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3、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北 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之秋:清 静 悲凉
南国之秋:慢 润 淡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4、北国之秋让作者梦萦魂牵,是哪 些秋景让作者眷恋?请概括出五幅故都 秋景图。
秋晨图
秋蝉图
秋雨图
秋槐图
秋果图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5、这五幅秋景图按什么顺序来写? 这五幅秋景图并无一定的顺序,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静衬动,以有 声衬无声。形成了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 更幽”的艺术效果,上述声音是细小的,能听 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 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来自 内容及写作特点•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 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本文的“形” 、“神”是什么?形神的 结合点是什么?
•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 是五幅秋色图。
•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 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 忧思和孤独感。
•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多次写到南国之秋的原因
是作者顺手拈来,随心而作,这恰恰 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6、把这五幅秋景联系起来的“神” 是什么?文章是怎么体现的?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本文的“神”: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槐图:破屋、浓茶、高天、驯鸽、牵 牛(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
分析: 种种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

①清晨静观


描 写
•风
•物
②槐树落蕊 ③秋蝉残声 ④秋雨话凉 ⑤果树奇景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故都的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故都的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14故都的秋基础过关练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语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拟人B.比喻夸张C.拟人借代D.拟人夸张2.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写济南的雪景的?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那点儿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下子就化掉了,再也找不到它的痕迹。

还是下小雪吧,济南的小山是受不住大雪的”,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作林或森林,①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象形字来定义这个集体。

②它们并不是站立,③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

④非给它们一个词汇不可的话,或许叫作“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

4.在下面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结合所选意象的特点写一段文字。

不少于80个字。

第一组:明月杨柳杜鹃第二组:落日大江远山5.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

请根据倡议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

要求:不超过110字;拟写告示时间统一为2019年11月1日。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积如山,阿sir、miss的书信、文件统统被“埋”没了。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现代文及答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现代文及答案

■《故都的秋》一、梳理全文1、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饱尝一尝古都的秋。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古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2、“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表达热爱故都秋色的强烈感情。

3、第2自然段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衬托北国秋天、秋味、秋色、秋景。

4、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领略名花美酒的最佳状态。

5、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看饱赏透(赏玩十足)的程度。

6、第3段中的文句: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恋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故都之秋的迷人。

7、“蓝朵”一词是蓝色的花朵的意思。

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的词是因为作者以为蓝色和白色的搭配为佳。

8、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看见一片梧桐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

9、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与它相照应的句子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10、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枣子是淡绿微黄的颜色。

11、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其意思是说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12、“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13、用一个成语概括上题句子中所逼于的意思相形见绌(相形失色)。

14、“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句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限依恋、爱恋之情。

15、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思念时,突出写了在北平一椽破屋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D)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高一语文课文精讲:1.2《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课文精讲:1.2《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课文精讲)【思考导学】1.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如老舍的散文《想北平》。

[《语文读本》(三)]文章重点写北国的秋味,为什么不叫《北国之秋》?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答案:“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北平”“北国”只能点明描写的地点,却表达不出以上深沉的意蕴。

北国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

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2.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只选取了几处平常景物来写呢?以什么为顺序和线索组织成文呢?答案:这是由作者的思想所决定的。

清代学者王国维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弱、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

在故都,火一般的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显示着“秋”的韵味,但因为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就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在写作顺序上,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

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3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学第2单元相关阅读故都的秋

3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学第2单元相关阅读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道了牵牛花。

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象样。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故都的秋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故都的秋
小结:整合起来看,上面写景的段落,作者绘秋景,谱秋声,描秋色,让我们体味到的十足的故都秋味,并且作者高明就高明在并没有刻意去寻找秋,但又不露痕迹地将读者“浸”在了秋味之中,让读者感到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惬意。这得益于郁达夫选择了极富代表性的景、人、话,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故都秋的特质。
拓展: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
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而郁达夫是在8月16日才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的。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成如此绝妙的佳文,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郁达夫先生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这种功夫正是鲁迅先生《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到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所以我们要要想写好作文,就应该多观察,细观察。这也是郁达夫教给我们最好的写作方法。
起了枪,郁达夫的脸上未显出丝毫的惊慌。他淡淡地一笑,神情潇洒而自然,他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高山大河,他的正前方是他的祖国,是生他养他的富春江。
郁达夫的好友刘海粟先生的忘年交关山笛在郁达夫被害十周年时写下了诗歌纪念,称赞的正是郁达夫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斑白犹存稚子心,人间名利一尘轻。今朝痛觉诗人梦,血奠神州头作樽。
问题:接下来,文章写到了人,写到了人的对话。写到了什么人,对话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写到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这些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音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明确:都市闲人属市井民众,对话又平平仄仄,极具京腔京韵,说的又都是民间俗语,这就在写秋景的基础上突出了文化的特色和地域的特色。
2、体秋情
问题:郁达夫将故都的秋的秋味写得如此隽永,那故都秋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来得明确: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时常多雨少风,并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二第2课 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二第2课  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

