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大气压强教案2
《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大气压强》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大气压强》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气压强》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
但由于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容易被人们忽视。
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
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大。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以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规范表达的能力。
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但不是重点。
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相关推荐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二)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三)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玻璃杯、硬纸片、试管一根、长约两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一个、镊子一个、注射器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一套、打火机一个。
学生:皮碗(每两人一对)四、教学方法(一)示范法:教师给出示范,进行具体操作演示。
(二)谈话法:师生间进行交流对话。
(三)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通过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围绕主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如右图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压强?生:受。
师: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生:各个方向。
师: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提问:浸入空气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呢?请学生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出示课前已经抽好气的马德堡半球,让学生使劲拉但不开,打开气阀,球内进入空气后却很容易拉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3.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4.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教具:集气瓶、水槽、两个小吸盘、饮料瓶、水、硬纸片教学方法:提问法、分析法、讲解法、实验法、归纳法等。
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学生讨论并猜想)2.实验演示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③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
看到了什么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硬纸片第一次掉下来而第二次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学生讨论、回答:①硬纸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②空气对塑料瓶有压力;)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引入大气压强4.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由于空气也受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1.大气压强很大1)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①塑料挂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②用吸管吸汽水;③墨水被吸到钢笔里…)2)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2.大气压强的测定1)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初中物理实验:测量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测量大气压强教案测量大气压强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大气压强,了解大气的重要性及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地球上的大气层对人类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及变化,我们需要进行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水银气压计和万能气压计。
实验材料:气压计、水、手动气泵、U型管、测量尺。
实验步骤:1.将气压计装好。
打开气压计,将U型管和手动气泵连接到气压计上。
2.用水银充满U型管。
将U型管倒立后放在水银箱中,使水银的两端高度相等。
3.打开气泵,用力向气压计中抽气,此时U型管中的水银会随之升高。
当水银高度达到一定值时,手动气泵上的压力会增加,使水银箱加压。
4.关闭气泵,记录此时U型管中水银两边高度的差值,即为大气压强。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气泵过度加压,破坏气压计或U型管。
2.注意测量尺的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大气压强值,可以让我们了解大气层中的气体压力大小及变化规律,对于天气预报、气象研究等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测量大气压强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空气质量变化、预防自然灾害等。
实验拓展:无论是航空、物流或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考虑大气压强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
除了通过实验测量大气压强,我们还可以通过观测天气变化、收集气象数据、建立气象模型等方式来了解大气层的状况及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适应气象环境。
总结:通过本次物理实验,我们了解了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和意义。
同时,还应该注意实验安全,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精度,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从而更好地认识大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1.物理实验指导书,高中教育出版社2.地球科学实验指南,蒋迎春出版社3.气象学概论,邹凤英出版社。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优质教案通用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大气压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变化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重点: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压计、气球、注射器、玻璃瓶、吸管、水槽等。
学具:每组一个气压计、气球、注射器、玻璃瓶、吸管、水槽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气球在空中飘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气球飘浮的原因,从而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大气压强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使用气压计进行测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强,并记录数据。
4. 知识讲解:(1)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2)大气压强与气温的关系: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增大;气温降低,大气压强减小。
6. 互动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吸饮料、注射器抽取药液等。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
2.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
3. 生活实例:大气压强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吸管吸饮料时,为什么饮料会被吸上来?(2)注射器抽取药液时,为什么药液会被抽取出来?答案:(1)吸管吸饮料时,饮料被吸上来是因为吸管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将饮料压入吸管。
(2)注射器抽取药液时,药液被抽取出来是因为注射器内部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将药液压入注射器。
2. 拓展延伸: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强在航空、气象等方面的应用。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压强的形成原因和测量方法;掌握大气压力的计算方法;了解大气压力对人体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大气压力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与大气压力相关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关天气预报的图表,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天气预报中会提到高气压和低气压?2.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够站在地面上,而不会漂浮到天空中去呢?学生进行个人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3.实验探究(25分钟):教师现场展示“杯中水”实验。
材料准备:一个塑料杯,一张纸,一些水。
步骤:(1)教师先将纸塞在杯口,然后将杯口紧贴在水面上,再轻轻拔掉纸片。
(2)请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4)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大气对水施加了压强,使得水面上升,从而避免了水的流出。
4.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将大气压强的概念进行解释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形成原因。
5.计算和应用(2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大气压力计算公式,并结合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与大气压力相关的问题。
例如:问题2:一些空气压力计指示器显示为0.8千帕,换算成标准大气压是多少?问题3:一辆汽车的轮胎内部的空气体积为0.05立方米,压强为2000帕,计算其中的气体质量。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学生的回答,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②高度和深度有什么不同?
