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瑟王儿童文学作品的生态启蒙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的儿童生态文学

中国的儿童生态文学

中国的儿童生态文学
中国的儿童生态文学是指以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旨在引导儿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传递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儿童生态文学源远流长,从古代的民间童话和神话故事中就可以找到许多关于自然的故事。

随着当代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开始创作环保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揭示了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读这些作品,儿童可以了解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培养对自然生态的尊敬和保护意识。

例子包括《蓝蓝色的梦》、《小麻雀学飞》、《跟着蜗牛去旅行》等。

这些作品中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崇敬,也有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它们以浅近易懂的语言,通过寓言和幻想的方式,向儿童传达了珍惜环境、保护自然的价值观。

中国的儿童生态文学在培养儿童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愈加重视环保问题,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儿童生态文学作品出现,引导儿童从小就热爱并保护自然环境。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普遍关注,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也逐渐兴起。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则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通过生态批评的视角,研究者尝试从环境伦理、环境意识、自然形象等方面探讨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关注环境伦理问题。

环境伦理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基本道德原则,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传递价值观念和教育意义的媒介,应当为儿童灌输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

通过分析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者可以揭示出作品中存在的价值观念,对儿童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其次,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关注环境意识的培养。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的认知和关注程度,而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的重要阅读素材,有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的关注和理解。

通过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环境意识的研究,可以分析作品如何通过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等手法激发儿童对环境的兴趣,培养儿童的环境意识,从而在儿童中形成环保意识。

另外,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还关注自然形象的描绘。

自然形象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自然形象的描绘,可以让儿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丰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向往与保护。

在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自然形象和描写手法可以为儿童提供真实、鲜活的自然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情感与情绪。

此外,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还关注作品的社会批评意义。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关注环境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鼓励儿童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具有积极的社会批评意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社会批评信息,呼吁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环境问题,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试析鲍瑟王作品中生态启蒙教育的三大主题

试析鲍瑟王作品中生态启蒙教育的三大主题

试析鲍瑟王作品中生态启蒙教育的三大主题
江 山 陈 晓梅
( 南 昌航 空大学 , 江西 南昌 3 3 0 0 6 3 )
[ 摘 要] 维护第三世界生态正义 、 和平 反战和保护 自然是 2 0世纪七八 十年代德 国女作家鲍 瑟王创作 的三大 主题 , 是人 类重 新 回归 自然 的精神诉求 和美好愿 望。通过对她的生态启蒙教育思想 的分析 , 使我们的少年儿童从小树立 良好 的 自然观 、 人生 观和价值 观 , 长大后为我 国的生态文 明建设服务 , 实现 中华 民族 的永续发展 。
l o i g c l a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 a n d r e a l i z e t h e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 S p e r ma n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
w i s h t o r e t u m t o n a t u r e .T h e p a p e r e mp h a t i c l a l y a n l a y s e s G u d r u n P a u s e w a n g ’ S e d u c a t i o n a l i d e o l o i g e s o n e c o —e n l i g h t e n me n t , i n c o n — n e c t i o n it w h h e r e c o l o i g c l a n o v e l s ,w h i c h re a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r e l a i t y , s t o r y , f a n t a s y ,m a t u i r t y , i n t e r e s t a n d e li n g h t e n m e n t , i n o r d e r

生态想象与自然抒写——鲍尔吉·原野散文中的生态文学思想探析

生态想象与自然抒写——鲍尔吉·原野散文中的生态文学思想探析

生态想象与自然抒写——鲍尔吉原野散文中的生态文学思想探析张子程;吴蓉蓉【摘要】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散文作品,多以自然为描写对象,包含着深厚的生态文学思想.本文重点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探讨了鲍尔吉·原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二是分析了鲍尔吉·原野关爱自然的思想,三是论述了鲍尔吉·原野对生态理想的追求.鲍尔吉·原野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一方面描写了自然对人身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谴责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控制.其次,鲍尔吉·原野通过赋自然予生命和呵护自然生命的方法,表达了关爱自然的思想.最后,鲍尔吉·原野在追寻生态理想中,表达了亲近自然及与物为友的生态理想.【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45)004【总页数】4页(P118-121)【关键词】鲍尔吉·原野;生态想象;自然抒写;生态文学思想【作者】张子程;吴蓉蓉【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鲍尔吉·原野是一位蒙古族作家,他的很多散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人类与自然平等相处的过程等等。

