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
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1、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
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
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
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
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生活与数学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但是它们并不是完全隔离的。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
种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让生活走进数学,以及让数学走进生活,来
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让生活走进数学,意味着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来引导和应用数学知识。
我
们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具体的数学运算和推理。
我们
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测量问题,比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我们还可以通
过数学建模,对复杂的生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交通流量、粮食产量、气候变化等。
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生活走进数学和数学走进生活不仅可以相互促进,还可以相互补充。
通过将生活走进
数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而通过将数学走进生活,我们能够更好地解
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这样,我们既能够提高数学的应用价值,又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
效益。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走向生活
视、 报纸或上 网等 途径进行搜集有关利 息的信息 , 并加 以整理 、 运用这些信息资源 。
学习数学 , 在生活 中应用数学。 在教学 “ 如 利息” , 前 可让
学 生 深 入 银 行 , 行 实 地 调 查 , 可 组 织 学 生 通 过 看 电 进 也
3 .关注价值取 向, 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提 透过数学
表 面 现 象 ,学 会 应 用 数 学 的 思 维 方 式 观 察 分 析 现 实 生
2 .在数 字信 息中感受数 学生活本 身是一个 巨大的 数 学课 堂。 要在教学 中加强数学的应用性 , 培养学生 “ 用
数学 ” 的意识和收集数字信息的能 力。教师不仅要提供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数 学 材 料 ,创 设 接 近 学 生 生 活 实 际 的 情
境, 还要培养学 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字信 息 , 整理数学 知
2 .让教 学融入生活, 思维培养 能力。 发展 我们提供
给学生的大量练 习题都是经过人为加工的纯数学问题 , 有的问题题材 虽然来源于实际生活 , 但并没有 真正融人
生 活 , 是 加 工 后 变 成 了 一个 纯 粹 的 数 学 模 型 , 际 上 而 实
亟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数 学 找 到 生 活 的 给 实 际 问 题 ( 环 境 问题 、 理 垃 圾 问 如 治
随 着 时 代 的发 展 , 学作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分析 、解 决实际 问题 的能
力。
工具 , 越来越被融入生活中。教 师要有意义地让学生多
接 触 “ 于生 活 的 数 学 ” 尽 可 能 地 给 学 生 呈现 生 活 中 本 融 。 原 的数 学 问题 , 者 是 只 做 简 单 加 工 的 现 实 问 题 , 参 或 把 与知 识 “ 再创 造 ” 的机 会 还 给 学 生 , 学 生 亲 自体 验 数 学 让 问题 的发 生 、 出 、 工 、 释 的 过 程 , 据 实 际 问 题 作 提 加 解 根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融入生活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融入生活摘要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在他们的眼中,数学往往是枯燥无味的。
数学教学要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拓宽,恰到好处地摘取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之花,启迪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生活情境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
如何使刚开始学习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呢?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东西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知识环境里学习,置身于愉快的数学乐园,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社会功能。
一、将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课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将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课题,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这样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兴趣。
周末游玩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特别是这些低年级的小同学。
当我刚把问题提出:“周末你跟爸爸妈妈去公园划船,划船时必须买票,成人票5元,儿童票3元,那么你要付多少钱?怎么付钱?请讨论。
”学生们就迅速开展了讨论活动,课堂一下子沸腾了:“爸爸妈妈两个都是成人,5+5=10(元),我是儿童3元,10+3=13(元),要付13元。
”“对,共付13元。
我付一张10元,3张1元。
”“我付一张10元,一张5元,阿姨找回1张2元。
”……同学们各抒己见, 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
