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
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2
浅谈当代小学校长应具备的八种基本素质十几年的学校管理,使我经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当好小学校长呢?大家都知道,新型的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校长的素质体现着校风校貌,决定着办学水平。
所以我认为,作为当代小学校长应具备八种基本素质。
一、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
一个合格的校长,就是要使真理与人格相辉映。
校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为人师表,从自己做起。
凡是要求师生员工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这就是说,在工作中,必须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做到正人先正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师生员工,寓教于自己的行动之中。
有了这种力量,校长在师生员工面前每说一句话就能释放很大的能量,即使不说话也拥有无声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二,必须以情感人。
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在人们的交往中,良好的感情能使对方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这是做好学校工作的重要因素。
第三,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校长只有时时把师生员工的疾苦放在心上,把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作为个人思想品德的出发点,师生员工才会相信你、拥护你、支持你。
二有民主意识虽然我们正处在或将要在一段时间内处在校长集权的时代,但希望校长们不要把学校弄成一言堂。
避免学校死气沉沉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民主。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果一个学校里面的校长能广纳善言,能闻过则改,那将会引导创造出一个健康活跃的校风。
这对于吸引好“皮匠”,对于建设好学校至关重要。
要民主就要多听取多思考,当然有时也少不了慎重选择后的果断决定。
所以民主不是老好人主义,而是在民主基础上有集中。
如果一个小学的校长能真正地民主,那首先说明了他自信豁达,还能表现出他不谋私利。
如果还是那种仅仅“以声作责”,带着腐朽气息的校长,很可能会被时代迅速地“过渡”掉。
这将会是他本人的不幸,也将是学校的不幸。
新胜任力理论下的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研究初探论文
新胜任力理论下的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研究初探论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尚未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大众的教育需求。
中小学校作为承担基础教育任务的主体,其办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而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校长的能力和素质。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胜任力理论下的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研究初探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新胜任力理论下的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研究初探全文如下:摘要:中小学校长素质是中小学校长成功履行校长职责所必需的能力,本文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文本分析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胜任力模型构建出优秀中小学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政治能力,领导典范,人际交往需求,情绪管理,岗位知识,教学领导能力,概念思考,组织能力,边界管理意识,责任心,合作精神十二个方面。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素质结构胜任力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最初主要是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内研究和应用。
自2000年以后,我国教育专家对教师、校长和大学辅导员等特定人群的胜任力特征研究。
1 胜任力的研究背景1973 年,麦克利兰在他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文章中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
他强调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能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这种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潜在的行为特征称为胜任力。
①目前,对于胜任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面提出了不同的说法。
总的来看,胜任力的含义包括四个方面:胜任力强调工作情境中个人的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价值等特征;胜任力与个人工作绩效密切相关;胜任力与个人能力水平和行为表现相联系:胜任力能区分个人的优秀表现和一般表现。
综上所述,胜任力的概念更强调了工作背景和绩效,强调了个人的自我概念和特征等心理特征因素,而且能够直接区分出卓越和一般工作者。
浅谈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汪福堂)
浅谈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义堂镇好石小学陈腊清汪福堂【内容提要】中小学校长在组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长所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三观”、“三见”、“三形象”是极其重要的几个方面。
新时期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新型的校长观、长远的发展观、科学的评价观,必须具备理智的主见、睿智的创见、明智的远见,必须具备博学多识的教育家形象、严谨务实的管理家形象、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形象。
【主题词】新型校长素质结构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们在组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水平的差距往往带来学校之间的差异。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能力高超的校长队伍,是关系到我国中小学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战略任务的成功的关键,是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迫切要求。
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长所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三观”、“三见”、“三形象”是极其重要的几个方面。
一、新时期的校长必须具备“三观”:“校长观”、“发展观”、“评价观”1、新型的校长观校长是一种责任,他不是一般的行政职务,他代表的是一种学术地位,是一种学识、水平和能力的象征。
校长应该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是教师的杰出代表。
校长的责任不仅是管理好学校,而且要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要为未来负责,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而要高瞻远瞩,从长计议。
把一所学校交到你手里,应该感到是一种际遇,是一种能够实践办好学校理想的际遇。
一个校长在他的任职期间,不论时间长短,能够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并努力付诸实践,不懈追求,就是做出了贡献,就无愧于自己的历史使命。
关于校长的职责和权力,我们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3条照找到法律依据:“学校的教育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
中小学校长的素质
中小学校长的素质中小学校长的素质是指中小学校长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对学校实施领导的知识、才能、品德、作风的总和。
