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合集下载

众声相和的“共同体意识”——聚焦声乐艺术

众声相和的“共同体意识”——聚焦声乐艺术

因为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不靠逻辑、不靠理性思想,而是靠感
与共情也让声乐艺术具有更强的号召力、感召力。孔子提出的
触、靠感情交流,这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的、共同的东西。”⑤德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移风易俗”“美善合一”等都是在强
国人类学家 F·巴特在他的 《族群与边界——文化和差异的社
调音乐的社会功能。荀子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
协和与情感的和谐应该是歌唱艺术中从形式到内容、从声音到
异,保持沟通,掌握灵韵,重叠共识。”④这里的“同”与“同
情感都最体现“和同”与“共同体”的一种表演方式;此外,
则不继”的“同”意义近似,而这里的“和”则可对应“天下
艺术音乐表演中的民族风格、美声风格,关于美声唱法与民族
大同”中的“大同”

唱法的技艺关系、异同性、借鉴融合以及自成体系等方面的讨
(一) 文之不同,化而相和
论由来已久,尽管直到今天没有定论,但这并不影响两种主要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我们灿烂
唱法在艺术音乐表演与教育领域的成熟与完善,且当争论的最
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
后面临“肉之器”——声音的物质起点与“情之象”——声音
育的。”在习总书记的“四个共同”中提到,我们悠久的文
艺术研究 | 艺术理论
056
众声相和的
“共同体意识”
——聚焦声乐艺术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 / 林 颖

要:“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声乐艺术发展的主旋律、大方向,声乐艺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共同体意识”与声乐艺术的相互关系:“审一定和”——声乐艺术“一”的本质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2、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3、民族音乐特色风格的挖掘与教学探析4、探析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渗透渠道5、中小学民族音乐的传承全文总字数:16408 字篇一: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问题及出路【摘要】民族音乐学传入我国已经将近37载,随着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本文简要概述了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出路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学;现存问题;发展出路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民族音乐学译著,随后在1980年6月,南京艺术学院首次举办了以“民族音乐学”命名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

自此,民族音乐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3]。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理论”和西方传入的“民族音乐学”属于同一学科的研究范畴,应该将其合并为“民族音乐学理论”[4];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这两者的研究领域是有差别的,不应该归为一类,并建议将“民族音乐理论”废除,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建立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学[5]。

上述的两种观点显然都过于偏激。

中国的民族音乐学不能照搬西方的民族音乐学理论,同样也不能用本土音乐去阻碍民族音乐学理论在中国的正常发展。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学道路。

几十年来,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大概经历了“萌芽期”“储备期”“发展期”几个阶段,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二、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一)“音乐”与“文化”间的失衡我国在“民间音乐研究”时期,曾出现只注重音乐本体研究而忽视音乐与其产生、发展的特定环境间结合研究的现象。

为此,在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时,学者们修正了这一不足,吸取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思路,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音乐人类学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

音乐人类学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

唱法 。笔 者在 学习 民族 声乐时 ,授课老 师 曾经告诉我 , 民间歌手演 唱 民歌 的方法是落后 的唱法,西方美声 唱法是科学 的唱法 。这样 的 观念 ,对 我影响至深 ,持续了很长一段 时间 。在那段 时间里 ,我根 本不想去 听原汁原味演 唱的 民歌 ,深 怕 自己受到不 良影响 ,破坏 了 自己的演 唱。我想 ,持 有此种观念 的老 师和学生不在 少数 。不 同的 唱法只是 不同文化背景 下,人们抒发 自己情感 、完成 文化事件 过程 中对演 唱方法 的选择 。作为声乐教育者 和学生不 能在 唱法 问题 上持 有进化论 的思想 ,应 该尊重每一种 唱法 的独特性及其 存在 的价值 。 “ 音 乐的世界应该被看 作是各种不 同音 乐的总体 ,其 中每一种 音乐 都有 自己独特的风格、 曲目、组织音 乐的原则和社会文化背景 。 ’ ’ 。 文化 价值相 对 理论对 于 高校 民族 声乐 教学 具有 重要 的指 导 意 义 。中国有着五十六个 民族 ,中国的传 统声乐文化 本身就是一 种多
元 音 乐 文 化 。这 种 多元 音 乐 文化 是现 代 民 族 声 乐 的 基 础 。“ 让 学 生 知
键词 。除 了海洋馆里 的训 兽 员为 了让 海豚 的表 演体现 出更 高的智 慧
性 而 无 意 识 采取 的 “ 音 乐教 育 ” 之 外 , 音 乐教 育 更 多地 与 “ 人 ” 相
两 门学科 的关系专门撰文加 以探讨 。该 学者 认为:“ 声乐艺术是 由多 种学科 共同组成 的一 门综合性 学科,声乐 艺术 的本质是全方 位地与 其他学 科相交叉 。民族音乐 学作为一种理论 与实践 的知 识体系为声
乐 研 究 带 来 了一 种 新 的思 想 和 方 法 ,更 进 一 步 地 把 声 乐 艺 术 作 为 一 种 文 化 现 象 放 在 总 的 文 化 和 社 会 历 史 的大 背 景 、 大 框 架 中 去 关 照 和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中国民族声乐论文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中国民族声乐论文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中国民族声乐论文从声乐艺术的本质方面分析,声情并茂一直是声乐艺术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美本身就结合了演唱技巧和人类情感在内,是声乐艺术声情并茂的经典范例。

