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连读感悟

合集下载

研究生三年的收获和感悟

研究生三年的收获和感悟

研究生三年的收获和感悟回首研究生三年的时光,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和珍贵。

这三年的时间,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更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在研究生三年中的收获和感悟。

一、学术上的收获作为一名研究生,学术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方面。

在这三年中,我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对于学术研究的深入认识和掌握。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通过参加导师组织的科研项目,我学会了如何制定研究计划、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如何分析实验数据等。

这些经验不仅对于我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也为我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学术交流。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我学会了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如何进行学术报告、如何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等。

这些经验不仅对于我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也为我今后从事学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生上的感悟除了学术上的收获,研究生三年还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在这三年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我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地克服自己的局限和不足。

通过这些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更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成长和提高。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出色。

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面对各种选择和抉择,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通过这些经历,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和教育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出色。

二本考研成功硕博连读的例子

二本考研成功硕博连读的例子

二本考研成功硕博连读的例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希望通过深造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考研成功并顺利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再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似乎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然而,事实上,也有许多二本院校的学子通过努力和聪明才智,在考研中取得了成功,进而顺利实现硕士和博士的连读。

本文将列举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启发他人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实用的经验和建议。

二、成功案例1. 张某,就读于某二本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他在大学期间通过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在考研时,他选择了合适的复习方法,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还刻意培养了科研能力。

他成功地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硕士期间继续深耕科研,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在硕士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2. 李某,在某二本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攻读本科期间,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较高的学习成绩。

在考研时,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考研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

他还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担任学生会干部,培养了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最终,他顺利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硕士期间继续努力学习和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

硕士毕业后,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在博士期间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3. 王某,就读于某二本院校的数学专业。

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科研项目。

在准备考研时,他选择了数学专业的热门方向,并刻意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他还利用寒暑假期间参加了一些数学培训班,提高了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最终,他成功考取了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硕士期间继续深耕数学领域。

硕士毕业后,他以优秀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在博士期间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4. 张某,就读于某二本院校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正如我以前说的那样,我的确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中等身材,只是稍显文雅而已。

我是在一个小学校读的博士。

正如我在博士论文致谢中所说的那样:导师给实验室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宽松的研究氛围,使我能够在广阔的科研天地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很少得到导师的指导。

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开始,我就埋头于课程的学习中(专业有点改)。

小学校的一个主要的弊端就是带有色眼镜的人太多。

课题组的几个老师,尤其是自己的导师和某位学术造诣较深的老教授,总认为我的水平不过如此,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

每次轮到我汇报研究进展时(导师业务很忙,一般很少参加), 某教授说得最多的总是“没有什么价值,前途堪忧”,让我郁闷的要死。

由于自己拼命学习,几乎没有节假日,身体终于垮了。

在课题还没有明显进展的时候(2004年底),就查出有慢性病。

在2005年2月底,刚过完春节就住进了医院2周。

以前从没有住过院。

就在我上个月刚拿到学位时,去医院检查身体,又发现自己的腰椎有问题。

终于这一次我下定决心:不走学术的道路了。

虽然内心很是遗憾,但为了家庭和健康,这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我在这3年中的学术研究所得,可以很欣慰的说出许多。

就论文而言,在国内外顶级刊物发表和录用论文10余篇(学校要求一篇就行),在IET Journal(原来的IEE Proc.)发表一篇,在IEEE Trans.投稿2篇(一篇已经修改待二审),在EI核心检索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这些学术成果,可以申请国内很多院校的博士学位了。

所以,小学校也是能够成材的。

三年来我总的感觉,就是如果要想博士学位拿的坦然的话,必须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因为时间太少,三年多的时间,在一个领域里面要有所收获,必须全力以赴。

