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是一种历史必然
异化理论
论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现实启示摘要:在马克思理论与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异化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第一要务,要注重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要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异化劳动异化一、马克思对异化的论述:异化: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
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克服。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也是有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的,马克思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将异化概念不断深入完善,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青年黑格尔派时期(1843年前):马克思开始学习了解异化概念,是从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开始的。
因此,马克思的异化论也是从自然的异化开始的。
“自然对我们的意识来说,不再是恐惧的来源,而正是伊壁鸠鲁使直接的意识形态、自为存在成为一种自然的形态……对自然的任何关系本身同时也就是自然的异化。
[1]”此时马克思认识到的异化仍然是黑格尔的观点,而他自己的思考也停留在思想层面,思索着自然界的本质,进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权衡,并没有超出黑格尔的范围。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及巴黎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费尔巴哈逐步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束缚,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种种缺陷,逐步开始形成全新的世界观。
在异化论方面,马克思认识到了黑格尔异化论中过于夸大“自我意识”的作用,并扬弃了其中的唯心主义观点,对异化的思考也逐渐深入到政治经济学层面。
(1)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理想的政治制度开始批判。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市民处于官僚组织(国家组织)和社会组织(市民组织)双重组织中,前者的物质由市民构成,国家对市民来说是形式的对立面,而后者的物质并不是国家,市民本身对国家来说是物质的对立面。
(完整word版)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摘要:科学技术在为社会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异化了人和自然。
机械世界观、私有制、片面发展是造成这种异化的根源。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前迫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异化;人;自然;私有制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既压榨、剥削、奴役工人,又压榨、剥削、奴役自然,成为人自发展的桎梏。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做罪恶之源,而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自身或其物化,而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逻辑,它使得技术的使用成为资本家阶级攫取利润、霸权的工具。
1 科学异化的表现形式科学技术不仅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人类从混沌之初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今天的日新月异信息爆炸,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科学技术对于推动全人类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科学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负面影响的紧迫性也被提上议程。
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人类作为主体能力发展的限制和对物化工具的依赖。
当人们运用高科技的快捷交通工具时,很少再有人愿意长途跋涉;当人们享受便捷的通讯设备时,则放弃了古老的书信;当人们可以在温暖的房间内居住时,人们可能失去对寒冷天气的抵御能力。
人们更加倾向于借助科技力量使自己的生活、劳动变得更加简单。
然而,此产生的体能下降、精神困扰问题却是高科技时代带给人类的无法回避的负面效应,人性的异化便愈发陷入深层次。
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衡,科学技术也存在非理性,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某种状况下存在背离,科学技术在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生转变的同时,也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脆弱,日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对自然的依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浅析教育异化现象
文_教育教学43摘要:人们常说,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一代人,关乎国家未来。
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也就是教育异化,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只有采用正确措施超越它、消解异化的不良后果,才能培育出新一代现代人。
关键词:教育异化;人文教育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就充分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
人的一生离不开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人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创造出更多地社会财富,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然而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产生一定的“偏差”也就是所谓的“异化”现象应运而生。
一、教育异化的含义异化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实际上究其本源异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了哲学的高度。
异化的概念有很多种,不同地思想家对它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定义。
比如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建立在人和活动产物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异化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一方面由于人为因素使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本质,将利益放在首位,将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过程转化为“产品生产”的过程即教育被异化;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充实自己,学习知识和技能那样单纯,更多地以金钱多少、职位高低相匹配,人被教育操控即人被教育异化。