第一篇:民族声乐中的语言艺术一、民族声乐语言的审美特征我国民族声乐语言以人民群众的生活语言为创作基础,但和日常生活用语又有着很大不同,民族声乐语言是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语言,是具有文学性韵文形式的歌唱或唱词,符合特有的文学语言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和文学特征。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诗化的语言。

民族声乐艺术的语言和演唱风格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其颇具文学性的诗化语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这也是构成民族声乐艺术美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我国古代诗与乐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代诗歌大多数是可读可唱的,这在很多古代诗歌当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李白的“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杜甫的“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等,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歌”其实就是指能唱的诗。

诗化的民族声乐语言与音乐旋律相结合,以高度精炼的语言来抒发强烈的情感,民族声乐艺术中所包含的人类情感正是民族声乐艺术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在现代声乐作品中歌词诗化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例如内蒙古族民族歌曲《牧歌》中这样一段歌词:“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走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那斑斑的白云,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

”短短的四句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内蒙古大草原如诗如画的风景,使听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其次,优美的声腔。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讲究声腔的不同,如昆山腔、海盐腔等。

“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润腔”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所追求的原则和标准,其中“润腔”更是判断声乐艺术表现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

“润腔”以情为中心,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以各种手法对曲调进行润饰,对现代声乐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依字行腔”和“字正腔圆”强调读音和发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不仅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规范,而且可以使得演唱者的声腔更加优美。

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的异同

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的异同

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的异同王旭峰西藏大学摘要:“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方面各有侧重﹑有所不同,但是也有一些相互关联之处。

本文从目前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开始,对问题的由来进行分析,从研究目标与任务﹑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研究取向方面对“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探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的异同。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3-0013-03一、文献综述伍国栋在《民族音乐学概论》中提出:“由于民族音乐学是一门新兴的﹑年轻的音乐理论学科,它至今仍处于发展和革新的过程,因而当今世界各国从事此门学科研究的音乐学家对它所作的定义阐释还不十分统一,其内容表述可以说是繁简各异﹑侧重各别。

尽管如此,了解和研究这些不尽相同的定义阐述,讨论其相互间的差异和一致,对我们认识这一学科的构建历程和基本性质以及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实际去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基础理论仍大有裨益。

”①管建华在《音乐人类学导引》中说:“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

音乐人类学采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如整体性观点﹑实地研究﹑比较研究﹑概念发展等。

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其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

”②洛秦在论文中提到:“一般来说,‘民族音乐学’学者侧重于中国传统音乐领域的研究,注重形态的分析,从音乐本身去寻找与文化诸因素之间的联系,落脚点在研究音乐本身的构成与变化;而‘音乐人类学’学者所涉及领域相对较宽泛些,较多关注音乐(包括形态)发生﹑构成及存在的原因,从大文化中寻找影响音乐的因素,落脚点在询问‘人如何创造音乐’。

”③二﹑“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译名问题的由来1980年“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将“民族音乐学”引进我国,提出了民族音乐学的口号,它成为可以涵盖“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民族音乐理论”等内容的音乐学学科,民族音乐学在中国逐渐确立了自身的地位。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9篇)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9篇)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9篇)第一篇: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困境及对策摘要: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历史悠久,其文化内涵和底蕴极为厚重。

