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协商的现代启示
人民政协协商精神对做好当前民族工作的启示——以青海省民族工作为例
人民政协协商精神对做好当前民族工作的启示———以青海省民族工作为例马存孝(青海师范大学,西宁810016)摘要:政治协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精神,这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思想的重要原则。
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做好民族工作,促进社会发展是新时期青海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青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优势,做好当前青海民族工作。
关键词:协商;民族工作;启示DOI :10.3969/J.ISSN.1672-0911.2019.05.041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11(2019)05-0041-0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人民政协海纳百川、吸纳包容,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织。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政协协商精神对做好民族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
人民政协包含了我国民族、宗教界的代表人士,有利于各民族权益的表达和实现,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意义重大。
一、“商量办事”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思想的一大特点我国“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胞手足间的事情,一定是要“商量着”来,“商量办事”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工作时坚持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曾讲到:“商量办事,这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不同的地方。
”他还说:“商量办事,做好事也要商量着做。
”周恩来也讲到:“新民主主义的议事精神不在于最后的表决,主要地在于事前的协商和反复的讨论。
”[2]正是在这样“商量办事”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分阶段、分步骤,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点,完成了涉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民族地区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制度意义
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制度意义人民政协网 日期:2007-01-29 09:25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查看评论】周淑真国家政治制度具有对共同体成员的活动发挥协调和引导的功能,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如果没有相应的政治制度规范作为参照和依归,是难以进行的。
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是总体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政权不能涵盖也不能代替总体国家制度。
对国家总体政治制度中的部分制度认识不到位将导致法理定位的虚悬,这势必降低国家政治制度的运行效率和功能作用。
一、人民政协制度意义的理论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1989年12月30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有明确的规定。
所谓制度,指的是一种做法或组织形式被确定并有与之相适应的机制程序运行的过程,这一组织形式或做法被社会广泛认识,社会大众可以根据这个做法或组织,预期未来结果并建立自己的预期目标,进而调整自己的取向以及行动。
在政治学中,制度化意味着政治行为者对于自身和其他行为者的行为有明确而稳定的预期。
人民政协作为一种制度性组织,其适应性和复杂性可以从它为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发起、产生和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脚步所证明,也可以从21世纪初中国社会处于多重转型期,它所提供的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各种矛盾的机制去分析。
政治环境给政治组织提出的挑战是因时而异的,人民政协从它诞生之日起,经历过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的辉煌,经历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的重新定位,也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至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构成政协的界别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应时而变,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证明了人民政协能适应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具有把现代化过程中造就的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势力吸纳进该体制中的能力。
概括说来,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政体结构;(2)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着国体的性质;(3)具体政治体制,它是基本政治制度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4)各种政治运行机制,这是基本政治制度和各类政治体制的具体运作形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政协协商形式的发展及其价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政协协商形式的发展及其价值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政协协商形式的发展及其价值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政协协商形式的发展及其价值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政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着协商民主的作用,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政协协商形式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迁。
从最初的以政治协商为主,到后来逐渐完善起协商制度,政协的作用不断得到提升。
政协协商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民主制度的重要补充。
政协协商在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正文2.1 政协协商形式的历史变迁政协协商形式的历史变迁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协作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开始运行。
此时的政协协商主要是为了团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
政协协商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协的会议和座谈会等形式上,通过协商来凝聚共识,推动国家事务的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协协商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在改革开放以后,政协协商的范围和参与主体进一步扩大,包括了更多的非党派人士和社会阶层代表。
政协协商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例如通过专题研讨会、调研访问等方式,促进各方面的合作和共识达成。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提升,政协协商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网络协商、智慧政协等新形式逐渐兴起,为政协协商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途径。
这些新形式的出现不仅拓展了政协协商的广度和深度,也推动了政协制度的健康发展和民主决策的完善。