二、教育异化的表现1、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现如今的教育更多地忽视了自身的发展,目光短浅的局限在“功利”二字上。
仿佛这个时代只有与经济利益的挂钩,才能使人能有更强的动力去“提升自己”。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看到的只有金钱和物质的消费,有些有缺师德的教师在课堂上该讲的知识需要在课下“补课”集中或一对一进行教授,当知识与金钱挂钩难免会使教育也逐渐变得更为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教育失去了本真的意义。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摘要】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的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再认识,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现在社会中出现异化现象的历史必然性。
着重阐述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异化现象,例如拜金主义、技术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展异化和大众社会心理层面的异化。
【关键词】劳动异化理论异化现象异化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最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处于异化状态。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阶段和方面:(l)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者相对立。
“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①(2)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
因为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本身就成了一中异化的活动。
劳动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
在这种劳动中,工人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劳动不是人的需要,而是手段。
(3)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的类本质就被贬低为手段。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②(4)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同人相异化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
二.我国社会中出现异化现象的原因探究马克思认为,正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41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47关系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所以产生了所有制,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的支配。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胡乔木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围绕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
这方面的文章已经发表了好几百篇,专门的讨论会也开过好多次。
这场争论是有意义的。
争论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广泛地推进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回答和解决争论中的所有重要问题,是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来共同进行的一项巨大工程。
我今天的讲话不可能涉及争论中的很多问题,只准备就几个主要问题讲一些意见,跟大家一起讨论。
说得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人道主义,我想首先应该指出,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这两个方面有联系,又有区别。
我们现在讨论人道主义问题,尤其需要注意两者的区别,以免造成意义上的混淆。
关于作为伦理原则的人道主义问题,我在讲话的第三部分将专门谈到。
当前的争论,首先在于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
因为已经发表的宣传人道主义的文章,大都没有区别人道主义的这两种含义,而且大都把人道主义作为解释历史、指导现实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来理解和宣传。
当然,宣传人道主义的文章意见不尽一致,不赞成或不完全赞成这种宣传的文章也不少,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应该看到,现在确实出现了一股思潮,要用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甚至要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或部分归结为人道主义。
有的同志提出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样的根本性的理论命题;有的同志宣传“人——非人——人”(即人异化为非人,再克服异化复归于人)这样的历史公式;一些同志认为不但资本主义社会有异化,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异化;一些同志热衷于抽象地宣传“人的价值”、“人是目的”这类人道主义口号,认为可以靠它们去克服这种“异化”。
如此等等的说法,提出了这样一些根本问题: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怎样来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究竟应该用怎样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人道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作为我们观察这些问题和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武器?我认为,现在这场争沦的核心和实质就在这里。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摘要:科学技术在为社会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异化了人和自然。
机械世界观、私有制、片面发展是造成这种异化的根源。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前迫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异化;人;自然;私有制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既压榨、剥削、奴役工人,又压榨、剥削、奴役自然,成为人自由发展的桎梏。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做罪恶之源,而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自身或其物化,而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逻辑,它使得技术的使用成为资本家阶级攫取利润、霸权的工具。
