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讲稿
初中物理密度说课稿范文
初中物理密度说课稿范文初中物理《密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初中物理课程中《密度》这一节的内容。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是理解物质性质和进行相关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验来探索和理解密度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金属、木材和塑料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
这将激发学生对密度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2.概念讲解:通过展示一些物质样本,如金属块、玻璃珠和木块等,让学生亲手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密度的概念。
3.单位与计算方法:讲解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以及如何进行密度的计算。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单位转换。
4.实验探究:让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探究不同物质样本的密度,包括收集样本、测量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等环节。
这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5.总结与反馈: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师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反馈,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真实的物品和物质样本,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密度的概念和单位。
2.动手实验:让学生亲手测量物质样本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出密度,从而加深对密度的理解。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10篇 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教学重难点
《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10篇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教学重难点下面是整理的《密度》说课稿10篇密度说课稿教学重难点,以供借鉴。
《密度》说课稿1各位老师好:我是阳光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宁二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密度》。
说的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是将来学习浮力和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
实验探究是本节的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
密度公式是学生在初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应注意强调公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应用和变形。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密度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应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可以根据密度鉴别物质,计算质量和体积。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宜过高,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初步体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良好品质。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水的密度和物理含义。
(2)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公式变形和单位换算。
难点:(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灵活运用密度计算公式,将密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并更好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我采纳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形成科学概念。
初中物理密度说课稿范文
初中物理密度说课稿初中物理密度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密度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2、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
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
二、说教法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测出实验结果。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四、说过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1、复习密度公式引出新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并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铜块,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引出量筒的使用。
教学环节二、量筒的使用教师展示:量筒,学生观察:量筒。
人教版初中物理密度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2. 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3. 密度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 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体积、质量的概念,然后引入密度概念。
2. 讲解密度概念讲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强调密度的物理意义,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密度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密度公式。
4. 密度计算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密度实例,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5. 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讲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测量物体质量等。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密度计算和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掌握了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讲解密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可能部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初中物理 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2. 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 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2. 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2. 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天平、砝码、体积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书本、桌子、椅子等,思考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否一样。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密度”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公式为ρ=m/V。
2. 讲解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kg/m³,还有g/cm³等。
3. 讲解密度的特性: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4. 讲解如何查找密度表和使用密度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砝码和体积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密度知识。
2. 教师讲解答案,解析难题。
五、生活中的密度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鉴别物质、设计建筑物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特性及实际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密度的基本知识,能够计算不同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密度说课稿
密度说课稿密度说课稿(通用3篇)密度说课稿1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物理新教材第六章第二节。
本次说课我将分为五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压强、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三个内容,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密度公式的计算和应用。
