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
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 国吸收和使 用 F 的区域 分 布 比较集 中 从 F I .我 DI D
对 中 国区位选 择看 . 地域 倾 斜性 十分 突 出 , 现严 重 的 “ 呈 东 重 西轻” 局 , 布很不 平衡 。 引外 资最 多的省 市分别是 : 格 分 吸 广 东省 、 苏省 、 建省 、 海市 、 江 福 上 山东 省 、 宁省 、 辽 北京 市 、
的投 资 出 现 大 幅 上 涨 , 这 一 地 区 的 资 本 中 有 相 当 比 例 原 而 是 台 湾 、 港 地 区 甚 至 大 陆 . 中 转 流 人 我 国 的 。 些 地 区 香 经 这
一
分 别 使 用 外 资 达 到
82 一
●2 1 年 第 8期 01
■现 代管理 科 学
天 津 市 、 江 省 , 些 省 市 都 处 于 东 部 较 为 发 达 的 地 区 尽 浙 这
( ) D 的结 构性 倾 斜 加大 了我 国产 业 间发展 水平差 1F I
距 。F 对我 国三 次 产业 的投 放倾 斜 程 度不 同 . 主要集 DI 最
中的是 第 二产 业尤 其 是 工 业部 门 . 第 一产 业 投资 量 比例 对
■发展战略
■现代 管理 科学
■2 1 0 1年第 8 期
FI D 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 马 宁
摘要: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 不断深入 , 国利用 外 商直接投 资成果 显著 , 我 对我 国经济发 展起 到 了积 极 的作 用 , 进 了我 国 促 产 业结构 的调 整和 升级 , 动 了工业 的产 业结构 升级及 出 口商 品结构升 级 , 同时加 剧 了我 国产 业结构 的 不平衡 。我 国 推 但 应提 高 F I 量 , 极 引导外 商 向 高科 技现 代制造 业投 入 , D质 积 鼓励 外商投 资现代 农 业 , 加速 服 务业 的开放 , 促进 外 资向第三 产 业薄弱行 业 流动 , 同时政 府要 合 理 引导 F I D 在我 国的地 区分布 , 化我 国的产 业 结构 , 优 并令 吸 收 和使 用 FI D 朝着 一个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张曦四川大学【摘要】本文首先通过说明FDI的大量流入引起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然后提出FDI是引起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因素,再以我国国际收支由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金融项目、储备项目和误差与遗漏项目五个部分组成为立足点,分别详细分析了FDI的流入对这五个部分产生的影响,最后根据FDI对我国国际收支各个组成部分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原因影响应对策略一、引言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双顺差”,引起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很多,其中,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FDI是指以取得或拥有国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为特征,以获得利润或其他利益为目的的投资。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大规模流入我国,形成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FDI流入造成资本流入和外债流入,FDI利润再投资引起资本流入,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在增加出口的同时,其生产的进口替代品造成的进口减少。
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口设备、进口原材料、支出服务贸易项、汇出投资利润、回流FDI的资本。
二、FDI对中国国际收支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1.FDI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经常项目一般由货物项目、服务项目。
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这四个项目组成。
其中,贸易项目的盈余最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基础。
在1997-2011年期间,虽然中国货物项目一直维持顺差,但服务项目却持续逆差,并且逆差幅度日益加大,从而货物项目积累的顺差被大大地抵消了(如表3.1)。
更为严峻的是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所做的承诺,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到来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密,未来两年中国金融、分销等服务贸易市场准人门槛必将进一步降低,开放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这样竞争力本就不强的服务项目的逆差情况也必将更加恶化。
FDI资本效应对东道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分析
化提 升 当地经 济增 长 的效率 . 通过 对知 识 资本 和人力 资本 的培 育 影响 创新 能 力进 而 对 当地 增 长 的可 持 续性 产 生作 用 本 文的分 析也将 主要从 这 三个方 面展 开 。
二 F 资 本 形 成 效 应 对 东 道 国 经 济 增 长 质 量 的 作 DI
涵 的 界 定 非 常 宽 泛 . 且 基 于 不 同 的 研 究 目 的 . 定 的 范 而 界 围 也 小 一 致 Hog 19 ) 为 经 济 增 长 的 质 量 是 与 数 量 相 n(94认
自身 资源供 给与 经济 发展 目标 之 间 的储 蓄 和外汇 缺 口. 进
而 提 高 经 济 增 长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 效 性 和 稳 定 性 。G l n (9 0  ̄ 从 相 rf 1 7 ) i t 反 方 面 指 出 .D 流 人 也 可 能 因 引 致 消 费 和 进 口增 加 而 降 FI 低 国 内储 蓄 , 缩 国 内 投 资 规 模 。 o ao 1 9 ) 一 步 扩 展 压 T d r(9 1 进 了 两 缺 口理 论 . 为 F I 可 弥 补 储 蓄 和 外 汇 缺 口外 还 可 认 D 除
效应。
其二 .D F I的直接 投 资效 应 可通 过 资金力 量实 现 东道
国 的有 效 要 素 比 例 调 整 并 带 动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 而 极 大 地 进
前进 可持续 性则 体现 了经 济长 远 增长 的潜 力 。 良好 的增 提高 东道 国初始 要 素 的生产 率 . 高东 道 国经济 增长 的有 提
对 而言 的 , 了增 长速 率 、 长结 构 、 除 增 投入 产 出效率 等 因素 外. 由此 带来 的生 活水 平 的改 善 、 分配 均 等 化等福 利效 应 也 应被考 虑进去 。 ar(0 2 从更 宽 泛的 角度讨论 了增 长 B ro 2 0 ) 长情况 外还包 括与 此相 关 的社会 、 政治 和宗 教 等因素 。与
FDI、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20 0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对外 贸易和经济
增长的关 系进 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 明: 中
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为因果 的关
系, 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 , 中国进 口增长 和出口 增长都是 G P D 增长的 Gagr r e 原因, n 对外贸易在中
口贸易对 区域 经济增 长影 响 的传 导情 况进行 研究 。论 文后 面 的内容 安排 如 下 : 一 部分 是 在系 统 回顾 当 第 前 已有研究 成果 的基础 上 , 绍本 研究 的学 术 意义 和 创新 点 。第 二 部分 是 统 计 数 据 的来 源 、 量 的选 取 介 变 以及样 本 的说 明。第三 部分是 通过 建立 V R模 型分 析三 个 区域 F I进 出 口贸易对经 济增 长 影 响 的动态 A D、 机制 , 就不 同地 区波 动影 响传导 的方 向和力度 进 行实证 研究 。最 后是本 文 的结论 和启示 。 并