硕士研究的背景,对于博士期间非常有帮助。

所以如果立志攻博的话,就要从硕士做起。

此外,个人觉得攻读博士学位就是一个逐步爬山的过程。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正如我以前说的那样,我的确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中等身材,只是稍显文雅而已.我是在一个小学校读的博士.正如我在博士论文致谢中所说的那样:导师给实验室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宽松的研究氛围,使我能够在广阔的科研天地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很少得到导师的指导.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开始,我就埋头于课程的学习中(专业有点改).小学校的一个主要的弊端就是带有色眼镜的人太多.课题组的几个老师,尤其是自己的导师和某位学术造诣较深的老教授,总认为我的水平不过如此,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每次轮到我汇报研究进展时(导师业务很忙,一般很少参加),某教授说得最多的总是“没有什么价值,前途堪忧”,让我郁闷的要死.由于自己拼命学习,几乎没有节假日,身体终于垮了.在课题还没有明显进展的时候(2004年底),就查出有慢性病.在2005年2月底,刚过完春节就住进了医院2周.以前从没有住过院.就在我上个月刚拿到学位时,去医院检查身体,又发现自己的腰椎有问题.终于这一次我下定决心:不走学术的道路了.虽然内心很是遗憾,但为了家庭和健康,这是一个最优的选择.我在这3年中的学术研究所得,可以很欣慰的说出许多.就论文而言,在国内外顶级刊物发表和录用论文10余篇(学校要求一篇就行),在ietjournal(原来的ieeproc.)发表一篇,在ieeetrans.投稿2篇(一篇已经修改待二审),在ei核心检索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这些学术成果,可以申请国内很多院校的博士学位了.所以,小学校也是能够成材的.三年来我总的感觉,就是如果要想博士学位拿的坦然的话,必须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因为时间太少,三年多的时间,在一个领域里面要有所收获,必须全力以赴.硕士研究的背景,对于博士期间非常有帮助.所以如果立志攻博的话,就要从硕士做起.此外,个人觉得攻读博士学位就是一个逐步爬山的过程.如果前期不努力的话,很难爬到山顶.尽管有很多水货博士,但真正的博士,是那些靠自己的双脚爬到山顶的人.爬到山顶的标志之一,就是在顶级刊物发表论文.爬到山顶之后的心态、视野,远非那些水货可比.而博士学位真正的、或者说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这个爬山的过程.博士录取了,十分新鲜的考博经验1.联系博导.也许这大家都知道,但是联系的主要的硬件还是你的paper,如果你不是在一个牛学校,一个牛导师(他可以帮你介绍)的情况下,能打动博导的主要武器就是论文了,你觉得你的工作科研能力再怎么强,现在在中国也只有paper能体现你的价值,虽然很反对为了发p而发p,但是没有办法.所以现在在读的一些比较不好的学校的硕士们,如果有志于考博,首先要做的不是学英语,而是发paper啊~~~2.复习.其实复习是个比较简单的过程,只要你联系好老师了,专业就不用花什么时间了,主要就是考英语,所以考博士这个考试主要是看英语的,花1个月时间看看英语突击一下,只要你水平不是那么的差的话,应该是差不多的了.这些好象都是废话哦~~,反正我是8月开始联系老师的,后来9月份复习,10月初就走了,10月底考试,其实这期间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的,因为还有实验要做,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大堆,所以要有效的考上博士,主要的就是要搞好博导了.考博,不只是一种考试,其实80%的因素是你硕士期间的成果.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就只有靠关系了.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原始地址:/viewthread.php?tid=396523&fromui d=93021写给准备读博士的朋友!大家好,突然想写些东西给准备读博士的朋友们看看!现在硕士多了,很多人想读博士了,但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博士是怎么一回事就盲目随从.我觉得首先你得知道以下得几点你再考虑读不读博士.1认识自己.这个好像很可笑,但是很多人就是迷迷糊糊,根本就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曾经一个朋友对我这样说,“我在一个地方连续待上2个小时就受不了了,想外出活动活动.我从南京坐车到上海,到后再坐车到北京,办完事后立即坐车回南京继续上班”.听了我深有感慨,我是不可能像他那样的.我能做着看书一个上午,做几个小时的车后就不舒服想睡觉休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世界有365行,行行都需要人,但不是行行都需要博士的.但每个人都能生活得很好,行行都出状元.我那朋友可以说由于销售做得好不比一般得博士生活差,事实上薪水还要高.最重要得就是你首先得了解自己,自己擅长什么,缺点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既然已经是硕士了,也就是说做了科研了,你还热爱科研吗?你适合做这些工作吗?这些问题在读博士前你得想明白.2了解博士.这个其实也很重要,我觉得大多博士阶段出问题得人就是首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盲目随从,反正硕士都读了,博士就接着上吧,殊不知慢慢地走进了自己制造的深渊.博士和硕士是不一样.硕士大多做横向课题,难度和要求一般都比较低,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厂家独立工作的科研人员.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一个硕士读100篇外文文献就够了,精读15篇左右.而一个博士至少需要读1000篇的外文文章,精读至少100篇.而且现在国内的大学都是这样的毕业博士需要sci的文章一篇或几篇,硕士是不需要sci的.我说明这些的原因就是说硕士博士要求不一样,对人的能力,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做为博士你得静得下心来,你需要忍受更大的压力,需要耐得住寂寞.硕士课题可能查查cnki就可以得到思路参考参考师兄师姐的就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博士课题你从cnki上是查不出来的,你必须会查外文文献并从中得到启发,必须学会创新,而且必须有闪光点.所以你必须了解这些再做决定我适不适合读博士,我有这个潜力吗,我能不能忍受这一切.不然你可能慢慢走进自己制造的深渊,所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博士上了后悔恨不断,最后以命相许的.这些案例能说明什么呢?你自己没有认识以上这些问题!3女生读博士.这也是个热点问题.前不久称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话可能过分,但是还是很形象的.至少我见过的几个女博士有一半的就是这样的,由于实验压力大,成天一个苦瓜脸.长期这样性格就古怪,找对象就有问题了.所以没有男朋友的女硕士是更不应该读博士的.(当然我这说的都是那些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而不是来混文凭的)可能由于女士擅长形象思维而博士要求更高的逻辑思维,但男士一般都擅长逻辑思维而不擅长现象思维.这是大脑的差异造成的.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女士读硕士就可以了,不要再受罪读博士了.事实上我要求我朋友就是这样的,当时她读硕士的时候我看就把她折腾得够呛了,所以我不愿意她读博士,但她也从来不提想读博士.现在一个月3-4千我还是很满意的.上班后回家就休息看电视比我的日子舒服多了,不过我乐意看她这样.