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11-黄庭坚清平乐(上课用)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教案与教学反思
古诗词诵读:10清平乐[教学目标]1.了解黄庭坚。
2.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导入春天总是一派朝气,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代诗人最爱春天,但春天却又是稍纵即逝的,很多诗人借写春表达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惜春的。
(板书课题,释题)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词人、诗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
2.写作背景。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三、熟读词作,理解词意1.自由诵读该词作,读准字音。
2.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和停顿。
3.分组朗读词句,读出相应的语调和语气。
4.结合注释,理解词意,小组进行交流。
5.小组交流后,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春天回到哪里了呢?只留下一片清静,没有留下它去的行踪。
若有人知道它去往哪里了,仍叫它回来,和我同住。
春天归去的踪迹有谁知道呢?要不问一声黄鹂吧。
它的叫声十分婉转,却没有人能听懂,唯有借着风势飞过开满蔷薇的墙头。
四、鉴赏悟情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1)词人知道春去哪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无行路”)词人的心情如何?(“寂寞”)(2)点拨:词人因为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
想要寻找她的踪迹,然而春天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此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拟人)(2)春天已经消逝仍想把春天唤回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充满天真、浪漫的情趣,表达出词人留恋春天、不舍春归的深切感情)(3)指导朗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10课《清平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10课《清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3.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和清奇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春天一派朝气,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代文人最喜春天,但春天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美景,很多文人写春时,都不免表达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表达惜春的。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4.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创始人。
黄庭坚的书法也自成一家,擅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阅读注解,掌握词意。
(1)全词的线索是什么?(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2)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2.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春天回到了哪里?到处都是一片寂静,找不到它的踪迹。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一定要喊它回来同我们在一起。
春天的踪迹谁知道呢?除非去问一问黄鹂鸟。
可惜黄鹂鸟的婉转啼鸣无人能理解,只见它凭借着一阵风飞过了蔷薇。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这首词写春天,词中有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天离开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结合全词分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清平乐》是部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第十首。
这是一首词。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设计基于点拨式吟诵教学基础上的替换式吟诵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出平长仄短,入短韵长。
(入声字已用红色标注,韵字用蓝色标注)2、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3、通过吟咏,理解这首词的声韵含义。
4、吟诵积累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含义并积累诗歌。
【教学难点】对声韵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孩子们吟诵复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词人王观叮嘱好友鲍浩然“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很有意思的是,著名的北宋江西派代表诗人黄庭坚也千方百计地追寻春天的踪迹,渴望“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3.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词人的生平。
出示黄庭坚简介,指名读: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今江西永修人。
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兼好友,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
22岁时中进士后担任官员,后被贬为涪州别驾,徽宗即位,他被召还,流寓荆州,又因文章获罪,死于流放地。
黄庭坚一生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以文坛宗师、孝廉楷模垂范千古。
4、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黄庭坚的词《清平乐》里去看看。
二、读诵诗歌1.请孩子们听读诵录音两遍后自读这首词,注意以下几点:(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读“寂、寞、若、迹、百”五个入声字的短促。
(3)拖长每句诗二、四、六位置上的平声字和韵字。
2.指名反馈,师生正音。
3.请齐诵一遍。
三、理解文意1.请孩子们对照注释,同桌一人一句,逐句理解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2.指名反馈,生补充,随生回答出示译文。
(春天将要往何处归去?她悄悄地走了,没有留下行踪。
如果有人知道春去往了哪里,请把她叫回来一起居住。
春天没有踪迹,谁能知晓?除非去问黄鹂。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ppt课件
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 留给词人自己 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一阵风起,卷走那凋谢的蔷薇花 瓣……句中所写之景已暗示初夏到来, 晚春将逝。读至此处,读者方明白作 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 情使他不忍心说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 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无奈 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8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 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 若有人知(假设希望)→ 春无踪迹(更加失望)→ 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光 的珍惜与热爱,词人是如何表现将这种 情感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呢?