2、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掌握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也具备了一定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立为: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公式单位,会查密度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领会比值定义这一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自学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和密度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重点难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概念;难点是:密度概念的建立。
二、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和学情特点,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问题发现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1、情境导入(2分钟)可以从一些影片的情境中,比如《唐山大地震》,提问“房屋倒塌,演员受伤了吗?”“如果你是导演,该如何设计墙砖?”从而引入新课。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2、互动交流实验探究形成概念(15分钟)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师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今天所要掌握的内容,做出具体的安排。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设计比较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先了解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更深入的探究这一问题做好铺垫。
让问题简单化。
设计实验:选择研究对象时,我准备了铝、铁、铜三种物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物质,可依据教材进行实验,难度小。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学生动手,老师巡视引导,提示:不要随意篡改数据,应该尊重实验数据,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3)学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4)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法思想,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三、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木块、铁块、铝块、铜块、一杯水、一杯糖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桌上的木块、铁块、铝块、铜块,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区分它们?学生回答出颜色、质地等。
2. 提出问题继续引导两杯透明液体,哪杯是水?哪杯是糖水?学生回答出味道。
3. 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据。
4. 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5. 概括密度概念引导学生进一步概括出,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从而得出密度的定义。
6. 讲解密度公式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例题演示。
7. 密度单位与换算介绍密度的国际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8. 应用密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10.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初中密度说课稿范文
2024初中密度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密度》,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密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初中物理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密度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密度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②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与实际问题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与实际问题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难点是:掌握密度的单位和测量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密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法是以问题引导、示例讲解和探究为主要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运用多种资源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图表和实验演示来直观地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准备了实验器材和相关示范材料,以便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出问题:我将通过一个问题引出本课的内容:“为什么一块铁比一块塑料重?”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引出了密度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与示例分析:我会给学生清晰地讲解密度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和计算来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密度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3. 探究与实践: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它们的密度,让学生亲自体会密度的变化规律和应用。
密度初中教案
密度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密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2. 密度在不同物质中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天平、量筒、水、不同密度物质(如盐、糖、沙子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密度?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
2. 举例说明密度的应用,如鉴别物质、测量体积等。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
2. 强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密度概念,避免混淆。
同时,加强对密度在不同物质中变化规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初中科学密度教学教案
教案:初中科学——密度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影响因素。
2. 学会使用实验工具(如天平、量筒等)测量物体的密度。
3.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密度公式的应用。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的理解。
2. 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各种固体物品。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物体哪个更重?2.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质量或重量。
3. 教师总结:是的,物体的质量或重量是判断它们重轻的重要依据。
但是,还有一种属性可以用来判断物体,那就是密度。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是kg/m³,常用单位是g/cm³。
2. 学生通过PPT或黑板上的公式,了解密度的计算方法。
3. 教师讲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据处理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种物体的密度。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密度的影响因素。
3. 学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应用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讨论和应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初中科学密度教案
初中科学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学会测量物质的密度,并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
(2)测量物质的密度。
(3)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的理解。