1科学异化的表现形式科学技术不仅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人类从混沌之初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今天的日新月异信息爆炸,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科学技术对于推动全人类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科学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负面影响的紧迫性也被提上议程。
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人类作为主体能力发展的限制和对物化工具的依赖。
当人们运用高科技的快捷交通工具时,很少再有人愿意长途跋涉;当人们享受便捷的通讯设备时,则放弃了古老的书信;当人们可以在温暖的房间内居住时,人们可能失去对寒冷天气的抵御能力。
人们更加倾向于借助科技力量使自己的生活、劳动变得更加简单。
然而,由此产生的体能下降、精神困扰问题却是高科技时代带给人类的无法回避的负面效应,人性的异化便愈发陷入深层次。
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衡,科学技术也存在非理性,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某种状况下存在背离,科学技术在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生转变的同时,也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脆弱,日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对自然的依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一、本文概述“异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在哲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探讨。
这个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工具。
本文旨在对“异化”概念进行深入的辨析,理清其历史脉络,挖掘其理论内涵,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异化”概念进行解读,包括其哲学基础、社会学应用、文学表现以及心理学解释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异化”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异化”概念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
二、异化的定义与内涵异化是一个深刻且复杂的概念,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
其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从其本真状态或原始状态中脱离出来,转变为与其原始状态相对立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可能失去其原有的本质、特性或价值,变得陌生和不可控。
在哲学领域,异化通常被用来描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扭曲。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异化被理解为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之间的对立关系,即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
这种异化导致了人的不自由和不平等。
在社会学领域,异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丧失了个体性和独特性,成为社会规范的奴隶。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判断力,变得盲目服从和缺乏批判精神。
心理学上,异化则可能表现为个体的自我疏离感,即个体无法认同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感到自己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分离。
这种异化可能导致个体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文学作品中,异化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与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疏离和冲突。
通过描绘人物的异化经历,作家可以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关注。
异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领域的概念。
人的全面异化
人的全面异化“异化”一词来自于希腊文,意为分离,疏远,陌生化。
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
黑格尔用“异化”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仍是在外化和分离的意义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
因此,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
自我意识的异化没有被看做人的本质的现实异化的表现,即在知识和思维中反映出来的这种异化的表现。
相反的,现实的即真实的出现的异化,就其藏在内部最深处的---并且只有哲学才能揭示出来的—本质说来,不过是真正的人的本质即自我意识的异化的现象。
在费尔巴哈那里,异化概念的含义被引申了: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这是一个双重对象化的过程:首先是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是主体沦为这一对象化的对象。
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论述是从国家问题开始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政治国家的彼岸存在无非就是要确定它们这些特殊领域的异化。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从政治异化开始转向经济异化,接触到异化的经济基础问题,指出:“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是一种独立的东西。
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价值。
钱是从人的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统治了人,人却向他膜拜。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探讨,充分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明确提出异化劳动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和劳动者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
同时,马克思特别注意把异化同对象化区别开来,并认为劳动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对象化,而异化则意味着“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
因此对象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共同基础,而异化只是特定历史阶段存在的现象。
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显然,从异化这个词的历史观意义来说,它是指一种社会过程,在其中,人们活动的结果变成统治他并与他敌对的独立力量,包括作为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即国家,人的精神力量的绝对化并变成超自然的力量,科学技术向着反对人本身的方向发展,等等。
克服异化劳动的可能与途径(经典)
试论克服异化劳动的可能与途径摘要:异化劳动是一种劳动人民被奴役的、丧失了自主意识的生存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处存在。
