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地震灾害

合集下载

地震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原则

地震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原则

地震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原则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原则如下:
1.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通常突发性强,因此需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这包括尽快发布警报信息,启动紧急救援队伍,并提供紧急物资和设备。

2.确保公众安全: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

救援人员应该优先疏散人员到安全地点,并提供必要的急救和医疗救援。

3.组织有效的搜索和救援行动:救援人员应该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对受灾地区进行搜索和救援行动。

他们需要尽可能快速地找到被困人员,并安全地救出。

4.提供紧急援助和物资:受灾地区通常会出现断水、断电、断粮等情况,应该尽快提供紧急援助和物资,包括食品、水、医疗用品和庇护所。

5.加强通信和信息传递:救援指挥部应与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和国际组织之间建立有效的通信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协调。

6.更新灾情评估和风险预警:应持续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并及时发布灾情报告和风险预警,以便公众和救援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7.重建和恢复:在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应立即展开重建和恢复工作。

这包括修复被损坏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恢复供水和电力等基本服务,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援助。

总之,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原则是以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为核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有效的救援行动,并提供紧急援助和物资,以及加强通信和信息传递,最终实现灾后重建和恢复。

地震与地震灾害

地震与地震灾害

地震与地震灾害地震是指地壳发生破裂、移动时所引起的地面的振动现象。

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地质灾害,具有瞬发性、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本文将从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影响以及地震灾害的防范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石在地质构造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和位移所致。

常见的地震原因包括地壳板块运动、构造变动、火山活动等。

地壳板块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壳板块是地球表层的大块岩石,它们在地球内部的构造力的作用下,相对运动并在边界处发生摩擦和卡住。

当积累的应力超过破裂强度时,地壳板块就会发生破裂,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地震。

构造变动是另一个引起地震的原因。

构造变动包括地壳的隆升、下沉、扭曲等变形过程,这些变动会导致地壳板块的位移和应力积累,最终引发地震。

火山活动也与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

火山岩浆的喷发和火山地壳的运动都会引起地震。

火山岩浆喷发时,岩浆在地下运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当超过地壳的破裂强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二、地震的影响地震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经济损失、生命财产损失、环境变化等。

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最直观和明显的影响之一。

地震可以摧毁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影响交通、通信、电力等基本服务的供给。

此外,地震还可能导致工厂停产、商业活动停顿,从而对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土地沉降等现象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尤其是强震带来的破坏力更大,给灾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地震还会引起环境变化。

地震可能导致地表沉降、海岸线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等现象。

地表沉降会导致土地变得湿润,从而影响农田的利用和生产。

海岸线变化可能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的丧失或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三、地震灾害的防范为了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发展各种地震防灾措施至关重要。

地震与地震灾害论文

地震与地震灾害论文

地震与地震灾害论文地震与地震灾害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突然发生破坏,产生地震波,从而在相当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狭义的地震是指天然地震;广义的地震是泛指一切的振动。

地震学是在研究天然地震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围绕天然地震的研究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地球振动和有关现象的一门学问。

地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七个,包括地震的宏观调查,测震学(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波传播理论、地球内部构造,震源理论(地震成因、震源机制、震源物理),模型地震学和野外试验,地震预测和预报等。

而地震学的主要应用有三个,包括:(1)预报自然灾害:火山喷发(结合其它手段,比较成功);海啸(比较成功);矿坑塌陷(不太成功);天然地震(继续探索中)(2)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地震的观测和分析(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地震勘探、工程地质勘探(含环境地球物理问题)(3)地面振动的测定:强震的地面效应(结合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和建筑学等研究防震、抗震);场地测振;军事侦察。

地震的主要成因假说有三种,分别是断层成因说、岩浆冲击说、相变成因说。

(1)断层成因说:地下岩石受到长期的构造作用积累了应变能。

当能量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是,地下岩层突然破裂,形成断层;或是沿已有的断层发生突然的滑动,释放能量,形成地震。

多数大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板块边缘,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