(2)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提问: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否相同?体积是否相同?(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质量、体积不同的物体,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2. 探究密度概念(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定义密度?(2)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观察质量、体积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3)学生实验操作,记录数据。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密度的定义: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3.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1)教师介绍密度公式:ρ = m/V。
(2)学生理解并掌握密度公式。
(3)教师提问: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学生回答后,教师举例讲解:如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如何计算密度?如何判断物体是否漂浮?4. 测量物质的密度(1)教师提出任务:测量一块铁的密度。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实验操作,测量铁的质量和体积。
(4)学生计算铁的密度,并与教材中的密度数据进行比较。
5.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提问: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学生回答:如鉴别物质、设计容器、航海等。
初中物理物质密度总结教案
初中物理物质密度总结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的运用。
2. 能够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实例,分析物体的密度特性。
3.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回顾2. 密度公式的运用3. 实验和日常生活实例分析4. 实际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密度的概念和公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密度概念的回顾(10分钟)1. 复习密度的定义: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
2. 解释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kg/m³)。
3. 强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三、密度公式的运用(10分钟)1. 讲解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 举例说明:已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如何计算物体的质量;已知物体的密度和质量,如何计算物体的体积。
四、实验和日常生活实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2. 日常生活实例: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解释现象等。
五、实际问题解决(10分钟)1. 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密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的运用。
2. 强调密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验观察和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对密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密度概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问题解决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密度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试讲教案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掌握密度公式ρ = m/V 的运用,能根据给定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3)了解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密度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密度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冰块漂浮在水面、铁块沉入水底等,引发学生对物体浮沉现象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密度。
2. 探究密度概念(1)实验一: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据;(2)实验二: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实验三: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4)教师引导: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密度的概念。
3. 密度公式的推导与运用(1)教师讲解密度公式ρ = m/V 的推导过程;(2)学生分组讨论,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3)教师举例,让学生独立完成密度计算题。
4. 密度单位及其换算(1)学生了解密度的国际单位制(kg/m³)和其他单位制;(2)学生掌握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教师布置换算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密度单位的换算。
5.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单位及其换算。
要求学生掌握密度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2. 做课后练习题,巩固密度知识;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密度》说课稿示范(精选15篇)
《密度》说课稿示范(精选15篇)《密度》说课稿示范(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密度》说课稿示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密度》说课稿示范篇1一、教材分析密度这一节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
密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表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
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探究。
利用探究结果让学生思考,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其比值是一定的。
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这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性质。
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
(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学准备:天平和砝码三套、边长为1CM的正方体木块、铁块、铝块各一个,10m3、20m3、30m3的正方体木块。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从生活经验上对知识有一定的感知,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但对密度的相关知识非常的陌生。
本节课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三)教法、学法教法:实验法、讲解法等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等(四)教学过程程设计第一环节:引入,提出问题问题: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第二环节: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天平和正方体木块、铁块、铝块各一个,并告诉学生三种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CM。
八年级物理密度教案
教案课题:物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教学目标:1.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3.理解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教学重点:1.密度的计算方法;2.密度与物体的浮沉关系。
教学难点:1.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2.密度的应用。
教具准备:1.黑板、白板笔;2.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引入课题,告诉学生本课将要学习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密度与浮沉之间的关系。
2.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放入水中的浮沉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浮沉与物体的性质有关。
例如,铁钉沉入水中而塑料球浮在水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密度与浮沉的关系。
二、引入新知(15分钟)1.介绍密度的概念:物体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叫做物体的密度。
2.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密度=质量/体积。
3.通过具体例子,计算物体的密度。
例如,给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让学生计算物体的密度,并帮助学生理解密度计算的步骤。
4.展示PPT课件,利用图表和动态的示意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示范操作(15分钟)1.展示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注意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2.展示使用容器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注意准确地读取液体体积的方法,避免误差的产生。