其散文作品表达了一种热爱大自然,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

本文就此作一探析,旨在引起大家对鲍尔吉·原野散文作品的关注,在心底构建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做到保护自然环境,爱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鲍尔吉·原野的许多作品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作品中,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人类的繁衍、发展、生活都离不开这个大环境,我们从出生之时起就开始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关系,大自然首先作用于人类,然后是人对自然的反作用。

用生态童话播下环保的种子

用生态童话播下环保的种子

用生态童话播下环保的种子作者:暂无来源:《世界环境》 2016年第3期文/李欢欢图/赵林韩晓牧在4月22日地球日这天,国家环境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迎来了一位老朋友,《冈特生态童书》的作者、即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又是讲故事可以引High全场的冈特·鲍利先生。

近几年冈特几乎每年都会来趟中国,他为孩子们所写的《冈特生态童书》自2014年中英文版第一辑引入中国大陆后,今年即将推出第三辑。

在编写《冈特生态童书》之前,冈特先生已有很多头衔,世界知名经济学家与企业家,前后成功创立过十余家公司。

世界著名生态活动家,1994年创办了“零排放研究创新基金会”,提出“蓝色经济”概念,编写出版了《蓝色经济》这本书。

他曾说过,《蓝色经济》这本书的成功完成最大的触动来自自己的孩子,是孩子打开了他的双眼,让他更积极地展望未来,唤醒了作为人父最基本的责任感。

始于作为人父的基本责任感,冈特先生立志要为下一代创造未来更加美好的环境,他把成人版的《蓝色经济》成功转化为儿童版的《冈特生态童书》,希望把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理念带给孩子们,从基础教育开始,推广绿色生态理念。

冈特开讲啦!2016年“中国少年儿童生态意识教育”示范课进校园活动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冈特先生在北京、曲阜、济南、南京和上海5个城市分享“我身边的生态童话”。

冈特先生说,“如果只教孩子们我们所知道的,他们就永远不会超过我们”,在冈特生态童书里,每一个故事都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每一个故事又在现实基础上存在一些想象,通过思考和努力可以创造出价值。

在北京的这场活动中,冈特先生以“塑料是由石油制成的,石油也可以由塑料生成”的话题开场,采用冈特生态童话一贯的科普风格,调动孩子们的求知欲,并向大家展示了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图片,以及通过食物链塑料污染如何进入海洋鱼类体内的,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师生们参加了此次讲座,据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马艳辉校长介绍,两年前,冈特先生就在学校为这帮孩子做了一场“爱孩子·爱地球”的生态意识教育讲座。

从平行研究视角对比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折射的生态哲学观

从平行研究视角对比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折射的生态哲学观

从平行研究视角对比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折射的生态哲学观作者:黄璐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6期摘要:儿童文学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为英国和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的代表,《哈利·波特》和《皮皮鲁总动员》不仅创造了奇妙的幻想世界,也阐述了发人深省的生态哲理,引发儿童和成人的共鸣。

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平行研究视角出发,对比这两部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探讨作品中所折射的生态哲学观的异同及其深层原因和意蕴,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文学的本质和对人类的意义。

通过比较发现,受到作者的童年经历,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中西方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两部作品在故事背景、情节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共性是都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社会现状和自然生态问题的关切以及对问题产生根源的思考。

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生态意识的异同并挖掘其产生的深层动因,进一步探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创造,特别是弘扬生态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生态哲学观,彰显价值理性,端正儿童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哲学;《哈利·波特》;《皮皮鲁总动员》;生态文明DOI: 10.163 97/j .cnkl.1671-1165.201906 8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哈利·波特》(以下简称《哈》)创造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奇迹,自问世以来便受到热烈追捧。

该小说主要讲述主人公哈利·波特历经魔法世界的种种生死考验,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青年的故事。

《皮皮鲁总动员》(以下简称《皮》)由郑渊洁创作,讲述了皮皮鲁和鲁西西等人一起冒险的故事,深受中国儿童读者的喜爱。

作为中西方代表性儿童文学作品,国内外学者对它们的研究层出不穷。

国外对《哈》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其文学渊源的探究或从儿童成长理论视角、历史视角、社会伦理视角、文化批评和读者反应批评视角等角度对其进行多元解读。

