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20120910-2-药典进展
【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2011年06月20日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 | 关闭[摘要]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指从原料药材中分离有效成分的单元操作,直接关系到中药有效成分的得率和后续加工的难易程度。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是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基础,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的保守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以及升华法等[1]。
近年来, 一些新的技术, 如超声波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及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
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这些新技术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产率高、纯度高、提取速度快等优点,有着广阔美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效成分; 提取技术;研究进展1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保守提取方法1.1 浸渍法浸渍法是将中草药粉末或碎块装人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本方法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且如果用水作为溶剂,其提取液容易发霉变质,须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1.2 渗漉法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能随时保持相当的浓度差,故提取效率高,浸出液较澄清,缺点是溶剂消耗量大,费时,操作麻烦。
1.3 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保守浸出方法。
此法简便易行,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分,但煎出液中杂质较多,且容易发生霉变,一些不耐热挥发性成分易损失。
1.4 回流提取法在应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媒提取时,为减少溶媒消耗,提高浸出效率可采用回流热浸法。
在回流时需要加热,故对热敏感性成分不适用,操作也较繁琐。
1.5 连续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是实验室用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时的常用方法。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中草药是传统中医药领域中常用的药材,它们通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类和挥发油等。
为了研究和利用这些化学成分,需要进行提取和分离。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草药中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方法。
1.浸提法浸提法是最常用的中草药提取方法之一,它是将中草药与适量的溶剂(如醇、水)混合并浸泡,以使草药中的化学成分溶解到溶剂中。
浸提时间一般较长,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浸泡时间和溶剂种类等参数来调整提取效果。
2.液液分配法液液分配法是利用在两个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
首先将中草药与溶剂混合,在振荡过程中,目标化合物会分配到两个不相容的溶剂相中,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将两个相分离,从而获得目标化合物。
3.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分离挥发性化合物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通过加热使中草药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转化成蒸馏气体,随后通过冷凝器将气体转化回液体,最后将液体收集。
蒸馏法能够有效地分离挥发性化合物,并且不会破坏其化学结构。
4.萃取法萃取法利用不同溶剂对中草药中化学成分的选择性溶解性进行分离。
首先将中草药与适当的溶剂进行浸泡,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溶液分离出来,最后通过浓缩溶剂获得目标化合物。
5.柱层析法柱层析法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如硅胶、活性炭等)对混合液中不同成分进行分离的方法。
将混合液加入柱层析管中,通过不同成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力、解吸力和扩散速率等差异,使其逐渐分离。
层析柱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溶剂体系、柱材和固相材料,以增强分离效果。
总之,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有浸提法、液液分配法、蒸馏法、萃取法和柱层析法等。
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草药的组成和需求,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从而为中药研究和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技术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技术一、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和保健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中药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化学成分。
为了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技术。
二、色谱法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中药成分分离与鉴定技术之一。
其中,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是常见的两种方法。
1.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根据样品与色谱柱材料之间的亲和性不同,将化学成分分离出来。
常用的液相色谱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等。
这些方法在中药成分的分离和鉴定中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优势。
