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对王氏有着婚前的深情浪漫的追慕

合集下载

李商隐诗作《夜雨寄北》的鉴赏

李商隐诗作《夜雨寄北》的鉴赏

李商隐诗作《夜雨寄北》的鉴赏李商隐诗作《夜雨寄北》的鉴赏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运用重复和衬托的手法,虚实相合构建别离的意境,用质朴的语言,在伤别离、诉离愁的古代诗作中独树一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作《夜雨寄北》的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雨寄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系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在文学史上与唐朝诗人杜牧合称“小李杜”,在晚唐诗坛上极负盛名。

李商隐的传世之作很多,最能代表李商隐艺术成就的是那些无题诗和咏史诗。

《夜雨寄北》即景抒情,独具特色,艺术性很高。

欣赏这一首抒情小诗,会让我们对他的艺术风格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夜间下着雨;“寄北”,寄给北方之人,“北”,代指他所寄的人。

《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妻子。

可见是寄给妻子的诗。

李商隐之妻是当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王氏。

据有人考证,李商隐客居巴蜀时,王氏已过世,而这首诗正是李商隐在巴蜀时所作,所以怀疑是寄给妻子的观点,而应看成是寄给在长安的朋友的较近情理。

我们说这么看来未免有些片面。

一方面,从诗的内容看,诗所表达的感情还是夫妻之情的可能性大一些;另一方面,诗是艺术作品,诗中的形象可以看成是艺术形象,未必就是现实中的人物。

其次,即使王氏已死,为什么就不能写这样的诗呢?王氏死了,诗人怀念之至,写下此诗更见爱妻之切,诗的感情就更深沉,更感人了。

文学史上写给已故人的诗也是有的。

所以,我们仍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王氏之死不足以否认这一点。

这首诗作于宣宗大中二年(848年)。

当时,李商隐在剑南节度使帐下充任幕僚,客居巴蜀,可以说是宦游天涯,远离故土,举目无亲。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两种设想:一是李商隐有一天忽然收到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回家团聚。

时值寒秋,夜雨绵绵,诗人手捧来信,怀念远方的妻子,遂提笔写下此诗。

一是深秋之夜,窗外雨声不断,诗人怀念妻子,久难入睡,脑海里浮现着和妻子分手时的情景:温柔的妻子拉着他的手,含着热泪问他何时回家团聚。

【课外阅读】朦胧婉曲,深情绵邈李商隐爱情诗赏读 (2)

【课外阅读】朦胧婉曲,深情绵邈李商隐爱情诗赏读 (2)

【课外阅读】朦胧婉曲,深情绵邈——李商隐爱情诗赏读李商隐生活在由衰弱直至走向灭亡的晚唐时期,由于受“牛李党争”的牵累,一生空负才情和抱负,政治上失意,爱情上也是苦恼重重,几次恋爱,都以失败和痛苦而告终。

他的爱情诗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深情绵邈之美。

李商隐青年时期,先后与洛阳富商之女柳枝、女道士宋真人相恋,但最终均以悲剧告终。

他和柳枝的约会,却因朋友的一次恶作剧而阴差阳错,柳枝于当年冬天嫁作他人妇。

对此,义山伤感不已,作《柳枝诗》五首,让堂兄李让山(柳枝的邻居)题在柳枝的旧居上。

五首诗是诗人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高尚情操的表白,反映了诗人对初恋的难忘和遗憾。

太和九年(即公元835年),二十三岁的青年诗人,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在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他年轻貌美,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但两个多月后,这段情感却因不为礼教和清规的容许而又一次无果而终。

这些都在诗人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荡人心魄的《无题》诗大约即成于此时。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难、分别难,点出诗人相爱的环境恶劣:东风无力,百花凋残。

凄婉悲凉氛围的铺设,为诗作的主题作了渲染和铺垫。

诗中没有情人间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没有两个人之间的肤接鬓磨、长相厮守,也没有呼天抢地、冬雷夏雪的惊天动地。

有的只是“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为给心爱之人送去温暖和光明,即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体现了年轻诗人对爱的渴求和不惜用生命寻求爱的辉煌。

诗的颔联自然也成了流传千古、长叹不衰的爱情绝唱。

颈联,诗人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晓妆临镜”“月下吟咏”两个生活场景,意在表达岁月无情人有情,即使青春不再,容颜已改,也不会改变对她的一往深情。

这两个场景最容易使人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在意中人最需要支持时,对方心有灵犀送来细致入微的体贴与关怀。

浅析李商隐悼念亡妻之诗作

浅析李商隐悼念亡妻之诗作

浅析李商隐悼念亡妻之诗作作者:陈悦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0期摘要:李商隐为亡妻王氏而作的悼亡诗主要以故宅、七夕、羁旅为创作背景,表达了对亡妻的追忆悼念、对幼子的怜爱之情和对身世浮沉、羁旅愁苦、生活艰难的慨叹之情。

其悼亡诗的局限性表现为极少关注所悼之人和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关键词:李商隐;悼念亡妻;诗作研究一、内容综述李商隐悼亡诗的对象,一为亡妻,二为故友。