当然女强人还是有的,那就另当别论了.4博士工作.博士毕业后的工作问题事实上也是个头疼的问题,不要认为你的就业面就一定好.我校的硕士,本科的就业好于博士.博士一般是到高校,研究所和大型科研单位,这样来看事实上就业面反而比硕士,本科窄.还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单位前几年招聘博士当招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老板很实在的,就看你能否给他带来效益.由于博士做的课题大多是基础型课题与实际应用差别还有较长的距离,你说老板是愿意招一个博士养着还是愿意招一个有工作经验的硕士或其它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博士做基础研究型课题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不然我们中国就没有人真正搞基础研发了,但是博士的应用能力就不一定比有工作经验的硕士强)还有高校的就业现在也不是很好,本科大扩招的年代已经过了,所以现在老师的需求可能相对比前几年少.还有高校的待遇确实不高,这个网上已经很多讨论了.仅仅因为以后收入高的想法读博士的人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你还不如硕士毕业后马上工作积累实践经验,等你踏踏实实做几年后你的薪水绝对不少于博士了.5博士的好处.上面说了很多好像叫大家不要读博士,事实上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把大家比较模糊的有些问题辨正的看罢了.我们国家基础型理论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是10-20年,没有理论的基础是不可能有原创型的发现的.所以在这个急需创新的年代还是很需要博士搞研究的,因为中国可以说80%以上的基础型研究都是博士在做.这是读博士的价值,可以说是社会价值吧.还有读了博士后你的起点确实是不一样,看问题办事情的思路也可能不一样,你的社会名誉也会不一样,毕竟是博士吗!这些都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起点.6关于硕博连读这个问题说实在话我个人是极力反对的.但是有些人以为捡到便宜,硕博连读多好啊,节省一年时间早工作多挣钱.殊不知科学的道路从来是没有捷径的,只有老老实实做科研才能终成大器.这也正式一般博后肯定不招自己的博士的原因所在.在同一个实验室,跟同一个老板,接触同一类的人,你认为真的对你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吗?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导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试想一下,你硕士博士在不同的老板手下读你的收获是不是应该更大呢?因为你接触到了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导师,不同的实验条件,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那你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等综合素质能比硕博连读的差吗?答案是明显的.真正想做学问的人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做,没有捷径,你必须学百家之长,你才能成为大家.科学灵感的火花从来都是不同思维的碰撞的结果,真正想做学问的你,想以后有所做为的你还会选择硕博连读吗?7博士的待遇读博士的待遇现在是个热门的话题,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在读博士大多数待遇太低了,很多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费.这种现实实在让人无法忍受.真正在中国做科研的人--博士的月收入比农民工还少,我现在的补贴(国家+老板的)不到350元,你说这博士怎么搞科研?中国科研水平差的部分原因你看出来了吧?中国的科研就是由这么一部分连基本生活费用都难以得到保障的人做出来的,这就是一部分博士生的现状,事实上这绝对是个得不偿失的待遇.所以现在有些博士生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还做私活,有的甚至于做家教类的兼职工作,这都是生活所逼啊,我可以理解,毕竟大家“奔三”这个年龄不能支援父母还伸手要钱实在心里难受啊.这怨恨谁呢?但是这样明显会分散博士生的研究,这个问题是个很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当然我不否认中科院的博士生待遇一般会好一些!但下面的高校呢?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在读博前了解了解,毕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以上说的都是本人有感身边的博士而写的,确实现在有些人对博士的认知存在问题.以上观点也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原始地址:/viewthread.php?tid=526961&fromuid=93021看到周边的同学和朋友,经常为找不到创新点而烦恼,昨天与我的原来导师的师妹网上也聊起,向我求助.于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估计对一些虫子都有帮助.我也是跨了几个学科,本科是工科,硕士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实验的,估计与大多数虫子相同,博士学管理的,相当于跨了几个学科,现在做高校老师.有点心得,在此,献给各位虫子,希望能对一些虫子有帮助.创新难,难创新,首先就是要找到创新的点,才能想实现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我觉得可以从如何几个方面:1.科研扫盲,这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首先是把导师,师兄,师姐的文章和论文,科学基金的申请成功报告,没中的申请报告,结题报告,横向课题的报告,咨询报告等全部浏览一遍,知道自己在什么领域,这个领域你的导师和前几届做什么,这个对于硕士来说,我觉得很有必要.这相当于给你科研扫盲,对于那些博士跨学科的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2.寻找问题和分解问题,创新的源头.如连问题都找不到或不知道如何分解问题,科研的基本功需要加强和科研思考的方式需要转换.多参加知名专家或者基金委或者部委的讲座.这个可以听到很多现实问题的描述,不一定是怎么解决,可能是抛出了问题.问题导向,往往就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还有有的虫子可以走捷径,就是关注当年国家基金(自然、社科、863,973等)申请指南和已经中标的基金项目,这些都有网站,上面都有每年中标项目和项目列表统计,多去看看.如果2007年,有个基金项目你正好赶兴趣,这时你正好处于选题时候,就可以选他,等那个基金结题了,你的博士论文也差不多了.尽管处于两个地方,但是肯定结果不一样.还有就是多观察和对经常见的问题问个为什么?不要相信任何权威,敢于对一切质疑.导师不一定是对的.许多重大创新都是建立对权威的挑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我硕士是做实验的,我举个简单例子,农村的小孩大概都知道田边的稻子长得好,谷子饱满,我想大多数都知道阳光充足呀,肥料好呀,根系可以深入田埂吸收营养.但是估计有的农村出身的同学可能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长在田埂护边上的稻谷更好,这是为什么呢,平时护边上的稻子并没有被水淹没,所以这就一个问题.仅研究这个问题或现象,我原来的老板的团队就做了863,973项目,其实就是一个适度亏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延伸到医学,你看那些得胃病的人,往往是饱一顿饿一顿,或者经常吃的很饱(据说经常吃的很饱容易变傻),其实如果我们让得胃病的人吃饭的时候“适度亏缺”不就容易了吗?