马克思深刻的揭露了这种劳动人民被奴役的本质,从而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本文从异化劳动的表现、本质、原因等各方面探讨了克服异化劳动的可能,最后从生存论意义上提出了现实社会中克服异化状态的途径。
关键词:异化劳动人的本质共产主义生存论一、何为异化?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为《手稿》)中提出来的。
在这本小册子中,马克思正是借助于“异化劳动”的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到底什么是“异化劳动”呢?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同阶级一起产生的,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用《手稿》中的话说,就是“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就是说工人们在现在的劳动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反过来为他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所统治,日渐成为劳动的奴隶。
二、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四个方面来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劳动的异化状态。
第一,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就是说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反过来成为奴役劳动者的对象,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2第二,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意思就是说工人从事劳动并不是其真心诚意的去自愿的进行劳动生产,而是通过劳动本身来换取其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中持存的生存资料,即换取“工资”。
工资对于工人来说就是劳动的目的,在获取工资的同时遗忘了劳动本身的意义。
用《手稿》中的话,“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3。
当代社会的异化
当代社会的异化摘要:当代人类异化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指出当代人类异化有其必然性,存在着积极的一面,但对人类的发展也有其巨大的负面效应。
探讨了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视野下当代人类异化的消解。
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人的发展是异化不断扬弃的一个历史过程,并对当代人类异化消解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以强大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改造世界,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
但同时人类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又产生了始料未及的消极后果,使当代人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全球危机”。
面对充满困境和危机的世界,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困惑不解和无所适从。
当代人类异化不仅具有全面、隐蔽的特征,而且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又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领域的异化当代人类异化现象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中。
一方面,在经济领域的产品生产中,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劳动者,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但在当今人类社会中,劳动所产生的劳动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了一种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反而和劳动者自己本身形成了对立。
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现代私有制企业中,这种异化是特别明显的。
公有制企业和社会本质上不会产生劳动产品的异化。
但由于现实公有制体制方面的不发达、不完善,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异化,特别是个别特权者利用自己所有的特权通过贪污、受贿、不公平分配等途径占有劳动者的产品。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也就越大,劳动者本身受到的异化程度也就越强。
再者,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地活动,人们本来应该在劳动中肯定自己,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可是当代人类的劳动部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到摧残;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劳动本身仅仅是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答案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主张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都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还要善待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进化的一种社会文明。
生态自然观在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上指明了方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础。
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为构建生态政治提供理论指导。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生态自然观的深化与完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体现了我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总之,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自然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从我做起,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答: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
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国外马克思主义复习资料
一:卢卡奇的代表作及其主要观点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青年黑格尔》(1948年);《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1948);《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年)(一):《历史与阶级意识》主要论述到下面这些基本问题: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1):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是对辩证理论的一种误解,“自然辩证法”它撇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动去讨论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必然淹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本性的革命本性。
