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要解●武禹襄
武禹襄太极拳论
武禹襄太极拳论武禹襄 2011-7-8 16:28:001、简介2、十三势行功要解3、太极拳解4、太极拳论要解5、十三势说略6、四字密诀7、打手撒放8、身法八要简介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同乡杨露禅大架动作,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长兴公教长拳,因其年岁已高〈80余岁〉,不再传拳,其子耕耘走镖山东,不在身边。
但见他求学心切,便将其介绍给陈氏同族十五世陈清萍。
陈清萍的拳架小而紧凑,加圈缠丝,是陈氏小架拳派的支流。
武禹襄学拳很下功夫,潜心专练。
在杨氏大架和陈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成为现在的武氏太极拳。
后传其甥李亦畬(1832~1892),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郝传其子月如、少如。
月如以教拳为业,武氏太极拳始在外传。
其特点,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
十三势行功要解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间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太极拳解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先在心,后在身。
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须要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王宗岳太极拳论释义太极拳谱一大抄
王宗岳太极拳论释义太极拳谱一大抄《太极拳谱一大抄之一》所有太极拳谱,最早出自武禹襄。
李亦畬抄本之王岳四篇,应该是武禹襄研究过的那么,武禹襄的几篇,如何写作来的?一、如果我是武禹襄,如何解太极拳论呢?二、又如果我是王岳,如何创写太极拳论呢?答案只有一个:承传。
换句话说,即是「抄」「作」。
武禹襄会参考甚么拳谱呢?以下为武禹襄的简介:()永年人,出身官绅人家。
当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武氏兄弟爱其术,从杨学习十三势大架,得其梗概。
后武禹襄兄长于年中进士,任河南舞阳知县。
武禹襄赴兄长任所,顺道过温县陈家沟,拟求益于陈长兴。
经长兴老介绍,遂从赵堡镇陈青萍学小架,学拳月余,备悉理法要义。
又于舞阳盐店得王岳得乾隆(-)年间人《太极拳论》更有,以练拳着有《要言》;又衍为《十三势行工心解》。
并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八要》。
其着作简单精要,无一虚浮。
后人称其拳术为武氏太极拳。
武禹襄传其甥李亦畬。
李亦畲传郝。
这样说,太极拳应出自武禹襄,而不是杨露禅。
我们练武禹襄的心法,而打杨、陈、吴家的拳。
《太极拳谱一大抄之二》武禹襄可能参考过的拳谱,我逐一翻查。
也发现些道理。
这些古拳谱多有系统,前文后理,解说拳义。
我把似曾相识的,如后。
一、《武编选》明代唐顺之()作。
据说唐顺之为戚继光过枪法。
如何分?「拳有势者,所以变化也。
横斜侧面,起立走伏,皆有墙户,可以守,可以攻,谓之势。
」太极拳论没有说攻守,指说「走」、「黏」。
没有指出「墙户」重点,所以太极拳,便没有势可言。
如何知虚实「惊法者虚,取法者实。
似惊而实取,似取而实惊虚实之用,妙在存乎人。
」虚实,是指两下。
太极没有练「惊」。
如何着熟「欲精、欲多用、欲熟、欲騪(搜,索也)、欲狼。
两精则多者胜,两多则熟者胜,两熟者騪与狼者胜。
」騪,指找新径。
狼,指真实、狠。
太极只练着熟,还差很远。
雷同之拳势名称「高探马、指裆势、一条鞭势、七星势、骑虎势、地龙势、拗步势、玉女穿针等。
」太极势其实并没有甚么特色。
武禹襄拳论
武禹襄拳论1、十三势行功要解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2、太极拳解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先在心,后在身。
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须要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
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
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乃能八面支撑。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博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收即是放,连而不断。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宜曲蓄而有余。
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3、太极拳要论解曰: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静犹动,视动犹静。
太极拳解—武禹襄
《太极拳解—武禹襄》原文如下: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先在心,后在身。
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须要从人,不要由已。
从人则活,由已则滞。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
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
