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34 . 65 2亿元 增加 到 2 0 0 8年 的 6 595 0 8 .4亿 元 , 长 增
了 1. , 6 5倍 年均 增长 9 8 。三次 产业 占 G P的比 .% D
源 环境恶 化 、 空气 污 染 加剧 、 草原 沙 漠 化 、 森林 面积 减少、 自然 灾害频 发 的严 峻形 势 , 国必须 转变 经济 我
摘 要 : 改革 开 放 以来 , 国经 济 发 展取 得 了显著 成 就 , 我 同时 也 出 现 了 能源 消 耗 过 多 、 源 依 赖 度 提 高 、 排 放 增 加 等 问 资 碳
题, 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 变化的形 势下, 国作为最 大的发展 中国家 和经济增长最 快的经济 我 体, 促进绿色发展 已成为 当务之急。在绿色 发展背 景下 , 国产 业结 构调整 的方 向应该是 大力发 展低 能耗、 排放 型产业。 我 低 笔者分析 了我国产 业结构 、 能源消费结构 、 - _ 氧化碳排放量 之 间的关系 , 为我 国产 业结构调 整应该在 利用技 术创 新调整 第 Z 认 二产业( 尤其是工业) 结构的 同时, 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 同时还应该 着力推进 节能减排 、 开源节流。
并未 改变
时 , 正面 临着工业 化所 带来 的严重 环境 问题 。 也
目前我 国正处 在工业 化进程 的中期 。随着我 国
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经 济取 得 了快 速 发 展 。按 我 17 9 8年 不 变 价 格 计 算 , 国 G P从 17 年 的 我 D 98
工业化 进程 的加速 , 原材料 的需 求量增 加 , 资源供需 矛盾将更 加 突 出 , 口与 资源 、 济发展 与生 态环境 人 经 之 间 的矛 盾越来 越 突 出。面对 土地 资 源退 化 、 资 水
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低碳经济的背景与国际先进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在低碳革命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低碳经济的提出,加速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之路,如何理解低碳经济已成为值得深思的话题。
认清中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才可以更好的将低碳经济的理念融入经济结构的转型之中。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结构;转型一、低碳经济研究低碳经济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和低碳能源的发展;核心是能源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的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世界各国采取的行动英国政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问题上始终十分积极,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英国利用税收这一手段促使重工业能源用户通过新的投资实现较低的排放。
挪威政府在气候信息方面进行长期投资,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给予明确、固定和长期的补贴,通过设立试点和示范项目来进一步开发技术创新,再根据环境激励措施、政府采购和政府法规来全方位的保证低碳行为。
在日本坚持的三项低碳社会原则: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高消耗,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谐的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与能源相关的立法需继续采取或修改,以适应日本的“低碳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科院于2009年3月3日发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
从报告中不难看出,我们国家虽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但是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我国还是通过大力开展新能源项目,投资研究新技术、新型机器,利用金融行业的导向作用,坚决担起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能耗,降低碳排放的重任。
二、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一)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第一是在需求结构的失衡,经济增长是依赖于进口和出口,消费者的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效果不明显。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分析
产 业
了许 多学者 的关注 和研究。 当前 ,对 于低 碳经济的解释有 多种说 法 ,其 中接受 比较 广泛 的是 :低碳 经济是一种新兴 的经济模 式 ,其核心是 在市 场基础上 ,通过制 度和 政策措施 的设计和 创新 ,发展节约能源技 术 、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推动可再生 能源 技术 和温室气 体减排 技术 的开 发与运 用 , 促进社会 由高能耗 、低 能效 、高碳排放 向 高能效 、低能耗和低碳排放 的转型。 作为一种新型 的经济 发展模式 ,低碳