(2):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一方面他强调,在任何给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的形式,内容,范围和它的客观性都受到相应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他也主张人们关于自然知识的增长,应归结于社会辩证法。
(3):历史唯物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知识2: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1):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必然的现象(2):物化的具体表现:由于劳动分工,将生活分解成一块块;现实变的物化、僵硬化和机械化;人们只重视眼前的物,而忽视了对前途和未来的思考。
(3):物化意思的形成及其危害:粗糙的经验主义和抽象的乌托邦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没有感情。
3:渴望总体性(1):总体性范畴是具体的:认为专门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现实,绝不能站在社会现实之外去探索他的总体性范畴。
(2):总体性并不排除部分的多样性,但总体总是优先于部分(3):总体性范畴所指称的现实是一个动态性的发展过程(4):渴望总体性就是渴望领导权4:无产阶级: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卢卡奇认为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是唯一的,客体—因为它是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主体—因为它才有资格充当社会现实的认识者和改变者。
5:革命实践:社会现实的改变着(1):实践主要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现实;(2):实践和理论统一在历史进程的转变中;(3):实践是总体的转变者,他认为实践正确与否取决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发展。
“异化”问题讨论和周扬的遭遇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思想解放的开展,在人性、人道主义问题上的禁区被逐渐打破。
至1982年底有关讨论文章已有400多篇。
那时,人道主义、异化是作为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在进行的。
但是,进入1983年以后,却突然变成了一个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反党反社会主义。
以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为靶子、为拐点,掀起了一场对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批判。
探讨人道主义成了“大问题”1980年9月27日,周扬在中央党校作题为《思想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报告,概略地谈了他对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看法,并说“我们的缺点和错误是把人道主义送给了资产阶级”。
该文全文刊载于中央党校主办的《探讨》杂志1981年试刊第2期。
1980年10月下旬,全国马列主义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学术讨论会在天津举行,中心议题就是人性、人道主义、异化问题。
10月29日《光明日报》对会议作了详细报道。
周扬在听了会议情况的汇报后,比较详细地对这个问题发表了看法。
1982年5月12日,周扬在“毛泽东文艺思想讨论会”上发表题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的讲话,也谈到了当时讨论较多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他再次提到经济异化、政治异化和思想异化。
这篇讲话经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兼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主任邓力群审阅,发表于6月23日《人民日报》。
时隔半年,周扬在《发扬十二大精神》一文中说:“我们要爱惜人,关心人,过去我们也批评过人道主义、人性论,有的带有很大片面性,有的是批评错了的。
我们要提倡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不应不加分析一概反对或轻视。
唯物主义的人性论、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总不应该不讲。
而且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
”(《人民日报》1983年1月5日)“全国纪念马克思一百周年学术报告会”文件袋1983年3月7日,周扬在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联合举办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做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的报告。
领有与自由:拉埃尔·耶吉的异化理论
领有与自由:拉埃尔·耶吉的异化理论 ◎闫高洁内容提要 第四代批判理论学者拉埃尔·耶吉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构造异化理论的方案。
在《异化》这一著作中,她围绕“领有”与“自由”两个概念说明了自己的认识。
首先,她回顾了此前的异化理论的发展,指认了其中的本质主义缺陷。
继而,她根据此前的思想成果将异化把握为妨害个人领有生活、通过社会实现自由的状况,抑或关于自我与世界的“无关系的关系”。
她通过概念推演与现象分析两种方式澄清了以上的理解。
耶吉的异化理论意味着一种社会性的、解放性的批判,具有明确的反对个人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向度;它也避免了关于扬弃异化的教条主义。
不过,它作为形式性的框架仍然需要对接关于具体的社会环境的讨论。
关键词 拉埃尔·耶吉 批判理论 异化 领有 自由〔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5-0087-08一、为什么应当关注耶吉的异化理论当下在大西洋两岸的哲学界中活跃的柏林洪堡大学教授拉埃尔·耶吉(RahelJaeggi),是第四代批判理论的一位重要代表。
作为著名学者霍耐特的弟子和曾经的助手,耶吉不但熟悉从阿多诺、哈贝马斯到霍耐特的思想传统,以及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阿伦特等欧陆人物的洞见,而且擅长调取北美哲学界的杜威、罗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等学者的研究成果。
通过灵活地运用这些素材,耶吉成功地介入了同时代的资本主义批判和实践哲学的领域,也在学术的波澜中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她的思想愈发受到目前学者的注意。
在与弗雷泽(NancyFraser)等学者一起构建的资本主义批判和方才出版的《进步与衰退》(ForschrittundRegression)之外,耶吉还撰写了两本知名的专著:《异化:关于一个社会哲学疑难的现实性》(Entfremdung:ZurAktualit teinessozialphilos-ophischenProblems),以及后来的《生活形式批判》(KritikvonLebensformen)。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异化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所谓的异化,是指的事物在发展变化中逐步走向对自身的否定。
因此,异化实际上指的就是杨弃。
因此,异化有两个特征:1、异化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异化必然走向异化的异化。
即否定之否定。
黑格尔是提出最早异化理论的人;黑格尔承认,先有自然界,然后有人,有人的精神。
