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的软横跨
接触网零件 - 软横跨.
![接触网零件 - 软横跨.](https://img.taocdn.com/s3/m/580be1eff61fb7360b4c65e2.png)
代号为JL31-89。一 般用于杵头杆或耳环 杆有角度的处所。如 软横跨横承力索钢柱 上、回流线跨越的增 高架上。
角形垫块
代号为JL30-89。用于钢柱软横 跨上、下部定位绳的软横跨固定 角钢处,安装时球面贴软横跨固 定角钢,平面在垫片、螺母侧。
球形垫快
OU型调整螺栓
OU型调整螺栓,用于混凝 土软横跨柱,进行横向承力索、 上下部定位绳调整。两端与双耳 件连接。
代号为JHJL21(Ⅱ)-96。 用于安装软横跨定位 器及上部定位绳安装 斜拉线或悬吊滑轮。
定位环线夹
代号:JL21(G)-96
1、钢质的参考重量0.58kg, 铜质的参考重量0.62kg 2、适用于软横跨Ф9mm~Ф11.5mm 的定位索上悬吊悬挂或安装定位器 3、最大水平和垂直工作荷重分别为 2.5kN、4.9kN 4、滑动荷重不小于4.9kN 5、水平和垂直破坏荷重分别不小于 7.5kN、14.7kN 6、螺栓紧固力矩44N· m
单横承力索线夹
标准代号:JHJL23-96改
用于软横跨单横承力索安 装吊线及下部定位绳安装 直吊线。
1、钢质的参考重量为0.58kg , 铜质的参考重量为0.62kg
2、适用于截面积为50~80mm2 软横跨横承力索处悬挂吊线
3、最大垂直工作荷重7.9kN 4、滑动荷重不小于9.8kN
5、破坏荷重不小于23.7kN
6、螺栓紧固力矩44N· m
用于软横跨 双横承力索 安装直吊线
双横承力索线夹
代号:JL24(G)-96
1、钢质的参考重量为0.56kg , 铜质的参考重量为0.60kg
2、适用于截面积为50~80mm2 软横跨横承力索处悬挂吊线
3、最大垂直工作荷重7.9kN;滑动荷重不小于9.8kN;破坏荷重 不小于23.7kN;螺栓紧固力矩44N· m
接触网上部技术交底软横跨安装
![接触网上部技术交底软横跨安装](https://img.taocdn.com/s3/m/cb7bec0465ce0508763213b0.png)
软横跨预制
软横跨安装
软横跨调整
结束
软横跨预制技术要点:
1、软横跨预制时均要按照工程科下发的软横跨预制表进行预制。 2、软横跨预制均需在中心料库进行预制。 3、软横跨的横承采用LBGJ-70线材、中部及下部固定绳采用LBGJ-50线 材。 4、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一人按预制图中各分段尺 寸读数,一人用中性笔做标记; 5、按中性笔标记及下料图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预制横向 承力索或上部固定绳; 6、在横承力索线夹的U型环内安装上部吊线,预制上部固定绳,则在定 位环线夹的环内安装斜拉线,斜拉线安装要求同上部吊线;均采用直径 为6mm的不锈钢丝绳。吊弦预制图如下: 7、在横向承力索(或固定绳)两端楔形线夹上分别写明安装的支柱号, 然后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或固定绳)盘成圈。用铁线绑扎紧便于运 输;
当导高为6000mm 时,下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轨面 向上6400mm, 中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7540mm 。
当导高为6450mm 时,下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轨面 向上6850mm, 中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7990mm 。
软横跨安装:
当软横跨固定角钢安装完毕后,后续施工顺序如下:
1)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及绝缘子等运送至现场,按标记分 散至各支柱; 2)将盘成圈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展开。根据软横跨预制图直吊线 长度,将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逐根联结; 3)软横跨柱顶端爬上一人。扎好安全带后用小绳将钢丝套、大滑轮吊上 连接好,然后将大绳吊上,传入滑轮; 4)在下面的人,待上面将大绳穿入大滑轮后。用大绳的一端扎好绝缘子 串,此时上面的人作好准备; 5)下面的人拉大绳另一端,徐徐吊起横向承力索,当吊到支柱顶端时, 柱顶人员用一手抓住杵头杆(或杵头环),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 把环杵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装好; 6)当安装横向承力索时,一人爬到支柱上部固定绳角钢处,并扎好安全 带。