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郁飞《故都的秋》写于五十多年前的1934年,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总也有五十年上下了。

一代代的青少年大约都是从这篇写景文字接触郁达夫其人的吧。

1934年7月杭州酷热,父亲和母亲便带了才六七岁的我上青岛去住了一个月,随后又去当时的故都北平。

在他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

”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

”可见还是编者的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

急就之章能写得这样隽永而有情致,就不能不靠平日的功夫,即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了。

从起头一段往下看,写秋意,秋季的院落,写槐树,秋蝉,秋雨,写果树,写悠闲的北平市民对答的神态,若非平日的观察体会深深印在脑际,是决然写不出这样看似信手招来的行之流水般的文字来的。

写此文的头一天,8月16日,日记的开头便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

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

”可见他随时随地都在体验环境。

第二天早晨他提笔就写《故都的秋》,同前一天清晨的感触怕是不无关系的吧。

这种功夫或者也就是鲁迅先生要求于有志写作者的头一条吧:“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答北斗杂志社问》)要活得有意义而不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是不是人人都应以此为修养目标之一呢?其次,若没有对故都北平的挚爱,也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

父亲一生短短的49年中从未在北平久住,但是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1936年)中吐露了对古都的感情:“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2020高中语文 第02课 故都的秋(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0高中语文 第02课 故都的秋(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2课故都的秋(第02课时)1.解释下列词语。

(1)混混沌沌:(2)一椽破屋:(3)一叶知秋:(4)不能自已:2.用下列形近字组词嘶()厮()蓝()篮()萧()箫()衬()忖()蕊()芯()陀()驼()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的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并说明理由(1)几场秋风刮过,学校东南角园子里变得疏疏落落的高大树木在枯草的映衬下显得更高了。

理由:__________(2)作为中国最大的侨乡——广东汕头迎来了新春。

走在汕头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张灯结彩欢喜迎新春的热闹景象,年味十足。

理由:__________(3)一场秋雨过后,山野里顿时出现了一派混混沌沌的清新景象。

理由:__________(4)回顾中华民族幽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深刻厚重的生存智慧,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自豪。

理由:__________1.(1)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2)一椽破屋:一间破旧的屋子。

(3)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4)不能自已:已,停止。

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2.嘶叫/厮打蓝朵/篮球萧索/笙箫衬托/忖度落蕊/芯片普陀/骆驼3.(1)√(理由:)“疏疏落落”意思是稀疏零落,指在空间或时间上间隔远。

符合句中表现秋景的语境。

(2)√(理由:)“十足”指成色纯,十分充足。

侧重于成分纯,特别充分。

常跟信心、干劲、风头、神气、理由等词语搭配。

到处欢喜的热闹景象表明年味充足。

符合语境。

(3)×(理由:)“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也指景象模糊,不分明。

句中既然要表现雨后的清新景象,再用该词与语意相矛盾。

(4)×(理由:)“幽远”意即深远;远而幽静。

多用来形容意境或环境幽深静谧。

句中要表现的是时间长,应该用“悠远”。

“悠远”有两个意思:①离现在时间长;②距离远。

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12:第2课 故都的秋

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12:第2课 故都的秋

示例一:作者把南方的秋味同故都的秋味相比较, 目的是从四个角度说明本体的特点。第一对喻体说 明本体的浓烈程度不同。第二对喻体说明本体的敦 实度不同。第三对喻体是从鲜味上说明本体深长度 的不同。虽然前两对喻体都是就实论虚,但要同“浓 烈”“敦实”区别,已有不少困难。第四对喻体说明的 特点,要从黄犬、骆驼的生活特点来考虑:黄犬走 一段路就撒一次尿,很轻佻,而骆驼一步一个脚印, 比较厚重。用浓烈、敦实、深长、厚重四个概念来 说明故都的秋的特征,既各尽其妙,又相互渗透。
(2)烘托、对比手法 作者除了直接叙述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 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 度与特色。如2、5、6、13段,都通过“但”“或”“可 是”等连词和“也”“更”“都”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 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 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运 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的秋的“量”与“质”
重点难点探究
1.文章以“故都的秋”为题,联系全文思考,“故都” 即是“北平”,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作者为 什么又在文中多次提到故都的秋之外的南国之秋?
(1)从题目看,本文是一篇写北平秋天的抒情散文, 作者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入题,是因为“故都”更 能体现散文的抒情性。它不仅交代了写景的地点, 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故 都”与确定描写内容的“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人文 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以此为题,明 确而深沉。
背景解读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 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 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 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 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 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 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