他认为自然界之前还有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叫做理念阶段,或者叫做逻辑的阶段。
这个阶段变出了自然界,这就叫异化。
费尔巴哈把这个概念接过来解释宗教。
以前18世纪唯物论批判宗教比较肤浅,光说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
人怎么会信上帝?这是愚昧无知,不懂科学!这种批判很简单,费尔巴哈用异化解释宗教的起源,就比以前深了一步,进了一步。
圣经说,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创造了亚当、夏娃。
费尔巴哈指出来的却正好相反。
他说,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上帝。
不仅如此,人还把自己的本性也放到上帝里去了。
上帝有无比的智慧,这智慧是什么东西?是人的本性。
上帝爱世人,爱是从哪里来的?也是人的本性。
上帝有意志,意志是从哪里来的?也是人的本性。
所以,是人把自己的本性赋予自己创造的上帝,并且把它无限夸张,成了个上帝。
但是在创造出上帝之后,却跪倒在上帝的脚下,向它哀求:伟大的上帝啊!你创造出我啦!请你救苦救难。
我什么都不是,我是卑微渺小的,你是伟大全能的。
一切好的东西都归到上帝那里去了,顶礼膜拜。
这个过程,费尔巴哈把它叫做异化,叫做人性的异化,或者叫做人的本质的异化。
上帝哪里来的?神哪里来的?都是人自己造的。
自己塑菩萨自己拜,不认得了,反而倒过来,让上帝支配自己。
修道士为什么不结婚?因为天国里有个新娘,叫圣母玛利亚。
他把自己需要的,异化成圣母,他就不要新娘了。
修女在天上也有个新郎,就是上帝。
异化概念
异化概念:某物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与某种曾属于它的他物相分离,以至于这个他物成为自足的并与本来拥有它的某物相对立的一种状态。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
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
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异化在一定历史阶段同对象化与物化有关。
但是,异化不等于或归结于对象化与物化。
对象化与物化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将与人类社会一起长存,而异化活动则是短时期的历史现象,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异化必将在社会历史上绝迹。
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规定:1、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即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工人在生产活动本身中的异化。
(即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同样,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肉体的生存手段)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应于人对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应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异化特征:1、异化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异化必然走向异化的异化。
即否定之否定。
从马克思异化角度看杜威美学
艺术与生活——“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看市场环境对审美趣味的影响”讨论稿异化,即异己化、对立化。
异化理论并非马克思首创,在他之前,霍布斯、卢梭、黑格尔等哲学家都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
相较于前人,马克思对异化理解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提出了“劳动异化”的理论基础,对现实中存在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在资本主义畸形的生产关系下,工人劳动越多所得反而越少。
马克思对此的解释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最终转变成了一种异化的劳动。
谈及艺术与审美,我们常常会使用诸如“遥远”、“飘渺”、“高贵”之类的形容词,仿佛只有歌剧院中的正襟危坐或是博物馆里的耐心赏味才能被称之与艺术的接触。
然而,艺术从来不是无源之水,如同山峰起于大地,鲜花发于土壤,艺术应是始终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事实上,回溯艺术史,我们会发现人类关于审美最久远的回忆源于祭祀这一原始社会不可缺少的活动,人们从对图腾的崇拜中参悟纹饰之美,从隆重的祭典中感受音乐与舞蹈,质朴的生活给予了人们最原始的艺术感悟。
由此可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艺术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之中,它从来都是源于生活而超越生活的存在。
何为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指影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系列外部因素。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的历史带入资本主义阶段,拜物主义成为锱铢必较的现实社会主流,因此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我们的生活是不能逃脱市场环境影响的。
既然审美趣味不能脱离生活,生活又始终笼于市场环境之中,那么审美趣味和市场环境间存在交互关系的结论也就不难得出。
在上述三个基本概念的阐述后,我们接下来将站在异化理论的角度看待市场环境对审美趣味的影响。
市场在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之间构架供求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下,艺术欣赏者通过消费行为来影响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方向,艺术创作者又利用自己掌握的卖方优势来引导艺术欣赏者的消费偏好,二者最终在相互影响下被迫达到一种市场关系下的平衡,形成整个社会的主流审美兴趣,而这种审美趣味是艺术作品分别于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间的异化。
明清监察制度异化的历史审视
自明罢废谏院始,至清台谏合一止,明清两代监察制度的重心不断向臣僚转移,监察机构从相对独立的机构逐渐完全对皇帝负责,监察对象只有百官朝臣。皇帝通过监察机构掌握百官的言行动态,至此,监察制度完全丧失了对于皇权的谏议监督功能,完全成为服务于皇权的控制官员的工具。
2监察组织与方式逐渐非常规化
随着明清皇权的高度强化,对官员及民众的控制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之相适应,监察组织与方式也突破以往的常规程序与设置,特务监察逐步兴起。明洪武十五年,锦衣卫设立,大规模的特务政治由此兴起。此后不久,东厂、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关相继设立,厂卫制度逐渐完备,并成为监察百官的重要工具。东厂等特务机关不载于《明会典》,即不属于国家正式机构,却拥有极大的特权,可不经任何国家法定程序监控、逮捕、审判、处置臣民,只需对皇帝本人负责。清承明制,密折奏事、粘杆处等特务制度与组织基本沿袭了明代对于官僚群体的监控。《明史》记载,明代官员的日常交际、生活动态乃至一言一行无不置于特务机关的掌握之下,监察逐渐成为“监控”与“监听”。可以说,特务监察的盛行体现了明清监察的非常规化与非程序化,即国家监察权力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不依靠国家规章制度与法定程序,拥有源于皇权的、超越国家政制运行的特权。
明清时期监察权呈不断扩大化趋势,除原有的监察官员履职之外,还涉及提督学校、组织科举、纠察军队、审理案件等等。可以说,监察机构对行政的监督很多时候是以直接插手行政的方式来实现的。监察权力与司法、行政等权力的边界日益模糊,监察机构的独立性与专职性被极大削弱。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背景】1、《导言》是为了推动德国思想界由宗教批判向现实批判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将德国社会变革的目标由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提升到无产阶级的人的解放的高度而写作的。