将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既能用数学的生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用创设的生活环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二、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精选6篇)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1我们的<<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因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应把教学植根于对学生的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并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从他们的游戏,小说等等中摆脱出来,对数学才会产生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应该大致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公理”每一个数学公理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
在教学中,可通过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亲身体念这个抽象过程,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加深他们对数学公理的理解。
比如我在讲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在黑板上用一根手指按着一根木棍,让另一个学生去扳,轻轻一下就动了,然后再让另一个学生上台按着另一端,再让刚才那位学生扳,这时扳不动了,这样就很好的解释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公理。
再比如在讲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如果你的手里有一块肉,你拿去喂小狗,这时你和小狗之间有一段距离,并且之间有一个小水坑,它看到并闻到了气味后,是直接跑着跳过来还是绕过来呢?”这样就让学生去更好的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
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数学,去学习数学,并更好地排除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二、用生活实例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既然数学公理、概念来源于生活,那么生活中必然存在数学公理、概念的许许多多的显示原型。
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公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我们讲完数学公理、概念后,可引导学生寻找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原型,举例说明数学公理、概念。
这样既激活了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学公理定理、概念的理解。
比如我们在讲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公理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注重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魅力。
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一、走进“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学生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减轻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学生在头脑中还没有一定的立体观念,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让学生伸出自己的指头,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指头大小,然后拿出一个1立方分米模型盒让学生看一看它的大小,再在里面装上水倒在杯子里,看看有几杯。
1立方米这个空间概念有多大呢?怎么才能让学生体会的到呢?上课时,我准备3根米尺,利用墙角围成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学生是明白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为了体会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我让学生分组钻进1立方米的空间里,亲自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这么大小,当学生一个一个都挤进去的时候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有这么大,能挤进去这么多的同学。
这样,在同学既兴奋又惊讶的目光中,我们完成了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
二、捕捉“生活素材”学习数学教材中的有些事例往往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熟悉使得学与生活脱离。
因此,教学时就对教材中的例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整合,改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
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利用同学们每天中午吃饭时,有剩菜浪费现象这一生活素材创设情景,让学生很自然地主动参与进来,并提出问题,分析浪费原因:可能是菜不符合学生的口味;可能是烧的菜学生不喜欢吃等。
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个人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一、加工改造教材,激发探索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如加工改造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中出现的“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等问题,实际上教材并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它只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范例而已。
我认为,对课本例(习)题进行“生活化”处理,不失为既“经济”又“实用”的好办法,以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工程问题”为例,在例题的教学并进行了适量的巩固练习后,我设计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李敏同学买文具,所带的钱如果全部买钢笔,可以买5支,如果全部买铅笔,可以买12支,现在她先买了2支钢笔,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支铅笔?通过对该题的解答,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学会加工改造教材,在不改变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脱掉数学知识已经老化、过时的“旧衣”,换上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新装”,使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相关的数学材料,捕捉有益的数学信息,把学生”身边的数学”引进课堂。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生活散发数学魅力
丛 中 飞 舞 的 蝴 蝶 、快 乐 的 小 朋 友 … … 漂 亮 的 画 面 配 上 美 妙
的 音 乐 ,使 学 生 仿 佛 置 身 在 情 景 之 中 。 又 如 ,在 学 习 “ 购
物 ” ( 识 人 民 币 )这 节 课 时 ,笔 者 先 请 学 生 看 一 段 购 物 认 情 境 的 录 像 , 然后 结 合 实 际 说 一 说 对 人 民 币 有 哪 些 了解 ?