传播民族声乐艺术,不单单是延续声乐艺术,更是发扬光大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伴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开放,人们也开始拥有了时尚化和快餐化的审美取向。

尽管在传播过程中,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亟待我们去突围,以促进多元化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困境;突围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开始趋向于消费式和快餐式的发展模式。

作为高雅艺术的民族声乐,由于群众基础的严重匮乏,特别是因为对年轻一代失去吸引力而被束之高阁。

目前,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种种的困境。

而作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传播民族声乐艺术,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光荣使命。

本文通过研究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相关问题,旨在为突破民族声乐发展的瓶颈献计献策,使民族声乐艺术能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而重获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困境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多元化背景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态势极其良好。

但因为受到民族声乐自身的特点以及传播效果、受众和传播内容的影响,民族声乐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困境。

1.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失衡。

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着竞争,而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更趋向于一种娱乐式和快餐式的艺术形态,对于民族声乐艺术,已经很少有人能静静的欣赏了。

由于严重缺失受众群体,民族声乐试图探索一条有效的发展和传播途径,而探索的路程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目前开始逐渐向娱乐性的方向倾斜,以迎合受众的心理,使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出现了审美性和娱乐性的失衡。

民族声乐艺术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就是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所以,为了与群众的审美趋向相适应,民族声乐艺术不仅要更好的彰显自身的个性,同时还应在教育、表演方式和创作方面及时的更新、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主流,这样民族声乐艺术才能更好的与时代精神相符合。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钢琴的民族风格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钢琴的民族风格
活 的 习惯 等 不 同都 造 成 了音 乐 文化 本质 上 的 差 异 ,所 以 ,作 为 一 种 舶
二 、 音乐 与语 言之 比较
来品的钢琴 来到 中国,它的衍 变、发展 、 同化 等等都成为 了一 系列值 恩格斯说过: ”只有 将 本 族 语 言 同其 它 的语 言 进 行 比较 ,才 得思考的 问题 ,而钢琴音 乐的中国风格便是本 文要 讨论的重点 ,笔者 能真 正懂 得 自己的语 言 。 ”近年 来 , 民族音 乐 学家 ,特 别 是音 乐 参考 了人类 学的学科 方法 ,从音 乐文化人 类学的视 角 出发,通过分析 人 类 学家 通 过对 语言 学 的研 究 ,开始 观 察 到不 同音 乐之 间 所体 现
发 ,通 过 分析 比较 中西 音乐 文化 背景 来 对钢 琴音 乐 的 中国风 格 进 没有 固 定 的重音 与 节奏 观念 。这种 节 奏 的 自由性 与重 音 的不 定量 行 初步 的探 讨与 思索 。 性极 大 地影 响 了 中国音 乐 。于 是 ,中 国音 乐 的速 度节 奏往 往 带有 若 研 究 钢 琴 音 乐 的 中 国风 格 ,对 中 西 方 音 乐 及 其 文 化 背 景 很强 的 主体 创造 性 , 民族乐 器 的演 奏 者往 往 可 以在不 同状 态 下演 的 探究 是 必不 可 少的 。钢 琴在 欧 洲 由古钢 琴 发展 而来 ,到 了现在 奏 同一 首乐 曲而 表现 出不 同 的节奏 , 与西 方 的 “ 均分 节奏 ”不样 的 钢琴 已历 经 了百余 年 ,钢琴 文 化在 岁 月积 淀 中 日趋 成 熟 。随着 的是 中 国音 乐更 多 需要 的是 心 灵 的节奏 。 此外 , 在 中国音 乐 语言
义 ”等 不 同 的风 格 。而 在 西方 钢琴 文 化发 展 鼎盛 之 时 ,中 国古老 音 乐是 感性 的 ,而 西方 的音 乐则 更加 关注理 性 。

浅谈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浅谈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近代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近代民族音乐学的兴起
随着人类学和音乐学的进一步发展,近代民族音乐学逐渐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重点
近代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演变 和传承。
近代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
近代民族音乐学开始使用比较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音乐和 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
民族音乐学的社会影响
文化传承与创新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民族音 乐的保护和发展。
社会认同与文化交流
民族音乐学的普及和提高,有助于增强社会对多元文化的认同 和交流。
艺术教育与审美培养
民族音乐学教育不仅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还能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和音乐表演技能。
04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趋势与 挑战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趋势
01
跨学科研究
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经成为一
种趋势,通过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深入探讨音乐与文化、社会的内
在联系。
02
全球化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国
家,而是逐渐走向国际化,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现象,揭
示音乐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和演变规律。
03
音乐数字化技术应用
数字技术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通过音乐数字
化技术,可以实现音乐声音的采集、存储、分析、再现等全过程,大
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民族音乐学面临的挑战
理论框架构建
尽管民族音乐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其理论框架仍然是一个挑战。这需要研究者们不断探 索和创新,提出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