2.也是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转变的产物。
(书P257)《论犹太人问题》人类解放现实力量和现实途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背景】手稿写于1844年4月-8月,是他进行政治研究的最初著作,是马未完成的一部早期著作。
1、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突破思辩哲学、欧洲工人阶级)2、对物使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于1842-1843年到《莱菌报》工作,期间过对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促使他开始关注物质利益问题并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思考。
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肯定市民社会对国家和法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1843年底,到达巴黎,直接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并参加工人阶级斗争,使他更力领悟到,对现存世界的批判绝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是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要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省,需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恩格斯交往)恩格斯《大纲》的发表,用社义的观点直接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济学的基本范畴,指动马克思进行政治学研究。
1843年10月,马以极大热情投入了广泛政治学研究之中,先后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詹姆斯穆勒等人的经济学著作,写了若干手稿和笔记(巴黎手稿)。
【内容】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规定异化劳动理论是贯穿《手稿》的中心内容。
在《手稿》中,异化劳动特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
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不同,马克思是从工人阶级的处境来看待异化的,并将其与对象化相区别。
所谓对象化,就是劳动的现实化。
“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化是一种历史必然
作者:韦香竹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
摘要:通过对异化的理解、异化产生原因的分析,说明了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要阶段,但不具有永恒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异化存在的社会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异化才能被消除。
关键词:异化;生产力;私有制;历史必然
异化(alienation)一词已被现代社会广泛使用,许多学者都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异化的历史,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83-02
一、异化(aIienation)的来源及涵义
异化aIien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起初出现在经济学的领域,后来又延伸到哲学和社会学的使用范围。
而现代社会对异化的使用则更为广泛,许多学科都借用这一词,并在不同的领域给出了各自具体的解释。
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异化”的解释有三点:一是,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二是,在哲学上是指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三是,语言学上指连发几个相似或相同的音,其中一个变得和其他的音不相似或相同。
异化(alienation)在朗文词典中的解释就是“离间、疏远”,“疏离感”和“让渡、转让”的意思,实际上指的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使主体有一种被剥夺感。
二、哲学中的异化问题
早在马克思之前就有诸多学者论及异化问题,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在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社会契约论的论述中就包含着异化思想,他赋予异化以对抗性的含义,他认为文明是邪恶的源头,文明导致的生活做作、堕落,文明和科学扭曲了人身上的善良天性,阐明了他强烈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追求人类自由与平等的精神,他的异化思想是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异化是一般人本主义的哲学范畴,它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首先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出现的。
黑格尔认为异化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异化,通过扬弃返回自身,也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费
尔巴哈克服黑格尔唯心的观点,以感性的人为出发点,用异化概念批判宗教,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移植了异化概念,他从批判宗教进入批判产生宗教的世俗基础。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是指劳动异化,但是,无论在黑格尔那里还是在费尔巴哈那里都没有马克思所论述的异化劳动的概念。
在黑格尔看来任何劳动,人的活动的任何物化(同思维的任何对象化一样)都是异化。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始终不变的超历史的概念,坚决反对把异化概念普遍化,因为这样做掩盖了异化概念的现实的历史意义,成为唯心主义结构的基础。
三、异化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
马克思在扬弃前人异化理论的基础上,超出一般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深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后,异化的概念凸显出来,引起了哲学界的激烈争论。
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异化还基本上停留在外部现象上,而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揭示了一个经济事实,即人的劳动的异化,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是现实生活异化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异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异化是历史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历史根源。
异化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个是生产力不发达,作为原始形式的异化劳动根源于生产力不够发展的状况,它是人类力量尚未充分展开的必然现象。