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收即是放,连而不断。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1.【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太极总纲曰:以心形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心—>意—>气—>身,这个过程,身体外动需要气的指挥,气要收敛入骨,方能有运身之感,如何导气,前提是心静神舒。
2.【心为令,气为旗,神为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宗师杨澄甫曰:“心为主帅以发令,气为传旗如听命”很好的解释了“心为令,气为旗”即:这里“神”才是主帅,“心”为旗语,“气”是令旗,“身”是士兵,只有这样上指下令,才能很好的配合无间。
每时每刻都守此规矩,方有进境而有所体悟。
正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3.【先在心,后在身。
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杨澄甫曰:“凡走架子以心意为本,身体为末,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之谓也。
”前辈的注解,解释了“先在心”而“后在身”的先后顺序。
武禹襄《太极拳论》
武禹襄《太极拳论》纵观整个拳论,从练的角度着手,条理清晰,内容翔实,相对于王论可操作性更强。
大体分如下几部分内容:一、对“灵劲”和“整劲”目标的总要求。
二、合成“整劲”三、“整劲”应用的锻炼四、通过虚实锻炼“灵劲”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此段是对太极拳要达到“灵劲”和“整劲”目标的总要求。
“灵劲”的要求是精神内收,注意力高度集中;地面的支撑反作用力贯穿至顶端形成虚灵顶劲,虚实鼓荡变化灵活,运动时周身轻灵。
“整劲”的要求是:间架结构稳固,没有缺陷;力量平衡均整,没有凸凹;劲力连贯顺达,没有断续。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此段主要阐明如何达到“整劲”。
首先寻找出“其根在脚”的“根”。
绝大多数习练者以为“其根在脚”就是用脚蹬地,其实只对了一半,因为用脚蹬地利用的是地面的摩擦力,一蹬人就出去了,根本没有“根”。
要想有“根”,就是在蹬出的反面寻找出拉住的力量(平衡力),就像一张弓,弓背外撑,弓弦拉住一样,主要利用地面的支撑反作用力,这样“根”就产生了。
其次,沿脚、腿、腰、手指的传导路径节节贯穿的整合为一体,达到“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之境,也就是过去所谓的“五弓合一”。
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此段主要阐明“整”与“不整”的内部体现。
如果整为一体,无论上下前后左右怎样运动,皆能运动自如、劲力顺达。
如不能运动自如、劲力顺达,必是在腰腿的传导或整合方面出了问题。
这些都是内部地感觉,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此段主要阐明“整劲”的运用。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是指利用对方人体杠杠破坏其平衡。
武式太极拳的哲学理念
浅析武禹襄祖师武学理论中的哲学理念清河县太极拳研究协会王保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武禹襄祖师在博采众多拳种精华的基础上,以易理阴阳转化为精髓,创编出别具一格的新拳种,后人为表其功,便在该拳名前冠以武字,以别他派。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武式太极拳。
经武禹襄和两个外甥李亦畲、李启轩共同切磋、研究几十年,无论是拳理、拳架、打手都达到了当时太极拳的顶峰。
它所蕴含的哲学理念至今仍在指导着我们。
现在世界上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已超亿人之多,莫不把其当做学习指导的瑰宝。
一、武禹襄、李亦畲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拳理,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成了指导学习太极拳的“法”。
世间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
武术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在不断发展中一步步达到更高级水平的。
武禹襄祖师能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创编出别具一格的新拳种,不能不说是中国武林中有胆有识的优秀人物,他在武术诸多流派和拳种当中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从实践上加以解决,实在令人敬佩。
武禹襄祖师在太极拳解中讲“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明确告诉习武者练拳先练心的重要意义。
又进一步强调,“先在心,后在身”。
练拳先要知拳理。
也就是说先要从理论上明白练太极拳首先解决指导思想问题。
不能练糊涂拳。
对于在练拳中应解决的诸多问题,也都层次鲜明地告诉了我们。
如欲要引进落空。
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已知彼,欲要知已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已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点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