《故都的秋》(人教新课标必修2)

《故都的秋》(人教新课标必修2)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 句话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既是对客观 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 的感受,是故都北平在作者情感意念上 的投影。这“清”“静”“悲凉”已不 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他整个人生感 受了。
课文分四个部分: 思 秋(1-3)、 绘 秋(4-11)、 议 秋(12)、 恋 秋(13-14)。
明确:这一段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 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 对秋的描写。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 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 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 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 化了主题,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同时,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 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 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 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故都的秋的特色
“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 来得
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返回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 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 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 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 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 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 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 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 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 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 “秋”, 确定了描写的内容——秋的景色;修 饰语是“故都”,指明了描写的地点, 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 文化底蕴: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暗含 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 境界。

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带朗诵录音)

故都的秋(新人教版)(带朗诵录音)

天色——很高很高的碧绿的 给 人一种明净高爽,天无纤尘之 感,写出了“清”。
鸽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写出了“静”
光——丝一 丝漏下来的
阳光本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作者却让 它多了几分冷落与萧条。
牵牛花——蓝朵
欣赏的是冷色调。
(牵牛花,大家都见过,作者没有 写其摇曳多恣的藤萝,也没有写扶 疏映衬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 写他喜欢的蓝色,为什么?)
关键词语:
清、静、悲凉 文眼
3、理清全文思路
• 课文结构是怎样的, 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划分层次段落
一、总起(1-2)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 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 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 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 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3-14)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 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 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 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秋 日 胜 果
一种苍凉的感觉,由苍凉 到悲凉。
第三课时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 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 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 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 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 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 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本体 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 回味不永 食之有味 不浓易饿 味美细腻 剔刺而食 玲珑如意 逗玩邀宠
赞美
眷恋
苏轼赞王维说,“摩诘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郁达夫评朱自清说, 朱 自清散文如诗,读过郁达夫的《故都 的秋》大家有——如诗如画的感 觉。 我们正是在这情景交融中,感受着如 诗如画的境界美,幅幅画面让我们感 受故都的秋清、净、悲凉,而不是感 到凄凄惨惨,目不忍视。字里行间洋 溢着对故都的热爱。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秋天无论在哪里都是美好的季节,但是北方的秋天特别清澈、安静、忧伤。

我要从杭州赶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北京,只是为了品尝这故都的秋天。

江南的秋天也很美,但是草木生长缓慢,空气湿润,天空颜色淡,经常多雨少风。

在苏州、上海、杭州、厦门、香港、广州等城市中,一个人很难完全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意境。

秋天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

在领略秋天的过程中,半醉半醒的状态是不合适的。

我已经十多年没有感受到北方的秋天了。

每年到了秋天,我总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XXX、西山的虫鸣、玉泉的XXX、潭柘寺的钟声。

即使在北京皇城人海中,只要租一间破屋住着,早晨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也能看到高高的碧绿天空,听到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望着漏下来的日光,或者在破壁腰中静静地欣赏牵牛花的蓝色,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我认为牵牛花最好是蓝色或白色,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不好。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下长一些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北国的秋季景色有许多美丽的点缀,其中槐树是一种让人联想到秋天的植物。

在早晨,槐树的落叶会铺满地面,踩上去没有声音和气味,只有微触感。

在树影下扫街的人会留下细腻、清闲、落寞的印象,这让人想起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北国的秋蝉的衰弱残声是一种特产,因为北平到处都有树,房子也很低,所以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只有去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到。

北平的XXX的嘶叫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非常常见。

此外,北方的秋雨似乎比南方的更加有味,更加下得奇和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空下,忽然刮来一阵凉风,然后就开始下雨了。

雨过后云渐渐卷向西去,天空变得青蓝色,太阳露出了脸。

穿着厚青布单衣或夹袄的城市居民会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聊天,互相感叹秋天的凉意。

中国文人对秋天有着深深的情感。

话剧《立秋》展现了他们的悲秋情结。

各地也有不同的中秋风俗。

在北方,果树也是秋季的奇景之一。

枣子树会长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等地方,成熟时呈淡绿微黄的颜色,是秋天的全盛时期。

人教版《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故都的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郁达夫的写作风格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领会作者对故乡北京的眷恋之情,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对故乡北京的眷恋之情,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故都的秋》。