另 一 方 面也 必 然 要 求 利 用 新 能 源 的产 业 的
源 占一次能源 消费的比重达到 1 5 %左右的
目标 。要完成这一承诺 ,必须要大 力发展
低碳经济 ,而发展低碳经济就要转 变我 国
传统 的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我 国的经济 结 构 。而产业 结构作为最重要 的经济结构 之
品的附加值; 注重废 旧资源 的循环再利 用 ,
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 而人 口生产 的低碳 化 , 要求控制人 口数量 ,提 高人 口质量 ,使人 口再生产与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和环境承 受
能力相适应。
有煤炭碳含量 的 6 0 %。其他形式 的能源 如
核能 、 风能 、 太 阳能 、 水能 、 地热能等属 于 无碳能源 。因此 ,要发展低碳经济 ,走低 碳经济 之路 ,就 要求减少煤炭 、石油 、天 然气等化 石能源的消耗 ,用风能 、核 能等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 这必然会导致 能源结构的转变 。能源 属于 影 响产业结 构变动的重要供给要素 ,能源 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
低碳经济浪潮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爱, 他通过 《 通往 奴役之路》 《 ,致命 的 方法论的长处 ,并催生 了一种新的方 自负》 等作品表达 了对人为 的或人造 法论 。这种新 的方法论不但在理论上
业结构的调整 为动力 , 有更优化 的产 只 业结构才 能更 好地 促使低碳经济 发展 。 所以 , 低碳经济革命下对 产业结构调整
进行研 究的必要性是无可置疑 的。我国 必须把产 业 结构 的低 碳化 调整纳 入整 个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 的规划 中, 从政
个人主义是对 新If 度经济学本身的 Ri J
建世界秩序的基石 ,但在骨干里他还
间的相互 关系在 内的 结构特 征概 括为
产业结构 。 产业结构 调整则包括产业结
新旧制度学派为了对现实世界更
是对 个 体主 义 的方 法论 有强 烈 的偏 好地把握 ,在争鸣 中互相吸收对方的
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 。 实际上 发展低 碳经济 与调 整产 业 结构之间是一个辩 证统一的关系 。因为
来世界经济 中的地位非常不利 。 结构 的情况更加危险。 国家统计局 统计 据 而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 看, 国产业 节 中存在的问题 我 阳能光伏 电池 技术 、 燃料 电池 技术、 生物 本等发达 国家相 比, 有不 小差 距 ; 电力 在
与欧洲 、 美国、 日 三、 低碳经济革命 浪潮下产业结构调 质能技术及氢 能技术等,
尽管以整体方法为主分析 问题的 革命。 通过方法论的革命 , 克服了制度 凡勃伦和 以个体方法为主分析 问题 的 学派方法论中的逻辑矛盾 ,为现实经
哈耶克都在某种程度上给对方 以应有 济 问题 的解决提供了更强 的解释力 。
低碳经济发展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是降低碳排放并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和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减少高碳排放的产业,增加低碳排放的产业。
本文将从减少高碳产业的影响、低碳产业的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详细探讨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首先,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减少高碳排放的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高碳排放的产业,如煤炭、石油和化工等,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并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低碳经济的推动将减少对这些高碳产业的依赖,降低它们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这将有助于改善区域环境状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带动低碳产业的发展。
低碳产业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和环保服务等领域。
低碳产业的发展将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低碳产业的发展也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低碳产业转型。
此外,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将有助于提升区域的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低碳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这可能造成经济负担。
其次,低碳产业的发展与传统高碳产业存在一定的冲突。
一些传统产业可能受到冲击,对就业和经济增长可能带来一定的压力。
这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提供职业培训和转岗安置等支持。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低碳经济的推动将减少高碳产业的影响,带动低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低碳经济探析——基于产业结构角度