此处论述以其悼念亡妻之诗作为主。

838年,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失利,赴王茂元幕下,王茂元爱其才华,把女儿嫁给他。

李商隐写下许多关于二人甜蜜婚姻的诗作,如《东南》、《韩同年新居钱韩西迎家室戏赠》等。

王氏于851年去世,李商隐为亡妻王氏写下了多首悼亡诗。

《锦瑟》是李商隐传世名作之一,关于《锦瑟》的主题,其一认为李商隐《房中曲》中“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一句与《锦瑟》一诗寓意略同,是以锦瑟起兴,非专赋锦瑟也。

我同意此观点,亦将《锦瑟》归为悼亡诗之一。

《房中曲》是李商隐为亡妻而作的悼亡诗代表作之一。

王氏之死给李商隐带来了极大悲痛。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己不见,锦瑟长于人”,妻子在最后一次离别之时似乎己预感到了生命即将陨落,因此还未开口,悲痛之感就油然而生,而当李商隐终于归来却要面对妻子亡故的消息时,内心悲痛就更为沉重。

李商隐对亡妻感情极深,也只有此至深之情,才造就了许多为其而作的悼亡诗。

封建礼教下,古人常有“重友轻妻”观念,李商隐却因为妻子去世而推脱了亲友的宴饮之邀,有《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一诗为证。

此诗运用多处典故,直接抒情,表达了沉重的悼亡之情。

颔联“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中,上句对环境进行描写,描绘出室内空空、重帘垂地之景象,对句则巧妙化用了潘岳的《悼亡诗》“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尘满床,簟竟空,景物依然,人事全非,悲痛之情更显可悲。

颈联直接抒情,“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一句以“嵇氏幼男”、“左家娇女”借指自己的幼子衮师和女儿。

李商隐与王氏的生死爱情

李商隐与王氏的生死爱情

李商隐与王氏的生死爱情感情两度受挫,李商隐的爱如同大海的一叶扁舟,不知道驶向何方。

而爱妻王氏,让这个浪漫的才子有了家的温馨,有了爱的归属。

王氏,因为其显赫的王侯之女地位,王氏父亲的官场起落,也影响了李商隐的仕途,可是王氏对李商隐的爱,是那么的纯粹。

王氏,这位心高气傲的侯门之女,不贪慕豪宅华屋,锦衣玉食,甘愿洗尽铅华,与李商隐过着清风伴明月的清苦日子。

李商隐也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两人早晨一起去采撷草尖上的晨露,黄昏去看绝美的夕阳,人世间的万物,因为有了爱情而充满了温暖,零落的心,因为有了爱人的牵挂而不再孤单。

朝朝暮暮,暮暮朝朝,李商隐期望着这样幸福地陪着爱妻一直到老,甘苦相守,粗茶淡饭,亦甘之如饴。

可是人有生老病死,无法逃脱的劫数让爱妻早逝,顷刻间日月无光,万物无彩,抚尸大哭,世界上最爱李商隐的那个人,带走了诗人的心。

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

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

——李商隐《夜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房中唯有王氏生前弹奏的锦瑟,物在人亡,睹物增悲。

身为丈夫的李商隐无限追悔,他一次又一次地以诗的形式向亡妻诉说衷情,诉说让人难以承受的思念之重,与让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李商隐《正月崇让宅》风起月晕,朦胧迷茫。

恍惚间妻子余香犹在,似真似梦。

唯有天地间至情,方显神灵可通;唯有人世间至爱,才能独悟心语。

李商隐的爱情精选

李商隐的爱情精选

李商隐是著名的晚唐诗人,虽然怀才不遇在官场上不得志,但却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很好,晚唐国势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商隐却能将唐诗再创顶峰,实在难得。

李商隐的爱情
李商隐在情感的表露上向来多加掩饰,他的诗文也常常是晦涩难懂,不过据我们所知的一共有三四段感情,其中有一段未遂的初恋是得到他自己成认的。

那个女孩叫柳枝,年芳十七,善通音律,住在李商隐堂兄李让山的隔壁。

有一次柳枝因为听到李让山吟诵李商隐的诗歌后甚是爱慕,于是将衣带打结拜托李让山转交给李商隐。

次日,李商隐与李让山散步路过柳枝家门口,而此时柳枝正好束起发髻,抱着扇子站在门口,或许唐朝年间社会较为开放,因此二人碰面之后马上就相约三天后见面。

谁知当时,李商隐突然接到令狐绹的急荐得马上赶去长安赴考,于是二人失之交臂。

后来他再次回到洛阳时,就从堂兄口中听闻柳枝已经另有所属的消息,于是暗生感伤,却也无可奈何,尽管二人并没有过多交集,但后来他作下?柳枝五首?纪念这段感情,想必李商隐当时对柳枝很是动心。

后来李商隐娶了王氏为妻,二人虽聚少离多,但婚后感情很好,只可惜夫妻缘分不长,仅十二年妻子就去世了。

此后李商隐作了很多悼念的情诗,可见他对妻子也是一往情深。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
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