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膊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
围绕“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这个题目,先师们总结出一连串的要解决的问题,九个“先要”处处显示出“先在心、后在身”的极端重要性。
同时阐明了各要害点之间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
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没有了后者,前者也就不能存在。
怎样理解太极拳论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怎样理解太极拳论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吴文翰:要全面地理解古典拳论“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这句话的提出是针对打手(推手)而言的,其本意是对方进攻我左边,我的左边就是虚的,不和对方顶抗,引化对方;对方向我的右边进攻,我的右边就是虚的,虚而走化。
后来,李亦畲对此进一步解释:“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意思是对方进攻我的左边,我左边虚化的同时,右边反攻对方;对方进攻我的右边,我右边引化,同时左边进攻对方。
近代一些太极拳家根据自己的体会,又对这句话进行了不同的阐释。
比如有人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是指自己练拳时,左手重,对应的左脚就要虚;右手重,对应的右脚就要虚。
这样,手和脚就能够对称平衡。
不能出现左边都重,或者右边都重的现象。
这些解释,我认为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太极拳爱好者可以参考。
但是,对这两句话最早的解释,应该是李亦畲的论述。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只是说了左边来,左边引化;右边来,右边引化,没有说“左引右进,右引左进”。
李亦畲对王宗岳的拳论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不仅有引化,还有进攻。
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就比较全面了。
其实,王宗岳拳论之中是含有反攻的意思的,只是没有明确地说出来,比如“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里就有柔化后反攻的意思。
李亦畲把王宗岳拳论解释得更加明确了,把王宗岳没有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虽然这句话是对推手(打手)而言的,但是,也可以指导我们练习套路。
走架即打手,打手即走架。
无论是打手和走架,都要分清虚实。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这句话也是一个分清虚实的问题。
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把虚实开合做好。
以前,我们谈过有关虚实开合的问题,这里我再进一步讲讲。
首先,练习太极拳要从身体重心的变化上来掌握虚实开合。
比如,身体重心在左腿上,左腿就是实,右腿就是虚,最明显的就是弓步动作。
当然,也有人以发劲来划分虚实,比如左弓步向前发力,重心虽然偏于左腿,但是由于右腿向前蹬,所以,右腿就是实的,左腿就是虚的。
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及解析
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及解析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及解析,武禹襄的《太极拳论》是在王宗岳之后,演戏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后结合自己的实践,开创了自己的太极拳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
武禹襄的《太极拳论》的内容如下: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汤,神宜内敛。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原文: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动作,全身都要动作,动作是要轻灵,就是必须圆活,才能轻灵。
圆活没有主宰,等于机器轮子没有按装上,还是不起作用,所以“必须贯穿”等于全部机轮按好了,一处转,则处处转,才叫贯穿。
要轻灵,必须松,要贯穿,必须圆。
而太极的圆,又必须公转之中还有自转。
自转就是“懂劲”,或里缠,或外缠,螺旋推进,比起机器轮子,更为复杂。
原文: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心静体松,内气舒畅,才能做到鼓溋内敛。
原文: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处处转的圆,全身配合的合适,自然可免此弊。
以上一节,是讲拳的原理和运动规律,经身形,讲到气,又讲到神,层层深入。
原文: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方向的变化,全在腰劲,因又是重心所在之处,腰的方向变了,脚、腿必随同转变。
与人交手,手先接触,所以必须把圆圈行至手指上,也就是手指须走缠劲。