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已对校长的任职条件、主要职责、岗位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本文主要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校长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1、把握好政治方向。
校长应该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能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胸中有个明确的办学方向和本校具体的奋斗目标,并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引导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实现本校的具体奋斗目标上来,从而保证学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比如在当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还较为严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校长更要注意引导全校师生端正教育思想,使大家自觉贯彻教育方针,做到德、智、体一起抓;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一起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知识、智力、能力一起抓;全面完成学校任务,升学、就业一起抓,尽最大努力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2、要更新观念勇于改革。
校长要开创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必须摆脱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和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大胆地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改革,成为改革型的校长。
比如在办学方面,怎样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加强学校同社会的横向联系和信息交流;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怎样变保姆式为自主式;在教学方面,怎样从培养“知识型”的人为主,转变为培养“德能型”的人为主;在抓好“双基”的同时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方面,怎样变家长式为民主型、服务型,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校教师和职工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勤工俭学方面,怎样引进竞争机制,怎样实行承包责任制,提高经济效益;等等。
总之,校长要更新观念,树立“三个面向”的教育观、全面的高标准的质量观、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以及开源节流的经济观等,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中小学校长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小学校长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素质1、掌握政治理论,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志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明确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尤其要掌握有关的教育教学法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使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勤政廉政,一心为公,以身作则。
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校组织效能,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目标。
二、具备较好的业务技能素质1、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校长首先应是教学能手,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熟悉各方面的教学工作,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创造良好的教学竞争气氛,让教师在实践中和竞争中增长才干。
2、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
校长的地位决定了校长必须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校长处事要有战略头脑,深思熟虑,在决策时要有科学远见,统观全局,协调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事事讲原则、讲风格,体现校长的领导风范。
3、具备社交攻关能力。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求校长要具备良好的功关能力,在系统内部、直线关系上要处理好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之间关系,从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上加强沟通。
在横向关系上,要认真自觉协调处理好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
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质1、科学管理学校的知识。
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管理学校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水平,有驾驽全局的能力;善于吸取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意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能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大胆探索,敢为天下先。
2、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
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才能在师生中树起很高的威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3、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使自己能永远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4、有很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校长的口头表达能力很重要,它往往能使自己工作得心应手。
另外,还要具备很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让自己能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交流学习。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心智素养:能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让学校成为和谐的玩耍场所,供师生物权富足的社会建设;
2、组织素养:有效的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确保学校的设置与其他学校的大小、质量和功能等保持一致性;
3、决策素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利弊的决策能力,给老师和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及教学环境;
4、沟通素养:熟练把握和处理各种内外部社会关系,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5、应变素养:及时研究、综合分析新形势,预防和解决学校中的突发问题。
新胜任力理论下的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研究初探
新胜任力理论下的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研究初探【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胜任力理论在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新胜任力理论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探讨了影响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的因素。