2.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将样品蒸发为气体,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
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一种常用的组合分析方法。
它能够对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高效、准确的分离和鉴定,是中药中化学成分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对化合物的质量与电荷比进行测量,从而得到其分子结构信息的方法。
质谱法在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 质谱仪质谱仪是进行质谱分析的核心设备。
常见的质谱仪有质谱仪-质谱仪联用技术(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等。
通过将质谱仪与其他色谱仪器相结合,可以实现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准确鉴定。
2. 质谱图谱分析质谱图谱分析是质谱法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在质谱仪上得到的质谱图谱进行比对和解析,可以准确确定中药中的具体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常见的质谱图谱分析方法有谱图比对和谱图解析等。
四、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原子核的共振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化学成分结构信息的方法。
它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定中具有广泛应用。
1. 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是进行核磁共振分析的基础设备。
常见的核磁共振仪有氢核磁共振仪(1H-NMR)和碳核磁共振仪(13C-NMR)等。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这个名字一听就觉得很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就是如何把中药里的好东西给弄出来,给大家用用,让身体好起来。
想想啊,老祖宗们留下的这些药材,不光是草根树皮,里面可是藏着不少秘密。
就像老妈做的菜,表面看着普通,吃了却让人心里暖暖的,懂的人自有一番滋味。
说到提取分离,咱们先来聊聊这几个家伙。
提取,就是把中药里的有效成分给“挖”出来,分离则是把不同的成分各自“安顿”好。
哎呀,这过程可不简单,简直是个“技术活”。
先得把药材准备好,像是把小伙伴们聚齐。
然后,咱们得用水、酒精或者其他溶剂来“浸泡”这些药材,就像泡茶一样,慢慢让它们的好东西释放出来。
这个时候,可得控制温度和时间,不然一不小心就把药材的“精华”给煮成“泡菜”了,岂不是自讨苦吃?而说到分离,嘿嘿,这可就有意思了。
用一些高大上的设备,比如色谱仪,来把那些有效成分分开。
想象一下,像是一场舞会,每个成分都有自己的舞伴,得让他们各自跳自己的舞,而不至于混在一起。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个成分能治什么病,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就像开盲盒,里面每个小玩意儿都让人惊喜。
这其中还有很多小技巧。
比如有些成分喜欢在高温下跳舞,有些则偏爱低温的柔情,得根据它们的性格来安排。
选对了温度,分离的效率就高;如果选错了,结果可能就让人哭笑不得,像是“打了水漂”。
所以,操控这些参数就像是在和成分们谈恋爱,得细心呵护,才能有个好结果。
咱们再聊聊这提取分离的“心思”。
很多时候,我们不只是想提取药效成分,还得考虑安全性。
你说,既然是给大家治病,肯定不能弄出点啥“歪门邪道”的东西。
得通过严格的检测,确保这些成分是纯净的,能让人放心使用。
就像在家做饭,要把卫生放在第一位,不能让小虫虫溜进去,那可真是没法吃了。
嘿,提到检测,这里面还有不少科学的“法宝”。
比如说,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这些都是分离中药成分的得力助手。
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材里的秘密。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是中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药研究中,通过提取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可以探寻中药的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优化中药制剂的配方和给药途径等。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提取方法:1.水提取法:将中药材样品浸泡在适量的水中,通过温度、时间等因素促进药物成分的溶解,然后蒸馏或浓缩得到提取物。
2.醇提取法:将中药材样品浸泡在适量的醇溶剂(如乙醇、甲醇等)中,利用醇的溶解性,提取药物成分。
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在高压、高温下将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与中药材接触,强化了药物成分的溶剂力。
4.萃取法:使用有机溶剂与中药材进行萃取,如乙醚、丙酮等。
分离方法:1.薄层色谱法:将提取物吸附于薄层色谱板上,然后通过溶剂的上升作用,利用不同成分在色谱板上的迁移性差异,实现成分的分离。
2.柱层析法:将提取物通过柱层析填料(如硅胶、分子筛等)进行分离,根据成分在填料上的迁移速度差异,实现成分的分离。
3.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液相色谱仪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化合物,根据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来实现成分的分离。
4.气相色谱法:通过将样品挥发成气体,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气体中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和检测。
鉴定方法:1.紫外-可见光谱法:利用中药成分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作用,通过测量药物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强度,推断其中的成分。
2.红外光谱法:通过测量中药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和透射来分析和鉴定中药成分。
3.质谱法:通过分析和测量中药样品中的质子或离子分子的质量-荷电比(m/z)比值,推断其中的成分。
4.核磁共振谱法:通过测量中药样品中核磁共振现象的有关参数(如化学位移、耦合常数等),来分析和鉴定中药成分。
综上所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博大精深,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并结合多种方法对中药样品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基础。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进展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进展一、本文概述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然而,传统中药的应用往往受限于其成分的复杂性和提取分离技术的局限性。
