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启迪与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启迪与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启迪与小学语文教学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和智慧的积淀,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培养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传统文化涵盖了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智慧。

例如,儒家文化强调的“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特有的“无为而治”,以及佛家所倡导的“慈悲为怀”,这些都是教育的宝贵财富。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思想,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诗词教学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在语文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词进行朗读、解析。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豪放的气魄,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学生能够理解言辞的含义,加深对语言的感知。

2. 故事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如《三字经》《论语》中的故事,都具备教育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这些故事背后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同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故事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 书法和传统游戏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通过书法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书写能力,还能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和文化底蕴。

同时,传统游戏如“捉迷藏”、“跳棋”等,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这不仅能丰富课余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智慧启迪与人格养成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不仅体现在语言和文学的表面,更在于它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深刻的道理,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论语》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其精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论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古代语文教育方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西汉刘向荣提出“三千经”,至唐宋朱熹“四书五经”,历经几千年来,古代语文教育发展壮大,受到越来越多学研者的重视和研究。

其发展思想和教育方法不仅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也能够影响我们的整体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

一方面,古代语文教育注重注重对学生的潜能发掘。

比如韩非子提出“愚公计算”,孔子认为“知善度粗”,他们借助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课程中理解学习,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态度,让学生由此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动学于言,言学于数”的教育理想。

另一方面,古代语文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比如孔子提出“五明”,“孔子说话共有五明:文,明,实,信,礼。

文,前后应施;明,上下爱护;实,主客相从;信,口头行动一致;礼,有礼让者尊。

”他教学中重视德行教育,引导学生采取“慎始,敬终”的态度,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懂得和重视世故,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对于当代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应当发掘学生的潜能,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有趣的语文教室;其次,严格要求学生文明礼仪,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最后,应当秉承古代语文教育“一切为学生”的观点,把教学目标转向学生,使得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总之,古代语文教育给予了我们深远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在当代语文教育中借鉴。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汲取古代文化精髓,坚持“学以致用,融汇贯通”的学习理念,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真正觉悟,提高学生的学习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一、前言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古代的教育思想虽然来源于积淀在历史中的教育理念,在当代教育实践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本文将结合当代教育实践,从古代教育思想中提取启示,探索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二、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古代教育思想是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代表的思想传统为基础,其中儒家思想对教育思想的影响尤为深远。

儒家强调“教育”、“培养”,注重塑造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倡思想明理、廉洁奉公、尚礼仪、尊师重道等教育理念。

道家注重个体的修养和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静谧和超脱,主张“无为而治”、“以道德自然”等教育理念。

法家则提出了“法”和“术”相统一的教育理念,主张规范教育和技能培养并重,注重法制教育和政治教育。

墨家强调实用主义教育理念,追求实践和工匠精神的教育目标,注重技能培养和职业教育。

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才,注重品德、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对象的人格塑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核心价值对当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三、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古代教育思想注重全面发展,强调品德、知识、技能的并重。

在当代社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人才。

这需要教育者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重视德育教育古代教育思想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在当代社会,德育教育依然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塑造健全人格。

3.引导学生终身学习古代教育思想强调知识的追求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能力,使之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古代教育智慧下的中学语文的论文

古代教育智慧下的中学语文的论文

古代教育智慧下的中学语文的论文古代教育智慧下的中学语文的论文一、古代教育智慧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一)完善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德育教育都是最主要的。

古代教育强调的是明德思想,要求不教育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且学生可以用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在应试教育下,中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欠缺的,学生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古代的德育教育内容对于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学生的品格,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古代教育中强调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内省思想,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从中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出发,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还要吸取古代教育智慧的精华,领悟内省思想的内涵,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及时纠错。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在语文学习中有待加强的地方,以便及时改正和提高自己。

因此,古代教育智慧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形成了,而二者的联系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古代教育中强调师生平等和师生的和谐相处,并且教导学生要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和学生也要互相学习和提高。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证教师将最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用积极的`态度消化知识,获得自身水平的提高。

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形成,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中学语文教学要从古代的师生平等关系中获得启迪,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古代教育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一)注重诗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借鉴古代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论语》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包含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其中,孔子强调了“温故知新”,即要通过对古人智慧的学习来增长知识和才智;同时,他还提出了“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的榜样作用和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2.孟子关于教育的思想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著作中谈到了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理念。

他提出了“教育无迟早”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同时,他以“致知格物”为教育目标,强调了修养、知识和实践的统一。