抓住上部固定绳端部。当横向承力索安装好后,把上部固定绳杵头杆 与固定角钢孔(钢筋混凝土柱为开式螺旋扣与固定底座夹板)相连结,带 上球形垫片,然后拧上2个螺母。软横跨的一边即安装完成;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软横跨与硬横跨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软横跨与硬横跨](https://img.taocdn.com/s3/m/8ec955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a.png)
的钢柱和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
节点1、2在双横承力索时的安装
联板
双耳楔型线夹
当使用双横承力索时,节点 1、2的装配如图
所示,主要区别是在绝缘和双横承力索间增
加联板。
节点5
节点5作用相当于一个腕臂
中间柱,在整个站场软横跨定
位中,采用最普遍的是节点5。
为了保护承力索 ,悬挂点
出承力索需要加装铜合金预绞
负载传递给支柱。由于负载不大,故采用GJ-50镀锌钢绞线。
不管是接地侧绝缘子还是上、下行股道间的横向电分段绝缘子,
它们一方面起绝缘作用,另一方面起连接作用。
横向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间,通过两股直径为4.0mm的镀锌铁线拧成的直吊弦连接
起来;上、下部固定绳间,通过两股直径为4.0mm的镀锌铁线拧成的斜拉线将鞍子或悬
软横跨节点概念
软横跨节点是指软横跨所跨越线路的装配形式。
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节点示意图
为了设计及施工的方便,把软横跨各种装配形式经过归纳综合,制定了15种节点类型。
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节点1、2、3、4安装图
节点1、2适用于13m或
15m高的钢柱连接。
节点3、4适用于地面以上
12m的钢筋混凝土柱。
三、求横向承力索各股道悬挂点至支柱悬挂点的垂直距离y
分别对各悬挂点取分离体并取矩得:
y1A= FA·X LA
T
y2A= FA·X 2 A Q1A X 2 A X LA
T
FA·X iA Qi 1 AX iA X i 1 A
i
yiA=
i 1
T
同理:y1B= FB ·X 1B
03 在线路较多的站场上用绝缘软横跨可节约大
2接触网软横跨和硬横梁施工
![2接触网软横跨和硬横梁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34eff629fc4ffe473368abbf.png)
2019/11/21
34
a1
K1
b1
K2
b2
f1 f2
b3
b4
K3
b5
K4
a2
b6
K6
K5
a'1
3.85m
5m
H a''1
5m
5m
5m
3.9m
a'2
a''2
5道
3道
道
道
4道
Q1
Q2
Q3
Q4
Q5
钢柱底面
(基础面)
X1
5道中心处
H1
4道中心处
X2
2019/11/21
35
计算上下部固定绳长度: L总=3.85+5+5+5+5+3.90,可推算每段钢绞线长度。
K6=(3.90-X2-0.4-0.01×5)×(Q3 + Q4 + Q5-Y)/ T
b值的计算:
b1= (3.85-0.4-0.01*5-X 1)2+K 1 2
b2=
5
2
+
K
2 2
b3=
5
2
+
K
2 3
b4=
5
2
+
K
2 4
b5=
5
2
+
K
2 5
b6= (3.9-0.4-X2-0.01*5)2+K6 2
计算横承力索长度: a1=3.85-X1-0.4-0.01×5 a2=3.90-X2-0.4-0.01×5 f1=H1-H1′-导高-结构高度-悬吊滑轮长度-500mm-70mm f2=H2-H2′-导高-结构高度-悬吊滑轮长度-500mm-70mm 加上负载后,利用前述的经验参数,可计算出直吊弦k1、 k6,然后用勾股定理算出横承b1、b6长度;同样推算出直 吊弦k2、k3、k4、k5后,算出横承b2、b3、b4、b5。
接触网软(硬)横跨检修技术质量标准和工艺
![接触网软(硬)横跨检修技术质量标准和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c8736c5d5bbfd0a7956734d.png)
接触网软(硬)横跨检修技术质量标准和工艺一、组成:1.软横跨: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等连接部件组成。
2.硬横跨:硬横梁、支柱、吊柱等连接部件组成。
二、作用:是股道多的站场接触悬挂的横向支持设备。