因此,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于提高中药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新的提取方法、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应用。
通过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揭示其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为中药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将关注新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实例,以期推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贡献力量。
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概述中药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
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作为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醇提、酸提、碱提等,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但提取效率较低,且对有效成分的选择性较差。
近年来,新型提取技术如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逐渐应用于中药提取领域,显著提高了提取效率和有效成分的纯度。
在分离技术方面,传统的分离方法如沉淀、过滤、蒸馏等,虽然操作简单,但分离效果有限。
随着色谱技术、电泳技术、膜分离技术等现代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效率和纯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特别是色谱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已成为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的主要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也开始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例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提取分离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通过应用技术,可以实现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一、引言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对于中药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相关知识。
二、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有效成分是指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包括生物碱、黄酮类、苷类、多糖等多种化合物。
其中,生物碱是中草药中含量较高且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一类化合物。
三、提取技术1. 水提法水提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方法,适用于水溶性成分较多的中草药。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果不如其他方法。
2. 酒精提法酒精提法适用于非极性溶剂可溶性较高的有效成分。
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酒精对非极性溶剂可溶性较好的有效成分进行高效提取。
3.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萃取方法,通过超声波振动作用下,使固体颗粒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有效成分能够更快、更全面地被提取出来。
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超临界流体对有效成分进行高效提取,具有萃取速度快、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
四、分离技术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通过将样品在薄层上均匀涂布后,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分离。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但对于复杂样品的分离效果不佳。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离技术。
该方法通过样品在气相载气流中传输并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实现物质的分离。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和检测。
3.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通过固定液相和移动液相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物质的分离。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复杂样品的分离和检测。
五、总结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是中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选择合适的提取和分离技术,能够充分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实现对中草药治疗作用的最大化。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近20年来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索氏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加压柱层析梯度洗脱等。
而现阶段,人们应用一些现代提取技术进行实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及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一.提取技术1.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利用超临界CO2为溶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有效组分的一种分离技术。
[1]2.半仿生提取法(HalfBionic Extraction):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逆转运的原理而进行提取的一种方法。
[2]3.超声提取(Ultrasonic Extraction):频率高于20 000Hz,入耳听不到的声波辅助萃取提取方法。
[3]4.强化溶剂提取技术(Accelerated SolventExtraction,ASE):从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方法。
