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下册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3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区教案 (新版)湘教版
《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3.知道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能根据所学知识体会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高寒环境下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业。
三、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视频。
文本主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知识性问题;音乐与图片整合播放,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感悟能力,深刻领会本区的自然魅力和交通的艰险,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视频主要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分布及原因。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播放音乐——《青藏高原》一曲天籁之音把我们带进了我国的哪个地区,有谁去过请举手?它真的离我们这么遥远吗?想不想在我们旅游考察队的带领下先欣赏一下雪域高原的魅力?(师生边听音乐边欣赏)青藏地区不但景色迷人,物产也富有。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青藏地区去领略它更多的风采。
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旅游考察队整理的幻灯片——青藏地区风景组图老师: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出你已了解的知识点和本节课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知识点。
老师:板书——青藏地区(二)新课讲解1、先锋考察队以各考察队为单位讨论,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引领大家学习,准备时间3分钟。
学生:先锋队代表给同学们解释制作的幻灯片:1.介绍其中图片的意义,2.面向全班同学提问、检测学习内容。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重点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难点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1、西北地区地处我国第级阶梯,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高原以和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以景观为主,只有盆地有星星点点的。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而且对湿润气流阻隔,形成为主的气候特征。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主要是由的差异引起的。
4、西北地区的河流稀少,以为主,是我国最长内流河。
合作探究:1、西北地区2、为什么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突出自然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
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突出自然特系统归纳课堂练习1、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平原、山地为主B。
以丘陵、高原为主C。
以山地、丘陵为主D。
以高原、盆地为主2、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高,太阳辐射强B。
距海洋远,山岭阻隔使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
海拔高,空气稀薄D。
季风不能到达3、西北地区的植被,从东向西大体为()A。
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B。
荒漠一荒漠草原一草原C。
荒漠草原一荒漠一森林D。
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草原4、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A。
以耕作业为主B。
以林业为主C。
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案1(无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殖民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影响.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2.过程与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重点、难点】1.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2.理解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原因,知道灌溉农业的条件和主要农业区及主要农作物分布,知道畜牧业发展条件和主要牧场分布。
3.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河谷农业和高原牧业特点【学习内容】(学生自学)1.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西北地区由哪几个地形区构成?位于我国地势第几阶梯?有哪些主要的河流?3.西北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征?从东向西,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怎样的变化,为什么?4.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是什么?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主要产品是什么?5.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是什么?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主要产品是什么?6.西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什么是西气东输工程?7.说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8.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气候有什么特征?9.青藏高原是哪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是哪里?10.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牧业产品是什么?11.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是什么?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主要产品是什么?12.青藏地区有什么重要的铁路线?它的建成通车对青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展示演练)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最根本原因是()A.地面植被少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昼夜温差大 D.地形的因素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条件B.光照条件C.水源条件D.科技条件3.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平原和丘陵 B.盆地和丘陵 C.高原和盆地 D.高原和平原4.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5.青藏地区耕作业主要分布在()A.海拔较低的河谷谷地 B.山地高原中水源条件较好的河谷、绿洲地区C.绿洲分布区 D.高原土壤条件较好的草原区6.青藏高原的主要自然特征可以概括为()A.湿热 B.炎热少雨 C.低温少雨 D.高、寒7.在我国素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A.拉萨 B.成都 C.三亚 D.上海8.太阳能、水能都很丰富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教师精讲)(当堂检测)1.“春风不度玉门关”,所描述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2.我国闻名国内外的长绒棉产区是在()A、内蒙古B、新疆 C.珠江三角洲 D.海南岛3.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4.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A 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B 煤炭和水能开发基地C 新能源开发基地D 太阳能和风能开发基地5.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区是()A.青海B.四川C.陕西D.甘肃6.青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 )A 小麦、青稞B 青稞、高粱C 青稞、玉米D 青稞、水稻7.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黄河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淡水湖泊水 D.大气降水8.下图是西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
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较为独特,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表、文字等资料。
2.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3.设计好教学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基本情况。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3)了解两大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及民族风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2)运用比较法,分析两大地区的异同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热爱之情;(2)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及民族风情。