唐朝名人的爱情:李商隐

唐朝名人的爱情:李商隐

唐朝名人的爱情: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看重李商隐,延揽入幕僚,并把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李商隐。

王氏是一个知书达理、温柔体贴、美丽多情的好妻子。

她不嫌弃李商隐,亲自操持家务,给丈夫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使丈夫那颗饱经磨难和委屈的灵魂得到安歇和安慰。

李商隐和她的感情很深很深,即使在外漂泊也时刻记挂着亲爱的妻子,盼望着团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他们的夫妻之情是多么的深厚呵!可是,爱情是敌不过政治的风浪的。

由于李商隐的婚姻背景,成为“牛党”打击排挤的对象。

李商隐是一介书生,不想参与政治是非,只是想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做点事情。

问题是,一旦卷入了“党争”,就由不得个人了,要顺利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很难很难了!李商隐性情极为敏感,也相对脆弱,横身于这样的政治是非漩涡中,又背负着这样巨大的思想压力,他极端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只有在爱妻那里才能得到生活的希望与勇气,要不,就沉溺在诗酒当中。

现实的窘迫愈发刺激了李商隐的心灵沿着一条充满着瑰丽色彩的奇幻的道路前进,极大量的调动了潜意识里储备的想像——并用这种想象编织出动人凄切的爱情诗篇,其实这是李商隐对现实重压的一种情绪宣泄。

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

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 也有猜测,《锦瑟》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断裂比喻妻子去世。

李商隐交游的女性不多,他没有机会和条件去接触那些貌若天仙一般的女性,现在只是知道,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在玉阳山学过几天道,和那里的尼姑有过瓜葛。

但是,道观的清规戒律是相当严厉的,不可能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神秘和异样的情感环境,发生炽烈的爱恋,最多也是互相欣赏而已,要想发生进一步的关系,怕只能在梦里了!那位柳枝姑娘,倒是很真确的。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情书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情书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情书
摘要:
1.李商隐简介
2.李商隐与妻子的爱情故事
3.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情书内容
4.情书背后的深情与历史价值
正文: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深情而缠绵。

他的爱情生活也如同他的诗歌一样,充满了浪漫与深情。

李商隐与妻子王氏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

两人自幼相识,青梅竹马,长大后更是情投意合,结为夫妻。

他们的爱情,既有童年的纯真,又有成年的深情,历经磨难,却始终不改初心。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情书,是历史上著名的情书之一。

他在信中,以最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他对妻子的爱意。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样的诗句,充满了深情与浪漫,让人不禁为他们的爱情动容。

这份情书,不仅是李商隐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与爱意,也是他们对爱情忠诚的誓言。

它不仅展现了李商隐的文学才华,也揭示了他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这份情书,历经千年,仍然闪耀着深情的光芒,为我们展示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总的来说,李商隐的情书,不仅是他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是他对爱情理念的诠释,更是他对历史和后人的深情告白。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评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评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评析原文:《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评析:这首《无题》是诗人婚前追慕妻子、两人深挚相爱的恋歌。

李商隐二十六岁考中进士,第二年春天即到泾川(今甘肃)王茂元幕府为掌书记,并得侍御史衔(《旧唐书》本传)。

汉代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后世因通称御史府为兰台寺。

诗末“走马兰台类转蓬”句可证这诗正作于泾川时候。

第一联说昨天晚上,在画楼西畔、桂堂东面和她甜蜜的幽会。

“昨夜”复叠,强调这是难得的相会的时刻,是令人消魂的时刻。

作者采用环境气氛的烘染和象征的手法,把自己心中的追求婉曲地表露出来。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春宵!天空缀着稀稀点点的星儿,微微的春飔轻轻地吹拂。

在这种恬静的春夜,同自己的心上人相遇,是人生最惬意的事。

《诗·绸缪》中写到“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邂逅”,“今夕何夕,见此粲者(美女)”。

“昨夜星辰”正暗用了《绸缪》篇抒写男女相爱及夜间邂逅相会的情景。

而“风”,又有男女相恋的特定情韵。

再加上“画楼”、“桂堂”,就使这一相遇的环境充满着温馨的诗情和缠绵的意绪。

二、三两联用的是倒折法。

“送钩”、“射覆”都是酒席上的游戏:席间各分为两座(隔座),或称两曹(分曹)即两班人,有时传送酒钩,叫对座猜;有时覆物于盂,让匹曹射,以中否角胜负,负者罚酒。

三联说的即是今晚的事:你在私宅“送钩”、“射覆”,酒暖灯红,好不热闹,而我却不能身与其中,徒羡望而不可即也。

赵臣瑗《山满楼唐诗七律笺注》云:“此义山在茂元家窃窥其闺人而为之。

”弃去“窃”字,这个见解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不与其中,未能和心上人相近,诗人充满着寂寥和惘怅。

但心中热烈的爱情,化成了执着的追求,他想插上双翅飞到她身边,可是“身无彩凤双飞翼”。

他深信不仅是自己眷眷于她,而且意中人也和自己心心相印,正如犀角之两端,有白理如线相彻。

李商隐的爱情诗鉴赏

李商隐的爱情诗鉴赏

李商隐的爱情诗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商隐的爱情诗鉴赏李商隐的爱情诗鉴赏导语: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以写爱情诗著称。