源、 数量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研究 了我国 17 年后 98
王坤 、 张书云(04 根据协整理论 , 20 ) 利用 中国 17 98
—
经济发展中 F I D 的作用 , 表明 F I D 不仅促进了我
国的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 , 而且改善 了国内国际投资与跨 国经营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 的竞争力 。D eo 19 ) e l (99 研究表 明,D 的技 m l FI
G P与 F I D D 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循环式结构进
资企业对外 贸易对不 同 区域 的经 济影 响进行研 究, 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
正模型 , 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的负面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的负面影响作者:钟韬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02期提要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从中长期看,FDI 大量流入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潜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
本文从考察FDI流入与中国国际收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侧重分析FDI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带来的各种冲击和负面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近二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对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截至2005年,中国累计吸收FDI总量已经达到6210亿美元。
仅2005年就达855亿美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FDI流入国。
它已成为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重要来源,同时,FDI还极大地提高了投资的效率,弥补了中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但是,实际上FDI在大量流入的同时也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大量的资本以利息、红利汇出等形式流出,这对中国的金融稳定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将有着日益加大的潜在风险。
二、FDI对中国国际收支各组成部分的影响一般说来,国际收支一般由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储备项目和误差与遗漏项目四个部分组成。
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国国际收支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应该以经常项目顺差为主,而不是以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为主,资本与金融项目也应更多地表现为资本输出输入的均衡发展,否则就会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一)FDI大量流入对中国经常项目平衡的影响。
经常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有重要的地位。
经常项目的盈余可以防止国际收支结构的脆化,使国际收支平衡稳定。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与服务项目、收入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
从经常项目余额与贸易项目余额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别体现在收入项目余额的大小上。
收入项目与一国的净国外资产或负债的相关度极大。
如果净国外资产数额越大,从国外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贸易项目也就相应出现较多的赤字,可以由收入项目的顺差予以弥补,以维持经常项目的平衡。
反之,如果FDI大量流入即净外国负债越多,由于要向国外付出较多的收入,所以贸易项目必须要实现更多的盈余才能弥补收入项目的逆差,如果贸易项目中的服务收支也是逆差的,那就更加剧了贸易项目的逆差,或是抵消了贸易项目的盈余,致使经常项目顺差收窄甚至失衡,造成经常项目内部关系不稳定,即贸易项目特别是货物贸易创汇的绩效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入项目的收支状况,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与波动性。
FDI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本研 究得 到国 家自然科 学 基金项 目 (0 705 75 32 )资助
主要分析手段是优位系数 .利用第二产业 中的有关数据。研究发现 ,三资企业 占据 了附加价值高的成长行业 .国有及 国有控 股企业则主要集 中在传统型 、资源型 的行
业中 .在我国经济 中的主导产业 更替 发展
3 %。其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 85
7我 国 产 业 发 展 中的 两 元 化 飕 晕 :三 骨企业 占据了附加价值南的成 长行业 . 圆有 硬 凰 有 控 腔 企业 则主 要 集 中在 传 统 型 . 资 源型 的 行 业 中
的过程中 .国有及 国有控股企业面 临被 边
缘化的风险
维普资讯
Fl D对我国 产业发 展 的 分析 影响
■ 李 文 博士生 唐国兴。 徐剑刚 副教授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1
2复. 旦大学管理 学院 上 海 2 10) 060
般来说, 1 表明i R> , 行业在该投资 类型 中的专业化程度 超过全 国平 均水平 . 产品有一定的外向度 .属于该投资类型 中
针对点 唐 国兴
c 0 5) 究了引进外资对我国货币政策 0 研 2 的影响 ,指 出了中央银行外汇资产 比重过
重已经影响到 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罗 长远 、赵红军 ( 03) 20 分析 了外资持续进 入我国而 国内资本却投资不旺 的现象 ( 挤 出效应 J指出国内资本市 场的不成熟使 国 。 内资本处于不利 的地位 。从而导致 了国内
我国.放来 施持, 2资续已 商对政截 0我利. 直外策外 0国用选 自数增至 5 开以 接实外 实量长 年 际资 投
60 2 0亿美元 .在发展中国家中遥遥领先 在大量的直接投资进八我国以后 .我国经 济也以较快的速度融八世界主流经济体 系
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 中国FDI的现状总的说来, 当前我国外商投资的情况可用“数量增多、速度加快、规模扩大、结构优化”16 个字加以概括。
日本贸易振兴会出版的《2003年度贸易投资白皮书》显示: 2002年,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最为活跃,世界对华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对美投资额而跃居世界首位,并连续两年达到历史最高记录。
而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081家,比去年增长20.22%;合同外资金额1150.70亿美元,同比增长39.0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2004年今年1-2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25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1.74%;合同外资金额19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4.5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28%。
截止到2004年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71302个,合同外资金额9622.6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97.89亿美元。