“人实际上把自己的类的力量统统发挥出来(这里只有通过人类的全部活动,只有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并且把这些力量当作物来对待,而这首先又是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
”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质即消灭异化劳动的物质基础。
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异化根源于匮乏(这种匮乏是由生产力水平引起的),即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居民或集团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某种具体的自然物或产品的数量上的不足。
匮乏造成了人被人的否定,甚至人被物的否定,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互为否定的关系。
从萨特的这一观点可以看出生产力不发达,造成自然分配不均,是使人异化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水平上,劳动才变成异化劳动,也就是变成奴役、压迫人的条件和形式。
当生产力高度发展到人们改造自然、创造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条件、改变自己本身、发挥他所固有的“本质力量”的时候,就不会使自己的本质异化,奴役自己了。
另一个原因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二者实际上是同义语,私有制是社会分工发生的结果,也是异化产生的根源。
在私有权关系的范围内,社会的权力越大,越多样化,人就变得越利己,越没有社会性,越同自己固有的本质相异化。
早在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在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过程的分析阶段中,指出第一阶段是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贫富之间的对立,奸诈虚伪、专横冷酷、竞争倾轧、野心贪婪等邪恶和祸患都接踵而来,富人和穷人之间对立,富人成为强者和统治者,穷人成为弱者和被统治者。
马克思在劳动异化中分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造成了人的自我异化,私有财产一
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也就是,私有制与异化劳动互为因果,异化劳动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一旦产生又不断地把异化劳动再生产出来。
异化劳动导致了工人与资本家在物质生活上的两极分化,表现出了鲜明的阶级性。
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它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着一切,它统治着无产的劳动者,也统治着剥削他人的资本家。
异化既表现为我的生活资料属于别人,我所希望的东西是我不能得到的、别人的所有物;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
在奴隶社会,劳动者(奴隶)完全被异化成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封建社会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被异化为受物的要素所支配;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被异化,同时资本家也被资本关系所奴役。
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与私有制互为因果关系,要实现人的本质和建立符合人的本质的制度,首先要消灭私有制,还要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条件。
所以,人类社会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才能消除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
四、当今社会中的异化问题
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异化,这个问题一直是理论学家争论的话题。
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阶段,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也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复归的过程。
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生产资料公有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为消除人的异化奠定了基本的经济制度基础。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没有发达到使物资相对丰裕的程度,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在这种复杂的经济制度下,异化现象也必然表现得比较复杂。
如在经济领域的异化现象,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改革和变化,但有一部分改革不彻底的国有企业仍是传统的公有制经济的代表,采用集权和官僚主义的管理方式,权力滥用,职工的权利容易被侵害,最后导致腐败;同时私营经济又有相当的发展。
在相当长时间里发展更为迅速的是各种三资企业(中外合资,合营,合作企业),外方独资企业等,“三资”企业等经济成分的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在一定区域和程度上存在着异化劳动。
在政治领域,由于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行使,导致有一些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滋生腐败,致使国家政治生活异化,危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异化,如职业的异化,职业化是出于谋生的需要,人必须选择一定的职业以谋生;消费的异化,人们在强大的商品市场面前,失去了判断力,消费风格趋同化;生活环境的异化,由于人们在工业发展中只顾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外在环境的改善,因而招来了大自然的报复,等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异化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只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但不是其理想状态和顶点,不具有永恒的历史必然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除异化现象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够充分,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彻底消灭了私有制,人们才能达到过去历史中不可能存在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异化才不再存在。
因此,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把向“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使命,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平稳地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消除异化,实现人类的高度文明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韦香竹(1980—),女,广西东兰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职硕士,河池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政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