(2)岩浆冲击说:由于地下岩石导热性不均匀,部分融为岩浆,使体积膨胀,挤压围岩,产生地震。

此假说在火山地区受重视。

(3)当地下的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岩石所含矿物的结晶状态可能发生突然的变化,从而使岩石体积也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发生地震。

地震类型按照研究的需要,常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划分。

(一)按地震成因划分1. 构造地震:由于构造力的作用导致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造成的地震。

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

2. 火山地震:指伴随火山的喷发而发生的地震,占天然地震的7, , 主要分布在日本、印尼、南美等地。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

发散边界 – 大西洋洋中脊(宽:1000-3000km,相对高:10003000m,长》10000km).
汇聚边界
平移(转换)边界-圣安德列斯断层
边界类型 两侧的板块
地貌特征
地质事件
示例
发散边界 海洋-海洋
大洋中脊
陆地-陆地
裂谷
海底扩张 浅源地震 岩浆溢出火山 裂开成深谷 地震 岩浆上涌火山
波长λ和周期T
正弦波两个相邻波峰间的 距离称为波长λ, 行进这一距 离所需时间称为周期 T;亦即 质点振动完成一个循回所经历 的时间。
频率和圆频率
周期的倒数 f=1/T 称 为频率;单位为赫兹,表 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 动循环次数。 圆频率
波速V、视波速C和波数k
• 波速V取决于波动传播介质的力学特性(密度和 弹性模量等)。 • 观察或测量波动时往往并不 沿着波动的传播方向,这时 观测到的波速称为视波速, 视波速c与真实波速v之间有简单的换算关系 C=V/sina; a为波的入射角。 • 波数k也是常用的描述波动的参数,定义为2π 长度中所包含的波长λ的个数。
灾害学概论
防灾科技学院 综合减灾研究所 李平 chinaliping1981@
第二章 地震灾害
• 地震和地震波
关于地震 地震 地震波
西方版画中记载的1805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地震
月亮女神庙 (Izmit), 17,60年地震
土耳其卡里亚王陵, 17,60,155地震
阿波罗青铜巨像, 前225年建成,56年后倒
巴比伦空中花园, 957-8,1007年地震
宙斯雕像,344,368地震
但都看不见了!
亚历山大灯塔, 117米,885,1201,1211
金字塔, 1201,1754年地震

地震影响地震灾害统计

地震影响地震灾害统计

地震影响地震灾害统计地震影响地震灾害统计地震是地球上一种自然而又强烈的地质现象,它具有瞬间爆发的特点,常常给人类社会带来灾害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震带来的危害,地震研究中心一直在进行大量的统计工作,以分析地震的影响,明确危险区域,为地震灾害的减轻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震对地震灾害统计的重要影响,强调其在地震研究和风险评估中的关键作用。

地震与地震灾害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和释放引发的地球运动。

当地壳中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地质断层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地震波,这是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

地震的影响范围可以广泛而深远,其直接和间接的后果通常称为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的倒塌、土地滑坡、火山喷发、海啸、洪水等。

这些灾害在地震发生后迅速产生,给人类社会和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

因此,了解地震的发生、特点以及可能的后果对于制定地震风险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地震统计的重要性地震统计是一种用来记录、分析和解释地震事件的方法。

这些统计数据包括地震的震源参数(如震级、深度、震源机制等)、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地震的频率和能量释放等。

地震统计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震的本质,还有助于评估地震危险性、制定地震风险管理政策、规划城市建设和灾害减轻措施。

以下将探讨地震统计的几个关键方面,以阐明其在地震研究和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1. 地震频率分析地震频率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确定特定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数据,地震研究人员可以推断未来某一地区发生大地震的概率。

这种信息对城市规划、建筑物设计和地震保险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了解地震频率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分配资源以应对潜在的地震风险。

2. 震级和震源深度分析地震统计数据中包含了关于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的信息。

震级反映了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而震源深度可以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和对地表的影响。

分析这些参数有助于评估地震的危险性和可能的地震灾害程度。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知识点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知识点