3.老子关于教育的思想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道德经》中也包含了关于教育的观念。

他提出了“三教”思想,认为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而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二、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1.强调道德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对当代教育也具有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受到了重视,古代教育思想提醒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行修养,使其成为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

2.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古代教育思想强调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一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代教育要注重挖掘学生个体的优势和潜能,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注重教育育人古代教育思想中强调了教育的育人功能,这也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古代教育思想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4.强调实践教育古代教育思想中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这对当代教育也有启示意义。

当代教育要注重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敬业精神古代教育思想强调了敬业和修身养性,这对当代教育也有启示意义。

当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态度。

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第一篇: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Implic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wisdom of contemporary teaching of language teaching【摘要】中国传统教学智慧是历经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最能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其巨大适应性和优越性的文化成果。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化、片面社会化和低效化,欲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可以从古代传统教学中汲取经验,用以指导当代语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当代语文;传统教学;启示【Abstract】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re is a certain utilitarian, one-sided socialization and inefficient technology, we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seek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Chinese anci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various teaching ideas can give us inspiration in teaching.【Key words】teaching;contemporary language;traditional teaching;revelation蔡元培先生就教育问题曾指出:“教育应该采用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

”①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欧美之长”已经入驻中国,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体系。

但在百年的教学发展中,“孔墨教授之精神”却抛诸脑后。

“孔墨教授精神”是蔡元培老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代表性说法,也就是说中国现代教学应该从中国古代教学中汲取优秀思想精华以指导现代教学的发展。

基于汉语文教育传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基于汉语文教育传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基于汉语文教育传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语文教育一直被赋予很高的重要性。

以汉语为基础的文化教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从传统中汲取启示,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文字的基本功。

在古代,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汉字,进行默写、书写和识读。

这种基本功训练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也应该重视汉字的学习和运用。

学生应该通过识读和书写汉字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文化的传承。

在古代,语文教育是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经典,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这种文化传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

学生应该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修养的培养。

在古代,语文教育是以德育为目标的。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也培养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品质素养。

这种修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修养的培养。

学生应该通过语文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优秀的品德。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创新的发展。

在古代,语文教育虽然重视传统的继承,但也鼓励学生创新并开拓思维。

学生可以通过仿写和创作文学作品,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创新的发展。

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中有机会进行创作和思辨,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基于汉语文教育传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可以总结为: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促进汉字的学习和运用;注重文化的传承,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注重修养的培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优秀的品德;注重创新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启示,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古代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古代的“教育万物”到“教育人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变和丰富内涵,同时也可以看到它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万物”思想古代的“教育万物”思想是将教育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将其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

这种思想赋予了教育更为宏阔的意义,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同时也包含着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了解和适应。

这种教育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性的修养和人格的建立,同时也要注重实用性和生活技能的传授。

他注重的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灌输。

现代教育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生价值观的建立,缩小知识和能力鸿沟,使学生具备更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和成功的机会。

二、“以文育人”思想“以文育人”思想是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一种重要思路,这种教育主张语文教育是基础,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获取知识,修身养性,提高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在古代,语文教育是以经典文化为基础的,语文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得到全面的发挥。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也是人与人的交流的基础。

同时,我们需要借鉴古代关于语文教育的经验,注重诗词歌赋、史书杂谈,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生活品质。

三、“教育人才”思想古代教育思想的另一种重要思路是将教育的目的,置于人才培养之中。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重视人才教育,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教育中得到传承和提拔。

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指知识层面的高才,同时也涉及到人格、能力、理念等方面。

在古代,这种人才培养方式非常注重实践操作,既强调思辨能力、协作能力,又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关怀,培养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他们成为了本领高超、德才兼备的人。

国学文化与教育传统智慧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国学文化与教育传统智慧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国学文化与教育传统智慧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要性。

尤其是国学文化与教育传统智慧,其内涵深厚、价值独特,对于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学文化与教育传统智慧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旨在引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关注和重视。

一、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国学文化与教育传统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仅关乎学问,更关乎品德。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些智慧,以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

首先,国学文化强调“诗书礼乐”,注重孝道、仁爱和兄弟情谊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古代经典诗词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美德。

国学文化中的家教观念,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其次,教育传统智慧注重学生的品格塑造。

我们可以运用传统的教育智慧,如“三字经”、“百家姓”等,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

