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主题贯通】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模块1 话题1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主题贯通】

2020高考历史:模块1 话题1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主题贯通】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品主题纵横——知能提升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随着地方诸侯国势力的逐渐强大,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为诸侯的附庸。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觐和述职,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诸侯国内部势力的变化: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

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至此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2.国家分裂,诸侯争霸(1)造成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①井田制的瓦解导致分封制的崩溃,是争霸局面出现的根源。

②周王室衰微,无法节制诸侯。

诸侯势力发展,不尊天子。

③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旧贵族夺权。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类别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点性质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战国兼并战争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为秦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相目的扩大地盘、掠夺人口1.经济基础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生产力的飞跃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下来。

2.变法运动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来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各国的变法实质是一致的,就是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解析版)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时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二、具体表现:(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政局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战国后期);宗法分封礼乐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2)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私有)(3)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礼乐制崩溃(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文化专制);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4)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5)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三、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真题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高考二轮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高考二轮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戴世锋:《社会转型与历史教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人民日报》2014-05-16
/wmzh_pd/jj_wmzh/201405/t20140516_1944554.shtml
杨建兵:《墨家政治伦理思想诠》,《学术界》2015年第11期 张友党、宋艳婷:《厘清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种“国家观念”》,《中学历史教学》
A.铁犁牛耕 家庭农业 C.集体劳作 自然经济
B.奴隶制经济 封建农业 D.集体劳作 铁犁牛耕
解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 向铁犁牛耕演变,①不可能是铁犁牛耕,故A 项错误;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时期主要耕作方 式,石器锄耕是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①不只 是奴隶制经济,还有原始社会经济,故B项错 误;②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的演变,自然经济是 经济形态,故C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 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①应是集 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 种向铁犁牛耕演变,②是铁犁牛耕,故D项正 确。
解析:墨子是站在小生产者利益的立场上的,孟子和商鞅都站在维 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故A、B两项错误;在经济方面,三者都提 出了各自主张,考虑了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故C项正确;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出现于秦代及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针对性训练
猜想三:创设情境材料分析经济转型的表现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 要时期。如图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 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针对性训练
猜想二:运用文明史观辨析诸子百家的主张 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 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 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考虑了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D.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考虑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中华文明的转型——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春秋战国史+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转型——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春秋战国史+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 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 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 “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 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 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D.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
知识梳理
二、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
提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
2024/3/1
3.(广东省2021年适应性考试2)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
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14.(2019江苏卷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
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
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
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5.(2022江苏1)据学者考证,春秋末年,陈国司徒辕颇向封疆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4.(2013江苏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 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 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 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和百家争鸣知识点素材中国古代史考点梳理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和百家争鸣知识点素材中国古代史考点梳理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和百家争鸣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的编年史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

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①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①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春秋时期社会变化:(注意三点)(1)经济发展: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是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2)王室衰微:社会经济发展使诸侯国各自为政,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郡县制出现,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地位下降,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3)列国纷争(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强大,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对诸侯国的控制权(霸主地位)。

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重重灾难(春秋无义战);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固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在不断的战争中,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流不断,出现了民族交融)。

3、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

●战国时期形成的标志事件: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将晋国分了(三家分晋),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田氏代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周朝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 年被秦国吞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2 礼崩乐坏与思想解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与百家争鸣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2 礼崩乐坏与思想解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与百家争鸣
真题体验
考向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 1.(2023·6月浙江选考,3)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 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 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经济 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 方面 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 政治
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 方面
官僚政治演变 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 文化 潮流。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 方面 思想文化的基础。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 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D.权力中心逐渐下移
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出现礼崩乐坏,出奔人员身份不断变化,这反 映了王室衰微,权力下移的现象,故选D项; 战国时期主要是兼并战争,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排除A项; 春秋时期等级界限仍然明显,排除B项; 材料强调导致春秋时期出现“出奔”现象的原因是贵族之间政治斗争, 排除C项。
4.(2023·齐齐哈尔一模)春秋时期,华夏民族深感异族内迁给华夏文明带 来的危机,因此强调“夷夏之辨”。至战国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 迁民族已为华夏族所吸收、交融,出现了华夏居中、“戎夷”分布四方 的“五方之民”的观念。这一变化 A.说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基本消失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动荡,秦统一六国,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B项正确; 分封制度在之后的朝代中仍有实行,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宗法制度的湮灭,排除C项; 秦朝并不属于早期国家形态,排除D项。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时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二、具体表现:(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政局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战国后期);宗法分封礼乐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2)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私有)(3)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礼乐制崩溃(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文化专制);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4)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5)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三、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真题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专题学案:社会转型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专题学案:社会转型