三、质量标准:1.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为其中心线)和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
双横承力索两条线的张力应相等,V形连接钣应垂直于横向承力索。
2.横向承力索的弛度应符合规定,最短吊弦的长度为400mm,允许误差+50mm,-200mm。
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200mm。
3.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接触网检修规程》附录4的规定。
4.下部定位索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
5.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50mm。
6.硬横梁呈水平状态,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应连接牢固,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7.硬横梁锈蚀面积超过20%时应除锈涂漆。
8.吊柱在安装后应处于竖直状态,限界满足要求。
四、准备工作:1.人员:车梯作业12人及以上、作业车作业8人及以上。
2.工机具:车梯(或作业车)、硬挂梯、大绳、滑轮组、工具包、紧线器、测量工具、力矩扳手、钢丝刷、管钳、大活动扳手、安全工具、防护用具等。
3.材料:横向承力索线夹、球头挂环、悬吊滑轮、吊轮、定位环线夹、定位线夹、Ф4.0铁线、Ф1.6 mm绑扎线等。
五、检修内容:1.检查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及各受力件状态是否良好,有无损伤等。
2.检查上、下部固定绳的张力、驰度及最短直吊线的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3.检查各吊线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各梁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吊柱连接是否牢固;硬横梁是否水平,有无明显变形。
5.检查平、斜腕臂底座与吊柱连接是否牢靠,防滑底座安装是否牢固。
六、检修方法:1.更换直吊线(1)将直吊线卸载。
接触网软横跨和硬横跨
![接触网软横跨和硬横跨](https://img.taocdn.com/s3/m/d41726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d.png)
采用刚性结构,如角钢、工字钢等, 设计时需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 性。相对于软横跨,硬横跨的跨度较 小,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施工难度差异
软横跨
安装时需要调整承重索的张力,确保 弧垂符合设计要求。施工难度相对较 大,需要专业的安装队伍和设备。
硬横跨
安装时只需将结构安装在支柱上即可 ,施工难度相对较小。但需注意结构 的精确安装和固定。
软横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 的线路条件和车辆运行要 求。
结构简单
软横跨的结构相对简单, 易于安装和维护,降低了 建设和运营成本。
可靠性高
软横跨的材料和结构具有 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能够保证接触网的长期稳 定运行。
软横跨的应用场景
城市轨道交通
软横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广泛应 用,用于悬挂和支撑接触网,为 列车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根据经济条件选择
软横跨的制造成本较高,但具有较高 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对安全 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
VS
硬横跨的制造成本较低,但具有较好 的适应性和安装方便性,适用于对成 本较为敏感的工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接触网的重要性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电力机车或电动车 组提供可靠的电能供应,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接触网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接触网的设计 、施工和维护都至关重要。
