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套指标体系,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国内外教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一个合格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评估指标体系应明确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具有前瞻性、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目标相匹配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等。

二、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主体,他们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师的师资结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等指标。

比如,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态度等。

三、教学课程。

教学课程是高校本科教学的核心内容。

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资源的配置、课程实施的效果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教学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的互动性等。

五、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保证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学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效率性等指标。

比如,教学管理的组织性、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管理手段的科学性等。

六、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对教学工作的一个直接反映。

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学成果的可衡量性、应用性等指标。

比如,教学成果的实效性、影响力、质量评价等。

以上所述只是为了说明一个合格的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的方面,具体的指标数量和指标细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此外,评估指标体系还应该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评估指标体系也应该及时调整和完善,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一:教学目标与规划
1.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合理性,包括培养目标、学科目标、专业目标
等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

2.学校的教学规划是否有系统性和前瞻性,是否能够全面满足学生的
学习需求和学术发展。

指标二:教学条件与设施
1.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否能够支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教室、实
验室、图书馆、计算机设备等。

2.学校是否提供良好的学生宿舍、食堂、体育设施等生活条件,以提
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指标三:教学过程与体验
1.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授
课能力、学科背景等。

2.学校是否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综合素质。

指标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包括教学评估、教学督导、课程评价等环节。

2.学校是否积极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质量,包括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支
持等。

指标五:学生评价与满意度
1.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和评价结果如何,包括学习成果、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评价。

2.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如何,是否能够体现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竞争力。

以上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具体的指标体系需要根据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评估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指标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教学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综合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学校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一、背景介绍为了提高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确保本科教育的质量与学生培养的效果,高等教育部于2024年发布了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

这一指标体系的出台旨在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全面监测和评价本科高校的教学工作,并为高校提供改进教学工作的指导,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评估指标体系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次、子目标层次和指标层次。

其中,目标层次是衡量高校整体水平的总体指标,包括本科教育综合实力目标、本科教育质量目标和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等。

子目标层次是对目标层次的具体细分,提供了更加具体的评估指导。

指标层次则是具体的评估指标,以一种定量或定性的方式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三、评估要求解读本科高校合格评估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即评估程序、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使用。

评估程序主要由高校自行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材料的准备、评估人员的组织和评估过程的具体安排等。

评估内容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主要涵盖了本科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

评估结果使用要求高校将评估结果报送给高等教育部,用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

四、评估指标解读1.教学目标:评估高校是否明确制定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2.课程设置:评估高校的课程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培养目标的需求,是否具有一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

3.师资队伍:评估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具备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

4.教学质量保障:评估高校是否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评估、课程建设、教学等。

5.学生发展:评估高校是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对高校的促进和影响1.提高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明确和科学性,有助于高校全面关注本科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1.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情况、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学生成果和毕业生就业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2.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和学科建设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学科发展水平。

3.社会服务与社会影响力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社会服务水平、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责任履行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和社会形象。

4.机构管理与内部质量保证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的内部管理水平和保证教育质量的能力。

以上指标体系是评估学校合格性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质量为本、人才为本”的办学理念。

它是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工具。

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解读如下:1.评估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整体实力和质量水平。

2.评估指标要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能够为学校提供明确的办学方向和改进措施。

3.评估指标要具有可比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跟踪。

4.评估指标要具有时效性和前瞻性,能够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需求。

5.评估指标要能够兼顾学校的特色和差异,鼓励学校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学校自我评估工作,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监督和指导。

学校应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主动开展内外部评估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社会各方要积极参与评估工作,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监督与评价,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总之,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评估和全面改进,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1.办学指导思想2.师资队伍3.教学条件与利用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5.教学管理6.学风7.教学效果二级指标1.1学校定位1.2办学思路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2.2主讲教师3.1教学基本设施3.2教学经费4.1专业4.2课程4.3实践教学5.1管理队伍5.2质量控制6.1教师风范6.2学习风气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7.3思想道德修养7.4体育7.5社会声誉7.6就业特色项目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注:[注1]学校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注2]生师比的计算方法参见附表说明,其中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注3]分析师资结构中的师资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注4]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

[注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注6]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册)包括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图书。