中国的主要⾃然灾害知识点中国的主要⾃然灾害第⼀节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地震的分布与危害1、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喜马拉雅地震带③华北地震带④东南沿海地震带⑤南北地震带⑥西北地震带⑦青藏⾼原地震带⑧滇西地震带东经105度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2、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①分布范围⼴------⾥⽒6级以上地震⼤部分省区都发⽣过;②地震频率⾼,强度⼤-------20世纪平均每年发⽣⼀次⾥⽒7级以上地震;③地震震源浅,危害⼤--------浅源地震,破坏严重3.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

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

地壳活动强烈。

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泥⽯流的分布与危害1.概念:泥⽯流是⼭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块以⾄巨⼤砾⽯,破坏⼒极强。

2.分布:云南西北和东北⼭区﹑四川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区﹑⽢肃省南部⽩龙江流域﹑辽宁省东部⼭地和西藏⾃治区喜马拉雅⼭3.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道路,对⼈民的⽣命财产﹑⽣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危害。

4. 产⽣的条件:地形: 崎岖的⼭区,沟⾕上游有坡度较⼤的汇⽔⾯积;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相当发育,地震烈度⼤的地区;物质条件:地表岩层破碎,⼭坡为松散⼟层或厚层风化物所覆盖;⽔流条件:暴⾬强度⼤,或在⾼⼭地带有多量融雪、融冰⽔的活动;植被条件:稀疏;⼈为因素:⼭区不合理的经济建设活动。

三、滑坡的分布与危害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体,在重⼒的作⽤下,沿⼀定的滑坡⾯整体下滑的现象。

2.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及黄⼟⾼原和秦巴⼭区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畜伤亡;摧毁城镇﹑⼯⼚﹑矿⼭;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森林﹑植被等4.发⽣的条件 : 地下⽔丰富和坡⾯有积⽔的地⽅,特别是连续性降⾬后,有⼤量⾬⽔下渗时,滑坡容易发⽣;地⾯有疏松物质的堆积,被⽔浸湿后发⽣软化;从地质构造上看,断层⾯、节理⾯及岩层⾯是天然的软弱⾯,尤其在断层⾯或岩层内夹有粘⼟层时,更加容易形成滑坡;斜坡坡度⼀般为20°~40°,过陡的斜坡,在重⼒作⽤下主要表现为崩落;风化作⽤、地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滑坡的发育;⼈类活动如在斜坡上进⾏蓄⽔灌溉,坡⾯植被的破坏,都能诱发滑坡的发⽣。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1.什么是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自然灾害。

它由地壳快速释放能量引发,产生强烈地面震动及伴随的地面裂缝和变形。

这种剧烈的地面活动不仅导致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还影响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交通、通讯中断等生命线工程的破坏。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等一系列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地震灾害的分类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七类: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弱震(震级小于3级,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破坏的地震)、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和巨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

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两大类:直接灾害: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强烈地面震动所造成的灾害。

主要包括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沙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海啸等。

次生灾害: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而引发出的灾害。

主要的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3.地震灾害的机理地震灾害的机理主要涉及地球内部能量的积累和释放。

地球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热能、重力能和化学能等,这些能量在地球内部不断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岩石圈中的岩石就会发生破裂和错动,释放出能量,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到达地表时引起地面震动,进而造成地震灾害。

4.地震时如何逃生保持镇定,寻找避难所:在地震发生时,保持镇定是最重要的。

尽量躲避玻璃、悬挂物品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地方,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所,比如桌子底下、墙角或者门框旁边。