接触网的分类
根据结构形式,接触网可以分 为软横跨和硬横跨两种类型。
软横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 统,硬横跨则主要用于电气化 铁路系统。
接触网软横跨和硬横 跨
目 录
• 接触网概述 • 软横跨 • 硬横跨 • 软横跨与硬横跨的比较 •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建议
接触网软横跨节点解释
![接触网软横跨节点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038791f7cd184254b353545.png)
接触网软横跨节点解释:
1、节点1:适用于13m或15m的钢柱,软横跨下全为电气化股道
2、节点2:同样适用于13m或15m的钢柱,但软横跨下不全为电气化股道,一般在侧边有非电气化股道。
3、节点3:同节点1一样,但支柱为钢筋混凝土支柱。
4、节点4:同节点2一样,支柱同样为钢筋混凝土支柱。
5、节点5:适用于无交叉,直线等区域,形式和区间正定位相似。
(为站场最常用的节点方式)
6、节点6:和道岔定位相似,下锚向一个方向去。
(一支全补,一支半补,承力索滑轮有长短之分)
7、节点7:也和道岔定位相似,下锚向两个方向去。
(也是一支全补,一支半补,承力索滑轮有长短之分)
8、节点8:股道间电分段,股道间电气分开。
(无站台,股道间要求电气分开)
9、节点9:站台上方安全分段,股道电气不分开。
(有站台的,股道之间不要求电气分开)
10、节点10:一支为工作支,一支为非工作支,非支抬高200㎜~250㎜,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
11、节点11:非工作支抬高,接触线从下部固定绳下方通过,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
12、节点12:非工作支抬高,接触线从下部固定绳上方通过,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
13、节点13:中间站台电分段,站台上方安全分段,股道间电气分开。
(有站台要求电气分开的股道之间)
14、节点14:站场防串中心锚结,下部同节点5。
15、节点15:中锚绳穿过软横跨的形式。
软(硬)横跨常见缺陷与故障案例分析(高铁接触网检修)
![软(硬)横跨常见缺陷与故障案例分析(高铁接触网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2f1e7b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8.png)
若最小间距小于 400mm ,则需 按下列方法调整。 ( 1)滑轮组挂在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之间,拉动滑轮组, 使滑轮组受力,最短吊 弦松弛。 ( 2)放开最短吊弦,放松至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间最小 间距大于 400mm 某一适 当位置(最短吊弦若短可更换)。 ( 3)松开滑轮组,使最短吊弦受力并测其值大于 400mm 即 可。
3.上、下部固定绳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 股 道及以下不超过100mm , 5 股道以上不超过 200mm 。
4.直吊弦用两股 4.0mm 镀锌铁线扭合制成,上端通过横向 承力索线夹固定在横向承 力索上,下端通过横向承力索线夹或 U 型线夹(定位环线夹)与上部固定绳连接,直吊弦应在承力 索的正上方。
软横跨检调
2.检查调整双横承力索的受力状态;
若受力不均匀,调整方法是重新做承力索回头。
回头制做如下:
( 1)在横向承力索上打紧线器,铁塔上挂铁线套,用双 钩或手扳葫芦连接起来。
( 2)短杉木杆斜插在铁塔斜撑中,操作人站在杉木杆上 紧双钩紧线器或手扳葫芦使之 受力,横向承力索松弛。
( 3)打开横向承力索回头,根据测量情况重新做回头并 连接牢固,松开双钩或手搬葫 芦观察,受力若还不均匀时, 还应重新做回头,直至标准为止。
➢ 2、施工单位作业前安全风险研判不到位。没有认真执行施工 方案、人身及行车安全保障方案内第一章第七条 “对既有的软 横跨支柱逐一检查,确认支柱状态良好,无明显的外观破损, 对软横跨绳索锈蚀程度、受力状态进行逐一确认,消除更换过 程中支柱断裂、软横跨绳索断脱的风险”的规定。
➢ 3、施工单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常识培训缺失,作业人员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经过某供电段的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后, 未再组织开展应急处置的相关培训。
