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
构建和谐农村的根本——对“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
仅是一种个人行为 的结果 , 它更多地是一种家庭集体 决策和集体行为的 结果 ( ,2 0 ) 李实 0 1 。由于传统家庭分工 男主外 女主 内 具有 明显 的男性优势倾向 ,因而 . 妇女作为照顾家庭的的第一号 角色决定 了劳
动力转移模式中的性别差异。 马晓河 . 0 3 也就是说 . “( 20 ) 在农村家庭 保障 “与 发展 的选择 中 . 男子优先选择 了 发展 ” .妇女则只能选 择 保障” .留守农村。
妇 女缺 乏 自 立 自尊 自强 创 新 意 识 . 些 都 限 制 了她 们 外 出 流 动 求 这
农民工的身份参 与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 . 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做 出
了 巨 大贡 献 . 却 享 受 不 到 经 济发 展 的成 果和 利 益 。比如 . 们 在就 业 得 自身发展 。 但 他
构 下 , 国 农 村 家庭 在城 市 几 乎没 有 生存 的 空 间 。 城 市 . 民 只能 以 我 在 农
妇女 自身文化 素质偏低 中国是个文盲大 国 .目前 8 9 6 9万文盲人 口中有 7%是女性 . 0 绝大 多数分 布在农村。 农村妇女 中大部分为小学 初中文化程 度 . 中老年妇 女中还有一定比例 的文盲 半文盲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比例低 。 我们在 陕西渭南 宝鸡 榆林 调查问卷 显示:9 0 中 , 中以下文化程度的 9人 初 占 7 % ( 中 .从 没 上 过 学 的 47 )高 中以 上 文 化 程度 的 占 2 9 6 其 % . 3 % ( 其中 , 大专 以上 的仅为 1 6 。加之农村 妇女长 期处于粗放的小农 %) 生产方式 中 . 多有不思进取 . 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同时 . 大多数农村
约 农村 社会和 谐的 最大不和 谐 问题 。高度 重视这一 特殊群 体 面・ 问题 , 践行 “ 的 是 以人 为本”的科 学发展 观 , 障 男女 两性和谐 发展 、构建和 谐农村 的关键 。 保
建好留守妇女互助组 培养农村建设主力军
中 圈 妇 运
0
人帮助 ,不仅精神负担 重 , 而
且 缺 乏 安 全 感 , 数 留守 妇 女 少 还要承受婚姻 危机的伤 害 , 影 响 到 留守 妇 女 的 身心 健 康 。
解 决 留 守 妇 女 儿 童 问 题 的 新 鲜 经 验 , 索 了 一 条 “ 守 妇 探 留 女 互 助 、 委 政 府 扶 持 、 联 党 妇
3. , 中留守妇女近一 半 , 0% 其 2 去 年表彰农村女 能人 、 党 员 女
中 6 %是 留守 妇 女 。 5
二是妇联 组 织积 极作 为。 各级妇联 “ 持党政 所急 、 坚 妇 女所 需 、 妇联 所 能 ” 的工 作定 位, 出台 了 推广 方 案 、 建办 组
守 妇 女 文 化程 度 低 、 动 负 劳
重 ,对 子 女教 育既 顾 及 不上 ,
或 妇 女 能 人 为 带 动 等 3种 自 治 互 助 形 式 , 般 情 况 一 个 互 一
助组 由 l 0人 左 右 组 成 ,就 近
又 力不 从 心 ; 的 家 庭 夫 妻 双 有
方 外 出 , 女 隔 代 教 育 , 数 子 少 儿 童 成 为 “ 题 孩 子 ” 既 是 家 , 庭 的 困 境 , 是 留 守 妇 女 的 困 更 惑。
后 , 里 多年没有发 生刑事案 村 件 , 有超 计划 生 育 的 , 没 更没
有 留 守妇 女 离 婚 的 。
关 爱 农 村 留 守 妇 女 儿 童
是 全 社 会 的 共 同责 任
法、 激励 措施 ; 互助 小 组和 对
留 守 妇 女 开 展 “ 扶 ” 即 精 神 四 ,
三是在子女教 育上 互助 , 解决 了心头之忧。互助组在农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留守妇女"参政议政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九江市A镇为例
【 民同爱 l 农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 留守妇女" 参 议政问题研究
以江 西省 九 江 市 A镇 为例
◎王俊 文
摘
段 佩 君
要 :随着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 的不 断深入发展 ,我 国农村 , 尤其是 中西部地 区农村则 日益凸现 “ 留守妇女 ”的参政议
政 问题 。农村 “ 留守妇女”参政议政 问题的客观存在 ,不仅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程 ,而且严 重影响社会主 义新农村 建
面的显著特点 : 解” 。从 以上 数据可 以分析得 知 ,A镇 将近 5 9的 “ 06 留守妇 女 ”参政议政将起到 “ 瓶颈 ”制约 ,所以必须通过行之有效
留守妇 ( )大多数 “ 一 留守 妇女”都具有较强烈的参政议政 意 女 ”政 治认知 水 平较低 ,即政治认 知 感差 ,这对 “ 识 ,政治效能感较差 委会 选举 ,没有 参加 I 部分是 因为客观 原因才没有参 加 , 大 而且 在参 /  ̄ 委会 选举 的女 性 当中 ,超过 9 %的 “ 3, 11 ] 3 留守 妇
一
( )大多数 “ 二 留守妇女”政治认知水平较低
“ 政治 认知 水平 ” 主要指 人们 对于 政治 事务 的知 晓程
、
A镇 “ 留守 妇女 ” 参 政 议 政 面 临 的现 状 与
困境
度 ,一般包括政治程序和 国家 重大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认识与
A镇系九 江县 城关镇 ,位于 县境北部 ,是九江 市四大重 了解 。本次调 查发现 ,A镇留守妇女对政治 程序和国家重大 镇之一 ,全镇共有 3 个村民小组 ,28 户 ,4 6 人 ,其 中女 方针政策等方面 的认知程 度较 低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 中 2 13 98
从《女人的村庄》看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在 都市 言情 剧 比 比皆是 的今 天 , 村 轻喜 剧 《 农 女
人 的村庄 》 带着泥 土 的芳香 显得 格外 的 清新 。 女人 的 《 村庄 》 由全 国妇 联 、 是 辽宁 省妇联 联合 摄 制 的 2 8集 电
视 连 续 剧 , 映 的 是 农 村 留 守 妇 女 的 生 活状 况 以 及 他 反
外 出远 行 既 向 她 们 应 对 生 产 和 生 活 的 能 力 提 出 了严 厉 的挑 战 , 为她 们摆脱 传统 的束 缚去 提升 和发展 自 也 身 带来 了前所 未有 的好 机遇 。
正 如剧 中片尾 曲所 唱 :男人 不在 家 呀 , 坏 了女 “ 愁 人家, 柴米 油 盐 酱醋 茶 , 上 一把 地 一 把 。媳 妇 熬成 炕