③大气压随着高度如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均匀吗?为什么?
④标准大气压的值可用几种方法表示?
⑤氢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为什么会爆裂?
⒉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人们生活在大气层的最底部,此时相当于在大气海洋的最深处;高度越高,在大气海洋的深度就越小,反之亦然;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与液体压强有相似之处,大气压可用 来粗略计算。随着高度的增加,h减小,同时高空空气的密度减小,从而大气压p减小。由于h和ρ同时发生变化,所以p与h的变化并不均匀,不是成正比的关系。
⒌解释现象:刚上课时,老师演示的实验,表明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托住了硬纸片,所以硬纸片不会掉下来。
(二)大气压的测定
⒈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伽俐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备课日期:年月日
课题
第三节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并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Fra bibliotek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大气压的特点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压的测量
(1)大气压的大小: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105Pa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1一、地位和作用:“大气的压强”是压强概念的巩固和延伸,也为下一章学习“气体浮力”作必要的准备。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了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某些知识的转移和类比作了铺垫。
本章内容的编排是在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因此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4.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实验研究思考获得知识的能力。
思想目标:让学生掌握由实验探讨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树立辩证唯物xx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处理:1.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学生基础和思维水x。
处理: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是难点。
依据:教材只要求像课本中那样简单说明大气压强xx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就行,而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
处理:利用演示实验与水柱类比突破此难点。
四、教材的看法:课本以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新课,尽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中已解释原因,对部分预习过的学生来说,已经失去神秘感,没有了悬念。
如果教师以此实验引入,这部分学生满足于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xxx。
因此我采用取硬币的思考题,由于学生没见过,因此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却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观察实验更仔细、认真。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引言大气压强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之一,对于地球形成、天气变化、空气污染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中学物理课程中,教授大气压强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解释大气压强这一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知识。
二、前置知识在学习大气压强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的物理概念:1.气体状态方程2.液体静力学基本概念3.大气的成分和结构三、教学目标1.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与气压、气温等因素的关系2.能够利用大气压力的概念和原理,理解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与气压、气温等因素的关系2.难点: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内容及方法1.概念讲解:通过实物、模型演示,描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强调大气压强与气压、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在讲授时加入情绪、语气词,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感觉。
2.实验探究:选取一些案例,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设计实验,在实验当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大气压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式课堂: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讨论,体验大气压强对生活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设计实验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知识检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小测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实验后写一份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应用。
3.行为表现评估: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和作业质量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互动和思考,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体验式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4. 实验操作:测定大气压强的值5. 练习题: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3)实验操作: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2. 教学难点:(1)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2)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大气压强。
3. 介绍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实际意义。
4. 进行实验操作:测定大气压强的值,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时,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及其含义。
在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实验操作环节,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课方案【篇一:初中物理压强教课方案】《压强》教课方案【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压强的看法.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5、会用所学知识解说生活中常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案例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察看压力的作用成效2、研究压力作用成效的有关要素3、学惯用控制变量法和变换法研究问题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经过察看、实验以及研究活动等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尊敬客事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2、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培育学生参加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3、培育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平时生活中的问题【教课要点】压强看法的理解【教课难点】有效组织好研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成效与什么要素有关,真实理解压强的看法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教课方法】一、直观演示法:经过实验直接表现,让学生直接察看压力的作用成效,给学生产生对压强的直接的感觉,及惹起他们的兴趣二、议论法:经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睁开议论并发布看法,培育学生擅长思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三、解说法:教师经过简洁、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教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简单控制教课进度,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批系统的科学知识四、增强方法:介绍公式后,经过在课中增强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增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公式的运用【课时设置】一个课时【教课方案思路】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教课时,本着切近生活、从学生的实质出发,创建出研究问题的情形,让学生踊跃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培育参加的意识,提升参加能力;经过准备教具,亲历研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实时的运用知识剖析问题,稳固提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增强自信心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课准备】(教师)软毛巾一块,木盒一个,钥匙串,一个三角尺,一支铅笔。
(学生)课前认真进行预习。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通用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大气压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测量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压计、覆杯实验装置、抽气机、气球等。
学具:每组一个气压计、覆杯实验装置、气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覆杯实验,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2)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气压计的使用。
(3)分析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如海拔、温度等,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讲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抽气机、气球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动手操作气压计,测量教室内不同位置的大气压强,观察并记录数据。
(2)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4. 例题讲解:(1)计算题:根据气压计的读数,计算教室内的气压值。
(2)应用题:分析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抽气机的工作原理。
5. 随堂练习:(1)填空题:大气压强与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2)选择题:气压计的测量原理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测量方法。
2. 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3.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2)简述大气压强与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3)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大气层对地面产生的压力。
九年级物理《14.3大气压强》教案(人教版)
1、2、3、4、5题小组之间实行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水平
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水平
培养学会生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水平
四、大气压的变化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
1、大气压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有什么规律
在课 本“想想做做”实验中,当拿着此装置 从山脚到山顶水柱的高度将怎样变化?为什么?