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观探讨

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观探讨

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观探讨随着音乐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民族音乐学作为一种研究音乐的学科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话题。

它不仅涉及到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还涉及到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关系,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表达民族文化、历史、风俗等多方面内涵的重要方式。

它是人们在生活、劳作、娱乐等方面所形成的不同音乐风格、习俗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愿望和情感的表达。

民族音乐所包含的音乐元素、旋律、表现方式和意义等,都与其所属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中国古代的乐曲就非常注重对人们情感的表达和诠释,民族音乐在这方面也非常突出。

这些特点使得民族音乐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正是我们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理解其价值观的关键之一。

二、民族音乐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不同民族音乐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往往是其所属社会政治文化的反映。

比如,在松花江流域的鄂伦春族中,有一首流传了数百年的民歌叫做《父老乡亲说哭》。

这首歌的歌词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人生一场梦,有离别有相聚。

天边的飞鸟,飞舞的有只有归鸟。

”这反映了这个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和家国情怀的表达。

这些思想观念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表现以及历史背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和了解这些现象,对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民族音乐在音乐发展中的地位民族音乐在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对其他音乐类型产生了影响。

比如,在西方艺术音乐中,就有很多采用了中国音乐元素、东方音乐调式、中式音效等,如四部生化武装等。

这些融合了不同音乐元素的作品,反映了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拓宽了音乐的渠道和领域。

四、总结民族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其所代表的文化意义、社会价值、音乐风格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深度研究和探讨民族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以及其在音乐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审美范围。

民族音乐学概论

民族音乐学概论

民族音乐学概论民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源远流长,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不仅在现在的生活中,而且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发展史上特殊的一环。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学科,也是一种研究领域,它是以人类音乐活动和艺术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揭示了民族音乐中的文化遗产,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传统开展的研究,强调人类音乐活动的多样性。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民族音乐理论和民族音乐实践,他们相互影响和交叉领域。

它主要聚焦于各种研究对象、方法、形式和流派,其历史渊源和文化特点。

民族音乐学研究考察了民族音乐的产生、发展和表现,其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同时,它也运用多元文化的视角,研究不同民族音乐系统中的明显差异和独特性。

此外,它也研究了民族音乐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根据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变迁的考察,民族音乐学确立了一些普遍有效的理论框架,以便为民族音乐研究和保护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方面,它依据历史、地理、语言、文化等特征,针对不同民族音乐进行系统性研究。

另一方面,它还分析了不同民族音乐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为研究民族音乐提供了新思路,但也遇到了困难。

首先,民族音乐涉及多学科领域,其研究可能涉及多种文化研究方法、多种数据源,因此,学者们需要对它们的研究进行深入的系统梳理和整合,这有时会限制学者的探究能力;其次,缺乏足够的历史记录,使得学者们在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时较为艰难,而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许多民间音乐消失或改变着,这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者们的研究空间。

因此,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深入和系统,以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的产生、变迁和发展史,并将其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发挥。

此外,各地政府也应加大对民族音乐及其保护文化的支持和关注,在实践中加强文化传承,以及将民族音乐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走进民族音乐的海洋,享受到它的美好。

人类学视野中的声乐教育

人类学视野中的声乐教育

人类学视野中的声乐教育[摘要]声乐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在声乐教育领域中不断地挖掘课程内容与教学环节中可能潜藏的文化因素,将声乐教育与人类学结合起来,使人们在良好的人类学文化的氛围中理解声乐教育的意义、声乐教育的社会功能。

声乐是人所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对这一特殊领域进行认识也是对人类自身进行认识。

因此,声乐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认识论基础也必然是以“人”为本、以文化研究为取向,所有的只停留在对声乐本体分析层面的研究,都是不完全的和表层的。

声乐文化研究的终极目的是认识人类自身。

[关键词]声乐教育人类学一、声乐的人类学目的(一)透视声乐文化本质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今天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声乐文化是经历了从古至今的演化、进化而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文化消失、变迁了,无数的文化经过了整合、融合而产生新的声乐文化,如此的往返迂回,新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进程的、有生命力的声乐文化才得以保存沿袭下来。