[4]5.亚临界水萃取(SubcriticalWaterExtraction, SWE):指在高温状态下采用水作为溶剂来萃取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的有机物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一种技术。
[5]6.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以液相色谱分离机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6]7.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用微波能加热与样品相接触的溶剂,将所需化合物从样品基体中分离,进入溶剂中的一种方法。
[7]8.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High-Speed 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HSCCC):是一种不用任何固态载体或支撑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
[8]9.旋流提取法:采用PT-1型组织搅拌机,搅拌速度为8 000 r/min。
[9]10.酶提取法:指利用适当的酶,通过酶反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提取。
[10]11.加压逆流提取法:将若干个提取罐串联,溶剂与药材逆流顺序通过,并保持一定的接触时间。
[11]12.真空冷冻干燥浓缩技术(Vacuum Freezing and Drying Con-centration):是指在减压下雾化、低温冻结升华、快速除去溶剂或水分的一种高效新型的浓缩技术。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联用技术是提高中草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效率的重要手段。例如,色谱
与质谱联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提高复杂样品的分析速
度和分离效果。
中草药中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挑战与对策
样品复杂性
仪器限制
标准化和规范化
中草药化学成分具有极高的复杂性, 给提取和分离带来很大困难。为解决 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正在研究更有效 的预处理技术,如同时蒸馏萃取、超 临界流体萃取等,以简化样品,提高 分离效率。
。
黄酮类成分通常具有芳香性,分 子结构中包含多个羟基和羰基, 因此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
黄酮类成分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利用不同溶剂对黄酮类成分的溶解度不同 ,选择适当的溶剂进行提取。常用的溶剂 包括甲醇、乙醇、丙酮等。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热效应,加速溶剂与 植物组织之间的传质过程,提高黄酮类成 分的提取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和归纳整 理,对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 提取和分离方法进行分类和总结 。
02
中草药中生物碱类成分 提取分离方法
生物碱类成分概述
生物碱是一类天然含氮的有机 化合物,广泛分布于中草药中 ,具有多样的药理活性。
生物碱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结 构特点可分为吡咯烷类、吡啶 类、喹啉类等。
溶剂提取法
利用多糖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选择 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常用溶剂包括水、甲 醇、乙醇等。
热水提取法
将中草药粉碎后,加入热水浸泡一定时间,过滤后 得到多糖溶液,再经过浓缩、干燥得到多糖。
离子交换树脂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作用,将中草药中 的多糖吸附在树脂上,再通过洗脱、纯化、 干燥得到多糖。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方法(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
极性小而疏于水。
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
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
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
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
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
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
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影响液滴逆流分配的主要因素有:①被分离成分在两相溶剂间的分配系数要大;②形成大小合适的移动相液滴,这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密度差、输液管口径和萃取管材料等有关,可以采用数根萃取管预试液滴的形成情况而确定;③液滴间的间隔,与泵的送液速度有关,送液速度过快,液滴间几无间隔变成线流通过固定相,通常也可经过小样探索而定。
可用作超临界流体的物质很多,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甲烷、乙烷、六氟化硫、氨等。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二氧化碳,其临界温度(31.3℃)低,可在常温下操作,并对大部分物质呈化学惰性。这样,使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能在低温条件下安全地被萃取出来,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或化学不稳定性成分的氧化和逸散,使萃取物保持中药的全部成分。
1.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与种类
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在高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处于超临界状态的物质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理化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其特性表现为:①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比气体大,而与液体密度相近,因此分子间距离缩短,分子间相互作用大大增强,溶解作用近似于液体;②粘度低于液体而与气体的粘度相近,扩散系数却比液体大10~100倍,有利于成分的扩散溶解;③超临界流体的密度、粘度和扩散系数等,都与温度、压力和流体组成有关。
中药化学成分经提取浓缩后,得到的仍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物,需选用适当的方法将其中所含各种成分逐一分开,并把所得单体加以精制纯化,这一过程称为分离。
一、两相溶剂萃取法