政协协商形式的历史变迁展现了我国政治体制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政协协商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2.2 政协协商制度的完善政协协商制度的完善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政协发展的重要方面。
试论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
试论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摘要】协商民主是一种重要的民主实践方式,它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团结、民主决策和政策协商。
本文将探讨我国协商民主的定义及其实践意义,并从历史源远流长、发展现状、制度建设、发展路径和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协商民主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进一步健全协商机制和提高协商效率。
协商民主实践给我们启示,即要充分尊重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协商机制,促进民主进步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协商民主、实践、发展、定义、历史、现状、制度建设、发展路径、特点、成果、未来发展、启示。
1. 引言1.1 探讨协商民主的定义协商民主是一种政治决策模式,通过各方面的参与者在公共事务上达成共识。
它体现了民主的核心理念,即人民在政治决策中的参与和权力分配。
协商民主强调通过协商、对话和妥协来解决争议和分歧,最终达成共同利益。
相比于传统的代议民主,协商民主更加注重广泛参与和多元共治,能够更好地保障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
在实践中,协商民主可以在各级政府、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体之间展开,构建起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民主决策机制。
通过协商民主,政府能够更多地听取民意,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从而提升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协商民主已成为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在我国的实践意义更是不可忽视。
通过深入探讨协商民主的定义和内涵,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在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1.2 介绍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践意义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践意义在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
协商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决策方式,通过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和协商达成共识,可以有效凝聚政治共识,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在我国,实行协商民主可以有效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民众对政策的参与和支持,有利于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减少政治冲突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政协学习心得体会
政协学习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政协学习班的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政协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政协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通过政协,不同政党、各族人民、各界人士能够沟通交流,共同参与国家决策,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
政协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既有党派成员,也有无党派成员,既有政府官员,也有社会名流,既有专家学者,也有企业家等。
这个多方参与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各方利益的多样性,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其次,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体现。
在政协学习班中,我通过学习多次强调的“协商民主”这一重要理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政协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政协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出来的一种民主决策方式,其核心就是通过协商,实现多方利益的平衡和整合。
在政协的会议上,各方代表能够就重要议题深入研究,充分表达意见,通过讨论、协商达成共识,最终形成政府的决策方案。
这种协商民主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单一政党或个别权力集团的专断和独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再次,政协是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的平台。
政协的会议不仅是代表们交换意见的场所,更是集思广益、互相启发的机会。
通过政协的学习,我了解到政协会议上,各方代表经常以专题报告、大会发言等形式,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各方代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还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智慧和创造力。
政协作为国家决策建言献策的重要机构,其代表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我认为政协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途径。
政协作为党派协商合作的重要机构,实现了党对国家决策的领导权。
党派代表通过政协的议事活动,能够深入了解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参与到国家的改革事业中来。
同时,政协也能够通过开展调研、议案、建言等活动,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参考。
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
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2011年05月13日09:47南都周刊马勇[导读]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获得共赢双赢。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年,各种各样纪念活动已经登场或准备登场。
对于这一百年前所发生的革命,我们站在当下立场上应该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或启迪呢?辛亥革命的目标,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来说,毫无疑问是要模仿美利坚合众国的政治架构重建中国政治体制,但是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从孙中山开始闹革命起,模仿的却是法国大革命,即用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所以孙中山和革命党人不惧牺牲,一次次失败,依然一次次继续,用武装暴动为中国历史发展营造了一个巨大动力。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强调清廷在最后十几年确实有过一些政治改革和政治进步的话,这个改良和进步的动力,不再是列强的压力,而是中国社会内部的压力。
辛亥革命的前半场,确实是按照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提供的脚本进行的,但是到了武昌起义爆发后,特别是当清政府阵前换将,起用先前被废弃的汉人高官袁世凯取代满洲贵族出身的陆军大臣荫昌,全权负责处理武昌起义的善后之后,南北对峙迅速由孙中山所说的满汉冲突转变为汉人之间的对决,孙中山十多年一直倡导的民族革命立马失去合法性、正当性。
更为蹊跷的是,南北对决的双方基本上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无太大关系,南北主力阵容其实都是清政府在最后十几年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新军。