高考热点话题:社会转型01、概念解读所谓“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从社会学研究角度看,人类社会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关键一跃”,促使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比如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

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有人认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两次重要社会转型。

一次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这是暴力革命式的社会转型;第二次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是和平变革式的转型。

将1911-1978年间当作历史整体看,国民政府未完成社会转型,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深入社会转型的机会。

有人将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定位在19世纪前60年,清帝国的根基发生动摇,西方资本主义在向全球扩张,中国成为附庸,并由此接受资本主义近代文明影响,为日后社会变革进行了重要积累。

有人强调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一个时段。

社会结构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发生了变动。

中国近代的转型分为4个时期:第一时期:1840-I860年,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试图在不变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全面抵抗。

但反而遭受到更大耻辱与失败。

第二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随着西方各种影响在中国急剧膨胀,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

第三时期:大约从20世纪初到1911年清王朝崩溃、中华民国创立。

第四时期:中华民国的创立为大规模的制度变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开辟了新的前景。

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册复习: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册复习: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 材料: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 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 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 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 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
3.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 正确的是
等级
乐队
乐舞
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四面
八列
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以史为鉴 古为今用 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激励发愤图强; 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培 育爱国情怀; 儒家的 “以义制利”精神——启示正确对待物质利益; 儒家的 “仁爱” 精神——培育热爱人民 的高尚情操; 墨家的 “兼爱”、“尚贤”、“节用”; 道家的 “少私寡欲”、“道法自然”; 法家的 “废私立公”;
经济转型
生产力 石器锄耕
土地 制度
土地国有 (井田制)
分配
缴纳贡赋
铁犁牛耕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地主土地私有制)

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周秦之变社会转型的含义一是指社会体制的转型,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转变。

二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动。

人们的地位、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的变化。

三是指社会形态的变迁。

即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的大变革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引发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古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变革,西周成型的古代早期文明被以小农经济、中央集权、儒家思想为特征的古代中国文明所取代。

“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

这次社会变迁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剧变,而且还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型。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作为切入点,以通史的视角看待社会的剧变是近年高考的重点。

总体特征: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表现与影响1.推动因素(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直接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

为增强本国实力,各诸侯国致力于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2.转型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制、分封制崩溃;血缘宗亲的贵族政治向选贤任能的官僚政治转变;世卿世禄制向军功授爵制转变;封邑制向官俸制转变;分封制向加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转变;君臣共治向君主专制转变;分裂混战向天下一统转变。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小农经济产生(农业集体耕作向个体经营转变),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手工业、商业出现个体私营;重农抑商的政策确立;(3)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由天下归心向百家争鸣转变);早期“民本”思想产生;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4)阶级上:贵族阶层逐渐失去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士”阶层活跃;拥有大量土地的平民地主和自耕农的兴起。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1中外历史上10次重大社会转型__机遇与挑战并存连延文明新起点教师用书word版本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主题1中外历史上10次重大社会转型__机遇与挑战并存连延文明新起点教师用书word版本

主题1 中外历史上10次重大社会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连延文明新起点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东西方文明变迁中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断,是人类文明连延的新起点。

这种转型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式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

剧烈的社会变革,丰富的历史内容,很容易引起历史命题者的关注,成为近年高考新的命题点。

也正因为如此,在东西方文明发展演进的进程中,每一个历史转型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在复习备考中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中国历史的重要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上,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瓦解,郡县制逐步确立,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产生。

(3)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奠基。

2.明清时期(1)政治上,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军机处设立,表明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2)经济上,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对外关系上,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由开放走向封闭。

(4)思想上,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但理学仍然占统治地位。

3.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中国(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主张。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热点主题串讲 探究4 社会转型与人类文明的演进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热点主题串讲 探究4 社会转型与人类文明的演进

探究4 社会转型与人类文明的演进【链接主干】1.中国的重要社会转型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

(2)明末清初时期: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

(4)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重要变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与新中国的成立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化。

(6)改革开放后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世界历史重要社会转型时期(1)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经济、思想)。