两相溶剂萃取法简称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不相混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的方法。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时,一种物质溶解在相互接触但不混溶的两相溶剂中,溶解平衡后,两溶剂中溶质浓度的比值。此比值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为一常数,可以用下式表示: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维素等 按洗脱次序分:正相色谱、反相色谱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33/69
正相色谱:
固定相:水、缓冲溶液
流动相: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极 性有机溶剂
洗脱次序:极性小化合物先出柱,极 性 大后出柱。
应用:适合用于水溶性或极性较大化合 物,如生物碱、苷、糖类、有机酸等。
亲水性强,则极性强;极性强,则亲水 性并不一定强。
OH
OH
HO
O
OH
HO
O
OH
A OH OH O
B
OH OH O
亲水性A>B
极性 B>A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46/69
吸附柱色谱用于物质分离:
1.选取极性小溶剂装柱和溶解样品或 用极性稍大溶剂溶解样品后,以少 许吸附剂拌匀挥干,上柱。
冷提法提出杂质少且对热不稳定成份较 适宜,提取效率低;而热提法效率高, 但对热不稳定成份不宜,尤其不适于挥 发性成份和淀粉、粘液质多药材提取。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17/69
亲水性有机溶剂-也就是普通所说 与水能混溶有机溶剂,如乙醇、甲 醇、丙酮等,其中以乙醇最为惯用。 含有经济、安全、无毒;对细胞穿 透能力强;大多数天然成份都可溶 解等优点,常称为万能溶剂。
13/69
2.渗漉法:是将药材装入渗漉筒中, 先用水或醇浸渍数小时,然后从渗 漉筒下口使提取液流出,上口不停 地加入新溶剂,此方法因为药材与 溶剂之间能够一直保持较大浓度差, 所以提取效率较高。该法一样适合 用于挥发性及受热易破坏分解成份 提取。不过有溶剂花费量较大缺点。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分离提纯,确定中药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便于进一步的药理活性研究和药物开发。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化学、生物学、分析方法学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1.薄层色谱(TLC)薄层色谱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分的分离鉴定。
其原理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通过毛细管或吸附在薄层上,通过固定相与移动相的相互作用,使各组分在薄层上展开,进而实现分离。
薄层色谱可以通过对比色、紫外可见光谱或化学显色等方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固定在固相上的离子交换剂与离子交换液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它可以根据离子交换剂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液相,达到对离子化合物的提纯和分离的目的。
离子交换层析可以根据样品的离子性质和pH值的调节来实现对目标成分的富集和分离。
3.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适用于易挥发的有机物的分离与鉴定。
它基于样品分子在固定相和气相之间的分配行为,通过变化温度或增加载气(或称为惰性气体)的流速,实现对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分离。
GC 可以结合质谱(MS)等技术进一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4.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强制流动相分离分析技术,适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和分析。
它基于样品分子在固定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通过变化流动相的性质(如极性、pH值等)和流速,实现对样品中成分的分离和定量。
HPLC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如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具有高分离效率、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与传统的HPLC相比,UHPLC采用了更小的颗粒直径固定相和更高的流速,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快速分离。
提取分离技术
6.高效液相色谱(HPLC)
概念:高效液相色谱又称为高压液相色谱或高速液相色谱, 是利用高压的手段加快液体流动相的流速,采用高效能 固定相及高灵敏度检测器发展起来的现代液相色谱法。 原理: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有分配原理、吸附原理、离 子交换原理和分子筛过滤,渗透原理。
5.大孔吸附树脂色谱
概念: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和分子筛应用的柱色谱分离形式 为大孔吸附树脂色谱。 原理: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是结合吸附性和分子筛性两种原理进行 物质分离的。吸附性主要来源于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分子筛 性来源于大孔树脂的多孔性结构产生的渗透和过滤作用。被分离 的成分根据其分子的大小不同和吸附性的差异而分离。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基本原理: 是根据超临界流体对溶质有很强的溶解能力,且在 温度和压力变化时,流体的密度、黏度、扩散系数随 之变化,溶质的亲和力也随之变化,从而使不同性质 的溶质被分段萃取出来,达到萃取、分离的目的。
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的物质为:CO2,具有无毒,不 易燃易爆、安全、廉价、有较低的临界压力 (Pc=7.37mPa)和临界温度(Tc=31.4℃)、对大部 分物质不起反应,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五.微波辅助提取法:
是利用微波加热的特性来对物料中目标成分进行选 择性提取的方法,此法具有快速、高效、高度选择 性,对环境无危害等特点。
六.超声提取法:
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破坏植物药材的细胞, 使溶剂易于渗入细胞内,同时超声波的强烈振动能 传递巨大能量给浸提的药材和溶剂,使它们做高速 运动,加强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加速 有效成分的浸出,提高了提取率。
上述的交换反应是可逆的,但在色谱柱上进行时,由于连 续不断地加入新的被交换的溶液,而交换反应后的生成物 又不断地从色谱柱下端流出,此时的反应主要按正反应方 向进行,此过程为交换过程。利用反应的可逆性,选择适 宜的带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溶液为洗脱剂,通过树脂柱, 反应按逆方向进行,已交换的离子又可游离而被洗脱下来, 此过程为树脂的再生。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新技术和新进展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新技术和新进展综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新技术和新进展中国文化的瑰宝,中药文化博大精深。
