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清平乐》【通用】.ppt

合集下载

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3张PPT)

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3张PPT)
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 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 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 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 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 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 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第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 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 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寻的
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的无 奈,妙趣横生。
第十二页,共13页。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第十三页,共13页。
第七页,共13页。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 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 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 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 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第八页,共13页。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 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 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第三页,共13页。
写作背景:
• 因新 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 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 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 暮年无为的感慨。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
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第四页,共13页。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 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 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课件

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课件
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6)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7)解:懂得,理解。 (8)因风:顺着风势。 (9)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
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清平乐•春归/何处 北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 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 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
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
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所选是一首悼春 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 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 开山大师。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 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Hale Waihona Puke 清平乐•春归/何处 北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换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0《清平乐》优秀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0《清平乐》优秀课件(共34张PPT)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 取 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诗意:春天回到了哪里?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感到寂寞。如果 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请唤春天回来与其住在一起。谁也不知道 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 地鸣叫,没有人能懂它的意思,黄鹂借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课前预习
1
黄庭坚( 1045 -- 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苏门四学士”
之一。他在诗歌和书法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其诗讲究修辞造句,
追求新奇,与苏轼合称“苏黄”。书法上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 外篇》三卷。
2
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蔡京立元祐党人稗,黄庭坚 被除名,编管宜州。有诗题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诸,亲旧携酒 追送,聊为短句》,这“十二月”是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 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词 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 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古诗词诵读
10
清平乐
人教版六年级本,抒写亲情和友情,且十分重情重 谊。在他大量的诗赋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得到了体现,尤其是对母亲 的情感十分深挚。宋元祐二年,刚刚提拔为起居舍人的黄庭坚,却接到了 母亲病重的消息。至情至孝的黄庭坚将母亲接到了自己家中,尽心尽力的 照顾着病重的母亲。常常衣不解带,甚至是亲自刷洗母亲的便桶。其母晚 年病重,黄庭坚亲自熬药喂药,通宵达旦服侍。母亲病故后,他曾服丧三 年不仕。
诗词链接

六下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0张PPT)

六下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0张PPT)

六下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0张PPT)(共10张PPT)清平乐黄庭坚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贪官蔡京勾结宦官独专朝政,黄庭坚被除名。

此词作于黄庭坚贬宜州的第二年。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黄庭坚诵读经典yuèzhuànqiáng wēi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唤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

取,语助词。

6.黄鹂(lí):又叫黄莺。

啼声非常悦耳。

7.百啭(zhuàn):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

啭,鸟鸣。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解读诗词清平乐春天回到了哪里呢?找不到她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她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有谁知道春天的踪迹呢?除非问一问黄鹂。

可是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他对春天有着怎样的感情?词人用拟人的修辞,把春天当作一个人,当作一个亲密的朋友来写。

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对春天离去的落寞。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ppt课件

《清平乐》ppt课件

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
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
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
“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
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
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漫读好时光
因风飞过蔷薇
一直喜欢蔷薇。每年春末夏初,小区楼下的白色栅 栏上,便会铺满一架蔷薇。绿色的花托,玫红的花朵, 淡淡的香,是我喜欢的味道。
漫读好时光
都去哪儿了呢?谁知道春天的去处,唤春 天回来,与我们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 对美好事物的执念与追求。词人一直苦苦寻觅, 从梦里寻到梦外,从幻想中寻到现实世界,然而 终究无人知晓春的踪迹。或许黄鹂知道关于春 的全部秘密,它不住地啼叫着,打破了周围的 寂静。但是,谁又能听懂鸟的语言呢?只能眼看 着它顺着风势,飞过蔷薇,消失在目光尽头。
很平常的生活 晶亮亮的 好像玻璃纽扣一样 缝在我的碎花红裙上
这个初夏 浅浅的,用些什么作为纪念 仿佛怯生生的一树新叶 摇曳着挤满窗前
我们终会遗落一些什么 也总会有些 坚定地相信和执著
我这么想着,我很快乐 像风吹过蔷薇
创意写作坊
写景的文章,强调大处着眼, 小处着笔。这是一首描写“找春 天”的古诗,找的不是初春,而 是暮春。初春是“来”,暮春是 “归”。这一来一归之间,就是 诗人喜春、惜春之情,这些情感 是通过黄鹂、蔷薇等细小的事物 表现出来的。
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
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
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
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