(2)17-18世纪末: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及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近代自然科学、启蒙运动、英美代议制等)。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等。

(4)20世纪40、50年代:两种政治制度对抗、两极格局形成演变、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等。

(5)20世纪末: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

 中外某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及影响【史论拓展】1.近代西方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1)经济上,西方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思想文化上,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理论诞生。

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要形式,音乐、美术佳作不断,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话题8紫禁摇荡教师用书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1话题8紫禁摇荡教师用书

话题8 紫禁摇荡东西方文明变迁中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新起点。

这种社会转型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和革命构成的,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

明清时期适值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机遇与挑战并存,近代曙光初露。

品主题纵横——知能提升一、明清时期封建盛世危机的主要表现1.经济上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清朝前期有了缓慢发展,说明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封建制度衰落的标志。

2.政治上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日益明显,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到顶点,明朝设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说明封建社会已走到末路,由盛转衰。

3.思想上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如黄宗羲揭露和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应当由公众评判天下的是非,是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4.文学上出现许多优秀长篇小说。

如《红楼梦》,通过描写封建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它揭示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真实历史。

二、明清时期近代曙光初露1.经济基础与经济结构的变化(1)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变异①商品性农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异。

如16世纪开始推行的以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押租制和永佃制,不仅使佃农有完备的经营自由,并可出卖田地,导致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

②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促使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出现,解放短工条例颁布,等级雇佣向自由雇佣过渡,出现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手工业的历史性变革与发展①官营手工业向商品化和民营化转变;新兴手工业勃然兴起并占据生产主导地位;形成苏杭丝织业、松江棉纺织业、芜湖浆染业、佛山矿冶业、景德镇制瓷业等著名手工业中心。

【精品】2020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套餐训练 主题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精品】2020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套餐训练 主题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主题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一、封建经济产生1.农业:铁器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

2.手工业: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春秋);打破了官府垄断工商业的局面;手工业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

3.商业:出现私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4.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商鞅)。

二、封建制度确立1.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分封制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

(2)诸侯争霸打破了宗法分封秩序,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3)法家思想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2.贵族的衰落和平民的兴起(1)贵族的衰落:随着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瓦解,西周时期形成的贵族阶层逐渐失去了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

(2)平民的兴起①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拥有大量土地的平民地主兴起,他们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主要力量。

②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大批富裕的商人成为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阶层。

③频繁的战争,使一批拥有治国或者军事才能的平民跻身统治阶层,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三、百家争鸣1.背景(1)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3)私学兴起,文化下移。

2.主要流派(1)儒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阐发了以德治国、“仁政”等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代表。

(2)道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思想特点,提出了“道”为世界的本原和辩证法的思想,阐发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3)法家: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备受当时各诸侯国的重视。

3.影响: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1.任何社会变革都以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根本推动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广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一)政治:A.西周灭亡,东周开始的标志:周幽王被杀;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B.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出现郡县制。

C.秦国实行商鞅变法,灭六国一统天下。

1.商鞅变法(1)背景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②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③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

④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⑤秦孝公求贤若渴,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

③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加强思想控制。

④改革旧俗。

(3)作用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为奏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并促使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2.秦始皇统一中国(1)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客观条件:①人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人民渴望统一;②大势所趋: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统一趋势加快;③社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各民族和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奠定社会基础;④秦国实力雄厚: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最强,为统一奠定物质基础。

(根本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秦王嬴政雄才大略、锐意进取:①广纳各国贤才(如:李斯、尉缭)②采取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各个击破)(2)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①时间:BC230——BC221年②秦灭六国过程: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兵攻占韩国,俘虏了韩王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对应学生用书第18页)品主题纵横——知能提升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随着地方诸侯国势力的逐渐强大,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为诸侯的附庸。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觐和述职,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诸侯国内部势力的变化: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

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至此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2.国家分裂,诸侯争霸(1)造成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①井田制的瓦解导致分封制的崩溃,是争霸局面出现的根源。

②周王室衰微,无法节制诸侯。

诸侯势力发展,不尊天子。

③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旧贵族夺权。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类别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性质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不同点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战国兼并战争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为秦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相目的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同点影响大国吞并小国,强国欺凌弱国,减少了诸侯国的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1.经济基础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生产力的飞跃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下来。