南方的主力是张之洞的湖北新军,北方的主体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他们虽然分属两个系统,但毕竟都是汉人,都同样接受了近代东西洋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那时朝廷从来没有想到过军队中立化,而总是鼓励新式军人关心政治,于是这批近代军人到了关键时刻竟然成为左右大局的主要力量。
南北僵持了两个月之久,南方的条件非常简单,先是要求朝廷尽快答应立宪派多年来的要求,这也是朝廷预备立宪规划中已有的项目:提前立宪,立即召集正式国会。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心得体会
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贡献力量
积极参与协商实践
我将积极参与各类协商实践活动,为社会主义协商民 主的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在基层社区、企事业单位 还是政府部门,我都将努力践行协商民主精神,推动 协商民主在各个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宣传与推广协商民主
我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交网络,积极宣传和推 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念和实践。通过举办讲座、 撰写文章、参与社交媒体讨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 和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认同 度。
多层性
协商民主的多层性体现在从基层到中央,各个层级的协商都在进行。这 种多层性确保了民主参与的全覆盖,避免了决策的偏颇和疏漏。
03
制度化
制度化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制度化,协商民主才能持之以
恒、行之有效。制度化确保了协商民主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长期、稳
定的民主机制。
学习目的与期待
•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 越性和独特性,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同时,我们也期待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协商民主 ,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内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即“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它强调民主不仅仅是选举,更 是日常的参与和协商。通过协商民主,人民可以持续、广泛 地参与政治过程,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意义
01 02
广泛性
协商民主的广泛性体现在它涵盖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全国各 族人民。它确保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在政治过程中得到 表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
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协商民主的概念和理论基础,随后分析了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历程,以及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接着探讨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状,并深入讨论协商民主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最后总结了协商民主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促进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协商民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概念、理论基础、实践历程、启示、现状、影响、作用、展望、未来、关键词1. 引言1.1 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背景中国政治发展众多重大挑战,如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关系等问题,都需要协商民主这一新兴治理理念来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对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论的深化,更有助于政治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是对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理解协商民主在中国政治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协商民主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的梳理,可以加深对其内涵和特点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分析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历程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总结中国政治改革的进程,了解协商民主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一步探讨协商民主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可以为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状,探讨协商民主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可以为我们认识当代中国政治现实提供深入的视角和思考。
通过对协商民主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2. 正文2.1 协商民主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协商民主是一种政治参与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政府与公民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共同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公共事务。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国家,拥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协商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也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今天中国的民主建设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
一、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历史上,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思想和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有了协商和民主参与的雏形。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政权是以宗法制为基础,君主是宗族信任的结果,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经常需要与宗族贵族进行博弈和协商。
诸侯国之间也存在着外交和跨部落联盟的需要,这就需要君主和宗族贵族之间进行协商,在政治决策和外交事务上达成一致。
所以,在春秋时期,协商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习惯和文化传统。
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文献《春秋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协商的案例。
比如在《左传·昭公七年》中,楚国的公子重耳在访问了吕、曹二国后,他们强调要与齐国结成联盟,“与二子善,毋疑,毋煌,相以知也”。
这说明当时的楚国政治决策是需要经过多方协商和共识达成的。
再比如在《左传·昭公十四年》中,齐国大夫向皆谏阻楚牵东郊地,而楚子厚亦称臣而归之,使以闻于君。
这一案例中也反映了楚国政治决策需要听取大夫的意见,并且这些意见会被君主采纳。
在洪佛时代,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思想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表述。
《尚书》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权威性文献,在其中可以找到很多表达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思想。
《尚书·周书·春秋》中有记载:“不求盈利,乃民利”。
天子不可以不知事,今上古之至贤圣人,所以其道同。
上天下民。
等治,其言也。
天子之民不革。