循着“寻春”这条线索,可 以看到词人先是自行寻春 ,再是请人唤春,最后是 询问黄鹂,写的一波三折 ,婉转多姿,心情也由急 切期盼转为怅然若失。
•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晁补 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 齐名,世称“苏黄”。有《山谷词》又名《山 谷琴趣外篇》。
3
• 对照课本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净, 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 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归来 与我同住。
• 可是春天去的无影无踪,谁人知 道呢,除非问取黄鹂。黄鹂的叫 声悦耳多变,无人能够理解,只 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清平乐
黄庭坚
1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 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 命名。后用作词牌。 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 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
•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 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又称 豫章黄先生。北宋诗人,书法家,诗派成员 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 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清平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清平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清平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平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我找不到它的脚印,四面一片沉寂。
[出典]北宋黄庭坚《清平乐》注:1、《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注释(1)行路:指春天的行踪。
(2)因风:顺着风势。
(3)唤取:唤来。
取,语助辞。
3、翻译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
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春归何处?4、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
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
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
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
哲宗立,召为秘书郎。
元佑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着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
《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
绍圣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宾)。
崇宁元年(1102),内迁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到任九天,即被罢免,主管洪州玉隆观。
次年复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
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私谥文节先生。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称为“苏门四学士”.在苏门学士当中,秦观和黄庭坚两个人的成就最高,秦观是词苑圣手,黄庭坚是诗坛宗匠。
清平乐黄庭坚的诗意
清平乐黄庭坚的诗意
黄庭坚清平乐的诗意是什么
1、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
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2、《清平乐·春归何处》诗意。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
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
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
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
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3、《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4、《清平乐·春归何处》翻译。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5、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
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ppt课件
1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 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 命名。后用作词牌。 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 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最新版整理ppt
2
•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 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又称 豫章黄先生。北宋诗人,书法家,诗派成员 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 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最新版整理ppt
6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春无踪迹谁知?”这说得更明白、 更令人失望。“留春,春不住”, 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 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 么令人惆怅、伤感啊! 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 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 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最新版整理ppt
最新版整理ppt
8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 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 若有人知(假设希望)→ 春无踪迹(更加失望)→ 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最新版整理ppt
9
此为惜春之作。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 的珍惜与热爱,词人是如何表现将这种 情感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呢?
•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晁补 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 齐名,世称“苏黄”。有《山谷词》又名《山 谷琴趣外篇》。
最新版整理ppt
3
• 对照课本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净, 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 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归来 与我同住。
• 可是春天去的无影无踪,谁人知 道呢,除非问取黄鹂。黄鹂的叫 声悦耳多变,无人能够理解,只 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宋词《清平乐春归何处》拼音及解释整理
huàn qǔ guī lái tóng zhù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chūn wú zōng jì shuí zhī
chú fēi wèn qǔ huáng lí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bǎi zhuàn wú rén néng jiě
yīn fēng fēi guò qiáng wēi
因风飞过蔷薇。
10、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
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
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春无踪迹谁知?
5、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除非问取黄鹂。
6、黄鹂(lí):又叫黄莺、黄鸟。身
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
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
益鸟。
7、百啭(zhuàn):形容黄鹂宛转的鸣 百啭无人能解,
声。啭,鸟鸣。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qīng píng lè chūn guī hé chù
清平乐·春归何处
huáng tíng jiān
jì mò wú xíng lù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ruò yǒu rén zhī chūn qù chù
清平乐春归何处qngpngchngu一原文译文清平乐春归何处北宋黄庭坚山谷词清平乐晚春清平乐春归何处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黄庭坚《清平乐》教案.ppt
2、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 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 处。
拟人(或比拟)。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 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 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 无奈,妙趣横生。
;.;
总结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
;.;
清平乐
黄庭坚
扬州市江;.; 都区丁沟中学 江海1清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 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 家,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 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政治 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追求奇拗诗风, 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
;.;
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 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 踪迹吧。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 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 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 地飞走了。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 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 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 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 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 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
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
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百啭,
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
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
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
之欲出。
;.;
问题探讨
• 1、诵读黄庭坚《清平乐》(春 归何处),想一想,词人是如何 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 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 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的?(p.81)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最新PPT课件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寻 春的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 无处觅得安慰。
“寂寞无行路” “春无踪迹谁知” “百啭无人能解”
寻春无果
5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 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
? 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赋春天以生 命。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 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 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 “归来”与词人“同住”。
?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 张耒、晁补 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后与苏轼 齐名,世称 “苏黄”。有《山谷词》又名《山 谷琴趣外篇》。
3
? 对照课本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净, 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 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归来 与我同住。
? 可是春天去的无影无踪,谁人知 道呢,除非问取黄鹂。黄鹂的叫 声悦耳多变,无人能够理解,只 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8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 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 若有人知(假设希望)→ 春无踪迹(更加失望)→ 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9
此为惜春之作。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 的珍惜与热爱,词人是如何表现将这种 情感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呢?
