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新课标 总策划:章晓峰(襄阳五中实验中学)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应用多媒体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开垦耕地面积扩大;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引导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冶铁技术的发明、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都说明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说明我国古代的经济、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重点和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图片:《自制生产工具图片》、《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牛耕图》、《自制都江堰平面图》、《都江堰现状全景图》、《商鞅舌战旧群臣》课前导学考虑到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若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本课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导入方案;师生共同搜集都江堰的有关资料、图片,分析其防洪灌溉原理;搜集商鞅及其变法的有关资料。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根据平面图分析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了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导入: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事先准备展示自己的导入设计方案:有的可能从复习上节课内容人手;有的可能会引用课前小故事;或从当前的改革开放入手等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奖励 耕战
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 力增强
建 制 度 兵强 , 为
秦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国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统 一
全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
加强中央集权
国 奠
接派官吏治理
定
基
础
• 讨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一、经济上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水利的兴修(都江堰)
二、政治上——各国变法(商鞅变法)
• 做为奴隶主
奴隶生活悲惨,群起反抗, 怎样让他们努力生产又不反抗?
出租土地 奴隶主
租种土地
奴隶
地主
农民
• 做为国君:
怎样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 败地位?
பைடு நூலகம்
商鞅变法
确
奖励生产 经济发展
国富
立 封
讨论:
你觉得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 原始社会,环境非常恶劣,工具非常 简单,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 到了奴隶社会,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 徒,被罚做奴隶,用来创造财富,可 以说是一种进步。
•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 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
• 由于大批奴隶的辛勤劳动,让一部人 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促进了商周文化 的发展。 所以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 一种进步。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_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_七年级历史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
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
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
初中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
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
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建议1.教师可利用教材引言中的“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阅读或讲述后,提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为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
从此直接引入新课。
2.“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一目,可让学生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提供的材料,自己归纳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卡【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2、时期出现牛耕,到时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思考: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何意义?4、时期,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工程。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5、商鞅变法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6、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商周B.春秋时C.战国时期D.秦朝7、阅读材料:“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2)材料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这次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1。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力都不强。
前面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为争夺人口,土地和对别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与此同时,纷纷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形成了社会大变革的趋势。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本课设计的时候着重考虑了如何讲才能便于学生理解和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知识与能力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与农耕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史实。
让学生认识到先进生产技术的作用。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通过了解掌握秦国商鞅变法的过程,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认识变法的作用以及给后人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再现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融入到课文当中去,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换位思考,化难为易地掌握变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操。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要有牺牲精神,要勇于战胜挫折,同时也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启发诱导、问题导向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学生阅读课本导入框“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生答)师设疑:商鞅为什么能在那个时期掀起变法运动?通过第6课的内容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去探究这些问题。
七年级历史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新课标 人教版
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1 同 学 思 考 回
0万亩”。 c 展示都江堰李冰石像及评价的诗句。
答。
归纳,凡是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人民永远都不会
忘记他。
电子板书: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变革
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课件展示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生产力提高
漫画,一个奴
4/8
word
水利工程的修建
学 生 朗 读 并 隶主的烦恼。 标记背景,目
教师要求学 生用 2 分钟时
1/8
word
在古代社会中,生产力的提高一般主要地表现为 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上。那么春秋战国时期, 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呢?
间看书本第 一,二框。 教师归纳
主要表现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和水利工程
的兴修方面。
开 始 让我们先来看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新 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学生滑划出 要点
尊图片和记 载。
图片展示耒
耜耕地
学生回答
使用耒耜耕地(倒退着耕地)
人拉犁
问:和牛耕比哪一种耕作效率更高呢?。
学生回答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农业生产来说起了什么样
教师要求学 生把要点划 出。
作用呢?