将上不下,将下不上。
常同一心。
皎无二意。
令不僻的。
此皆太史公典。
太王雍,国何日?共会政义,克选贤(人)。
让于季札,肆多尔。
这些经典中所记载的内容都表明了当时统治阶级对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理念和思想。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摘要】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源远流长。
古代中国协商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对协商民主的影响深远,儒家道德观念也倡导了协商民主的发展。
古代斟酌大义、庶政等协商制度为现代协商民主提供了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协商民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文化与现代协商民主的结合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模式,必须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儒家文化、道德规范、制度建构、当代实践、重要性、思路、模式、积极作用1. 引言1.1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中国历来重视协商和民主的原则,认为政权的合法性应当建立在民众的共识和参与之上。
这一传统始于古代中国的协商制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时代。
在这个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举行协商会议,商讨国家大事,协商处理矛盾,达成共识。
这种协商制度的体现可以在《尚书》、《史记》等史料中找到。
儒家文化对于协商民主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忠诚等道德观念,这些价值观对于协商民主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儒家提倡君臣之道、父子之亲、夫妇之义、朋友之交,这些关系都是建立在平等协商和共同合作的基础上的。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是深厚而丰富的。
这一传统不仅可以为当代协商民主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启示,也能够为国家治理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发展。
2. 正文2.1 历史渊源:古代中国协商制度的起源古代中国协商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国相互并立,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外交冲突。
为了维持国家间的和平与稳定,各国开始尝试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体现古人协商 智慧故事
体现古人协商智慧故事(最新版4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古人协商智慧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古人协商智慧的故事:列举古代协商智慧的经典故事3.协商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分析协商智慧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应用场景4.结论:总结古人协商智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文(篇1)【引言】在我国历史上,协商智慧一直是处理国家大事、社会矛盾和家庭纷争的重要手段。
在古人的智慧中,协商被视为解决各种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实现和谐共处。
在当今社会,协商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古人协商智慧的故事出发,探讨协商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
【古人协商智慧的故事】古代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协商智慧的经典故事。
以下选取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介绍。
故事一:战国时期的“渑池之会”。
在这个故事中,赵国和秦国两国国君通过互相尊重、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了两国间的纷争,达到了和平共处的目的。
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人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协商智慧。
故事二:东汉末年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为了蜀汉国家的长远利益,三次上山拜访刘备,与其协商国家大事。
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人在处理社会矛盾时的协商智慧。
【协商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协商智慧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从国家层面来说,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政府与各党派、各族各界人士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国家发展。
从社会层面来看,协商也是解决各种矛盾、促进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
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等各个层面,协商智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论】古人协商智慧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继续发扬协商智慧,充分运用协商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录(篇2)1.古人协商智慧的体现2.智慧故事的例子3.故事中的协商智慧4.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篇2)自古以来,我国历史上的先贤们就在不断地探索协商的艺术,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意义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意义实践意义我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意义实践意义一、前言我国式现代化是指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模式,包含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西方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吸收借鉴外部经验的根据我国国情自主研究、创新并实践的一种现代化路径。
我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二、我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意义1. 政治稳定我国式现代化强调政治稳定,认为政治稳定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稳定为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保证了国家长期和平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我国式现代化注重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强调政府的有效性和廉洁性。
通过推行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举措,提高了国家的治理效能,提升了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3. 民主政治的实践探索我国式现代化在政治领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民主政治道路,实践了一系列民主制度和程序。
通过人大代表制度、协商民主、群众路线等方式,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提升了人民的政治参与度和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三、我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意义1. 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我国式现代化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注重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这对其他发展我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 推动了国家整体发展我国式现代化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实践为国家整体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保障。