此外,教育传统智慧还强调礼仪之道,让学生明白社会交往的规范和礼貌,进而培养他们的良好举止和品德修养。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国学文化与教育传统智慧不仅具有培养学生品格的功能,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国学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古代典籍、经典名著,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

例如,教授《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另一方面,教育传统智慧倡导“实践出真知”,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和实践。

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茶道、书法、传统手工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学文化的魅力,并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新能力。

三、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在现代教育中,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融入国学元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古代循序渐进教学思想对现代教学启发

古代循序渐进教学思想对现代教学启发

古代循序渐进教学思想对现代教学启发
古代循序渐进教学思想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地讲解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

这种教学思想对现代教学具有启发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教学:古代循序渐进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同的认知习惯和学习风格。

现代教育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2. 体验式教学:古代循序渐进教学思想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技能,并通过实践让学生逐渐深入理解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现代教学也具有启示意义,即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教学互动:古代循序渐进教学思想注重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让学生活跃起来,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应该在教学中也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浅谈古代教学方法对现代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启示——以孔子教学方法为例

浅谈古代教学方法对现代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启示——以孔子教学方法为例

从 中我们 不难 发现 孔子是 从 了解每 个学生 的特 点、 能力等 为我们教 学的全部 。现代语文个性化教学是在这一载体 的教 具 体情 况入手 ,因人而异 ,实行教 育 ,而 这正 是符合 教育 学过程 中更 为强调方法 的习得 。所 以举一反三式 的启发教学


,例 牲
( 王丽
陕西省神 木县 第七 中学
7 1 9 3 0 0 )


应 付 尽 量 多 的学 生 ” 而 设 计 的 , 所 致 。 目前 ,市 场 上 正规 的个 性化 教 育 机 构 价格 相 对 不 是 为 容 纳 大 量 学 生 , 为 “
菲 ,但家 长还 是不惜 一切 让孩 子加入 。为 了不辜 负家长 对 在 这 种 环境 里 ,学 生被 消 极 地视 作 “ 一个 集 合 体 ”来 处 孩 子负责 ,也 为 了 自己的效益 ,这些 教育机 构必 然全 力 以 理 ,发展 个性变 得无 望 。现 代个性 教育 的价值 即在于 尊重 赴 。于 是怎样 进行 个性 化教育 就成 了重 中之重 的 问题 。但 每 一个 学生 ,视之 为一个 独特 的个体 ,为让他 们为 自己而
是 走 进 中 国 古 代 语 文 教 育 的长 河 , 就 不 难 发 现 , 几 千 年 以 去感 受 、 思考 以及 行 动 提 供 机会 。
前 ,古 代语 文教育 就 为现代语 文个 性化 教育埋 下 了优 质种 子 。孔 子 ,作为 我 国古代伟 大 的教 育家 ,他之 所 以有弟 子
面笔 者 以孔子 为例谈 一谈其 谈话法 、因材施 教法和 举一 反 这样 的教学方法就必须终止 。孔子 自述其教学方法 : “ 不愤 三法等教学方法对现代语文教 学的启示。

浅谈国学教育给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浅谈国学教育给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浅谈国学教育给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一、国学教育的概念国学教育,是指以《四书五经》为基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四书五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石。

因此,学习《四书五经》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及中国古代文化的必修课。

二、国学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联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阅读、写作,更是传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就是《四书五经》。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元素,不但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中文,更能够帮助他们发现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情感、智力和品格等各方面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三、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引导孩子们接触经典语文是一门具有灵魂和精神的学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孩子们接触经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原味。

并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激发他们的文化兴趣。

2. 引导孩子理解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课文。

除了注重细节和情节的分析,还应该注意到课文中所搭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帮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3. 引导孩子进一步发掘课文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处在人生道路的起点,对人生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尤为重要。

引导孩子在课文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从而践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之道,塑造好的品格,从而更好地迎接人生的挑战。

4. 引导孩子进行传统文化体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将经典、传统文化元素纳入教学,给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体验,从而让孩子们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拥有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体验,从而更好地锤炼孩子们的思维、语言和艺术能力。

例如,在阅读《论语》时,可以进行师生分组读原文、译文和注释,探究经文意图,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人文情怀。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本文2000年7月于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美教育研讨会”上宣读发表;2001年9月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P420.(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实验中心编.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本文发表时候作者姓名:广东省汕头.潮阳市第三中学李统轶)正文汉语作为母语,是中国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汉语(作为母语)教学圈内自上而下思想特别活跃,许多专家和教师对语文教学成效持相当严肃的态度,反思的内容已涉及到教学指导思想、教材设置、教学方法诸方面,并已达成相当成熟的共识。