2.变法运动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来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各国的变法实质是一致的,就是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3.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1)从世卿制到任官制:春秋末年,选官与任官之风大开并渐成制度,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是“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这些新因素与社会政治文明演进的总趋势是相适应的。

在官僚等级制度下,官吏不能世袭,可能随时受到升迁、罢免,而享受报酬的形式也由土地为标准改为以实物为支付手段。

这从根本上冲击了血缘宗法关系,并直接摧毁了原有的世卿世禄制度。

(2)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建立了以丞相和将军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又进行了一些配套制度的建设,包括俸禄、官吏选拔、“上计”制度等。

这些行政制度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3)郡县制的逐步确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以此作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有效体制。

郡县制度的确立彻底摧毁了旧贵族赖以抗衡王权的物质基础,为自上而下贯彻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扫清了道路,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4.思想文化的变革(1)由“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①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民间无任何学术可言。

后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官学逐渐走向衰落,文化教育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

②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

首先,它冲破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最后,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台。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著书立说,相互论辩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发展”1.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割据纷争,统一局面遭破坏,但实际上却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

(1)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遭到破坏。

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局面已不存在。

(2)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

(3)从形式上来说,逐步实现着局部统一,这为实现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4)从人们的要求来看,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

(5)从民族关系上来说,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这些因素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加强,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6)从思想理论来说,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2.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

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

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1.(2019·南充一模)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

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

这说明了( )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转型B.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D.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B [从材料可以看出曲沃是晋国卿大夫的封地,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说明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应该从经济方面寻找根源,故排除A项;不能根据“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等信息得出宗族内部实行德治,故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开始瓦解,不能说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故排除D项。

]2.(2019·蚌埠一模)公元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鄇(侯)田,争执到晋侯那里。

郤至说,鄇田所在的温邑是自己的“故地”;天子使者以温邑先后赐封的变化进行反驳,最后取得了晋侯支持,承认鄇田属“王室之邑”。

该事件表明( )A.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B.国有土地的面积不断缩小C.周王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遭破坏D.晋侯主张维护土地国有制C [晋大夫郤至与周王室争夺土地,由晋侯作裁决,说明卿大夫已然挑战了周王室对土地的所有权,冲击了周王的权威,周王已无法自主支配全国的土地。

] 3.(2019·宿州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D [材料中富民思想是士阶层提出的一些思想主张,是对社会发展要求的反映,说明社会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故选D项。

]悟新关注点——激活思维 “家国一体”的分封制[史学新论] 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命题思考] 西周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子弟和功臣贵族分封到各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权威预测)在平定武庚(商纣王儿子)叛乱后,周成王、周公旦便将微子启(商纣王庶兄)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了西周的王畿之地,并继续担任史官一职。

西周这些做法旨在( )A.拓展华夏文明的空间B.削弱血缘政治影响C.提高史官的政治地位D.稳固西周统治秩序D [以殷治殷和将微子启的儿子安排在王畿之地既是为了方便管理殷地也是为了辖制微子启,这样做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统治,故选D项;宋地本身已经属于华夏区域,不算拓展,故排除A项;以殷治殷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统治,并非削弱血缘政治,故排除B项;烈祖担任史官与提高史官地位无关,故排除C项。

] 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史学新论] 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还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中,小到衣食住行(出行车马、朝服、房屋排列、食器等),大到国家祭祀、丧葬习俗、礼仪等。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命题思考] 分封现象“千年不倒”说到底是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血缘宗法制度及儒家伦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2.(权威预测)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此记载说明( )A.统治者生活奢侈腐化B.青铜制造业比较落后C.尊卑有序的政治特征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 [根据材料“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宗法礼乐制度,天子与诸侯间存在明确的等级尊卑秩序,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反映了西周君臣的等级划分,并非强调统治者生活腐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青铜业制造发达,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排除。

] 春秋战国走向一统的文化渊源[史学新论] 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于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

——许倬云《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命题思考] 由西周宗法分封制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血缘同根、民族认同等,成为几千年维系统一的精神图腾。

3.(权威预测)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

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认同D.推动了战国变法C [从“蛮夷”到“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的变化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故C项正确。

社会转型是由生产力发展推动的,不是民族融合造成的,故A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和贵族政治的瓦解,与题目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D项颠倒因果关系,战国时期的变法推动了民族融合,而不是民族融合推动战国变法,排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