[注7]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指:有符合学校特点的专项训练场地和体育设施。

[注8]四项经费包括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

[注9]新办专业是指毕业生不足3届的专业。

[注10]省部级(含)以上成果奖励是指近两次评奖中获奖的成果。

[注11]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

[注12]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双语授课比例是指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数占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

[注13]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简化)11.3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简化)11.30

普通⾼等学校本科教学⼯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简化)11.30《普通⾼等学校本科教学⼯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合格评估⽅案设计的核⼼内涵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个引导”。

“四个促进”是指促进办学经费投⼊,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三个基本”是指: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地⽅(⾏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型⼈才的办学定位;“⼀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以上这四个⽅⾯是合格评估⽅案的核⼼内容。

本科教学⼯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7个⼀级指标,20个⼆级指标,39个观测点(见附表)构成。

主要有以下特点:⼀是强调领导作⽤,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遵循⾼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作的中⼼地位。

⼆是突出应⽤型⼈才培养模式,⿎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强调经费投⼊,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

四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不断提⾼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五是体现“以学⽣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的指导和服务。

六是强调产出导向,重视⼈才培养质量,重视师⽣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本科教学⼯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坚持“以学⽣为本”,保障学⽣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六个⽅⾯:⼀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

如教学⽇常运⾏⽀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之和的⽐例≥13%,⽣均年教学⽇常运⾏⽀出≥1200元⼈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逐步增长。

⼆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

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使学⽣直接受益。

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作。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及基本要求解读1. 一级指标: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办学思路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合格评估的各级指标都会与办学思路有关。

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仅要看它的二级指标,还要看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其他指标,如师资、资源配臵、专业设臵、教学计划、课程设臵等。

领导作用则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

1.1 学校定位主要观测点:学校定位与规划1.1.1学校定位与规划.基本要求: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考察学校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四个为主”:一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看其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看其本科生比例是否适当;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看其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定位”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臵,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所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学校的定位要适应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或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条件。

“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指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臵;学校的学科结构(理工农医管经文等);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学校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结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

“人才的类型”是指应用型、研究型、研究应用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1)

附件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1.1 学校定位1.2 领导作用1.3 人才培养模式2.教师队伍2.1 数量与结构2.2 教育教学水平2.3培养培训3.教学条件与利用3.1 教学基本设施3.2 经费投入4.专业与课程建设4.1 专业建设4.2 课程与教学4.3 实践教学5.质量管理5.1 教学管理队伍5.2 质量监控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6.1 学风建设6.2 指导与服务7.教学质量7.1 德育7.2 专业知识和能力7.3 体育美育7.4校内外评价7.5 就业附: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2.对民办、医学类、艺术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1附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2345678910附2:对民办、医学类、艺术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一、民办高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1.2 领导作用增加一个观测点“领导体制”,基本要求为: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机构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建立了学校发展决策咨询机构并很好发挥了作用;建立了学校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监督、建言献策的机制。

2.教师队伍2.1 数量与结构观测点“生师比”合格标准中增加:自有专任教师数量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50%。

“专任教师计算方法”是:自有教师及外聘教师中聘期二年(含)以上并满足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师按1:1计入,聘期一年至二年的外聘教师按50%计入,聘期不足一年的不计入专任教师数。

二、医学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1.教师队伍2.1数量与结构观测点“生师比”合格标准中增加:医学类专业(主要指五年制、授医学学士的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针灸推拿学等本科专业)要有一支双师型的临床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达到1:10。

临床教师的计算以附属医院(直属)具有医师职称系列全部人员的15%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按聘请校外教师折算,原则上不超过全校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

本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本科教育质量的一种评价方法,旨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师生互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来确定本科教育的质量水平。

本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养、运动健康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2.教师和教育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资源等。

3.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4.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包括实践环节的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等。

5.学科建设:评价学科建设的质量,包括学科建设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

6.社会服务:评价学校的社会服务质量,包括社会服务项目的种类、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

以上是本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本科教育的质量水平,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 1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1.1 学校定位1.2 领导作用1.3 人才培养模式2.教师队伍2.1 数量与结构2.2 教育教学水平2.3培养培训3.教学条件与利用3.1 教学基本设施3.2 经费投入4.专业与课程建设4.1 专业建设4.2 课程与教学4.3 实践教学5.质量管理5.1 教学管理队伍5.2 质量监控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6.1 学风建设6.2 指导与服务7.教学质量7.1 德育7.2 专业知识和能力7.3 体育美育7.4校内外评价7.5 就业附: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2.对民办、医学类、艺术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附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附1:对民办、医学类、艺术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一、民办高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1.2 领导作用增加一个观测点“领导体制”,基本要求为: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机构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建立了学校发展决策咨询机构并很好发挥了作用;建立了学校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监督、建言献策的机制。