当代儿童文学生态意识

当代儿童文学生态意识

当代儿童文学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一种在处理人与世界万物关系时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观念,它的核心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

具有生态意识的文学创作对揭示生态危机、呼吁生态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恢复生态平衡的关键无疑是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妥当处理。

儿童是人类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力量,如何利用儿童文学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健康的引导,帮助儿童树立现代生态伦理观念,对儿童自身甚至一个民族、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儿童性格的天真无邪、思维的单纯直接,既充满灵气生气又饱含诗意,这种天性决定他们与大自然以及动物、植物有着本能的亲近,因此,儿童文学也就更加关注自然,将动物、植物与人的世界纳入统一创作。

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中包含生态意识的文本开始出现,作家的知青生活经验让他们把大自然的丰富多姿与动物世界的神秘灵动呈现给小读者,如沈石溪、牧铃的动物系列小说。

随着作家生态意识的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不断壮大,儿童文学所体现的生态内容表现日渐丰富,除了对人与自然互动之间真善美的描写,还塑造了破坏环境、侵害动植物的“恶人”形象,展示了家园毁灭、生命消逝的残酷现实,饱含愤怒、忧伤基调的生态童话、生态散文也开始增多。

儿童生态文学越来越成为生态文学大家族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一、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在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人们最熟悉的动物小说总是告诉孩子:忠诚的狗、温顺的羊、残忍的狼、狡猾的狐狸……动物的形象因人类的实际利益被角色化,甚至妖魔化,对尚处于懵懂之中的孩童来说,会造成在人生之初就对大自然中众生万物产生三六九等划分的错误世界观。

荣获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阿尔贝特?施韦泽博士首先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生态思想。

“敬畏”就是对神秘而广大的世界心怀谦卑和尊重;“生命”则指世间一切的生灵,无论其进化程度,习性差别,因此,这一生态思想的具体内涵是善待一切生物。

《2024年《小小小小的火》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范文

《2024年《小小小小的火》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范文

《《小小小小的火》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篇一《小小小小的火》: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深度解读一、引言《小小小小的火》是知名作家布莱特·雷瑟姆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

本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度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旨在探讨生态学与女性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社会文化对女性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来揭示权力、压迫与解放的复杂关系。

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女性角色、自然意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探讨这部作品如何通过故事情节与主题表达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

二、女性角色的塑造与生态意识在《小小小小的火》中,作者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展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承担着抵抗压迫、追求自由的重任。

她们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成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这些女性角色的刻画,作品传递出一种生态意识,即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三、自然意象的象征意义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比如,火焰作为一种典型的自然元素,既具有破坏性的一面,也具有生命力的一面。

在小说中,火焰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变革的力量以及抵抗压迫的勇气。

通过对火焰等自然意象的描绘,作品将女性的力量与自然的伟力相结合,共同表达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权力结构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权力结构密切相关。

在《小小小小的火》中,人类社会的权力结构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女性地位的边缘化。

通过对这一关系的深入剖析,作品揭示了权力、压迫与解放之间的复杂关系。

同时,小说中的女性角色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寻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从而成为抵抗压迫的重要力量。

五、女性与自然的共同解放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小小小小的火》呈现了一种女性与自然共同解放的愿景。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通过与自然的互动,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并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生态批评赋予儿童文学新寓意

生态批评赋予儿童文学新寓意

生态批评赋予儿童文学新寓意瑞典著名女作家塞玛尔·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骑鹅周游各地、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地理文化、经历风险和苦难,逐渐改正缺点,懂得学习和进步,养成优秀品德的动人故事。

由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它不仅成为一部极富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读物,而且成为成年人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

一生态批评概述生态批评,这一概念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末渐成显学。

生态批评与其它文学批评不同。

文学理论通常是探讨作者、文本与世界的关系,在多数文学理论中,“世界”往往是“社会”的同义词。

生态批评则将“世界”扩展到整个生态层。

戴维·梅泽尔(2001)声称,尽管生态批评是最近20年的产物,但实际上拥有更久远的历史。

梅泽尔还指出以前的各种文学批评的问题在于“他们对于自然界关注的太少,他们认为文学应当密切联系的那个‘世界’是社会而不是自然的世界”。

生态批评帮助我们从生命本质的角度,从围绕及支撑我们的大地的角度,为文学研究铺垫了基础,将文学与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换言之,生态批评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结合起来,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的破坏的反思,通过文学这1/ 8种载体唤醒人们意识到地球不单纯只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帮助,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影响着自然界,自然界同时也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种相互影响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不能逃离自然界的约束,这就是自然界的法则。