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那么为什么适度亏缺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发明什么药物让这个人吃了这个药胃还没吃饱情况下就产生饱意或者适度亏缺呢?所以,问题就是要平时多观察一些细致的问题或者已经发生的问题,我们往往对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不问为什么,建议大家看看每年搞笑诺贝尔奖的情况.比如现在学管理,管理的问题就多了,举个简单身边例子,读博士的时候,发觉大家相互交流很少,有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所以,许多老板开什么周会月会,但是往往是气氛不热烈,老板说得多,那么为什么这样呢?你如果深究下去,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观察,或者没有对经常的问题,问个为什么?分解问题,我想学管理的大概知道wbs(工作分解结构),这个对于其他学科虫子来说,真的很有帮助,可以去google,百度搜索下.各个学科不一样,看了这个工具,大家结合自己学科捉摸吧.没有共同的经验,就是工具一样.最后提醒一下,在工作分解结构之前或者看问题之前,一定要高处着眼,低处着手.高处,就是你头脑里要想着你这个问题所有有关联的各个方面,而低处就是从叶子着手解决.3.看文献——获取创新灵感或者解决问题方法的路径依赖.看文献,不是看书.这个很多虫子也贡献了很多经验.但是我周围的人也知道小木虫,但是很多人看了那么多经验,可是看完了还是很困惑?原因何在呢?我观察了很周边的同学和同事,我发觉一个重要的就是动手太少,看纸质期刊太少.这个我想小木虫很多发sci的,一般看国外期刊,但是现在很多图书馆的国外期刊也有纸质版本,看纸质版本,你可以浏览到你的这个领域顶级期刊相关的研究,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找不到创新,有可能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研究的领域到底有那些方向.,随便浏览纸质版本,或许一个并不相关的问题,你无意中看到了,给了你启发,电脑搜索的电子文献往往我们是按主题或者关键词搜索的,请问,你能保证你提前设置的关键词是最新的吗?创新要看不同主题的文章,很多来源于交叉和其他学科.当然有的学科即使要创新也要需要实验设备支撑,这个也是不断磨合的过程.要想找到自己创新点,我觉得看文献很重要.如何看呢?首先,准备好一个不大不小的笔记本(可以命名为科研灵感本),最好有个厚重封皮,准备一支笔.摔开电脑,周边的同学许多很依赖电脑,存了很多文献,至于看了没有,估计大多数占空间.还有电脑一看,网络一开,你得思维无法完全集中于文献,一会儿qq,一会儿小木虫论坛等等,打扰太多.灵感=心静+环境.去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带着前面1,2想到的问题和听到的问题(也要记在你那个专门的科研灵感本上),静下心来,加起来的时间至少2个月,边看期刊的时候,如果闪现什么灵感,马上记下来,切记,一定要记下来,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注明出处,你的灵感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个文献给你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当时沿着这个灵感还有其他想法,就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直到你不知道写什么,那么就停止,看第二篇.看期刊,最好是从目录看起,稍微沾边的都要浏览一下.对于做实验的科研来说,一般期刊比较少,也比较专业,所以很快能看完.但是对于社科,比如,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来说,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期刊,所以时间很长,但是一定要静下心来,这个时间可以在一年级上完课就去读.对于社科的来说,往往创新不容易,我这里特别提醒一下,由于我原来学工科的,现在学管理,我觉得社科类的研究生一定要去浏览下工科类的杂志或者理科类的杂志或者交叉学科的杂志,一般会有大收获.我的几篇小论文都是启发来源于工科.另外,社科研究的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所以,只要是系统问题,工科类的控制类杂志(像控制与决策,电气自动化,机械工程等),系统类杂志(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运筹学等),计算机类的杂志(计算机学报,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等)都要看.即使就是工科的也可以去看,比如有点人研究水资源配置,显然就是一个系统问题.这些杂志很有帮助.4.利用网络——创新帮助的好助手.网络当然有很多专业论坛,数据库等,我都将其归类为电子文献.如何看电子文献.首先得按主题分类,很多虫子都贡献了,这里不说了.按照上3,这样你从纸质期刊得到很多灵感,那么现在你把你的这些灵感关键词或者主题,从电子文献中去索取,也要按照3的办法,看的时候,马上记下来,或者建立一个word文档或者专门的软件,把感兴趣的截取下来,并在旁边注明给你得启发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这个很重要,有的人看了文献,就丢在一边,看得多,丢得多.另外,在看电子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关掉qq和论坛等东西,不要让这些断了你灵感的来路.5.积累——创新的技巧和关键手段.按3,4步骤,这样你就积累了很多灵感了.厚厚一个本子或者一个长篇word文件,这样重温一遍.请记住,没有积累,是没有创新的!!!!这个积累不是说把文献从数据库下载下来,放在计算就里面,而是你看了文献,你的随时闪光点或灵感的用笔记下来的看得见的积累.这样,你把你这些闪光点,找了相关文献,觉得可以写一篇小论文,就马上动手写,不要拖,不要找借口,要知道写作的激情会失去的,找不回来的.把小论文写好了,放在一段时间,再看,可以的话,修改后就投,如果觉得可以,投高一些杂志,觉得一般,投一般核心,觉得实在不咋样,就投哪些不是核心的.这里,我周围一些同学和同事,有个观念就是要发就发好的,我觉得这个不好,即使是一篇非核心的,看到自己的东西变成铅字了,心里还是会高兴的,这会给你极大的精神动力.如果,你的稿子就是要发sci,ei,ssci等,发了一年半载都难中,会打消你得积极性和使你苦闷,而一旦苦闷了,灵感就跑了.灵感是非常偏向哪些思想活跃的人,那些有精神的人.还有要注意,大的创新点是要靠小的创新点集成的.没有小的,那有大的.胜利的目标总是在不断的加油中接近的,小论文就算你的油,写写,你就顺了,这点对于社科类的虫子,估计很重要.6.走向大自然——获取一颗创新的生态心.现在其实我们很多解决的问题来源大自然,大自然是生命的来源,也是创新的生命起源.不管你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研究,保持一个生态心很重要,过于功利,浮躁,布满灰尘的心都是创新的杀手.走向大自然,不要逛什么街和超市.这点,估计有的人会说,这与找创新点有何关系?登高而望远,试问,你在那么喧闹的超市,那么多帅哥美女从你前面经过,你的神经会得到休息吗?你的思维会有闪光吗?所以,如果在实验室或者宿舍呆烦了,不知道怎么做.不如带上自己科研灵感本和笔,去郊外或者爬山,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说不定心中的苦闷气出去了,灵感就进来了.总结:注意看交叉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杂志,多记,心静,多动手,贴近大自然.我的心得:没有不开窍的脑袋,只是方法不对.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积累不够.看完了,觉得好,别忘了评价,你的鼓励是我永远贡献经验的动力.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原始地址:/viewthread.php?tid=424324&fromui d=93021上次我的导师,一个年龄42岁的博导,我们学科的大牛。