2.教师队伍2.1 数量与结构观测点“生师比”合格标准中增加:自有专任教师数量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50%。

“专任教师计算方法”是:自有教师及外聘教师中聘期二年(含)以上并满足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师按1:1计入,聘期一年至二年的外聘教师按50%计入,聘期不足一年的不计入专任教师数。

二、医学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1.教师队伍2.1数量与结构观测点“生师比”合格标准中增加:医学类专业(主要指五年制、授医学学士的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针灸推拿学等本科专业)要有一支双师型的临床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达到1:10。

临床教师的计算以附属医院(直属)具有医师职称系列全部人员的15%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按聘请校外教师折算,原则上不超过全校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注 2]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 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
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2.3 培养 培训
● 教师培养 培训
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 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 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

6
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
学 风 建
6.1 学风 建设
● 政策与措施 ● 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活 动
设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 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 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


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2.教师队伍 3.教学条件与利用 4.专业与课程建设 5.质量管理
二级指标
1.1 学校定位 1.2 领导作用 1.3 人才培养模式
2.1 数量与结构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 培养培训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经费投入
7.4 校内外
● 师生评价
评价 ● 社会评价
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评价较好; 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比较满意; 学校声誉较好,学生报到率较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评价较好;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一、前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

二、指标体系的概述1. 指标体系的定义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的一套综合性指标,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2. 指标体系的组成(1)课程设置与开发:包括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目标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是否充实等方面。

(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师资力量是否足够、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等方面。

(3)课堂教学效果:包括授课方式是否多样化、授课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如何等方面。

(4)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学生对教学设备和环境的评价等方面。

(5)教育教学管理:包括课程管理是否规范、考核方式是否公正、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否健全等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详细解读1. 课程设置与开发(1)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本科课程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

若不符合相关规定,将会影响到该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

(2)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本科课程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即要求学生在该门课程中应当达到哪些基本能力和知识水平。

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课程内容是否充实本科课程内容应当充实,涵盖知识面广泛。

如果内容过于单一或者缺乏深度,则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具有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的教师比例。

如果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则难以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2)师资力量是否足够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以保证本科课程能够得到充分地开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估,以衡量高校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高校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而建立的评价体系。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阐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专业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

2.教学目标是否与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相一致。

3.教学目标是否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

二、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层次是否与学生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

2.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3.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情况,是否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4.教师的教学负荷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工作。

三、教学条件1.教学场所是否满足教学需要,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教学设备是否齐全、先进,是否能够支持教学的开展。

3.实验教学条件是否符合课程教学要求,是否能够有效地展示科学原理和实验操作。

4.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是否丰富,是否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需求。

四、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能够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教学管理人员是否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经验。

3.教学管理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否完善,是否能够持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一些主要内容,该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为高校优化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更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更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更新首先,评估指标体系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

不同学校在办学理念、学科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学校建立差异化的教学工作目标,并对学校进行科学评估。

其次,评估指标体系关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能力。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除了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和服务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关注的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的编制与落实情况、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情况、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等,可以全面评估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再次,评估指标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评估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

评估指标体系鼓励学校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科交叉能力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进一步深造或就业的能力。

最后,评估指标体系关注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发展。

评估指标体系关注学校在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方面的表现,包括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对行业发展的支持等。

这样可以激励学校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丰富,旨在全面评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教学管理和服务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这将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教学与创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更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更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更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和参考依据。

它是由教育部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先进经验,形成的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首先,教学目标与目标实现度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评估高校本科教学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实际实施情况与目标之间的一致程度,对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估。

这既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明确,符合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又包括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其次,教师素质和教学团队建设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是高校本科教学的核心力量,其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

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与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对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素质化。

此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资源是支撑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保障,包括教学场所、实验设备、图书馆资源等。

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教学资源的现状、配备情况、使用效果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为改善和完善教学资源和建设提供指导和建议。