铁农具的推广是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是当时生
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它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电子板书
私田出现
大量荒田开垦
的。
奴隶主 奴隶
地主 农民
一学生朗读 学生朗读
漫画一个地 主的烦恼。
电子板书
封建剥削方式出现
地主要求变 法,确立封建
小结一下,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以及 水利工程的修建实际上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大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改革是时代的需要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学会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都江堰的修建。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展示改革开放深圳的变化得出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讲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人们都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石制工具、磨制骨工具和铜制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到了春秋中期,我国出现了铁制农具,战国时期,我国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自主预习】利用材料引入知识(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了解战国时期铁矿山的分布,和战国时期冶铁中心。
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图片,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分布图,指出铁农具的出现是我生产工具的重大的变革。
因此,铁农具的经广泛使用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
此外,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牛耕,到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出现了用两头牛牵引的耕作方式。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它促进了耕作方法的改进,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著名的都江堰师出示李冰的幻灯片及民言提出问题: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新苏版
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新苏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形;把握商鞅变法的要紧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全然性变化,提高我们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判,提高我们评判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进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进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要紧内容和历史作用。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那个时代的最要紧的特点。
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全然的缘故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进展。
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显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止奴隶主贵族特权,进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
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点。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因此“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
明白得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
课本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要紧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如此的交待,使学生感到专门抽象,也不行明白得。
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法指导:1.注意前后联系。
学习本课时,应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2.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
各国变法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是现象,然而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
只有通过每一个具体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
(2)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4.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5.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板书设计]一、农业的进步: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商鞅变法: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导入: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故事,现在就由同学演讲“立木为信”的故事。
由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
这就是“立木取信”的典故。
商鞅通过这一做法,树立了威信,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在秦国开始推行变法。
你想知道商鞅变法的经过吗,你知道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为什么会有“商鞅变法”吗?那就让我们进入“第七课大变革时代”去感受和了解吧!(设计思路:故事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氛围,“从南门扛根木杆到北门”如此容易的事情居然奖励50金,学生会产生好奇,最终知道是为了树立威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力发展
铁农具和 牛耕广泛使用
封建制度确立
各国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
课堂练习:
1、找出以下叙述错误的一项 C A.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B.战国时牛耕进一步推广 C.战国时所有土地都属于国家 所有 D.战国时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
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什么时候 C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科 书※
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人教版)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章晓峰
襄阳五中实验中学
教材总主编:姬秉新 李伟科 参编委员:马执斌 李隆庚 苏文生 程广中
石器
铜 铲
石犁
动动脑:
你能看出这些生产工具有什么变化吗?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是一个奴隶主,授封300亩。 役使奴隶500个, 纳贡上千斗。 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 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 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我的私田越来越多,可得让这些奴隶抓紧 干活。可是他们经常怠工、逃跑、还砸坏我 的铁农具,影响了我的收入,怎么能让他们
3、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 工程——都江堰处在战国时期的 D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商鞅死了是不是商鞅变法也 失败了呢?
材料:据《史记》载,新法“行五年, 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 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 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考考你
本课讲述了很多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事 例,按因果关系你能给它们排排顺序吗? ①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 ②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③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④一些奴隶主出租土地,转化为封建地主 ⑤大量荒地开垦出来,转化为私田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有生产的积极性呢?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是一个奴隶主,授封300亩。 役使奴隶500个, 纳贡上千斗。 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 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 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奴隶主
封建地主
出租土地 租种土地
奴隶
农民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是一个奴隶主,授封300亩。 役使奴隶500个, 纳贡上千斗。 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 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 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农用动力革命
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都江堰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水旱从 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也。”
通过分析,你能看出都江堰有什么作 用吗?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个市、 42个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着 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
1010万亩。
读完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触?
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水利工程的兴修
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现在还是非法 的,不定哪天就会被没收了,我是寝食不安, 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商鞅变法时的秦 商鞅变法: 国,如果你是新兴地主、农民、奴隶主旧贵族 或秦国国君,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变法呢? 为什么?
确立了封建 1、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土地私有制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 促进经济 国富 生产 发展 2、奖励耕战 奖励 增强了军队 兵强 军功 战斗力 加强了国君对 3、 建立县制 地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