2. 参考资料:有关郁达夫的生平介绍、作品分析等相关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故都的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者对故乡北京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语文高一《故都的秋》

人教版语文高一《故都的秋》

议论
国别有异,秋感略同 故都之秋,别有深味
故都之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

揣摩品味:文中景物
景 是怎样体现故都之秋“清、
入 静、悲凉”特点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方法提示:
探 A.在认真品读中感受作家情感。
究 B.注意景物的选取,色彩、声音、 情 等对景物的烘托。

缘 思考:

作者为什么会喜欢“清、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 王勃《滕王阁序》)
名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登高》)
句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杜牧《山行》)
有 关
6、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 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 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 寥。(宋 欧阳修《秋声赋》 )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整 1、感知景物特征 景物特征:清、静、悲凉
体 2、感受情感基调
感 情感基调: 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
知 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感 情。
把 总领 握 思 路 分写
分 析 结 总括 构
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令人 向往
秋院(民居晨观图) 秋树(落蕊秋感图) 记叙 秋声(残声报秋图) 描写 秋雨(风雨闲话图) 秋果(胜日佳果图)
入 静、悲凉”的秋景?

思考角度点拨(知人论
探 世):

1.作家个人人生经历

2.时代特点

3.教材注①
4.作家审美追求

从当时的具体情况,与作家的个人

背景经历、时代、文艺追求有关。 第一,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有关。作者生于乱世,一生命运坎 坷。幼年(三岁)父亲去世,中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 第1课时 故都的秋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 第1课时 故都的秋

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本单元文章文辞优美,表现了作者高超 的语言艺术。要多加诵读,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美。可以从词、句式等方 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 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写法的基础上,选取自己 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
2021
高中同步学案
第1课时 故都的秋
第七单元
语文
内容索引
晨读篇 闻鸡起舞 课前篇 一起预习 课堂篇 一起思考
[单元人文主题]
诗意地栖居
仰望星空,凝视明月,泛波五湖,踏遍青山,这是一种诗意。郁达夫感悟
故都的秋意,朱自清沉醉于月下的荷塘,史铁生从地坛中得到启发,苏轼醉
心在月下的赤壁,姚鼐欣喜于泰山的雪景。人来自自然,人心天然应该与自
[相关知识] 散文
散文,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指除诗 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 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 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根据内容和性质,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 写景散文和哲理散文。
4.词语辨析
领略 领会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 者辨别它的滋味。
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
相同点:都是动词,都有“了解,明白”的意思。
不同点:“领会”的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味、道理、知识等。“
领略”的对象常是具体事物,如风光、风味、滋味等。
例 ①人们沿着黄河风景线走走停停,领· 略· 那母亲河的大气磅礴,一泻千里。 句 ②这要求全市上下必须深刻领· 会· 和准确把握“三个努力建成”的核心要
易错字 驯 训 钏 柘 宕 拓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故都的秋(新人教版)