下面是近几年中国吸收FDI占全球份额的数据。
全球直接投资一览表(单位:亿美元)专家分析,我国正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并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在全球突出强劲,国际投资者在新一轮制造业转移中普遍将我国视为投资信心最强国;我国社会稳定带来的安全效应,奥运、世博、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带来的难逢商机,加之我国持续的低劳动力成本,特别是极具潜力的市场,对投资者依然具有很大的的吸引力。
由此预计,近几年我国吸收外资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将在吸收FDI的全球竞争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FDI的经济意义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多元化的形式涌入国内,这将对经济增长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FDI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因此,它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
中国利用FDI现状分析
中国利用FDI现状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FDI目的地国家之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
本文将从FDI 的概念、FDI的优缺点、中国吸引FDI的优势以及当前中国利用FDI的现状等方面对中国利用FDI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FDI的概念FDI,即外商直接投资,指以跨国公司或个人投资者的名义直接投资国外企业、机构或个人,并取得一定程度的管理控制权。
FDI是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直接参与方式。
FDI既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济活动的手段之一,也是跨国公司实施国际战略的重要途径。
与国际收支有关的国际资本流动中,FDI是对经济发展潜力更高的国家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方式。
二、FDI的优缺点(1)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传播。
FDI投资者通常会将其自身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应用于被投资国家,推动被投资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
(2)促进劳动力就业。
FDI的到来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提高收入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3)推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FDI对当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具有明显的贡献。
(4)促进经济升级。
FDI能够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管理、市场拓展和品牌提升,推动国内经济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升级。
(1)FDI的国内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FDI向外资本输出国的过程中,会消耗自己的国内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同时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
(2)FDI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FDI投资者的进入会影响到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份额,可能会给当地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3)FDI的不稳定性。
FDI往往伴随着跨国资本流入和外债的增加,外部环境变化或国内经济不稳定都可能会导致FDI的流出。
三、中国吸引FDI的优势1. 巨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拥有超过14亿人口和巨大的中产阶级,消费需求旺盛。
FDI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文献综述
外商 直接投 资 简称 F , 是 指是 一 国的投 资者 ( DI它 自然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 关 系 进 行 了 分 析 , 现 它 们 之 间 存 在 着 长 发 人 或 法 人 ) 国境 投 入 资 本 或 其 他 生 产 要 素 , 获 取 或 控 制 期 稳 定 的关 系 , DI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 原 因 , DI 流 人 带 跨 以 F 是 F 的 相 应 的 企 业 经 营 管 理 权 为 核 心 , 获 得 利 润 或 稀 缺 生 产 要 来 先 进 的技 术 , 而 提 高 本 国 的 技 术 水 平 。 赵 玉 娟 ( 0 1 以 从 2 1)
N o.1 201 1。 2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r ui s T aeI ut n n r
21 0 2年 第 1 1期
F I 我 国经 济 影 响 的 文献 综 述 D 对
何 恋 姜银 莲
( 南财经政 法大 学经济 学院, 北 武汉 407 ) 中 湖 30 4 摘 要 : 革 开 放 以 来 , 商 直 接 投 资 一 直 是 人 们 关 注 的 热 点 问 题 , 为 它 无 论 对 本 国还 是 东 道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都 具 有 改 外 因
素为 目的的投资 活动 。外 商直 接投 资一 直是 人 们关 注 的热 使 用 2 0 0 2— 2 0 年 中 国 1 个 省 市 的 面 板 数 据 , 用 08 7 运 点 问题 , 因为 它无 论对 本 国还 是 东 道 国 的经 济 发展 都 具 有 E E S . 析 了 服 务 业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对 中 国 的 经 济 增 VI w 6 0分
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
· 48 ·
IEC, NO. 9, 2007
利用外资
表 1: 1979-2005 年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 单位: 亿美元)
欧美跨国公司和科技含量高的资 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尤其欢迎研
发机构在华建立, 并且随着市场
化程度提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
域。四是坚持稳步开放国内新生
的脆弱的资本市场。到 90 年代中
一、中印利用 FDI 概况
( 一) 中国利用 FDI 概述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 前的近三十年时间里, 由于复杂 的历史原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 投资基本上是空白。改革开放以 来, 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发 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 段 : 1979-1986 年 起 步 阶 段 、 1987-1991 年 稳 步 发 展 阶 段 、 1992-1996 年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1997-2001 年 为 调 整 阶 段 和 2002 年 入 世 以 来 进 入 发 展 新 阶 段。 自 1979-2006 年间, 中国吸 收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约为 3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 这在战 后世界各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 情况中是罕见的。资金来源遍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吸收外