硕博导师心得体会怎么写

硕博导师心得体会怎么写

硕博导师心得体会怎么写作为一位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我对研究生培养有着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作为导师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正在成长的研究生有所帮助。

首先,作为导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我们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更要关注他们的整体发展和成长。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他们的导师,更是他们的伯乐和引路人。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其次,作为导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单纯依赖课堂知识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整体素质的优秀人才。

此外,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平衡。

在科研的道路上,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包括实验失败、论文被拒、研究方向的迷茫等等。

作为导师,我们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排解压力,并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平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锻炼身体和享受生活,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最后,“以身作则”是一位优秀导师的重要品质。

我们应该以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要求他们严谨、勤奋、负责地对待科研工作。

我们需要展示我们对科研的热爱和专业精神,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和自我超越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以保持自己在学术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总之,作为一位导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们可以塑造他们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作为一位导师,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硕博连读自述5篇

硕博连读自述5篇

硕博连读自述5篇第一篇:硕博连读自述本人自述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现按照要求分别就个人的政治表现、学术动机、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博士阶段的计划等方面做出个人陈述,请审阅并考察,谢谢!政治表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人格修养,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来不断鼓励和鞭策自己。

在学术道德方面,我本着做学术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始终坚持不骄不躁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中的每一个问题。

要杜绝凭空想象,坚持脚踏实地地做事情,拒绝嫉贤妒能的心理,对待不懂得问题要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才能提高我的学习水平。

无论在哪个领域,凡是有所作为的人,无不具有高尚的品格,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条路上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正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学术动机:经过本科和硕士研究生7年的学习,我对医学这个职业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到现在为止,我所知道的医学知识不过是医学领域中的冰山一角、九牛一毛,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和了解。

硕士研究生期间,我对终末期肾脏病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比较浅显的研究,我希望自己能在博士期间更加深入的研究终末期肾脏病与血液透析相关的问题,好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我也是希望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将来毕业后能在更好的平台中从事自己的临床工作和科研活动。

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问题的发现与需求,使得各行各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已经不是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储备量所能应对的,而博士研究生学历无疑是成为区分你和他人能力的一个信号传递的凭证,我希望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为自己增加更多的人力资本而立于不败之地!外语水平:我在大学二年级阶段就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考试,研究生保送到了******,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成绩尚可,但还需进一步努力。

新加坡读博感悟心得体会(3篇)

新加坡读博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新加坡攻读博士学位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这段经历让我在学术、生活、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锻炼。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我的读博感悟心得体会。

一、学术方面的感悟1. 学术氛围浓厚新加坡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所,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新加坡读博,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学术氛围。

导师们严谨治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学术交流频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前来交流。

在新加坡读博,我有机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让我拓宽了视野,了解了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对我的学术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学术压力与动力并存在新加坡读博,学术压力与动力并存。

一方面,为了达到博士学位的要求,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对科研投入的重视和高校的竞争压力,也促使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在这种压力与动力的推动下,我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二、生活方面的感悟1. 独立生活能力提升在新加坡读博,我逐渐适应了独立生活。

从住宿、饮食到日常琐事,我都要自己打理。

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时间、管理财务,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2. 人际关系拓展在新加坡,我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价值观。

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拓展了人际关系。

此外,我还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3. 适应多元文化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这里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

在新加坡读博,我深刻体会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我学会了包容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为自己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硕博连读个人申请

硕博连读个人申请

硕博连读个人申请
本人大学期间三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从事班级工作多年,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富有责任感。

经过三年多的学习,我已经对自动化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

在本科生阶段的教育,接触到的大多是较基本的原理性知识,但是如何将这些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一直是本科生教育所顾忌不周的地方。

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着重于研究,往往联系着工业领域的最前线,我们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密切联系实际应用。

我在宝钢参加生产期间,发现目前我国的生产设施与控制设备都需要从国外引进,这对我有深深的触动,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投入到研究领域来,我申请继续深造的原因,首先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智能自动化理论,增加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深度,另一方面扩展在专业领域认识的广度。

其次,我希望可以将自己在智能自动化上学到的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增加自己的动手能力,完成硬件和软件上的设计。

最后,我希望可以在创新研究上能有所成果,归根到底,研究生的教育还是重在研究新事物。

在以后的日子中,我希望可以尽早的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去,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大量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定期总结。

我还必须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重视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然后在已有初级德语水平的基础,加强德语学习。

博士在读感悟心得体会(3篇)

博士在读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博士研究生的学习道路上走过了几年。

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收获了满满的成长。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博士在读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学术追求的初心初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我对学术研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我认为,学术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挖掘真理的过程,是一个追求真理、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这种初心让我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挑战自我。

1. 深入研究,挖掘问题在博士阶段,我逐渐明白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要深入钻研,挖掘问题。

学术研究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分析和解决。

因此,我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领域的关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2. 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学术研究要求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在博士阶段,我学会了如何对待学术问题,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这些能力的培养使我更加注重实证研究,追求客观、真实的结果。

二、挑战与成长博士阶段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不断成长。

1. 学术压力在博士阶段,学术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导师的期望、同行的竞争以及自身的能力局限,我常常感到焦虑。

然而,正是这种压力让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研究方法与技能博士阶段的学习使我掌握了多种研究方法与技能。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

这些技能的提升使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学术研究中的各种问题。

3. 时间管理博士阶段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三、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在博士阶段,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1. 团队合作学术研究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在博士阶段,我学会了如何与导师、同学和实验室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使我更加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 人际交往博士阶段的学习使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

硕博连读经验分享

硕博连读经验分享

硕博连读经验分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硕博连读的路径来继续深造。

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硕博连读为学生提供了更为高效和系统的学术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快地完成学业并更早地融入学术界。