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我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使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和长期稳定,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3. 为全球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思路我国式现代化探索出的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模式,为全球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借鉴。
我国式现代化强调人本、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全球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国式现代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现代文明的吸收和发展。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摘要】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源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协商理念。
受到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就有了协商民主的雏形。
儒家注重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在协商民主中提倡礼义和谦逊。
道家强调自然和平衡,在协商民主中强调平衡和谦逊。
佛家则强调慈悲和包容,在协商民主中崇尚包容和商讨。
中国古代的议政文化也奠定了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础。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前景看好,传统文化对现代协商民主有启示作用,适应中国国情的协商民主模式有望发展壮大。
传统文化中的协商理念将为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协商民主、传统文化、中华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议政文化、前景、启示、适应国情、模式。
1. 引言1.1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的协商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中国就有着协商决策的传统。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君主并不是孤立的统治者,而是需要与百官、学者、士大夫等各界人士进行广泛的协商和讨论,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决策。
这种协商的政治文化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仁爱和中庸之道,提倡君臣之间的忠诚和和谐相处。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现代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道家思想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政治中注重与人民沟通、倾听民意,让民众参与政治决策成为一种常态。
佛家思想强调慈悲和智慧,提倡心灵净化和人性升华。
佛家思想的渗透,使得中国的政治决策更加注重民生、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在政治决策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正义。
中国古代的议政文化也是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一。
中国古代的议政文化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政治决策要多听取不同声音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多方协商、协调。
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历史考察
察2023-11-04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局限性和现代启示•结论与展望01引言政治协商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协商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制度,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历史考察,深入了解政治协商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揭示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研究目的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历史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
同时,借鉴现代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对政治协商的概念、特点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02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起源和发展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协商起源在夏商周时期,政治协商最初起源于氏族部落的集体决策机制。
形式当时,氏族部落的重大决策通常由族长和长老们共同商议决定,这种决策方式体现了政治协商的雏形。
意义这一时期的政治协商虽然较为简单,但它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协商形式在这个时期,政治协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外交手段,诸侯国之间通过会盟、谈判等方式进行协商,以达成共同利益。
特点这一时期的政治协商范围广泛,涉及外交、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出现了多种协商形式,如朝聘、会盟、订约等。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互相争霸,社会动荡不安。
秦汉时期的政治协商形式政治协商在这一时期逐渐演变为中央朝廷与地方官员、知识分子之间的协商机制。
意义秦汉时期的政治协商对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秦汉时期开始出现谏官制度,朝廷设立谏官职位,专门负责向皇帝进谏,这体现了政治协商的精神。
古代议事协商风貌
古代议事协商风貌(原创实用版)目录1.古代议事协商的背景和历史渊源2.古代议事协商的主要形式和特点3.古代议事协商的作用和影响4.古代议事协商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一、古代议事协商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古代议事协商,源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自夏商西周以来,我国就形成了一套以“和”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在这个理念下,各方利益相关者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达成共识,实现和谐共处。
二、古代议事协商的主要形式和特点1.形式:古代议事协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朝议、廷议、议政、议事、集议等。
2.特点:(1)参与主体广泛。
议事协商涉及的参与者不仅包括皇帝、官员,还有学者、士人等社会各界人士。
(2)议题内容多样。
议事协商涉及的议题不仅包括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还包括社会风俗、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
(3)协商过程注重和谐。
在议事协商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者通过充分沟通、互相让步,达成共识,以实现和谐共处。
三、古代议事协商的作用和影响1.作用:古代议事协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的稳定、繁荣和民族的团结产生了积极影响。
2.影响:古代议事协商的传统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文化遗产。
四、古代议事协商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重视多方参与。