《 学 数 学 课 程 标 准 》指 出 : 数 学 是 人 类 生 活 的 工 小
具 ;对 数 学 的认 识 不 仅 要 从 数 学 家 关 于 数 学 本 质 的观 点 去
以 及 学 生 的 生 活 环 境 ,让 学 生 在 情 景 中 学 习 ,在 情 景 中 掌
握 ,就 成 为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和 求 知 欲 的 有 效 手 段 及 方
虽 然 买 东 西 是 学 生 日常 生 活 中 比较 熟 悉 的事 情 , 但 是 把 它
数 学 规 律 往 往 是 人 们 在 实 践 中 发 现 问 题 后 提 出猜 测 ,
并 通 过 科 学 实 验 加 以验 证 的 。 如 果 学 生 能 经 历 同 样 的 实 践
活 动 , 或 许 也 能 发 现 并 提 出 大 胆 猜 测 和 假 设 。 在 此 基 础
数 学 教 学 生 活 化 ,把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数 学 化 ,化 抽 象 的数 学 为 有 趣 、 生 动 、易 于 理 解 的 事 物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数 学 其
3数 学 教 学 和 学 生 的生 活 经 验 相 结 合 ,从 学 生 已 有 的 知 . 识 背 景 出 发 ,选 取 生 活 中 的 例 子 作 为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情 景 素 材 , 引 发 学 生 浓 厚 的 兴 趣 , 让 学 生 在 动 手 操 作 中 获 得 知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走向生活
培养学生 "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增强应用意识, 形 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教材 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 让 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 在解决实际 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让数学走入生活, 使数学生活 化. 1.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 提高 理解和运用 知识的能 力.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 随着学生认知面的拓 展, 数学教育应不断加强 知识与实际的联 系, 让学生学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 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 用到生活实践中 , 进一步 体会数学的作用 和价值, 提高 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除了引导学生从数 学的角度去 描述现实 生活中的 事物与现象以外, 教师还应该努力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所 学知识去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数学融入生活, 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我们提供 给学生的大量练习题都是经过人为加工的纯数学问题, 有的问题题材虽然来源于实际生活, 但并没有真正融入 生活, 而是加工后变成了 一个纯粹的数学 模型, 实际上 代替学生完成了 把实际问题抽象成 数学模型 的"数学 化" 过程.学生只要把自己熟悉的方法或公式 "复制" 到 模型中去就能够 解决问题, 降低了学生理 解, 分析的问 题的难度,无形 中减弱了他们收集 信息解决 问题的能 力, 使他们的创造灵性和生命意识受到了束缚.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数学作为交流和表达信息的主要 工具, 越来越被融入生活中.教师要有意义地让学生多
江 苏 江 阴 市 花 园 实 验 小 学 � 2 1 4 4 0 0 � 钱 丽 华
有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的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 2.在数字信息中感受数学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 数学课堂. 要在教学中加强数学的应用性, 培养学生 "用 数学" 的意识和收集数字信息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提供 现实生活中的数 学材料,创设接近学 生生活实际 的情 境, 还 要培养学生从生活 中收集数字信息, 整理数 学知 识的能力, 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 识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在生活中 学习数学, 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如在教学 "利息" 前, 可让 学生深入银行, 进行实地 调查, 也 可组织学生通过 看电 视, 报 纸或上网等途径进 行搜集有关利息的信 息, 并加 以整理, 运用这些信息资源. 3.在数学活动中亲近数学.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 体, 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 决定着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 激发兴趣的大小.教师应 慎重考虑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选择, 并激发学生与物质材 料发生相互作用, 促进学生积极去发现, 去寻找, 去探索 数学奥妙的愿望. 二,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学教学参考
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数学走进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应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那么,只有让数学走进生活才变得更精彩。
现结合本人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
五花八门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能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回忆有关知识点。
一节课的开始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我在教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