地震与地震灾害

地震与地震灾害

全球板块划分图

欧亚板块


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板块
南极洲板块
地壳的平均厚度 30-40公里,地幔的厚度 约 2900公里,地核的半径约3400 公里 。 据统计约有 92% 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 , 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地球表面分成 若干块,即板块。板块在它下面的软流 层流动的驱动下,不停地移动。在板块 边界,由于板块运动和碰撞引发的地震, 叫板缘地震;在板块内部由于断层活动 而发生的地震是板内地震。
“地震与断层”,有地震必有断层,有断层未必有 地震。
1、地震的概念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俗称“地 动”。一般是指地壳中因岩体断裂而释放 能量引起的震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 每年约发生地震 500 万次, 其中人们能感 觉到的地震约有5万次,能够造成破坏性的 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可能造成 巨大 灾害的7级以上的地震约10次左右。
NW
弥陀寺断裂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20世纪伊始,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地震波,相继提出比较 有影响的假说有三: 一是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内部不断积累的应变能超过岩石强 度时产生断层,断层形成后,岩石弹性回跳,恢复原来状态, 于是把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震,这是所谓“弹 性回跳说”;
二是1955年日本的松泽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导热不均,部分溶 融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围岩破例产生地震,这是所谓 “岩浆冲击说”; 三是美国学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质在一定临界温度和压力 下,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结晶状态,体积突然变化 而发生地震的“相变说”。
地震的烈度
例如:1976 年7 月28日发生的唐山 大地震,其震源深度只有 12公里, 震级为 7.8 级,震中烈度为 11 度; 受唐山地震的影响, 天津市地震 烈度为 8 度,北京市烈度为 6 度, 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4 ~ 5 度了。

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研究

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研究

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研究地震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地震地质学及地震灾害研究是一门以研究地震形成机制和地震造成的灾害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对于地震的预测、防控和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震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是地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震的发生、分布、前兆和地震活动与地壳构造的关系等问题。

通过对地震震源和震源区的深入探究,可以揭示地震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地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震活动监测、地震震源机制研究、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地质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获取地震活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地震的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震灾害研究地震灾害研究是对地震造成的灾害范围、强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学科。

地震灾害研究的目标是了解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地震灾害研究主要包括对地震烈度、地震灾害模型和地震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历次地震灾害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地震的规律性及其对不同区域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地震的防控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研究的关系地震地质学和地震灾害研究是密切相关的两个学科,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地震地质学提供了地震发生的机制和震源区的特征,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而地震灾害研究则借助地震地质学的成果,探讨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机制,为地震的预测和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研究的紧密结合,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地震防控策略和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地震形成机制,可以加强地震的预测和监测,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地震灾害模型,可以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减少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结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研究是深入研究地震的形成机制和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学科。

二者的密切关联为地震的预测、防控和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规律和地震灾害的特点,为人类提供更有效的地震防治措施。

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防治

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防治

地震地质学与地震灾害防治地震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板块运动和地震现象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对于我们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预测和防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震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震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地震波传播的规律以及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防治等问题。

通过对地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地震地质学家能够推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为地震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二、地震的成因机制地震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地震带,主要分为板块边界地震和板块内地震。

板块边界地震是因为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而引起,主要沿着板块边界地震带发生;板块内地震则是发生在板内的地震,主要由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引起。

这两类地震都与地球板块运动和构造变形有密切关系。

三、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1. 强化地震监测体系地震的预测和防治离不开准确和及时的地震监测数据。

因此,建立健全的地震监测体系是防治地震灾害的首要任务。

可以采用地震台站网络、地下地震监测设备和地震卫星等手段收集地震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

2. 开展地震科普教育地震科普教育是提高公众地震防范意识和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开展地震知识普及、组织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让公众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措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3.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地震时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关键措施。

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增设隔震垫等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灾害的损失。

4.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地震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建立健全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建立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培训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设备等,以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知识点: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还会引起次生灾害,如山崩、滑坡、海啸等。

2.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域因降雨、融雪、冰凌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淹没周边土地和建筑物,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洪水分为流域性洪水、地区性洪水和城市洪水等类型。

3.火灾:火灾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火灾事件,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自然灾害。

火灾的原因包括雷击、电线短路、炉火失控、吸烟不慎等。

4.旱灾:旱灾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地干燥、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旱灾分为阶段性旱灾和区域性旱灾。