了 留守妇 女 在 新农 村 建 设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并对 新农 村 建 设 中如 何 发 挥 留守 妇 女 的优 势 , 出了 一 些 建 议 。 提
关 键 词 :女人 的村 庄 》 留 守 妇 女 ; 农 村 建 设 《 ; 新
中 图 分 类 号 :9 5 J 0 文献 标 识 碍 : A 文 章 编 号 : O 7 9 4 ( 0 1 O —0 4 一O 1O — 1 9 2 1 ) 4 O 7 3
果 没有各 级政 府的 帮助和保 障 , 就不 会有张 岭村女 也 人 们 的成 功 。 实际上 , 张岭村 的变化 , 便成 了改革开 也
放三 十年 , 国六 十年 中国农村 变迁 的一个缩 影 。 建
马克思 主义妇 女观 高度重 视妇女 在创 造历 史 、 推 动 社 会 变革 中 的重要 作 用 。伟 大导 师 列 宁 曾经 说过 “ 一切 解放 运 动 的经验 来 看 , 从 革命 的成 败取 决 于妇 女 参加 运动 的程 度” 。 妇女 既是推 动社会 发展 的伟 大力 量 , 是创 造人 也 类文 明 的伟 大力 量 。 会主义 新农 村建 设是 新时代社 社
关注农村留守妇女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近 年 来 , 随 着 人 量 农 民工 外 出打 工 ,给 经 济 社 会 带 米 发 展 的 同时 ,也 带 来 了农 民家庭 夫 妻 分 f l ,留守 女 生产 生活 困难 等 一系 列 问题 。新形 势 l
,
政 府投 入专 项 资金 ,设立 如 “ 巾帼 创业 基 金 ”等项
( 文 摘 自 农 工 党 中央 在 全 国 政 协 十 一 届 三 此 次 会 议上 的 书面 发言 )
责任 编辑 常 云岐
障部 、 I同人 民银 行 联合 实施 的 《 f 1 小额 担 保贷 款 贴
息政 策 》 ,推 动 守 殳创业 发展 。 _ 是建 议 r 作 |
^ 。
一
、
调 查 发 现 ,农 村 “ 守 妯 女 ”普 遍 存 在 “ t 蘑 ” ( 力劳动 重 、抚 养任 务 重 、精 神 负担 重 ) 、 体
“四 少 ” ( 会 活 动 少 、世 面 见得 少 、 经 济 开 销 社
互 助 等 , 大 家在 体 力 上 互 相 帮扶 , 精 神 上 互 相 安
》
,
一
m
}}
2 1 0 04前进论坛 QI JN U T N AN IL N A
2 3
目,大 力培 育 留 守妇 女 中的科 技致 富 带头 人 、经纪 人 、农 民技 术 员等 ,发挥 她们 的 示范 带动 作用 。对
有 一 定经 济 实力 的妇 女所 从事 的种 植 、养 殖项 目应
农村 留 守妇女 已经 成 为新 农村 建设 的一支 主力 天爱 助农 村 留守 妇女 ,为 留守妇 女解 决 实 际 农村 留守 妇 女面 临 的 困难 和 问题
慰 ,可 以人 大 减轻 留 守妇 女在 生产 和 生活 中 的劳动
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素质的途径——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
会 主义 新农 村建设 的重 要 内容 随着农 村男 性 的大量
外 流 . 村 留守妇 女 E益成 为基层 民主建设 的直 接参 农 t 与者 留守妇女 的文 化素 质 、 民主意识 、 与意识 和参 参 与程 度对 村 民 自治 制 度 的完 善 和农 村基 层 民主 的发 展具有 重要 意义 提 高 留守妇女 的整 体素 质 、 发 她 激 们 的参 政 意识 . 发挥 她们 的政治 参与 积极性 对农 村 基 层 民主建设 具有 决定 意义
整 体素 质 . 力 培 养 新 型 留守 妇 女 . 建设 社 会 主 义 大 是
新 农村 的 一项重要 任 务
一
、
提 高 农 村 留 守 妇 女 素 质 在 新 农 村 建 设
中的 重 要 意 义
第 一 . 村 留守妇 女是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建 设 中农 农
业生 产和 发展 的重要 力量 根 据 中国农业 大学 “ 民 农
提高农村 留守妇女素质的途径
基 于新农 村建设 背景
童 秀梅
摘 要 : 村 留 守妇 女 是 新 农 村 建设 的 重要 力量 , 高其 素 质 对 于我 国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有 着 十 分 重要 的 意 义 。 农 提 分析 了
农 村 留 守妇 女 素 质 的现 状 . 阐述 了她 们 在 新 农 村 建 设 中的 重要 作 用 , 出了提 高农 村 留守 妇女 素质 的基 本 途 径 。 提
重 庆科 技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 期 0 第9 2
Ju a o hnqn n e i fSi c n eho g(oi i csE io) N . 2 1 or l fC ogi U i rt o c ne ad Tcnl ySc lS e e din o9 02 n g v sy e o ac n t
农村留守妇女(第二组)
1.积极创造条件,尽量让留守在农村的妻子一起进城, 与自己在同一城市务工,孩子随其父母在就业地方读 书; 2.通过短期打工,学得技术和获得一定资金后即回乡 创业;
留守妇女自身方面:
1.积极主动接受相关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知识 水平和素质; 2.增强自身保护意识; 3.抽空多与丈夫打电话或写信,多点时间情感交 流; 4.空余时间多参加集体活动,排解心理压力
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政府方面:
1.制定优惠政策,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 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2.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积极争取引进、实施更多 的适合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致富项目; 3.调整完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重点解决务工 子女教育和务工人员进城落户问题; 4.在劳动力流出地,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开展针对留 守妇女需要的政府公共服务,保障留守妇女各方面的 权益和利益;
社会问题
留守妇女势单力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孩子教育问题突 出,家庭感情危机重重现阶段,在我国许多乡村,男性青壮年劳 力大都外出打工,农村只剩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这种人口结 构的变化,导致农村治安防范力量严重削弱,增加了留守妇女的财 产和人身隐患,受他人侵犯和出现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加大。一些 不法分子便把留守妇女作为抢劫、盗窃、性侵害的主要目标。尤 其一些偏僻农村,常会发生盗抢、强奸留守妇女案件。由于作案 者多为同村甚至近邻,多数受害妇女慑于威胁恐吓,不敢声张报 案,致使不法分子胆子越来越大,以至于此类案件频发,有的演 变成命案,酿成无法挽救的悲剧,这折射出了留守妇女的悲伤和 痛苦;/video/2511886.htm