从古至今,发现和利用中药为人类造福已成为我们的责任。
但是中药由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大都非常复杂, 一味中药可能会含有上百种的化学成分,既有有效成分, 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为了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 就要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 去除无效成分及有毒成分。
化学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定性,定量分析的起点,也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实验自动化和快速分析的要求,要求新的提取技术要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以及自动化的特点。
本文就近年来这些提取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工艺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1、半仿生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是指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仿口服药物及其在胃肠道的转运过程,采用一定PH的酸水和碱水依次连续提取,其目的是提取含指标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
它与纯化学观点的“酸碱法”是不等同的。
又因为此种提取方法的工艺条件要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实际,不可能完全与人体条件完成相同,仅“半仿生”而已,故称“半仿生提取法”。
这种提取法的特点是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有研究者@1对氧化苦参碱,苦参碱进行成分提取,结果显示苦参半仿生提取技术与水提取法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
结果发现苦参的提取得率:半仿生法》水煎煮法》酸性乙醇回流提取法》温?法》水蒸汽蒸馏法。
张学兰@2等以小檗碱、总生物碱、干?膏量为指标,对黄柏作半仿生提取法和水提取法比较,结果半仿生法优胜。
但目前该方法仍沿袭高温煎煮方式,容易影响药物活性,降低疗效。
因此有学者建议将提取温度改为近人体温度,并且引进酶催化,更符合辩证施治的中医药理论。
2、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系指处于临界温度(T c)与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
超临界流体既具有类似气体低黏度、高扩散系数,又具有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和良好的溶解能力。
这种溶解能力对系统压力与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选择性地提取药材中的成分。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技术
第21页/共77页
K=CU/CL
CU:上层浓度,CL:下层浓度。
• 若有两种成份时(A,B),则A,B各有其分配系数KA,KB,则两者差别越大, 分离效果越好。
• 液滴逆流分配法(droplet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 DCCC)又称液 滴逆流色谱法,是在逆流分溶法的基础上改进的两相溶剂萃取法。其原理类似于逆流 分溶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液相间的分配系数的差异,让移动相以液滴的形式 通过固定相的液柱,实现逆流分配,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醇提水沉法的操作要点: 先用乙醇提取,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可溶于乙醇而被提取
出来。 醇提取液回收乙醇。 加水搅拌,静置冷藏一定时间。 待完全沉淀后滤过去除。
第15页/共77页
系统溶剂分离法的操作
石油醚 苯
总提取物浓缩, 拌入吸附剂
正丁醇
乙醚
氯仿
乙酸乙酯
第16页/共77页
常用的溶剂与用该溶剂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的对应关系见 表:
• 选用的溶剂 石油醚、己烷
• 乙醚、氯仿 极性
• 氯仿:乙醚 由
• 乙酸乙酯
小
• 正丁醇
到
• 丙酮、乙醇 大 生物
•水 机盐
响过大及易于产生乳化现象的溶剂系统。
第36页/,操作条件温和、试样易回收等优点。对于非常相似性质的混合 物分离效果好。
• 缺点:操作繁琐,溶剂消耗大,萃取管易因机械振荡而损坏,微量成分易损失, 反复多次振动溶剂系统易产生乳化现象。
中国传统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中国传统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中国传统中药始终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化学成分的研究上,更是那些大量依赖于药物治疗的疾病患者不可或缺的选择。
中药的复杂性就在于它结构多样的化学成分,在其中提取和分离出有效成分就成了一个科学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这些化学成分中的活性分子,就是协同作用的中药成分。
一、提取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中药中需要进行提取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溶性、酒精溶性、油脂性等,对于不同的成分需要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有液-液提取、气-液提取、固相萃取等。
液-液提取方法是将中药粉末与适量的有机溶剂混合,然后进行多次搅拌、离心、过滤等步骤,以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在有机溶剂中充分溶解。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同时提取酸性、中性、碱性等化学成分。
气-液提取法是将压缩空气通过中药粉末床层,利用空气的高流速将有效成分体积打散,然后将气体通过冷凝管,使得成分在凝华器中沉淀。
这种方法很适合用于液体蒸馏法不能提取的物质。
固相萃取法适用于分子相对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的分离和富集。
它的步骤包括:利用填料、总量对物理和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分选,确定有机溶剂对样品的吸附性能,调整样品、速率和溶剂比例的参数等,最后再采用洗脱剂将吸附的有机物质重新溶解。
二、纯化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提取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些化学成分纯化出来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