接触网的软横跨
![接触网的软横跨](https://img.taocdn.com/s3/m/1382ec0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6.png)
接触⽹的软横跨软横跨⼀、软横跨的组成多股道的站场(3股道以上)接触悬挂通过横向线索悬挂在线路在线路两侧的⽀柱上,这种装配⽅式称为软横跨。
软横跨由站场线路两侧⽀柱和悬挂在⽀柱上的横向承⼒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及⽀持和连接它们的零件组成。
如图2—10—1所⽰。
图2-10-1 软横跨⽰意图1—横向承⼒索,2—上部固定绳,3—下部固定绳,4—直吊线,5—斜吊线, 6—纵向承⼒索,7—定位器,8—接触线,9—悬式绝缘⼦,10—钢柱,11—站台横向承⼒索是软横跨的主要构件,承受各股道纵向接触悬挂的全部垂直负荷,根据负载重量有单根承⼒索组成的单横向承⼒索和双根承⼒索组成的双横向承⼒索。
在横向承⼒索下⽅布置有上、下固定绳,⽤以在⽔平⽅向固定线索。
横向承⼒索与上部固定绳之间⽤⼀根直径6mm镀锌铁线或3根直径4mm的镀锌铁丝编成的垂直吊线连接。
由于横向承⼒索承重较⼤,因此选⽤GJ —70镀锌钢绞线,根据计算可选⽤⼀根或两根。
上部固定绳的作⽤是固定各股道的纵向承⼒索,并将纵向承⼒索的⽔平负载传递给⽀柱。
下部固定绳的作⽤是固定定位器,以便对接触线按技术要求定位,并将接触线的⽔平负载传递给⽀柱。
上部固定绳与下部固定绳之间⽤两根直径4mm的镀锌铁丝编成的垂直吊线连接。
由于上、下部固定绳只承受⽔平⼒,负载不⼤,所以⼀般采⽤GJ—50镀锌钢绞线。
我国⽬前采⽤的软横跨是绝缘式软横跨,即横向承⼒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均对地绝缘。
绝缘式软横跨便于带电检修。
⼆、软横跨的节点由于软横跨的种类较多,结构⽐较复杂,所⽤的零部件也多,调整也⽐较⿇烦。
为了能表达各种类型软横跨装配,在设计上通常将软横跨结构分解归纳为⼀。
接触网4-3第四章 软横跨
![接触网4-3第四章 软横跨](https://img.taocdn.com/s3/m/baafccecaf1ffc4fff47ac1a.png)
Cm-1
Q1
Q2
Qj-2
a1
a2
aj-2
aj-1
2020/4/17
Qj-1 aj
Qi aj+1
Qj+1 aj+2
Qj+2 am-`
Qm-1 am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㈤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习题课
试确定如图2—11—20所示钢柱双横软横跨的结构尺寸。支柱类型
软横跨
一、软横跨的结构 组成: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 软横跨节点。
2020/4/17
软横跨
二、软横跨的节点
2020/4/17
软横跨
二、软横跨的节点
结点1、2:表示软横跨在钢柱上的装配形式(1表示非站台 侧,2表示站台侧)。
结点3、4:表示软横跨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上的装配形式(3 表示非站台侧,4表示站台侧)。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图解法:将已知的数据按一定比例,绘在坐标纸上,然后用 曲线尺寸描绘横向承力索的悬线,在吊弦固定点外,将悬线 和上部定位索间引垂线即得吊弦长度。
接触网 软横跨与硬横跨的维护
![接触网 软横跨与硬横跨的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0ac08a436137ee06eef91850.png)
第五节 接触悬挂的维护
第五节 接触悬挂的维护
第五节 接触悬挂的维护
八、软横跨与硬横跨的维护
(二)硬横跨 硬横梁一般使用格构式结构(跨距较小时,也可以使用实腹结构),主要有
由角钢制成的矩形(截面为矩形)格构式硬横梁和钢管制成的三角形(截面为三 角形)格构式硬横梁。
我国吊柱一般为“Y”形,吊柱的两柱脚间距一般为1300mm,采用大柱脚间 距可以减少吊柱对硬横梁产生的次应力,吊柱通过固定杆连接在在硬横跨的下弦 杆上。
第五节 接触悬挂的维护
八、软横跨与硬横跨的维护
(一)软横跨 多股道的接触悬挂借助数根线索悬挂到布置在这些线路两侧的两根支柱上,
这种装置称为软横跨。 2、软横跨的节点 软横跨所采用的结构视其所设地点的线路情况而定,其结构形式可用节点的
组合方式来表示。软横跨的节点形式共有14种。各节点示意图如图1-93所示。 ►节点1、2适用于:13m、15m钢柱,节点2用于站台上。当Cx>6m时,节点2
生卡滞的现象,当卡滞后,吊索会将接触线拉高,从而使导高发生变化。
第五节 接触悬挂的维护
八、软横跨与硬横跨的维护