在我进行硕博连读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我将分享给大家。

为了顺利完成硕博连读,学生们应该在选择导师时慎重考虑。

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个人风格对于学生的学术成长至关重要。

在选择导师时,学生应该了解导师的研究兴趣和项目,并与导师进行深入的沟通,确保双方的研究方向和期望能够匹配。

此外,学生还应该考虑导师的指导风格和师生关系,选择一个能够给予自己充分支持和指导的导师。

合理规划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是硕博连读的关键。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而硕博连读的时间要求相对较紧,因此学生需要更加高效地安排时间和任务。

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控学习进度和研究方向。

同时,学生还应该密切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和学习,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也是硕博连读的重要经验之一。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有机会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对于硕博连读的学生来说,平衡学术和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术追求的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

保持适当的锻炼、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术压力,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此外,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参加社交活动和休闲娱乐,也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硕博连读是一种高效而有挑战性的学术路径。

通过选择合适的导师、合理规划学习和研究计划、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以及平衡学术和生活,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完成硕博连读的学业,为自己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对正在进行硕博连读或者有意向进行硕博连读的学生们有所帮助。

加油!。

硕博连读思想汇报

硕博连读思想汇报

硕博连读思想汇报硕博连读思想汇报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今年已经是我的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第三年,我将在不久的将来开始我的博士研究生生涯。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硕博连读阶段的思想和心得。

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全身心地融入到科研的海洋中。

首先,我开始了疯狂地阅读与研究的日子。

大量的文献查找与阅读,让我深入了解了自己所研究领域内的前沿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这一阶段,我主要致力于对自己所选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调研,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法,并开始撰写研究方案。

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科研能力。

这方面,我的研究导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指导和建议,还在科研方法上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他教会我如何进行科学论文的写作,包括写作框架、逻辑结构以及论文撰写中的注意事项等。

在他的指导下,我不断完善我的研究成果,并顺利发表了若干学术论文。

除了研究生院提供的专业课程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讲座,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这些学术交流的机会让我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自己研究方向的理解,并得到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硕士阶段,我深刻地意识到科研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艰辛的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我多次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

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发现,科研其实是一次对自己领域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往往需要付出意想不到的努力和时间。

目前我即将步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我对于博士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充满期待。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能够继续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加深自己在相关学科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为我所研究的领域做出一些有意义的贡献。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所有曾经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们。

没有他们的指导和教诲,我将无法走到今天。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对我的支持和理解。

硕士工作感悟心得体会(3篇)

硕士工作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硕士阶段的学习生活已经接近尾声。

回首这段旅程,我感慨万分,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成长的痛苦。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在硕士阶段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学术素养的提升1. 研究能力的培养在硕士阶段,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艰辛与快乐。

从选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到撰写论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

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

2. 学术规范的遵守在学术研究中,遵守学术规范至关重要。

我深刻认识到,尊重他人成果、正确引用文献、杜绝抄袭剽窃是每位研究者应尽的责任。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力求做到严谨、客观、真实。

二、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硕士阶段,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团队可以汇聚各种人才,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倾听、尊重、信任和包容,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2. 沟通能力的提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团队协作的基础。

在硕士阶段,我积极参与课题组讨论,与导师、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通过沟通,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意见,为团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人生观的转变1. 自我认知的深化在硕士阶段,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

这使我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2. 责任意识的增强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责任。

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我努力做到认真负责,力求为团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生活态度的转变1.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在硕士阶段,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面对困境,我学会了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我相信,只要努力,总会战胜困难,迎来光明。

2.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努力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

硕、博连读生自我综合评定

硕、博连读生自我综合评定

作为一名硕博连读生,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1. 学术能力:在硕士阶段,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能力,包括文献查阅、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等方面。

在博士阶段,我将继续深化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并争取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 独立思考能力:在硕博连读的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面对问题时,我会先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盲目地寻求他人帮助。

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团队协作能力:虽然硕博连读的过程需要个人付出较多的努力,但我也深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中,我积极参与各种项目,与导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能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

4. 自律能力:硕博连读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坚持,这对我的自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按时完成任务、保持作息规律等。

这些习惯将有助于我在博士阶段取得更好的成绩。

5. 沟通能力:在硕博连读的过程中,我不仅需要与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还需要与其他同学、实验室成员以及企业合作方进行交流。

通过这些沟通经历,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能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硕士毕业考博成功感言

硕士毕业考博成功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攻读硕士学位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三年的风风雨雨。

如今,我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并且幸运地取得了成功。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我的人表达我最深的感激和喜悦。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

从硕士入学的那一刻起,导师就成为了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在硕士阶段的学术研究中,导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独立思考,还耐心地指导我完成了论文的撰写。

正是导师的悉心栽培,让我在学术道路上逐渐成熟,为博士阶段的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家人。

他们是我人生中最坚实的后盾,无论我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他们总是无条件地支持我、鼓励我。

在我备战博士入学考试的日子里,家人为我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是他们的爱,让我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力量。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

在硕士阶段,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备考博士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这份深厚的同学情谊,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回顾硕士阶段的求学之路,我感慨万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在硕士阶段,我明确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我相信,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同时,坚定的信念也是成功的关键。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信念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

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学术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硕士阶段,我始终坚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参与学术讨论、参与课题研究,我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为博士阶段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硕士阶段,我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坚持不懈成就我的硕博连读梦想

坚持不懈成就我的硕博连读梦想

坚持不懈成就我的硕博连读梦想我是山东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能够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我首先要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主管老师,要是没有她的一路相伴,我可能不会坚持下来,更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开始准备考研是在大三的上学期,山师的学习氛围比较好,大家启动的考研复习相对也比较早,虽然自我感觉基础还不错,但是面对考研,我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通过听很多考研讲座和周围同学的谈论,我最终慎重的选择了海文的钻石卡全程辅导,从那一刻,我就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我要考上中科院!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对我最头疼的就是政治,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对政治复习的一点经验吧。