问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8年,吕叔湘先生说:“十年义务教育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却是大多数人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2700课时,接近中小学全部课时的30%。

然而,每年全国有几千万青工在补课。

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会记笔记、写不了实验报告、病例。

至于硬笔书法更是众所周知的差。

”吕叔湘先生这番话成了语文教学界反思的导火索,也被认为是建国30多年—-主要是文革十年――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非正式“总结”。

1992年3月20日《文汇报》就如何改进语文教学组织了一场很有影响的讨论,陈钟粱老师再次提出那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我们的学生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最多,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却不强”。

其原因有:①语文教学过去偏重内容与篇章的分析,削弱了最基本的语言训练。

②围着一张考卷转,片面追求升学率。

③教学形式主义盛行,不讲实效。

很多老师紧随其后,有些老师指出目前的公开课(观摩、经验交流、实践、精讲……)已完全流于形式,存在以下几大弊病:①重讲轻练、以听代练。

②刻意求利、获益不多。

③重视听课、忽视评课。

有些老师指出:“当今中小学语文课的最大弊病就在于老师讲得太多”;“在工具性、实用性上下功夫”;“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有些老师强调改进阅读教学,开设快速阅读,以适应信息世界的需要。

有的老师发现高考作文题不合理,“试卷越来越长,文字越来越多,内容覆盖越扩越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教育智慧的价值观和原则,这些智慧不仅对过去的人们有启示,而且对现代人的教育和生活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以下将从孔子的思想、儒家文化和书法艺术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首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具有重要的影响。

孔子强调“教育为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改善社会的根本途径。

他主张“以德育人”,认为通过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可以塑造优秀的人格,培养高尚的人才。

这一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视,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人格,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

儒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育智慧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教育以修身为本”,认为通过修身可以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儒家思想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自律能力,强调培养人的正直、谦虚、尊重和孝道等美德。

这些价值观对于现代人的教育和生活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自律能力,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

中国古代认为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写字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个人修养。

中国书法注重笔墨纸砚的搭配,并强调健康的心态和自由的表达。

现代人在面对竞争和压力时,可以从中国书法中得到启示,学会放松心态、释放压力,同时注重细节和技巧的培养。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对现代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从孔子的思想到儒家文化,再到书法艺术,都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人格,注重全面素质教育,以及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对于我们的教育和生活都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放松心态,面对压力和挑战。

看古人的教育智慧心得体会(3篇)

看古人的教育智慧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智慧源远流长,一代代教育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通过学习古人的教育智慧,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古人教育智慧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重视品德教育古人认为,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孔子曰:“君子以德为贵。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

1. 培养诚信意识。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立身之本。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让他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 培养责任感。

古人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着家庭、国家和民族的期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3. 培养感恩之心。

古人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都要心存感激。

二、注重因材施教古人主张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一理念在当今教育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1.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古人主张“教无定法”,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古人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古人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理念对当今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注重实践教学。

我们要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一、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孔子强调“立身”,即修养自身品德。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来塑造自己的人格,从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教育中,应该重视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孔子强调“治国”,即培养人才。

孔子认为,一个良好的政治体制需要有良好的人才来支持和参与。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培养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

最后,孔子注重“和而不同”,即尊重个体差异。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擅长的领域,应该尊重个体差异,不应一概而论。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教育中,应该重视个性化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个性发展。

二、庄子教育思想的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其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着启示作用。

首先,庄子注重“自然”,即尊重自然规律。

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应违背自然。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应一味追求分数和成绩,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成为有追求、有创造力的人才。

其次,庄子强调“无为”,即顺其自然。

庄子认为,有时候适当的“无为而治”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教育中,应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

最后,庄子提出“道法自然”,即顺应天道。

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天道,即顺应自然规律,顺应自己的内心。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教育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情商,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坚强。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现代诠释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现代诠释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现代诠释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积淀丰厚,其中的智慧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以“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现代诠释”为题,探讨古代教育智慧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与价值。

一、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强调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现代社会的教育也应当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古代教育智慧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现代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怀,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古代教育智慧注重实践教育,强调学以致用。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重视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古代教育智慧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现代教育也应该重视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强调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六、开展终身教育,促进个人成长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强调终身教育,注重个人的全面成长。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终身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成长。