5.风灾:风灾是指强风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破坏,包括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风灾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可能因教材和课本的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习题及方法:1.习题: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跳楼逃生B. 躲到墙角或家具下C. 乘坐电梯下楼D. 恐惧不敢动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墙角或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不要选择跳楼逃生或乘坐电梯下楼,这会增加危险。

2.习题: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火灾?B. 电线短路C. 炉火失控D. 吸烟不慎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D。

吸烟不慎是最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因为烟头燃烧过程中可能会掉落在易燃物品上,引发火灾。

雷击、电线短路和炉火失控也可能导致火灾,但相对而言,吸烟不慎更容易发生。

3.习题:旱灾通常发生在哪些地区?A. 沿海地区B. 内陆干旱地区D. 湖泊流域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旱灾通常发生在内陆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量较少,土地容易干燥,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地震活动及其相关灾害

地震活动及其相关灾害
4、诱发地震:在某种诱发因素作用下,使 局部地区的地应力强度达到临界状态,并进 一步造成岩层或土体失稳而导致的地震。 比如有些地方原来没有或很少发生地震, 后来由于修了水库,经常发生地震,称为水 库地震。此外,因深井注水、地下抽水等也 可触发地震。
(三)地震带
地震的震中集中分布的地区,且呈有规律的带 状,叫做地震带。从世界范围看,主要集中在 下列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大西洋海岭地 震带。而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地 震带。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 山——地中海两大地震带之间,是多地震国家 之一。
地震活动及其相关灾害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地震earthquake :地球内部介质能量 (热、应力、气)聚集到一定程度突然释放, 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大地突 然的震动,称为地震,它主要是岩石圈内能量 积累和释放的一种形式,也是自然界经常发 生的一种地质作用。每年全球共发生大小地 震500万次,其中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20 次,可造成巨大的破坏。
心理性次生灾害 1、心灵的悲痛:情感反应 麻木、迷茫、拒绝,出现 定向障碍等。还有可能因 为没有救出亲人而出现的 愧疚感等。 2、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如前段时间的吃碘盐防辐 射谣言造成的盐荒。 3、盲目跟风等。
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波的性质不一 样,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 气体三态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 过固体传播。不论是纵波和横波,其传播速度 都因介质不同而有差异。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
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 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 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 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 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 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 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地球的地震带和地震

地球的地震带和地震

地球的地震带和地震地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星,地震是地球表面发生的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不仅是地壳构造和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地震,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地球的地震带和地震。

一、地球的地震带地球由几个大型构造板块组成,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相对移动。

这种板块运动导致了地震活动的频繁发生。

地球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包括:1. 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

它环绕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边界,包括西南美洲、北美洲、东南亚、日本和菲律宾等地。

这个地震带以其剧烈的地壳运动而著称,经常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

2. 喜马拉雅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印度亚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

这个地震带是世界上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区域之一。

这里经常发生强烈的地震,给人们的生活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 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之一,也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震带位于西太平洋地区,地震活动频繁,给该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影响。

二、地震现象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由地球内部能量释放产生。

发生地震的地区通常有以下几个显著现象:1.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被称为震源,是地震能量释放的地方。

震源通常位于地壳深部,在地震带上或板块边界上。

2. 震中:地震波传播到地表上最先感觉到震动的地方被称为震中。

地震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形成震动,人们常常根据震中的位置来测定地震的规模和强度。

3. 地震波:地震产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地震波分为主要波和次生波。

主要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它们能够穿过地球内部的各种介质。

次生波包括剪切波,它们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震的性质。

三、地震灾害和应对措施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许多问题。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1.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可以及时监测到地震的发生,并准确测量地震的震级和震中位置,为灾害应对提供准确信息。

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地震或地质灾害情况,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 应急组织
成立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紧急联系方式。

3. 应急预警
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避险。

4. 应急救援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及时展开搜救、救助和紧急医疗救治工作。

5. 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足够的食品、水源、医疗器材和应急救援设备,以备灾情发生时使用。