声乐在不同文化、同一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文化同一时期,在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不同场合、不同个人那里,有不同的概念、行为和形态,有不同的变化或交融情况,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含义和意义,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

声乐作为人类对声音的使用,在各文化之间具有共同或相通的方面。

但是,即便如此,由于价值观、习俗和功用目的的不同,在对声乐的态度上也不同,对声音的使用上也有不同选择。

(二)消除声乐种族、民族中心主义,维护世界声乐多元化声乐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使得各民族之间在声乐行为观念、思想意识、接人待物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

声乐文化在实践上的不同很容易造成人们在交往和交流上的困难,影响人与人之间、种族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甚至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会导致冲突。

造成这种不同声乐文化很难相处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声乐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在于我们对其他民族的声乐文化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没有真正把握其本质。

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

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

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孟凡玉该文发表于《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近年来,我国音乐研究机构、大学音乐系(所)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与教学已经颇具规模,一些音乐学院、研究院(所)陆续开设了音乐人类学专业或课程,已有学士、硕士、博士各层次的专业研究方向,较之20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无论是影响广度还是研究深度,都已经有了巨大差别。

同时,音乐人类学不仅在本专业研究中蓬勃发展、生机盎然,它的基本理念、研究方法还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在音乐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形态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批评学,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音乐学各领域提供了研究思想和方法,很多传统学科在它的带动下,出现焕然一新的研究景象。

正如音乐学家伍国栋先生所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推荐和使用民族音乐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者,还是对该理论与中国原有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研究理论整合一直持保留意见的学者,事实上都在理论和实践的操作中接受着这一学科理论及方法的影响,学术思想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转化和深化,并且在更大、更多的研究范围内相继引发出诸多属于学科理论建设性质的民族音乐研究新观念。

”1音乐人类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特别是在中国,很多人对它还非常陌生,本文拟从学科概念、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学术传统、音乐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我国音乐人类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粗浅的认识。

一、学科概念按照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Alan P. Merriam,1923-1980)的定义,音乐人类学是“文化中的音乐研究”(the study of music in culture)或者“作为文化的音乐研究”(the study of music as culture)2。

荷兰民族音乐学家孔斯特(Jaap Kunst,1891-1960)给这门学科所下的定义则是“民族音乐学,或者说,最初被称作比较音乐学的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从原始人群到文明国家的所有文化阶层的传统音乐和乐器,因而,我们的学科是调查研究所有的部落和民间音乐以及除了西方艺术音乐之外的各类音乐”。

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回顾

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回顾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宽研究视野,以便更深入地挖 掘和传承中国民族声乐这一独特的文化宝藏。
参考内容
间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次演示对间民族声乐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通过对相关 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间民族声乐理论的多元化特点、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处。本次演示旨在为间民族声乐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以期推动中国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
3、加强实践应用和价值探索,将间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与音乐教育、音乐创作 和音乐文化传承等领域紧密结合,为推动中国民族声乐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制度重大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 化的大国,其土地制度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在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里,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多次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的使用权 下放到农民手中,使得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和管理土地。
(2)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者们注重将中国民族声乐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音乐文化进行比较,突显中国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3)传承与创新并重。研究者们既强调传承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又在全球 化背景下对民族声乐的创新与发展,推动民族声乐理论的不断完善。
结论
通过对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前人们在音乐学、民 族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 了解民族声乐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然 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某些领域的涉猎尚不充分,研究方法有待进一 步丰富和完善等。
引言
民族声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建国以来,民族声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研究。通过对民族声乐理论的研究, 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民族声乐的内涵和特点,还可以为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提 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因此,对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具 有重要的意义。

音乐人类学观照下“中国声乐学派”相关问题辩议

音乐人类学观照下“中国声乐学派”相关问题辩议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THE NEW VOICE OF YUE~~FU(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项目《茶马古道北线川甘段音乐文化遗存的调查与研究》(16YJA760041)阶段成果;(四川美学美育研究中心《巴蜀文化对四川民歌(汉)审美特点影响的研究》(16Y00)阶段成果。