李商隐爱情故事

李商隐爱情故事

李商隐爱情故事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深情的爱情诗闻名于世。

他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让人动容。

李商隐少年时代,家境优渥,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文思
敏捷,才华横溢。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邂逅了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名叫王氏。

王氏容貌娇艳,举止优雅,深得李商隐的喜爱。

两人情投意合,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他们相互倾诉心声,互诉衷肠,共同谱写
了一曲动人的爱情之歌。

李商隐为王氏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锦瑟》、《夜雨寄北》等,这些诗篇流传至今,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这段美好的爱情悄然发生了变化。

李商隐因为家族的原因,被迫离开了故乡,前往他乡谋生。

他们的爱情因此受到了考验,距离让两人的感情愈发深沉。

李商隐在异乡思念故土和心爱的人,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无题》等诗篇,表达了对故乡和爱人的深情思念。

然而,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拉开,最终还是让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

李商隐在
异乡遇到了另一位女子,而王氏也在故乡嫁给了他乡的一位贤良之士。

他们的爱情故事,就此画上了句号。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虽然最终没有圆满,却依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感动
了后人。

他的爱情经历,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它让人感到幸福,也让人感到痛苦。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或许并不完美,但它却是真实的,充满了情感的真挚和执着。

这段爱情故事,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了永恒的传奇。

李商隐《为有》赏析:女性婚姻生活的复杂情感与爱情渴望的展现

李商隐《为有》赏析:女性婚姻生活的复杂情感与爱情渴望的展现

李商隐《为有》赏析:女性婚姻生活的复杂情感与爱情渴望的展现李商隐的《为有》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和含蓄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婚姻生活中女性的复杂情感和对爱情的渴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美,京城寒冬已过只怕春宵短暂。

没来由地嫁了个做官的丈夫,不贪恋温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2、注释云屏:雕饰着云母图案的屏风,古代皇家或富贵人家所用。

凤城:此指京城。

无端:没来由。

金龟婿:佩带金龟(即作官)的丈夫。

《新唐书·车服志》:“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难以精确考证,朱世英推测此诗大约写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之间,即李德裕罢相以后,诗人之妻王氏去世之前。

这段时间李商隐个人和家庭的处境都十分艰难。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诗歌一、二句描述一对宦家夫妇的怨情。

开头用“为有”二字把怨苦的缘由提示出来。

“云屏”,说明闺房陈设富丽。

金屋藏娇,两情缱绻,当春风送暖,京城寒尽之时,便双双地怕起春宵来了。

丈夫既富且贵,妻子年轻貌美,两人处在云屏环列的闺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气候宜人,理应有春宵苦短之感,应该不会产生“怕”的心情。

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处,这就造成一种悬念引人追询答案。

三、四句通过少妇的口说出“怕春宵”的原因。

冬寒已尽,衾枕香暖,两口子情意款洽,本应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个身佩金龟的做官夫婿,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闺房里,实在不是滋味。

这些似是枕畔之言,当丈夫正欲起身离去时,妻子对他说了这番话,又好像是埋怨自己,流露出类似“悔教夫婿觅封侯”那样一种痴情;或是责怪丈夫,向他倾诉“孤鹤从来不得眠”的苦衷。

“无端”二字活画出这位少妇娇嗔的口吻,表达了她对丈夫、对春宵爱恋的深情。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导语: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下面是关于李商隐的爱情故事,欢迎参考!中国古代的诗人都有一颗想要入仕的心思,但是大部分诗歌文学成就较高的文人,在仕途上都不顺利,以至于古往今来的隐逸派诗人只多不少。

李商隐也是其中的一员,虽自称是皇室宗亲,但是却无人理他,估计是很远的皇室宗亲了吧,这对他的仕途没有任何帮助。

文人都需要推荐和知遇,因为文人本身,说得不好听是生活水平比较一般,有些甚至比较穷,不事生产,根本活不下去。

前半生的他基本上平平淡淡,直到19岁时,才被当时的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赏识,令狐楚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有了一个好的靠山之后,李商隐便能专心科考,可惜的是晚唐官府渐渐腐朽,李商隐考了多次还是没考上,令狐楚的儿子一次便考上了,这当然不是才华能力的问题,大家都懂的,后来李商隐实在太烦躁,就给令狐楚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发发牢骚,当年中举,与令狐楚的施压脱不了关系。

但是可惜的是,晚唐时期牛李之争如火如荼,刚考上进士不久的李商隐被王茂元给招为了女婿,把女儿王晏媄嫁给了他,但是王茂元当时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

这下子,李商隐就开始被唾骂了,说他抛弃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令狐家,离开牛党去了李党,中间的波折起伏不多赘述。