中 国家 , 而发展 中国家限于 自身经济 实力 , 技术 水平 相对 落 在这轮绿色 经济 浪潮 中 , 持着 “ 同但 有 区别 责 任” 后 , 术 研 发 能 力 相 对 不 足 。 为 了 促 进 全 球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坚 共 技
成 为 的 上 市 公 司 其 治 理 机 制 也 要 与 世 界 接 轨 。所 以 , 可 能 找 到 解 决 问 题 的 方 法 。美 国 公 司 经 过 1 0多 年 的 发 展 , 在 0 预 见的将来 , 些上市公 司更加完善和成 熟 。 这 形 成 了“ 道 防 线 ” 代 理 问 题 治 理 体 系 , 很 值 得 我 国 借 五 式 是 对 于 一 个 股 权 分 散 化 的 现 代 上 市 公 司 而 言 , 了 提 高 鉴 的 : 是 经 理 报 酬 ; 为 一 二是 董 事 会 制 度 ; 是 股 东 大 会 制 度 ; 三 决 策 效 率 , 有 效 地 利 用 信 息 , 层 授 权 的 体 系 就 会 因 此 产 四是 社 会 并 购 和 接 管 活 动 ; 是 整 个 社 会 舆 论 的 监 督 和 证 更 层 五 生 。而 最 高 经 营 者 不 按 投 资 者 的 意 愿 来 经 营 企 业 , 会 出 券 监 管 机 构 的 规 制 。 就
原 则 的 中 国 面 临 的挑 战 和 机 遇 并 存 。 20 0 9年 美 国 的《 国清 洁 能 源 安 全 法 案 》 权 美 国 政 府 美 授
即对 于 出 口 到美 国 的 产 品 , 国可 以 自 由 收 取 美 碳 和环保将再 次 成为 国际 国内 的热 点 问题 。气候 变 化 、 环 征 收 碳 关 税 , 碳 关 税 , 吨二 氧 化 碳 征 收 1 一 O至 7 元 。碳 关 税 这 个 市 场 O美 境污染 和能源紧张使得各 国比 以往 任何 时候 都重视 经济 的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
准更 高, 生活质量 更好, 为发展 、 并 应用和输 出先进技术创造新 最多的, 但我们 不能忽视这大量 G DP背后所付 出的代价 , 消耗 的商机和 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表达 的内涵 就是在不影响经济和 最多的能源 , 排放最多的温室气体。相 比之下 , 第三产业创造 的
社会 发展 的前提 下, 过技术创 新和制度 创新 , 可能最大 限 G P和第 二产 业差 不多 , 通 尽 D 但是其 能源消耗 仅 占 1 . 这多 么 37 %, 度 地减少温 室气 体排放 , 从而减 缓全球 气候变化 , 现经济和 可观, 实 第三产业的单位 G DP碳排放要远远低于第二产业。 社会 的清 洁发展 与可持 续发展 。 三、 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1 .产业结构 的合理化 目标 。 产业 结构合理化 的标志有: 能
低碳经济应有 的特征有 以下三个 : 1经济性 。低碳经济 终 ()
究也是经济 , 调的是“ 强 经济 ” 二字 , 他要求 按照市 场经济 的原 充分有效地利用本 国的人力、 物力 、 财力 以及国家分工 的好处 :
则和机制来发展 , 在不影响人 民生活水平提 高 以及经济增长 的 使国 民经 济各部 门协调 发展 , 社会 的生产、 换和分配 顺畅进 交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 整 同时处理好 经济增长与发展 “ 低碳经济” 的关 系, 成为现 阶段 的一个 十分重要 的主题 , 是一个亟待解决 的问 ; 炭 低 经济; 经济增长
一
、
何 谓低碳经 济
耗 比重达到 了 7 .%, 31 第一 产业 的能源消耗仅 占 31 是最少 . %,
就是技术进 步。() 3 目标性 。低碳经济 的目标就是减排 , 减缓全 几点应该很 容易做 到 , 为那些 是与现 实财富相关 的, 因 比较容 球变 暖的趋势 。 二、 产业结构现状 以及能耗情况 我国的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 的发展 一直处于不 断演进 之 中, 易引起大家 的重视 , 可是 关于“ 能实现 人 口、 要 资源 、 环境 的 良
低碳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上海市闵行区制造业发展为例
、
闵行区产业发展的碳依赖—碳排放分析 ( 以制造业为例)
探 索 闵行低 碳 发展道 路 , 首先 要 了解产 业 发展 的绩 效 结构 , 能否 支持 闵行 实现 有 效 的低碳 化 , 以及 选 择 何 种 低碳 路径 的 效果 更好 , 关键 就 是要 了解 闵行经 济 绩效 提 升对 现 有产 业 结构 的 依赖 程 度 , 进 而分 析
低碳 发展 视 角下 的产 业结构 调整
以上海 市 闵行 区制造 业 发展 为例
陆 明 ,李 江
( 上 海市 闵行 区行 政学 院, 上海 2 0 1 1 9 9 )
摘要:为了可持续发展 , 产业结构朝着生态低碳 方向发展 已势在必行。 对 闵行 区制造业发展 绩效结构和主
要 的制造业行业进行碳依赖一碳排放分析, 并根据碳依赖一碳排放 的二 维坐标 图描绘 出各行业低碳 发展 的相对位 置, 由此可提 出闵行 区产业结构调整 的 目 标 与确定行业调整的重点、 次重点并可提 出产业结构
5 0 %。 可 以预 期 , “ 十 二五 ” 内, 其 贡献 角色 让位 三产 的可 能性 不大 。 三产 G D P贡 献在 2 0 0 5年 以前体现 在传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8 — 2 7 基金项 目: 上海市委党校 2 0 1 1 年度课题 概 代工业园区低碳化再造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 3 2 2 0 1 1 — 0 1 5 。 作者简介 : 陆 明( 1 9 5 9 一) , 男, 上海市闵行区行政学 院常务副院长 , 研 究方向: 区域经济与产业 发展 ; 李 江( 1 9 7 6 一) , 男, . 海市 闵行区行政学院副教授 、 经济学博士, 研 究方 向: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度评价研究
