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的美学思考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叶芝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总是富有哲理性,充满了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尤其是他凝练的乐此不疲的语言,更显示出了叶芝诗歌的精美,从而使他成为众多诗人心中的神话。
其中一首诗《当你老了》,是叶芝最被熟知的一首诗,在欧洲文学史上得到广泛传播。
本文将从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和译文浅析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要从美学角度来解读叶芝的《当你老了》这首诗,这首诗可以被分为三部分,第一段,有一种友善的语气,叶芝通过自然的形容,表达了非常真切的文字内容,写道:“当你老了,你将不会畏惧年纪给你带来的改变,也不会怨怼他令你受罪。
”这是叶芝对老年人的一种温情,用精细的语言给了老年人安慰。
第二段,叶芝像叙述一样,用一些感情色彩的语句描绘了老年的生活,运用抽象的笔调,深入描绘出老年老态,也体现出老年人的情感世界,并为他们沉淀出平和的幸福境界,表达了对老年的爱。
最后一段,叶芝用更加深入的真挚,写出老年人的缓慢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爱与希望,表达了深情,这种情感被他通过高超的叙述技巧,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种深层次的诗意,使得《当你老了》这首诗歌,深刻而持久,从而提高了它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美感。
经过上述分析,《当你老了》这首叶芝的诗歌,以温情的语言和纯净的笔调,把老年的情怀深深的流露出来,将心灵的深处抚慰的一声声的呼唤,每一句话都蕴涵着叶芝对老年的爱护与理解,这种微妙的情义被叶芝用高妙的诗句表达的淋漓尽致,形成了一幅幅安定的老年画卷,画面简单而朴素,传达出一种祥和的安宁之感。
此外,叶芝的《当你老了》还得到了流传各地的翻译,以丰富这首诗歌的魅力,以及更好的传播叶芝的思想。
根据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原文,可以翻译出:“当你老了,不要害怕年华带来的变化。
不要抱怨它的约束和挑战。
它不会让你软弱,只会让你更加坚定地站立。
你将会有乐趣和力量,让你把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但你也会有更多的沉默,更多的孤独,更多的情感深入思考,更多的回忆,更多的思考着这个世界。
从三美角度看红楼梦中《好了歌》的两个译本
从三美角度看红楼梦中《好了歌》的两个译本唐丹(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许渊冲的三美说是指音美、意美、形美,主要针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其中形式多样的古典诗词作为书重要的部分,更是具有亘古璀璨的艺术价值。
诗词翻译既是红楼梦翻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该文针对红楼梦第一章中的《好了歌》,基于许渊冲的“三美说”,深入对比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与约翰·阂福德译本,并由此探讨两个译本的优劣势。
关键词:音美;意美;形美;好了歌;杨译;霍译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4)01-0155-02《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著作中的一颗明珠,代表了璀璨中华文化的最高峰。
同时,《红楼梦》也是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
近200年来,已有超过20种文字的红楼梦译本(姜其煌,1996)。
英文译本有两个,分别是大卫·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夫妇译本。
这两个译本各具特色,在关于红楼梦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对于人物、环境的刻画起到点睛之笔(刘耕路,1999)。
因此,译本对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更要富有生命力。
《好了歌》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一章,为全书定下了基调,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显而易见。
该文试图运用许渊冲的“三美”翻译理论――“意美,音美,形美”,对比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杨译本和霍译本在风格传译上的区别,并探讨哪个译本比较而言更好地做到了原文风格的传译。
1 许渊冲的三美学许渊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为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978年,他完成了毛泽东诗歌翻译后,提出了“三美论”。
他受启发于鲁迅的那句“意美愉心,音美悦耳,形美养眼”,发展了有关诗歌翻译的“三美说”。
按照许先生的观点,一首好的诗歌翻译不只是用另一种语言翻译的一个产物,而是一个传载着原作“音美、意美、形美”的美学享受。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强以及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学翻译日益受到关注。
在文学翻译中,翻译美学视角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它注重通过对原文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的分析,保持译文与原文的美学品质。
本文将运用翻译美学视角,对比分析两种英译版本的中国古代诗歌经典《诗经》。
《诗经》是古代中国汉族诗歌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形式。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305篇诗歌,涵盖了从周朝早期到春秋时期的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在翻译《诗经》时,由于中文和英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文学翻译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首先,我们来看《诗经》中一首名为《关雎》的诗,比较两种译本,一种是2015年彭懿璇翻译的版本,另一种是1976年Arthur Waley翻译的版本。
彭懿璇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Arthur Waley版:通过对比两个版本,我们可以发现彭懿璇的翻译更加接近于原文,她采用了较为自然的语言用词,保留了《关雎》的原诗结构和韵律。
Arthur Waley则更注重于表达意境,他将“雎鸠”翻译为“osprey”,使用了古化英语。
其次,在第二节中,彭懿璇用“寤寐思服”表达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表现出女子内心的痛苦。
而Arthur Waley则使用了“unresting are the thoughts that revolve within her head”,强调女人的内心思考反复不定。
虽然两个版本各有所长,但彭懿璇的翻译在保留原诗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关雎》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另一首名为《氓》的诗,两种英译版本分别来自施宾德(Schoolfield)和Bernhard Karlgren。
施宾德版:Bernhard Karlgren版:Lowly thrive the peasants,Measured their holding;Eely their backbone,Fishes their diet.Cutting the rush,Working the swamp-reed,Sorry their life-time,Mind-gnawing cares.对比两个版本,我们可以发现施宾德更加重视对原文中的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他用诸如“bounds of honest toil”和“woe impounded”等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氓的艰辛生活。
“三美”视角下《一生有你》歌词翻译实践与策略探究
2492020年19期总第511期ENGLISH ON CAMPUS“三美”视角下《一生有你》歌词翻译实践与策略探究文/张 梦Night breeze brushing the window 你能否感受我的爱Can you feel my love for you 等到老去的一天When we are stricken in years 你是否还在我身边Will you still be around here 看那些誓言谎言Seeing those oaths and lies 随往事慢慢飘散Sailing away with old times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How many loved the grace of your youthful face 可是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But who could bear the merciless change of days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How many came and went away through your lifetime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But you exist in my life and I stay by your side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Till the time to let go everything with wind 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Does there still remain a yearning in mind一、引言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延伸至音乐领域,歌词翻译成为一项富有意义的工作。
在线音乐平台的发展更为此带来契机:一方面,英文歌词被译成中文,为听众吸收外国文化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将中文歌词译成英文,亦成为展示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重要手段。
《一生有你》是水木年华组合2001年创作的中文流行歌曲,自问世以来成为传唱度最广的校园金曲之一。
2019年,同名电影上映,再度引发人们对这首歌曲的关注。
译形译意——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