国直接投资的各种方式中, 以合 资经营方式的项目数与外资金额 最多, 此外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 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利用外 国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
( 二 ) 印 度 利 用 FDI 发 展 进 程概述
印 度 利 用 FDI 的 发 展 屡 经 波折, 大体经历了独立之初限制 FDI 进 入 阶 段 、80 年 代 印 度 FDI 政策开始松动阶段, 以及 90 年代 以后大幅度放宽外资投资领域, 提高外资股权阶段这几个阶段。 自 1991 年 印 度 经 济 自 由 化 以 来 到 2005 年间, 外国直接投资商对 印度的协议投资额为 672.1 亿美 元, 实际到位金额为 322.9 亿美 元, 占协议额的 50%以上。
FDI对中国的影响
FDI对中国的影响一、中国吸收FDI的现状和特点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近年来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资)的量在整体是呈现大幅上升趋势的,中国已经是吸收外资较多的国家。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2008)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吸收的FDI达到694.68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全球第4大FDI吸收国。
从吸收FDI的数据来看,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1999年FDI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但是2000年后,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现明显回升,2005年出现小幅下降,但这并不影响整体发展趋势。
在2008年10月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然保持了23.58%的大幅增长。
2009年一季度中国吸收FDI21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6%。
但是预计2009年可能继续保持增长,即中国仍然是外商投资的首选地,只不过在金融危机之下企业家的海外投资欲望大减。
从1997-2008年中国吸收的非金融领域外资的数据如表1所示。
其次从FDI来源地看,近几年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和部分发达国家和维尔京群岛。
如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前4位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这4个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0.79%。
另外,德国、新加坡、台湾、荷兰和英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也较大,这5国或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13.43%。
这9个国家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64.22%,是中国FDI 最重要的来源。
在华投资的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
从投资的地区分布看,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全国FDI的90%以上集中在东部11个省市,中部和西部20个省市利用的FDI不足全国的10%。
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等沿海省市。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近年所吸引的FDI中,中低端技术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绝大多数,高度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以及商务服务等行业,而高科技比重偏低。
FDI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 0 1 4年 》 。对 变 量 数 据 取 对 数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
1 . 2 F DI与 GDP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由单 位 根 检 验 结 果 可 知 , 原 序 列 ADF 检 验 值 在 l 的显著 性 水 平 下 都 没 有 通 过 平 稳 性 检 验 , 是 非平 稳 序列 , 其 二 阶 差 分 ADF 检 验 值 在 1 的 显 著 性 水 平 下 通 过 了平 稳 性 检 验 , 是 平稳 变量 , 所 以 变 量
1 n GDP 和 l n F DI 是二 阶单 整 I ( 2 ) 。
1 . 4 协 整 检 验
对 变 量 GDP 和 F DI进 行 相 关 性 分 析 , 结 果 如
表 1所 示 。
表 1
GD P与 F DI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由于变量 l n GDP 和 l n FDI 是 二 阶单整 I ( 2 ) , 对
1 实 证 分 析
1 . 1 变 量 选 取 与 数 据 处 理
表 2 变量 l n G D P和 I n F D I 的 单位 根检 验
本 文选 取 1 9 8 5年 ~ 2 0 1 3年 为 样 本 区 间 , 共 2 9 年 的样 本 数 据 。研 究 变 量 设 定 为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对变量 l n GDP 和 l n F DI 进 行单 位 根检 验 , 检 验 结 果 如 表 2所 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7 —0 7
对 方 程 的 残 差 序 列 进 行 ADF 单 位 根 检 验 , 结 果 如 表 3所 示 。
FDI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利弊分析与思考
为“ 外汇缺 口” 根据凯恩斯 的宏观经济理论 , 。 总需求等于总 供给的国民经济才能达 到平衡 。设 c 一消 费 ; 投资 ;一 I 一 s 储蓄 ; 一 出口; x M一进 口。则“ 两缺 口模 型” 的推导如下 : 在 国民经济达到均衡时 , 总供给 =总需求 总供给 = ++ c Ix
展 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 的增长 ,结果往往造
成“ 投资大于国内储 蓄” 进 口大于出 口” 和“ 的现象 。于是利
用外资一方面可 以创造新的投资需求 ,另一方面又 可以增 加供给 、 扩大出 口, 从而纠正两个缺 口的失衡现象 。所 以早 期流 人中国的 F I 仅表现 为弥补 “ 口”而 且一直肩负 D不 缺 , 着 “ 口创汇” 出 的责任 。 但值得注意 的是 , 利用外资是要偿还 的, 因此必须切 实提 高利用外资的效率。 2 从宏观上 对投 资需求进行抑制 , . 是指 当国内储蓄缺 口大于外汇缺 口时 , 就必须压缩投资或增加储 蓄 ; 当外汇缺 口大于储蓄缺 口, 就必须缩减进 口或增加出 口。 根据上面分 析, 要求发展 中国家增加储 蓄或增加出 口的可能性不大 , 结
一
即 : S M— I = X —
左边 Is — 为储蓄缺 口; 右边 M x为外汇缺 口。 —
为了维持经济一定速度的增 长 ,储 蓄缺 口与外汇缺 口
必 须保持平衡 。但是 Is M、 、 、 X这 四个变量都 是独立 变动
的, 因此一般 情况 , 这两缺 口很难始终保持 平衡 , 为了使其 达 到平衡 , 积极 的措施就是从缺 口以外开辟 财源 , 消极的措 施就是宏观上对投资需求进行抑制 。
目前 , 世界经 济正 面临着深刻 的变化 , 出现全球 化 、 并 信息化 、 市场化 、 ・ 的趋势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又具有 体化 阶段性的特征 , 而且 中国还呈现出明显 的产业结构多元化 、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 城乡二元化结构等特点 。囚此 , 分析 F I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利弊时 ,显得更加复杂和隐蔽 , D在 同 时也使我 国对各种类 型的 F I D 产生各 自对应 的吸收能力 。