6. 公共安全教育
加强地震及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7. 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
在灾后及时展开灾区的应急处置和灾后重建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8. 应急演练和评估
定期组织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战效果,并及时总结改进经验。

以上为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各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预案细则,确保能够在灾情发生时有效应对。

地震影响地震灾害

地震影响地震灾害

地震影响地震灾害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

地震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构造等等。

在地震研究中心工作的人员,需要对地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预测地震的发生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一、地震的影响因素1. 震级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重要指标,它是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来计算的。

震级越大,地震的破坏力就越强,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威胁也就越大。

2. 震源深度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深度,它对地震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震源深度越浅,地震的破坏力就越强,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威胁也就越大。

3. 震中距离震中距离是指地震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它也会影响地震的破坏力。

一般来说,震中距离越近,地震的破坏力就越强,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威胁也就越大。

4.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岩石等因素,它们会影响地震的发生和破坏力。

例如,地震在山区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山区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震的能量容易被聚集和释放。

二、地震的影响1. 人员伤亡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桥梁崩塌等现象,这些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地震发生后,人员伤亡往往是最直接的影响。

2. 经济损失地震会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建筑物的倒塌、道路的损毁、桥梁的崩塌等都会导致交通中断、生产停滞,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3. 社会影响地震会对当地的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人们的生活被打乱,社会秩序受到破坏,这些都会对当地的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4. 环境影响地震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例如,地震会导致土地沉降、山体滑坡、河流改道等现象,这些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1. 加强地震预测地震预测是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地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地震的发生,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2.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世界主要地震带与地震灾害

世界主要地震带与地震灾害

世界主要地震带与地震灾害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破坏。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震灾害,我们需要了解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这些地震带通常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主要地震带以及与之相关的地震灾害。

1. 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也被称为“火环”,是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

该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沿岸,囊括了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域以及东南亚、日本、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地。

这个地震带是地震频发区,经常发生强烈的地震。

例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就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灾难,数十万人失去了生命。

2.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欧亚大陆,横跨了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这个地震带是世界上最长的地震带之一,也是一个活跃的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脉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界处,这里的地壳运动频繁,导致了大量的地震活动。

例如,2005年的巴基斯坦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圣安德烈亚斯地震带圣安德烈亚斯地震带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它是一个由南极洲和南美洲板块碰撞引起的地震带。

这个地震带非常活跃,经常发生强烈的地震。

特别是在智利,由于该国位于该地震带的中心,地震频繁。

2010年智利地震是该地震带中最强烈的地震之一,造成了大量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4. 古板块缝合地震带古板块缝合地震带位于喜马拉雅地区,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引起的。

这个地震带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碰撞造成了地壳的断层和褶皱,导致了频繁的地震活动。

尼泊尔地震就是这个地震带中较为著名的一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5. 阿拉斯加地震带阿拉斯加地震带位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地区,是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

这个地震带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地震带,经常发生强烈的地震。

1964年的阿拉斯加地震就是该地震带中最强烈的地震之一,地震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造成了大量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如何应对地震和自然灾害

如何应对地震和自然灾害

如何应对地震和自然灾害地震和自然灾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当地震和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应对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如何应对地震和自然灾害,帮助读者增加对应对灾害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认识地震和自然灾害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地壳发生震动的现象。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灾害。

地震和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严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经济的不稳定。

二、提前防备地震和自然灾害1.了解地震和自然灾害的特征:通过学习地震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特征以及预警机制,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增强应对能力。

2.学习应对技巧:掌握逃生技巧、紧急救援、急救知识等,提前做好准备。

例如,学习如何正确进行避震、撤离等自救方法。

3.防范措施:加强建筑物、房屋的抗震能力,按照防震要求进行房屋结构设计和装修,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三、地震和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保持冷静:在地震和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不要恐慌,要尽量负责地指导他人。