接着探讨了如何运用新胜任力理论来培养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强调了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结合研究方法,对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小学校长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胜任力理论、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研究、应用、培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结论、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和领导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管理理论往往难以完全满足现代学校管理的需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适应当今教育环境的新领导理论。
在这种背景下,新胜任力理论应运而生。
新胜任力理论强调学校领导者需要具备卓越的教育管理能力和领导潜力,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研究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并探讨如何运用新胜任力理论进行素质培养,对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新胜任力理论的视角出发,初步探讨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分析影响其素质的因素,并探讨新胜任力理论在中小学校长素质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中小学校长的素质提升和学校管理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新胜任力理论在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中的应用,明确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素质和能力要求。
通过对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中小学校长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中小学校长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提升中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中小学校长标准六个维度3个层次
中小学校长标准六个维度3个层次
中小学校长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六个维度进行评估,涵盖了领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管理能力、师德师风等方面:
1. 领导能力:
- 学校发展规划能力: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谋划长远发展。
- 组织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协调教育资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 激励和激发能力: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潜能。
2. 教育教学能力:
- 课程设计和教学指导能力:能够合理设计课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 教育教学技能: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提供优质教学。
3. 学校管理能力:
- 组织管理能力:善于组织、协调和管理学校各项工作。
- 资源管理能力: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
- 师资队伍建设能力:能够招聘和培养优秀教师,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此外,这六个维度还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
校长在不同层次的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随着经验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校长可以逐步达到更高的层次。
现代校长的素质结构
现代校长的素质结构当代校长的素质结构应完整地具备以下十种“精神力量”:(一)、清醒的办学理念。
今天,大学“平民化”、“大众化”,中小学“全民化”进程加速,社会与学校联系密切,办学自主权加大,学校的办学理念越加重要。
校长必须找到适合于本校的清晰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独特的办学模式。
(二)、宽容的民主作风。
民主作风是民主社会领导人必备的素养,而对生存对民主社会的学校领导人来说,民主素养显得尤其重要。
(三)、深切的人文关怀。
教育的本质和根本性职能是人格塑造,这要求校长必须有深刻的人文理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他不仅要教育学生懂得专业知识,尤其要教育学生懂得人文历史知识,具有人文理性和人文关怀,成为一个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人。
(四)、公正的做人品格。
教师应为人师表,校长应为全校的表率。
公正与公平既是校长的美德,也是校长的底线道德。
丧失了公正与公平,就失去了做校长的起码任职资格。
(五)、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
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这要求校长必须具有丰富、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教育管理知识,具备较高的学校管理技能和经验,能够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技术。
(六)、突出的创新能力。
今日的学校正处在一个激荡的变革时代,发展是现代学校的根本性特点,创新则是现代校长的典型特征。
一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校长领导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备的精神品质。
校长应当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能力。
他不只自己追求变革,而且能够带领全校所有成员热心地参与变革,不断夺取变革的成功。
(七)、科学的决策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学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轴心。
现代校长的决策力是这样一种能力:他能把学校看成一个整体,明了和掌握学校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还能想象到学校与教育界、社会以及同整个国家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充分注意到当下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各种可能性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
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的四个基本素养
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的四个基本素养一、政治过硬。
政治过硬就是指校长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
作为校长,首先要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旗帜鲜明地办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小学教育,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品德高尚。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
作为校长,自己需要身正德高、行为世范。
校长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真正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衡量学校发展。
在涉及教师利益与发展问题上,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与教师争名,不与教师夺利,把教师放在首位;要以促进教师成长为己任,守好师德师风底线,培养教师职业道德,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要关怀教师,用制度管理人、用情感温暖人、用真心打动人。
在涉及学生权益与发展问题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围绕学生终身成长办学,开足开齐开好课程,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教育教学规律,不折腾、不短视,扎扎实实办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化成长。
三、业务精湛。
校长首先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首要身份是教师,而且应当是学校的 首席教师”。
