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专题三历史的回声文本10六国论学案苏教版必修2
文本10 六国论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事例论证、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3.结合北宋的时代背景,阐述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1.字音辨识(1)思厥.先祖父( ) (2)暴.霜露( )(3)草芥.( ) (4)洎.牧以谗诛( )(5)革灭殆.尽( ) (6)当.与秦相较( )答案(1)jué(2)pù(3)jiè(4)jì(5)dài(6)tǎnɡ2.通假举要(1)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餍”,满足(2)同“倘”,如果3.词语解释(1)率.赂秦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固.不在战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终继五国迁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胜负之数.,存亡之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是又在六国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都,皆。
精选-高中语文专题3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精选中小学课件
4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苏洵(1009—1066),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号老 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北 宋散文家,年27始发奋读书。嘉祐元年(1056)携二 子轼、辙至京师[轼、辙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同科进士及第], 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20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苏洵为 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后人因其子轼、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 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有 《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六国论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文本总结 课后悦读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2
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
国学讲堂
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译文】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德行;今天的人,学习是为了装 饰自己给别人看。 【领悟】为充实自己而学,不过求独善其身。为使别人知道而学,很容易徒有虚 名,甚至于误人子弟,祸害社会。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低俗,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领悟】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 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12
3.古今异义
(1)非兵不.利. 古义: 今义:没有好处,不顺利
(2)至.于.颠覆 古义: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介词
(3)其.实.亦百倍 古义: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 六国曾经合起来对付过秦国吗? • 合纵连横 • 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 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 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 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 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 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 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 贿赂秦国。
然则诸侯之地有
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矣。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 救火,薪不尽,火不 灭。”此言得之。
然则:既然如此 暴:残暴的 欲:欲望 厌:同“餍”,满足 奉:送、献
弥、愈:更加 判:决定
至于:到……结局 颠覆:灭亡 宜:应该 然:这样 事:侍奉 得:正确,得当
• 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 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例如:用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 习好比修剪移栽”这一组比喻来论证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论点。
• 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 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 结论映衬而出。
本文结构?
第一二两段是总说,六国灭 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 第三四两段都是分说,第三 段是说赂秦的国家因为赂秦 而灭亡,第四段说不赂秦的 国家因为赂秦的国家而灭亡。 第五段作者提出他的看法: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六段联系社会现实,即他 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社会背景。
1、介,因为 2、介:用’凭借(一说
“在”)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2六国论第二课时[梳理文本结构为主]一、梳理结构、体味“理”:(一)梳理一:清人刘熙载在《艺概·经义概》中讲到论文的主脑时说:“凡作一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
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文中是否有这样的“一言蔽之”之句?明确:故曰:弊在赂秦也。
“弊在赂秦”重申了两次。
此为中心论点。
(二)梳理二:既然是“扩之则为千万言”,那么我们就一起顺着苏洵的思路扩一步想一步,深入思考“千万言”的内容。
1、第一“扩”:将六国分为赂秦与不赂秦两大类,并分别指出各自的后果。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
小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分论点)2、第二“扩”文章是如何围绕“两个基本点”展开的?明确:第2段承分论点一,明不赂秦而灭的道理。
第3段承分论点二,明不赂者随赂者亡的道理。
苏洵采用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做法。
3、第三“扩”(深入“扩”)所谓“史论”,是用史实说话,所谓“议论文”也需要一定论证手法来体现论证思路。
请大家分组讨论,第三段与第四段采用了哪些“史实”作为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第1-3组:讨论第3段;第4-6组:讨论第4段。
A、明确:第3段(韩魏楚三国——根据第四段推断)(1)边用史事实,边对比。
四组对比:第一是“秦以攻取之外”与“战胜而得”之间的比较。
二是“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之间的比较。
第三组对比是六国的先祖父与子孙之间的比较,这是个古今对比,写出对土地的珍惜与不珍惜。
第四组对比是“暴秦之欲无厌”与“诸侯之地有限”之间的对比。
这些对比要说明哪些道理:固不在战矣;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引证:最后作者以一句古语作为小结,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其实六国败就败在“以地事秦”上了。
(3)原本想通过赂来换得“安寝”,结果换得了“颠覆”的结局(弥、愈),所以一旦目光短视,后果必然是死得很惨,请大家想一个成语,该成语要能概括这三国的短视行为与后果。
高中语文 第3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标】1、能尝试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作,能口述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能说出: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能归纳出: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揣摩语言,掌握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背诵全文。
【知识链接】一、走进作者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课前自主预习】理清文意,明确文章的结构总体把握课文,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文章结构层次。
文章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为阐明中心论点,又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
文章二、三段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展开,从而证明中心论点。
第四、五段是“结论”,由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
【教学过程】一、诵读课文,积累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如:(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