明,没有产业结构的变化 ,单靠经济增长速度无 法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李健 ,周慧[ 1 5 ]( 2 0 1 2 年)产业结构角度探讨碳排放强度 问题 ,运用灰 色关联分析方法 ,研究 了我 国碳排放强度与第一 产业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 。
一
5 5 —
第1 0 期( 总 第2 4 0 期)
2 0 1 3年 1 O月
工业 技 术 经 济
J 0 u r 】 【 l a l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1 h n 0 l 晒c a l E ( l 0 I I 】 i c s
N 0 . 1 0( G e n e r a l ,N o . 2 4 0 )
第1 0 期( 总第 2 4 0 期)
2 o 1 3 年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月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T e e h n o l o  ̄e a l E c o n o mi e s
N 0 . 1 0( G e n e r a l ,N o . 2 4 0 )
产业结构
协调度
低碳经济
粗糙 集
灰色关联 分析
D oI : 1 0 . 3 9 , 6 9 / j . i s s n . 1 0 3 4 —9 1 0 X. 2 0 1 3. 1 0 . 0 O 8
[ 中图分类号 )F 4 1 6 . 2 [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为践行低碳经济 的发展模式 ,我 国政府提出
了节 能减 排 战略 ,并 在 “ 十 二 五 ”规 划 纲 要 中 明
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 的贡献 。王迪 等 ( 2 0 1 1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26
37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庄贵阳 潘家华 朱守先
*
内容提要: 低碳经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际解决方 案 。虽然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日益成为共识 , 但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 如火如荼 的低碳经济实践也呼唤着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 体系的研究进展 , 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 构建了以低碳产出 、 低碳消费 、 低碳资源和 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 并结合现实需求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 关键词 : 低碳经济 核心特征 核心要素 评价指标体系 虽然低碳经济这个术语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的文献 ( K inzig & K amm en, 1998) 中 就曾出现, 但 其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 2003 年 2 月 24 日由英国 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 我们未来的能源
M cFar land, Reilly & H erzog ( 2004) ,
低碳经济 的白皮书。作为一个前沿性的理论和实 践课题, 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有不同的理解, 更缺乏一个国际可比较的度量标准。目前中国的低 碳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但具有自发性、 尝试性和零散
ment Develo pment 17: 343- 355. Shimada, K . et al( 2007) , Developing a long - term local societ y desig n metho do lo gy tow ar d a lo w - car bo n Eco no my , Energ y P olicy 35: 4688- 4703. Sipes & M endelso hn( 2001) , 36: 299- 309. Stern, N . ( 2006) , T 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 he Stern Rev iew, H M T r easury . Wadud, Graham & Noland( 2007) , M odeling fuel demand for different socio- economic groups , T he 86th Annual M eeting of Transpo rtation Research Board, Washington D. C. West & W illiams I II ( 2004) , Estimates fro m a consumer demand system , Jo ur nal o f Environment al Eco no mics & M anagement 47( 3) : 535- 558. W ing , I . S. ( 2006) , T he synthesis of bottom - up and to p - dow n approaches to climate policy modeling , Energ y P olicy 34: 3847- 3869. T he effectiv eness o f g asoline tax atio n to manage a ir po llut ion , Ecolog ical Eco no mics
低碳经济时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路径探析
万吨标准煤 , 这个数据我们 能看 出呈 现出逐 年增加 的态 势 ,