2.妥善避险:在地震和自然灾害发生时,迅速寻找安全的避险处。

避免待在玻璃、建筑物柱子等危险物体附近,选择开放的空地或结实的建筑物。

3.有序撤离:根据现场情况,按照避难指引有序撤离,避免拥挤和堵塞,确保人员安全。

4.急救与求助:在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急救和救援。

如果受伤者情况严重,应尽快联系医疗救援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5.灾后复原:在灾害发生后,尽快整理财产和生活,严格遵守相关部门的指引和安排,协助灾区恢复重建。

四、社会力量的应对地震和自然灾害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和民众应当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1.加强宣传:政府和媒体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地震和自然灾害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2.设立专项基金:政府可以设立地震和自然灾害救助基金,用于救灾、重建和预防工作。

同时也可以激励企业和个人捐款,共同参与救助和重建工作。

地震与地震对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地震与地震对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会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地震除了对人类造成伤害外,还会对动植物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地震对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首先,地震会对动物生态系统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在地震发生时,动物可能会受到惊吓,逃离自己的栖息地。

强烈的地震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土石流等灾害,进而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导致动物失去食物来源和保护。

此外,地震后可能会出现水源污染、疾病传播等问题,进一步威胁动物的生存。

其次,地震对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地震可能会导致土壤沉降、滑坡等问题,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另一方面,地震可能会破坏植物的根系和茎木,导致植物死亡或生长缓慢。

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地震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植被的破坏更为严重。

除了直接的生态系统影响外,地震还可能导致一些间接的生态系统影响。

例如,地震可能会破坏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进而导致人类采伐、围猎等活动增加,从而对动植物造成威胁。

此外,地震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进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威胁。

然而,地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

在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生态环境。

例如,地震破坏后可能会形成新的湖泊、河流等水域环境,为某些水生动植物提供新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此外,地震破坏后可能会形成更为开阔的土地,为某些草原动物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综上所述,地震对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

地震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

但同时,地震也可能会引发新的生态环境,为某些动植物提供更为适宜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地震的研究和防范措施,以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生态保护工作,保护动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地震与地震灾害

地震与地震灾害

地震知识问答一、地震与地震灾害1.你了解我们的家园一一地球吗?答:从太空望去,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

形象地讲,地球的内部像一个煮熟了的鸡蛋:地壳好比是外面一层薄薄的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最里边的蛋黄。

地球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处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盘山公路边陡峻山崖上显示的地层弯曲与变形……无不书写着亿万年来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

然而,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骤然爆发,常常给我们的星球带来灾难,其中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

2.什么是地震?答: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

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

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3.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答: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它的影响范围一般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例如,当地下岩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地震。

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4.构造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答:通常,我们所说的地震是指构造地震。

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就要从地球的内部构造说起。

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约为6370千米的多层球体,最外层的地壳相当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它与地幔(厚约2900千米)的最上层共同形成了厚约100千米的岩石圈。

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

中国的地震和自然灾害

中国的地震和自然灾害

中国的地震和自然灾害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中国处于地震带上,也经常发生地震事件。

本文将从中国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影响以及应对地震的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地震和自然灾害。

中国地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界处,这个地区受到了两大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巨大的地质应力。

当地壳中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地震。

此外,中国也有一些著名的断裂带,如汶川地震和唐山地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带上,断裂带的存在也增加了地震发生的概率。

地震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震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带来巨大的悲剧。

同时,地震还会造成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桥梁崩塌等财产损失,给受灾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困难。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地震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

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可以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并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使得民众可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其次是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先进的救援设备和工具,可以在地震发生后迅速进行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另外,中国还加强了地震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地震科学知识和应急意识。

总之,中国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由于中国位于地震带上,地震频繁发生。

地震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地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救援能力的提升,相信中国在未来会更好地应对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与地震灾害1.你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吗?答:从太空望去,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

形象地讲,地球的内部像一个煮熟了的鸡蛋:地壳好比是外面一层薄薄的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最里边的蛋黄。

地球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处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盘山公路边陡峻山崖上显示的地层弯曲与变形……无不书写着亿万年来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