2. 教学难点:(1)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两大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单元内容,回顾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大家谈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及民族风情;(2)引导学生分析两大地区的异同点。
5.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典型实例,如新疆的棉花产业、西藏的旅游业等;(2)学生分析实例中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绘制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3. 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4. 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风光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知识点:分别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提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地区发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
2.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3. 请学生思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湘教版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
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各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了基础。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有: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1.以“人地关系”作为教学的线索,让学生在了解、认识和评价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协调。
2.地理教学必须注意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
在《青藏地区》一节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乘坐青藏铁路的火车到达拉萨进入教学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掌握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主要农业区、能源和矿产的分布。
结合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旅游资源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祖国边疆的雄心壮志。
围绕地理图表展开教学,使琐碎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和填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培养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分析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查找图文资料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研究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
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关系,形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青藏地区独具特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难点: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区域人地关系。
八年级地理下册《5.3 西北地区和青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5.3 西北地区和青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拓展,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各地理区域的特色和相互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我国的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是学生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提高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和实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边疆地区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
2.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特点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资料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地图、资料和实例的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地图、资料和实例。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然后,展示两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资料,如气候、地形、植被、动物、人口、城市等,引导学生了解两个地区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呈现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如:为什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气候干旱?为什么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难点: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地图,让学生找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2.西北地区(1)地形地貌介绍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
(2)气候特点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等,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这些气候特点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自然资源介绍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分布情况。
3.青藏地区(1)地形地貌介绍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
(2)气候特点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高原气候、寒冷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气候特点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介绍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让学生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
4.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1)人口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如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等。
(2)城市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城市特点,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3)农业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如农业类型、种植结构等。
(4)工业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工业特点,如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等。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绘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图。
(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案3(无答案)(新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内容: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1、读图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两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
3、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区域概况、农牧业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I学生活动及备注札记 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景观上有何差异? (引入新课)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你还记得吗? 自由发言 自读课文 完成目标 自由发言 完成表格二、学习新课 展示目标1、 自读课文P13-22,划出重难点,完成活动题。