译形译意——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许渊冲(1895-1931),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词翻译家,其英译古诗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他把中国古典文学中诗词,以及繁复的文化艺术精髓,变换成丽、具有感染力的英文诗句,颇具创新意义。
许渊冲英译古诗旨在向外国友人讲述传统文化,传递中国文化,而他采用的方法是译形译意,其理论及技巧值得深入探讨。
许渊冲的译形译意理论是译者把古诗这种非可言性的文学形式重新变形,转为英文的一种理论和实践。
他认为,文学翻译应同时保持原文的精神和形式,以保证译文的完整性与一致性,这也是他译形译意理论的核心思想。
许渊冲在翻译古诗时,认为文字、声音和意义都具有可把握的完整性,因此,在处理译文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色彩等特点,确定原文的表达方式。
此外,有时,他还会运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洞察,把一些本地文化内涵融入到译文中,从而更好的呈现原文的精神。
许渊冲的英译古诗技巧不仅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理解,还表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体会,且把所有文字、声音和意义统一起来,使英译文变得丰富多彩,感情真挚,深入人心。
此外,许渊冲在翻译古诗时,还充分利用英语的文学表达能力,灵活运用多样表达手段,在处理诗歌语言本身的同时,还要努力想象诗句中的抽象内容。
他精心把握英语句式的技巧,采用一定的体裁是诗歌的结构,注重韵调的变化,诗意的和谐,以及释义的灵活选取和组合,最终营造出一种中西化的诗歌语言。
归纳起来,许渊冲的译形译意理论与技巧是对传统古诗的理解、把握和重塑,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文化内涵,也把传统艺术美学与英语文学之间的融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许渊冲的英译古诗旨在向外国友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他所探究的理论及技巧更有力地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精髓,对傅雷家学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为当代学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让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精神。
池上 古诗 全文翻译
池上古诗全文翻译一、池上古诗简介古诗《池上》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该诗以清新的意境、深入的描绘和朴素的文字,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热爱。
二、诗歌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诗歌翻译及赏析1. 译文及注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天依山尽,黄河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想看到千里外的景色,就要再往上楼层看)2. 译文解读这首诗描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透露出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
作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期待。
3. 诗歌赏析王之涣借景向人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向往。
在第一句中,白日依山尽的景象呈现在我们眼前,带来一种宁静和美丽。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景象更为壮观,强调大自然的恢弘和宏伟。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希望引起人们对大自然独特魅力的思考和赞美。
而第三句“欲穷千里目”传递了一种远大志向和无限抱负,表达了人们在追求一切美好事物时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
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则是告诫人们不要满足于已经达到的境地,要有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这首诗短小精炼,字字珠玑。
通过简单的文字,王之涣将复杂的景象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予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同时,诗歌中的意象也让我们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诗歌影响及意义《池上》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学中的珍品之一。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气质。
它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哲学意味,向读者传达了追求进步、勇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这首诗不仅广泛传诵于中国,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激发了许多诗人和文化从业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池上》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生活观念。
它提醒人们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勇往直前,不断挑战自我。
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对当代人们具有启示意义。
画译20 世纪美国诗人汉诗英译新视角
2022年11月第38卷㊀第6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Nov.,2022Vol.38㊀No.6收稿日期:2022-07-1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绘画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英译研究 (19JYJA740077)㊁广东省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省级重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跨文化语用翻译研究 (2018WZDXM010)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古典诗词 画译 研究 (21GWCXXM-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张保红,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英汉翻译研究㊂朱芳,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㊂引用格式:张保红㊀朱芳.画译:20世纪美国诗人汉诗英译新视角[J].外国语文,2022(6):102-112.画译:20世纪美国诗人汉诗英译新视角张保红㊀朱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广州㊀510420)摘㊀要:20世纪初以来,以庞德为首的美国现代派诗人不仅通过诗歌翻译寻找革新英诗创作的源泉,还从绘画㊁雕塑等非语言艺术中吸取养分,创新英诗表达法㊂他们借鉴绘画艺术翻译古典汉诗,使译诗成为现代英诗改革的 试验田 并推动着中西诗学㊁文化㊁艺术的融通发展㊂本文从绘画艺术审美感性直觉㊁绘画形式语言以及绘画原理技法三个层面,探析美国诗人翻译古典汉诗的画译特色,揭示画译独特的诗学价值与美学效果,阐述其对当代译学发展的认识论价值与方法论意义㊂关键词:画译;古典汉诗;美国诗人中图分类号:H315.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2)06-0102-110㊀引言古今中外,以非语言艺术类比翻译, 使这个往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能以各种活泼有趣的形象呈现于世人面前,赋予它灵性和生气 (谭载喜,2006:73)㊂其中,翻译的绘画类比纷繁多样,经久不绝,西方有德莱顿的 翻译如写生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drawing after the life)之说,中国有傅雷的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之论㊂这些类比,从感性直觉阐释了文学翻译的过程㊁原则与目标,有利于探查各种译论的渊源属性㊂然而,翻译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借鉴绘画艺术的技巧㊁方法与原理来传情达意?如何解析其取得的审美艺术效果?这种跨艺术翻译实践会给目前文学翻译研究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哪些新的思考?