循着“寻春”这条线索,可 以看到词人先是自行寻春 ,再是请人唤春,最后是 询问黄鹂,写的一波三折 ,婉转多姿,心情也由急 切期盼转为怅然若失。
10
小结:
本词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 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 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 写的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留 春”的无奈,妙趣横生。
11
清平乐
黄庭坚
临清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11 清平乐教案 苏教版选修
清平乐一、教材分析黄庭坚的《清平乐》是苏教版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首词,并且属于“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这一模块。
黄庭坚词既有深慨之作,又有鄙俗之作,其名作《清平乐》立意构思新奇巧妙,转折而多韵味,不愧是典雅优美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黄庭坚。
(2)了解北宋后期词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
2、能力目标把握联想、想象及拟人在诗歌表达感情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体会作者“惜春”“恋春”的真情挚意,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表达技巧,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已经有些基本的知识储备,只要把握了联想和想象这一表达方式,本首诗歌不难理解。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关键,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诗歌,熟读成诵。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明确: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
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3、鉴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明确:“春无踪迹谁知?”这说得更明白、更令人失望。
“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 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清平乐黄庭坚李玉洁优秀公开课教案
清平乐黄庭坚李玉洁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且能够默写。
2、借助朗读、想象、绘画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把它能画出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1、词意的理解。
2、学习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
播放录音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件:试题(1)字音、字形。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作者有关情况2、朗读训练。
(1)听录音带。
(2)模仿录音比赛。
出示课件:录音3、书写能力比赛。
两组各派一人上黑板抄写课文。
4、理解课文。
(1)分组讨论。
(2)画出课文大概内容。
(3)教师点拨。
(4)学生纠错。
(5)归纳语言特点。
(6)教师出示有关插图,学生看图再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课件演示三、知识巩固。
(1)字、词、句。
(2)背诵、默写。
出示课件:试题四、延伸练习把清平乐·村居改成一篇记叙文。
五、作业六、宣布比赛结果。
[播放古典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教学反思1、以试题形式出现课件,完成有关作者、预习任务的教学,完成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试及知识的巩固,以补充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进一步了解。
2、用标准录音来正音,通过模仿录音比赛,使学生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3、通过演示课件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把它能画出来。
突破教学重、难点。
4、使学生通过声音再一次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放松因比赛紧绷的神经。
黄庭坚清平乐说课稿
黄庭坚清平乐说课稿一、说教材《黄庭坚清平乐》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篇重要课文,位于古诗文单元。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其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深的文学价值。
本文作为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以下作用和地位:1. 体现古代词人的才情与品格:黄庭坚在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一位文学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 展示宋代词坛风貌:本文是宋代词的典型代表,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宋代词人的创作特点,感受宋代词坛的繁荣景象。
3. 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本文以优美的词句、深远的意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主要内容:本文以清平乐为词牌,共分上下两阕。
上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下阕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全文词句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黄庭坚及其清平乐词的基本知识。
(2)理解词中的意象、意境,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3)学会分析词的结构,把握词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古诗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挖掘词作的艺术特色。
(3)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黄庭坚词作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传统文化。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黄庭坚清平乐词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色。
(2)词中的意象、意境及其审美价值。
(3)词的结构分析,主题把握。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的艺术特色。
(2)如何帮助学生挖掘词中的深层内涵,感悟词人的情感。
(3)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黄庭坚清平乐》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内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突出了自己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1. 启发法:在课堂导入阶段,我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清平乐黄庭坚节奏划分
清平乐黄庭坚节奏划分介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黄庭坚被誉为宋代文学的巨擘。
他的诗文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节奏感而闻名。
而《清平乐》是黄庭坚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也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以《清平乐》为主题,探讨其中的节奏划分。
背景《清平乐》是黄庭坚的一首七古词,描绘了一个从战乱到国泰民安的历史背景。
在这首词中,黄庭坚通过巧妙的节奏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平和安宁的世界。
节奏划分一:四字一句的节奏《清平乐》的词牌是五律,每句四字。
四字一句的特点使得这首词的节奏韵律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流畅而有力的感觉。
正是这种节奏感,让《清平乐》成为了一首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
一句一韵的韵律在词的每句中,黄庭坚巧妙地运用了押韵和平仄的变化,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韵律效果。
每句四字的平仄和押韵的安排,让整首词的节奏更加紧凑,旋律流畅。
节奏转折的巧妙运用黄庭坚在《清平乐》中巧妙地运用了节奏的转折和变化,营造出了一种音乐般的效果。
他有时会在一句的末尾刻意打破前面的节奏,用一种突然的转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营造出一种有趣的反差效果。
节奏划分二:抑扬顿挫的节奏除了四字一句的节奏外,《清平乐》还运用了抑扬顿挫的节奏,给词赋予了更加生动的情感表达。
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黄庭坚通过词句间的用字、用词和节奏的变化,赋予了《清平乐》不同情绪的抑扬顿挫。
有时他会在一句的末尾迅速提速,给词带来一种急促的感觉;有时他会在一句的中间停顿,给词增加一种沉郁的氛围。
节奏与情感的呼应节奏的变化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与词的情感表达相呼应。
黄庭坚通过巧妙地运用节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词中,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变化。
