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训练畏难情绪的产生原因与克服方法-最新教育资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体育训练畏难情绪的产生原因与克服方法所谓畏难情绪,是指对困难怀有恐惧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一些原本可以做成功的事情,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畏难情绪比较严重。本文笔者分析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并提出了克服方法。

一、中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畏难情绪的表现

1. 惰性

惰性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愿在体育训练中付出努力和汗水,而是采取躲避、偷工减料的方式回避困难。笔者曾经特意观察过,在学生围着操场跑圈的时候,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学生,要么在做热身准备的时候懒洋洋的,要么在跑到拐弯位置的时候偷偷地直插进前面的队伍,只为减少一点跑步的距离。

2. 害怕失败

在校园田径运动会上,笔者经常看见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个学生即使知道自己最后的成绩不会很好,仍会坚持跑完全程;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自身实力较强,能获得理想的名次,只因起步的状态不理想,便破罐子破摔,不奋力冲刺,甚至中途离场。

3. 不敢大胆尝试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由于这类学生没有荣誉感和自豪感,缺乏突破难关的动力和勇气,他们害怕受伤、害怕遭到同学的嘲笑,所以不敢大胆尝试。因此,他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缺乏参与的激情和兴趣,也从来没有体验过战胜困难的喜悦。

二、中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产生畏难情绪的主要原因

1. 主观原因,受个人日常学习生活情绪的影响

中学生面临着沉重的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文化课程的学习,而体育课一直被学生当做副科,所以重视程度难免不足。因此,当产生学习的不利情绪而又缺乏宣泄渠道时,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懒惰表现能使他们获得一些心理平衡。如学生很容易把学习太紧张、情绪波动大、考试不理想和生活上的失败与挫折等诸多因素引起的消极情绪带到体育学习中。

2. 客观原因,受个人身体素质的影响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身体基本素质较差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虽然体育课给他们提供了锻炼机会,但是体育课是在众多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体育水平,他们害怕受到教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即使是一些原来敢做的动作也不敢做了,一些应该尝试的训练项目也尽量躲避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畏难情绪越来越浓。

3. 环境原因,受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而教师又不经常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甚至还带着情绪和不良态度来上课,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另外,在学生的个性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着关键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一旦孩子出现畏难情绪,家长应采取积极的对策,鼓励孩子以认真、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并应立即着手解决困难。

三、克服中学生体育训练中畏难情绪的方法

1.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强化快乐体育的心理感受首先,体育教师应深刻理解学生当前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和紧张心理,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通过加强心理沟通,耐心倾听学生的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其实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他们的运动成绩,也是为他们的中考和高考服务。实践证明,一旦学生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就会提高,懒惰与畏难情绪自然会被快乐的训练所代替。

2.跳出体育看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体育课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锻炼学生的体质,还在于通过这种注重强度与耐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作风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此,体育教师要做到三点:首先,以激励为主,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其次,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运动才能,使学生从枯燥的训练中找到成功和快乐;最后,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如针对

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低难度的教学情境;针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创造高难度的项目,让学生在训练中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当然,上述克服畏难情绪的方法,除了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外,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学生不畏艰辛的意志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