动物。
恰恰在日中国留学生大多数不争气,让更多的日本人骂中国人是动物生出来的低级动物。
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激的鲁迅也受着同样的遭遇。
很是激愤。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人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
结论:
⑴在特殊的环境中,藤野先生没有像其他日本人一样鄙视我,没有民族偏见。
⑵藤野先生“为学术,为中国”的伟大胸怀。
这是藤野先生更深层次的品质。
作者通过最后几段直抒胸意的表达了对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四、小结
1、鲁迅先生的这篇散文,以记叙藤野先生为中心内容,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为内在线索,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表现、正面记叙与反面衬托,深情地赞颂了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敬的工作作风,特别是“为学术,为中国”的伟大精神,以及他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2、在对中的人物分析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的方法,层层分析,且不可停留在表面,可以先从整体上对人物有一个初步认识,再从人物语言方面,课文刻画人物目的等方面感受人物。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藤野先生的品格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对
热情诚恳正直求实先
生
藤野先生的内心尊重关怀同情的
惋惜……深
切
藤野先生的伟大胸怀“为中国”“为学术”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