最后,教学过程与成果评价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过程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法、学生参与度、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定量化评估,来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

总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全面评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它能够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行反馈和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1. 教学质量
1.1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现
1.2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
1.3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1.4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1.5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思
2. 师生互动
2.1 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2.2 课堂互动的活跃度和质量
2.3 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 师生沟通的效果和途径
2.5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 资源利用
3.1 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3.2 教学设备的维修和更新
3.3 教学材料的更新和创新
4. 教学团队建设
4.1 教学团队的遴选和建设
4.2 教学团队的工作分配和协作
4.3 教学团队的评估和反馈
5. 学生评价
5.1 学生评价的设计和实施
5.2 学生评价的结果分析与诊断
5.3 学生评价的应用和改进
6. 教学业绩
6.1 教学科研成果的产出
6.2 教学竞赛成果的获得
6.3 教学荣誉的评审和授予
6.4 学科建设的贡献和影响
7. 教育服务
7.1 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普及
7.2 学科教育的职业素养培养
7.3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7.4 社会责任与服务的履行
8. 教学质量保障
8.1 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推进
8.2 教学品质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8.3 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开展和应用
8.4 教育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担当
以上是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旨在全面客观评价本科教学质量,提高本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指标体系一、教学目标与定位1.教育和学科目标:高校教学工作是否与国家教育政策、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经济需要相适应,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资源与保障1.师资队伍:高校是否具有一支高水平、合理结构、激励机制完善的教师队伍,并且是否保持自身的学术活跃性和教学热情。

2.基础设施:高校是否拥有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并且设施运行维护是否良好。

3.教学资源投入:高校是否合理投入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器材、计算机硬件等,以保障教学质量。

三、课程设置与实施1.课程教学计划:高校是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计划,包括培养目标、课程总学时、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等,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进行调整和优化。

2.课程实施:高校是否能够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有序、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学生参与程度等。

四、教学评价与支持1.学生评价:高校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升。

2.教学支持:高校是否提供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支持机制,包括教师的培训和教学研究,以及学生的学习辅导和学业指导。

五、教育教学与创新1.教育教学:高校是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

2.优秀教学成果:高校是否鼓励并奖励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包括教学论文、教材编写、教学奖项等,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一个科学全面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教学目标与定位、教学资源与保障、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学评价与支持、教育教学与创新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价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优劣,并为其提供改进和发展的参考。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基本原则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基本原则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基于教学工作的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原则,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估指标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支撑,可以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2.全面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全面反映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层面的情况,包括教师教学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综合素质等。

评估指标的设置应尽量包含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全面了解教学工作的情况,避免片面和偏颇的评估结果。

3.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即能够被广大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并能够通过具体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评估指标应该能够被具体化和量化,以便能够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评估,提高评估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4.互补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具备互补性,即与其他评估指标体系相互补充和对接。

教学工作涉及多个层面和多个方面,评估指标体系应该与其他评估体系(如教研评估或学生评估)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相互对接和综合分析,得出综合性的评估结论。

5.动态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具备动态性,即能够随着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评估指标体系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教学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情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

评估指标体系应该通过评估结果的反馈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提高教学工作评估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摘要: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2.合格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3.评估指标的实施和结果处理4.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和启示正文: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成为了高校的核心任务。

为了加强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高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合格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评估高校是否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是否根据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定位办学方向。

2.师资队伍:评估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

3.教学资源:评估高校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设施等)的配备情况,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

4.教学过程:评估高校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是否合理、有效。

5.学生发展:评估高校学生的学术成果、就业率、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6.质量保障体系:评估高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评估、教学反馈、教学改进等环节。

三、评估指标的实施和结果处理评估指标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高校自评:高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提交自评报告。

2.专家评审: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高校的自评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评估意见。

3.现场考察:专家组对高校进行现场考察,核实自评报告和评审意见的准确性。

4.结果处理:根据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的结果,教育部门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等级评定,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四、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和启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1.提高教学质量:评估要求高校关注教学质量,促使高校加大投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一、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决定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估指标包括教师学历、职称、教学经验、培训情况等。

教师学历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法》中规定的相应学历要求,职称应符合国家相关职称评定标准,教学经验应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此外,教师培训情况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参加过的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培训班等。