师:在本届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体育健儿努力拼搏,为校争光。
其中杨平图同学获得了中长跑第一名,这跟他平时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
你们想知道杨平图同学每天训练要跑多少米吗?生:想。
师:杨平图同学只告诉老师,他每天至少要绕操场跑7圈,校操场每圈是250米,那你们知道他每天至少要跑多少米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师板书: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学生一听到这个题目,学习兴趣就来了,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浓厚,个个都想知道答案,因此,学生也很快弄懂了计算方法,学习重难点也迎刃而解,从中他们还了解了学校的“小英雄”。
二、采撷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在课堂中采撷生活实例。
其中,以应用题教学与生活实例最为密切,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此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中。
我将课本例题“老寿星每天要步行3圈,每圈508米,他每天要行走多少米?”改为“数学老师每天从家到学校来回4次,每次要走906米,谁能帮老师算一下,老师每天一共要行走多少米?”学生对能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他们很高兴,学得也特别认真,从中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应用的价值,当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数学对自己有价值时,他们最容易形成持久的探究欲望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促使自己以更大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去努力学习和探究。
让数学走近生活 让生活走进数学
在
种 数值 、数量 、关系 、方法 、思路 的 一种 策
解
略。运用这种策略解题, 可以化繁为简、化
难为易, 不仅拓宽解题思路, 而 且优化解题
题
方法。在问题迎刃而解的同时, 发展了学生
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替换
中
的形式, 可以把替换分为数值替换、数量替 换 、关 系 替 换 、方 法替 换 、思 路 替 换 等等 。
导学 视窗·思维训练
如果 把计 算圆 面积 的公 式S= πr2认 真 思考
例
一下 , 就 不 难发 现这 里r2正好 是正 方形 面积的
谈
1 , 即80× 1 = 20(平方厘米)。因此, 计算圆形的
4
4
替
换
策
略
所谓替换策略, 就是用一种相 等的数 值 、数 量 、关 系 、方 法 、思 路 去 替 代 变 换 另 一
小 学 教 学参 考
30
数学 2008·5
一 幅上 下 楼 梯 的 图 画 。 如 下 :
师: 图中的小朋友都是靠右边走的吗?(话音刚落, 学 生 们争 先 恐 后 地 举 起 了 手 )
生1: 男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 生2: 女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 生3: 男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 女的小朋友是靠左 边 走的 。 生4: 女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 男的小朋友是靠左 边 走的 。 生5: 男的小朋友和女的小朋友都是靠右边走的。 …… 学 生们争 执不下 , 这时, 我让 学生们 排成两 队, 在 楼梯里模仿上下楼梯。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 对方 向的变化过程有了比较清 晰的认识。如果光 看图片来 判断左右, 学生容 易受主观意识的影 响, 作出 的判断往 往不准确, 而将其设计成 活动的方式让学生 去亲身体 验, 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 又 如教学“ 位置与方 向”一课 时, 我设计 了三个 环 节, 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课前调查活动: 早晨, 你站在操场上面向太阳, 画 出 前、后 、左 、右 四 个方 向 的 标 志 物 。 2.课中 , 让 每位学生说 说东、南、西、北四个 方向各 是 哪 位同 学 。 3.课后, 利用所学知识, 说说自己房间的物体。 这 三个环节的设计, 充分开发了学生身 边的课程 资源, 让学生在生 动具体的环境中学 习数学, 优化课堂 教学,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四 、解 决 生 活 中的 实 际 问 题 首 先, 引导学生用数 学眼光去观察和认 识周围的 事物。如学习“分米和毫米”后, 学生应知道学校教学楼 高大约是1 2 米(约三层楼房)而不是12 厘米或1 2 分米, 电
让生活走进数学 使数学走向生活
数学 课程 标准 明确 指出 要重 给学生多一点思考 的时间 , 多一点自主活动空 间 ,多一 视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和已有的 知识中 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 探索成功的喜悦 . 真正 " 蹲 学习数学和理解数 学 . 数学 本源于生 下身子 " 与学生说话的教师 ,善于借 助学生已有的生活 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数学教学要瞄 经验 , 在知识的 连接点上巧设疑点 , 使学生的思维在 � � 准与学 生生 � � 活经 验的 最佳 联系 点 , 并 " 旧知固定点 新旧知 识连接点 新知增长点 "上 架起桥梁 , 使数学 知识因贴 近生活而 有序展开 ,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 变得生动有趣 , 从 而增强学 生学好数 四, 返回生活天地, 注重实践 在数学生活 化的学习过程中 , 教师要引导学生领 江 学的内驱力 , 激发 起学习数 学的浓厚 悟数 学 " 源 于生活 , 又用 于生活 " 的道理 , 要 有目的 ,有 苏 兴趣, 提高数学修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 计划地组织学生 参与具有生活实际 背景的数学实践活 一, 创设生活情景, 激趣引新 赣 托 尔斯泰说过 " 成功的 教学所需 动 . 通过运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榆 题 ,学生感到数学 知识与生活 实际的密 切联系 , 既能巩 县 要的不是强制 , 而 是激发学 生的学习 固所学知识 , 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 视野 , 深化数学知 沙 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 识 ,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 河 积极的认知倾向 , 它推动人 们去探索 仍以 上文所举 的 " 三角 形面积 计算 " 一课 为例 ,当 小 新的知识 , 发展新的能力 . 