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目前并不多见㊂为此,本文拟以20世纪美国诗人译者的翻译实践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㊂1㊀20世纪美国诗人译诗与 画译 的提出20世纪初以来,美国现代派诗人庞德(E.Pound)㊁罗威尔(A.Lowell)㊁宾纳(W.Bynner)㊁威廉斯(W.C.Williams)等积极翻译古典汉诗,在英语世界掀起了汉诗英译风潮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新生代诗人王红公(K.Rexroth)㊁斯奈德(G.Snyder)等继续开展汉诗英译活动,使古典汉诗英译实践在美国诗坛的影响进一步扩大㊂正如美国诗人默温(W.S.Mervin)所言: 到如今,不考虑中国诗的影响,美㊃201㊃㊀张保红㊀朱芳㊀画译:20世纪美国诗人汉诗英译新视角㊀国诗无法想象㊂这种影响已成了美国诗自己传统的一部分㊂ (赵毅衡,1988:11)他们对汉诗的翻译,虽然有着各自的诗学诉求与翻译主张,但都脱离不了时代的烙印,或多或少受到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㊂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主义,基本上为一场跨文学与跨艺术的美学运动,对现代派诗人而言, 文本就是画像,绘画就是说话 现代主义运动与绘画的关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微妙和紧密(马永波,2015:序言)㊂同时, 一千句话不如一个画面㊂现代人的心理特点是沉迷于视觉效果而厌倦于倾听 (维尔,1991:26)㊂在时代文风㊁审美取向双重影响下,西方诗人译者感时而创,因时而译,不仅在诗歌创作中融入各自的绘画艺术经验和知识,还在诗歌翻译中实践这一跨艺术创作诗学㊂他们看重古典汉诗作为 形诗 ,以画入诗㊁诗中有画的特质,翻译时不仅注重发掘汉诗本身的绘画美,还借鉴中西绘画艺术的技巧㊁方法与原理表现作品的蕴意,创译出具有现代审美意趣的英诗㊂这一翻译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有学者指出:若从文学本位出发,上述诗人译者所为往往因语言形式与内容偏离原文较远,通常被学界当作创作而不是翻译加以评论;但是从绘画艺术视角出发,此类行为背后的翻译转换原理或机制赫然存在(张保红,2018:373,483)㊂在考察诗人王红公借鉴印象画派原理㊁技法进行古典汉诗 创意英译 的基础上,张保红(2018:400)首次提出了 画译 的基本想法: 这里的 画译 不是指所译作品在文学想象的参与下生成的图画或将文字译为可视的图画,而是指渗透着绘画原理与技法的翻译方法,它来自非语言艺术领域,使用的是绘画形式语言,是区别于语言艺术领域的翻译方法㊂画译 从译诗实践中观察总结而来,证实了文学翻译向绘画艺术借鉴的可行性㊂按照上述界定,画译让译诗朝着 画理化 的方向发展,即按照绘画技巧㊁方法和原理理解㊁呈现原诗㊂它不是指一般意义上将诗歌原文所写经过个人想象后在头脑中幻化出的绘画之境,而是在绘画艺术的关照下,让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彼此互动与融合后所营构出的画意生成空间或结构,最终结果虽然仍呈现为语言文字,但在方法上使诗歌翻译跳出了英汉双语之间互动转换的传统视野㊂它打破了诗㊁画艺术壁垒,拓展出诗画交融的翻译新形态,彰显出1+1>2的跨艺术能量倍增效果㊂2㊀美国诗人画译汉诗的实践画译不仅受译者语言㊁诗学㊁美学㊁文化等观念影响,还受到译者绘画经验㊁意识与知识的制约㊂这些经验㊁意识与知识形成了译者的绘画艺术观,直接影响画译的实践程度㊁表现方式与个性特色㊂2.1以绘画审美感性直觉译诗审美直觉是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直观把握,可分为感性直觉与理性直觉㊂其中 感性直觉是感官感觉㊁知觉㊁表象中尚未积淀主体理智㊁情感的审美直觉,尚处在审美感性阶段,可以唤起人的生理快感和初级美感 (朱立文,2010:88)㊂绘画审美感性直觉是绘画艺术欣赏过程中知其然而不探究其所以然的阶段,是具备一定程度绘画艺术素养的人欣赏绘画,凭感觉做出的判断,是一种 不证自明 的审美方式㊂翻译实践中译者有时会凭借绘画审美感性直觉,按画而译或译文如画,以求强化读者身临其境的现实经验感和文化认同感㊂2.1.1按画而译中西文学文化的交流,不仅体现在语言文本方面,也体现在非语言文本或艺术文本方面,以及语言文本与艺术文本互动方面㊂检视20世纪美国诗人汉诗英译者的个人成长经历与生活经历,他们均有从博物馆㊁艺术馆或其他途径涉猎中国书画的直感经历与经验㊂ 一系列的机缘巧合 使庞德对中国艺术㊃301㊃㊀外国语文2022年第6期㊀的响应在他的 旋涡主义 时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㊂首先,他得以在‘华夏集“里融汇他从比宁和大英博物馆藏品那里获得的知识㊂ (钱兆明,2020:16)1972年,斯奈德回答叶维廉的提问时说: 我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森林里,年幼时,有一次父亲带我到西雅图的博物馆去看正在展出的中国画,我立刻就喜欢了,因为那是我认识的山认识的水,与我实际生活中所看见的一模一样㊂ (叶维廉,2002:75)这些译者将中国书画中得来的经验印象或典型细节融入译诗,使译文呈现出鲜明的汉文化表现方式与运思特色㊂例如:感知欲叹息,对酒还自倾㊂(李白‘春日醉起言志“)My feelings make me want to sigh.The wine is still here,I will throw back my head and drink.译文出自译诗集‘松花笺“(Fir-Flower Tablets),是意象派诗人罗威尔根据艾思柯(F.Ayscough)的汉诗逐字英文注解翻译而成㊂罗威尔在译序中坦言: 我与艾思柯合作的职责,是尽我所能将其直译的内容转换为接近原作精神的诗篇㊂ (Lowell,1921:V)为了契合 原作精神 ,罗威尔将目光投向了与原诗内容相关的情景画面㊂原文 对酒还自倾 在译诗中拆分成了两句,其中 I will throw back my head and drink 生动刻画出诗人仰首而饮,一饮而尽的画面,细腻的意象描写将诗人李白 斗酒诗百篇 的豪放之情表现无遗㊂值得探究的是,罗威尔其时不懂中文,也不可能目睹千年前文人饮酒作诗的画面,那么如此形象生动的传译,得益于她生活中热衷于收集欣赏中国字画,对中国绘画中 饮者 形象的经验直感(张保红, 2018:286-287)㊂像这样将生活中所见绘画作品的印象细节融入译诗,取得显著跨艺术传播效果的案例,在罗威尔等诗人的译诗中时有所见㊂若将原诗与译诗进行对照,不难看出其语义内容常常多有偏离,但是其意象细腻㊁意趣浓郁,在深层意蕴上可与 原作精神 相契合㊂不仅如此,这样做既实践了译者作为意象派诗人领袖倡导精确描写意象的诗学原则,又彰显了诗人作为译者主动认知㊁接纳与传播中国文化艺术的用心,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场景融入译诗,进入美国文化空间的进程㊂无独有偶,前文所述的诗人译家的译作中均可找到这方面的先例,且看意象派创始人庞德的经典译例: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㊂(李白‘长干行“)While my hair was still cut straight across my forehead,I played about the front gate,pulling flowers.(Pound,1915:11)译文是庞德根据东方学家费诺罗萨(E.Fellonosa)的中国诗歌笔记加工而成㊂费氏在笔记中对 妾发初覆额 的解释是, My hair was at first covering my brows(Chinese method of wearing hair) (吴伏生, 2012:352)㊂庞德在此基础上对 妾 的发式进行了细节刻画, cut straight across my forehead ,齐额短发,典型而独特,富有东方气息㊂之所以这样译,叶维廉认为 可能庞德在大英博物馆细看过中国画 (赵毅衡,2003:134)㊂也就是说,庞德不仅参照费氏对原诗的语义解释,还从观看中国画的经验中解读原文艺术形象,于是按照观画的印象翻译,选取发式特点描绘出中国小女孩的直观形象㊂有学者认为这样的翻译 超越了行文的意义,重现了文化意义 (郭建中,2000:306-307)㊂这一评价不无道理,译诗语义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文,但展现了语义内容背后的文化特质,让读者通过艺术形象直接进入汉文化语境,不失为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的路径之一㊂2.1.2译诗如画译者通过文字编排㊁诗行布列等外部空间形态,让译诗呈现图画般的视觉效果,从图案上来帮衬或烘㊃401㊃㊀张保红㊀朱芳㊀画译:20世纪美国诗人汉诗英译新视角㊀托原作的诗意蕴涵㊂这在现代英诗创作中并不罕见,这种以文字创造视觉形象的 绘画诗 或者 图案诗 ,是诗画融合之后又以语言为归途的跨艺术创作试验㊂它 改变约定俗成的诗的形式,背离常规的表达方式 通过其外在图像来增加诗歌的张力 (张丽君,2014:12)㊂现代派诗人自庞德以来,受未来主义㊁达达派㊁立体主义等视觉艺术影响,不断创新诗形,让诗歌 外部形态由情感表达需要而变化,让读者通过 读 看 解 等多种方式去欣赏视觉诗 (张丽君,2014:165)㊂诗人译者也将这一创作诗学延伸到了古典汉诗画译实践中,取得了尤为鲜明而独特的跨艺术传播效果㊂例如:赠张云容舞杨贵妃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㊂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㊂DancingYang Gui-feiWide sleeves sway.Scents,Sweet scentsIncessant coming.It is red lilies,Lotus lilies,Floating up,And up,Out of Autumn mist.Thin clouds,Puffed,Fluttered,Blown on a rippling windThrough a mountain pass.Young willow shootsTouchingBrushingThe waterOf the garden pool.㊀(Lowell,1921:144)从诗形对比来看,译诗较原诗诗节的数量㊁诗行的长短以及整体的空间形状发生了较大改变㊂从诗歌主题来看,都是对曼妙舞姿的描摹,不过原诗仅以语词描述,而译诗还通过语形构筑有意味的图像,凸显舞姿的动态变化过程㊂具体而言, 诗歌的外在形态代表舞步的 节拍 ,诗行的长短代表着舞步的大㊃501㊃㊀外国语文2022年第6期㊀小,疾徐㊂长的诗行代表舞者脚步舒缓㊁长袖飞舞,短的诗行代表舞者转身退步,款款而行,单字诗行代表舞者顿然停步亮相,将舞者 轻云扶风 之姿, 嫩柳拂水 之态,在译文中刻画得生动形象㊁入木三分 (张保红,2008:290-291)㊂这一有意味的文字图像,并非要以文字作画,而是为了彰显诗歌主题,运用绘画艺术的直观性,在语符成 像 的既视感中,提升诗作的感兴意味, 使诗情的传达变得更为直观而显著,图像的蕴涵则又因诗情的托举而显得更加深邃与繁富 (张保红,2008:100),从而实现诗歌外在形式与内在情趣的统一㊂从上可见,绘画审美感性直觉影响下的画译实践,要么以画解诗㊁按画而译,将画面印象与启示融入译诗的情景之中,通过语符含 象 营造审美想象空间画面感;要么根据诗情,通过语符成 像 创新诗形,制造译诗如画的视觉效果,增强诗歌主题意蕴的直观可感性㊂其中, 象 和 像 存在着自然语义的联系,不过前者是心理的㊁想象的,后者是物理的㊁可视的 (赵宪章,2012:25),在译诗中或间接或直观地深化诗歌主题意蕴,凸显诗情中的 画意 ㊂这类方式并不要求译者有多么高深和专业的绘画知识,更多的是具有丰富的绘画审美表现意识与经验㊂2.2运用绘画形式语言译诗苏珊㊃朗格(Langer,1986:75)认为: 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㊂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诗歌利用声音文字进行 言说 ,绘画依靠绘画形式语言而进行 图说 ㊂所谓绘画形式语言 是指由视觉形态要素 点㊁线㊁面㊁色㊁形㊁体㊁质等,依据画家内心情感和审美需求,在画面的结构关系中形成形象和状态,是一种与观者交流的特殊方式 它以具体或抽象的图形来表现人类的直接感觉㊁情感世界与精神追求,具有直观㊁快速㊁生动的特点 (蒋跃,2012:10)㊂比起诗歌语言,绘画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更为直接㊁更具普遍性,能够超越人类语言的隔阂㊁唤起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情感㊂艺术与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艺术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情感,给人以相似或相同的心理感受㊂诗歌翻译中,若能借绘画形式语言之 酒杯 ,浇诗歌艺术之 块垒 ,不仅能提升译诗情感表现性能,还能为译语读者感知原文提供更为直接㊁快捷的艺术路径㊂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可根据原诗所激发的视觉心理与艺术情感,在原语㊁绘画形式语言与译语之间不断切换,最终通过译诗行文表达诗情与画意㊂按照理解与表达的一般翻译过程,此类画译对应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析出绘画形式语言㊂译者理解原诗时,以 心灵之眼 读取诗歌中的语象①,借助联想与想象看到 诗中有画 ,解析出画面所蕴含的点㊁线㊁面㊁色㊁形㊁体等视觉形态要素㊂继而发挥译者主体能动性,融入自己的绘画㊁生活㊁情感经验,诉诸视觉形态要素创译出原诗的意蕴㊂质言之,析出绘画形式语言就是译者通过诗歌语象对原文 诗情画意 中的视觉形态要素进行 绘 (再现)与 画 (表现)的过程㊂第二,绘画形式语言转换为译语㊂如前所述,不同的艺术语言符号可以表达相同的情感,给人以 殊途同归 的相似心理感受㊂不过诗歌创作与欣赏时,语象带出的是想象的画面,借用美学家艾尔德曼关于事物 观感价值 和 情感价值 来说,它不具备绘画欣赏带来的 观感价值 ,更多的是 情感价值 ㊂而译者欣赏原诗,从语象中解析出视觉形态要素之后,还需根据诗情在译语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语言表达,方能将这一 情感价值 感观化㊁具象化㊂这对译诗意象选择㊁行文措辞等具有明显的启示作用㊂例如, 乱石穿空 中的 乱石 意象,若仅从概念语义上对应可译成 broken rocks ,而从视觉形态要素与文本情景出发,诗人王红公㊃601㊃① 语象 (verbal icon)本是语义学的术语, 新批评派 理论家维姆萨特首先将其移植到文学理论中,意指文学文本以语言为媒介描写出来的艺术形象: 一个与其所表示的物体相像的语言符号 在头脑中所形成的 清晰的图画 (赵宪章,2014:B01版)㊂㊀张保红㊀朱芳㊀画译:20世纪美国诗人汉诗英译新视角㊀译为 jagged peaks ,以乱石凹凸不平㊁尖耸林立的锯齿线造型来传达惊险㊁惊悚的意味,这既增强了画面的直感,又将原诗惊心动魄的意境展露无遗㊂第三,译诗行文蕴涵绘画形式意味㊂经过原语㊁绘画形式语言与译语之间的理解转化,译诗行文表达绘画形式意味,也就水到渠成了㊂而译者苦心经营,会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呢?