关于政治复习经验政治课是考研的必考科目,也是让很多人都感到头疼的一科,至少我刚开始着手复习的时候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随着复习的深入,我感觉其实政治就那么回事儿,挺简单的。

我的政治考了75分,还算令我满意。

我是从暑假之后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应该说是比较晚了。

但是我觉得太早了也没必要,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橹槁嘛。

政治课的复习,参考书的选择很重要。

虽然动手比较晚,但是我的主管老师在暑假就把政治复习计划给我了,所以我并不是很着急。

这样,我还是按照我的主管老师给我发的政治大纲和九十天复习任务,《九十天复习任务》这套书非常好,知识点、重点、考点非常明朗,逻辑性很强,对学理科的我来说,很实用,一目了然,完全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配合《1200题》,这样我的政治复习起来非常轻松,仅仅一个月就把政治大纲全部看了,不到两个月基本的知识点全部记在心里了。

我根据之前海文发给我的《九十天复习任务》看了一个月,把全书浏览了一遍,差不多三四天就看完一科。

同学都惊羡我的速度快,其实我觉得第一遍看嘛,观其大略就足够了。

这样我对每门课已经心中有数了:毛泽东思想是最简单的一门,因为线索清楚;哲学也容易,因为逻辑性强;政治经济学就更不用说了,打小就学,白痴都懂;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容较少考点不多,也很轻松;至多是一个邓小平理论比较难缠,内容繁杂且到处都是雷区,标着"小心,必考"、"重中之重"云云。

[申请硕博连读个人自述]硕博连读个人自述

[申请硕博连读个人自述]硕博连读个人自述

[申请硕博连读个人自述]硕博连读个人自述篇一: 硕博连读个人自述有些偶然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经过了那场叫做高考的无血战争,由于分数限制,报考了大连理工大学,报了五个专业,现在学的专业在第五位。

其实,在高中期间对大学里的专业能有几个人清楚具体干什么呢,而又有几个清楚自己喜欢干什么呢?很庆幸的是,我从对这个专业的一无所知,但现在的似曾相识。

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尤其其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必要性。

很幸运的是,经过了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四年学习之后,学校和老师给了我继续深造的机会。

我从大连理工大学保送到天津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我之所以选择天津大学,是因为它的厚重与踏实,正如它的校训“实事求是”。

在高中的时候,本身就有意来天津大学来学习,后来由于发挥的原因,未能如愿。

如今终于是如愿以偿。

在研一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我思考着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区别,本科生还是主要以接受新的知识为主,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研究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一味的接收新的知识,而不去思考如果去应用、去实践,是难以相对于本科生有更大的提高的。

体会到这点之后,我积极的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并将课堂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验上。

在这个动手与思考同时进行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阻碍和困难,但是当有着1个个破解发生的时候,那种叫成就感的快乐在心中蔓延着。

感觉自己有很多的进步,不断地成长,不管是思想上,还是知识上等各个方面。

当第一次把自己的发现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当国际同行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做出了评价或者建议的时候,总感觉在学术这条没有尽头的路上,我们都不是1个人,有很多看不见的双手在相互扶持,关键是否你能够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前进。

在经过了研一的科研和学习之后,总是感觉到科学的高山是如此的险峻。

想要在硕士期间登上科学的高峰是如此之不易。

时间是让这种攀登更高更远的必要条件,所以攻读博士学位是必然。

让自己在本专业的科研之路上,走的更远,更远。

硕士博士期间的收获和感悟

硕士博士期间的收获和感悟

硕士博士期间的收获11)建立了新的肿瘤发生机理假说;2)科研的本质不是按照现有的理论来推测试验结果,而是相反;3)体会到科研理论的作用是:除了使我们对现在的研究现状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外,主要是告诉我们他本身现在的缺陷和作为靶子让我们推翻它并建立最终会被后人推翻的现在的理论;即理论的作用主要是让我们来推翻它,而不是补充它,理论在很多时候是我们思维的桎梏,因为我们的行为首先受他制约;4)科研不是简单的学习和熟练不熟悉的技术,而是提出问题可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技术熟练程度没有本质联系;5)知道了科研对研究人员的情感要求高于智力要求,意志和决心常常大于智力的作用,因为它首先决定了研究人员是否决定和持续应用他的智力资源;6)科研选题最为重要。

对科学和人生的感悟感悟1在作博士课题的两年里,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理解,感觉到许多大科学家的文章背后都依靠着某个先哲的哲学思想,但是不知道他们在有新的发现之前是不是也是运用某种哲学思想在考虑问题而后设计实验去检验之?感悟2我在这两年的博士学习期间,逐渐认识到科研与人的密切关系,其实科研的主流是受少数人物引导和操纵,站在最前面的几个就是媒介称作科学家的人物,因此新手如果想有什么突破,那就应当将自己的目标定在这些人物的身上,首先是研究和分析这些人物的研究历史,该过程其实就是你迅速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的最佳途径,因此研究首先从人开始是新手开始个人研究的最有效途径,同样,你对该研究领域著名人物的研究了解程度就代表了你当前的科学思想水准。

我建议,新手查文献,不要只是死盯关键词,而是死盯科学家,前者可能会搞乱你对改研究领域的认识,而后者却使你很快走上征途。

感悟3关于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反映的是重要的发现或发明,获得该奖的人员大多数岁数比较大,奖励的是他们10-30年前的工作,而中国的科研真正起步也就是这10-30年的事情,刚刚起步的工作就希望获得诺贝尔奖有点异想天开。

我希望中国大陆的科研人员获奖,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工作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前人在这10-30年的时间给我们年轻人造就了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相比老一辈的环境),希望年轻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冲击科学颠峰,不要总是埋怨客观的差别,多在思维智力方面下功夫,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并不是在成千上万元的基础上获得的,而是他们的聪明才智起决定作用。