原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这是说上下的圆圈配合的协调一致,不自牵碍,才能得劲。
原文: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配合的不恰当,身上的劲就由散而乱,检查毛病,一定是腰和腿的方向不一致,或是方向转过了。
武禹襄太极拳论注解
其 次 ,眼 神 除 了 应 随 手 指 转 动 以 及 看 着 必 须 注
视 的方 向以外 , 万 不可 被 外物 所吸 引 , 以 致 分 散 了 注
陈式、 吴式、 赵 堡 架 的 金 陵架 太 极拳 , 在 劲 路 上 较简 便 的做 法是 这样 的 : 每 当前进 落脚 时 , 脚 跟 先 着
1 . “ 一 举动 . 周 身俱 要 轻 灵 ”
宜 内敛 , 无使 有缺 陷 处 , 无使 有 凸凹 处 , 无 使 有 断 续 处 。其 根 在 脚 , 发于腿 , 主宰 于 腰 , 形 于 手 指 。由脚 而 腿 、 而腰 , 总须 完整一 气 , 向前 退 后 乃 能 得 机 得 势 。 有 不得机 不得 势 处 , 身便 散 乱 , 其 病 必于腰 腿 求之。
轻 抓地后 , 同时上 提 , 这样脚 趾 、 脚 跟 向下 抓地 为 实 , 脚 心轻轻 上提 为虚 , 叫做 “ 实 中有虚 ” 。 每后 退 时 , 大
夫深时 , 身 上 感 到有 一股 热 气 到 处周 流 , 比如 掌 心 、
脚心、 腰 部 等 处 很 易 觉 出 发 热 而 蠕 动 。这 种 热 气 的 感 觉, 有人 叫 它为 “ 精气” 。这是 一 种体 内的能 量流 , 功 夫 深 的人 ,贮 藏 的 能 量 多 ,所 以 用 起 来 力 量 大 而 有 余, 精 神 也充 沛。 这种 能量 周流 全 身 , 给 全 身 肌 体 一
2 01 6 . 1 2
【 原文 】
一
断 , 乃坏 之速 而无 疑。
举动 , 周 身俱要 轻 灵 , 气须贯串, 气 宜鼓 荡 , 神
虚 实宜 分清楚 , 一 处 自有 一 处 虚 实 , 处 处 总 有 此 虚实, 周 身节 节贯 串 , 无令 丝 毫间 断耳。
【理论】武禹襄原传五十四式太极拳
【理论】武禹襄原传五十四式太极拳武禹襄原传五十四式太极拳导读:一、武禹襄原传五十四式太极拳名目及演变二、古拳传承有续三、“转换折叠”与“背丝扣”四、“接运蓄发”与冷弹急脆武禹襄传李启轩五十四式太极拳1.太极起式 2.揽雀尾(左) 3.揽雀尾(右) 4.单鞭5.提手上式 6.白鹤亮翅 7.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9.上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11皰虎归山 12.肘底看捶13.倒撵猴(左) 14.倒撵猴(右) 15、斜飞式 16.海底针l7扇通背 18.撇身捶 19.云手(右) 20.云手(左)21.乘式 22.高探马 23.右分脚 24.左分脚25.转身践步栽捶 26.翻身白蛇吐蕊 2了.二起脚 28.伏虎式(左)29.伏虎式(右) 30.踢一脚 31.转身蹬一脚 32.双峰贯耳33.野马分鬃(左) 34.野马分鬃(右) 35.玉女穿梭(左) 36.玉女穿梭(右)37.玉女穿梭(左) 36.玉女穿梭(右) 39.十字手 40单鞭下式41.金鸡独立(左) 42.金鸡独立(右) 43.云手(左) 44.云手(右)45.对心掌 46.十字摆莲 47.上步指裆捶 48.翻身七星捶49.退步跨虎 50.转身双摆莲 51.弯弓射虎 52.进步打捶53.退步怀抱双捶 54.合太极.收式我在十多年前就停止了杨、吴二派太极拳的练习,专攻武式太极拳。
原因是阎志高先师传的这套小架确实难练,且理法深奥,以内带外的功夫真要十年八年才见端倪。
十年前在小河沿听人说霍梦魁先师还有一套发劲的快架子,是武禹襄最初在赵堡学成后所创,传李承纶先生后,启轩先师原样没动地传给了葛顺成(字显斋),葛老显又传给郎舅霍梦魁。
至于霍先生传给了何人就不知道了。
查唐豪的《太极拳研究》和吴文翰师叔的著作得知:葛顺成确是李二先生的弟子.而霍梦魁又是自幼师从于葛老显。
拜读李启轩的《各势白话歌》,李二先生的拳架应该与李大先生有所区别,李大先生是一代宗师。
得武禹襄真传后又多有创新和增益。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编者按: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
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有文炳然。
虽未能以科名显,然以才干和志向为当道所器重,频受邀,均以老母在堂辞却。
武禹襄终生研究太极拳,及至到老,病卧床榻,犹为侍疾者讲论拳术,娓娓不倦。
武禹襄传世论文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身法八要》、《十三势说略》等。
被后世尊为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武禹襄: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作者:武禹襄注释:杨澄甫[以心行气。
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注:心是精神意气之总称。
乃指走架时一拳一动以精神为主动驱使其气,即每一开合之中,开时必须意气达于手指,合时必须意气通于脊背,而后至足跟。
在如斯线路中,将全身之筋伸直行之,则自然沉着而有缠劲,其气就自然而收敛入骨髓矣。
[以气运身。
务令顺遂。
乃能便利从心。
]注:用功既久,气能随意而运动,则身之运动为意之运行,其根乃在心(精神意气)。
因以心行其气也,所有屈伸起落,务须曲线缓和,毋使身手内发生棱角之病,是之为顺遂。
如此则身可从气,而气可从心矣。
[精神能提起。
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注:使目平视,两头略拔,则谓虚灵顶劲,精神自然而连带提起矣,亦即头顶上有棚劲之谓也。