校长的示范作用之一就是教育教学能力示范。
作为校长,不能放弃或忘记这一基本要求,要始终不离讲台,一直坚守课堂。
要敢于上公开课,敢于和教师同台亮相。
作为校长,面对课堂,不但能说,更能自觉行动,要坚持知行合一,不能站在教师后面要求教师怎么做;而是要站在教师前面,告诉教师这么做。
四、治校有方。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学校管理更难,难在人的成长,难在事的漫长。
作为校长,要善于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形势当中,认清方向、辨别主次,统筹安排、系统谋划。
既建构规章制度,又营造学校文化;既为教师发展铺路搭桥,又为学生成长殚精竭虑;既要上下衔接,又要左右贯通。
新时代校长素质
新时代校长素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中,当一名合格的小学校长,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观点,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学本领,知识广、懂理的专业人才。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应该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
把师生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师生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师生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师生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师生的发展当作第一目标。
有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有了这颗心,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端正办学方向,持续增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有了这颗心,就能在逆境中经受住考验,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勇于探索,永远向前;有了这颗心,就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坦荡胸怀,襟怀坦白,任人唯贤,在工作中,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作为学校领导要带头讲奉献。
小学事务多、繁、杂,不但要使出浑身解数,还得常常加班加点。
遇到评优评先,领导要淡泊名利,见荣誉就让,讲的是奉献精神。
在学校领导的影响下,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差生、训练特长生、组织兴趣小组活动,从未向学校拿过一分钱,真正做到无偿服务。
二、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小学校长不但要做“学校管理上的能手”,而且还要是“课堂教学与教改的能手”。
这样的校长,群众才会由衷地佩服你,也才能成为教学上的“领头羊”,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
校长应具有丰富的学识与精通的业务水平,引领教师展开教学与科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1、上好示范课。
校长要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来诠释新课程和新理念,为教师作“示范”和“导向”。
这样就能很有说服力地指导教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2、听课评课。
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实行“诊断”,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施教情况;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指导教师教学。
3、带头研究。
小学教育的校长素养
小学教育的校长素养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小学的教育管理者,校长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小学教育的校长素养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呢?一、领导力领导力是校长必备的一种实践能力。
校长需要带领着教师团队,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庞杂的管理任务,发挥出高超的领导艺术。
领导力包含多种要素,如人际关系、意识形态、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
校长应该具备的生动形象、具体的领导能力,能够调动教师积极性,并促使师生之间形成密切联系。
二、专业素养校长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也是一名专业教育工作者。
对于小学教育的校长而言,具备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校长需要对教学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各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把握。
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和组织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因为只有具备这些,校长才能更加高效地将教育改进的理念付诸于实践。
三、沟通能力在校长的工作过程中,和教师、家长沟通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校长的沟通能力对于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建立和谐的教育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高沟通能力,校长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信息。
同时,从教育角度出发,实施管涵和教学方案的管理。
四、社交能力校长应该具备的社交能力不仅包括自己面对大众的扮演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包括人际之间形成的亲密程度和交流表现的熟练程度。
要想高效推进教育工作,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校长需要具备社交情感,经验、感性和理性的知识结合。
五、沉淀能力沉淀能力是指把做过的工作、学习得到的知识、扮演的角色、参加的活动归纳总结,进而化为应用的方式。
这种能力对于校长在拥有相关消费应用价值时尤为关键。
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帮助校长把教学管理智慧,并循序渐进把智慧转化为管理行为。
六、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小学教育的校长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校长不仅需要拥有发扬自己、为个人利益较上进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教育语言,挖掘出校内外的信息;并且,还需要具备策略思维能力,即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方法等,制定策略性运营和管理工作,有一种长远规划性工作的思维,提高教育进步的质量效力。
浅析中小学校长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析中小学校长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对教育政策法规的正确理解。
校长很重要的职责在于为学校的发展把方向、做决策,正确地理解把握教育政策是履职的基本前提。
既要学习、理解国家宏观的教育方针政策,也包括理解、执行教育主管部门中观层面的教育管理举措,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管理微观层面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二)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能力。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结合办学实际,建构起符合育人规律、反映育人要求、体现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并能对课程的目标、结构、价值、评价等有深刻的理解和科学的表述,这是校长首要的专业素养。
(三)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一是知人善用,人岗相适,为关键岗位配置正确的人并指导、助力其成长、成事;二是弘扬正能量,保持教职工队伍的积极性与正气,克服倦怠情绪,弱化负向影响;三是建设科学有效的用人管理机制,综合合同聘用、岗位聘任、绩效评价、年度考核、过程写实等,使教职工管理机制积极有活力、公正有效率。
(四)善于学习的品质。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发展还是应对社会变革、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都要求校长要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