演示实验二:
(1) 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同学们要知道实验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九年级物理全册《14.3大气压强》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复备标注
二、大气压的存有
1.阅读课文前面的“?”和图3—1。读后问:大家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
A、电话B、吸尘器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平D、抽水机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订正
答案展示
综合训练
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手指钩着挂钩往上拉。要用较大的力才能使吸盘脱离桌面;如果把吸盘戳个小孔,我们很轻松地就能使吸盘脱离桌面。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壱、视频、实验引入,设疑激趣1、视频“瓶吞鸡蛋”实验让同学们感受观看神奇的现象。
2、用一个普通的饮料瓶,在瓶上扎孔。
灌满水时水从孔中流出,但是当瓶盖拧紧时,竟然不出水了,又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作用在瓶上呢?教师:为什么出现如此神奇的现象?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大气压强。
教师:这种神秘的力量就是大气压强,回想一下什么是液体压强?什么又是大气压强?弐、进行新课一、大气压强1、通过两幅图片让学生回忆液体压强,得出大气压强的定义。
2、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
通过视频展示实验,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3、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利用现有的器材自己动手来试试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水槽、广口瓶、乒乓球、纸片、胶头滴管、塑料吸钩)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动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积极动手,通过设计、实践,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并且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边演示边讲解,大家既学会了知识,又加强了印象,学生还能获得一种成就感。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学生思考,可能的答案:(自己解释这些简单的现象)(1)用吸管吸饮料。
(2)塑料吸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
(3)墨水被吸到钢笔里。
4、提出思考问题(1)大气压是怎样产生的?(2)大气压的方向?(3)为什么人感受不到大气压?学生通过积极讨论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二、大气压有多大1、估测大气压教师介绍一种方法粗略测量大气压大小,利用公式P=F/S,知道面积和力,就可以得出大气压大小。
学生可以课后寻找其它方法测量大气压。
2、精确测量大气压强早在1644 年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就利用水银来做实验,精确地得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通过视频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测量方法,仔细分析,通过液体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等,得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讨论:(1)玻璃管倾斜有无影响?(2)玻璃管粗细有无影响?(3)上方进入空气会怎样?三、介绍: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微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微教案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够分析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
3. 让学生掌握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原理,能够通过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
2.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 托里拆利实验及其原理。
4. 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
5. 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课件、实验器材(玻璃杯、硬纸片、试管、玻璃管、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镊子、注射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打火机等)。
2. 学生准备:皮碗(每两人一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压强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
(1)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如覆杯实验、呼吸、打气筒等。
3. 讲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讲解大气层对地面产生的压力。
(2)讲解地球自转对大气压强的影响。
4. 讲解托里拆利实验及其原理。
(1)讲解实验步骤:如何测量水银柱的高度。
(2)讲解实验原理: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测定大气压强。
5. 讲解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
(1)讲解间接测量法:通过液体压强来测定大气压强。
(2)讲解直接测量法:使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定大气压强。
6. 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1)解释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不容易倒出来。
(2)解释为什么吸管能吸饮料。
(3)解释为什么飞机能飞上天。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上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视频,了解大气压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撰写一篇阅读笔记。
5.课堂反馈:
-学生需在作业中反映出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对实验操作的感受,以及对小组讨论的评价。
作业提交时间: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在下次课前提交,探究作业和拓展阅读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作业的完成质量、思考深度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同时,教师将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上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单位及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能够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现象。
3.掌握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托里拆利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
2.大气压强的单位及计算方法
讲解大气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大气压强。
3.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
介绍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
4.托里拆利实验
讲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过程中大气压强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大气压强பைடு நூலகம்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并撰写一篇小短文。
2.实践作业:
-在家里尝试完成覆杯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一次户外活动,如爬山或去海边,观察并记录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或气温的关系,以照片和文字形式提交。