农村基层方面:
1.乡镇可建立家教咨询站和家教服务部; 2.可成立一些互助组织,如劳动协作组织以解决他们 面临的农业生产困难; 3.要利用村活动室,将农村妇女组织起来,积极发展 地方传统娱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4.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增加她们农业生 产的技术含量,增强其对抗农业生产困难的能力; 5.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
浅谈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留守妇女是指由于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妻子留在农村待在家中的现象。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妇女问题逐渐凸显。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数百万农村留守妇女,她们在照顾家庭、抚养子女、经济生活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社会支持和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留守妇女普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关注和关爱留守妇女群体,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1.2 问题意义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留守妇女是指在农村地区,因为各种原因,丈夫外出务工或离开返乡而长期留在家乡照顾家庭和农田的妇女。
这个群体在农村地区数量不少,并且在生活和发展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问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妇女问题涉及到农村家庭的稳定和发展。
由于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妇女要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要责任,包括照顾孩子、种地养殖等。
这不仅给留守妇女本人带来生活压力,也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家庭的和谐稳定。
留守妇女问题关乎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留守妇女通常缺乏文化和技能的培训,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导致农村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无效利用。
加之由于留守妇女的特殊身份,她们在就业和社会融入方面往往受到限制,难以享受到社会的公共服务和资源分配。
解决留守妇女问题不仅是对农村家庭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
只有关注留守妇女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繁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探讨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社会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研究留守妇女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她们面临的种种困境,分析影响留守妇女问题的因素,探讨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作用,以及社会应该给予留守妇女的关爱和支持。
浅析新时期农村留守妇女参政
农村 留守妇 女是指 丈 夫长期 进城 务工 、经商 或从 事其 他 生 产 经 营活 动 、 自己则 留居 农 村 的 已婚 妇 女 【 1 _ 。 农 村 留守 妇女 作为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建设 中 出现 的新 的特殊 群 体 , 来越 引起 人们 的关 注 。 越 当前学 术 界 以及 社 会媒 体 通常 是将 “ 村 留守 妇女 ” 农 当成被社 会 边缘 化 的弱势 群体 来研 究 的 。 目前 , 术界 主要 是从 以下 几个 学 方 面关 注农 村 留守妇 女 :一是 留守 妇女 作为 弱势 群体 自身的 消极 因素 。 由于丈夫 长期 在外 打工 , 成 留守妇 造 女在 生 活和精 神 方面 的双 重压力 ,对 自身 的身心健 康 带来 较大 的负面影 响 。二是农 村 留守妇女 长期 生 活在 偏 远农 村 , 个人 文化 心理 等 素质低 , 响社 会 主义新 农 影
中的角 色 。前 两种 观点 只看 到 了农 村 留守 妇女 的消 极 的一 面 , 不是 真 正地 以马 克思 主义 观点看 待 问题 , 没有 全 面看 待农 村 留守妇 女这 一现 象观 , 试图从农村 留守妇女 自身 的主体 能动 性来研 究 在社 会 主义新农 村 建设 中农 村 留守妇 女参 政 的积极 意 义 。
[ 收稿 日期 ] 2 1— 9 1 02 0—8 [ 作者 简 介 ] 郭倩( 9 8 , , 18 一)女 河南 焦作人 ,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在读 硕士研究生 。 究方 向 : 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陈飘飘
和不便 , 但另一方面 , 他们的离开却客观上赋予她们生 产 自主权 和生活 自由度 , 并且拓宽 了她们发展 自身潜 能 的空 。由于男性 长期 在外 务 工 , 致 留守妇 女集 导 中的农村男性劳动力长期匮乏 , 农业生产 、 照顾老人孩 子 的重担 落在 留守 妇女 柔弱 的肩 膀上 ,造 成 了留守 妇 女 身体及 心理 上 的一些 负 面影 响 。但 是 ,从另 一角度
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江苏省某村庄的妇女参与乡村旅家庭农场经营
案例三
广东省某农村社区的妇女环保协会
案例分析与启示
成功因素 妇女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特长
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案例分析与启示