3.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常见的物体如铁球、木块等,引导学生实际体验计算密度的过程。
四、让学生探究(25分钟)1.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密度与物体浮沉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经验,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2.进行实验:学生按照组内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可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密度与物体浮沉之间的关系,并与课堂上的讨论进行对比。
五、小结与延伸(15分钟)1.小结: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密度与物体浮沉之间的关系。
密度-试讲稿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三、物质的密度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下面我们看一个问题。
桌上放着一杯酒精、一杯水,怎样把它们分辨出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气味。
师:很好,我们可以通过气味来分辨出来,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看老师手中两块涂有相同颜色的铁块、铝块,通过感官难以区分,要分辨它们,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密度知识了(板书课题)同学们,由上节课测量回形针的质量实验可知,回形针的数量增大一倍,质量也增大一倍,由此,同学们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可能成正比。
师:对于怎样区分涂有相同颜色的铁块、铝块这个问题,我们如何用实验来研究?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案?生:取三个不同体积的铁块或铝块,当它们体积变化时,分别测出它们质量,再进一步分析。
师:很好,那实验中,同学们需要哪些器材?记录哪些物理量?生:需要托盘天平、量筒,三个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要记录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以及质量和体积之比。
师:这些物理量记在哪里呢?生:表格中。
师:好,请坐。
那么请大家自己设计一个表格,两个人一组,完成实验探究。
(老师巡视指导)。
哪个小组同学来展示一下得到的实验数据及结论。
好,我们来看这个小组的数据。
它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板书)由同学们得出的结论可见,每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该物质一种特有的物理属性,物理学中就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密度的概念。
公式及单位呢?很好(板书)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kg/m³,常用单位g/m³接下来我们来做一道密度单位换算的练习题,1kg/ m³= g/dm³同学们思考一下,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答案?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书本第10页的密度表,表中是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其中水的密度是多少?很好,1.0*10^3 kg/ m³.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道有关密度的练习题。
微观世界的密度教案
微观世界的密度教案引言微观世界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微小颗粒与分子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密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物体的重量、体积和质量等信息,是化学和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
密度的定义密度是一个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表示为“ρ”。
其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或克(g);V为物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或立方厘米(cm³)。
密度的单位通常为kg/m³或g/cm³。
在化学和物理的实验中,常使用g/c m³为单位。
密度的意义密度反映的是物体的“紧密程度”。
密度越大,意味着给定体积内的分子数量越多,分子之间的空间则相对减小。
例如,同样大小的两个铁球,一个是铁,一个是泡沫,因为铁的密度比泡沫大得多,所以铁球感觉更沉。
密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体积、质量、重量等信息。
例如,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体积;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我们可以计算它的质量和重量。
密度的应用密度在化学和物理实验中应用广泛。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实验和应用。
1.测定密度测定硬币的密度是一个常见的化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称量器测量硬币的质量,然后用容积瓶测量硬币的体积,最终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这个实验对学习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非常有帮助。
2.浮力密度在浮力中也非常重要。
当一个物体浮在水面上时,其实是因为它与水的密度相等,即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
可以通过改变水和物体的密度来改变浮力。
例如,添加盐到水中可以增加水的密度,这样物体就会更容易浮起来。
3.推理密度也可以用来推理。
例如,水和油的密度不同,所以它们不会混合在一起。
如果一个物体可以漂浮在水上,但却沉没在油中,那么可以推断它的密度大于油但小于水。
结论密度是一个基础的物理和化学概念,是我们理解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通过实验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密度的概念,进而把它应用到更广的领域中。
初中物体密度手稿教案
初中物体密度手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学会用实验方法测量物体的密度,掌握密度计算公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2. 密度计算公式:ρ = m/V3. 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方法4.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密度?为什么需要学习密度?2. 讲解密度概念: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3. 讲解密度计算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4. 讲解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方法:利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测量体积,然后根据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密度。
5.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a. 准备好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金属块、细线、水。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录液面示数。
c.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录液面示数。
d. 用天平测量金属块质量,记录数据。
e.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计算金属块密度。
f.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器材的清洁,避免误差。
6.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
7. 总结实验结果: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密度的特性。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密度概念、密度计算公式及实验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实验安全。
密度讲稿
密度讲稿(一)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上课!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三个问题:1、第一个问题,两千多年前,科学家阿基米德遇到了一个难题,皇冠,怎样不损坏皇冠就鉴别出皇冠是否是纯金的呢?第二个问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是产自我们青岛浮山的一整块花岗岩,怎样称出碑心石的质量呢?第三个问题:美猴王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针,播放视频,金箍棒原来的体积多大?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后,这三个问题我们就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1.5分钟)2、咱们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有各种各样的美景、美食、美女,还有赫赫有名的棒棒军。
他们靠一根竹棒、两条绳索挑起了生活,值得我们尊重。
如果给你一根竹棒,将两筐苹果从教室挑咱们会场,你会挑两大筐还是俩小筐?为什么的呢?(生:小筐,苹果少,轻)也就是说,同样是苹果,体积越小,质量就越小,体积越大,质量就越大,从挑苹果这样一个生活实际问题,你能否提出一个与质量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呢?(1.5分钟)3、你认为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正比。