头顶上有掤劲,则可减去身之重量,其转动自然轻灵,而无迟重之虞矣。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妙,所谓变动虚实也。
]注:每一动作其身手均有主宾之分,如能随机换意,互为主宾,意之所至,气即随之,是之谓灵。
意左则左为实,意右则右为实,能如意而倒换之,意气不滞住某一点,是为活。
内中顺遂,是之谓圆。
能保顺遂以倒换,亦即虚实之变化也。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注:头顶悬起为调整身之中正法。
中正者,必须不偏不倚,不俯不仰。
如有偏倾,只能支撑他之一方有棚劲,失去其余之七方矣。
故气向下沉,则意不浮躁,而身体安定舒展,自然中正不偏。
能得中正,何方来何方即可支撑之,故无论如何变化之动作,而身体均须中正内行之也。
同学经典—武禹襄“身法八要”解
同学经典—武禹襄“身法八要”解作者王瀚墨拳照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
禹襄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文武兼备。
据史料记载,武禹襄的老乡杨露禅去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几年,禹襄见而好之并从杨学拳并教杨的次子班候习文。
武禹襄学东西善追根问底,后赴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直接学拳,精妙始得。
其长兄澄清从河南舞阳县盐店得到一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转交给禹襄。
太极拳本为民间秘传,起源尚无定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短短不足五百字,是当时仅有的太极拳理论文章。
禹襄得之若珍宝,常常比照参悟,反复实践以验其效。
武禹襄终生研究太极拳,及至到老,病卧床榻,犹为侍疾者讲论拳术,娓娓不倦。
他所练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新架,也不同于杨式大架、小架,学而后化,自成一家,被后世尊为武式太极拳。
其甥李亦畲、李承纶均从其学,尤以李亦畲拳艺最精。
武禹襄传世拳论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身法八要》、《十三势说略》等,在太极拳领域影响巨大。
所有拳术的口诀与要领,在解不在背。
在这里简要讲一下我所认识的武禹襄身法八要,与同道交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武禹襄的身法八要是指: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裹裆、护肫、涵胸、拔背。
而理解透彻这八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明白“身法八要”是分了四对:提顶与吊裆、松肩与沉肘、裹裆与护肫、涵胸与拔背,这四对中或上下相对,或因果相对,或里外相对,或前后相对。
武禹襄所讲的“八要”是内家拳的核心内容,是内家诸拳法皆需遵守的共同要领,不能仅仅从太极拳的角度去看它,更不能认为这是武式太极拳所独有。
所谓提顶,就是大凡练太极拳人人皆知的虚领顶劲(虚领二字,说得好;顶劲二字反而把劲给描述死了),这个提顶解决的是不耷拉脑袋的问题,低头猫腰是练拳的通忌。
提顶的提字用得好,头顶好像有一丝丝力量在上面提着一样,就像灯笼被提着似得。
中国的武术,除顶劲之外,身上其它所有的劲都是往下走的,一个武术的高手的劲力结构就像个圆锥体,顶劲就是圆锥体的尖部;它无论再细微,但必须有,绝对不能缺,还要清晰;有了它,人就有精神,人身上的劲路也就有了统领。
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注解
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注解解曰:先在心,后在身①。
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②。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静犹动,视动犹静③。
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④。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⑤。
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气如车轮,腰如车轴⑥。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⑦。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⑧。
【题名解】这是对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练、用要点之解说,一共分了八条内容,前六条主要是建体、至用的练法之内容;后两条主要是解用法基本法则的。
就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的一点子黏走相生,化打合一之具体攻防技法没有解说到,是为一点遗憾!【注解】①、解曰:先在心,后在身:修炼太极拳术攻防之道,不外建体、至用两项内容,不管是建体,还是至用,修炼的基本法则就是现在心里清楚明白,然后身体如法做的准确。
也就是说,先要明白拳理,才有身体正确地作出来。
②、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这就须要形体松静、尤其是腹部空松,才能气敛入骨,放之皮毛,而达到神之舒展,形体安静,才能听探之良知清明,顺化之良能透彻。
这就须要平时修炼时刻刻存心于此境界中,不能马虎行事。
③、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必须牢记:一动浑身内外无有不动,六进法的内容;一静无有不静,防守有序之谓也。
形体虽静而神意听探无时不动;形体虽动而无时不是安静的听探之状态。