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农村妇女地位 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案例分析与启示
推动农村社区和谐发展 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和参与度
研究不足与展望
关注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
研究应关注政府和社会如何为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制定更加 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加强国际比较和借鉴
通过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比较,可以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为我 国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产方式。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02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交通、通讯、水利等设
施落后。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足
03
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
满足农民的需求。
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妇女是农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妇女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为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创 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鼓励和支持妇女成立或参与相关社会组织,为妇女参与新农村建 设提供平台和资源。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妇女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咨询、法律援助 等服务。
妇女自身的素质提升与能力培养
01
02
03
提高文化素质
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与对策
汇报人: 日期:
浅谈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及建议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留守妇女在农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既是家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妇女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而她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成为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障碍。
有必要重视和关注留守妇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她们解决困境,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留守妇女问题的成因1. 经济原因由于城镇化过程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民纷纷进入城市务工,导致留守妇女成为农村家庭的“主心骨”,承担起照顾孩子、老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的重任。
2. 教育原因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部分留守妇女缺乏受过良好教育,难以获得工作机会与城市留守妇女相比,获得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渠道较为有限。
3. 社会原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留守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较低,缺乏社会支持和保障。
4. 心理原因长期的孤独、空虚和缺少人陪伴,容易导致留守妇女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留守妇女问题带来的影响1. 家庭影响留守妇女的存在导致农村家庭结构的破裂,孩子和老人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教育,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给家庭带来不良的影响。
2. 社会影响留守妇女的问题也给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增加,加重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甚至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针对留守妇女问题的建议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和社会应当一起努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扶持。
2. 加强留守妇女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留守妇女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她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自我保护能力。
3. 鼓励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村级组织和农村合作社鼓励留守妇女积极参与农村合作社和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她们在农村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增强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浅谈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留守妇女问题现状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在近年来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妇女因各种原因留守在农村,其中留守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至50岁。