当前 我 国在 努 力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 这 对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的 同 时 高 耗 能 行 业 在 能 源 消 耗 方 面 占 据 的 比 例 也 正 在 提 高 。 当 前 我 国高 耗 能 的 行 业 主 要 集 中 在 有 色 金 属 冶 炼 业 、 黑 色 升 级 有 着 重 要 推 动 作 用 。我 国 正 处 于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的快
当 前 我 国经 济 发 展 比 较 快 , 但 是 在 发 展 快 的 同 时 我 们
结构的可持续 发展 , 就 得 逐 步 优 化 我 国第 二 产 业 的 能 源 消 也 应 该 注 意 到 产 业 结 构 不 太 合 理 , 虽 然 第 二 产 业 得 到 了 很 费结构 , 提高能源 的利用率 , 降 低 能 源 消 耗 量 。对 于 第 三 产 大 的 发 展 , 但 是 第 二 产 业 的 发 展 并 没 有 给 第 一 产 业 提 供 太 业 来 说 要 加 大 能 源 消 费 比重 , 同 时 还 要 积 极 鼓 励 第 三 产 业 多 的 技 术 改 造 和 升 级 , 经 济 增 长 还 是 依 靠 第 二 产 业 的 局 面 能 源 消 耗 的 增 长 速 度 。 当前 我 国 能 源 消 耗 的 模 式 主 要 呈 现 并 没 有 得 到 太 多 改 善 , 第 三产业 虽然 增长 比较快 , 但 是 还 是 出“ 二三一” 的模 式 , 降 低 能 源 消 耗 主 要 把 第 二 产 业 能 源 消 处 于 起 步 阶段 , 对经济 的推动作 用还 是非 常有 限 , 产 业 结 构 耗, 提高第 三能源 消耗 , 提高 能 源消 耗利 用 率 , 这 样 对 于 逐 仍 需 改 善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21 0 1年 第 1 5期 ( 总第 2 0期 ) 3
世 纪桥
No 1 2 1 . 5, 0 1
Si i io h a JQ
( e ea N .3 ) G nr o2 0 l
低 碳 经 济 背 景 下 的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钱 笑 盈
(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50 1
摘要 : 低碳 经济作 为一种新型 的经济发展模 式, 导低 消耗 、 倡 低排 放 , 围绕 节约能 源、 优化产 业结 构、 强生 态保 加 护和建设 为重点。这 些理 念的提 出和应 用为今 天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提供 了良好 的契机 。 文 阐述 了发 本 展低碳 经济推进我 国产业 结构调整 的有 效途径 。 关键词 : 碳经济 ; 低 产业结构调整
只要中国快速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愿望不变 , 能源密集型 结合 , 通过“ 干中学”真正掌握风机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 , , 产业 的持续增长将不可避免。 带动我国风电产业科技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 , 促进我国风 二 、 碳经 济 背景 下产 业结构调 整 的有 效途径 低 电产业与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 依 靠升级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 系 一) 3 生物质能产业。生物质物是蕴含在各类生物质资 .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平均能耗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 , 加 源 中的化学能 。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资源包括 : 农林废弃 快调整产业结构 、 产品结构和能源浪费结构, 是建立节能 ( 下转第 7 5页)
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中效果不明显。第二是 产业 结构 的失衡 ,生产 性服务 业发展 相 对滞后 。第三是生产 要素 的结构性 失衡 ,经 济增长 依赖 于高强 度的生产投入 ,科技进 步 和创新对 经济增 长 的贡献率很 低 。第 四是城乡结构性 失衡 ,城市 发展 和建设 速度较 快 ,农村地 区 的 发展水平 明显偏低 。第 五是 区域结 构不平 衡 ,东部 沿海地 区发 展 速 度 较 快 , 中部 和 西 部 内 陆 和 欠 发 达 地 区 的 发 展 能 力 较 弱 。 中国 目前 的经 济结 构对 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 了巨大 的伤害。 经济结构不合 理 ,就会造 成资源 的浪 费 ,效 率低 ,影帕 人 民生 活水平 的提高 ,不利于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 。 ( 二 ) 中国 经济 结构 调 整 的 相 关 建 议 l 、 重视 我 国 的客 观 国情 我 国 的人 口基 数 大 ,层 次 低 是 客 观 的情 况 。 在 进 行 经 济 结 构调整 的过程 中,要 充分 认识 到我 国的现 状 ,不 能盲 目跟 风 。 味只强调发展高科 技产业 ,将 会背 离 中国资源 与要素 禀赋 的 产业政策 ,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 比较 优势会丧失 。 2 、支持 教 育 与社 会 研 发 教 育 与 社 会 研 发 带 有 公 共 性 ,私 人 部 门很 难 在 此 方 面 进 行 支持 ,政府应充分 发挥 其特有 职能 。同时 ,社 会研 发与 知识产 权意识也是促使社 会创 新 的重 要 因素。在科研 项 目上 ,应 加 大