节奏划分三:意境与节奏的统一黄庭坚在《清平乐》中将意境与节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充满韵律感的迷人画面。
节奏与意境的交融在《清平乐》中,每一句词都能够勾勒出一幅充满意境的画面。
黄庭坚通过精确的节奏控制,将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等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词中,让词读起来更加生动而美丽。
黄庭坚清平乐翻译
黄庭坚清平乐翻译
黄庭坚清平乐翻译
《清平乐》(qīng píng yuè),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
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黄庭坚清平乐翻译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
作者: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
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教学设计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 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翼大家下载后,能够匡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味、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want to know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这是清平乐黄庭坚优秀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清平乐》教学课件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阕写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阕写 春之无踪影可寻。词人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 意未穷。词人用了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 出优美的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 寂寞,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春天回 来,与其同住。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 着和追求。
诗词链接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南宋]朱淑真《蝶恋花》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当堂训练
一、《清平乐》——惜春恋春 1.惜春之问 春归何处?寂__寞__无__行__路_____。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__取__归__来__同__住____。 (1)填空。 (2)前两句运用了拟__人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 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__寂__寞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两句表达了词人_对__春__天__的__喜__爱____________之情。
朗读视频
清静,寂静
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
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没有留下春去的行 踪,感到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请唤春天回来与其住在一起。
鸟婉转地鸣叫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借着风势。因:凭借
译文: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地鸣叫,没有人能懂它的意思,黄鹂借 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黄庭坚
走近作者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 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 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 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惜春 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பைடு நூலகம்
写作背景:
•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 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 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 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 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 以强烈的感染。
黄庭坚纪念馆
蔡 襄 书 法 作 品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春天回到何处? •留下一派清静找 •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若是有人知道 春天归去之处, 请叫它仍旧回 来的我同住。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选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 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 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 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 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 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 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 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 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 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 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 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 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 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 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 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 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 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 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 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 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 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 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 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 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 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 纸上,呼之欲出。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 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 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 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理解诗意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 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 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 仍旧回来的我同住。可是春天 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 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 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 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清平乐
黄庭坚
黄 庭 坚
•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 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 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 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 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 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 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 一格,为“宋四家”之一(苏轼、米芾、 蔡襄、黄庭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