用实践来印证学习的理解并提出新的思考方向,用学习的成效来指导办学改进的实践。
学习既是改革创新的需要,也蕴含着改进创新的可能。
(五)调处矛盾的能力。
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校长要面临校内外诸多矛盾,在校内矛盾存在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职工之间、干群之间,在校外存在于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善于调处矛盾,使之弱化而不激化,努力寻求平衡,解决问题,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佳同心圆,是校长管理能力与协调艺术的体现。
(六)系统与结构化思维。
校长办学,要从多维参照系中对学校自身有准确的办学定位,找准原点;要善于进行SWOT四个象限的自我评析,找准坐标;要将其在组织实施层面具体化为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找准路径,这些都需要校长的系统化、结构化思维能力,从而防止学校的改进盲人摸象、忽左忽右、顾此失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义堂镇好石小学陈腊清汪福堂【内容提要】中小学校长在组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长所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三观”、“三见”、“三形象”是极其重要的几个方面。
新时期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新型的校长观、长远的发展观、科学的评价观,必须具备理智的主见、睿智的创见、明智的远见,必须具备博学多识的教育家形象、严谨务实的管理家形象、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形象。
【主题词】新型校长素质结构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们在组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水平的差距往往带来学校之间的差异。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能力高超的校长队伍,是关系到我国中小学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战略任务的成功的关键,是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迫切要求。
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长所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三观”、“三见”、“三形象”是极其重要的几个方面。
一、新时期的校长必须具备“三观”:“校长观”、“发展观”、“评价观”1、新型的校长观校长是一种责任,他不是一般的行政职务,他代表的是一种学术地位,是一种学识、水平和能力的象征。
校长应该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是教师的杰出代表。
校长的责任不仅是管理好学校,而且要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要为未来负责,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而要高瞻远瞩,从长计议。
把一所学校交到你手里,应该感到是一种际遇,是一种能够实践办好学校理想的际遇。
一个校长在他的任职期间,不论时间长短,能够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并努力付诸实践,不懈追求,就是做出了贡献,就无愧于自己的历史使命。
关于校长的职责和权力,我们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3条照找到法律依据:“学校的教育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
”也有人说,校长是学校的瞭望者和发动机。
诚然,学校的管理哲学、领导艺术、学校优化、班级氛围、师生关系、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校长去运筹帷幄,新时期的校长任重而道远。
2、长远的发展观学校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上和校长的办学追求上,这是学校发展的人的因素。
学校的现代化首先是校长和教师观念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差异,但校长追求一流的精神不应落后。
一位优秀的校长可以容忍投入上的不足,但决不能容忍观念上的落后、管理上的落后和师资队伍上的落后;一个学校的环境、硬件设施可以不如人,但人的素质不能甘于落后!校长要“站在校门口,面向全世界”,善于学习,善于扑捉代表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方向的新思想、新观念,善于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理性的思维去分析教育的种种问题,能够预见教育的未来,能够以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去影响和塑造教师,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自觉转变,不断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3、科学的评价观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直接决定教师的价值趋向和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
单纯的“以分论赏”很容易引发教师的功利主义和教师之间的非正常竞争,削弱教师的团队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而功利主义必然导致教育的短视行为。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东西,许多校长、教师已意识到了,但一旦要改变旧的行为,却又顾虑重重,因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能走大,素质教育难以推进。
由于目前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教育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在实际操作中,仍沿袭传统的评价手段,学生的考试分数是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重要参数,升学率、优秀率等都是硬邦邦的指标,教学质量又是教师续聘、晋升、评优的决定因素,“副课”又不参加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教与不教,教好与教差,无关痛痒。
于是,有的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尽量向主课倾斜,有的教师也只上主课,“副课”无人问津。
为了争几个指标,占用学生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题海战役,通过大量的机械重复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这一切严重背离了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要努力建立一种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允许失败、公平竞争的评价机制,注重从教育观念、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制度的彻底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的教育异化,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进行快乐教育。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是大势所趋,教育评价制度是非改不可了。
不能仅以学生考试成绩定论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评估,应看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与否。
在评价制度上,淡化考试的功用,实施学生素质等级制度;在评价方法上,实行考试和考核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实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考核,综合评定;在评价形式上,实行上级和社会评价学校,学生评价老师,教师评价校长的制度。
二、新时期的校长必须具备“三见”:“主见”、“创见”、“远见”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导航者。
校长要做到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特别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要有主见、创见、远见的品格。
1、必须具备理智的主见学校教育是一门内涵丰富的育人科学,校长在整个办学育人过程中应有理智的主见,把加强理论修养、端正办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作为一项神圣任务来完成。