和政府法规来全方 位的保证低碳行 为。 ( 二 ) 我 国低 碳 经 济 的 发展 中科 院于 2 0 0 9年 3月 3日发布 的 ( 2 0 0 9中国可持续 发展战 略 报 告 》 提 出 了 中 国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战 略 目标 , 即 到 2 0 2 0年 , 单位 G D P的二氧化碳 排放 降低 5 0 %左右 。 从报告中不难 看 出 ,我们 国家虽 然还 处 于发 展 中 的阶 段 , 但是作为一个 负责的大 国 ,我 国还是 通过大力开展 新能源项 目, 投资研究新技术 、新型机 器 ,利用金融 行业 的导 向作用 ,坚决 担起 淘汰落后产能 ,减少 能耗 ,降低碳排放 的重任 。 二 、低 碳 经 济 与 中 国经 济结 构 调 整
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词 是在 2 0 0 7年 A P E C会 议 以后 .A P E C会 议上 胡 二 、我 国产 业结 构 中存 在 的 问题
锦涛提出 “ 发展 低 碳经 济 ,研发 低 碳 能 源技 术 ” 的
战略 主 的 主要 组成 部 分 。 目前 针对 低 碳 经 济 比较全 面
对 气 候 变 化 、保 障能 源 安 全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结 构 在 推 动 经 济 社 会 持 续 发 展 过 程 中 仍 然 存 在 诸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1 —1 4
作 者简 介 :李海 威 ( 1 9 8 9 一) ,女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人 ,吉林 大 学马 克 思主 义 学 院 2 0 1 3级 硕 士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 : 中国化 马克 思主 义与 当代 中国社 会发 展 。
第一 产业 和 第二 产业 比重偏 高 ,第三 产业 比重偏 低 异有 所缩 小 .但 东部 地 区 的经 济增 长 速度 仍 然 高于 的 问 题 。美 国是 世 界公 认 的经 济 强 国 ,数据 显示 , 中西 部 地 区 ,东 西部 地 区 的经 济发 展 差距 有 扩 大之
“ 美 国 一 、二 、三 产业 在 经 济 中 的份 额 约 为 1 . 1 %、 势 。 同时 ,各 区域产 业 结 构发 展水 平 差距 较 大 ,从
论 低碳 清 莆 墨 下破 国产 业仡 构的 调 整
李海威
( 吉林大 学 马克 思主义 学院 ,吉林 长 春 1 3 0 0 1 2 )
摘 要 :低碳 经济 与 产业 结 构调 整是 相 互联 系的 ,低 续 发 展 有 机 结 合 为 目 的 的规 制 世 界 发 展 格 局 的 新
产业结构适应低碳经济要求调整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CL n mb : F 61 C u er 0 . 5
气 候与 环境 的恶化 给人 类社会 发 展带来 巨大 的危 害 与 潜 在 的 生 存 危 机 。从 2 世 纪 8年 代 以 0 0 后 ,这 一 问题渐 渐被 世界各 国重 视 ,并最终 形成 了 “ 碳 ”概 念 低 。 。进入 2世 纪 ,世界 把低 碳概 l
将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副产品建立静脉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降至最低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实现区域清洁生产目标建立新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之间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环境 保护 科学
第3 卷 8
第5 期
2 1 年 1 月 0 2 0
A Ca e o l nCi s fDai t a y
—
—
郭志达 ,王
岩
(. 1 大连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摘
162 ;2 108 . 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系,辽宁 大连
165 ) 102
要 :发展低碳产业 ,符合 经济发展 的价值 理念和趋势 。通过低碳 经济背景下大连产业结构调整 的现状 分析 、
i uta ss m i D l n i ,o ecpn rt is r rp sd o d s as c r d s e to o ro cnm o n s lyt a a t sm oig t e e epooe rn ut l t t eaj t n wc b neo o yf m d r e n i cy i sa g a f i i r r u u u m tl a r
3a p cso se 、t c n l g n u tr . s e t f y tm s e h o o y a d c l e u K y wo d : I d sr t cu e L w r o c n my C p n tae y e rs n u ti S r t r ; o Ca b n E o o ; o i gS r t g l a u
低碳化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Ab ta t s r c :T he d v l pm e t m o , whih r d to le on e eo n de c t a iina c om y t a f m s t ow- a b c no y w ilr s ti o c r on r nsor O l c r on e o m l e ul n l w— a b
究 ( 0 9 3 4 1 20 8 15 ) 中图 分 类 号 : 2 X2 文献标志码 : C 文章 编 号 :0 5 2 6( 0 2 0 — 0 0 — 0 2 9 —1 5 2 1 ) 5 4 5 5
Ree rho j sme tT ikn o n u til tu tr sdo sac nAd t n hn igfrI d sra r cueBae n u S
a d fs a nsiuto nd pe f c i a ke e h nim ow- a b ndu t is n ic li tt in a re tng m r tm c a s ofl . r on i c s re .