比较常用的纯化方法就有层析法、电泳法、逆流色谱法等。
层析法适用于化学性质较为均匀和成分较为简单的化合物的纯化。
其原理是以化合物在不同固相材料上的选择性吸附分离为基础,根据吸附力的强弱将混杂的物质逐步分离。
电泳法原理是将化合物在电解液中的电荷作用下,同时沿电流方向带有电荷的化合物、带正电荷的溶液在两极之间的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最终实现物质的分离。
电泳法在中药成分分离中,尤其适用于高分子小量的有机成分分离,例如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逆流色谱法是将样品从高压液相和固相中排出两种有机物质,不断地和样品的净化度平衡,直到样品达到所需的纯度。
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
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一、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其中药浸润着丰富的草本资源,拥有众多的活性成分,具有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等多种功效。
为了充分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技术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探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的基础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中药成分分离方法。
它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将中药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分离开来。
该方法操作简单,所需设备成本低,适用于对中药中成分进行初步鉴定和预分离。
2.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溶剂流动相的分离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以高压泵将样品溶液推动通过填充在色谱柱中的固定相,利用样品中的不同成分在固定相上的亲水性、疏水性等性质的差异,实现中药成分的分离鉴定。
3. 光谱学分析技术光谱学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中,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
其中,质谱技术是一种高分辨、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样品中成分的准确鉴定和定量分析。
三、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1. 成分鉴定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为中药的成分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各种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鉴定中药样品中的主要成分,并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含量变化规律。
这对于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研发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也为中药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分离和鉴定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其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
这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基础。
3. 质量控制中药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的应用,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20120910-2-药典进展
增修订附录、配套丛书
中国药典(一部)收载附录112个,其中新 增14个、修订47个; 配套丛书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材显微鉴别彩 色图鉴》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材薄层色谱彩 色图集》(第一册、第二册)。
(二) 特色与创新
1. 均衡发展、全面提高
(1) 标准修订不打“补丁” 首次对标准收载(包括新增品种和2005年版全部 修订品种)的方法进行了全面验证和复核,使质 量标准整体水平和系统性、可行性、规范性大大 提高。 (2) “填平补齐” 对药材、饮片中的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 灰分、有关物质等有可能影响中药质量和安全的 一般检查项目全面增补完善,标准不缺项。
1.endoderm 2.phloem 3.sieve tube 4.xylem
头花龙胆 Gentiana cephalantha Franch.showing transverse section
1.endoderm 2.sieve tube 3.phloem 4.xylem
薄层色谱鉴别技术为主导,形成特色和优势 2005年版收载薄层色谱鉴别1507项 2010年版新增薄层色谱鉴别2492项 秦艽与龙胆的专属性鉴别
鉴 别
HP LC 25 11 3 GC 理化 通则
检 查
重金属 有害元 素 8 8 11 12 12 17 31 37 1 14 17 40 28 毒性 成分 其 他
特征 或指 纹图 谱 6 1 16
含量测定
HPLC TL CS 12 33 UV GC 其 他
9 16 2
54 102 5 17 26 179 134 298
修订合计
新增 修订 新增 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贝母—新增两个经DNA分析证实
为川贝母的栽培种: 瓦布贝母、太白贝母
独一味—
原标准:“带根的全草” 修订为:“地上部分”
(三)世界药典标准之最
收载药材品种最多 收载饮片品种最多 显微鉴别项目数最多 TLC鉴别项目数最多 HPLC含测项目数最多 对照品数量最多 对照药材数量最多
皂矾 没药 苦玄参 制天南星 金龙胆草 金铁锁 乳香 油松节 茯苓皮 姜半夏 洪连 桃枝 铁皮石斛
臭灵丹草 狼毒 高山辣根菜 通关藤 黄山药 黄蜀葵花 菥蓂 救必应 野马追 野木瓜 甜瓜子 清半夏 紫花前胡
一枝黄花 三棵针 大叶紫珠 大豆黄卷 大皂角 大青盐 大蒜 山香圆叶 千里光 广东紫珠 飞扬草 小驳骨 木棉花
艾片 石吊兰 布渣叶 龙脷叶 北刘寄奴 四季青 白屈菜 瓜子金 冬凌草 西青果 当药 杠板归 巫山淫羊藿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 2008 通过验收 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7) 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国家中医药局重点研究室(2009) 国家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 上海市复方中药重点实验室 (2002)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2002)
7.
新技术、新方法得到应用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 LC-MS测定 DNA 分子鉴定技术 一标多测技术
B