一是要有精深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能增强校长办学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克服盲目性,减少忙乱性。
实践证明,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校长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
因此,校长要深刻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精通教育原理,掌握教育规律,努力使自己的办学育人思想具有理性的光辉。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对办学思想的领导。
校长的办学思想不仅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导向作用,而且对学校全盘工作起统领作用。
校长的办学思想融其哲学思想、教育观念、教学主张、品德修养、工作作风、办学经验和效益意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办学思想成熟的校长,能切实认识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教育有主见,管理有新招,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思想,利用和发掘学校的优势,执着地开展办学实践。
二是要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它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和创造性。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前途。
因此,世界各国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将教育观念的嬗新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谁抓住了观念问题,谁就能在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中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勇立排头。
毋庸讳言,我国素质教育取得了初步成就,然而,我们在为之喝彩的同时,不能不看到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的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一些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依然存在,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的校长和教师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仍操守“精英教育”的观念和“分数第一”的目标,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重少数、轻整体,违背教育规律,不注重教法创新,仍沿用满堂灌、死记硬背、照本宣科、题海战术、应付考试等陈规陋俗,这非但提高不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完全与国家的教育方针相违背,羁绊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时代呼唤着校长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破旧立新,与时俱进。
三是要有坚定的育人信念。
素质教育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
育人成才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校长办学的主要目的。
育人成才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育人观。
有人说,所有孩子生来都是天才。
从严格意义上讲,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感悟有先后,进步有快慢。
在智力发展上,有的先天早慧,有的则大器晚成;在思想认识上,有的先觉早知,有的则顽钝后醒。
花开有迟早,成才有先后。
因此,校长要引导教师树立“天生其人必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其用”的育人观念,一切为了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真正使学校成为莘莘学子成长的乐园。
2、必须具备睿智的创见从一定意义上讲,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校长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职工的工作情绪和教育质量的高低。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校长保持激越高昂的情绪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十分重要。
一是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志气。
人最可贵的精神是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攀登精神,开拓进取、有所作为的成就精神。
一个民族有了这种精神,就能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位校长有了这种精神,就能使一所后进的学校变为先进,先进的学校愈加先进。
无论任职的学校条件是好还是差,校长都应该对她满腔热忱,都应该将全部心血倾注给她。
对于办学条件好的学校,要有再造辉煌的雄心;对于人心涣散的学校,要有“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心;对于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学校,要有质量立校的良策和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志气,这是校长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要有勇立潮头、标新立异的勇气。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呼唤校长具有勇立潮头、标新立异的勇气。
在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中,没有敢闯的精神和勇气,就探索不出适合学习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卓有成效的育人途径。
因此,在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中,校长要勇于追求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在办学育人过程中,校长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潜心探索的科研能力。
勇立潮头、标新立异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凡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教育改革家,他们的思维虽然“超常”,但不反常;他们的做法虽然“奇特”,但不荒唐。
三是要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锐气。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是贯彻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带头人,理所当然应具备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锐气。
校长只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才能促进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现代社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惑同在的社会,校长要使自己的办学思想与时俱进,就需要对时代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情况具有敏锐的分辨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学校发展。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断更新的现代教育,要求我们的校长在“天时人事日相催,机遇挑战并相存”的形势下,具有“机不可失与时进,时不再来争朝夕”的勤奋精神。
3、必须具有明智的远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校长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思想境界。
首先,一切为了学生的前途。
校长办学育人要为全体学生的前途着想,使学校教育为每个学生将来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生活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社会是以创新为标志、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以竞争为动力、充满挑战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