FDI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
FDI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是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指的是一国的企业或个人在其他国家设立或购买企业、股权或在其他国家进行的其他投资活动。
FDI通常涉及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FDI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FDI可以注入资本和外汇,帮助一国改善经济基础设施,并促进经济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会带来资金流入,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内投资,如建设基础设施、新厂房、购买机器设备等。
这些投资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并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此外,FDI还可以为一国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增加国家储备,提高经济的稳定性。
其次,FDI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
由于FDI涉及到大量的技术、管理和市场经验,投资国可以从外国投资者中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巧,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投资国可以通过学习和吸收外国投资者的经验,改进现有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
此外,FDI还可以帮助投资国培养人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从而提高整体生产率。
第三,FDI可以促进贸易和市场开放。
外国投资者进入一个国家后,往往会带来新的产品和技术,推动本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同时,外国投资也可以帮助投资国打开新的市场渠道,增加出口额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FDI,本国企业可以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提高国际地位,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开放。
然而,FDI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FDI可能导致资源外流和经济不平衡。
外国投资者往往会将利润汇回国外,导致一些国家的资本外流,这可能使一些国家面临资源短缺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其次,FDI可能对本国企业构成竞争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可能无法与外国投资者竞争,导致本国企业的衰退和倒闭。
同时,FDI还可能引发劳动力剥削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FDI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以苏州和上海为例
【 作者 简介】 左田 园 18. 一. . ( 91 ) 籍贯: 9 2 女 江苏宿迁 苏州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 究生
F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 I D对
比较分析
0 547 5 0843 , . 4 6  ̄ .524 能够 接受 。 述方 程 4 上
的的显著性检验F皆大于59 , .9 说明回归方 程对真实关系式的整体拟合质量较高 , 方程 可信 , 在5 。 %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 验, m 即L P与被解释变量 L F I n D 之间存在真 实关系式表示的关系。 上述方程的变量的显 左 田园 苏 州大学商学院 2 0 1 1 2 5 著性检验 t皆大于 2 1 0 说明 L F 对 .2 , n DI L G P之 间有 明 显影 响 。由上述 结 论可 以 n D 为进 一步 了解 F I ̄ D X 苏州 、 海产 业结 上 【 文章摘要】 看出, 苏州 市的 F I 创新 能 力的促进 作 用 D对 构 优化升级 的 影响 , 笔者 利用面 板数据 分析 本 文通 过 对 比研 究的 方 法 , 究F l 研 D 不 如上 海 市 。 方法 对 19 ~20 9 9 06年 F I 上海 三 次产业 D对 对 苏州 、上 海两地 的经 济 发展 、产 业 结 工业 增加值 贡 献进行 实证 分析 。 三次产 业增 构 及创 新 能 力的 影 响 。 出F l 苏 州 经 得 D 对 加值的相对变化是反映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 三 、 结论及建议 济总量的促进作 用要 大于对上海市 。 l D 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 D 在苏州经济 FI 利用外资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最终 对促进苏州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 力的 指标 , 发展中起 了重要的作用 , D 对苏州经济 但F I 体现为不同行业实际利用外资对其增加值的 促进的作用有待进一 步提 高一 总量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上海市的经济促进 贡献。以第 i 产业增加值( P) GD 的对数 L n 作用 。 D 在改善苏州产业结构方面有积极 F I (D ) G P作为被解释变量, 将第i 产业实际利用 【 关键 词 】 意 义 ,但力 度仍 然不够 ,F I 促进 苏州产 D对 外资额(D) F I 的对数L (D ) nF I 作解释变量,构 比 较 分 析 ;F I D 业 结构 升级 的作 用有 待进 一步 提 高 。 同时 , 造 回归方 程 :,建立 模 型 L ( P ) + n GD i =Ai F I 进苏 州市 区域创 新 能力 的力度上 要小 D促 上 海 、 苏州 一直 为长 三 角地 区经 济 发 BL (Di u i 1 示 苏州 ,i2 示上 inF I+ i( 表 ) - - 表 于上 海市 。 展的关键区和对外开放的领先区。 上海市是 海 ) () 1 改 革开放 2 多 年来 , 口导 向型 引资政 0 出 是 全国经济 发展 的龙 头 、 外商投 资 的辐射 中 通 过对 苏 州 ,上 海 的数 据 分 别用 以上 策下的 F 从数量上推动了苏州出口的增 DI 心。而利用 F I D 发展对外 贸易 , 也是苏州外 回归 方程计 算 , 利用 ei 6 到 以下结果 : ve 得 ws 长。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 ,苏州地区 向型经济 发展 的显 著特征 。这 些年来 , 州 苏 在5 %的显著水平下,上述方程的拟合 产 业结构 的变 化逐渐 显现 , 要表 现为第 一 主 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 ,加快开发区建设 , 优度除上海市的第一产业外 皆>0 5 较大。 ., 产业 和第 二产 业 比重不断 下 降 , 第三 产业 比 吸 引了大量 的 外资经 济 , 利用 外资规 模逐 步 上 述方 程 的的显 著性检 验 F皆通 过 , 明 回 说 重 逐步上 升 。 作为 固定资 产投 资主 要来源 之 扩大, 大有 赶超 上海 的趋 势 。利 用外 资对 苏 归方 程对 真 实关 系式 的整体 拟 合质 量较 高 , 的F I D及其投 向成为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 州、 上海的经济发展各起到怎样 的作用?利 方程可信。在 5 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显著 % 转变的重要因素。 用外资对苏州、 上海的经济结构产生怎样的 性检验 , G P的对数与被解释变量 F I 即 D D 的 在改 善苏州投 资环境 的过程 中 , 片面 追 影响 ?利用 外资对两地 的 自 创新 能力有何 对数之间存在真实关系式表示的关系。 主 上述 求数量型 、 粗放型基础扩建 已不能适应当代 影响?笔者将就以上问题做 比较研究。 