8.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成为国家标准的导向
石斛—“栽培品”。
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鉴 别
HP LC 25 11 3 GC 理化 通则
检 查
重金属 有害元 素 8 8 11 12 12 17 31 37 1 14 17 40 28 毒性 成分 其 他
特征 或指 纹图 谱 6 1 16
含量测定
HPLC TL CS 12 33 UV GC 其 他
9 16 2
54 102 5 17 26 179 134 298
中药材
22 1
1138 505
合计
3.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
类别 对照品 对照药材 对照提取物 新增项目
191 151 5
2010年版
473 369 16
2005年版
282 218 11
总
计
347
858
511
中国药典(2010年版)新增中药材、饮片
426 627 1 10 1127 726 1554 1363
32 10
162 90 50 56 31 71 243 217
709 321 17 9 412 175
8 16
24 19 7
1 4
中成药
提取物
1 3 13 15 47
1 17 20 25 37
5 9 7 16 31 34 30 32 34
b
秦艽
龙胆
龙胆 秦艽
4. 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有效成分和多成分含 量测定的品种明显增加
2005版含量测定收载高效液相色谱法505项 2010版新增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138项
0.14
0.12
0.10
0.08
AU
Peak1 - 11.934
0.06
0.04
0.0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44.00 46.00 48.00 Minutes
增修订附录、配套丛书
中国药典(一部)收载附录112个,其中新 增14个、修订47个; 配套丛书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材显微鉴别彩 色图鉴》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材薄层色谱彩 色图集》(第一册、第二册)。
(二) 特色与创新
1. 均衡发展、全面提高
(1) 标准修订不打“补丁” 首次对标准收载(包括新增品种和2005年版全部 修订品种)的方法进行了全面验证和复核,使质 量标准整体水平和系统性、可行性、规范性大大 提高。 (2) “填平补齐” 对药材、饮片中的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 灰分、有关物质等有可能影响中药质量和安全的 一般检查项目全面增补完善,标准不缺项。
品种:僵蚕、酸枣仁、桃仁、胖大海、陈皮等限量检查。
(3) 中药内在有毒成分的限量检查更加先进、精确
HPLC法限量检查:川乌、草乌、马钱子等剧毒性加工饮片
(4) 绿色质量标准的概念得到普遍应用
所有采用含苯的分析方法均进行了重新修订
6. 整体修订药材拉丁名,订正部分药材原植物学名
(1) 整体修订药材拉丁名,将药用部位与药材名的顺序调整 甘草 原标准:Radix et Rhizoma Glycyrrhizae 修订为: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炮制品 附子: 原标准: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 修订为: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川乌Aconiti Radix 制川乌Aconiti Radix Praeparata 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 制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 Praeparata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研究、制订的标准被采纳情况
国家标准: 中国药典(2005版) 中药材标准6种、饮片标准1种、对照品5种 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谱:33种,修订了22种的色谱条件 中国药典(2010版) 中药材 28 种、饮片 24 种、制剂 2 种、对照品 26 种 新方法 2 项 地方标准 中药材标准4种,原产地保护标准1种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质量标准 5 种 企业标准: 中药原料及制剂 15 种
半自动点样仪3 全自动薄层色谱点样仪4
薄层色谱系统 (TLC)
Development 展开 Derivatization 显色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增修订概况
主要特点
体现中医药特色,表达中药特点的内容大幅度增加
均衡发展、全面提高 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有效性方面 安全性方面
注重应用新技术
保护野生资源 强调标准规范
(一)总体情况
1.增修订标准数量
类别 项目 新增药材 药材和 饮片标准 植物油脂和提取 物标准 中成药标准 新增饮片 新增合计 2010年版收载数 62 439 501 551 (其中单列的饮片 标准13个) 2005年版收载数
中药复杂体系分析
基源、形态 显微鉴定、 DNA标记
TLC、HPLC、GC、 LC/MS、GC/MS、 UV、1H NMR、IR
中药材
饮片
提取物
中成药
化学分析
亲和色谱 系统生物学
化学分析、生物效价的相关性分析
对照品研究
指标成分确定 分析方法拟定
方法学综合评价,标准复核、审订
紫珠叶 紫萁贯众 黑豆 筋骨草 蓍草 蓝布正 滇鸡血藤 榼藤子 蜘蛛香 辣椒 暴马子皮 翼首草 翻白草
中国药典(2010年版)新增提取物
人参茎叶总皂苷 人参总皂苷 三七三醇皂苷 三七总皂苷 大黄浸膏 山楂叶提取物 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丹参酮提取物
北豆根提取物 灯盏花素 肿节风浸膏 茵陈提取物 穿心莲内酯 积雪草总苷 浙贝流浸膏 黄藤素
1.endoderm 2.phloem 3.sieve tube 4.xylem
头花龙胆 Gentiana cephalantha Franch.showing transverse section
1.endoderm 2.sieve tube 3.phloem 4.xylem
薄层色谱鉴别技术为主导,形成特色和优势 2005年版收载薄层色谱鉴别1507项 2010年版新增薄层色谱鉴别2492项 秦艽与龙胆的专属性鉴别
定位:明确了中医临床配方和中成药投料所用的均为饮片,并
将中成药处方中药味全部改用饮片名表述。
属性:从标准收载体例上明确了【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 治】、【用法与用量】为饮片的属性。使中医药理论在质量标
准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3. 专属性鉴别进一步加强
根据中药特点,重点加强专属性鉴别的建
立,确保临床用药和中成药投料的真实性,
成为中药质量标准的特色。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鉴别
数码显微成像技术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1 2 3 4 5 6
Cross section
7
8
1
Powder
2
3
4
1
2
1
3
2
3
4
4
坚龙胆 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Showing transverse section
修订合计
新增 修订 新增 修订
359
16 22 500 253 2165 31 564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