以前的数学 教学 , 教师非常重视数学 知识的教学 , 学生进行了三角 形面积公式的探究 , 完成了基本的练 学 2 而很少关注这些数 � 学知识与学 生实际 习后 ,我又, 增加了理解 � 的难度 , 学生 购员 ,你怎样才能出色地完成采购任务呢 学生很快算 1 感受不到数学的趣 味与作用 , 在枯燥 出了做 0 0 条红领巾所需要 的红绸 , 有的学生提出了不 � 4 1 � 乏味的数字和数学 关系中 , 渐渐失去 同的见解 , 有的说 采购时还要比较 一下红绸的质量和 � 了对数学的兴趣 � � . 实际上 ,生活中处处 价格 , " 货比三家 "再决定买哪一种 有的说 裁剪过程中 有数学 . 数学教学 要贴近学生 的生活 有损耗 , 所以答案应该是 " 至少买这 么多红绸 " ,实际要 樊 � � 实际 , 创新生活情境 , 使学生 处于生活 多买一些 热烈的讨论碰撞出了 智慧的火花 , 也使 青 的氛围中 ,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 学生体验到了数 学的应用价值 , 增 强了学习数学的动 平 例 如 , 教学 " 三角 形面 积的 计算 " 力和信心 . � � 一课时 �" , 我创设了这样情 境 我们学校 数 学课程标准 中要求 要充 分提供有趣的与儿 一年 级 有 0 名小 朋 友 加 入少 先 队 组 童生活背景有关的 素材 ,题 材宜多样化 , 呈现方式应丰 织 ,学校 要买一些红绸做 红领巾 , 如果 富多彩 . "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选择那些与学生生 让你当采购员 , 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有 活实际密切联系 的内容 , 在方式方 法的呈现上更要具 的取下自己的红领 巾测量 , 讨论 , 有的 有新颖性 ,灵活性和开放性 . 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 目测 , 估计 ,最 后把问题归纳为 要学会 思考 , 统一的方法解决问题 ,给学生 留有充分的思考余 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 我接着引导 今 地和表达时间 , 留有充分的 思维空间和多种思维 途径 , 天我们都来当一回 小数学家 , 利用手 让学生求新求异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边的学 具 , 自己拼一 拼 , 小组同 学可以 讨论 , 看 谁能发 下面是黄爱华 老师教学 " 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课的 � 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 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 ,积极 片断 主动地探究新知 � , 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夯实了基础 . 一名 同学上台 , 说 下个休 息日是 我妈妈 的生日 , � � 创设数学知识与 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 情景 , 使学 我要用攒下的 元钱给妈妈过生日 . 妈妈爱吃水果 ,我 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 ,感到数 学与生活同在 � , 同时也 要买些水果 , 我知道苹果每千克 元 ,梨每千克 元 , 草莓 � 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 . � � 每千克 元,橘子每千克 元 ,对了 ,还 要留 元买生日蛋 二, 再现生活画面, � 揭示规律 糕 ,可以买什么水果呢 请同学们帮我选选吧 .( 各小组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 知识 ,生 活中的数学常识 , 经验 同学热烈讨论可以怎样买) � 的建立 , 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 动 ,使数 学知识成为学 师 请说说你是怎样帮�� 同学买水果的 . � 生看得见 , 摸得着 ,听 得到的现实 . 教师 要善于挖掘数 生 可以买其中的一 种水果 , 比如设买 � 千克苹 果 , � 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 , 让数学贴 近生活 , 学生就会真正 列方程为 � + � � � � � � � � � � 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 , 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 生 我认为买 千克苹果太多 , 可以选购其 中两种 , � 如引出 " 循环小数 " 时 ,教师安排了 " � 拍打节奏 � "的场 比如可以先 买 千克 梨 ,再 买� 千克草莓 , 列方程为 � + � � � � � � � 面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一起拍打 的节奏. 拍手 � + � 的过程中 , 教师突然示意 " 停下 ",发出感叹 同学们真聪 师 安排得很合理,可以看出你是个聪明的 " 小当家 ". � 明 ,拍打的节奏整齐又动听 � � , 是什么原因 让学生展开讨 生 可以买 千克草莓 , 千克苹果 ,再买 � 千克橘子 , � 论 � � � 我们按照 � � � � � � 这样的节奏依次不 断地重复地拍 , 列方程为 � + � + � + � 所以拍得整齐又动听 . 教师引导 数学上有一种很美的 师 真聪明 , 能列出这么复杂的方程 ! 数 ,也像打节奏那样 ,某些数字会按照一定的顺序 � � 生 还可以把这四种水果分别都买一些 � (依次) � � 不断地重复出现 ,叫做 " 循环小数 ". 这样, 经过拍打节奏 来感知 ,建立循环小数的概念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 这样的教学 安排 , 将学生在课堂 中学到的知识运 三, 借助生活经验, 学会探索 用到生活中 , 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 课堂内学不到的知 " 在人的 心灵深处 , 都有一 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 识 , 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 心理愿望 , 产生了强烈的教 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 探索者 .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 与学的共鸣 ,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 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 "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 ,要让学生 总之 , 数学教学只有走 生活化的道路 , 让学生的生 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 主体 , 为他们提供 自主探究的机 活走进数学课堂 , 才能更好 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 ,综 会 . 同时 , 对学习活动做出审时度势的调整 ,把静态的数 合实践能力和个 性品格 , 才能为学 生的终身可持续发 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 . 做到学生能够探索的 , 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教师不要代替 学生能够发现的 ,教师不 去暗示 . 尽量