(3)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介宾结构后置。
(4)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应为“举之以之予人。
”(5)判断句“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两个名词短语表判断。
第一课时一、教学课文第一二段:1、重点词语解释非兵.不利武器弊.得赂秦弊端盖.失强援因为赂秦而.力亏.因此减弱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古:不锋利今:有害;没有好处。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苏教版必修2苏洵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二、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六国论》二、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思考练习一。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word版本
第十二章第六节惠更斯原理一、选择题 (1 ~4 题为单项选择题,5、6 题为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A.水波是球面波B.声波是球面波C.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分析: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没关,由此可知 B 正确, C、D 错误。
因为水波不可以在空间中流传,因此它是平面波, A 不正确。
2.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的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B)A.室内空气不流动B.室内声音多次反射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室内物领会吸附声音分析:在室内听到的声音洪亮是因为声波在室内墙壁上经过多次反射而获得增强。
3.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听到右侧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 1.5s 后听到左侧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m/s ,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 B )A. 170m B. 340mC. 425m D. 680m分析: d= v(t1+t2)=340m。
24.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流传,某时辰的波形曲线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A.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 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B.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 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 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 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分析:波的频率取决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没关,故同样音叉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与在空气中流传时频率同样。
机械波在介质中流传的速度只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声波在水中流传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流传的速度,由v=λ f知,声波在水中的波长较大,对应于题图中波形曲线b。
应选项 A 正确。
(ABCD )5.以下关于波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潜水艇利用声呐探测四周物体的分布状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B.隐形飞机独到的外形及表面涂特别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C.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反射D.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流传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分析: A、B、C 选项中应用了波的反射现象;D选项是波的折射现象,深水地域和浅水地域视为不一样介质,故波的流传方向发生改变。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六国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革灭殆.尽( ) 燕.、赵之君( )弊在赂.秦( ) 六国互丧.( )思厥.先祖父( ) 草芥.( )洎.牧以谗诛( ) 胜负之数.( )【答案】 dài yān lù sànɡ jué jiè jì shù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 ( )【答案】 (1)“厌”,同“餍”,满足 (2)“当”,同“倘”,如果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兵⎩⎪⎨⎪⎧ 非兵.不利,战不善斯用兵.之效也而秦兵.又至矣(2)故⎩⎪⎨⎪⎧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两狼之并驱如故.广故.数言欲亡(3)视⎩⎪⎨⎪⎧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4)殆⎩⎪⎨⎪⎧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5)得⎩⎪⎨⎪⎧ 此言得.之诚不得.已较秦之所得.(6)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7)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8)为⎩⎪⎨⎪⎧ 邯郸为.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9)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夫六国与.秦皆诸侯(10)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以.趋于亡(11)于⎩⎪⎨⎪⎧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其势弱于.秦【答案】 (1)名词,兵器/名词,战争,战事/名词,军队(2)形容词,旧的/连词,所以/缘故,与“是”连用,因此,所以/名词,从前/副词,故意(3)动词,看待,对待/动词,看 (4)副词,近于/形容词,危险 (5)形容词,适宜、得当/动词,能够/动词,得到、获得 (6)副词,才/副词,起初,开始 (7)代词,有人/副词,或许 (8)动词,成为/介词,与“所”一起表被动/动词,治理 (9)动词,结交,亲附/介词,同、和/连词,和 (10)介词,因为/介词,用、凭/连词,才,因而/连词,相当于“而”,连词,把、拿、用/连词,表结果,以致 (11)介词,同、和/介词,引出对象,不译/介词,比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4)日.削月.割( )____________________(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____________________(6)并力西.向( )____________________(7)盖失强援.( )____________________(8)李牧连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9)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____________________(10)不能独完.( )____________________(1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作动词,坚守正义(2)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3)名词作动词,自取下策(4)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5)名词作状语,按道理(6)名词作状语,向西(7)动词作名词,援助(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9)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战果;大的战果(10)形容词作动词,保全(11)副词作动词,坚持到底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其实..亦百倍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承上文,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多含转折意。
高中语文 第3专题《六国论》教案2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E、举以予人
F、至丹以荆卿为计
5、翻译:
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 亡者,其实亦百倍。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积威之所劫哉。
F、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G、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过
(3)作者在第 5 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 X。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
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程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
H、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I、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4
word
【拓展延伸】 1、如果从就事论事的角度看,六国灭亡真的如苏洵所说吗?