生态批评的跨越性不仅体现在向自然科学方向的学科跨越,也体现在人文科学内部的学科跨越,它具有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化学等结合为一体的跨越性特征。

而从当代生态文化的角度来重新阅读和评述文学经典则是生态批评的另一特点,也是它的有趣之处。

这其中既有对文学传统的纵向阅读,又有对不同文学品种的横向审视。

生态批评超越了传统文学批评本身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作品文本的赏析,而且将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意识 - 教案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意识 - 教案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意识教案一、引言1.1自然文学的定义与重要性1.1.1定义:自然文学是以自然为题材,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探索来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1.1.2重要性:自然文学不仅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态度。

1.1.3发展历程:自然文学起源于古代,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传统。

1.1.4当代意义:在面临环境危机的当下,自然文学对于培养生态意识和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1.2生态意识的内涵与价值1.2.1内涵: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对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的重视。

1.2.2价值:生态意识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可持续发展。

1.2.3文学体现: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1.2.4教育意义: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他们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

1.3教学目标与意义1.3.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文学和生态意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1.3.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生态意识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1.3.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3.4教学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文学和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知识点讲解2.1自然文学的特点与类型2.1.1特点:自然文学以自然为背景,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2.1.2类型:自然文学包括自然散文、自然诗歌、自然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

2.1.3代表作家:梭罗、约翰·缪尔等是自然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2.1.4当代发展:当代自然文学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2生态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2.2.1描述自然:文学作品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2.2反映生态问题:文学作品关注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引发读者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幼儿园生态教育参考书目

幼儿园生态教育参考书目

幼儿园生态教育参考书目幼儿园生态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环境问题日益加重的地球上。

幼儿园生态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需要非常注意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书目的准备。

在这方面,以下这些书籍会对幼儿园生态教育的教育者和父母提供非常有用的参考。

1. 《自然的教育》 (作者:蒙特梭利)这本书由蒙特梭利创立的蒙特梭利教育研究所出版,是一本基础的生态教育书籍。

蒙特梭利认为,自然和教育之间的联系很紧密,这个深度体验对小孩子来说非常有益。

在这本书中,蒙特梭利介绍了他对儿童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察和研究,并提出了关于儿童教育的一些新的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生态教育非常有帮助。

2. 《眼中的奇迹》 (作者:瑪莉亞·蒙特梭利 )瑪莉亞·蒙特梭利的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朴素而普通的方式对生态教育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她希望小孩子对生态环境保持好奇心,并且可以通过互动和体验来理解环境。

这本书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地方是教育者或观察者可以从中获得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环境的思想和方法。

3. 《环境教育原理:基础、方法与应用》 (作者:让.萨维亚)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生态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方法。

这本书从环境教育的基础、方法、实践和评估等方面为教育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方法。

同时,它还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对于开展幼儿园生态教育非常有帮助。

4. 《小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作者:Louv, Richard)这本书是Richard Louv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书中,他详细讨论了小孩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和实用的环境教育的活动和方法。

这本书非常适合家长和教育者使用,其目的是鼓励小孩子们通过探索和互动来理解和探索自然,进而更好地爱护自然环境。

5. 《教育与脆弱性》 (作者:Jickling, Bob)这本书讨论了生态系综中脆弱性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控制这种脆弱性。

儿童生态文学作品

儿童生态文学作品

有关“儿童生态”的文学作品
儿童生态文学作品是指以儿童为读者群体,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描绘,向孩子们传递环保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家园。

有关“儿童生态”的文学作品如下:
1.《地球的孩子,绿色家园》:这是一本以环保为主题的儿童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小男
孩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了保护家园而展开的一系列行动,向孩子们传递了环保的重要性。

2.《森林里的秘密》:这是一本以森林生态为主题的儿童科普读物,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
象的比喻,向孩子们介绍了森林的生态系统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3.《小动物们的家》:这是一本以动物生态为主题的儿童科普读物,通过讲述小动物们的
家园和生活习性,向孩子们介绍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他们关注动物保护。