李商隐的成就是诗,而且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情诗。

部分原因在于李商隐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容易被人视为丰富的爱情体验的表达。

诗人重感情,李商隐是其中的翘楚。

李商隐在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之后,便跟随在令狐楚的身边学习,令狐楚还有一个女儿,叫令狐函玉,青梅竹马的桥段就来了,但是李商隐这个人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认为自己出身不高(虽自诩李唐宗亲,但是那并没有什么作用,他自己也明白),又没钱,还没有考取功名,于是,一段姻缘便错过了。

之后,太和九年,李商隐上玉阳东峰学道,遇到了一个女道士宋华阳,李商隐有诗《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曲折的记述了这一件故事,但是超出常规戒律,道士的清规戒律可一点都不比佛教的弱,这段感情被发现后便只能悲痛分离。

无题(锦瑟)

无题(锦瑟)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典故3、鲛人泣珠 南海水中有鲛,在水中生活像鱼一 样,从来不放弃纺织的工作,它哭的时候能 哭出珍珠来(它的眼泪是珍珠)
纯洁、破灭、凄美。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 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 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 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 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 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沧海、明月、明珠、泪 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在诗人笔 下,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 带有哀婉的妙境。
旷世情种——李商隐【其情】
3、荷花——青梅竹马的恋人。
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 花”的恋人,两人十分恩爱。在他进京赶考前一 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 李商隐 后的时光。这段悲剧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以后 的诗中他常以荷花为题也是对旧情的眷恋。
旷世情种——李商隐【其情】
美好、迷惘、飘渺
典故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 为人所见,但在日光煦照下它那 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 般升腾到空中。这种光气只能在 远观时才可见,近处是看不到的。
蓝田美玉的精气只能远观而得,这代表了一种 美好的理想,只能远观,却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 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旷世情种——李商隐【其情】Biblioteka 2、宋华阳——超越世俗的爱恋。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 山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 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 引,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 李商隐 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然短暂的欢娱,无望 的恋情,却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全诗赏析

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全诗赏析

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全诗赏析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全诗赏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全诗赏析,欢迎阅览。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题解:崇让宅在东都洛阳,是李商隐岳父王茂元的宅邸,也是他和妻子经常居住的地方。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寄内”和“悼亡”两说。

绝大多数人还是把它看作悼亡诗。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诗意图李商隐与妻子的感情十分深厚。

他半生沦落,长年辗转于外做幕僚,王氏一人在家抚养子女,生活清苦,却毫无怨言。

大中五年(851),诗人罢幕归家,妻子王氏已经病故。

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的诗人不能自拔,在妻子住过的崇让宅里流连忘返,写下了一大批催人泪下的优秀诗篇。

其诗集中明确以崇让宅为题的有好几篇,这是其中之一。

句解: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这是崇让宅的景物描写。

初秋的寒露,如同霰雪一般纷纷飘落在池塘里;秋风吹过寒塘,只听得风摇翠竹,飒飒作响,像是发出悲泣的声音。

霰雪是细小冰粒组成的小雪。

农历七月底的秋露还远远不能称之为雪,但在诗人的眼里却是白露苍苍,一片凄凉。

“回塘”,即曲水池。

曲池前横,修竹万杆,本是清幽之地。

“露”和“风”的点染立刻使景物带上了浓重的悲切气氛。

风吹竹林是很平常的景象,但在伤心人听来,即如悲泣一般。

很明显,诗人把自己的悲伤赋予了眼前事物。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变幻无常的人生本来就聚少离多,那红荷为什么也零落分散呢?“浮世”就是浮生,是说人生在世,生命短暂,而又漂泊沉沦,浮游于世。

“聚散”在这里是偏意词,不是分别指聚合和离别,而是侧重说“散”,即离别。

“红蕖”,红色的荷花。

“离披”,分散、零落之意。

此联前一句由景物描写转到人生的感慨,既是指筵终席散,大家又当别去,各自分离;更是指本来就聚少离多的妻子如今独自离去,再无相聚之时。

浅谈元稹李商隐的爱情诗

浅谈元稹李商隐的爱情诗

浅谈元稹李商隐的爱情诗浅谈元稹李商隐的爱情诗爱情作为一种情感,成就了古今中外多少凄美感人的故事。

爱情作为一种题材,又占据了文学上的大壁江山,尤其在诗歌中,又把对这种感情的迷恋,追忆,回味,探问和思考发挥得淋漓尽致。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

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

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

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爱情”。

从百科里对爱情的解释就可以看出,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体,爱的物质载体让情感具体真实。

爱的精神寄托又让情感得以升华,隽永深刻。

元李二人的爱情诗之所以在今天还能让无数读者强烈共鸣,就是因为他们对这种灵肉的捕捉细腻周到,使人感同身受。

然而细细品味,二人的诗又不尽相同,元李二人于一字一句之间灵肉倾向的差异十分鲜明。

一、写作手法上,于细腻之中各见千秋作为一位典型的才子型作家,元稹性敏才高,风流多情。

无论是他的艳情诗还是悼亡诗,均以细致入微的描写,真实可感的情致让读者可以触,可以摸,可以伤,可以感。

“半欲天明天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娃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春晓》)这是元稹集中的一首诗,同样在一个春天,空气中同样弥漫着花香,四十多岁的元稹清晨醒来,突然听到了寺庙里的钟声,他突然想起,二十前年的春天,那个娇羞妩媚的女子,她叫莺莺,她的声音正如窗外的莺啼一样美好,晓钟响了,她要回去了,当时他是那样的不舍……元稹与莺莺的故事或许在他自己写的《莺莺传》里,或许在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我们不得而知。