第 3 卷第 5 3 期
21 年 1 02 O月
电 力 与 能 源
45 0
低碳 化 经济 体 制 下 的 产 业 结构 调 整
高广 阔
( 海 理 工 大学 管 理 学 院 , 海 上 上 203) 0 4 3
低碳经济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所 占比重较 大 、能 源消 耗较 多。在 共 睹的成绩 。如荷 兰、德 国、英 国、 这 种情 况下 ,实 际上 很难 在不 影 响
2 . 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低
日本 等国在 继美 国加 利福利 亚第一 碳产业 产业结 构调 整是推 动经济 更好
发展 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低 能耗 、
国家标 准 、行 业标 准 、地 方标 准修 完善 的能源 体系 ,提 高 能源设 施承 订 的企 业给予 一 次性资 助 的激 励机 载能力 ,促进 低碳 发展 ,推进 新 能 制 ; 逐渐 将知 识产 权纳 入到政 府 资 源开 发利用 。重 点应大 力发展 天 然
提 高产 品附加值 和信 息含量 ,减 少
中间制造环节的能耗 、物耗 及污染 。 加快 建 设 清 洁 低 碳 的能 源 体
对 我 国而言 ,提 升 低碳领 域 自
率约 为 3 3 %, 比国际先进 水平低 l 0 主创 新 能力 的关键 ,在于 充分 利用
个百分 点。 电力 、 钢铁、 有 色、 石化 、
的情 况下 ,太 阳能 、风能和 生物 能
及生 态恢复 技术 等方 面 ,并保证 低 式 ,平 台的开放性 和公 共性 建设 也
源 的产 业 化 受 制 于 技 术 和 成 本 约 碳 能 源 技 术 能 充 分 发 挥 其 节 能 作 要 同步进 行 ; 大 力支 持 国内外知名 束 ,短 期 内难 以改变 传统 能源 消费 用 。促进 清洁生产和清 洁循环 利用 ,
集型和技 术密集型产业 、服务 行业 ,
当低 ,资源 浪费 现象 十分严 重 ,工 为 今后拥有 新 能源 汽车领 域 的核心 大 力 发展 低 能 耗 产 业 和环 保 产 业 ,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应安全性及经济性” 的《 能源 白皮 书》 中提 构的视角来 看 , 中国的第三产业结构所 占
内外研 究成果 , 从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特 点出 发, 找 出低碳 化发展 的制约 因素 , 进 而提 出优 化对策 , 包括 : 以低碳 化发展 为 目标 的产 业结 构优化 应立足 国情 , 开 展制度创 新 , 努力 实现 低碳 技术研发 、 低碳产 业发展及高碳产业结构
0多年来 , 中 国长期 或缺失 。 低碳 经济 , 是一种 以低能耗 、 低污染 、 的问题 。改革 开放 3 以经 济增 长数据作 为衡量 经济社会 发达 低 排放和 高效能 、 高效 率 、 高效 益为基础 1 . 传统 的经 济增长 方式 同低 碳化 经 忽视 了环境承受能力和能源 济发展之间存在 矛盾 的绿 色经 济发 展模 式 ; 其 以低碳化发展为 程度 的指标 ,
高级化。
二、 中 国产 业 结 构 现 状 与 低 碳
业结构进 行选择 和调 整 以满 足不断增 长 化发展 的 制约 因素
化形成约束
改革 开放 以来 , 随着 经 济 的快 速增 足 的传统 能源结构 决定 了中国化石 能源 长, 中 国产 业 结构 实现 了进 一 步优 化调 生 产 和 消 费 以 煤 炭 为 主 的 基 本 格 局 。 0 1 1 年中 国原 煤 占能源 生产总量 的 比重 整, 表 现 为第 一 产 业 比重 明 显下 降 ( 由 2
核心任务是实现经济效益 和 来一段 时间所依赖 的主要形式 。因此 , 中 人类生存发展观的根本变革 ; 目标 是减 缓 可持续发 展 ; 目标 是能源 节约 、 减少 国所面 临的降低碳排放 的任务 十分艰 巨 , 气候 变化 、 促进人类 的可持续 发展。产业 生 态效益 的统一 ; 结构 , 指各产业 间或产业 内部在经 济活动 碳排放并实现经济增长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支持
1 低 碳经济的 内涵及发展低碳 经济 的必要性
1 1 低 碳经济 的提 出及 内涵 .