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
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清平乐》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清平乐》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思考:词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变化?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 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词意: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 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晓?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 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一阵风起,黄鹂便随风飞过了盛开 的蔷薇。
《清平乐》为惜春之作。词人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感叹时光去而不返,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 惜,表现了对美好春光的珍惜和热爱。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 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 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 感苦闷寂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 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 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 蔷薇。
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蔡京立元祐党人稗,黄庭坚被 除名,编管宜州。有诗题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诸,亲旧携酒追 送,聊为短句》,这“十二月”是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 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词 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 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清平乐 春清归净何,处寂?静寂。寞无没行有路留。下若春有去人的知行春踪去。处,叫唤来取,归喊来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互非换问,取询黄问鹂。。百鸟啭婉无转人地能鸣解叫,。因风飞过蔷薇。
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懂得,理解。 借着风势。 因,凭借。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课件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课件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春无踪迹谁知?”这说得更明白、 更令人失望。“留春,春不住”, 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 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 么令人惆怅、伤感啊! 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 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 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 薇。”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课件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 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 命名。后用作词牌。 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 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
•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 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又称 豫章黄先生。北宋诗人,书法家,诗派成员 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 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寻 春的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 无处觅得安慰。
“寂寞无行路” “春无踪迹谁知” “百啭无人能解”
寻春无果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 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
•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赋春天以生命。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么希 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 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 人“同住”。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 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 若有人知(假设希望)→ 春无踪迹(更加失望)→ 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此为惜春之作。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 的珍惜与热爱,词人是如何表现将这种 情感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呢?
循着“寻春”这条线索,可 以看到词人先是自行寻春 ,再是请人唤春,最后是 询问黄鹂,写的一波三折 ,婉转多姿,心情也由急 切期盼转为怅然若失。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影响
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家和诗人,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平乐·春归何处》介绍

诗词概述
主题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黄庭坚 的一首抒怀之作,描绘了春天 归来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对生命的热情,以及对春天 带来的希望和喜悦的赞美。
意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 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归来的欢 乐与美景,意境深远,给人以 美的享受。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 处》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ppt课件!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黄庭坚的诗歌《清平乐·春归 何处》以及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首诗的魅力吧!
黄庭坚简介
生平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以其豪放的言辞和才华出 众的诗歌而闻名于世。
学识
黄庭坚才思敏捷,广泛涉猎各种学问,精通经、史、子、集等古代经典,对文学和艺术十分 热爱。

【高中语文】清平乐·春归何处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清平乐·春归何处ppt精品课件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
本词借伤春来抒发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
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 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
物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 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二、结合注释串解全词: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 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 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 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 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 薇。
三、鉴赏本词的情感与表达技巧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 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 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 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四、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黄庭坚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六、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 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 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向黄 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 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 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 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七、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2014-8-22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 (寂寞伤春) 若有人知 (假设希望 ) 春无踪迹 (更加失望 ) 问取黄鹂 (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 (彻底绝望) )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2014-8-22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豪迈,较接近苏轼。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 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苏轼、米芾 、蔡襄、黄庭坚 )”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 人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 取纵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 高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 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 高。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吹过蔷薇。
1.这首诗的题材。 2.全文的线索是 什么? 3.作者为何要 寻春?结果如 何?
(二)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清 平 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吹过蔷薇。
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 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2014-8-22
(一)一读诗歌,整体把握
清 平 乐
1.这首词写春天,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表现在哪里? 有什么作用?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 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3.感情的变化反映 了词人怎样的人生 态度?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PPT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PPT课件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 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 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 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简要分析。
核心 上片惜春在关不键知不觉中
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 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以 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 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表达了惜春之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注释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的行踪
啭:鸟婉转地鸣叫。 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 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 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 它回来与我同住。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核心 关键思ຫໍສະໝຸດ 探究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2、试着分析此诗的艺术技巧
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课后练习
面对春天的离开,你的心情 是怎样的呢?试着用抒情化的语 言写下来。
诗人简介 诗人简介
黄庭坚(1045-
1105),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晚 号涪翁,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法 家,为盛极一时 的江西诗派开山 之祖。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课件

清平乐-黄庭坚优秀课件

B
8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 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 若有人知(假设希望)→ 春无踪迹(更加失望)→ 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B
9
此为惜春之作。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 的珍惜与热爱,词人是如何表现将这种 情感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呢?
循着“寻春”这条线索,可 以看到词人先是自行寻春 ,再是请人唤春,最后是 询问黄鹂,写的一波三折 ,婉转多姿,心情也由急 切期盼转为怅然若失。
• 黄鹂用清脆圆转的歌声回答我,可谁
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 留给词人自己的, 只是满腹的惆怅。 一阵风起,卷走那凋谢的蔷薇花瓣…… 句中所写之景已暗示初夏到来,晚春将 逝。读至此处,读者方明白作者并非不 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 心说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 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无奈地认 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清平乐
黄庭坚
B
1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 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 命名。后用作词牌。 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 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B
2
•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 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又称 豫章黄先生。北宋诗人,书法家,诗派成员 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 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B
4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寻春 的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 无处觅得安慰。
“寂寞无行路” “春无踪迹谁知” “百啭无人能解”寻春无果 NhomakorabeaB
5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精品课件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精品课件