苍老使人苦闷,回忆使人伤怀,年老的作者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幕一幕,依旧清晰,他细腻的笔触下,视觉上半明半暗的天色,嗅觉上时有时无的花香,感觉上似醒非醒的混沌,听觉上若即若离的情人,全都跃然纸上,飘然脑海。

这是作者久经沉淀的爱情以极其现实直白的方式再现。

说点唐诗:李商隐夜雨寄北其实是人鬼情未了

说点唐诗:李商隐夜雨寄北其实是人鬼情未了

说点唐诗:李商隐夜雨寄北其实是人鬼情未了沿着唐诗的地图,沿长江西上,穿越重重险阻、惊涛骇浪的三峡,落脚在山城夔州的江面上。

这是唐朝大中6年,公元852年,可能是七月到九月的某一个夜晚。

当时坐镇江山的,是至圣至明,具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辅助他的国相中,有一个就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令狐绹。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炙手可热的令狐国相的一个朋友,此刻却冷冷清清在一条漂泊的船上,贤明天子没有照顾他,一代国相也没有眷顾他,两个领导都不看顾他,那就等于命运不肯顾他,只有巴山上空的积雨云,在浓浓的夜色中倾泻下来。

雨落在巴山上,雨打在江面上,雨敲在船篷上,雨落在他落寞的心里,纠纠结结,连绵不息,涨满秋池,溢满心怀。

从当时的情况而言,他的人生确实如迷离的雨夜,从走入仕途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没晴朗过。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他的人生中,永远没有一个“风雨后”的状态,永远是“风雨中”的状态。

他想从事业职场的风雨中走出来,此次乘舟西行,就是去西川寻找“风雨后”的阳光。

哪晓得自然界的风雨,也知道他的困境,也欺负他,戏谑他,将满满的积雨云安放到他的头顶,满满地倾泻下来。

人在落寞时,那些愁风愁雨,总爱跟着他跑。

他被包围在冷色调中,他思念着暖色调:远在长安的家,西窗前摇曳的蜡烛,美丽的烛花,比烛花还美的人儿,比烛花还温馨的对话,冷暖的交战,让他HOLD不住了,于是在淅淅沥沥的漫天哭泣中写下《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读了这首诗,我们都知道这位困在人生风雨中的游子是谁了:李商隐。

在雨中想家,在异乡想她,她是谁?这费了很多专家的考据,或者说是北边的朋友,或者说是家中的妻子。

然而,读诗不是研究诗,读诗要感受。

在西窗边和你共剪烛花的,不是家中那位,不是孩子他妈,还能是谁?我愿意理解为李商隐的娇妻——王氏。

职场不顺,在外找出路的男子,当然会想念家中的妻儿。

事业场上不给你温存,当然就想念娇妻的温存。

李商隐《寓目》园桂悬心碧赏析-唐代关于婚情、悼亡诗的古诗

李商隐《寓目》园桂悬心碧赏析-唐代关于婚情、悼亡诗的古诗

李商隐《寓目》园桂悬心碧赏析-唐代关于婚情、悼亡诗的古诗【原文】寓目李商隐园桂悬心碧,池莲饫眼红。

此生真远客,几别即衰翁。

小幌风烟入,高窗雾雨通。

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

【赏析】屈复云:“一、二景,三、四情;五、六景,七、八情。

以今日之衰翁,方知他日锦瑟朱栊之好也。

”所解甚合。

一联、三联即目所见,二联、四联就所寓目引发抒情。

桂碧莲红,悬心饫眼,反衬己在使府之索寞孤寂。

商隐时年三十六,已有“衰翁”之叹,可见情境之衰飒。

小幌风烟,高窗雾雨,幕府寥落,故引发思念家室之情,始知往日在家听听妻子弹瑟绝胜远客入幕。

论者以为王氏喜弹瑟,确是。

【作者名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

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

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擢进士第。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从事令狐楚,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词。

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

集四十卷。

○《纪事》云:义山少游,投宿逆旅,主人会客,召与坐,不知其义山也。

酒酣,席客赋《木兰花》诗,义山后就曰:“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

”坐客大惊,询之乃义山也。

○《谈苑》云:李义山为文,多简阅书册,右左鳞次,号“獭祭鱼”。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情人节已经来临,不知道大家的告白计划都进行的如何了,接下来本文库将给大家带来一篇有关唐诗里描述爱情的文章,希望大家在今天都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找到自己的幸福。

一晚唐大和年间,书生李商隐,正靠在窗前,浮想联翩。

过几天,他就要进京赶考。

年少成名,又是皇室宗亲,这场会考,他极有信心。

只要高中皇榜,未来的人生,自然大不一样。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李商隐满怀憧憬的,远不止如此。