④、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内功四经·内功经》中说:“提颌以正头,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
说得就是气贴背的背发劲的作用及其功能。
气敛入骨,论的是气由肩背降至腰,谓之合;由腰升至肩背谓之开的升降之势而说的。
外形要静,不能妄动之谓也。
这就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精义。
只有如此而动静,才能听探的清晰,顺化的明白,黏走相生无误,化打合一乃成易事。
祖师亲自带你练拳:武禹襄《太极拳解》集解(十五)
祖师亲自带你练拳:武禹襄《太极拳解》集解(十五)武禹襄祖师祖师亲自带你练拳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解》集解(十五)李新方【原文】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解曰】“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物来顺应,典出《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宋代丘葵《记先贤》诗:“进学在致知,涵养须用敬。
廓然而大公,物来则顺应“;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但多指处世的一种态度,且多偏于消积的理解,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客观规律的影响,所谓“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祖师的把“物来顺应”创造性地用于武术科学,指的是技击的全自动化,也就是身知,如前文“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干斤也”。
同时,养生和修道也尽在其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防身、健身、修身,都是全自动化的,走架打手和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无不符合客观规律,都是自由自在的,自觉地主动适应客观规律,而又能够按照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故理解更全面、更深刻、更积极,更有社会意义。
“渐至”二字总括全文,是按照以上方法修炼,就可以逐渐达到太极拳之物来顺应的高级境界。
李亦畬书武禹襄《太极拳解》(一)(二)(三)“是亦知止能得矣”,典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首《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慮而后能得”,是说学太极拳要达到物来顺应的高级境界,也是一样,首先要知道太极拳这门武术中的“大人之学”之止于至善的高级境界是什么、在哪里,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并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从而有所收获。
那么,太极拳止于至善的高级境界在哪里、是什么呢?祖师此文尽矣,何须多言?然而,现在学太极拳的许多人常常慨叹明师难遇,真传难得,而祖师留下的只有文字,却没有视频或图片等影像资料,今人无法知道祖师的拳是怎么练的……这倒要反问一句了:这倒要反问一句了:祖师的拳你能看得懂吗?如果你真能看得懂,就能看得见。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武式太极拳由武禹襄先生所创,因其风格独特而自成一派。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
欢迎阅读!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及其门徒武禹襄,名河清(1812-1880),河北永年人。
曾祖远静,祖父大勇,父烈,兄澄清和弟汝清,都嗜武术,真可谓“武术世家”了。
当杨露禅寄居太和堂传授太极拳时,兄弟三人均问业露禅,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略。
武禹襄为了进一步探索陈氏拳法的奥秘,想访其师陈长兴。
1852年,禹襄在赴兄任所——河南舞阳县时,便道去了陈家沟,拟访杨露禅的师傅。
在途经赵堡镇时,知悉陈长兴已老病,遂改从陈青萍学拳。
这时,禹襄才知道陈长兴所传系陈氏老架,陈青萍所传者却是陈氏新架。
他跟青萍学习了一个多月,深得其奥。
语其兄曰:“陈氏拳理法今已深悉,全在我们下苦功夫了”。
澄清在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襄见而读之,颇有所悟,后遂阐发其意,写成《打手要言》和《四字不传密诀》等著作,皆根据其切身的体会,简炼精要,无一浮词。
武氏拳式紧小,不同于陈氏老架、新架,也不同于杨氏的大架小架,却自成一家。
禹襄出身书香门第,兄弟宦游在外,他却独居乡里,以教读自遣,闲时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
甚至在临终时,尝与侍疾者论拳术,娓娓不倦,门徒中以其甥李经纶技艺最精。
李经纶,字亦畲(1832-1892),河北永年望族。
二十二岁时(1853),跟母舅武禹襄学太极拳,身体力行数十年。
著作有《五字诀》、《撒放密诀》、《太极拳小序》、《走架打手行工要言》等等。
又将王宗岳《太极拳谱》及武禹襄太极拳论益以已作,手抄三本:一自存,一交弟承纶(字启轩),一交同乡郝和,在永年称为“老三本”,为近代太极拳者奉为经典。
郝和,字为真(1849-1920),河北永年人。
他体貌魁伟,敦厚坚毅,颇嗜武术。
观及李亦畲打手,遂改从亦畲专心学太极拳,两年余仅得粗略。
他勤学苦练,六年如一日。
亦畲观其诚笃,遂悉心传授。