只有开展终身教育,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七、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智慧中国古代教育智慧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教育应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智慧。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对当下语文教学方法的启示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对当下语文教学方法的启示

( 二) 学 法上强 调诵 读揣 摩 , 渐进领 悟
古 人学 习诗 文 经典 的有 效 方法 之一 为 诵读 ,通过 诵 读 前贤 作 品 , 能够 渐渐 领悟 其 中蕴含 的道 理 。《 朱子 语类》 中记 载: “ 大 抵观 书 先须 熟读 ,使 其 言 皆若 出于 吾 之 口,继 以精 思, 使 其 意 皆若 出于 吾之 心 , 然 后可 以有得 尔 。 ’ 但 当 下语 文 教学 将 重点 放在 理解 上 , 忽 视 了知 识 集 中或 产生 厌烦 情绪 。 其次, 教 师教 学水 平和 素
质较 低 ,在 授 课 过程 中会 将 自身 的物 质 和功 利 主义 传递 给
四、 结 语
学生 , 导致 学生缺 乏 正确 的价 值观 和人 生观 。 语 文教 学 是一 门传 授科 学基 础 知 识 , 培养 学 生 良好人 格 品质 的 课程 , 但 是
项 交流 , 相 互 启发 。
关键 词 : 古代 文 学教 育 ; 语文; 教 学方 法 中 图分 类号 : G 4 2 7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6 4 0 1 ( 2 0 1 7 ) 1 7 — 0 2 4 8 — 0 1 文教 学注 入活 力 。
育 目标 、 教育 内容 、 教育 方法 。 人 的活 动都 是有 预 定 目的 的, 需要在 制定 的 目标 内展 开 活动 ,才 能 使活 动 结果 符合 自己 的需 求 。 中 国古代 文学 教育 尤其 注重 教 学方法 的有 效 性 , 比
如, 灵 活 多变 的教 学法 、 循 序渐 进 的教 学 法 , 以及 师 生 之 间 的互 动教 学法 等圜 。然而 , 当今 语文 教 学 一般采 用 传统 的教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word精品文档3页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word精品文档3页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中国的思想家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之所以重视教育,就在于教育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思想家都重视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孔学的教育观念:学思结合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

这实质上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宋代理学家张载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层人性论。

“天地之性”是本然之善性,“气质之性”则是后天形成的有美恶智愚之别的性。

明代学者王廷相又重申“习与性成”的命题,强调“习”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说:“学则不固。

”(《阳货》)学习是使人去固解蔽的重要手段,它可使人消除偏见,不固执。

王充说:“如无闻见,则无所状。

”又说“实者圣贤不能性(生)知,须任耳目以定以定情实。

”(《实知》)荀子说:“多闻曰博(广博),少闻曰浅(浅陋);多见曰闲(渊深),少见曰陋(浅薄)。

”(《修身》)、“不记,则思不起。

”、“能记得便说得,说得便行得,故始学亦不可无诵记。

”(张载《理窟?义理》),“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

人有所适也,必资乎舟车。

”(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中思考,孔子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了学思结合的学习习惯。

学习必须用心思考,思考了,就会有收获,以偏概全的学习是不会有任何收获的,这便是对孔子学思结合的思想的进一步解释。

在这两方面,孔子还提倡“好问”的精神,“学―问―思”是孔子提倡的一个连贯的过程。

他的这种学习过程的教学观念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中庸》中有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学习过程的五个环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便是对孔子这种“学―问―思”的学习过程观的最好解释与总结。

二、《学记》的教学原则:讲究辩证1.“长善救失”《学记》概括总结了致使学生学习失败的四种类型的原因:“人之学者也,或失之则多,或失之则寡,或失之则易,或失之则止。

古代教学思想对当下的启发作文

古代教学思想对当下的启发作文

古代教学思想对当下的启发作文在咱们当下这个快节奏、充满各种新奇事物的时代,有时候回头瞅瞅古代的教学思想,还真能有不少意外的启发。

就拿孔子来说吧,这位老夫子提倡的“因材施教”,放到现在那也是相当管用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学,班里同学那是性格各异,学习能力也有高有低。