(二)硬横跨 硬横跨结构如图 1-94 所示,硬横跨从结构上分为吊柱硬横跨和定位索硬横
跨,吊柱硬横跨主要由硬横梁和吊柱组成,接触悬挂通过腕臂装置固定在吊柱上, 如图1-94(a)图所示。定位索硬横跨主要由硬横梁和上下部定位绳组成,如图194(b)。弹性链形悬挂硬横跨结构示意图,如图1-95所示。在站场中使用硬横 梁的主要优点为:采用硬横跨可以提高接触网的稳定性,减少列车高速通过时接 触网震动对相邻线路的接触悬挂的干扰,明显改善了弓网的受流质量;硬横跨便 于工厂化预制,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调整工作量;硬横跨结构可以降低对支 柱高度、弯距和基础承载能力的要求;在大型客站采用硬横跨结构比软横跨整齐、 美观。其主要缺点为投资较大、结构较笨重、钢结构防锈成本高,横向跨距不易 过大。
接触网软横跨安装工法
![接触网软横跨安装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85e34ce518964bcf847c6c.png)
接触网软横跨安装工法(TLEJGF-92-37)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一、前言软横跨是站场接触网一种主要支持结构形式,它是由支柱和悬挂在支柱上的横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索及连接零件组成。
精确确定软横跨各部结构尺寸,是接触网施工的重要工序,此工序解决的好安装后便可一次成形达标。
1986年6月电气化工程局在郑洛线施工中首创软横跨电算新工艺,并先后在大秦丁程、鹰厦线、湘黔线等接触网施工中推广应用。
本工法以电算技术为核心,运用微机对测量数据和其他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自动检算后,绘出软横跨预制施工图。
照此图安装可一次成形达标,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工法特点1.改进了传统的施工工艺,利用微机处理计算数据,5~8分钟内输出预制施工图,准确率达100%。
2.能确保安装后一次到位达标,避免了多次调整工序,减少了工人高空作业次数。
3.软件通用性强,操作简单。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软横跨安装施工。
四、工艺原理依据静力平衡原理及软横跨受力后的几何形状,将负载的计算转化为结构尺寸的计算,并据此进行地面预制和安装,实现支持结构和各种构件一次到位达标。
五、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见下图)2.操作要求(1)测量所用器具须按计量法规定进行周检,支柱偏斜值须用仪器测量,不得用线坠目测,测量数据要准确齐全。
(2)微机操作时,输入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3)预制要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的要求。
(4)安装时不得随便变更连接零件。
六、机具设备施工使用机具设备见下表。
七、劳动组织软横跨安装需18~28人,其中测量5人,计算1人,预制4~6人,安装8~16人。
八、质量要求1.施工中严格执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J208—86)及《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J421—87)中的有关规定。
2.测量仪器须置稳调平,读数后,应再次检查水准器。
3.线间距测量时总长误差不得大于5cm。
接触网中的软横跨与硬横跨
![接触网中的软横跨与硬横跨](https://img.taocdn.com/s3/m/280cd36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b.png)
节点 ' 用于软横跨跨越中间站台时的绝缘装配% 节点 $% 用于软横跨与线路转换时的装配结构"相当于锚 段关节处转换柱的结构装配% 节点 $$ 用于当下锚线索抬高不超过下部定位索时悬挂非 工作支的装配结构% 节点 $) 用于当下锚线索抬高超过下部定位索时悬挂非工 作支的装配结构% 节点 $( 相当于节点 B 和节点 ' 的组合"也就是用于软横 跨跨越中间站台时的横向绝缘分段% 节点 $3 用 于 在 软 横 跨 上 设 置 防 窜 中 心 锚 结 时 的 装 配 结构# ' 二( 硬横跨的结构分析 硬横跨的结构如下图 ) 所示#