且看下例: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㊂(杜甫‘对雪“)Ragged mist settlesIn the spreading dusk.Snow skurriesIn the coiling wind.(Rexroth,1956:31)原文以景言情,表现的是诗人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获押解回长安时的愁苦㊁悲痛之情㊂乱云,急雪,写的是自然气候的恶劣,表现的是当时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表征着诗人汹涌难平的愁绪与苦痛㊂根据诗情与画意,译文采用了蕴涵视觉形态要素的语象㊂其中,Ragged(not straight or neat,but with rough uneven edges)蕴涵钝化的锯齿线,与mist组合翻译 乱云 ,给人以崎岖不平带来的扭曲㊁痛苦之感; spreading(to extend over a large or increasing area)蕴涵辐射线,有蔓延之感,与诗人绵延的愁绪相映照; coiling(to wind or twist into a series of rings)蕴涵螺旋形圆,与 wind 搭配,给人以急风旋转之感,强化了前句绵延的愁绪,在诗人内心上下翻滚㊁汹涌难平的情态㊂倘若单独从语义进行平行比照,译诗和原诗并非一一对应,但从诗歌整体艺术效果而言,译诗语言耐人品味,意象描述将视觉形态要素 锯齿线 辐射线 和 螺旋形圆 所激发的心理感受传递给了读者,从而强化了原诗外在自然的恶劣与内在情感的愁苦,实现与原诗意蕴情感的契合㊂从以上步骤分解和译文例析来看,渗透绘画形式语言的画译实践,以视觉心理感受和艺术情感为依据,通过诗㊁画两种艺术语言的转换融合,最终将视觉形态要素化为诗语,彰显原诗 画意 的同时,让诗情变得可观㊁可感㊁可共鸣㊂译诗不拘泥于和原诗字比句栉,而是 以神摄形 ,借助绘画形式语言实现与原诗 情感氛围 相投㊁主题意蕴相契㊂译诗语言变得含滋蓄味,富有 势能 ,有利于提升英诗语言的品质㊂这不仅达成了诗人译者,译诗为诗, 让译诗成为独立英诗 的翻译诉求,还推进了汉诗情景交融㊁诗画合一的理念融入现代主义英诗传统,实现中西文学艺术汇通发展㊂2.3运用绘画原理技法译诗绘画原理是绘画创作最基本的规律,从绘画实践中总结而来,又用于指导实践㊂ 绘画自身的原理,如色彩原理㊁构图原理㊁黑白原理等,首先成为艺术家研究和应用的对象㊂正是这些传统的绘画原理指导了绘画艺术的研究㊁理解㊁观赏和创造㊂ (沈铭存,1999:57)中西绘画历史悠久,流派纷呈,运用的绘画原理各有偏重,衍生的绘画技巧与方法,即绘画技法也各有所长㊂在诗歌翻译中,译者通常选用自己熟知的绘画原理技法,为译文行文措辞,谋篇布局寻找理据,强化译诗语言表现力,也创新英诗技法㊂2.3.1借鉴西方印象画派光色原理技法印象派作为西方现代绘画的发端,运用自然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原理指导绘画㊂ 印象派画家认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景物也会产生不同的姿态,这种姿态自然而真实,却又转眼即逝,这便是所谓的 印象 ,而画家们的任务就是将这种 印象 捕捉描摹在画布上,将瞬间变为永恒㊂ (角菊芬,2017:242)王红公在译诗中善于运用光的明暗强弱来创设不同的 瞬间印象 ,以烘托诗意氛围㊂例如:白蹄更声尽,阳台曙色分㊂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㊂(杜甫‘晓望“)㊃701㊃㊀外国语文2022年第6期㊀The city is silent,Sound drains away,Buildings vanish in the light of dawn,Cold sunlight comes on the highest peak,The thick dust of nightClings to the hills.㊀(Rexroth,1956:87)原文中 阳台曙色分 一句,译者没有转存原文语义,而是从现实情境出发,根据黎明日出房屋表体受光程度的多少或者受光部分的先后,将其译为 Buildings vanish in the light of dawn (房屋消失在拂晓的光照里),利用光照物体的明暗变化过程化静景为动景,给人以时光的流逝感㊁空间真切感与动态画面感,予人突出的身临其境的感受㊂同样, 高峰寒上日 在译文中的语义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文 高峰寒 转变成了 日光冷 (Cold sunlight)(张保红,2018:378-381)㊂译者此举是运用现实中光的冷暖重构原文之景,强化人的感官体验:人们不易感受山峰之寒但能感知阳光之冷,用寒光烘托早晨寒冷的意蕴氛围,凄冷之感胜过原诗㊂以 瞬间印象 感受创设译诗,在语言层面似乎与原诗相去甚远,但意蕴相符㊁意境全出㊂2.3.2借鉴中国山水画构图原理技法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绘画 把构图叫作置陈布势㊁布局㊁布置㊁章法,总称 经营位置 (赵荣纪,2013:102),经过历代画家对 经营位置 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散点透视法㊂散点透视不同于西方绘画常用的固定一个视点的焦点透视, 是一种移动视点的观察法与表现法 (赵荣纪,2013:103), 在观察方式上, 散点透视 是以 步步移 面面观 等 七观法 为特征的动态游观法,这与西方焦点透视的静态纵深法是相对的;在画面表现上,在 以大观小 的统摄下,古典山水画家创造性地将自然的远近关系转换为画面的层次关系,将物象的结构关系转换为肌理的形式关系,将物理关系最终转换为审美关系,所形成的画面空间是画家在感悟客体世界的基础上再创的意象空间,它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超越客体世界的限制 (王鹏,2019:22)㊂将绘画构图方式引入译诗,推动诗歌语言的时间性向空间性转化,增强了诗歌外形呈现的艺术含蕴,也带来了造句谋篇的跨艺术思路㊂例如: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㊂River-SnowLiu Tsung-yuan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 little boat,a bamboo cloak,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Bynner et al.,1929:97)上引译诗的句法结构与我们较为熟知的汉诗英译句法结构颇为不同,译文全是 孤立的 词组或短语的罗列与堆砌㊂从语言视角来看,给人支离破碎,孤不成句的印象㊂然而,针对这样的译文,吕叔湘(1980:118)评论说译诗语言主用名词,完全不使用一个正式的动词,宾纳的译诗比原诗的 图画性质 更㊃801㊃。
浅析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历程【摘要】中国翻译美学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分支,对于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翻译美学的概念和在中国的重要性入手,以中国翻译美学的起源、发展阶段、代表作品、特点和未来发展为主线,系统分析了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中国翻译美学的重要性、对翻译事业的影响以及对翻译领域的启示进行探讨,揭示了中国翻译美学在翻译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章旨在呼吁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并深入探讨中国翻译美学,促进中国翻译美学的更好发展,推动翻译事业不断进步。
【关键词】翻译美学,中国,发展历程,起源,阶段,代表作品,特点,未来发展,重要性,影响,启示。
1. 引言1.1 翻译美学的概念翻译美学是指通过语言转换将文学作品原汁原味地传译出来,并注重诗歌性、音乐性、形象性等特点的一门学科。
翻译美学关注翻译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强调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传递和创造。
翻译美学旨在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和情感得以互相交流和理解。
翻译美学注重翻译者的创造性和审美趣味,追求最佳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方式,力求还原原作的精髓和氛围。
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加深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美学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文学翻译的理论基础,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研究翻译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翻译的艺术规律和精神内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1.2 翻译美学在中国的重要性翻译美学在中国的重要性可谓至关重要。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翻译,中外文化之间得以相互沟通与理解,进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翻译美学作为翻译活动的一种理论体系,其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翻译质量,更有助于提升翻译的认知价值和艺术风格。