师:大家都同意吗?也就是说体积变原来N倍,那质量就变原来的?生N倍。
如果求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话,这个比值是?相同的。
板书:猜想:同种物质m/V相同。
(1分钟)4、我们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做实验。
按照猜想,我们需要测出什么物理量?生:质量和体积;测几组?生:3组。
老师提供了3个体积,分别是6cm3、8cm3、10cm3,这样只需要测?质量。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
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师巡回批阅,请同学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订正答案。
PPT展示答案。
请各小组分工合作,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马上实验(2分钟)5、(板书画出表格:颜色,m/V/g/cm3)指导实验,并请实验完成小组输入实验数据(46.2、61.6、77.0;16.2、21.6、27.0;5.8、7.6;9.6.)(9分钟)6、我们收集了几组实验数据。
请同学们看,是否与我们的猜想一致?同学发言交流,竖着比较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数据有小的差异,是误差,评估误差来自质量和体积,如果去掉误差因素,与猜想一致。
密度模拟讲课稿
密度模拟讲课稿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讲课的题目是密度。
同学们请看这样一个故事。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国王,该如何在不损坏王冠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我们很多同学提出大量的建议,但要真正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要到本节课之后,你想成为一个英明的智者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吧。
让我们一起弄明白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存在什么关系?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猜想的很大胆,猜想的方面也很多,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同种物质。
对于铝块来说,如果体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则质量会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如果体积增大三倍,则质量增大三倍。
也就是说: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测质量需要天平,测体积需要刻度尺,下面请各小组明确分工,填好表格,并画好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
这组同学的合作真是太默契了,请你上来填写数据表格并描绘图像。
图像相同的小组请举手。
从图像我们得到什么结论?这位同学分析概括的太棒了。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比值是一个定值。
那么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呢?例如老师给大家提供的铁块和木块,它们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和铝的一样吗?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填好表格,得出结论。
同学们分析的非常透彻。
现在我们根据两次实验结果总结一下: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性质,我们采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密度。
那么什么是密度呢?类比我们所学习的速度定义,给密度下一个定义。
真了不起,你给出的定义和科学家的一样:我们把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如果用ρ来表示密度,则我们得到的定义式为ρ= /V。
那么密度的单位呢?若:m--千克(kg) V--米3(m3)则:ρ--千克/米3(kg/m3)若:m--克(g) V--厘米3(cm3)则:ρ--克/厘米3(g/cm3)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1 g/cm3= 103㎏/m3这是一些常见液体的密度,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离开不开的水,它的密度是多少呢?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呢?这位同学发言真积极,最佳发言奖非你莫属,掌声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讲稿
(一)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上课!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三个问题:
1、第一个问题,两千多年前,科学家阿基米德遇到了一个难题,皇冠,怎样不损坏皇冠就鉴别出皇冠是否是纯金的呢?第二个问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是产自我们青岛浮山的一整块花岗岩,怎样称出碑心石的质量呢?第三个问题:美猴王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针,播放视频,金箍棒原来的体积多大?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后,这三个问题我们就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1.5分钟)
2、咱们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有各种各样的美景、美食、美女,还有赫赫有名的棒棒军。
他们靠一根竹棒、两条绳索挑起了生活,值得我们尊重。
如果给你一根竹棒,将两筐苹果从教室挑咱们会场,你会挑两大筐还是俩小筐?为什么的呢?(生:小筐,苹果少,轻)也就是说,同样是苹果,体积越小,质量就越小,体积越大,质量就越大,从挑苹果这样一个生活实际问题,你能否提出一个与质量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呢?(1.5分钟)
3、你认为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正比。
师:大家都同意吗?也就是说体积变原来N倍,那质量就变原来的?生N倍。
如果求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话,这个比值是?相同的。
板书:猜想:同种物质m/V相同。
(1分钟)
4、我们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做实验。
按照猜想,我们需要测出什么物理量?生:质量和体积;测几组?生:3组。
老师提供了3个体积,分别是6cm3、8cm3、10cm3,这样只需要测?质量。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
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师巡回批阅,请同学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订正答案。
PPT展示答案。
请各小组分工合作,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马上实验(2分钟)
5、(板书画出表格:颜色,m/V/g/cm3)指导实验,并请实验完成小组输入实验数据(46.2、61.
6、77.0;
16.2、21.6、27.0;5.8、7.6;9.6.)(9分钟)
6、我们收集了几组实验数据。
请同学们看,是否与我们的猜想一致?
同学发言交流,竖着比较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数据有小的差异,是误差,评估误差来自质量和体积,如果去掉误差因素,与猜想一致。
师: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板书)。
横着比不同物质,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出示PPT,由分析数据的异同点我们得出两个结论,由结论看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代表了物质的某种特性,我们把它叫做密度,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六章第二节,密度,用字母P来表示。
注意肉的写法。
(3分钟)板书课题。
(二)建构密度概念
1、到底什么是密度?它的定义式?大小?单位?让我们类比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概念,小组讨论,自主完成密度概念的建构。
教师板书非空格部分,
2、学生起来交流。
补充板书完整:定义、定义式、单位及其换算。
问:对于密度概念,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解决疑问(3分钟)
(三)绘制图象
1、对于实验结论,除了用公式表达外,还可以用图象来描述。
以刚才测量的1组数据为例,我们做一下图像(电脑)。
首先我们需要在坐标系中标好横坐标为体积V,单位立方厘米,纵坐标为质量,单位克,分好分度值后,按照数学寻找点坐标的方法描出数据点,按照点分布的规律,用线连接起来,显然,这个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什么?生: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也就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也就是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1.5分钟)
2、老师在实验室测量时,已经将三种颜色物体m-V图象画了出来,请大家一起观察一下。
每一种都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每种物质密度都相同,跟质量和体积无关,三张重叠,三条图线不重合,说明?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刚才测出ρ银色>ρ白色>ρ红色,如果只有图像,应该如何分析,就能比较出不同图线代表物质的密度大小?生:看纵线,相同体积下,质量越大的密度越大。
由此再次证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刚才的银色、白色、红色物体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就需要借助前人的测量成果——密度表了。
(2.5分钟)
(四)密度表
1、请大家迅速搜索,咱们刚刚测量的物体物质种类是什么?
