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全章教案(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综合实践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答案①生态损坏②乡村③发达国家④谋求协调⑤社会连续发展⑥共同性⑦人口压力⑧资源欠缺⑨洁净生产循环经济关系图的判读[ 图表方略 ]1.常有种类地理关系表示图是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结相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互相联系或构造特点及演变规律的图形。
循环经济关系图是指在资源投入、公司生产、产品花费及其荒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靠资源耗费的经济增加,转变成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
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类:一是表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系图 ( 如图一 ) ;二是生态农业可连续发展关系图 ( 如图二 ) ;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家产关系、生产流程关系图 ( 如图三 ) 。
图一中字母的含义: a 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 b 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 c 表示供给生产活动所获取的产品给人类花费,为花费活动; d 表示荒弃物排放。
图二中切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图三所示循环系统中a、 b、 c、d 挨次为污水办理厂、棉纺织、创意家产、服饰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洁净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可连续发展相协调。
2.读图流程(1)掌握主题,梳理过程如图二为我国某地域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图中展现了该生产模式的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产品花费及荒弃物办理的所有过程。
(2)剖析演变,找寻打破图二中①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栽种的区位条件,②是栽种业为畜禽养殖供给的饲料,③④分别是农业对沼气和沼渣的利用,⑤是沼气生产的原料根源。
所以,此图的打破点是按照箭头次序理清循环经济“投入—产出”的过程。
(3)增加信息,考证关系把要增加的信息挨次填入图二循环经济模式图中,从头理顺一遍,依据“资源—产品—重生产”的流程考证物质和能量在循环经济中的合理性。
(4)联系理论,表述意义循环经济是实行可连续发展的详细实践,因其以资源减量化、重生化为原则,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的,所以关于此类循环经济模式图的意义剖析,能够依据可连续发展的三大内涵进行:①生态上,节俭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问题;②经济上,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提升收入;③社会上,安排就业,提升生活质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前言地理在文科中属于较为理科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同时也需要刻苦的死记硬背。
所以合适的学习课件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教学目的: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了解环境问题的分布,分析其产生原因。
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丰富内涵和原则。
教学重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特点。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原则。
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启发教学讲述法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
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
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人地关系思想。
【讲授新课】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演变的?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人类社会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 目前人类面临的是哪两大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何差异?第一、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度,目前人类面临的是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能源)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第二、环境污染加重: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过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人类面临的是哪两大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何差异?从城乡看:城市,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密集,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设计: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城市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二、常考考点
1.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如下表: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
发展
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
过度消耗资源
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表析如下: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原则
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②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
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
因此,它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目的是通过本章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
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该具备的态度和责任;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材料,概括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在学生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料,使学生能够认识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对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分析,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局部和全体的关系等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地关系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北大仓”还原成“北大荒”,反映了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二、讲授新课学习主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转承】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人教版)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2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龙二高王春霞课标要求: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b(理解)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时间的逐渐推进为主线,以工业革命为界,主要分两个阶段阐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时期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纵向发展的考察,了解各个历史阶段人地关系的特征以及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上讲述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分析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表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为后面讲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为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教案:4。
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 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的背景及演变过程。
2 通过介绍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明确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人地关系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教学难点: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分析资料法。
教学过程:导入:人类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所以,人类活动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进程中,对环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图,说出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并浅析原因。
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生产力产的提高,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列出下表,提问让学生填表。
教师总结归纳: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已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再也不能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修二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全章教案(人教版)
必修二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全章教案(人教版)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标要求与分析】标要求: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标分析: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此“标准”目的是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站在协调人地关系的高度系统学习人类应该怎样行动。
落脚点应该在人类行动的层面上,也就是对解决之道的探索。
【教材分析】主要从过去、现在、未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
目的是通过本学习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过程与方法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鼓励学生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4、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第六章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教材分析2.本章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模块2是以人地协调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人口、城市和城市化、工农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本章主要介绍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应该怎样做才是与地理环境达到了协调发展;提出了人地协调发展的理论——可持续发展,以及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因此本章是对模块1与模块2的总结。
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为本模块其它章节和“城乡规划”、“旅游”“环境保护”等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3.本章总体教学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4、本章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分析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以及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三、教学资源1.本章教材及中图社教材中的图像、文字资料。
2.相关网站:四、学时建议本章5学时,其中第一节2学时,第二节2学时,问题研究1学时北京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2)单位: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标要求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环境问题的差异。
3、理解人类与环境相关关系的一般模式,从而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
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并能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分析环境问题和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高一必修2地理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1课时课前自学[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了解城乡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的环境问题差异。
[预习指导](1)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人地关系思想的各发展阶段及其体现。
(2)根据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出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课堂学习[精讲点拨]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会作用于自然环境;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如“开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俱增,以至于过度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再生的速度,导致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同时,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污染。
从而产生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例题解析]【例】读人类社会演变和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筑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考查目标】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的“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等内容。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思想变化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资料获取信息来分析、归纳、概括和解决问题。
【试题分析】(1)乙图可知,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同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并且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社会,表明人地矛盾已经出现并开始激化,应出现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2)我国江南丘陵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开展[教案]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持续开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锋利对立2.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三个原那么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开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开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开展的意义和必然[过程与方法]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历和失败经历,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开展道路的必然2.鼓励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开展观和环境观●教学重点可持续开展理论●教学难点可持续开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家园,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变化。