这些留守妇女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缺乏经济来源、缺少社会支持、心理压力增加等现象。
留守妇女通常没有稳定的工作机会,导致她们缺乏经济来源,甚至陷入贫困。
由于家庭成员的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留守妇女经常面临孤独和空虚的心理状态。
缺乏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网络,使得她们更加容易陷入抑郁和孤独。
留守妇女还存在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缺乏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和照料,导致她们容易患病,但由于缺乏经济条件或交通不便,无法及时就医,令问题进一步恶化。
留守妇女问题现状十分严峻,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来帮助她们解决困境,提高生活质量。
1.2 留守妇女问题成因留守妇女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收入有限,导致家庭收入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使得许多男性不得不外出务工谋生,留守妇女因此而产生。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教育医疗资源匮乏,使得留守妇女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文化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是导致留守妇女问题的重要原因,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女性应该在家照顾子女,因此留守妇女往往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缺乏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留守妇女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2. 正文2.1 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是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可以根据留守妇女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惠及全家的扶贫政策。
可以针对留守妇女家庭的特殊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扶贫项目,以确保他们能够真正受益。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留守妇女家庭的扶贫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这包括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就业机会等多方面的帮助,以帮助留守妇女实现自身的发展,走出贫困。
新时代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时代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开始松动。
大批农民工背井离乡,候鸟式迁徙到城市打工。
由此产生大量386199部队,随之出现的子女教育、老人赡养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亦日益严重。
关心处于弱势地位的留守妇女,关注她们的发展,对稳定农村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留守妇女创业乡村振兴一、留守妇女的现状概述留守妇女,是指丈夫离开农村,在外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长达6个月以上,本人留居在家,年龄介于20-50之间的已婚女性。
1.农村留守妇女产生的原因。
城乡二元体制限制:城市生活成本高,衣食住行等都要花费不少的开支,这对本来就没有固定收入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小孩教育受限,虽然现在取消天价择校费,但是其工作地不一定有合适学校可就近入学;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还未达完善;要照顾土地、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受传统思想限制,男主外,女主内,为家庭利益最大化,因此她们无法随丈夫进城生活。
2.农村留守妇女的规模。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
调查中发现,留守妇女隐讳地表达了她们的性压抑问题,“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
”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妇女经常感到压抑。
二、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1.子女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妇女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小孩的教育无法参与其中;另外由于经济有限,也不能送小孩参加各种培训机构;即使有的留守妇女有文化,但忙于日常的家务琐事,或者临时到邻村干活,根本无暇顾及小孩教育。
因此相比城市小孩受到的良好教育而言,农村小孩各方面的教育差的很远,城乡基础教育的鸿沟很深。
而且从小缺失完整的父母亲情陪伴长大,对她们的性格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
这是一个很残酷,很现实,值得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研究