3.探究作业: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大气压强》精品教案 (2)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会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2)知道大气压强是很大的,会用实验的方法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了解托里拆利实验;(3)了解生产、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和粗略测出大气压强的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感受自然界中大气压强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难点:粗略测出大气压强的值;实验器材:(学生分12小组)大、小试管,水槽、广口瓶、气球、熟鸡蛋、吸盘多个、水、玻璃板、小硬纸板、弹簧测力计、三角尺、火柴、二个半球、抽气机、吸盘球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析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拿着塑料瓶(上下扎有小孔)不漏水的趣味小实验教师把吸盘球扔向教室窗户的玻璃,吸盘球没掉下来;-----板书课题:大气压强学生拿着此实验塑料瓶则会漏水学生观察这一现象,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证明存在1.让一名学生利用吸盘来挂住一个大钩码,要求学生边操作,边讲解;2.把二个半球扣合在一起,让二名学生向相反的方向拉,结果不费力,二个半球就分开了;再把二个半球扣合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里面的空气,再让这二名学学生演示实验一学生演示实验二1.全班学生观察这二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现象,分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生向相反的方向拉,结果没拉开,接着在半球两边各加一名学生,还是没把半球拉开;3.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把它们压合的这么紧?4.教师讲述:——(早在17世纪中期己由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
格里克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回答了这类问题:“没有什么,是空气。
(九年级物理教案)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九年级物理教案
____(省、市、区、县)厦门第六中学陈宗荣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实验或有关事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用大气解释简单的现象。
知道如何设计实验测量大气压。
重点难点1.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的方向。
2.大气压强值的测定实验设计。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学会利用网络等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验器材皮碗,筷子,报纸,水杯,硬纸板,水槽,水管,钩码,弹簧管秤,烧瓶,热水,烧杯,鹌鹑蛋,针筒德育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强教案2
九年级物理教案
(一)课题
大气的压强
(二)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难点是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分析对比,指导应用。
(六)教(学)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可口可乐瓶1个,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玻璃管,水槽水银,皮碗,米尺,烧瓶,两用气筒。
学生用:皮碗(每两位学生一对)。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演示实验;实验置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再慢慢按下图1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2、引题:同学们想知道实验中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阅读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用两个皮碗作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生照课本中图11-2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讨论如何操作,拉开皮碗的力更大。
2、师生讨论: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实验效果(表现为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抽出和挤出的空气的多少。
思考:在大气中,拉开被抽出空气或被挤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或皮碗为什么必须用力,感受什么情况下用力较大,让学生逐步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3、实验验证:
再看覆杯实验:(如图1)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纸片。
而当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圈时硬纸片未掉下来,说明处处都存在大气压强,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演示:广口瓶吃鸡蛋实验,将点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装有细砂的广口瓶中,迅速将剥壳的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慢慢被吸入瓶内,如图2。
讨论: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4、小结: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引导过渡: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1、由图3覆杯实验的启示,我们将盛满水的可口可乐瓶去盖倒插在水槽中,发现瓶中的水仍不下落(图4),把水改变成水银,瓶子用试管代替,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如图5,用此实验可研究大气压强的大小。
2、演示
(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2)边讲边做演示,完毕后,请一位学生上台用米尺测一测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
(提示水银柱上方是真空)
教师讲述并板书: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学生求出760毫米水银柱的压强的大小。
由P=ρgh,算出得:P=105帕。
(教师板书这个值),简要说明不同地方大气压强不同,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4、小结: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帕。
三、巩固练习
1、演示: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针的孔用橡皮帽盖住,拉动活塞后放手,活塞返回原处(想想为什么?)。
再将注射器倒置过来后,在活塞上挂300克的钩码,活塞不会被拉出注射筒。
请同学们讨论这又是为什么?
2、演示如图6的实验:将细玻璃管插入烧瓶的软大塞小孔中,用两用气筒抽去烧瓶中的空气后,迅速把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将会看到烧瓶中有小喷泉出现。
讨论原因引导学生归纳解释此现象的要点。
3.学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观察到的大气压强现象;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常见的大气压强现象。
四、课外作业
用刻度尺测你手掌的长和宽,粗略计算你手掌的面积;求作用在你手掌上的大气压力有多大?想一想,作用在你手背上的大气压力有多大?
(八)说明
1、课文中摸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的"皮碗"在生活资料商店有售,这样的皮碗是金鱼缸中固定水草用的。
这个模拟实验效果好。
2、采用覆杯实验引伸出托里拆利实验,这样的过渡比较自然,效果好。
做托里拆利实验的关键是让玻璃管内装满水银,(要注意排出管内的空气),然后将水银管倒置插入水银槽内,管内水银徐徐下落,上部变为真空,这段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支持着的。
3、用注射器做活塞拉动后返回实验,活塞挂重物实验和用烧瓶作喷泉实验。
一方面是进一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现象。
这样,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还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