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
从狩猎采集到培育作物、饲养家畜、工业化生产,从洞居穴隐到造屋而居,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扩大,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
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开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
人类的开展历史伴随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历程,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忆师: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人类不停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所以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开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技术手段,也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那么人类对“地〞的认识终究经历了怎样的认识历程呢?(看课本图6.1“朝拜太阳神〞)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请说一说它反映了当时人对“地〞的认识处于一种怎样的阶段。
生:此时处于人类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且开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非常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6-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教学目的: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了解环境问题的分布,分析其产生原因。
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丰富内涵和原则。
教学重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特点。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原则。
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启发教学讲述法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
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
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人地关系思想。
【讲授新课】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演变的?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人类社会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 目前人类面临的是哪两大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何差异?第一、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度,目前人类面临的是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能源)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第二、环境污染加重: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过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人类面临的是哪两大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何差异?从城乡看:城市,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密集,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由于利用资源方式不当、强度过大,农村的生态破坏严重。
从全球看: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
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均严重,且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快,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工业的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全章教案(人教版)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标要求与分析】标要求: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标分析: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此“标准”目的是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站在协调人地关系的高度系统学习人类应该怎样行动。
落脚点应该在人类行动的层面上,也就是对解决之道的探索。
【教材分析】主要从过去、现在、未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
目的是通过本学习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过程与方法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鼓励学生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4、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同一起,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特点。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原则。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读图法、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新引入)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看,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
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
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
人类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过程,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板书】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承转)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会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P90—92“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的相关内容,读P90图61“朝拜太阳神”、62“弋射、收获”及P90“案例1:玛雅明的消失”并完成下表:(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后,教师引导读图、讲解、分析)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采猎明崇拜自然被动地适应环境,表现为环境的强大制约作用和人类对环境的微弱改造作用。
如:猛犸和披毛犀的灭色,但这种环境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农业明改造自然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强,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发展,如:黄土高原从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今天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工业明征服自然人类掠夺式开发资,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后工业明谋求人地协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以达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92“活动”(活动点拨)1.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明时代以后,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
人们开矿、修水坝、建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然而在这些人类创造的奇迹背后,却隐藏着重大的环境问题。
(1)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①地面不均匀沉降。
矿产资地下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是严重的,地面不均匀塌陷致使地面建筑物出现裂隙,甚至倒塌,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道路破坏等。
②破坏地表生态系统平衡。
一般露天开采需对地表土层进行剥离,破坏了地表植被和水系,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是滑坡、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诱因。
③对地下水资产生破坏性影响。
一方面破坏地下水层,地下水流失,导致水地紧张;另一方面又污染了部分水,加剧了用水紧张状况。
④污染空气。
一方面是开采爆破所用炸药对空气的污染和爆破土石产生的尘埃对空气的污染;另一方面是矿石层所夹含的有害气体因开采释放对空气的污染。
⑤废石污染。
开采过程中的大量废石大多与矿石一道被运到地表,占用耕地和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
(2)修水坝对环境的影响水库、大坝的修建,无疑会给工农业生产带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如果兴建水坝不从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全面考虑,则会破坏一个流域的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后果和巨大隐患。
由于大面积灌溉,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常年蓄水,沿岸及支流水草丛生,导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或通过灌溉系统使一些低洼地区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得以传播和蔓延;由于营养物质被拦截在水库中,下游的鱼类缺乏饵料,或因在支流建坝使鱼类洄游受阻,致使渔业减产;由于大坝及水体所产生的巨大外部压力,可能使大坝下的地层产生新的断裂,诱发地震。
(3)建设城市对环境的影响修建城市,一方面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对生态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修建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铺设管道和电缆、修地基等有可能破坏地下水系统;城市建成之后,成为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2.(1)图6“为种植准备的小块土地”反映的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活动;图66“1824年的英国早期工业中心”反映的是工业社会时期集约型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
(2)原始的刀耕火种主要是砍伐森林和烧荒之后获得小块平整的土地,种植作物;工业社会时期对人类土地利用的范围和强度都增加了。
原始的刀耕火种,尽管对自然景观有所破坏,但由于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能够恢复。
但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如果是在热带雨林地区,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工业社会时期集约型的大规模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很难在短时期内恢复,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3)如果生活在乡村,看到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污染;毁林开荒、滥垦滥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如果生活在城市,看到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工业生产活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
(过渡)环境问题既成事实,人类必须直面环境问题。
【板书】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环境的承载能力(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的自净能力(读图思考)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请同学们读P93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并完成“读图思考”中的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学生读图、思考、回答后,教师引导读图、讲解、分析)1.该地区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可提高粮食产量。
2.人们主要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的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
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农民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采取了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的措施,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围垦湖海、填塘塞河会破坏水利,使水产减少;开垦草场导致牧业缩小、草场过载、植被破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这些影响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环境恶化。
而且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不能消除。
4.该地区人口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但解决不了原有问题,反而产生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
(承转)通过对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的分析,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的速度超过了资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即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便会出现资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板书】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1)资短缺、生态破坏①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的速度超过了资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②表现:a资短缺:水资、土地资、矿产资和能等b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承转)那么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又会如何呢?(读图)【板书】(2)环境污染①产生: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②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海洋污染等。
【强调】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者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随意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或者大肆开采矿产资等,“先污染,后治理”。
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
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承转)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
【板书】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提醒学生:《导学》P87)(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污染形成原因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枯竭、物种减少利用资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国家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过度消耗资(过渡)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