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研究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妇女都被视为是典型政治参与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的政治参与的弱势地位受文化传统、社会观念、以及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然而,农村妇女这个被看似弱势的政治参与群体,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的流动性在不断增加。
在农村,由于外出劳动的主体大多是男性,因此就形成了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农村妇女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留守妇女,更关系着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事实上,农村留守妇女既是男性劳动力流动后,大量闲置农地的实际使用者,同时也是农民工阶层与户籍所在地的联系纽带,是他们社会保障的最终来源。
具体说,农村留守妇女主要担负着三重社会责任:第一,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农村留守妇女担负着新农村建设方向和目标的发展重责。
毫无疑问,伴随着大量农民工的劳动力转移,遗留给本地的是由于劳动力缺失而带来的本地劳动主体的缺位,作为农村富余人口及流动人口余集的农村留守妇女自然就承担起本该由全部农村劳动人口所应承担的农村劳动的重担,撑起了新农村建设的半边天。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今天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如果丧失了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农村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的联系纽带作用的话,那么外出农民工阶层带给社会治理和发展的压力将是巨大而无法承受的。
因为,作为三农主体的农村留守妇女担负的是自身和外出农民工群体对于社会需要的利益诉求。
在外的农民工阶层如果有社会需求需要伸张时,往往会通过在家的农村留守妇女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
如果丧失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个信息沟通渠道,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阶层的社会诉求将会很难得到伸张,正是因为农村留守妇女这个稳定的社会诉求渠道的存在,从而避免整个社会潜在的隐患矛盾。
第三,从地域发展来看,如果没有人口流出省份的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庭劳动和社会产出层面的积极配合,外出农民工阶层的贡献势必要大打折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杨端茹;代春福
【期刊名称】《教师教育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间力量的农村留守妇女却因为身心压力过大而陷入艰难的困境。
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尽早走出困境,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杨端茹;代春福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7.2
【相关文献】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民素质问题研究——关于营口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民素质的调查报告 [J], 宋世杰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J], 杨端茹;代春福
3.中国梦视域下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的路径探析 [J], 李云
4.中国梦视域下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的意义探究 [J], 李云
5.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域下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与对策——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 朱欢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期 李慧英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妇女发展 1 7
式 ,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现增长 负担 (见表 1) 。这说明丈夫外出务工后 ,留守妇女
方式的转变 。目前 ,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 承担了绝大部分生产劳动负担 。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 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①课题组选取了中国南方农
主”。在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无疑是最重要的主体 。 村劳动力输出最为集中的安徽 、河南 、湖南 、江西和
然而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 四川五个省的 10 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查 ,共调查
①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 - 06 - 0118) 、中国农业大学“985 工程”中国农村政策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以及德国 EED 基金会的支持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女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需要进行种植业劳 放弃了养殖业 。此外 ,由于现在生产资料的销售网
动 ①的留守家庭中 ,有 87. 0 %的留守妇女 ,26. 2 % 点比较发达 ,很多生产资料经营户能做到送货上
的公婆 ,17. 8 %的丈夫承担种植业劳动负担 ;在从 门 ,生产资料购买困难的问题相对不突出 ,成为第
http :ΠΠbusiness. sohu. comΠ20060428Πn243047353. shtml.