一读诗歌,检查预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课前检测
一、注音 1.清平乐: 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 3.黄鹂: 4.百啭无人能解: 5.因风吹过蔷薇:
二、词语释义
1.寂寞无行.路.:指春天的踪迹 2.唤.取.归来同住:呼唤。取,语助词,犹“着” 3.百.啭.无人能解: 形容鸟声悦耳多变 4.因.风.吹过蔷薇: 顺着风势 5. 除非问.取.黄鹂:询问,打听。取,语气助词
伤春惜春名篇 王驾《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康! 学习进步!
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伤春、惜春诗词名篇: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伤春惜春名篇: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 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 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 阶段?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 (层递 ) 手法 。
(1)全词运用层深手法; (2)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
伤春惜春名篇
宋祁《玉楼春•春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课件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换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 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6)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婉转地鸣叫。 (7)解:懂得,理解。 (8)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9)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 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诗意
•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住作。全词的构思十分精 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 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 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 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 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阕写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阕 写春之无踪影可寻。词人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 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 虽尽而意未穷。词人用了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 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 蔷薇。
• 句析:向黄鹂询问,但鸟语更难懂,且随风而去。一个 童话般的联想,却有问无答。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 现出伤春是人类永恒的烦恼。
思考:词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变化?

古诗词鉴赏清平乐(ppt)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鉴赏清平乐(ppt)语文六年级下册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 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为什么呢?因为黄鹂常和春天一同出 现,它也许能得知春天的讯息。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末两句是说,那黄鹂千百遍的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 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取丹心照汗青。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将永留史册!
克己奉公 思两袖十清分风 精忠心妙耿:耿 作深明者大不义 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
2.为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教材课后习无题 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
注释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唤取:唤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百啭:形容黄鹂婉转的鸣声。啭,鸟鸣。 解:懂得,理解。 因风:顺着风势。
创作背景
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 宜州贬所。本首词就是作于贬谪宜州的翌年,即公元1105年(崇宁四年)。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宋代〕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 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一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 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 开的蔷薇。

清平乐课件

清平乐课件
清平乐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
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出于苏 轼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又 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代 表作有《清平乐·春归何处》《晚 楼闲坐》等。
初读课文
解词题
词牌名
明词意
大意:春天将要往何处归去?她悄悄地走 了,没有留下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去往 了哪里,请把她叫回来一起居住。
明词意
大意:春天没有踪迹,谁能知晓? 除非去问黄鹂。可是黄鹂那婉转动 听的叫声没有人能听懂,小鸟只好 借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远去了。
悟词情
表现了词人 对美好春光的珍 惜与热爱,抒发 了词人对美好事 物的执着和追求。

【全面版】清平乐黄庭坚PPT文档

【全面版】清平乐黄庭坚PPT文档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 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 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 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 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 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 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 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 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 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 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 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谢谢观看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 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 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 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 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家,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进士。
<1>拟人(或比拟); <1>拟人(或比拟);
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 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
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平 乐 黄
庭 坚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 书之家,自幼纵览六艺, 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 进士。“苏门四学士” 之一。政治上与苏共进 共退,屡遭贬谪。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 西诗派,影响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
地飞走了。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
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
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
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
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
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新.
9
2、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 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 处。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新.
4
译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
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
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
知晓,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
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凭借轻
风飘过蔷薇。
.新.
5
解题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 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 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 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
苏轼。
.新.
2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 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物。苏书尚天趣, 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 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 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 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新.
3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 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拟人(或比拟)。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 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 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 无奈,妙趣横生。源自.新.10总结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
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
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
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
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
拓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
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里翻进一
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
追寻的执著。
.新.
8
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
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
踪迹吧。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
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
.新.
6
问题探讨
• 1、诵读黄庭坚《清平乐》(春 归何处),想一想,词人是如何 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 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 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的?(p.81)
.新.
7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
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
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春天的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扬州市.江新. 都区丁沟中学 江海1清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 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 家,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 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政治 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追求奇拗诗风, 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
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
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
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
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
之欲出。
.新.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