故都的秋(新人教版)
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太平御览》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白 居 易 琵 琶 行
枫 浔 叶 阳 荻 江 花 头 秋 夜 瑟 送 瑟 客 。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 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秋院静观
破屋 一丝 一丝日光 牵牛花的颜色 疏疏落落的秋草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特点:清、静、悲凉 手法:衬 托
槐树落蕊
清 、 静 、 悲 凉
品味词句:
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 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 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 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 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 寞。” (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划分层次段落
一、总起(1-2)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 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 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3-14)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 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 比眷恋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之秋, 南 总 故都秋好, 故都秋好, 之秋色味不如 味 之浓
划分层次段落
一、总起(1-2) 总起(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 总写作者对北国、 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12) 分写( 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 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3-14) 总括(13-14) 与总起部分照应,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 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 色味不及北国之秋, 比眷恋之情。 比眷恋之情。
秋日胜果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 淡绿微黄颜色的时......”“淡绿微 淡绿微黄颜色的时 淡绿微 视觉上给人一种清、 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 之感。 之感。
品味词句: 品味词句: 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 哪些地方突出了“ 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槐树落蕊
细腻 清闲 落寞 落蕊
清、静、悲凉
秋蝉哀鸣
“衰弱” 衰弱” 衰弱 残声” “残声” 啼唱” “啼唱” (清、静、 悲凉) 悲凉)
秋雨话凉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 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 的天底下 列索落的下起雨来 一层雨过, 的下起雨来。 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 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 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课文朗读
读准这些字的读音 混混沌 凋零 混混沌沌 潭柘寺 椽 喇叭 陪衬 槐 扫帚 不能自已 细腻 不能自已 平平仄仄 衰弱 平平仄仄 悲啼 萧索 橄榄 歧韵 柿子 颓废
听读课文,思考: 听读课文 思考: 思考
揣摩散文的总体结构和作者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 基本感情。 基本感情。
也是“ 写秋果---- 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 秋果----“淡绿微黄 ---- 淡绿微黄” 即使是写“ 。(也是一种 也是一种清 的淡色。 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 紧扣住“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 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 “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 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 秋色、秋声、 秋姿、 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 秋味和平凡的人。 秋味和平凡的人。
故 都 的 秋
美学家说: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 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 诗人说: 诗人说:“秋天就像一条深 沉的河流在歌唱, 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 漾着我心思 。
郁 达 夫
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深入领悟语 、朗读,有情感的朗读, 言和语感。 言和语感。 2、联系背景,深入理解主旨。 联系背景,深入理解主旨。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4、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 、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 5、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解题: 解题: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 故都” 故都 的地点,作者用“故都” 的地点,作者用“故都”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 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 史沧桑感, 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 切的眷恋之情。 切的眷恋之情。
(1895郁达夫(1895-1945)其人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 赴日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 年参与发起成立创 赴日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 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回国后编《创造》季刊、 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 等刊物。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 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 报》等刊物。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 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8年底赴新加坡 年底赴新加坡,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 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 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 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 士”。
白 居 易 琵 琶 行
枫 浔 叶 阳 荻 江 花 头 秋 夜 瑟 送 瑟 客 。 ,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王勃《滕王阁序》
碧云天,黄叶地, 碧云天,黄叶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总是离人泪。
北国秋和南 国秋的比较。 国秋的比较。
思考题: 思考题: 结尾怎么写的? 结尾怎么写的?这样可以看出本文 的思路了,全文可以分几部分? 的思路了,全文可以分几部分?
也是用对比手法
故都之秋清、 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悲凉, 总起 江南之秋色味不浓, 江南之秋色味不浓,赏玩不足
清 、 静 、 悲 凉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让我们 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思考题: 思考题:
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 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 清、静、悲 凉
思考题: 思考题:
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 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
3到11段 11段
思考题: 思考题: 1到2段写的是什么?用什么手法? 段写的是什么?用什么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写作背景
此文写作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 此文写作于1934年 此时的中国, 1934 民不聊生。在生活上, 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 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 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 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 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客观色彩 主观色彩 故都的秋色 秋中有情的眷恋 个人的心情 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 ,在小院 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 破屋内外; 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 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 落蕊里; 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残鸣中 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雨点中; 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 微黄里; 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 互答声中。 互答声中。 作者如此淋漓尽致地绘秋景、谱 作者如此淋漓尽致地绘秋景、 秋声、摄秋实, 秋声、摄秋实,真实地表达了他 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郁达夫代表作
短篇小说: 沉沦》《春风沉醉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 》《 的晚上》《薄奠》 》《薄奠 的晚上》《薄奠》 迟桂花》 《迟桂花》 中篇小说: 迷羊》《 》《她是一个 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 弱女子》《出奔》 》《出奔 弱女子》《出奔》 散文: 故都的秋》 北平的四季》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 浓郁、清新的情韵, 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 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 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 展现出一幅幅感伤 忧郁而又秀丽 隽永的情景 感伤、 而又秀丽、 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 交融的画面 的画面。 交融的画面。
清 、 静 、 悲 凉
分写
故都之秋, 故都之秋,别有深味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浓 故都秋好, 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
总写
秋 果 奇 景 闲 话 秋 雨
秋 蝉 啼 唱 槐 树 落 蕊
小 院 清 晨
江 五 五
秋院静观
破屋 一丝 一丝日光 牵牛花的颜色 疏疏落落的秋草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特点: 特点:清、静、悲凉 手法:衬 托
解读秋景
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 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 哪些景物?体会故都的秋 ”“静”“悲凉 的特点. 悲凉” “清”“静”“悲凉”的特点
民 居 秋 意
秋 槐 落 蕊
秋 蝉 残 鸣
斜桥话秋
30
秋 日 胜 果
总起
故都之秋清、 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悲凉, 江南之秋色味不浓, 江南之秋色味不浓,赏玩不足 民居秋意图 秋槐落蕊图 记叙 秋蝉残鸣图 斜桥话秋图 胜日佳果图 议论 虽国有异, 虽国有异,秋感略同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 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 ),而 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 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方法:联系背景) 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方法:联系背景) 明确:郁达夫,三岁丧父。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 明确: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 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 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 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 写的也是“ 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 如水似的文学。 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 此文写于 年 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 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 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 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 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 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受。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 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