力度 ,增强其非农就业的能力和城镇生活的适应
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叶敬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归纳为二十字方针 ,即
自 2007 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8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 年
识培训和务工技术培训的比例相对较高 。因此 ,应 庭有做买卖收入 ,5. 6 %的家庭有跑运输收入等 。
根据留守妇女遇到的生产困难给她们提供更多的 这说明当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在种植业和
培训和技术支持 。
外出务工两个方面 ,养殖业和其他副业只是少数家
要充分利用信贷和农村金融体系 ,为留守妇女 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1] (P87 - 88)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与
劳动力 不足
没有掌 握技术
销售困难
其他
没有困难
20. 5
62. 9
33. 6
5. 3
49. 5
16. 2
2. 3
6. 3
14. 9
4. 1
15. 0
9. 9
不从事 农业生产
9. 9
3 、留守妇女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
建设的主力军 。
留守妇女的年龄段位于 20 岁至 55 岁之间 ,虽
留守妇女大多接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 ,能够读
势 ,但是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村中的运用 ,以及在 识要深 ,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农村社区互助体系的帮助下 ,留守妇女不但能够承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 ,大多数留守妇女不仅没
担田间劳作与家务的双重负担 ,也必然成为新农村 有被沉重的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所压垮 ,相反 ,她
①不需要进行种植业劳动的留守妇女的比例为 8. 3 % ,不需要进行养殖业劳动的留守妇女比例为 41. 3 %。 ②本文所有的表格中的数据均来自“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动负担 ,遇到 书看报 ,能够快速接受电视 、网络等媒体的资讯 ,同
很多生产中的难题 ,但是这也锻炼了她们的能力 。 时丈夫回乡时 ,也给她们带来大量的外部信息 ,使
很多留守妇女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后 ,自己学会了很 她们有着逐渐开阔的视野 。此外 ,曾经外出务工的
多农业生产技术 。虽然留守妇女在体能上具有弱 留守妇女的经历更加丰富 ,因而对生产和生活的认
16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 年
强度 ;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织 ,缓解农忙时劳动力 力 。促进农村人口的迁移而不仅仅是劳动力转移 。
的紧缺 ;开展有利于留守妇女参与的科学技术培
总之 ,应当充分认识到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解
训 ,让留守妇女获取现代农业必需的技术和信息 ; 决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转变 。我们在称
围绕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农民生活需要 ,积极发展第 道移而不迁 、候鸟式的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和
二 、第三产业 ,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就地转移的就 经济体制转型的巨大贡献时 ,更应该看到留守妇女
业岗位 ;发展婴幼儿照料 、老年生活服务 、家庭教育 和她们的丈夫 、子女为此付出的巨大隐忍和牺牲 。
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充分利 务型组织 。然而调查数据显示 ,54. 5 %的留守妇女
用社会网络发挥农业互助合作 ,将农业生产和家务 有参加组织或协会的愿望 。其中 ,76. 0 %的留守妇
劳动调整适当 。在缺乏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情况下 , 女希望参加专业技术协会或组织 ,说明留守妇女对
进程中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 ,且由于受到城 了 400 名留守妇女和 200 名非留守妇女 。本文通
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 、自身经济条件等因素 过分析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从五个方面
的限制 ,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把子女 、配偶和老 展示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她们遇
人留在了农村 ,形成留守人口 。其中 ,留守妇女大 到的问题 。
OL ] . http :ΠΠbusiness. sohu. comΠ20060331Πn242573412. sht2 ml . [2 ]白南生. 回乡创业近乎神话 [ N ] . 经济参考报 ,2002 - 05
- 21. [3 ]王安玲 ,王建华. 适应新农村建设决留守农民男女比例
失调问题[J ] . 现代商贸工业 ,2007 , (9) . [4 ]搜狐财经. 新农村建设应着力发展农村经济 [ DBΠOL ] .