翻译美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翻译研究的深入和规范,引领中国翻译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翻译美学还可以为中国的翻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学术支持,培养更多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优秀翻译人才。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作者:卜云辉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21期摘要:刘宓庆,中国香港人,祖籍湖南新宁,生于1939年1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主修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
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刘宓庆翻译美学思想,有助于解释刘氏理论的中国情结,推动翻译理论、翻译美学理论的建设。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87-02一、导论刘宓庆(1931-)是对我国翻译界有重大贡献的国际知名学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他的学术专著多达数百万言,其中包括《文体与翻译》、《英汉翻译技能指引》、《新编当代翻译理论》、《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文化翻译论纲》、《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口笔译理论研究》、《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及《刘宓庆翻译散论》等十一部。
刘宓庆探讨了现当代译学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其中有些著作更是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扛鼎之作。
刘宓庆前期的学说建立在传统译论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后期的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具有超前性,在国际上很受学术界的重视。
可以说,他的翻译理论提高了我国的译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因为即便在翻译研究极发达的西方也几乎没有人构建出如此完整、如此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
二、翻译美学的发展及历程作为同属美学分支学科的文艺美学和翻译美学,文艺美学主要是由文艺创作者依靠个人审美观点、思想修养去感受生活并把感悟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并通过文艺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引起听众和观众的共鸣。
而文艺美学是研究文艺创作者在其作品中塑造美感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有内涵的学科,而文艺美学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美学研究的主要是审美的一般规律,包括审美意识、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和审美艺术等内容。
郭沫若的风韵译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然拥 有 其 相 应 的 表 现 , 其利 器 只包 含 纯粹 的 直观 并 以 自然流
鄂 哟
口
卢丙华
露 为上 乘 。” 1 3 可见, 1 郭 沫 若 先生 在 国内 同 行 心 中具有 崇 高 的地位 , 其 风韵 译 的翻 译思 想得 到 了世 人 的认 可 与承 认 。郭 沫 若认 为 , 只 有坚 信 在不 损 害原 文 主 旨的情 况 下 , 对 原 文 进行 “ J x 【 ” 、 “ 韵” 上 的改 变 才能 做好 翻译
一
、
郭沫 若 的风 韵译 思 想
标准形成过程 中起到 了关键性的作用 , 从此 现 手法 , 这 对 当前 的 文学 翻译 有 着 重 要 的历 以后 , 人们对翻译形式及其他美学要素上提 史价值 与 借鉴 意 义 。
较 高 的要 求 。 郭 沫若 的风 韵译 不 同于严 2 0 世纪 以来 , 新文化运动及 “ 求新声于 出 r 郭沫若主张“ 风韵译” 主要 是 从 美 学 的 复 “ 雅 ” 的翻译 标 准 , 其 突破 了文字 层 面 的要 角度来 分 析 的 , 异邦” 的思想使得文学 翻译对当时新文学在 指 的是 翻译 不但 要 通 达 及雅 追 求 的是 翻译 的 内涵 美 。从这 个 角 度 来 致 , 思 想 、文 体 及 创 作 方 法 上起 到 动力 源 的作 求 , 而 且还 需 要具 备 完 整 的形 式美 。郭 沫若
郭沫若本身就是 中国伟大 的诗 人及剧作家, 意境 。
的空间。这便与传 《 中国新文学大系 ・ 诗集 ・ 导言》 中对于郭沫
统 的 美 学 思 想 一 若的“ 风韵译” 思想给予 r高度的肯定 , 他指 脉相承 , 有 韵 者 必 出 : “ 郭 沫 若 风 韵 译 的 本 质 专 在抒 情 及 自我
咏雪文言文翻译 (2)
咏雪文言文翻译一、引言《咏雪》是一首古文诗,原文以文言文书写。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并结合古文的特点进行解读和分析。
通过翻译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诗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二、《咏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咏雪》翻译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北国的景色,千里之地皆被冰所封,万里之地皆飘雪。
远眺长城的内外,只见一片茫茫白雪;大河的上下,洶涌激荡的水势已消失无踪。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山峰如银蛇般起伏,原野上疾驰的是大象般的马匹,它们似乎要与天神一争高下。
在晴朗的日子里,看着红装和素衣相间,更显得妖娆动人。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江山多么娇美,引来了无数英雄豪杰竞相臣服。
可惜秦皇和汉武,略显文采不足;唐宗和宋祖,稍逊于他们的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代天骄成为了成吉思汗,只懂得弯弓射杀巨雕。
过去的风流人物已经走远,我们只看重现在的英雄。
四、诗歌解读从《咏雪》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北国风光的赞美之情。
北国的冰封和雪飘,给人以广阔和纯洁的感觉。
在古人的眼中,北国的荒凉和严寒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崇高和壮丽的景色。
诗中出现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夸张。
山舞银蛇、驰蜡象,这些形象词的运用,使诗中的景物更具有生动和激情。
作者在描述长城和大河时,使用了“莽莽”和“滔滔”这样的形容词,进一步强调了它们的广阔和壮丽。
通过对《咏雪》的翻译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诗的魅力和深意。
翻译的美学价值
准确解释原文中的文化内涵,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误解。
文化交流的促进
通过翻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相互理解与尊 重。
意象的再创造
意象的转换
将原文中的意象转换为符合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 表达方式。
意象的丰富
在保留原文意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补充和拓 展,使译文更加丰富和完整。
意象的创新
06 结论
翻译的美学价值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促进文化理解
翻译过程中的美学价值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 文化内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丰富文化多样性
通过翻译,各种文化的独特美学价值得以传播和交流, 丰富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增强文化认同感
翻译的美学价值有助于激发读者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 认同感,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3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方面,翻译时应注重 保持原作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语言风格,以传递 原作的文化内涵。
创造新的美学意象
适应目标语言文化
在保留原作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翻译时应适应当地语言 文化习惯,创造符合目标读者审美需求的表达方式。
创新表达方式
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创新表达方式,以更生动、形象的 方式呈现原作内容,激发读者的审美感受。
意象和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意象和象征常被 用来表达深层含义,翻译时应准 确传达这些意象和象征,以保持 原作的美学完整性。
传递原作的文化内涵
1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化背景
翻译时应了解并传递原作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 传统、习俗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
典故和隐喻
典故和隐喻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时应尽 可能保留这些元素,以展示原作的文化底蕴。
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中国古诗翻译—以《无题》为例
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中国古诗翻译—以《无题》为例摘要: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源自于对结构主义的否定继承,是一种去中心的、反传统思想的哲学理论。
在应用于翻译领域的解构主义理论对传统译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本文通过分析鉴赏许渊冲英译版唐诗《无题》,着重以诗歌翻译实践鉴赏来介绍解构主义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解构主义、诗歌翻译、无题、许渊冲1.解构主义理论概括解构主义是以雅克·德里达为代表的一种反传统思潮。
它于20 世纪 60 年代末兴起,到70 年代时达到顶峰,是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