现代社会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应借鉴古代议事协商的经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以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2.倡导和谐共处。
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要借鉴古代议事协商的精神,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实现各方利益的和谐共处。
3.注重民主监督。
古代议事协商中,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都有机会发表意见。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现代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变革与演进。
近现代的政治制度变革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中国的政治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现代化建设。
一、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近现代的政治制度变革起源于中国的社会变革。
清朝的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传统的封建制度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
第一次政治制度变革出现在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
为了抵抗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兴起,推动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措施。
例如,洋务运动推动了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修订兵制,推进现代化的军事改革。
第二次政治制度变革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的思想启示和制度变革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革新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第三次政治制度变革出现在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社会主义革命重建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
二、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
现代化建设对政治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现代化建设要求政治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能够科学决策、运行高效的政治制度。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制度随之向科学化迈进。
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开展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也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现代化建设要求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和法治性。
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确保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政治制度。
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变革,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进行的。
例如,新中国建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权力最高形式,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政治主张。
他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一种稳健、审慎、实用的治国理政思想,具有极高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以“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为主题,简明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阐述他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对现代政治学的启示。
一、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涵1.仁政思想孔子主张“仁政”,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他认为,国家的本质就是人民的福祉,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提出的“爱人之心,发施于政”,“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先正其身,后正人口,才可以治天下”等著名的理论,都是他对仁政的进一步探讨和体现。
这些思想强调政治家要反省自己,注重人民利益,善待教化,懂得公正理性地处理社会矛盾,消除人民愤怒,以实现国家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2.礼制思想孔子主张“礼治”,即以传统礼制作为中国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礼制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他的思想体现在他颁布的“五经”中,将礼制贯穿其中,并主张在政治实践中遵循礼制,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发展。
3.稳健的外交策略孔子的外交策略极为稳健,注重谦虚、谨慎、稳重和变通。
他强调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也要尊重他国的利益,尽可能地通过和平外交手段协商解决争端。
他还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即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可以和平相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二、孔子政治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先驱,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规律,以治国理政。
孔子强调“礼”与“建制”,注重政治法制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尤其是“礼”的概念,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大特点。
这种思想理念的推动下,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达到了相当的安定和秩序。
2.提高德育教育,培养优秀政治人才。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培养政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人才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政治协商的现代启示作者:韩强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8年第04期摘要:中国传统政治协商的精神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通过朝会制度安排进行运作,表现为,“廷争”或“廷辩”。
汉昭帝时期的盐铁论是规模最大的廷辩,汉宣帝召集的石渠阁会议、汉章帝召集的白虎观会议,都是利用有组织的学术活动统一思想。
这些都是少数有资格的人参加的政治协商。
真正的民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政治协商莫定了基础。
关键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和平共处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8)04-0088-09世界歷史中,中国是一个长期处在大国地位的国家。
如果从秦汉统一算起,也有两千多年。
那么,是什么样的制度建设能维系这样一个大国的运转?这个制度的精神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我们认为,“和而不同”的协调精神,以及不同意见协商的制度安排是维系国家机构运转的力量。
一、“和而不同”与“求同存异”的探索精神最早提出“和同”之辨的是周宣王时期的史伯才断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是以和五味以调其口,刚四肢以卫其体。
和六律以充其耳……和乐如一。
夫和如是,和之至也。
于是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于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刳同,天夺之明,将无弊,得乎?”[1]这段话是批评周王室不听贤明有德之士的建议,专门喜欢阿谈奉承之徒,西周的衰败已经不可挽救。