(割地赂秦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六国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 不重视改革,不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 政策。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 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 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 他写作本文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借史论今,讽喻时政。以此警告宋朝 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4)第 5 节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1节六国论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第一篇文言文。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学习本课时要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并如实地记录下历史瞬间、把握未来。
结合专题板块要求,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疏通词语和句子,生提问师引导释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第二课时,在理解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习苏洵梳理逻辑严密的论证结构,领略文章的气势。
在课堂安排上,抓住诵读这一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扫清文言基础障碍,在读中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领略磅礴的气势,在读中鉴赏论证结构和各种论证方法。
从内容上,抓住论证的中心“赂”字,连缀全文的结构,贯通历史与现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二)能力目标:1、背诵课文领悟借古喻今、对比论证的写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1、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热情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二)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精品教案从容说课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的第一课。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
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过程中,在注重整合、倡导开放、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新模式下,聆听依然清晰可闻的历史回声,让激荡起的历史回声在我们心中久久萦绕,光照千秋。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
教学难点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作者为什么还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作者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展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国形势图、朗诵资料、练习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朗读,小组探讨,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图及作者的动机。
3.通过思维训练,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及认真做事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培养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意识。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苏教版必修2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阿房宫赋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善用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 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3. 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资料卡片1.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
赋在内容上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摛文”的意思。
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在形式上,赋字数不限,但以四、六言为主。
赋的作用一般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治。
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赋的特点。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文赋多个阶段。
本文属于文赋。
2.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未完成,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
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3. 杜牧(803—852),字牧之,后人称之为“杜樊川”。
擅长诗、赋、辞,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和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
著有《樊川文集》。
知识梳理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阿(ē)房宫蜀山兀(wù)囷(qūn)囷焉矗(chù)立妃嫔(pín) 媵嫱(qiáng)横槛(jiàn) 鼎铛(chēng)珠砾(lì) 呕(ōu)哑(yā)缦(màn)立辘(lù)辘远听尽态极妍(yán) 架梁之椽(chuán)剽(piāo)掠其人锱(zī)铢(zhū)逦(lǐ)迤(yǐ)2. 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2019最新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单元导读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
初高中精品文档
欢迎使用下载!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单元导读
《阿房宫赋》
一座雄伟的建筑,只留下了一片焦土碎瓦,一堆残砖断木;
一个强盛的帝国,只留下了一声唏嘘哀叹,一腔怨声愤懑。
怅怀
古,悲兴亡。
走在历史时空的隧道里,我们应该深思:阿房宫的
壮观堂皇代表的不是社会的安定富足,而是君王的浮华奢靡;阿
房宫的破败消亡,不是历史的无情舍弃,而是人民的坚定选择。
这座让人为之惊叹的雄伟建筑被历史的车轮重重地碾碎后,留下的不仅是叹息,更多的应是深深的反思。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此句一出,
石破天惊,以一种定义式的毋庸置疑的语气利剑般划过历史的天
空,解剖出深藏在重重帷幕后的真相与本质。
末了一笔“苟以天
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更是借古
讽今之语。
也许历史的真面目要经过时间才能看清,但苏洵不忘
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的做法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重温历史,不过也就是想从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获而已。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总是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在“历史
的回声”中,与苏子一起感怀江山,与稼轩一起慨叹人生。
“英
雄无觅,孙仲谋处”,英雄已逝,但英雄又不逝,不逝的是他们
的“英发”。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毛泽东曾
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才是新时代的“英