有的同学脑子转得快,老师一点就通;有的同学呢,得反复琢磨才能明白。

当时我们班有个叫小李的同学,数学特别好,逻辑思维那叫一个强,每次数学考试都是名列前茅。

可一到语文,特别是写作文的时候,就抓耳挠腮,半天憋不出几个字来。

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没有一味地批评他作文写得不好,而是根据他的特点,给他推荐了一些逻辑推理类的书籍,让他先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同时,对于作文的要求,也没有像对其他擅长语文的同学那么高,而是逐步提高标准,让小李一点一点地进步。

还有小王同学,画画特别有天赋,但是学习成绩一般。

老师没有强迫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书本知识上,而是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社团,参加各种绘画比赛。

结果小王在绘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信心大增,对学习也慢慢有了兴趣,其他科目的成绩也跟着提高了不少。

这不就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如果都用一个模子去要求他们,那肯定会埋没不少人才。

再说说“启发诱导”这一思想。

古代的老师们就知道不能直接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得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课外的兴趣小组,教我们的老师就特别擅长启发诱导。

有一次,我们在研究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课题。

老师没有一开始就长篇大论地给我们讲原理,而是带我们去了学校的花园,让我们自己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

“你们看看,这株玫瑰和旁边的小草,有什么不一样?”老师笑着问我们。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说玫瑰有刺,小草没有;有的说玫瑰开花漂亮,小草不起眼。

老师接着说:“那你们再想想,为什么玫瑰能开出那么鲜艳的花,而小草大多是绿色的叶子呢?”这下可把我们难住了,大家都皱着眉头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Implic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wisdom of contemporary teaching of language teaching【摘要】中国传统教学智慧是历经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最能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其巨大适应性和优越性的文化成果。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化、片面社会化和低效化,欲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可以从古代传统教学中汲取经验,用以指导当代语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当代语文;传统教学;启示【Abstract】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re is a certain utilitarian, one-sided socialization and inefficient technology, we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seek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anci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various teaching ideas can give us inspiration in teaching.【Key words】teaching;contemporary language;traditional teaching;revelation蔡元培先生就教育问题曾指出:“教育应该采用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

”①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欧美之长”已经入驻中国,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体系。

但在百年的教学发展中,“孔墨教授之精神”却抛诸脑后。

“孔墨教授精神”是蔡元培老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代表性说法,也就是说中国现代教学应该从中国古代教学中汲取优秀思想精华以指导现代教学的发展。

但随着中国近代社会体制的落后和外来思想的冲击,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被排除在现代教学体制之外。

伴随现代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再次崛起,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优秀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1949年至今的语文教育我习惯称之为当代语文教育。

在现在我国多数省份私塾之风渐渐兴起,这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教学的部分缺失和中国传统教学中存在值得现代教学重新重视的内容。

本文将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提取智慧精华,启示当代语文教学,以建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观念。

一、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事业绵延几千年,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稳定的活动。

但是中国学生受教育后的综合素质在全世界排名的话,却无法得到一个靠前的位置。

中国受教育的学生总人数在全世界是排在第一位的。

但是,人均素质估计应该是排在全世界倒数的。

自从解放以后到现在的六十多年时间,中国的素质教育,进步并不大。

所以,中国的教育现状在某些方面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因此语文作为一门承载母语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当代教学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

(一)语文教学目的与教学原则功利化所谓功利,就是说主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并运用一定的手段所获取的物质利益。

②而这里所说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原则功利化指教学所追求的是眼前的功效和利益。

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主,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并以百分比的方式作为教学结果的表现方式。

语文教学活动对比其他学科,应更加注重人文性,更倾向于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正确培养。

而功利化的表现使语文教学活动流向世俗,破坏了语文本身的人文精神。

(二)语文教学内容与师生观念片面社会化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是通过社会接触将自己的行为、准则向社会普遍标准靠拢,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物质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产生不平衡的发展,使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片面进行,表现为教学内容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偏向社会技术的传授,而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因与社会物质生活接轨较少而被忽视。

语文学科的内容是文本与精神相统一的,是主观与客观相①钱永生.孔墨教授之精神与大学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6,(4),77.②杨光钦.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4, (1),18.结合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

但社会化是许多精神内被忽视,仅仅是对文本惊醒形式化的解读。

在师生观念上,当代社会师生观念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自由与平等的,认为教师所授不必全部接受,应有个人观念,但有时这种追求社会平等关系趋于片面,忽视了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使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展开。

(三)语文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低效化效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数量。

而这里所说的低效,就是指在教学单位时间内,即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教学过程不当导致所达到的教学水平无法满足社会一般需求。