新加坡硕博连读奖学金项目就读感受

新加坡硕博连读奖学金项目就读感受

新加坡硕博连读奖学金项目就读感受自从获得新加坡硕博连读奖学金,我开始了在新加坡的学习之旅。

这个奖学金项目为我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新加坡的顶尖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以下是我在项目中的学习感受。

新加坡的教育环境是非常优越的。

新加坡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些学校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研究设施。

在这里,我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的学术领域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教授们都是专业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项目。

这种学术氛围让我深受启发,不断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新加坡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在课堂上,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一起学习和交流。

这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我接触到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拓宽了我的视野。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态,还让我与同行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项目还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些研究项目和实习机会。

这些实践经验不仅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还培养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我了解到了不同行业的需求和挑战,为我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新加坡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

这里的交通便利,食品丰富多样,安全和卫生条件良好。

在休息和娱乐方面,新加坡也有很多选择,如美丽的公园和花园、世界级的购物中心和博物馆等。

这些条件为我提供了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让我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和研究。

总的来说,新加坡硕博连读奖学金项目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这里,我不仅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学术氛围,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突破,也为我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的重要财富,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成功。

博士研究生学结

博士研究生学结

博士研究生学结博士研究生学结该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该同学在课程的学习上,认真刻苦,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它课程,开阔了视野。

该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查阅学术资料和参考书籍,在课堂上在快乐中吸收各个知识点。

同时自己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参与了导师多项课题的研究,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同时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

该同学在平时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热情为同学们服务。

希望该同学能继续保持严谨,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的劲头,争取在学业上和今后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进步。

博士研究生学结 [篇2]本文是一个博士生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从生考试到自己的博士生涯,涵盖各门科学习的方法及个人的态度。

勤奋永远是真理。

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中考、高考更应该的考试机会。

1.小学时代如果能写一手工整的字,具有准确的数学运算能力,ok,完美了。

对以后的学习生涯够用了,所以尽量给孩子五彩缤纷的吧。

2.小学和中学这十二年的学习内容,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阿基米德啊、牛顿啊、笛卡尔)人类创造的东西,思辨性不高,真的不难。

3.勤奋永远是真理吗?教育学理论里面有个“有效时间”的概念,看你的心用在学习上面的时间是多少。

所以看到班上很多拼命学的学不好,玩的反而学习好的,不要惊讶。

4.学习不好的同学,基本都是严重拖延症患者,今天的事能拖到下个星期。

5.总是期待天才,我就读的都算是不错的高中大学,读书读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无师自通的天才。

同学们差距是有的,差距在哪里?接受能力和专注程度,这些都是情商的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未来,提升自我
在研究所求学的过程中,我也不可避免地走过一些弯路,经历过不少挫折,但总的来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是我以后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刚结束毕业答辩不久,凑空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反省,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我总结的主题是规划未来,提升自我。

首先,人生就像远航,如果没有目标,也就没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也许我们习惯了上学,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认真的想过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毕业以后能干什么,要干什么。

所以很多人一开始都会习惯性的进入一个迷茫期。

其实不同的选择,就造就了不同的未来。

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给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需求,那么我相信大家都能够更有针对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提高自己。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现在吃点苦,多付出点努力,早作准备,总归是有好处的。

俗话说,目标决定高度,年轻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把自己变得更优秀。

其次,仅有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十二分的努力。

有多少人嘴边上天天挂着远大的理想,却整天无所事事。

目标仅仅是开始的第一步,于此同时的实际行动更加重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成绩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

不要只羡慕别人的光环和取得的硕果,任何人的成功都付出了与之对等的汗水。

一个老师曾给我说想做出成绩,不要看白天谁在工作,而是看晚上谁的实验室依然亮着灯。

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师,年轻时曾在实验室度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和家人聚少离多,最终才得以在研究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设计出顶级水平的大型光学装置,并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这正如爱迪生所说,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努力勤奋才是我们实现理想的不二法门。

再者,好的心态很重要。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跟本科阶段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我们有着更多的自主性,同时也更需要自制力和独立性,我们需要针对自己的课题展开一定深度的研究工作。

科研学习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经历
一些迷茫、挫折等等。

这个时候一个好的心态很重要。

自信、乐观、淡定、努力的心态,能让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低头,坚持下去,不断尝试,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做学问如此,人生有何尝不是。

人生本是修行,如果能够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修炼出好的心态,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不无裨益的。

最后,我觉得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们不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使我们收益终生。

首先是学习能力。

它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

知识的细节很容易忘记,但学习的能力是永恒的。

在研究生期间,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learn to learn。

十分庆幸的是,这几年我的导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使我逐渐培养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并且养成了善于思考、钻研的习惯。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独立自主的去获取知识有益于我们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脱颖而出。

其次是思维能力。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训练,我学到的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东西。

这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这里需要我们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

我们以前所接受的教育,主要强调的是理解能力,就是对现有知识的学习。

而科研工作,更多的在于创造,更需要一种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这是创新的泉源,当然,也能够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抓到问题的本质,更加清晰地解决一些问题。

以上是我对自己研究生阶段学习和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和一些我想做到而没有做好的地方。

如果师弟师妹们能有一个好的心态,为了自己明确的目标,坚定地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自己该有的一些能力,那么我敢说,美好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研究所的生活,平凡而又美丽。

我曾跌倒,但是欢笑多于泪水;走过荆棘,却终嗅得万里花香。

硕博连读五年的时间,漫长而又短暂,让当初的懵懂男孩变得成熟、坚毅、果敢,让**所成为了我生命中温暖的港湾,也铸就了我此生一道美丽的风景。

博士阶段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但真正的科研工作才刚刚开始,谨以此文作为总结并自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