进一步分析,史伯的意思是:“和”才能促进事物的生长(以他平他谓之和),“同”使事物停止发展(“同则不继”)。
不同事物相结合就能促进事物的旺盛,相同事物的拼凑最后只能被抛弃。
所以,五行的交错就形成百物,五味的调和才有滋味,四肢协和才能身体健康,五声结合才有好听的音乐。
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选用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大臣,这样做是“务和”,使上上下下不同的等级都能和睦相处,整个国家“和乐如一”;如果一味求“同”,那就太愚蠢了。
春秋时期的晏婴在齐国曾为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卿。
他对“和”与“同”的论述比史伯更深刻,提出了“相济”“相成”的概念: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遗台,子犹驰而造焉。
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执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嘏无言,时靡有争。
’先王之济五味。
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故《诗》曰:‘德音不瑕。
’今据不然。
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2]这段话是说:齐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着车赶来了。
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协啊!”晏子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协呢?”景公说:“和协与相同有区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
和协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
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过重就用水冲淡一下。
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
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
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巨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
去掉不可以的。
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仪,百姓没有争斗之心。
所以《诗·商颂·烈祖》中说:‘还有调和的好羹汤,五味备又适中。
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和”“同”关系推广到人际关系和认识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3]141意思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绝不盲从附和;小人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处处盲从附和。
孔子对“和”,是从政治见解和人际关系两方面论证的。
到了战国时代,孟子把“和”“同”关系推广到社会分工进行了全面精彩论述:“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膝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膝有仓凛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杰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膝文公上》)[4]5战国时的农家学派许行主张所有人都要务农,君主和百姓“并耕而食”。
楚国的陈相很崇拜许行,在腾国见到了孟子,引起争议,孟子说:有差别(“物之不齐”)是天下事物的本来面貌,甚至可以相差百倍、千倍、万倍。
所以社会是有分工的。
农民和百工相互交换产品,大家才能生存。
所以“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才是人生存的道理。
因此有大人之事。
有小人之事,君主劳心,百姓劳力,是天下通义。
孟子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和”与“同”两个概念,但是他对“和”与“同”的关系已经上升到同一与差别的关系。
同一与差别的关系又是对立统‘的,所以,儒家追求的“和”是统一,不是同一。
这里特别注意,儒家讲究“和”。
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同时也注意从差别中求“同”,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3]170,他认为思想主张不同,就别在一起共事。
他反对的是“同而不和”的“同”,是那种无原则的、不顾是非曲直、表面上的“同”;而主张志向一致的“同”,这实际是“求同存异”而达到“和”。
儒家经典《礼运·大同篇》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是说“大道”通行全世界,人皆以道心相待,无论是男女老幼、长辈和子女。
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老而无子者、残障疾病者,都要相亲相爱,都不要自私为己,天下没有阴谋诡诈,也没有抢盗偷窃,这就是大同世界。
这个“大同世界”实际是和谐世界。
由此可见,在差别中求“和而不同”;在“异”中“求同”,达到“求同存异”是中国政治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传统政治协商的制度安排——朝会“朝会”起源于西周,天子要向诸侯询问国内治理情况,诸侯要作详细汇报,所以诸侯朝见天子也称为“述职”。
“述职”一词在西周时期就有。
《孟子》中说:“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4]287“大朝会”既是周朝的礼制,也周王对诸侯的一种约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依据“五德终始说”,认为秦主水德,以十月为岁首,“大朝会”定在新年亥月初一举行。
此后,秦朝凡国家大事,如议帝号,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等等,都在朝堂前殿颁布。
西汉前期沿用秦朝旧历,以十月为岁首。
西汉之初,刘邦与大臣们不懂朝仪,就让秦朝旧吏叔孙通参考秦制定汉朝的“大朝会”仪式。
朝会在天色微亮时由礼官引文武百官依品级进入殿门。
宫殿中陈列着车骑兵卫及各色旗帜、仪物,文武百官整齊有序依次快步前行,东西向分班排列。
刘邦则在一片钟鼓礼乐声中,由内侍簇拥着乘舆临朝。
参加“大朝会”的人员为“……公、卿、将、大夫、百官各位朝贺。
蛮、貊、胡、羌朝贡毕,见属郡计吏,皆见……宗室诸刘会,万人以上。
”[5]汉武帝时改易正朔,“大朝会”每年正月初一举行。
以后,历代沿袭。
汉代的“大朝会”中有一项“年终考计”制度,地方州郡的主要官僚官吏要带上“计簿”,到宰相府上报年度的地方政绩,称为“上计”。
也就是说,你得上报一下辖区去年的农业手工业成就与财政收入,让朝廷考察地方官是否“称职”,至于“计簿”是否准确,并不重要。
有时还由皇帝亲自出面“受计”,也就是直接听取汇报。
所以“大朝会”注重的是仪式。
唐宋明清每年也举行大朝会的仪式。
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是小规模朝会。
秦国的朝会还处于“廷议”阶段,是君王面前,有事说事,没事退朝。
朝会没有定期,也没有形成制度。
其开会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君臣共同商议,君主亲自主持,君臣共谋。
二是国家有紧急情况时,君主召集关系密切、比较信任的人议事。
三是朝廷一时无主的情况下,由大臣们自己发起的集议。
这种情况很少有出现,秦统一六国之前,以国家间的战争与外交问题为重点。
统一六国后,商议的主要内容先是帝号、尊号等,以便对整个国家的有效统治。
秦始皇焚书,大臣是开过会的。
陈胜、吴广起义时,根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秦朝也开过大型会议,谋划对策。
总之,由于春秋战国长期的复杂环境,秦十分盛行集体开会。
汉朝确立了“集议”制度。
‘集议”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晃错传》。
《汉书.晃错传》称为“杂议”,《汉书·匈奴传》称为“庭议”,《史记·魏其侯传》称为“朝议”。
措词有差别,实质都一样。
汉朝刚建立时,沿袭了秦朝廷议制度,史书记载为“廷争”或者“廷辩”。
这就是说朝会上是允许争论和辩论的。
西汉朝会分出了内外,出现了一种国家机密级别的会议。
汉武帝时,朝议分为中朝和外朝。
中朝(内朝)是皇帝将重大机密问题交由身边的大臣讨论,一般是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等官吏。
有时,还有国家元老重臣人宫中与众朝官一同商议。
外朝,又叫外廷,参与的官员就是以丞相为首的政府官员,上至三公,下至六百石的议郎、谏大夫、博士。
列席会议者还有中朝官员以及特邀人士,如待诏、学者、致仕大臣等。
外朝议的主持者一般是承相、御史大夫。
如果一场会议特别重要,为了显示严肃性,皇帝有时也会亲临廷中裁决或主持,并规定参会人员的级别和数量,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
汉昭帝时,贤良、文学参加了盐铁会议;到了东汉晚期,连太学生也参与公卿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