武禹襄的《十三式行功心解》白话解释
武禹襄的《十三式行功心解》白话解释太极拳学习:注解武禹襄的《十三式行功心解》分享者:yazhoucom|更新:2015/10/10 武禹襄传世论文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身法八要》、《十三势说略》等。
被后世尊为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下面我们注解武禹襄的《十三式行功心解》。
注解武禹襄的《十三式行功心解》 【武氏原作】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
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
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能呼吸,然后能粘依。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
彼微动,己先动。
”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股。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
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
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
腰如车轴。
【洪公浅释】(行功是对坐功而言) 原文: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
我国讲养生的书,多以气为主,现在亦叫气功疗法,可见气血虽然并重,没有气是不行的,只要气流通舒畅,血的新陈代谢机能自然健全。
以心行气,就是用理想行气,气沉着,就是中气,于人有益,气浮了,就是横气,于人有害。
气常沉着,就能收敛到骨髓里边,人便健壮。
用气运动身体,不用拙力,处处顺遂,则身体骨骼全是柔和的,自能动作便利,从心所使。
析《太极拳论》(上)
析《太极拳论》(上)——关与《太极拳论》的抄化痕迹及其正误《太极拳论》在后陈家沟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界影响甚大,流俗也较广,被许多人捧为太极拳经典,流习百年之久,至今仍然流播盛行。
然而探究其所论错误之处与行文素质之差,实难得以称道。
之所以能得以流俗百多年之久者,无非是钻了武术界的一个缺乏理论的空子而已。
究其实质,则无非是在低、假的基础上建立的低、假、抄化堆砌的不类之文而已。
大多陈家沟的人们至今对之不肖一顾,既是明显的例证。
之所以称其为低,是因为后陈家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均为武术的大退化。
不论从技术招势的结构上,还是从技术招势的运作方法、运化机势上,或是从套路技术的巧妙程度上讲,都是不能与陈家十三式相提并论的;或者说,退化得几乎不能称其为武术了。
就从一篇被许多人推崇毕至的《太极拳论》来说,也是难以经得起推敲究查的。
一经推敲究审之后,便会漏洞百出;一经考核旁证相对,更见毫厘千里之别。
所以称之为假,是因为所谓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文章,根本就不是甚么王宗岳的(见拙著《拳经洞微·王宗岳太极拳论质疑》)。
王宗岳充其量也只不过就一小片《阴符枪谱》而已。
而武禹襄也恰恰就借了其“序”中:“盖自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阴阳之义以名”的启示下,便假借王宗岳之名而编造了所谓的王宗岳《太极拳谱》。
但由于其对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所编造出来的“太极拳”严格地说,根本就不能称其为“拳”。
虽然前扯后拉的硬把张三丰推为祖师,借尸还魂的拉起了王宗岳,但也丝毫掩盖不了其文章的粗劣堆砌痕迹;虽然把陈家沟十三式强拖硬拽进了“太极拳”之厅堂,但其粗劣编制的纸葫芦也是终会被捅破的。
武禹襄虽然巧妙地缝合了与陈家沟十三式的关系,但其所假造的《太极拳释名》等篇章,却也由于无知的原因而暴露了造假的蛛丝马迹。
这篇《太极拳论》亦不例外,也只不过是抄改旧有文句地堆砌品而已。
而出于武禹襄自己的语句中,不是前不顾后,就是后不记前,要不然就是说法不当。
太极拳的历史转折点一一读《武禹襄墓表》(四)
太极拳的历史转折点一一读《武禹襄墓表》(四)太极拳的历史转折点一一读《武禹襄墓表》(四)李新方四、寥居洿处《墓表》云:“君独深自逊辟,寥居洿处,以泽其躬,而养其亲,卒报其才略,一无所施以没。
噫,可悲也夫!”《墓表》的作者王树楠,字晋卿,清末河北新城人,以诗文名。
这段文字从字面上看,好像作者只是为武禹襄的才略没有得到发挥而感慨,而对他致力于太极拳并不理解,不屑一提。
其实,这正是中国文化“圣人后其身而身先”(《老子·第七章》)之开创精神的生动写照,特别是“寥居洿处”四个字,此地此景此情,人杰地灵,难怪上善若水的太极拳会生于此地,也许正是作者对武禹襄“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之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有意将太极拳之事隐去。
即使在后来的太极拳史学家的笔下,往往只注意到了武禹襄在太极拳理论建设上的成就,而忽视了他在拳术、打手、器械、功法的创造和传播等具体实践活动方面的突出贡献。
然而,“豪杰而不圣贤者有之,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一》),都是因为武禹襄“寥居洿处”,不希望引起时人和后人的关注而已,惟大英雄能如此!“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第六十七章》),在中国文化史上,凡以复古、托古而名者,实际上大多都是改革创新,这正是千秋事业之开创者的雄才大略,成功不必由己,实至何须名归! 孔子是古今公认的儒学开创者,而他却说自己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即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以及宋代的欧阳修、范仲淹,明代的归有光等之提倡古文,明末张溥、张采的复社,清代的桐城派古文,都是但开风气不为先,藉复古之名,而行改革创新之实。