蓍乐人类学现隈卞"中辆关同题辩仪[内容提要]“中国声乐学派”是一个较为宏大的艺术思想与行为的表述,它的建设离不开对于中国民族声乐的继承,中国民族声乐是中华文化重要的表征之一,它是中华民族集体创作的精神财富,它既有中华文化统一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对于它的研究既要防止“以汉概全”的简单分类,又要区分“多元无章”的虚无主义,只有把中国声乐学派放在音乐人类学观照中,才会厘清不同“声乐学派”的分野,“中国声乐学派”才会是属于中国的艺术学派.[关键词]中国声乐学派/音乐人类学/民族声乐/声乐史/双重乐感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9)03-0105-5* *—1—刖B中国民族声乐的历史十分久远,目前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声乐曲可能是《吕氏春秋•弹歌》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夹”,它生动地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狩猎时的场景。

千百年来,中国民族声乐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表达国人丰富情感、歌唱多彩生活的功能,同时,民族声乐也折射出中华民族对于艺术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它们一起建构起中国声乐的精神内核与独特魅力。

在古代,中国人把用人声表达的音乐都称为“唱”或“歌”,它既包括民间歌曲演唱也包括戏曲和曲艺的说唱甚至是诗词的吟诵,声乐在中国人的艺术美学观上一直占据上层位置,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当[1]作者简介:文飞(197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106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下语境中的“中国民族声乐”称谓则是源于近代西方艺术分类学,按照西方艺术分类学的学科层级,“中国民族声乐”是“声乐”的下位概念,在现行许多音乐词典中把“声乐”解释为:用人声演唱的音乐。

论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声乐教学

论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声乐教学

场 。声乐 教学是 一 门综合性 的艺术 。当下 的 声乐 教学 ,无论 是美 声唱法 ,还是 民族 唱法 主要 关注 的是技 术 的训练 。声 乐作 品 的曲 目 选择 方 面也主要 以中西方 的艺术歌 曲 为主 , 民族 声乐作 品 的选择 大部分 是汉族 民歌 以及 “ 新 民歌 ” ,这 些 民歌 的演 唱主要 以普 通话 作 为基础 ,而很 少 以方言为 主来演 唱地方 性 民歌 ,但很 多地 方性 民歌 的审美观 无不 与地 方性 文化息 息相 关 ,而这又影 响着 人们 的音 乐审 美 。因此 ,当前声 乐教学 的音 乐审 美观 相对 比较单 一 。面对 当今世 界多元 文化 的发 展 ,音乐 的文化 多样性 观念 日益在 改变着 人 们 的音乐 审美观 、价值 观等 ,如何 走 出单 一 的音 乐审美 价值 观 的藩 篱 ,是 多元 文化 时代 声 乐 教 学 无 法 回避 的 问题 。笔 者 以 为 ,审 美 人 类 学 为 走 出这 个 藩 篱 提 供 了 有 价 值 的
重 于从 文化 的整体 出发 来研 究人类 的 审美经 验 ,包 括存 活 于 民 间 的 “ 活 态 的 ” 审 美 经
音 乐 传 蹯

音 乐 教 育

验 。 目前 ,少数 民族 的活态 审美 、边缘 文化 的审美 经验 、多元 文化 观 、跨 文化 等学 术理 念 等都纳入 了审美人类学 的研究视野。 审美 人类 学作 为一 门学 科有 其存 在 的价 值 。 首 先 是对 边 缘 的 地 方 性 审 美 文 化 的 关 注 。审美人类 学提 出将 处于 压迫 的边缘 的地 方 音乐 审美 文化纳 入美 学 的研 究范 畴 ,以此 引起人 们对 地方性 审美 活动 的关注 ,从 而实 现 文化 的多 元化发 展 。其次 是树立 文化 多元 参考 ,下 面主要 从审美 人类学 的 “ 地方性 知 化 的价 值观 ,强调 民族 文化 ,保护 地方性 文 识 ” 、 “ 文化语 境 ” 、 “ 田 7