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

评估指标包括课程设置合理性、课程内容科学性、教材选用权威性等。

课程设置应能满足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课程内容应体现前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材选用应优先选择国家推荐教材或由权威机构评审通过的教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方法科学性、教学手段多样性、教学资源充足性等。

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小组合作等;同时,教学手段也应多样化,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

此外,教学资源的充足性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

四、评估与考核评估与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闭环。

评估指标包括教学评估方式合理性、考核方式科学性、评估结果反馈及时性等。

评估方式应能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包括学科竞赛、学生评教、教学观摩等;考核方式应科学合理,包括考试、实验、作业等;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用于改进教学质量。

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教学工作稳定发展的基础。

评估指标包括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完整性、教学项目实施情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等。

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制定教学质量报告、开展教学项目、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估与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评估指标的全面考察,可以全面了解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为其进一步提供发展和改进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毕业论文(设 计)与综合训练
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
练要求;
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注7]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
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一级 指标二级 指标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备注
质 量 管 理
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4]。 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高; 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校舍、运动场 所、活动场所及 设施建设与利用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5]; 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 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 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备注
办 学 思 路 与 领 导 作 用
1.1 学校 定位
● 学校定位 与规划[注1]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 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注1] 学校规划包括学校教 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 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 校园建设规划。
1.3 人才 培养 模式
● 人才培养思路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产学研合作教育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 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 教学水平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 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2.3
培养培训
● 教师培养 培训
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 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 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备注
专 业 与 课 程 建 设
4.1 专业 建设
● 专业设置 与结构调整
有明确的专业设置标准和合理的建设规划,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和本校实际调整专业,专业结构总体合理; 注重特色专业的培育。
●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反映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 学生服务
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 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比较 满意;
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备注
教 学 质 量
7.1
德育
● 思想政治教 育
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学生比较满意,评价较高。
1.2 领导 作用
● 领导能力
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 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 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 教学中心地位
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 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 基本满意。
[注7]包括不同科类毕业汇报 演出、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 社会调查报告等。
● 实习实训
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 时间和经费有保证; 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
● 社会实践
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 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7.3 体育 美育
● 体育和美育
《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5%,学生身心健康; 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 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7.4 校内外 评价
● 师生评价
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评价较好; 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比较满意;
5.1 教学 管理 队伍
[注8]
● 结构与素质
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培训, 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
[注8]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
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 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 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 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
5.2 质量 监控
● 规章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 学运行平稳有序;
● 质量控制
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制度,并注意发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 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
学 风 建 设 与 学 生 指 导
6.1 学风 建设
● 政策与措施
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 动。
4.3 实践教学
5.质量管理
5.1 教学管理队伍
5.2 质量监控
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6.1 学风建设
6.2 指导与服务
7.教学质量
7.1 德育
7.2 专业知识和能力
7.3 体育美育
7.4校内外评价
7.5 就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2.3
培养培训
● 教师培养 培训
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 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 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备注
教 学 条 件 与 利 用
● 社会评价
学校声誉较好,学生报到率较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评价较好;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7.5
就业
● 就业率
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
● 就业质量
就业面向符合学校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 较高,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强,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毕业生对就业工作 的满意度较高。
●思想品德
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的良好品质,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7.2 专业知识 和
能力
● 专业基本理 论与技能
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专业能力
3.1 教学 基本 设施
● 实验室、实 习场所建设与利 用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 办学条件要求[注3]; 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
[注3] [注4] [注5]参照教 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限制 招生规定。
● 图书资料和 校园网建设与利 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备注
教 师 队 伍
2.1 数量 与结构
● 生师比
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2]; 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 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
[注2]参照教育部教发
[2004]2号文件限制招生 规定。
● 队伍结构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1.1 学校定位
1.2 领导作用
1.3 人才培养模式
2.教师队伍
2.1 数量与结构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培养培训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经费投入
4.专业与课程建设
4.1 专业建设
4.2 课程与教学
● 学习氛围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考风考纪良好。
●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课外 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6.2 指导 与服务
● 组织保障
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 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 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持不低于1:500;按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 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2名,并设置了相关 机构;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 交流沟通机制。
3.2 经费 投入
●教学经费 投入
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注
6]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 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 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注6]指学校开展普通本专科 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 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 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包 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 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 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 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 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 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 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 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 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 科研业务费、委托业务费等)。 取会计决算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