方程的变量 的显著性检验 t 皆大于 2 2 , .10 引资发展的需要 , 所以今后应根据当前国际 说 明 L F I L G P之 间有 明显影 响。 由 nD对 n D 资本流动的特点 , 加强对苏州吸引外资的软 文献综述 上述结论可以看 出,苏州市 的 F 每增长 DI 件环境的建设。同时,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 国内有很多学者对苏州和上海 的 F 1 DI %,苏州 市 的第 一产 业产 值增 长 0 1 %, .2 促进苏州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限,今后引 进 行了研 究 。 [ tp a eD ns 为 F I 第二 产业产 值 增长 0 5 1  ̄ Seh n a e认 1 D对 .8%,第三产 业 产值 圃 .9 DI %上海 资中应加强苏州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我 国 的 经 济 产 生 了 积 极 的 影 响 ;E . 增 长 06 %;上海 市 的 F 每增 长 1 .4 B r stn等以中国为例 , oe z i n e 认为只有拥有足 市 的第一产 业 的产 值增 长 0 1%,第二 产业 【 考文献 】 参 . j 够 的能力来 吸 收先进技 术 时 ,F I 能够促 的产值 增长 04%, 三产 业的产 值增 长 0 D才 .2 第 . 1 So 、 tl  ̄ D r s F rl Drc n et et ae oe  ̄ i t I sm n e v 进东道 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如花俊提 6 % 。 由上 述分 析可 以得 出 : 3 0 D nBaifc  ̄En o 啸 ; e a d ft c ̄ f  ̄ n n l es o E 出必须提供对外资具有吸引力的创新眭因素 ①苏 州市 的 F I G P增 长的促 进作 D对 D P ni l n g {9 、 5 、 15 9 . a n 98 1 7 —1 4 。 和区域条件;代海燕等提出苏州市外商直接 用要 大于上 海市 ;② F I 苏州和 上海 市的 D对 2 E. B rnzen 0: De e , J oe s'i,  ̄ GPg _ . 第一产 业 的影响都 比较 小 ;③ F I 苏 州市 D对 投资对苏州经济促进作用明显。 Le H w ∞ 酾 frin det i etr t fet e o oe ic n sr af g r v  ̄ c 以上 中外学 者 的研 究 中对 F 对 苏州 第 二产业 和第三产 业的影 响要大 于对 上海市 DI eo o c rwt9 c nmi o h. g J unl f ne ntoa o ra o Itra n l i 和上海 经济 影响 的单独 分析 较多 , 是缺乏 第 二产 业的 影响 。其 中,F 对苏 州和 上海 但 DI E c 1 9 、4 . 5 1 . 9 7 5 1 - 弱 . l 曩 比较分析 ,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 F I D 对东 的第三 产业 的影 响 比较 接近 而 F I ̄ 州第 Df 苏 5 花俊、Fl 、 D流动机制及跨国公 司在苏 道 国及投资区域的经济促进明显。 二 产业 的促 进 作用 要 明显强 于 ,海 。 匕 州投 资的特征研究、《 国际技术经济研 在研究两市创新能力的差异时, 本文采 究) 20 年 第七卷、第5 ) 04 、 期、40 9 5 4。 二、F I D 对苏州、上海区域经济影响的 取 主要研 究两 市专利 申请量 的指标 。本 文采 4 、代 海燕 , 王虹 外商直接投资与苏 比较 分析 用 20 年到20 年的数据, 00 07 取各年份 F I D 与 州经 济增 长 关 系的实 证 分析 《 北方 经 本文使用对 19 20 年采集、 9 ̄ 07 计算的 专利申请量对数做回归分析 , 构造回归方程 济》 08年 、 g 4期 、 1- 5 j 、2 0 72。 羹 时 间序 列数据 进行 计量模 型分析 。 了解苏 为 L ( D i = t BL (D i+ i( 1 nG Pt Ai inF I)ut i ) + t -
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全球所 占规模 较其 G P所 占全球 G P的规模要 大 , D D 也就 是使用 外资 水平 较 高 ; 反之 , 指数值 小 于 I 则 表 示该 若 , 国使用外资水 平较低 ; 若指 数值 等于 1 则表 示该 国使用 , 外资处于世界 一般水平 。业绩指数 的数学 公式 可 以表 达
年份
l8 9 4 l8 9 5 18 0 6 l8 9 7
东部地区 I 中部 地区 ID ND N 西部地区 ID N
19 .4 18 . 2 18 . 3 】7 . 6 0 O .3 O 1 .7 0 1 .4 O O . 7 0 1 .4 0 3 .4 0 4 .4 0 6 . 2
要 原 因。假设 外商直接投资在各 区域 间分布 不均衡加剧 区域 经济 差异 , 通过研 究 F I 东、 西三地 区的 D在 中、
流入 规模 以及 对 区域 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 , 最后 得 出结论 :D 分布的不平 衡是导致 区域 经济差异 的重要 原 因, F1
并 据 此 提 出 了利 用 F I 调 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 政 策 建 议 。 D协
、
东 、 、 三大地区利用 F I 中 西 D 业绩 的差 异
考 虑到不同地 区省级行政 单位数量的差异 以及一 定 一 行政 区划在规模等 方面 的客 观差 异 , 用吸 收 F I的绝 仅 D
嚏 柬衡量该地 区吸 收 F I D 的状 况是 不够科 学 的 , 因 丘 ; 入F I J ; D 业绩指数来衡量一个地 区吸 收 F I D 的状
虽然公式 ( ) 2 与公式 ( ) 1 是通过 恒等变 形得 到的 , 并
且计算结 果一致 , 但含义却发生 了变化 。公式( ) 以理 2可 解为某国单位 G P吸收 的 F I 全球单位 G P吸收 的 D D与 D
FDI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FDI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内容摘要:本文研究引进外资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采用最新统计数据,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了我国产业发展中的两元化现象:三资企业占据了附加价值高的成长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传统型、资源型的行业中。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 优位系数比较优势我国自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0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达620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遥遥领先。
在大量的直接投资进入我国以后,我国经济也以较快的速度融入世界主流经济体系。
针对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国内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唐国兴(2005)研究了引进外资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指出了中央银行外汇资产比重过重已经影响到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罗长远、赵红军(2003)分析了外资持续进入我国而国内资本却投资不旺的现象(挤出效应),指出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使国内资本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国内资本在与外国直接投资竞争中的落后局面。
康君(2005)讨论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主权安全问题,他提到了国际上经济主权问题的典型案例—拉美国家对外开放的案例,20世纪90年代,拉美地区70%以上资源开发和原材料生产被美国公司以独资、合资或其它形式直接或间接的控制。
本文从行业发展出现的二元化现象来考察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采用的主要分析手段是优位系数,利用第二产业中的有关数据。
研究发现,三资企业占据了附加价值高的成长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传统型、资源型的行业中,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更替发展的过程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和数据优位系数(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是一种度量优势程度的指标,在研究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处于比较优势部门的专业化程度时经常使用。