图 $ 软横跨节点结构示意图 我国常采用的软横跨安装结构中按 $3 节点分析安装! 节点 $ 用于软横跨与 $(C或 $:C高的钢柱连接% 节点 ) 用于软横跨与站台侧 $(C或 $:C高的钢柱连接% 节点 ( 用于软横跨与地面以上 $)C高的钢筋混凝土支柱 连接% 节点 3 用于软横跨与站台侧地面以上 $)C高的钢筋混凝 土支柱连接% 节点 : 相当于中间支柱的腕臂装配结构"也就是说它只悬 挂于一组工作支接触悬挂的装配% 节点 0$1 用于道岔支柱的腕臂装配结构"其中节点 0 用于 道岔支柱的 T型或者 l型的装配"节点 1 用于道岔支柱 Tl型 的装配% 节点 B 用于软横跨的横向绝缘分段%
最经典的《接触网软横跨和硬横梁施工》课件
![最经典的《接触网软横跨和硬横梁施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1c6205011ca300a6c3909e.png)
为了方便,将软横跨用节点的方式来表示。
节点1、2是软横跨在钢柱上的装配形式。
2019/11/24
7
节点3、4是软横跨在钢筋混凝土柱上的装配形式。 节点5相当于一般中间柱装配。 节点6、7相当于道岔柱装配。 节点8用于软横跨股道间的绝缘。 节点9用于中间站台软横跨下部固定绳的绝缘。 节点10相当于转换柱装配。 节点11、12为非工作支定位。 节点13用于中间站台处股道绝缘。 节点14用于站场软横跨防串心锚结。 节点15用于中心锚结绳过渡下锚。
2019/11/24
8
不等高轨面时的安装
下部固定绳的高度以电化股道的最高轨面导高为准,接触线 距下部固定绳不小于250mm,而接触线高度又不得超过6500 mm,当轨面较低时,可采用不大于接触线允许坡度升高 方式来相对接触线进行安装;当接触线高度超过6500mm 时,可采用加设调节立柱的措施安装。
K6=(3.90-X2-0.4-0.01×5)×(Q3 + Q4 + Q5-Y)/ T
b值的计算:
b1= (3.85-0.4-0.01*5-X1)2 +K12
b2=
52
+K
2 2
b3=
52
+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横跨
一、软横跨的组成
多股道的站场(3股道以上)接触悬挂通过横向线索悬挂在线路在线路两侧的支柱上,这种装配方式称为软横跨。
软横跨由站场线路两侧支柱和悬挂在支柱上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及支持和连接它们的零件组成。
如图2—10—1所示。
横向承力索是软横跨的主要构件,承受各股道纵向接触悬挂的全部垂直负荷,根据负载重量有单根承力索组成的单横向承力索和双根承力索组成的双横向承力索。
在横向承力索下方布置有上、下固定绳,用以在水平方向固定线索。
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之间用一根直径6mm 镀锌铁线或3根直径4mm 的镀锌铁丝编成的垂直吊线连接。
由于横向承力索承重较大,因此选用GJ —70镀锌钢绞线,根据计算可选用一根或两根。
上部固定绳的作用是固定各股道的纵向承力索,并将纵向承力索的水平负载传递给支柱。
下部固定绳的作用是固定定位器,以便对接触线按技术要求定位,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载传递给支柱。
上部固定绳与下部固定绳之间用两根直径4mm 的镀锌铁丝编成的垂直吊线连接。
由于上、下部固定绳只承受水平力,负载不大,所以一般采用GJ —50镀锌钢绞线。
我国目前采用的软横跨是绝缘式软横跨,即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均对地绝缘。
绝缘式软横跨便于带电检修。
二、软横跨的节点
由于软横跨的种类较多,结构比较复杂,所用的零部件也多,
调整也比较麻烦。
为了能表达各种类型软横跨装配,在设计上通常将软横跨结构分解归纳为一图2-10-1 软横跨示意图 1—横向承力索;2—上部固定绳;3—下部固定绳;4—直吊线;5—斜吊线; 6—纵向承力索;7—定位器;8—接触线;9—悬式绝缘子;10—钢柱;11—站台
定数量的节点。
用不同的节点结合起来,便组成不同类型的软横跨形式,可满足不同情况的悬挂要求。
链形悬挂软横跨安装如图2—10—2所示。
三、软横跨的的基本要求及其安装
安装好的软横跨应保证架设悬挂负荷后,软横跨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规定;各绝缘子串及零配件安装位置正确、整齐、美观;直吊线要垂直;上、下部固定绳基本上呈水平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先对软横跨(主要是横向承力索)进行精确的计算和预制,以便尽量减少调整工作量,保证安装质量。
软横跨的安装一般采用整组吊装法,即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组装好后,一次吊装到位。
此项作业要求在该软横跨跨越股道空间(无行车的条件下进行)。
下部固定绳则需待纵向承力索架设好后再安装。
图2-10-2 链形悬挂软横跨安装示意图
a —半补偿链形悬挂软横跨安装示意图;
b —全补偿链形悬挂软横跨安装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