2、 思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各有哪些特点? 梳理点拨:完成表格—比较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概况位置与 范围深居内陆,主要包括内蒙古、新、宁、 甘北部 主体上位于青藏高原,包括藏、青、 川西部 面积 30% 25% 人口和 民族 4%1%自然环突出特征 干旱 高寒主要 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境特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河流概况多为内流河众多河流的源头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如稀土矿产资源丰富,如钾盐农牧业生产我国主要的牧区;绿洲农业我国重要的牧区;河谷农业交通条件主要铁路:京包、包兰、兰新、北疆、南疆等。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网,青藏铁路三、课堂演练1、读下图,完成要求:图4.3―2(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山脉②山脉矿产地:③矿④煤矿城市:⑤⑥(2)从A到B、C,干湿状况和植被类型分别为:A:、B:、C:(3)西气东输工程是从新疆盆地的轮南气田运到我国最大的城市2. 读下图,分析回答:(1)写出图4. 3-3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八年级地理下册 5-3-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师教案 新人教版
5-3-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目的:1. 了解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2.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地形特点、分析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3. 对比和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施教策略:通过多读图训练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教学难点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克服方法:通过多读图训练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设计思路:通过多读图训练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完整版)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2.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3. 对比和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位置的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图演示]图5.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学生活动]说出我国四大区域A、B、C、D的名称。
我们前面讲解了南方和北方地区,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我们来研究西部。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西部的自然条件及自然条件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讲授新课][图片演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图和青藏高原景观图。
[学生活动]描述两幅图片。
西北地区的图是沙漠景观,说明西北气候比较干旱。
而青藏地区的图片中,我(学生)看到了山脉,说明青藏地区多高山,山上是白色的,因为气候寒冷,所以山上有积雪。
[教师总结]两幅图片中,我们知道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出现了沙漠,并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而青藏地区气温低,多雪山、冰川。
[提问]为什么西北地区这么干旱?[学生活动]说出西北干旱的原因。
[地图演示](西北在亚欧大陆的位置图):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即远离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环绕亚欧大陆的大洋。
相比较而言,哪个大洋近点?──太平洋[教师引导]较近的是太平洋,太平洋的水汽千里迢迢想给西北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西北地区有没有创造有利条件使水汽容易进入呢?──(没有)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有高大山脉阻挡。
[地图演示](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明确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大兴安岭等山脉的位置,认识西北西部的三山夹两盆和东部的内蒙古高原。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 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4. 提高学生分析地图和地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及民族文化。
2.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水资源、植被、矿产资源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阅读法,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
3. 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差异。
4.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水资源、植被、矿产资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图、图片、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 提问:同学们能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两个地区,希望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它们。
环节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民族文化特点。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四:对比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差异。
2. 学生分析两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3-新人教版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读图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特点,形成一定的读图能力。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归纳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地形、植被、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
今天我们来了解不在季风区的两个区域——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讲授新课]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
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3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增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具体特点,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独特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情感,增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影响。
2.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及对我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让学生深入了解其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案例分析的相关视频或文字材料。
3.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简要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地区。
3.操练(10分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案例等资料,深入了解这两个地区。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5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这两个地区的独特风貌。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并理解其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其他地区,对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描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3.培养观察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3.学生观察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2.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4.练习法: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其他地区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这两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5.3西北和青藏地区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
高寒气候 (简要讲解)
高原农牧业
(承转)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 有什么特点呢?
(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温低 (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
高原种植业(播放视频资料) (简要讲解)
(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
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
(承转)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高寒牧区(播放视频资料)
(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 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中学部教师教学案
年级: 8 学科: 地理 任课教师:
课题: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日期:2020年 3 月 日