雄”,我们应该扬起理想的风帆,在历史英雄精神的鼓舞之下走向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革灭殆.尽( ) 燕.、赵之君( )弊在赂.秦( ) 六国互丧.( )思厥.先祖父( ) 草芥.( )洎.牧以谗诛( ) 胜负之数.( )【答案】 dài yān lù sànɡ jué jiè jì shù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 ( )【答案】 (1)“厌”,同“餍”,满足 (2)“当”,同“倘”,如果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兵⎩⎪⎨⎪⎧ 非兵.不利,战不善斯用兵.之效也而秦兵.又至矣(2)故⎩⎪⎨⎪⎧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两狼之并驱如故.广故.数言欲亡(3)视⎩⎪⎨⎪⎧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4)殆⎩⎪⎨⎪⎧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5)得⎩⎪⎨⎪⎧ 此言得.之诚不得.已较秦之所得.(6)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7)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8)为⎩⎪⎨⎪⎧ 邯郸为.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9)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夫六国与.秦皆诸侯(10)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以.趋于亡(11)于⎩⎪⎨⎪⎧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其势弱于.秦【答案】 (1)名词,兵器/名词,战争,战事/名词,军队(2)形容词,旧的/连词,所以/缘故,与“是”连用,因此,所以/名词,从前/副词,故意(3)动词,看待,对待/动词,看 (4)副词,近于/形容词,危险 (5)形容词,适宜、得当/动词,能够/动词,得到、获得 (6)副词,才/副词,起初,开始 (7)代词,有人/副词,或许 (8)动词,成为/介词,与“所”一起表被动/动词,治理 (9)动词,结交,亲附/介词,同、和/连词,和 (10)介词,因为/介词,用、凭/连词,才,因而/连词,相当于“而”,连词,把、拿、用/连词,表结果,以致 (11)介词,同、和/介词,引出对象,不译/介词,比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4)日.削月.割( )____________________(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____________________(6)并力西.向( )____________________(7)盖失强援.( )____________________(8)李牧连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9)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____________________(10)不能独完.( )____________________(1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作动词,坚守正义(2)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3)名词作动词,自取下策(4)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5)名词作状语,按道理(6)名词作状语,向西(7)动词作名词,援助(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9)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战果;大的战果(10)形容词作动词,保全(11)副词作动词,坚持到底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其实..亦百倍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承上文,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多含转折意。
(2)思厥先祖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刺客不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答案】(1)它实际上。
(2)泛指祖辈与父辈。
(3)到了……的结局(地步)。
(4)智谋和力量。
(5)不去采取行动。
(6)成例,旧事。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洎牧以谗诛。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其势弱于秦。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赵尝五战于秦。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苟以天下之大。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暴霜露,斩荆棘。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判断句六国被攻破而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判断句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要亏损,这是灭亡的途径。
(3)被动句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
(4)被动句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5)状语后置句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
(6)状语后置句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7)定语后置句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
(8)省略句(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风霜雨露,披荆斩棘。
[常识·速览][识作者]大器晚成的苏洵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年二十七始发奋读书。
嘉祐年间携二子轼、辙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20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
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
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列入“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有《权书》《衡论》《几策》等,著有《嘉祐集》。
[探背景]宋王朝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对外较为软弱的政权。
苏洵生活的真、仁、英宗三世,宋王朝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面临威胁。
1004年,辽举兵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取得了澶州大捷。
但双方订立的“澶渊之盟”却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消沉,苟且求和之风日炽。
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给西夏银、绢、茶。
一代代宋王朝统治者为积威所劫,赂敌苟安,引起了作者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篇发人深省的警世之作。
[知常识]1.文学常识论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以议论为主,要求善于说理,析理透辟。
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作者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
本文是史论。
2.文化常识古代敬辞称谓(1)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经死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经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
(2)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3)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4)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5)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
(6)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
令,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如令尊、令堂、令阃、令兄、令郎、令爱、令媛、令侄、令亲。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尊公、尊君、尊府、尊堂、尊亲。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贤郎、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7)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
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8)对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执事(称对方手下以代对方)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本文论述了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借鉴,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文脉·梳理]【答案】①赂秦力亏破灭之道②良将犹在[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