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双向互动成为摆设,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后学生高分低能、“仲永”现象①、博而不精、高学历犯罪形象、人才向外流失等。

二、中国古代教学智慧与当代语文教学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欧美之长已进入中国百余年,其思想已经形成一定体系。

取长补短固然是好,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其向外寻求,不如回归本源。

中华文化五千年,教育事业也同样发展了五千年,这五千年的发展同样提供给我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是被我们忽视了而已。

欲解决当代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经历重重考验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其实已有了许多经验。

即蔡元培老先生所说的“孔墨教授之精神”。

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各家各派关于教学的思想浩如烟海,从中我们寻求智慧,用以对现代教学进行指导。

(一)教学目的——德才兼备纵观中国历史,儒家的教学目的是“君子”,即“仁”“义”“礼”“智”“信”皆具的人;魏晋时期对教学目标的阐释是“得意忘言”、“穷理尽性”、“越名教而知自然”;南宋时期则有“培养德才兼备,文物相资,博学多才的人才”的说法。

由此我们看出,尽管时代流派有所不同,但在教学目的上,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即“德才兼备”。

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国之栋梁。

对比现代教学目的的功利化,中国古代教学目的不是短时间内的效益,而是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受教者成为德才兼备的、对社会发展带来长久利益的贤才。

“德”在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德者,得也。

外得于人,内得于心。

”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内得于心,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才”,不仅指人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包括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利用起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能力。

《左传》中写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讲求“立德”、“立功”、“立言”,这里立德为首。

《中庸》总纲中也提到“尊德性而道问①具体内容参见王安石的作品《伤仲永》学”。

这都表现了中国传统教学以伦理道德为最高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德才兼备应“以德为本,由才成德”,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道,一个人若能自处在仁义中,那就是获得了最高的美德若是不能达到仁的地步,那就不能说获得了智慧。

在《八佾》中也认为,一个人没有仁的心,就算有礼的意识和奏乐的技能也是没用的。

这都说明了以德为本的观点。

同时,“未知,焉得仁”的观点又说明学生会在掌握广博的知识、智能良好发展后进一步够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

事实上,我们无法准确分别德与才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德培养与才能提升在学校教学中不可有所偏颇,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了解,“德才”所展现出的教学目标,是古人对学生坚定的意志、勤学好问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和重视,以及将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共同发展作为预期目标而前进。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目标的索要培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既具有丰富的到的认知,又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还具有完善的道德行为,并由德成才,由仁而知的人。

这种教学目的观是人文性与功利性的完美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完美体现。

语文教学更是需要确立德才兼备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积极向上的对社会有力的人。

(二)教学原则——讲求实用教学原则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在现代教学追求就业率升学率的功利化教学原则下,许多教学原则被教育者忽略,造成学生的教学结果产生落差。

重新把握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传统的教育原则具有丰富性、形式多样,在教学活动中虽未明确提出教学原则这一明确概念,但就其发展表现过程,可以概括为“讲求实用”。

其中,“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四大教学原则是我们最为值得借鉴的方面。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中国教育家孔老夫子在因材施教方面堪称楷模。

孔子重“知人”,他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在《论语》中,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科教学:对颜渊、闵子骞、冉伯牛等重视德行教育;宰我、子贡则注重语言口才方面的培养;子游、子夏着重向文学方面靠拢;对冉有和季路则注重仕途政事的说教。

《学记》中总结“多、寡、易、止”①四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对此提出“长善而救失”,意思是说师者要能够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重视因材施教,能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②2.“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孟子提出“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纵之”,表明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启发教学成功的保证。

朱熹提出“指引者,师之功也”,即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①指在学习过程中贪多、求少、认为知识简单和半途而废②代新杰.学记中的学生观发微.[J].《兰台世界》.辽宁教育研究所,2012, (3),45.不是授而是引。

①3.“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颜回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这里的“循循”就是循序而有步骤的施教。

学记中用“学箕”、“学裘”等具体事例来说明学生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孟子用水流比喻教学积渐而进的过程。

朱熹总结前人,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概念。

4.“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所谓“温故”就是再次学习已经知道的知识。

但是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一定会运用,因此在“温故”的过程中,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再次理解,达到“知新”,即得到不曾体会到的新的知识。

语文教学具有灵活性,文本内容的深度与教师的授课是息息相关的。

在授课中,教师应用切实而有效的教学原则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中国传统教学原则符合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思维发展心理,认知过程的客观规律。

是从学生本身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社会效率上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