1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
我 国是 发展 中大 国 , 济发展过 分依赖 对石化 等 经 能源 资源 的消耗 , 致 碳排 放 量 不 断增 加 , 导 环境 污 染 日益加 重 , 已经 严重影 响到 经济增 长 的质 量和发展 的
s c a d v lp n n c lgc n io me tp oe t n I wa u d d b h o c p fs san b e d v lp n n t o il e eo me ta d e oo ia e vr n n r tci . t sg i e y t e c n e t u tia l e eo me ta d i l o o c n mii z o , i a d o e ab n i tn ie e e g o s mp in a d l d c re h u e amo p ee i v r o s— a n miec a ol n t rc r o — e s n ry c n u t n  ̄ n e g e n o s t s h r n e e y p s i l h n v o '
iain a c mp ih smu h z t co l e c . o s
Ke r s l .abneoo ytei uta s utr;dut etf ac l up  ̄ y wo d : wcro cnm ; d s i t cueajs n;nni p o o h n rl r m i as
第2 0卷
21 0 0年
第 4期
1 2月
信 阳农业 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Ju n l f n a gAgiutrl olg o r a yn r l a l e o Xi c u C e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低碳经济是指以减少碳排放为核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应该在低碳经济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背景分析能源是现代化社会的支柱,但能源消费也是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能源消费量一直居于全球前列。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向着“低碳经济”方向积极转型。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口号,并在全国部署了一系列低碳经济的试点项目。
然而,随着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雾和雾霾频频袭来,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紧迫。
因此,建立低碳经济模式,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变革目前污染严重的产业结构无疑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二、问题分析在低碳经济领域,我国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能源结构不合理。
现在我国能源结构主要由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占据了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
而且,能源的整合和转化程度较低,配电程度差,导致能源消耗效率不高,一些能源仍然面临浪费现象。
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重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最为集中的几个行业,这些行业的碳排放量巨大,工艺流程、产品和设备都急需进行升级和转型。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整个行业没有形成规模。
三、解决方案为了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低碳经济,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导向。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增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升级和转型。
二是开拓市场空间。
要积极扩大新能源市场的规模,优化能源产业布局,推进新能源和传统能源领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应用。
三是优化能源结构。
在能源的整合和转化力度上加强,优先发展清洁煤技术、燃气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比例。
四是提升能源效率。
加强能源利用环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缩减能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地平衡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统一体。
针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排放。
2011年5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今年夏天将是我国电荒史上最严重的时段,高能耗产业为电荒“帮凶”电荒现象反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
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以低碳排放的特征的消费模式和产业体系,以应对气候恶化。
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益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
一、低碳经济含义及背景。
低碳经济,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提升等途径,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际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1]。
减少大气污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共识,从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实现低碳的目标而努力。
2006年《斯特恩报告》指出,每年1%的GDP投入,可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007年美国参议员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指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低碳经济。
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积极推进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迈进。
2008年被世纪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世界环境年”,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G8峰会提出2050年实现全球室温气体排放降低50%。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我国温总理保证将减排目标受到法律和舆论监督。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与重视。
二、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持续提升。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显著下降,由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略微下降,由2005年的47.4%下降为2005年的46.8%,下降了0.6%;第三产业产值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0.5%上升为2010
年的43.0%,上升了2.5%。
从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来看,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4.8%下降到38.1%,下降了6.7%,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3.8%升为27.8%,上升了4.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31.4%涨至34.1%,上升了2.7%。
可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也发生明显变化。
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成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优化。
但较发达国家,我国产业结构还有待提升。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碳”产品,如刚才、水泥、电力等需求很大,这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们不能抛弃这些基础性产业,必须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单位经济的碳强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经之路。
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油气少,这一状况决定了我国主要以煤炭为主。
煤炭是“高
碳”能源,应尽量减少使用,应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降低一次性能源使用的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挑战是研发可科技创新能力有限。
当前,尽管我国工业实现全球化,但享受利润和国际分工仍处于底层和末端。
增加低碳经济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管理,实现国际分工水平提升及国际合作的主导权。
三、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1、加快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尤其是中西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产业碳强度较高。
2009年9月温家宝强调,要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长远水平上的重大战略选择,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及航天航空等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产业上。
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结合。
2、加快建立产业低碳化发展机制及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为了实现低碳目标,曾采取过拉闸限电等措施,这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
尤其是国外建立碳交易系统以后,我国仍采用这些措施不能使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
我们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经济。
3、加强低碳经济研发技术体系。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实现低碳经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
为此,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推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碳排放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高效节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新能源等多元化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另一方面,应多参与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