对声乐艺术中文化的思考

对声乐艺术中文化的思考

【 学术新视野】
对 声 乐 艺 术 中文 化 的思 考
刘 浩
( 陕西教育学 院, 陕西 西安 摘 70 6 ) 10 1
要: 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 , 认为声乐艺术, 具有大量 的文化 内涵和意 义, 总是 深深根植 于社会 的历史与文
化 之 中 , 种 独 具 艺 术魅 力 的 艺术 形 式 , 往 可 以借 助 于现 代 传媒 技 术 , 实现 超 越 历 史 、 越 时 空 、 越 国界 的极 这 往 采 超 超
中有规则地一再发生的活动以及 物质布局。从这个角度看 , 文化指 的就是可 以观察到的现象 , 也就是世界上“ 就在那 儿” 的事物 和事件 的领域 。其二 , 文化一词经常被用来指知识和
它仍在越 来 越 广 的范 围 内被使 用 , 不 断地 衍 生新 词 意 在
义” 【 。】 1 9世纪末 人类 学 家首 先创 用 了文化 这 一概 念。 第一个 给文化做出科学定义 的是英 国人类 文化学 家 E 泰勒 . ( . y r 。他关 于文化的定义是“ E Tl ) 0 文化 与文明 , 就其 广泛 的
为广泛而又深远的文化意义, 催化、 影响着人们 的思想意识以及 审美意识 , 为人 类社会文 明的进 步与发展 奠定 了十
分 重要 的基 础 。
关键词 : 文化发展 ; 乐文化 ; 美意识; 乐艺术 声 审 声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满足人们特殊精神需求 的审美活 动, 的解释就更加丰富多彩 了。 拉尔夫 ・ 林顿( a hl t ) 认为文化是 由习得性行为 R l no : p i n 和人们的行为结果组成 的构型( of uao ) 这一特定的社 cn grt n , i i 会成员共同享有 并传 承行 为结果 的各种组 成要素 。克拉克

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涉及人类社会文化的学科。

它既是艺术性质的,也是社会学性质的,因此它在社会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民族音乐的研究将音乐的历史、社会、文化和宗教结合起来,以此获得关于它的知识和了解,使得人们从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获取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民族音乐研究最重要的是研究其音乐结构、历史背景、音乐观念以及传统乐器演奏技巧。

民族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涉及古代和现代文化、乐器、演奏技巧、歌曲、舞蹈等各个方面。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民族音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了各种文化的影响,因此它的研究,可以深入地揭示该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不同文化的影响。

民族音乐的曲调不仅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也受到语言、地理和民族性格的影响。

例如,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民族音乐,其曲调更加简洁,充满节奏感,而且与舞蹈有很好的联系;而亚洲的民族音乐更多的是利用声调和和弦的转换来表达情感。

此外,民族音乐还受到各种宗教信仰的影响,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信仰的影响也赋予了民族音乐一种特殊的音乐特色。

民族音乐受传统普及,从而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并且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搭建了桥梁。

现在有许多民族音乐学家和艺术家都在收集和保存当地民族音乐,他们也在创作和研究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总之,《民族音乐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结合了艺术、音乐、社会学、历史和宗教等多种学科,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音乐。