暑期初中数学培训心得
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今年暑期,我参加了初中数学培训会,聆听了合肥两位专家的专题报告,使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如何能驾驭课堂,以及上好一节数学课要树立四个意识和三个能力,关键看对教材的研究和挖掘,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新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要改变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认为在完成教育教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
一、让数学走进生活1、从现实生活中创设引入数学情境。
《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如教学“负数的引入”时,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认识,比较一个地方夏天与冬天的温度如何表示,把数学的学习与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像这样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钟爱数学,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且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让生活融入数学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标准》的要点之一。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融入数学2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
《标准》中强调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
寓数学知识于学生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丰富的数学问题。
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数学走进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备课生活化,捕捉生活素材小学数学中的内容都是可以在现实生产、生活和学生熟悉的事物中找到原型的,数学学习活动就应在这里找到支点和始点,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努力寻找资料,是不难做到的。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
但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往往不注意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而是视教材为“圣经”,不敢越“雷池”半步,导致所教的学生拥有知识却不会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从商店门口的8折优惠牌讲起,再讲公园买团体票如何优惠,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
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
以生活的数学问题作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讲“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如:将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的长度比大约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脚长和身高长度的比大约是1:7……你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吗?比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许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还有我们同学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侦察人员在破案时特别注意脚印,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能判断罪犯的身高。
让数学走进生活,从生活学习数学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入生活《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形成意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让数学走入生活,在生活中锻炼能力。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剥离。
因此,教学时,要努力让生活走进数学。
1、从现实生活中创设情境引入数学。
《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带来水粉和图画纸,先画半朵花,然后让学生沿花的中线对折,打开后学生惊讶地发现纸上变成了一朵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在疑问中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但提高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从例题中挖掘潜在的生活资源。
现行的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生活中的数学”的学习材料与环境。