然而,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骤然爆发,常常给我们的星球带来灾难,其中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

2.什么是地震?答: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

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3.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答: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它的影响范围一般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例如,当地下岩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地震。

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4.构造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答:通常,我们所说的地震是指构造地震。

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就要从地球的内部构造说起。

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约为6370千米的多层球体,最外层的地壳相当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它与地幔(厚约2900千米)的最上层共同形成了厚约100千米的岩石圈。

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

5.什么是断层,它与地震有关吗?答:断层是地下岩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

地震往往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是断层活动的一种表现,所以地震与断层的关系十分密切。

断层一般在中上地壳最为明显,有的直接出露地表,有的则隐伏在地下;它们的规模也各不相同。

岩石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称为断层面;根据断层面两盘运动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正断层(上盘相对下滑)、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冲)、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相对水平错动)三种类型。

与地震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在现代构造环境下曾有活动的那些断层,即活断层。

6.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答: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

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

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

目前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7.什么叫地震波,它有哪些类型?答: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

面波当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称为面波。

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

8.什么叫震源?什么叫震中,它是怎样确定的?答: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

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

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

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9.什么叫震中距,如何划分地震的远近?答: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

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距离上观察,远近不同,叫法也不一样。

对于观察点而言,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千米的称为近震,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的称为地方震。

例如,汶川地震对于300多千米处的重庆而言为近震;而对千里之外的北京而言,则为远震。

10.什么叫震源深度?答: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

11.什么是震级,它是怎样测定的?答: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尺子”,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

震级越高,表明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震级通常是通过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振动幅度来测定的,由于地震波传播路径、地震台台址条件等的差异,不同台站所测定的震级不尽相同,所以常常取各台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地震的震级。

地震发生时,距震中较近的台站常会因为仪器记录振幅“出格”而难以确定震级,此时就必须借助更远的台站来测定。

所以,地震过后一段时间对震级进行修订是常有的事。

12.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答: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

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13.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答: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

烈度与震级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

打个比方,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

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Ⅺ度;受唐山地震影响,天津市区烈度为Ⅷ度,北京市多数地区烈度为Ⅵ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烈度就更低了。

14.地震烈度是怎样评定的?答:地震烈度是以人的感觉、器物反应、房屋等结构和地表破坏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的,反映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如自然村或城镇部分区域)地震破坏程度的平均水平,须由科技人员通过现场调查予以评定。

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用于说明地震烈度的等级划分、评定方法与评定标志的技术标准是地震烈度表,各国所采用的烈度表不尽相同。

15.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什么?答: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它将烈度划分为12度,其评定依据之一是:Ⅰ~Ⅴ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为主;Ⅵ~Ⅹ度以房屋震害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Ⅻ度以房屋破坏和地表破坏现象为主。

按这个烈度表的评定标准,一般而言,烈度为Ⅲ~Ⅴ度时人们有感,Ⅵ度以上有破坏,Ⅸ~Ⅹ度破坏严重,Ⅺ度以上为毁灭性破坏。

16.什么是烈度分布图?什么是烈度异常区?答:烈度分布图又叫做等震线图。

震后调查结束后,将各烈度评定点的结果标示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图上,然后由高到低把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即等震线)勾画出来,便构成地震烈度分布图。

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唐山、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都达到Ⅺ度。

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

但是也存在局部地区的烈度高于或低于周边烈度的现象,如果这种烈度异常点连片出现,则可划分出一个局部的烈度异常区。

造成烈度异常的原因往往是场地条件:软弱场地易加重震害,形成高烈度异常区;坚硬场地则可减小震害,形成低烈度异常区。

这就是地震破坏程度并非随震中距的加大而一致减小的原因。

17.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答:震源深度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

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

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

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18.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答: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

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19.什么是板块构造,它与地震活动有关吗?答: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

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有六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板块,如菲律宾板块等。

把世界地震分布与全球板块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非常吻合。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

这就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20.什么是板缘地震?什么是板内地震?答: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我国)的地震多属此类。

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