通过收集和研究当地民族音乐,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从而促进着国际文化间的和谐与友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声 乐是人 类语 言的 艺术化表现形式。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 关。 文化人类学作 为探 索人类社会 生活的
基本研究方式 , 将对传统 民族声 乐 究带来深刻的影响。文化人类学将使 中国的民族声 乐更具有人性 因素 、 易 研 更
于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 , 并推动其朝向既具有凝聚力又不断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中国民族 声乐的文化人类学具
体方法包括 : 以参与式观察 为主要方式的田野调查 , 注重对特定民族 的特定音 乐作个案研 究, 对不同语 言、 同地 不
域、 同风俗的 民族声乐文化进行个体闻的比较研 究。 不 【 关键词 】民族声乐; 文化人类 学; 田野调 查 【 中图分 类号 】 C 5 【 9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lO — 0 6 2 l )5 o 4 — 2 O 9 3 3 (o o o - o 4 0
所处 的位置接触观察对 象。对 中国民族声乐 的田野调查关 键是对 民族文化的深刻了解 。并需要在研究 中尽可能克服 研究 者的主观 印象 , 以避免研究者太过于武断地认识 民族 声乐表象背后的实质。民族声乐的田野 调查还需要以语言 的掌握为前提 。民族 声乐必定 以其特 有的 民族 语言为前 提; 即便是当前 已趋 向于大众 化的以普通话为基本语言表
活保持着最密切最直接的联 系。中国民 声乐 是一种 以中 族
国民间文化为背景 ,经历悠久 的文化沉淀 而形成精 神特 质 。换而言之 , 中国民族声乐具有文化性 、 社会性的特征 , 因而 , 中国 民族声乐 的研究 , 然可 以将 之作文化人 类 对 必 学这 一以社会文化 为其研 究范式 的核心 的研 究视角 的考 察 。近年来 , 音乐理论界对于音乐 人类学 的考察 日趋重视, 然 而 , 于中国 民族声乐 而言 , 对 人类学 仍然 是一个全新 的 学术视野。本文谨就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人类学 问题作概
二、 中国民族声乐 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其一 , 文化人类学将使 中国的民族声 乐更 体现人性 因
素 , 而使其更接近 民族声乐的本质。文化人类学主张 , 从 由
于人性 的变化不定 的趋 向 , 因此事物 的性质受人 的社会生
相关信息 , 通晓其文化 的基 础上 , 并在 利用 自己在群 体 中
声乐是人类语言的艺术化表现形式 , 它与社会文化生
视野下对 中国民族声乐 的考察 。 对 中国民族声乐作文化人类学的考察 , 是一种对学科 边缘 问题研究进 路 。一般认 为 ,文化人 类学是 旨在立足 于人类 学观点 , 立足 于经验和感受 , 对传统 文化进行批 判 性吸收的一种认 识论体 系。将文化人类来深刻的影响。 首先 , 文化人 类学 的介入将 大大拓展传统 民族声乐研 究 的领域 。英 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 出, 人类 学是研 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 中的文化的科学 , 包括人类躯 体、 种族差异 、 明与社会构造 , 文 以及 对于环境 之心灵的反 应等问题之研究 。由于人类学将充分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和 复杂性 , 在受到环境影响下的社会文明必然不断地延伸它 的领域 。在人类学家眼 中, 传统民族 声乐忽略了与声乐 以 外领域 的交融 , 因而 , 他们 主张并且必然 主张将 民族 声乐 与社会文化的各个层而各种方式产生密切的联系 , 其必然 的结果便是民族 声乐领域 的拓展。 其次 , 文化人类学 的经验研究 方式拉 近了民族声乐理 论与生活的距离 。它对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中国民族声 乐进 行贴 近生 活的调查 、 访谈等 , 从而得 以对 民族声 乐 的
貌式的思考。


认识 民族声乐的文化人 类学 : 向传 统民族声 乐研
究展示一个全新 的世界 中 国民族声 乐以表演特性 以及社会 需求 , 决定 了它注 定是一 门“ 显学 ” 。但事实上 , 国民族声乐 的变迁 和繁荣 中 不可能 离开其它人文科学 、 社会 科学的参 与 , 乃至指导 性 的研究 。如上述 , 文化人类学与 中国民族声乐 因其 研究核 心与特征上的吻合 , 而产生 了密切的关联 。对 于人类 学家 来说 , 民族声乐——如 同宗教 、 政治 、 婚姻—— 构成 了一 个 可能发 现人 们根据他们 内心深处 的信仰 和习惯而行为 的 领域。而对于一个音乐理论家来说 , 民族声乐的产生、 表演
原则 等被 引入 中国民族声乐研 究之后 ,必然对其产 生 冲
【 基金项 目】 本文系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 民族声乐的社会影响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课题编号 0 C WH 1Y M) ( 9 G 0 2 B 的
阶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叶正孩 (93 )女 , 18 一 , 浙江乐 清人 , 金华职业技术 学院师范学院教师。

4 ・ 4
击, 并进而改变传统 民族声 乐的这些概念 、 理论体 系 、 则 规
和原 则 。
的各类事情 , 而解剖生 活实践 中所 发生的各种行为及其 进 价值内涵 , 形成一种规律性认识 的社会 研究方式 。田野调 查需要调查 者通过 向 自己所处周边 环境 了解和 收集 调查
21 0 0年 5月 总第 13期 第 5期 5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 l n
Ma .01 y2 0 S ra .53 No5 e i lNo 1 .
中国民族声乐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⑨ 叶 正 孩
( 金华职业技术学 院, 浙江 金华 3 10 4 20 0 )
存在背景、 历史发展等问题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再次 , 文化人类学 本身的研 究成果对中国 民族声乐研 究是一种促进 。文化人类学 的已有概念 、 理论体 系 、 规则 、
等艺术实现过程 ,都是在 E 的社会 生活中获得体现 的。 l 常
正是由于民族声乐 和人类学之 间的这种 亲缘 关系 , 推动 了 人类学家对 中国民族声乐 的关注 , 从而形成 了音乐 人类 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