两天前,他邂逅了一个美丽的姑娘。

姑娘叫柳枝,是他的铁杆粉丝,非常喜欢他的《燕台诗》。

两人一见钟情。

柳枝和他约定,三日后,一起去踏青,李商隐满口答应。

如果一切顺利,先告白,再提亲,然后考取功名,他将会双喜临门。

李商隐有一种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感觉。

到了那天,李商隐穿戴一新,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同室的考生,已经走得一个不剩。

再一看,自己的行李、书卷和所有证件,也全都不见。

书桌上留有一张字条,写的是火遍抖音的两句歌词:哈哈哈哈哈追不上我吧,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哈哈哈哈哈皮不过我吧,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李商隐哭笑不得。

亲事可以推迟,考试却不会等人,他只能暂且抛下柳枝,赶往长安应试。

几个月后,朝廷公布结果,李商隐名落孙山。

他匆忙赶回洛阳,准备再寻柳枝。

堂弟李让山却告诉他:"上次你一走了之,柳枝对你失望透顶,现在她已经嫁给了东诸侯。

"晴天霹雳,李商隐一下子愣在原地,追悔莫及。

二多年后的李商隐,回忆起这段恋情,依然念念不忘。

忧伤之余,他一口气写下五首《柳枝》,还有三百余字的长序,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流传至今。

用情不可谓不深。

然并暖。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千万不要等到后来,再去对着空气表白: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值得庆幸的是,初恋这件事,给了李商隐,足够的教训。

进士及第后,他遇上了妻子王氏,同时,也遇上了麻烦事。

李商隐是"牛党"门生,王氏的父亲,却是"李党"中人,在"牛李党争"白热化的晚唐,他与王氏,断无结合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悼亡诗对婚姻情感价值的新发现李商隐对王氏有着婚前的深情浪漫的追慕,如《寄恼韩同年二首》、《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等,有新婚时的缠绵相思:“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东南》),有悼亡后的凄凉感伤。

而对婚姻生活中的王氏,感情则较为模糊。

有些诗作也被认为是寄内诗,但争议较大,如《夜雨寄北》有寄友寄内之争。

而《无题》(照梁初有情),冯浩认为是寄内诗,张采田袭冯浩之说,并引申出:“本集凡寄内之作,皆晦其题。

”刘学锴、余恕诚先生在按语中的观点与此完全不同:“然以《无题》为寄内诗者,尚无其例。

此篇实非赋体,乃比兴寓言体。

诗中女主人公,即作者之化身。

”争论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按张采田所言,寄内诗为何要晦其题?为何要写得如此似是而非、模糊难定?王氏在其诗中形象的飘忽不定,是否意味着情感上的倦怠和漠视?
另外,有些诗作中虽有忆内之情,但因与名宦之想缠绕而退居次要,如《思归》:“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莺。

”思归之时,最让诗人忆念的是具有权力象征意味的皇家园林“上苑”,最能扣动诗人心弦的是暗含仕途迁转之机的“迁莺”时节,而妻子则自然退居次要。

再如《蜂》:“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青陵粉蝶”喻王氏,可见王氏于夫妻长期分隔的离恨幽怨,也可见出诗人对此离恨之不经意。

联系全诗看,“家”乃为旧巢迢递,新巢难寄的退路而已。

像这种忆内之情的退居,为社会所嘉许鼓励,也是为诗人所认同的。

在《题汉祖庙》中诗人明确道:“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诗人是欲逐风波千万里,欲回天地人扁舟的。

在这种男性政治神话情景中,女性(妻子)必然被忽略在外,并且这种忽略往为被赋之以神圣冠冕的名誉,这也是中国古代闺怨、思妇诗多产的原因。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商隐深情绵邈的爱情诗绝大部分是无法编年的,这些诗作写于何时?又为何人而发?这已成为千古悬案。

但从其生平来看,写于王氏亡故之后的可能性不大。

从《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与赴梓幕后的《属疾》、《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洒口占寄上》等诗作中可看出,悼伤后的李商隐意绪极为萧索凄凉,再无早年《镜槛》、《曲池》等宴集诗中的心旌摇动、情不自禁。

“今朝歌管属檀郎”,宴集中征歌逐舞的声色之乐早已不属于自己,所以常称疾托病推辞赴宴。

这样来看,其爱情诗就只能写于王氏生前,其中,柳枝之事、玉阳恋情于就婚王氏之前,但玉阳恋情的抒写多为追忆笔调,也就是说,这段恋情的余绪可能延续至与王氏的婚姻生活中。

另外,就婚王氏后,义山漂转幕府,出入贵家府第,与贵主姬妾“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事或无望相思又有多少是与李王婚姻生活的重叠?
另外,在古代漫长的男权中心社会中,妻子这一人伦角色的文化负载是沉重
的,“三从四德”、“七出”等都是以牺牲女性的权利和自由为代价的,“在男性文化空间里,妻子是一个符号,一个用以显示男性权威的参照物,也是一个任劳任怨为丈夫奉献一切的牺牲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妻子并不是丈夫在情爱意义上恋慕的对象,只是母亲角色的延伸,而千种风情、万般声色便只能期待于歌妓、女冠甚或是非现实女性了。