明乎此,则太极拳之最早起源弄不清楚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太极拳家看一切武术都是太极拳,无非是太极技术含量的多少而已。
但毫无疑问,“太极拳”这个名称的出现,从早期的经验太极拳到现代的科学太极拳之历史转变,从武禹襄发现王宗岳拳论开始。
武式太极拳论释疑
武式太极拳论释疑武禹襄先生在对这套拳法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形成了简炼精要、无一浮词的经典之作——武式太极拳论。
本人从艺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锦藩先生近20年,经先生把家传技艺无私地倾心相授,体示口解,又经自己近30年默识揣摸,精诚研习,对该拳论部分专业名词,解之、释之。
一、“身备五功”解武式太极拳没有身备背五弓,只有身备五功。
五功是指练习武式太极拳内传的由着熟到神明的五步层功法或五个阶段的练习方法。
只有按这些练习方法和要求精研细悟和长时期的练功,才能达到武式太极拳的彼岸。
而身背备五弓是其他拳种的练法,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定要辨清。
二、释“四两拔千斤”本应是“牵动四两拨千斤”。
四两、千斤都是指的彼。
意指打手时要集中内劲打击对方劲根,从而达到牵动彼全局的战略意图。
三、释“立如秤准”“活似车轮”“秤”乃棋盘也,“立”乃广义指行止坐卧,引申为行功走架及打手时要符合身法要求,由心知达到身知,就能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应敌变化示神奇。
四、释“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武式太极拳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发人时除和彼接触点接劲不动外,运化全在胸中腰间,发人全在腰腿。
五、释“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武式太极拳在内不在外。
意指蓄劲时,内劲由手至膊膀脊柱返回腰间,就如人搭箭拉弓一般。
“发劲如放箭”一句,是指发人时,内劲起于脚跟,注于腰间,形于手指,要有犀利感。
运劲如百炼钢。
总之,这句话是形容内劲蓄发的。
六、释“人刚我柔谓走,我顺入背谓之粘”人刚我柔的同时要我顺人背,这样就做到刚柔相济,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人刚我柔不在外而在内,不在上而在下。
七、释“舍己从人”1.意指对方来势,让你怎么还击,你就怎么还击。
2.就是内劲要随着彼的“曲”就彼的“伸”。
八、释“每一动,唯手先着力,随即松开”每一交手,唯接彼来劲之处要有力和彼劲接定,然后内劲回注腰间,但外形不变。
九、释“着熟”“着”指按身法的要求练习,这里指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熟练地掌握武式太极拳论要求的练功身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後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後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馀。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6.四字秘诀 -
敷:敷者,运气於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发劲须沉看松静,专注一方, 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 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发, 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5.太极拳解 -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
1.太极拳论要解 - 武禹襄
要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 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4.十三势说略 -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後,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末展,劲断意不断。
2.身法八要 -
涵胸,拔背;裹裆,护肫;
提顶,吊裆;松肩,沉肘。
注一:护肫--肫音谆,禽类的胃,此处借指人体的大腹部位。
即随时以手或小臂保护这一部位。
注二:裆--原字为肉字旁,因电脑打不出,暂以衣字旁裆代替。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後不先。
精绅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 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 所谓「尾间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於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後,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