结构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关于结构的整体,都有其结构模式。
结构决定事物的本质,而研究事物的本质在于研究事物的深层结构。
解构主义源自于对结构主义的批判继承,是一种去中心的、反传统思想[2]。
解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的结构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在传统的翻译观里,原作者被认为是主宰作品文本意义的最高权威。
作为作品文本的思想和言语的创造主体,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布处置它们;而译者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原作传译,既不能增减又不能更改,准确传达原作者的意思[3]。
由解构主义语言观衍生出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创造性叛逆地认为译者同原作者一样重要,译者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对于翻译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
同时在处理文化翻译问题时,归化翻译不再是唯一的思路,韦努蒂提出了异化翻译法来反对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所谓通顺翻译的归化译法,以抵抗英美文化霸权主义,反对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4]。
1.从解构主义视角下鉴赏唐诗《无题》本文着重分析鉴赏唐诗《无题》,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译文作品选取自国内诗歌翻译大师许渊冲老先生的译本。
《无题》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风格迤逦的爱情无题七言律诗,收录于《唐诗三百首》。
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心中的理想抱负难以实现,早年难中进士,中年又因为婚姻卷入“牛李党争”,晚年困顿,终身只能担任微职,不入权力中心。
“美学意蕴”资料文集
“美学意蕴”资料文集目录一、“诗”与“歌”相合之美学意蕴以《关雎氓》为例二、中国古代设计的美学意蕴三、江南园林建筑的美学意蕴探析以拙政园为例四、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五、欲望之渊残酷之美温暖之光论《榆树下的欲望》之经典意义与美学意蕴六、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七、林语堂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阐释中的美学意蕴八、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九、江南园林建筑美学意蕴探析以拙政园为个案研判“诗”与“歌”相合之美学意蕴以《关雎氓》为例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诗”与“歌”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们往往被视为人类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
在《关雎》和《氓》这两篇经典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与“歌”的完美结合,以及其深刻的美学意蕴。
首先,我们要理解“诗”与“歌”的关系。
在古代,诗是被人们用语言创造出来的,而歌则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将诗歌的情感传达出来。
因此,可以说,诗是歌的灵魂,歌是诗的形式。
诗与歌的结合,就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情感与音乐的完美交融。
《关雎》是一首描绘男女爱情故事的诗歌,其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些象征和隐喻,既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也赋予了诗歌深刻的内涵和无穷的韵味。
其次,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极强,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而《氓》则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与一个男子从相恋到分离的故事。
这首诗的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其情感的真挚和深沉上。
诗人用平淡的语言描绘出最真实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
诗歌的音乐感也极强,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的来说,“诗”与“歌”的结合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在《关雎》和《氓》这两篇经典诗歌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结合的美学意蕴。
它们用语言和音乐两种形式,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也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伟大和美好。
林语堂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苏东坡诗词英译研究
林语堂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苏东坡诗词英译研究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翻译家,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标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讨论“美”的翻译家,首次提出了“美”的翻译标准,认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原文的风格与内容并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本文旨在透过林语堂”美学“思想的阐释,在美学思想关照下探讨其在《苏东坡传》中对苏东坡诗词的英译,分析林语堂的美学翻译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其苏东坡诗词英译作品之中的。
标签:林语堂;美学思想;苏东坡诗词0.引言翻译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翻译的科学性伴随艺术性,翻译的艺术性强化了它的科学性。
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几乎所有命题都具有哲学和美学渊源,都是对文学中美学的探讨和评价。
美学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而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他认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
凡艺术的成功,必赖个人相当之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术相当之训练”。
[1]本文结合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对苏东坡诗词的英译,通过分析林语堂提出的美学翻译思想来探讨林语堂是如何实现其“美译”观点的。
1.林语堂翻译标准中的“美译”思想林语堂在《论翻译》中提出了翻译标准问题。
他认为翻译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
”、“我们必须记得这所包括的就是: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于艺术文的问题。
”[1]在这里,林语堂提出的“美”的标准比严复的“雅”有更为丰富的内容。
对于“美”,克罗齐认为创作应以“审美综合”为原则,心灵活动“来自情感,基于情感”,他并认为世界一切美术都是一种表现,而表现能力,为一切美术的标准。
[2]林语堂深受克罗齐的影响,他认为,翻译除用之外,还要兼顾到美,使翻译成为一种艺术。
而译艺术文最重要的是解决“美”的问题。
“译艺术文最重要的,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重。
《西风颂及其四个汉译本文本肌理的认知美学研究》
《西风颂及其四个汉译本文本肌理的认知美学研究》篇一一、引言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雪莱的《西风颂》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强烈的情感色彩,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不仅在原语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在翻译过程中被多次译介到汉语文化中。
本文将针对《西风颂》及其四个汉译本(下文将详述译者及版本),从认知美学的角度,探讨其文本肌理的独特性及在译入汉语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再造。
二、《西风颂》原文及其艺术魅力《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创作的诗歌,以西风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由、生命和变革的渴望。
诗歌中,雪莱以宏大的叙事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西风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于其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四个汉译本文本肌理的审美特点(一)朱生豪译本:朱生豪先生对《西风颂》的翻译准确、传神,用词简练、表达生动,成功地将雪莱的情感和哲理传达给了读者。
其译本具有浓郁的现代汉语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原诗的意境。
(二)许渊冲译本: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注重意境的再现,其译本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在翻译过程中,许先生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译文既有原诗的情感色彩,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王佐良译本:王佐良先生的译本注重对原诗的忠实传达,其译文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保留了原诗的韵律和节奏。
这使得读者在欣赏译文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原诗的音乐性。