课型:新授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课后小结: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 但这些特点又是相 互关联的。 对于人类来说青藏高原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开发这块土地?如果 不放弃, 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为什么青 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请同学们在课后积极搜索材料解 答这些问题, 同时也可以提出更多关于青藏地区的其他问题, 我们下节课再一起一一解答这 些疑问。
释疑巩固
将问题暂存 掌中宝
八年级地理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教案湘教版
西北地区【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植被更替变化原因是:本区东部降水稍多,越往西降水越稀少。
【提问】荒漠地区生长哪些耐旱植物?牲畜以什么为主?【讲述】荒漠地区,地面主要为石质戈壁或沙丘,只生长极少数的胡杨、芨芨草、骆驼刺等耐旱植物。
牲畜以耐渴的骆驼为主。
【读图】读课本插图“胡杨林”。
【讲述】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板书】(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读图】在“西北地区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
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讲述】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
湖泊也多为内流湖.与南方地区的“水乡泽国"形成鲜明对照。
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水量也小。
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板书】(3)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提问】本区的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讲述】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至关重要.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大多近水而作,择水而居。
东部集中在黄河沿岸平原,呈带状;西部集中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呈点状。
铁路沿线的工矿区也呈带状.【板书】(4)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板书】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1。
主要畜牧业基地的分布【提问】我国的畜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指图讲述】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板书】2.放牧特点【讲述】放牧方式已有所改变,由传统的游牧方式,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1、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主要牲畜及两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
2、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育学生立志成才,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中去。
重点在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以及主要物产和人文地理。
难点在青藏地区高寒缺氧的严酷高原条件下,便于发展什么农牧业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标对该课内容的要求掌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主要牲畜及两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板书设计西北地区
一概述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主要畜牧业基地
2.牧区的变化及存在问题
四灌溉农业
1.主要灌溉水源及灌溉农业区
2.主要农产品
五地下宝藏(填图)
六主要交通路线
教
后
小
结
第 1 页
一、西北地区概述
1.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到本区范围并指出包括的省(自治区)。
2.提问旧知你记得吗,我国5个省一级自治区中,分布在本区的有哪三个?以上这三个自治区
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哈萨克族是本区的主要民族。
本区面积较大,人口稀少。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形成原因结合已知,问:“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干旱,请你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从海陆位置、气候降水两方面分析,干旱是怎样形成的”?【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由东向西愈来愈少】。
2.干旱区自然景观
(1)先看“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掌握6个地形名称(内蒙古高原、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再看“风蚀城堡状地貌”、“天山山区”两幅景观图,了解2种自然景观(沙漠、山顶积雪)。
与此同步进行风蚀作用的解释。
(2)地面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①先建立感性认识。
②看一看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明确由东部草原中部荒漠草原西部荒漠分布的变化状况,③分析植被变化的直接原因(降水东多西少),④降水为什么东多西少(距海远近不同)。
在地形图上,请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km)【560km、3500km】,再看年降水量图,两地大约各是多少毫米(mm)【400mm、50mm】。
⑤小结:东西距离长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水汽影响程度不同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如呼伦贝尔)草原草高而茂盛,为典型的温带草原贺兰山以西为荒漠草原,草矮而稀疏到两大盆地则形成光秃秃的荒漠,那里只有4种景观:石质戈壁、细粒沙丘、耐旱植物、耐渴骆驼。
(3)内流河湖多,复习旧知解决。
但要提出黄河。
(4)农田、城乡分布特征——点状、带状(黄河沿岸平原、铁路沿线工矿区以及绿洲地区)。
完成“想一想”三题①为什么植被由东向西变化?【愈向西距海愈远,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物也由草原变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②为什么多内流河湖?特点是什么?【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且降水多蒸发或下渗,汇入河流的水量沿途减少或消失、或注入内陆湖。
因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夏季的冰雪融水,多为季节性河流】。
③为什么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受“水”的因素制约,有水就能发展耕作业或牧业,人们生活也择水而居】。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畜牧业在本区的经济地位提问:“刚才学过本区有哪四个省(自治区),这四个省(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问:“你知不知道畜牧业有哪四种主要畜产品吗”【肉、乳、皮、毛】。
这些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除供本区需要外,还大量输送到各省市、并出口到国外。
所以,畜牧业是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2.放牧方式由旧到新把“牧区的定居地”景观图放大为挂图,分左、右两个半张展现,先出示左半部分,问“你看这是蒙古族人民的什么事物?【蒙古包】,作什么用的?【作居住的帐蓬用,教师解说,过去牧民养畜是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
打开右半部分,教师指这幅全图,说明现在牧民养畜,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请读课文后看图说话,说明在何处定居?居住条件有何变化?轮牧指的是什么意思?
3.牧民的新生活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看两幅图,请学生宣读课文)。
同时提前读一读“蒙古包内外”。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分布规律围绕“水”字讲,一为天然降水不足,二在有水源(那陆地上的水)的地方(有水才有生命)发展农业。
2.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粮、棉、甜菜产地),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果)有“瓜果之乡”的美称,看一看哈密瓜彩照,新疆长绒棉(纤维长)闻名国内外。
3.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的异同:凡是天然降水少,要靠水源(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才能发展农业,就叫做灌溉农业(包括绿洲农业)。
但绿洲农业是专指沙漠地区的灌溉农业而言。
联系自然地理特征,“想一想”本区大力发展农牧业要注意哪些问题?【治沙防止沙漠扩大,合理利用草场防止草场退化,要设法找地下水源】。
五地下宝藏
看“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图”,按教材所列矿产表格填写:霍林河(煤矿)、白云鄂博(稀土)、石嘴山(煤矿)、金昌(镍)、玉门(石油)、和田(玉石)、克拉玛依(石油)、阿尔泰山(金矿)。
同时说明在这些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相关工业。
强调包头钢铁工业(号称草原钢城)。
指出塔里木盆地大油田的开发前景(看彩照)。
六主要交通路线
1.陆上交通线路分布特点请学生在课本图上将包兰线、兰新线等铁路描划出来,然后分析其分布的特点——沿黄河谷地和有水草的绿洲延伸。
强调“亚欧大陆桥”的意义。
2.说明航空交通在本区的重要意义。
(由于地域辽阔以及戈壁、沙漠的横亘等原因)。
【板书设计】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主要畜牧业基地
2.牧区的变化及存在问题
四灌溉农业
1.主要灌溉水源及灌溉农业区
2.主要农产品
五地下宝藏(填图)
六主要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