本文用它来分析外资在我国工业中的比较优势。
FDI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引进FDI现状、效应与问题国贸112班 1110630048 戚鑫芬 1110630049 陈芳君1110630050 何怡琛1110630052 陈云璐一:FDI在中国的现状(一) FDI在中国发展的简述1.FDI概念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资。
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外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2.FDI在中国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91年):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与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我国招商引资的大门。
由于是初尝期,有政策的变化和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外资均采用小规模试探性的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经营方式以合资为主,整个1980年代实际投资总量不足60亿美元。
第二阶段(1992年—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的高速成长阶段。
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FDI的投资进入了一个快速扩张的时期,我国的国内市场不断开放,对外限制逐步被取消,引发了FDI投资的一个高潮。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发展调整阶段,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国已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招商引资大国之一。
期间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不景气等虽然给亚洲甚至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蒙上了一次阴影,但其对我国招商引资的消极影响是有限的。
(二)中国FDI的当前现状1.FDI区域分布差异的现状分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区域分分布的特点:(1)沿海地区分布密集,内陆地区较少(2)中心城市附近多,其他地区少(3)经济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推进的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在开放政策上实行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特别是几个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
1992年,中国开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其他沿海地区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中西部地区尽管推出了种种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但所获得的直接投资总量还是极其有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与韩国自1980年至2013年间的经济增长与fdi的关系,发现,fdi 的引进成为中国能够实现长期高速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韩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内投资、政府支出消费、贸易规模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其中,国内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力的因素。
因此,文章认为,韩国政府应着重进行改善民间投资和吸引fdi的配套政策,以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fdi;经济增长;中国;韩国一、引言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的流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是全世界范围的研究话题,也是世界经济的一大热门话题。
对fdi流入国而言,fdi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的对外开放。
根据现存研究,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fdi通过溢出效应促进一国经济增长。
本文重点探讨中国与韩国两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fdi的作用,以发现两国在发挥fdi作用中的差异,利用1980年~2013年间的两国经济增长和fdi发展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探讨fdi对中韩两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最终提出政策上的启示。
二、中国与韩国的fdi流入现状1. 改革开放以后,海外企业进入中国的情况。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出现了变化的潮流。
其中,使得中国有如此发展的今天之最大因素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过全世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当中,海外资本的流入和国内资本形成乃是最为关键。
中国fdi流入的特点为如下:(1)fdi规模持续增加。
过去30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这与其将吸引fdi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密切相关。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扩大,世界对中国fdi投资也逐渐增加。
根据中国fdi流入的历史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9年~1985年的fdi扩大吸收阶段;1986年~1991年的fdi逐渐吸收阶段;1992年~2001年的fdi全面发展段;2002年至今的高速稳定增长阶段。
无论任何一阶段,将吸引fdi作为国家战略目标。
(2)国内形成了大批资本。
中国国内资本形成也是从1983年的1 963亿6千万美元增加到至2012年的204 110亿5千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7.3%。
经济规模如此扩大的同时,政府采取了各种引进外来资本的政策。
因此,gdp增长也是1978年3 624亿元人民币到2012年51兆8 94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达到16%的高度走势。
在此发现,gdp增长与fdi的增长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也可以说,吸收fdi的流入而形成的资本影响到gdp的增长。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因果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可以证明,国际贸易和海外资本流入,引起了技术和知识的传播,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的实际范本。
(4)fdi的流入中心的转移。
中国fdi流入中心逐渐转移到西部内陆地区。
中国fdi集中区域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渐转移到大陆内部地区。
以前,中国fdi的流入分布以北京、广东、江苏、辽宁、上海、天津为中心,尤其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但,最近几年逐渐增加西部内陆地区的fdi。
全国fdi前5排名的大城市增长率逐渐减少,而西部内陆地区却逐渐增加。