(四)杨宪益、戴乃迭译本: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诗的每一个词句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使得译文既忠实于原诗,又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四、认知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体验与价值再造从认知美学的角度来看,《西风颂》及其四个汉译本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再造。
首先,原诗通过宏大的叙事和深邃的哲理,使读者在认知上得到启迪和升华。
其次,四个汉译本在传达原诗意境的同时,也使得读者在语言、文化、情感等多个层面得到审美体验。
古典诗词西班牙语翻译的审美再现——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
押韵方式:采 用平仄相间的 押韵方式,形 成优美的韵律
感。
节奏感:通过 运用叠词、反 复等修辞手法, 使诗歌节奏鲜 明,富有音乐
美。
语言优美:李 清照的《声声 慢》语言质朴 自然,意境深 远,给人以美
的享受。
情感表达:通 过抒发离愁别 绪和孤独寂寞 之情,表达了 诗人对人生的 感慨和思考。
情感表达:细腻、婉约,充满愁绪 意象选择:选用独特的自然意象,营造出凄美、哀怨的氛围 语言运用:运用叠词、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 意境创造: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语言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翻译者对原诗词意境的准 确理解
保留原诗词的意象和情感 色彩
传递原诗词的意境美感和 艺术效果
结合西班牙语的语言特点 和表达习惯
保留原诗词的韵 脚和节奏,以呈 现原作的韵律美
注重音节和音韵的 协调,以传达原诗 词的情感和意境
在翻译中运用修辞 手法,如排比、对 仗等,以再现原诗 词的韵律和节奏感
保持与原诗词相应 的行数和每行字数, 以体现原作的整齐 美
注重保持原诗词的 韵律和节奏,尽可 能地再现原诗词的 意境和美感。
关注目标语言的表达 习惯和文化背景,使 译文更符合西班牙语 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 美需求。
不断探索和创新翻译 技巧和手法,以更好 地传递古典诗词的文 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汇 报 人 :
XX
古典诗词的韵 律特点:平仄、 押韵、对仗等
《声声慢》的 韵律分析:如 何通过音韵、 节奏等表现情
感
西班牙语翻译 中的韵律处理: 如何保持原诗 韵味,同时适 应西班牙语表
达习惯
审美再现的意 义:通过韵律 美的再现,提 升西班牙语翻 译的艺术价值
情感表达:古 典诗词通过细 腻的情感表达, 展现出深沉而 真挚的人性之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翻译与解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翻译与解读第一节:导言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涵盖了各种文体和文化,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对人性和现实深刻的思考和表达,受到了世界范围内文学家和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和称赞。
虽然这些作品之间的时空跨度很大,但它们都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体现。
例如,“诗经”、“离骚”、“红楼梦”、和唐诗宋词等,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精品,而且是世界文学中不逊色的杰作。
本文就将从翻译和解读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和它们被传译后的意义。
第二节:古代诗歌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其中,“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其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被广泛地引用和模仿。
在《诗经》中,《关雎》是一首闻名于世的爱情歌曲,它描述了两个恋人之间的柔情和亲近。
这首诗在英文中被翻译成“Ode to the Mulberry Leaf”,它并不是单纯地把原文逐字翻译成英文。
而是根据英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趋向来进行实质上的转化。
这个转化涉及到选词、结构和节奏上的变化,目的是使得翻译的文本与原作者的意图需要相近。
李白是唐代诗人中最出色的一位,他的诗风豪放、瑰丽,诗人的个性、情感和哲学思考均融入了诗中。
其中的《将进酒》被认为是其最著名的佳作之一,虽然全文读来深奥玄妙,但其实是抒情诗和抒发自我情感的不二之选。
此诗的英文译本首倡者是Ezra Pound,他认为李白的诗中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性的狂野。
Pound的翻译成语言节奏感比较强,必须使平仄以及填词的节奏与原文相当,这样才能传达出原诗中的诗意。
第三节:古代散文散文作为一种文体,除了能够传递情感和观点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苏轼都是为数不多散文创作领域中的巨头人物。
其中韩愈的《师说》是对当时文化现状的一种批判,而苏轼的《赤壁赋》则是对景、物性的描写和人物思想的抒发。
两篇作品均有广泛译本,旨在引进中国古典的思想、美学、语言和文化。
庞德《华夏集》创译的美学价值
Aesthetic Values of Creative Translation of Ezra
Pound's Cathay
作者: 朱伊革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浯学院,上海20023d
出版物刊名: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1-6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庞德;《华夏集》;创译;美学价值
摘要: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埃兹拉·庞德提出的音诗、形诗和理诗的诗歌三分法理论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独特的美学思考。
庞德创造性翻译而成的《华夏集》完美再现了其诗歌三分法理论。
这部创译混杂的译诗集既蕴含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点,也融汇了庞德的现代主义诗学理念,体现了庞德复兴英语诗歌的美学追求。
宋词《西江月·黄州中秋》四种英译之美学元素的对比分析
2442021年19期总第563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一直是译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译事难,译诗词更难。
宋词,作为古典文学中最璀璨的明星,有着独特的韵律、格式以及悠远深长的意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因此,翻译宋词,需要译者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审美功力。
从宋词中的美学元素出发,对比分析其译本是评价译作优劣的方法之一,本文以苏轼的《西江月·黄州中秋》四种英译为样本,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形式美、语音美和意境美三大美学元素角度探讨分析各译本的优劣。
【关键词】宋词翻译;《西江月·黄州中秋》;对比分析;美学元素【作者简介】李群,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宋词中有许多美学元素值得鉴赏玩味,而最能勾起读者美的共鸣的,还是其独特的形式美、语音美、意境美。
一、《西江月·黄州中秋》的原作及英文译本1.《西江月·黄州中秋》原作分析。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宋代文学家,豪放派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反映了作者被贬黄州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
上阙开篇指出人生如梦一场,感叹时间流逝,也表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又通过对秋夜风落叶等景物的描写,以及词中作者对自己“皱眉”“白头”的形象塑造,营造出清寒孤寂的意境,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仿佛感受到了那种世事难料,人生寂寥的凄苦。
下阙苏轼诉说被贬后“酒贱”“客少”的处境,以天上的明月作比,表达出身处人生低谷,落魄寂寥的无奈情感,只能独自握着酒杯望着远方,来质问还有谁愿意与此时的作者把酒共饮。
这里与开头照应起来看,其实作者并非大彻大悟并能坦然面对如梦幻泡影般的浮生,而是对自身遭遇仍有不平之意,从而慨叹人生如梦境般荒诞。
2.《西江月·黄州中秋》四种英文译本。
苏轼的这首感叹人生世事无常的悲秋之作,用丰富的意象,平实的语言创造出打动人心的美学意境,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宋词本身的音韵美和形式美,还应重点把握原作本身的意境美,如果能将这些美学元素统统在译文中体现出来,那译文就不失为一个好的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翻译的美学思考发表时间:2014-05-16T10:42:34.29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3月供稿作者:胡慧[导读] 凡好的诗篇,一般是通过对称的语言、均匀的音节以达到和谐的节奏;以平仄和押韵的穿插使用,使音调谐和动听。
胡慧〔摘要〕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诗歌翻译的三个美学特点,即音律节奏之美、形式之美和意境之美,指出在进行诗歌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强调三者完美结合的翻译作品才是上乘之作。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美意境美诗歌言简义丰,且意境深远。
叶樊在《原诗》中说的“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也提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如撞钟,清音有余”。
梅尧臣“如在目前”和“见于言外”的说法想要表达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①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艺术特点,就是读完之后,意境还在,头脑里留下的空白很多。
它在节奏音韵、形象意境、风格神韵以及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中国诗歌这个统一体,要译诗,就必须得考虑到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因此就有了“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的说法。