事养殖业的留守家庭中 , 有 89. 9 %的留守妇女 , 三位的困难 。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 ,
17. 5 %的公婆和 0. 9 %的丈夫承担着养殖业劳动 是农业生产女性化所带来的必然影响 。
遇到的困难 最主要困难
表 2 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最主要困难 ( %)
生产资料 购买困难
提供金融和信贷支持 ,支持有能力的妇女发展生 此数据的比较显示 ,除了外出务工收入外 ,很多留
支持等社会公共服务 ,减轻妇女的后顾之忧等等 。 同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着力发展农村经
满足留守妇女的长远利益需求 ,就要转变以农 济 ,完善更加人本 、有利于两性平等 、和谐发展的城
村家庭夫妻分居 、父母子女分离为代价的劳动力转 乡统筹发展政策 。
移模式 ,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和分流 。 这就要求 :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
生活宽裕 ,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留守妇
己看书和通过相关媒体等途径进行相关的学习 。 女在促进实现生活宽裕方面 ,首先可以通过开辟各
有 43. 8 %的留守妇女表示关心农业技术方面的信 种增收渠道 ,增加家庭收入 ;其次 ,留守妇女可以参
息。
与和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
4 、帮助留守妇女发展生产
识培训 、养殖业技术培训和打工技术培训 、种植业 大学“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显示 ,81. 0 %的
技术培训为主 。有 70. 0 %的留守妇女希望参加培 农民家庭有种植业收入 ,55. 0 %的家庭有外出打工
训 ,希望参加种植业技术 、养殖业技术 、卫生保健知 的收入 ,24. 2 %的家庭有养殖业收入 ,11. 5 %的家
女性化趋势 ,女性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另 位的困难 。很多留守妇女在丈夫外出务工后 ,特别
外 ,相当比例的老人仍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这些 害怕稻谷生病 ,因为不懂得技术 ,无法及时打农药 ;
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大多是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后 另外还有牲畜饲养及防病技术 ,养殖业本来利润较
而挑起农业生产的重担 ,即她们基本上是留守妇 高 ,但因技术问题造成高风险 ,很多留守妇女家庭
生产的比例都相对很少 ,均不到 5 %。[1] (P66) 可见 ,受 成为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 ,
到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 ,女性从事农业 也是最多的留守妇女遇到的困难 (见表 2) 。除劳
生产比例已经超出男性 ,农业生产的群体结构呈现 动力不足以外 ,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掌握成为第二
庭调整了耕地面积的大小 ,29. 0 %的留守妇女家庭 女的参与 ,使她们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发挥重要
调整了其他农业生产结构 。遇到缺乏生产技术的 作用 ,发展生产 。
困难 ,留守妇女会采取以下策略 :咨询农业生产能 二 、生活宽裕 手 、向种子化肥农药等销售部门咨询 、参加“公司 +
农户”模式获取技术 、聊天交流农业生产的经验 、自
自己 公婆Π父母 其他人
87. 0 26. 2 18. 9
89. 9 17. 5
2. 2
中 ,女性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为 61. 3 % ,男
性劳动力为 56. 5 % ,老人为 29. 4 % ,而儿童或家庭 2 、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
之外其他人从事农业生产及农户家庭不从事农业
留守妇女首先面临的是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这
留守妇女采取一系列如“让丈夫回来帮忙 、帮工 、换 于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型组织的需求最为强烈 。留
工 、雇工 、租用机器 、耕牛”等策略 。她们还会综合 守妇女期望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在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