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平武中学赵勤财
最近学习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朱子读书法》。

下面谈的就是《朱子读书法》给我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秩序渐进与“博”“精”结合
朱熹说:“群书先后缓急失其序,则迂回艰苦而不切于其身;每书诵读考索失其序,则匆遽急迫而无得于其心,皆非读书之法也。

”“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平天下事。

”“先《论》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

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句字,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紊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不敢志乎彼。

如是循序而进焉,则志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疾。


这些话强调了读书要有次序,即群书先后缓急之序和每书诵读考索之序,并且进行了分析,要求根据个人能力所及,订出计划,严格遵守。

由此看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接受心理,灵活处理教材的顺序,尤其是选修课的顺序。

必修课是基础,而我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就需要在必修上花费主要精力和时间;选修课是提高,而大部分学校都是由应试而选,学生无自主权,所以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就少得多。

其实,我们的教学应该先把必修课上完再上选修课,因为选修课的编写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

但是,我们四川省却统一要求每学期一本必修一本选修,而学生学选修相当吃力,这显然不是循序渐进。

另外,我们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讲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且要具体:第一,新旧知识之间的比例应当在10—15%比100%之间最恰当;第二,要根据个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时间规划;第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住各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第四,检查学习新学科所应具备的旧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五,及时弥补欠缺的旧知识并复习遗忘了的知识;第六,选取适合自己学习的书。

在谈到“博”与“精”时朱熹说:“凡读一件便精这一件。

一件看得精,其他书亦易看……大率学者喜博,而尝病不精,泛滥诸书,不若精熟于一也。

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

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他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特别突出了“精”的重要性,指出先读“精”,然后才能举一反三,才容易“博”。

而现在的学风与朱熹所处时代相同,很多人只知以博来炫耀自己,却在细节上经常出错,其根本原因就是读书不精。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当然要知识广博,但是,要成为学者型教师或骨干教师,就必须把“精”与“博”结合起来,否则,就容易出知识性错误而不自知,贻害学生。

要做到“博”与“精”结合,这样做可能效果比较好:第一,从读一本收入手,逐步扩大到一套书,再由一套书进而跨入一类书,然后从这一大类书跨入其他门类的书;第二,在求博的同时精修一门;第三,把精读、略读、浏览结合起来。

因为列宁曾以自己的经验劝告他的弟弟说:“最后有系统地研究点东西,不然这样一般地‘读’没有多大好处。

”鲁迅也认为“务为泛览,略得影响”。

二、熟读精思与质疑解疑
朱熹说:“凡读书且要熟读,不可只管思。

读得通贯后而义理自出。

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出,心下若荐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看文字须入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脱离。

若只细细地看过,恐终久不能得脱离。

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

大凡看文字若有晓不得处,须著下死工夫,直要见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粗心大意不得。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这些话告诉我们,读书时要熟读精思,并且要善于质疑解疑。

现在有些人,看书一览便了事,不肯下苦功夫,这实在是学好语文的一大障碍,确实应该向朱熹学习这种思想。

根据朱子的见解,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主要是精读课文时)要有以下方法和步骤:第一,嘴里读,心里讲。

读书,不仅要放出声来读,还要在读的时候,心里把字句的意义随着讲,还要在读的时候,心里把字句的意义随着讲。

这样一面读,一面讲,实践证明,容易读熟,容易记忆。

第二,先分析,勤思考。

读书,先在理解。

如果一味苦读,不知其义,只是白费工夫,毫无收获。

理解,不仅是懂得字音字义、文句内容、句法结构等,而是要进一步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要这样做,就得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勤于思考。

第三,读得熟,记得牢。

读书,不仅要读,还要读熟。

读得熟,才能记得牢;记得牢,才能运用自如。

怎样才能把书读熟呢?前面说的“嘴里读,心里讲”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读书的熟读精思,实际与质疑解疑是密不可分的,而质疑解疑,也就是指我们在读书中有所猜测,并不盲目地顺从书本里的一切知识、观点、感情;是通过猜测、分析、论证、推断,对书本知识提出一定的疑问,并求得疑问的解答。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提倡创新,而朱熹倡导的这种质疑解疑的方法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因为这样“无疑—有疑—多疑—释疑—无疑”的过程,具有求异性思考因素,能发挥超常的、独特的思维能力,使其结出超过常规而有独到之处的思维果实。

我们现在面对的很多学生,心理脆弱,害怕困难,而朱熹提倡的“熟读精思与质疑解疑”的读书方法,正好能让读者在反复的读与思的过程中经受一定的精神劳动的负荷和压力,面对困难,锐意进取。

当然,朱熹的这种读书方法也容易让学生厌学,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注意,纠正这种缺点。

首先,要确立阅读的兴趣与信心,把兴趣与信心作为抗压的动力;其次,思考问题要锐意进取,不知难而退;最后,要敢于面对难点,突破难点。

三、切已体察与躬行践履
朱熹说:“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已为一。

而今人之道理在这里,自家在外面,原不曾相干涉。

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

”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读书与自身修养结合起来,也就是读书的“入”与“出”及“知”与“行”的统一。

所谓“入”与“出”,就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具有接受信息、消化信息、输出信息的通
盘考虑,经过吸收与消化,将获得的知识,加进自己的体会与创见,然后转化为新知识,起到向社会扩大知识的输出作用。

而善于“入”是指读者要有切身的体会与创见,善于“出”,是指能把体会与创见彻底地表达出来,诉诸社会。

如果不去思考表述体会与创见的动机,读书就很难督促读者去深入思考钻研;反之,如果读书不能首先去消化知识,表述的目的也会落空。

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入”善“出”。

这种“切已体察与躬行践履”的读书法,也对当今社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今,许多人之所以失去了道德底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读书时没有做到“切已体察与躬行践履”,把“知”与“行”割裂开来,正如朱熹批评的那样“人之道理在这里,自家在外面,原不曾相干涉”。

因此,我们为了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大力提倡“切已体察与躬行践履”的优良读书风气。

如果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感性知识,体会作品的意境,掌握其精神实质。

心理学研究证明,运用自己的经验来阅读作品,利于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得到“弦外之音”。

第二,适当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第三,鼓励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向人民学习。

如社会调查、参加劳动等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接触生活。

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志气,陶冶情操,还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观访问,游览名山大川和人文景观,广交良师益友。

第四、联系自身实际,读写结合,在应用中学习。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语文学习的长处和短处,针对实际,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可以读完后写心得体会或书评,也可以为了写作去阅读,寻找写作材料。

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办法,它可以促进思考、强化记忆、加深理解以至有所创造,是一种应当大力提倡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总之,以上三个方面既对我校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又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并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借鉴,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为山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