就如何译诗,各流派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笔者认为不管如何译诗,最终是要让它成一件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保持它自身的音形意三方面的美,这样的译作才能算是好的。
1 音律节奏之美《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②汉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就是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音韵。
凡好的诗篇,一般是通过对称的语言、均匀的音节以达到和谐的节奏;以平仄和押韵的穿插使用,使音调谐和动听。
古体诗、近体诗多是隔句韵,即偶句有韵,奇句无韵,这样就自然形成奇偶之间尾音同异相间的音律格式,造成音响回环、声律和谐的效果。
得体的排列有利于思想内容的表达,也会使节奏显得清楚协调。
短的诗行适合于展现激动而强烈的情感,因为它节奏短促;长的诗句却更善于展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因为它音节多,节奏缓慢。
一首韵律协调节奏明朗的诗歌,读者才会喜欢,也才能充分体现诗人的多变情感。
译诗时,要注意取舍,不应该把有调有韵的格律诗词翻译成只有节奏却不押韵的自由体诗,在讲求格律又对原意无损的前提下,如能以格律诗译格律诗,仍会是上佳的译作。
就音美而言,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language),重在韵脚、平仄、抑扬顿挫,而英语是重音语言(stress language),更多音美体现在它的头、腹、尾韵及拟声当中。
③如:Thomas Nashe SpringThe fields breathe sweet,thedaisies kiss our feet,Young lovemeet,old wives a-sunning sit,In everystreet these tunes our ears do greet,Cuckoo,jug-jug,pu-we,to witta-woo!Spring!The sweet Spring!这是托马斯.纳什的《春》,该诗以用韵精妙著称。
众多的腹韵运用在诗中的前三行。
第一行中的field,breathe,sweet,feet押腹韵[i:];第二行young,love,a-sunning押腹韵[A],而第三行street,these,greet又回到第一行腹韵[i:],同时,第一、三行又押着尾韵。
不同元音在诗中不断交替,双唇在朗诵时时张时闭,既像是在演唱一首优美的曲子,又如让不同的乐器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交响乐,前呼后应,淋漓尽致地将这首诗的音乐效果展现出来,让人感悟到阳春三月、百鸟欢唱、万物复苏的愉悦。
爱伦·坡,美国著名的诗人、作家,他对诗歌的音乐美非常重视,并大量运用了头韵、谐韵,他的诗歌以鲜明的节奏、工整的格律以及优美的音律而著称。
这一特点在他的代表作《The Raven》中得以充分体现。
诸多语音修辞法的运用,使得作品语言具有了一种循环往复、哀婉低回的韵律,表达了青年对故人的缠绵悱恻的深切思念。
音节的快慢、轻重、长短和用韵选字构成了诗歌的音律节奏,这些因素之所以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是因为它能够通过规律的变换,从而引起读者的心理活动,它因此就成为了诗歌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它不但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还能增强诗歌在内容上的传达。
奈达说“节律指节奏和韵律,其重要性在口语交接中一般都得到承认,而在书面语中则被认为无关紧要。
这说法欠妥。
即使是默读,读者心里也会想到有关话语口诵形式的韵律格式。
如果打破韵律节奏的原则,文章的感染力便会受到影响”。
④许渊冲在《三谈意美、音美、形美》一文中曾谈到过诗词的音美、形美、意美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只再现原诗的意美是不可能做到忠实于原诗的。
此种看法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增加了音韵、格律约束,就增加了译诗的难度,就不可能做到等效对译。
可是如果舍去丰富多彩的音韵不译,使诗歌失去这一属于文学艺术瑰宝的特色,又如何向异域读者传递真实的诗歌之美呢?2 形式之美文学里的诗歌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有机体,诗借形得以传神,如果说“忘其形,得其神”,那么没了形何以去传神?如果说“忘其粗,得其精”,那么没了粗又何以致精?形与神的张力成就了美和美的升华。
意向密集、形式简练是中国诗词在形美方面的一个特点。
从两个角度可以看出来:说它是词缀的联缀是从汉语诗词的字面角度来看的,说它是意向的组合则是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观察的。
吕叔湘认为,英诗多以散行呈现,而汉诗则倾向于饼偶。
在翻译汉诗时,有时可通过逐句转译以及对偶句做相关的处理,使其具有整齐美观的形式,如果不行,还可使将其改作散行,使之完全契合在一起。
意义的载体是形式,有时它又是意义本身。
翻译的美应是原作本身的美,而不是寄生于原作的美。
⑤在保持原作美的同时,译作本身应具备译语语言的特点和审美特性。
特别是在翻译英诗的格律诗时,可以根据汉语丰富的词汇量以及它的多音、多义、同音、同义等特点,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形式对等以充分表现出各自语言的特色。
如马太·阿诺德的The Dover Beach 的第一节:原诗:The sea is calm tonight,Thetide is full,the moon lies fair.Uponthe straits;on the French coast thelight. Gleams and is gone;the cliffsof England stand,Glimmering and vast,out in the tranquil e to thewindow,sweet is the might-air!译诗:沧海静入夜。
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
英伦峭壁森森,光熠熠,崖下风烟一时绝。
凭窗立,觉夜气清和透心冽。
该译作的音节、停顿、句式结构大致与原作相似,可以看出译者是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原作的形式之美,同时也让译作达到相应的美感效果。
与韵律诗的对仗工整不同,它长短不一的诗行读起来更具有豪放的宋词风韵。
它在很好达意的同时也留住了原作优美的形式,也同样展示出译作相类似的优美形式,这虽然是一种创新,却又让人倍感亲切。
这才可称作是形式、意蕴、文化三样俱佳的诗歌翻译的上乘之作。
跟汉诗的形美有关的还有诗体形式。
因为在众多构成诗歌艺术本质的元素中诗体的形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所以在译诗时不能仅仅只是考虑目的语的文学阅读习惯,同时也应当引起对汉诗原作体式的高度重视。
吴钧陶认为,要想最大限度地接近原作的精神实质,就要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外部面貌。
原作是诗,就译成诗,不要译成小说;译格律诗时就尽量把它译成相应的规范形式,保持其韵律和节奏,不要随意去更改。
诗歌在西方文坛上也曾经辉煌过一时,现在正慢慢褪去光彩,意蕴情感的深邃已不再受到人们的赞赏,人们要求诗歌简单化、直接化,诗形也被要求做短行化、简略化的处理,因为读者容易对诗中所蕴含的晦暗不明的意象产生误解从而失去耐性,一些文学形式此时就提出逻辑严密、语言科学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如果真的把意蕴丰富、内涵饱满的汉诗不假思索地做简化处理以求读者的接受,这就像瘦身一样,想要苗条是好事,可是如果仅只是因为想要苗条而造成健康身体的受损最终导致病魔缠身,这样的瘦身不要也罢。
3 意境之美意境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多个层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由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互相衔接、呼应融合外加情感入内而构成。
它是一种艺术境界和氛围,不是靠简单的意象与情感、意象与意象的叠加而成,它是意象的组合而不是意象之和。
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到的诗的三境,其中意境就是其最高一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附辞》中也认为,文学作品的好坏,也要根据意境的有无和深浅来定。
译诗不仅要译出其意美,更要译出其境美,方可称之为上佳之品。
如许渊冲所译明朝诗人袁凯的《客中夜坐》:原诗: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国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译诗:Leaves fall shower by showeron the river long.Where can the wayto my native garden be found? Thewild geese pierce the midnight rainwith their new song.Oh how can myheart not break on my way homebound!原诗构建了一个深秋时节落叶飘零、北燕南飞,诗人身居异乡,内心充满思乡之苦,夜深人静之时,阴雨绵绵,诗人孤苦伶仃,愁肠百结的悲凉意境。
而许渊冲的译诗在第一句里用shower by shower 展现了原诗叠字“萧萧的”意美和音美,第二行译句以问句形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惆怅,语气强烈,第三句中的pierce 表面上写的是阴雨的夜空为雁声划破,实际上体现的是诗人被雁声触痛的思乡之心,最后一句译诗保留了原诗的感叹句式,语气同样强烈,极富感染力,break 与上文的pierce 遥相呼应,原诗的意境由此而跃然纸上。
古代学者普闻在《诗论》中认为,世上所有的诗无外乎两种,一种造意,一种造境,造境之诗谁都会做,而造意之诗却并非人人可为。
王明居在《模糊美学》中也指出,意境的特点就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意在言外,余音袅袅。
它是真实实景与虚境相融造成的空间美、动态美和传神美。
意与境的完美结合,可创造一个独立自在的意象境界。
它不需要大量的语言加以描绘,相反,译者通常是通过原诗精炼而有限的语言去体味原诗作者无限的思想情感内涵,继而用另一种语言将其再现出来。
如许渊冲所译唐朝诗人贾至的《春思》:原诗: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若恨长。
译诗:The yellow willows waveabove,green grass below;Peach bloomsrun riot and peach blossoms fragrantgrow.The vernal wind can never blowmy grief away;My woe increases witheach lengthening spring day.原诗所展现的是草木葱绿,桃李飘香的春色以及诗人目睹春色却无端愁怀满肠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