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教学第七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减法的简算”246―59这一例题时,为了让学生轻松理解简算过程246—60+1,我请同桌一位同学当售货员,一位当顾客,拿自己的246元钱购买56元的东西。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贴近生活
上“ 一 桶 水 4元 钱 , 我们班 5 5人 。 假 如每天最 多喝 2
桶 。请 你 算 一 算 每 一 个 人 一 个 月 喝 水 大 概 应 交 多 少 钱 ?一 个 学 期 大概 应 交 多 少 钱 ?” 问题 出来 后 , 学 生 都
学 生 的 实 际 生 活 出发 , 把 社会 生 活 中的鲜 活题 材 引入 数 学 的课 堂 中, 联 系生 活 讲
数学,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 学1 ' 7题 生 活 化 , 从 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兴趣 . 使 他
们 学会 用 数 学 的角 度 去观 察 和 分 析 周 围事 物 , 去解 决 日常 生 活 中的 现 象 和 问题 . 培养 勇于 探 索 , 勇于 创 新 的 科 学 精神 。
兴 致 勃 勃 地算 了起 来 。 我 发 现要 解 决 这 个 问题 . 涉及 的知 识 面 很广 泛 , 如“ 一 星期 上 几 天 课 ? 一 个 月 大 概 有
几 星 期 ?一 个 学 期大 概 有 多 少个 星 期 ?算 出总 钱 数后 怎么办? 用 什么 办 法 算 得 快 ( 估算 ) ? 如 果 没估 算 , 算出 详 细 的价 钱 , 结 果 除不 尽 或 小 数 太 多 , 如何 保 留? ” 等
耍 从 学 生 熟 悉 的生 活 情 境 人 手 ,为学 生 设 计 生 动 有 趣、 喜 闻乐 见 的 可 操 作 的 学 习 内容 , 充分 体现 : “ 数 学 源 于 生活 , 寓 于生 活 , 用 于生 活 。 ” 那么 , 我 们 该 如何 让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1. 引言1.1 探索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范围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认为数学只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数学其实无处不在,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最直观的数学体现就是时间的概念。
我们每天都会看时间,计算时间,安排时间。
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时间的概念贯穿了我们的一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购物打折、计算消费、规划假期、统计数据等与数学相关的问题。
数学还贯穿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中,通过逻辑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等方式,我们实际上是在运用数学思维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探索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更可以让我们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处。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将数学的抽象概念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从而让数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也走进数学的世界中。
1.2 探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的地方都蕴藏着数学的智慧。
从简单的购物计算到复杂的金融投资,数学一直在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比如时间管理、厨艺、交通规划等等,都需要数学知识来支撑。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数字上,还涉及到各种形式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
比如在做菜时,需要测量食材的重量和容量,以确保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在规划日程时,需要计算时间的分配,以保证事情完成的顺利进行。
探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数学的重要性,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正文2.1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在购物时计算金额、在做菜时控制火候、在规划旅行路线时选择最优路径,数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生活融入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作者单位 :辽宁省彰武县彰武镇郊 区
小 学
】 2一 4
经 验 和 已有 的 知 识 出 发 ,创 设 生 动 有 趣 的 系 , 在教学要求增加了“ 使学 生感受数学与 常 遇 到 的 问 题 , 而要 准确 地 说 出结 果 , 需 就
情境。小学生 的兴趣 , 是从对具体事物和具 现 实生 活 的联 系 ,初 步 学 会 运 用 所 学 的 数 要 我 们 量 一 量 、 一 称 、 一 算 , 些 都 离 称 算 这 体活动 中获得的 ,将富有生活气息 的内容 学 知识 和 方法 ,解 决一 些 简单 的 实际 问 不开数学 。 引进课程 ,教师应 创设一种贴近实际 的生 题 。” 因此 , 在教 学 中 , 们应 该从 学 生 的 生 我 活化情境 , 利用学生 的生 活经验 , 设计生 动 活 经 验 和 已有 的知 识 背 景 出发 ,联 系 生 活 3课外延伸生活化 , . 应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 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
学生 经 常用 数学 的 “ 光 ”看 身边 的 事 的 , 跟 学生不但会失去对数学 的学 习兴趣 , 而 容易接受数学知识。又如学 习了长度单位 , 物 。让 孩子对 自然和社 会现象 的好奇 心 、 且 也无法将数学 与生 活联 系起 来 , 以, 可 以测 自己和父母 的身高 ,从家到学校的 所 在
兴趣 ,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新 的课程标 准 的人又在 干什么 等等 , 我还 注意定期 让学 把 日常生活 中的问题数学化 ,使学生在我 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 中捕 生进行生 活小凋查 , 从学生熟 悉 的生活情 们的引导下 ,逐步具备在 I常生活和社会 S 捉数学的问题 ,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 景和 感兴 趣 的事物 出 发 ,为他 们 提供 观 生活 中运用数 学的 “ 本领 ” 使他们认 识到 ,