目前,中国有深圳(1980)、珠海(1980)、厦门(1980)、汕头(1981)、海南(1988)、新疆喀什(2010)、新疆霍尔果斯(2014)等7个经济特区和54个(沿海32个、中部9个、西部1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 海外企业进入韩国的情况。
3. 中国与韩国经济交往的现状。
(1)中、韩两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扩大,中韩两国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至今,63.8亿美元(1992年)的双边贸易规模扩到8 859亿美元(2015年11月份)。
到2004年,中国成为韩国最大贸易对象国,超过对美和对日贸易。
在韩国10大贸易产品当中,6种产品是为了中韩贸易的产品。
截至到2015年,韩国成为中国的第六贸易伙伴,中国为韩国的第一贸易伙伴。
中韩贸易(约2 091亿美元)占整个韩国对外贸易(约8 858亿美元)的26%。
(2)韩国对中国fdi投资。
就韩国对中国fdi投资而言,1992年的中韩建交是个转折点。
1980年~1991年间的投资金额为6 479万美元,但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fdi投资金额急剧增加,1992年达到1.4亿美金。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世界将中国视为“世界之工厂”。
但是,世界经济经历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对中国fdi投资出现了一些变化。
从原先为了第三国出口而利用低廉的劳动力的投资形态,转变为直接攻略中国本地市场而投资的形态。
韩国对中国的fdi也是反映了如此的国际经济趋势。
如今,在韩国对外fdi当中,对中国的fdi投资占最大部分。
其中,纤维、服装等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fdi投资最多。
到2010年后,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石化工业、机械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对中国fdi投资也是逐渐增加。
目前,中国是韩国fdi投资最多的投资对象国。
在韩国对中国投资当中,大型集团占70%、中小企业占30%左右。
主要投资项目为能源和服务。
随着中国在外资、产业等方面政策进行不断地改善,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也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经营目标逐渐转移到“中国本地化”。
跨国公司制造不但进入中国生产,而且往中国国内市场销售。
中国是具有很大增长潜力、乐观展望的市场。
(3)中国对韩国投资大幅度增加。
中国对韩国的fdi投资而言,自从中韩建交的1992年~2013年,共有8 039件,总投资金额为44亿6千万美元。
其中,中国对韩国的投资倾向为制造业(47.3%)和服务行业(50.9%)。
但是,投资倾向于服务和制造的fdi投资趋势,到2014年出现变化。
从2014年~2015年,中国对韩国的fdi投资金额达到15亿3千万美元,同比增长48%的投资规模。
其原因为韩国加入了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签订中韩fta等,中韩两国经济关系逐渐密切的原因。
中国资本对韩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投资总额为2兆9 606亿元韩币。
其中,上市公司为25家、非上市公司为7家。
在25家上市公司当中,中国资本作为最大股东,参与经营的企业为12家,其它13家企业为占股。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的简略投资程序措施和中韩fta促进了大量中国资本的流入。
三、中韩两国经济增长“以史为鉴”,通过中韩两国1980年~2013年的fdi流入分析,发现,fdi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因国而别”的特征,中、韩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对经济增长(实际gdp增长)而言,fdi流入、人口增长率(pop)、贸易规模(open)、国内投资(inv)、政府消费支出(gc)、通货供给(m)以及中等教育率(hk)等的变量会有积极效应。
反而,通货膨胀(inf)因素会有消极作用。
fdi的流入带有先进技术的转移、生产新产品、引进有效的经营管理方法、建立国际生产网络等的积极作用。
尤其,技术的扩散或转移能够促进fdi引进国的经济增长等有重要作用。
此外,雇佣当地劳动者时,还进行有关事业的一系列教育。
该教育因素能够提升劳动者的素质的同时,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最终可以增加生产量。
另外,人口增加、贸易规模、国内投资和通货供给是影响带当地国民消费的因素。
因此,人口增长率、贸易规模、国内投资、政府消费支出、通货供给以及中等教育率等的变量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1.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典型的通过fdi促进经济增长的范本。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核心战略的fdi的流入政策带来了对外贸易的增加和大量的国内资本形成。
频繁的贸易和国内丰富的资本为“中国工厂”时代奠基了基础,国内市场页自然而然地扩大了。
在中国政策战略的基础上,优惠的fdi政策环境和庞大的国内市场被世界跨国公司视为可投资、可发展的绝佳商机。
随着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增加,“饱和状态”的北京、上海、天津等东部沿海地区的fdi中心也逐渐转移到西部内陆地区。
外企投资中心的转变带来了中国内陆地区的发展。
因此,fdi成为中国能够持续长期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因。
2. 韩国经济模式是忽略fdi,导致国家经济失去增长的推动力。
与中国相反,韩国的重视fta,而忽略fdi的政策使得韩国fdi的流入仍未变化,fdi不再是国家战略目标。
虽然有过1998年许可外国人在韩国国内的企业合并、1998年外汇交易的自由化、1998年和2003年制定《外国人投资促进法》、2003年《经济自由交易法》等的措施,谋求促进了fdi的增加。
但是,自从2004年开始至今仍未显眼成果。
根据2014年的oecd发表,全世界的fdi总量有明显的大大增加趋势,但韩国fdi的流入却没有显眼的变化。
到21世纪以来,很多韩国国内专家提出fdi政策改善的同时,警惕目前韩国的fdi政策赶不上世界经济的潮流。
但是,韩国fdi政策还是缺乏吸引力。
因此,2003年韩国政府发表《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计划》,2004年能够走势反弹而开始上涨。
2004年~2008年,该5年的fdi投资总额达到每年100亿美元。
该累计投资金额相当于1962年至1997年所积累fdi总额的5倍。
但是,总体来看,fdi制度仍具有局限,无法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
如此,韩国fdi的制度失去了推动力,出现了很多外企回避进入韩国的现象。
韩国重视fta,虽然是有了增加对外贸易的一些成果,但是扩大fta的经济发展政策仍是有限于推动国内经济增长,而缺乏动力。
因此,韩国经济增长还是靠着民间投资和政府支出消费的“恶性循环”。
那韩国忽略fdi流入的原因在何处?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1997年亚洲金融暴风而产生的“imf事件”。
当时,韩国无论在政治或者经济方面,都处于“发展中阶段”。
在政治方面,结束军部独裁政权后,民主政权刚刚上台了。
在经济方面,也是正处于为了迅速经济发展,不断地吸收海外资本的发展中阶段,因此韩国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成果。
但是,“虚有其表”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旦面临着“imf事件”,直接泄露出了其局限。
韩国经济一瞬间称为“空中楼阁”。
韩国民间产生了排斥外资资本的心理作用,如此的心理反映在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因此,在韩国经济战略目标中,fdi的流入尚未得到重视。
四、结论与建议基于上述结论,本文给中、韩两国提出两点政策建议:第一,“互相借鉴”。
中国应持续目前fdi的引进政策并同时要进一步发展的同时,通过扩大fta或者亚洲投资银行(aiib)等的对外经济合作,谋求抚养国内经济,不断实现经济增长。
具体而言,应加快银行信贷的金融监管改革,提高股票市场的规范化和开放化程度的国际信任,鼓励更多外资企业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