2、请同学们从表中搜集信息,完成下面的思考题。
小组交流,完成填表。
交流:金的密度几乎是银的两倍,意味着相同体积,金的质量大;相同质量,金的体积小;我们说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因为有相同的个例;空气密度小,因为数值后面没有103。
3、水的密度是重要的常量,需要记住,大家一起读一下,含义是每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103千克,也就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吨。
合1克每立方厘米。
中国在3世纪成书的《孙子算经》中就对很多物质的密度进行了测定,而且有些值与现代的数值相差不大。
(3分钟)
(五)小结科学家和研究方法。
在刚才的探究中,我们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成功经验。
在提出问题时,我们把“挑苹果问题”这个实际问题转换成了“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个科学问题,是学习了清代科学家梅文鼎的方法。
梅文鼎在有一年过元宵节时,发现两个小孩手里拎着形状奇特的灯笼,他认真观察,提出了半正多面体边长和体积的计算问题,他由生活问题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称作转换法;在实验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先设计实验报告,再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是学习了西汉著名医学家仓公淳于意的方法。
仓公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设计了病历,到现在医院还广泛使用,留下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他这种设计报告-完成报告的方法称作实验法;在得出结论时,我们分析数据的异同点,建构出“密度”概念的过程,是学习了东汉算圣刘洪的方法。
他通过对不同数据分析,找到其中隐含的相同数据,建构出黄白道夹角这个天文概念,第一次提出了精确的月球运动理论。
刘洪异中求同-概念建构的方法称为比较法;在建构“密度”概念时我们类比了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概念,是学习了东汉神医华佗的方法。
他类比五种动物,模仿设计出了“五禽戏”,
流传至今。
他这种类比-模仿的方法称为类比法;最后,我们将实验结论画成图象,使结论更加直观,是学习了唐朝茶神陆羽的方法。
他在《茶经》中将与茶相关的各项知识均以图象的方式在绢素上画出来,非常直观。
把结论画出图样的方法称作等价变换法。
可见,前人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也留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指导我们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密度知识,就可以解决最初老师带来的三个问题了。
(3分钟)
(六)知识运用
1、出示ppt,你能帮阿基米德解决吗?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
学生讨论、交流,表扬、肯定学生的想法,最后教师展示阿基米德的做法。
分析解决的过程,总结出问题——转换的方法。
教师:早在公元前400成书的《考工记》中也详细记载了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纯度的方法,与阿基米德的方法一致,但是早了200多年。
(3分钟)
2、我们再来看看碑心石的质量该怎么测?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请学生起来交流思路,并展示计算过程,提出计算要求。
小结:通过解决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密度知识除了可以鉴别物质外,还可以间接的测量质量或者是体积。
(3分钟)
(七)本节课小结
1.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了关于密度的哪些知识?意义;定义;单位;图象和应用。
2.我们在学习密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了五位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完成了整个探究,丛整体上看,我们先提出问题,搜集的实验数据是无序的,通过数学方法,达到有序,从而找到规律这是德国科学家哈肯的无序—有序的研究方法,,哈肯是协同学的创始人。
我们在实验探究中应用协同学,开展小组合作,可以使探究过程更加高效和准确。
再比如我们在拔河中,一声令下,大家一起向一个方向用力,让力量从无序到有序。
(2分钟)
(八)头脑风暴、自测题作为作业
你对密度的概念理解掌握了吗?请课下完成自我检测。
孙悟空金箍棒原来的体积到底多大呢?请大家课后思考并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古今中外多位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可见,大家在学习中要做到知识与方法并重,才能实现能力与成绩共涨!在学习过程中借鉴古代科学家的成功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非常高兴与同学们合作学习,也欢迎大家到我们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七中学来做客。
下课,同学们再见!(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