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为此,课堂上,我与孩子们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
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他们的浓厚学习兴趣。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时,课的开始,我伴随课件展示货架上的玩具说:“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玩具店买玩具,你们看,货架上的玩具的价格是多少?”随后,又问:“你们能根据玩具的价格和所带的钱,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吗?”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玩具的情景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购物的情景中,自然地提出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再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游园会活动情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又如《找规律》一课,我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如:斑马线,霓虹灯,衣服中有规律的图案,房间的方砖有规律地排列……,让学生亲临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2选取生活素材,感受密切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生活
数学教学中如何寻找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去呈现数学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达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目的。
让生活成为数学教学的蓝本,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进生活,在实践、操作、体验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
中年级学习“量的计量”,日常生活中就随处可见。
比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我要求孩子收集这样的资料:
1、你早上几点钟起床?穿衣服要多长时间?
2、几点钟上学?从家到学校要多长时间?
3、新闻联播是几点?从开始到结束要多少时间?
4、爸爸妈妈几点钟上班,一天工作多少时间?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
既然这些常见的量普遍存在于生活中,那我们就不能把它们作为一种纯粹的数学知识来传授,而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它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
如教学“千克、克的认识”,首先把学生体重称一称,并且用“公斤”作单位让学生记下自己的体重,然后我再带学生到农贸市场去看一看,让他们到各个摊位看一看,客商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易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调查了日常生活
中人们常用“斤、公斤、千克、克”这些单位,并通过咨询知道:1公斤=2斤,1公斤=1千克,1千克=1000克,1斤=500克,最后,在摊主的大力支持下,让每个学生都称一称物品。
这样,把生活作为课堂,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明白这些知识对自己很重要,有利于对“量”的理解和掌握。
三、在生活中实践数学
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必须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运用。
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创设活动情景,发现可以操作、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这样才能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如认识“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教学中,我带学生到超市,先了解要购买商品的价格及与小数的联系,然后想想互化的过程,最后用自己的零花钱进行实地购物,买东西用了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同学很快地算出来,并用小数表示出来。
通过购物,使这些常见的量在实践中转化为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数学知识在实践和活动中记得更牢。
给学生创设活动的情景,设计一些数学活动是数学生活化的重要举措。
四、到生活中提炼数学
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搜集有关教学信息,经过筛选并提炼成数学问题。
如教学“乘法的估算”
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算一算,中心校有22个班,每班大约有60人,全校学生到内操场去开会,内操场能坐800人,坐得下吗?学生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不必算出准确数,估计中心校大约有1200名学生,所以坐不下。
这其实就是我们数学中的常见问题――乘法估算,这就让乘法估算变得生动、形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也从中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生活中的有些现象,表面上看起来与数学知识无关,但只要你仔细分析,将诸多素材进行取舍,也可成为数学问题,如汽车、电梯、水龙头、钟表这些物体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但如果仔细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却发现它们与数学中的“平移”或“旋转”有关。
总之对于这些常见的数量的教学,要以生活为基础,让生活走进数学,也让数学走进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增强生活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