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与文化背景下,王氏猝然去世的意义才真正显露出来:李商隐悼亡诗并不完全是其与王氏婚姻情感合乎逻辑的延伸,相反,它的写作,恰恰是创作主体对世俗婚姻生活的人伦价值、情感价值的重新发现、体验过程,在这种伴随着追悔和伤痛的发现体验中,王氏的形象如水下冰山一样逐渐浮现出来,成为李商隐余生永恒的眷恋。

传统悼亡诗的价值取向是对亡妇母性美德的颂扬。

正如李贽所言:“夫妇之际,恩情尤甚,非但枕席之私,亦以辛勤拮据,有内助之益。

若平日有如宾之敬,齐眉之诚,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徒有名而无实,则临别尤难割也。

何也?情爱之中兼有妇行妇功妇言妇德,更令人思念耳。

”[5](P45)元稹《遣悲怀》三首即为典型:“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这其中,悼祭对象换为母亲也是适合的。

沿袭这一传统,李商隐悼亡诗中王氏形象也焕发着母性的光辉:王氏虽为“籍籍征西万户侯”(《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的千金,但为妻同样贤良艰辛。

“自嫁黔娄百事乖”《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中有“寄人龙种瘦失母风雏痴”,衮师是李商隐最疼爱的骄儿,“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是其沦落生涯的希望和安慰,而今才明白其美秀无匹的背后是王氏的辛勤操劳和拳拳爱心,失母的骄儿风采不再,惟余下令人心酸的“痴”和“瘦”。

李商隐悼亡诗中王氏的形象不仅仅是封建家庭伦常意义上的女性形象,同时还是情爱意义、审美意义上的女性形象。

如《李夫人》(其三):“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

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

清澄有余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

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

”《房中曲》一诗有这样的诗句“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李商隐在悲痛中从龙宫石枕上幻化出的就是王氏流光溢彩的眼眸,只不过在正统士大夫眼里,这样的诗句更应该加之于歌妓一类的非婚女性角色之上,而用于妻子,显然悖于妻子的道德规范和母性尊严,破坏悼亡诗的严肃性,有“轻薄”之嫌。

《夜冷》中有“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

悼亡日久,王氏余香渐薄。

以这样的笔法来写王氏,可谓“香艳”,与传统悼亡诗是有相悖之处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与女性期望达成共谋。

与李商隐同时代的女诗人龟玄机曾作《代人悼亡》:“曾睹夭桃想玉姿,带风杨柳认蛾眉。

珠归龙窟知谁见,镜在鸾台话向谁。

从此梦悲烟雨夜,不堪冷苦寂寥时。

西山日落东山月,恨想无因有了期。

”在抒写重心上与传统男性悼亡诗把对亡妇的追念痛悼之情建立在母性美德之上不同,与李商隐一样,言“言夭桃”、“玉姿”、“蛾眉”,重亡妇容颜姣好的描摹,都是对传统悼亡诗价值取向的一种偏离。

不仅仅把亡妇作为妻子、母亲这样的贤内助来追念,而是作为情爱意义上对男性具有魅惑力的女性来追恋,因而,像“鳏鱼渴凤珍珠房”这样的表白显得更为可信,而“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的痛苦煎熬也更而真实动人。

在情爱视角中,亡妻形象的审美价值突显出来了,但这种美又因其永远的消逝而具有了一种凄幻色彩,从而与李商隐其他的抒情诗诗形成了一致的情调。

如《李夫人》(其二):“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

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前两句起兴,茱萸可囊盛而随身佩戴,莲子也可贮之莲房,而逝去的王氏则如那草叶上波光莹莹的露珠,凄美如幻,虽有彩囊也难以盛而贮之了,就如蓝田烟影,可望而难及,已是美的幻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锦瑟》作为悼亡诗来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可以说,王氏以其永远消逝的方式使自己在婚姻、爱情、家庭中的价值如水下冰山一样显露出来,使李商隐在追忆夫妻往事感到弥足珍贵的同时,又感到寒入骨髓的阵阵刺痛。

李商隐《无题》诗本来就有一种凄幻色彩,但在伤心欲绝之中尚有缠绵如歌,而悼亡诗则是生命之爱永远失落的绝望。

死亡本身就是冰冷的墙,书写着生命的悲凉与无奈,同时也无情击碎诗人的痴情幻想。

王氏之死,并不意味着李商隐夫妇关系的完结,而是在深刻意义上重新开始了。

王氏形象在李商隐诗中频繁出现不在其生前而在其死后,生前的模糊、缺席和死后的虽死犹生、不在而在的鲜明对比是意味深长的,一方面透露出诗人情感心理上的悲凉不安,另一方面,也是理想主义诗人李商隐对世俗婚姻生活情感价值、人伦价值的重新发现和体验。

这种发现和体验成为了其余生永恒的眷恋,并凝结为不朽的悼亡诗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