4.《河流的哭泣》:这是一本以水生态为主题的儿童科普读物,通过讲述河流的污染和治
理过程,向孩子们介绍了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2024年《小小小小的火》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范文

《2024年《小小小小的火》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范文

《《小小小小的火》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篇一《小小小小的火》: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深度解读一、引言《小小小小的火》是知名作家兼编剧的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将故事编织于充满爱的纷扰中,从个体生命出发揭示了人性的矛盾和生态女性的现实境遇。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个在环境保护和性别解放问题方面倡导结合的研究方向,与本书所展示的社会、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相得益彰。

本文旨在通过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小小小小的火》进行深入解读。

二、生态女性主义背景及其概念解析生态女性主义是在后现代知识语境下逐渐兴起的一种哲学与理论方法,它将环境主义和女性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女性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相结合。

其关注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打破性别的歧视与不公,并在不断深入的探究中追求着两者的相互尊重和互补共进。

三、《小小小小的火》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 人物形象塑造中的生态女性意识在《小小小小的火》中,作者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将她们置于自然与社会的交织之中。

她们的生存状态、行为方式、心理状态都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念。

如小说中的母亲角色,她们不仅承担着抚养子女的责任,还要面对社会的不公和环境的压力。

她们的坚韧和勇敢,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倡导的与自然和谐共存、互相关爱的精神体现。

2. 家庭与社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小说中的家庭和社区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态女性主义观念的体现。

家庭成员间的关爱、相互支持与包容是生态女性主义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同时,社区中女性群体之间的情感联系与互帮互助也正是对生态环境与女性关系的重要写照。

这些描绘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同时深刻地传达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念。

3. 社会环境的反映与批判作品中还对社会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了反映和批判。

例如,对工业污染、城市化的过度发展等问题的揭示,以及对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的批判。

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对性别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反思。

踏生态路径寻诗意语文

踏生态路径寻诗意语文

2013.08孙旺一.生态课堂提出的背景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

20世纪40年代,美国堪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巴克(Barker)和赖特(Night)从社会的自然生态角度,探讨儿童行为的发生、发展特点与教育的关系问题。

我们学者近几年开始对生态课堂的教育进行研究。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二.生态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1.“生态课堂”与“高效课堂”的矛盾导学与自学的时间、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内化的个体差异等很多方面存在着非预设性,这样必然耗时,与生态课堂的高效内核违背。

如何使生态课堂满足于高效内核的需要,又不丢弃生态课堂的开放与和谐,同时又符合语文课程“高考语文”的专题指向,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急需解决的问题。

2.“诗化语文”与“模式化语文”的矛盾由于一些先行的生态课堂实践者们用建构好的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得语文教学在模式化教学的导向下,似乎偏离了自己最初的方向。

语文是保留文学作品原汁原味的、充满灵性与光芒,充满诗意气息与文人情怀的。

语文课是要带领学生走入语文的世界,体味诗意的人生。

面对在语文教学中日益强烈的“语文教学理科化”(即按理科授课的模式机械划分课堂)的思维导向,不应被一些程式化的东西割裂语文课堂固有的灵动与诗意,如何保留模式化“高考语文”狭窄路径下的“诗意大语文”的生命脉搏,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永远思考的问题。

3.“闹读”与“静读”的矛盾语文学习是需要朗读的,大声朗读,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能刺激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还有利于记忆材料。

但是,一次次外出学习观摩生态课堂示范课,大声读书似乎异化成了一种军事化管理的模式表演。

《小王子》的生态文学视角解读

《小王子》的生态文学视角解读

《小王子》的生态文学视角解读
靳慧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2(000)030
【摘要】生态文学批评从生态学的角度解析文学作品,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本文试图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小说《小王子》中的生态人文关怀,呼吁人类尊重自然,只有两者和谐相处才能共赢。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靳慧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环境伦理本土化建构的一种视角——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解读[J], 陈丽丽
2.从生态文学视角解读《小王子》中的爱与责任 [J], 费吴晓
3.从生态文学视角解读尤金·奥尼尔的戏剧作品《毛猿》 [J], 王晓静
4.从生态文学视角解读尤金·奥尼尔的戏剧作品《毛猿》 [J], 王晓静;
5.生态文学思想视角下对莱辛小说的解读 [J], 娄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文学研究的前沿对话

生态文学研究的前沿对话

生态文学研究的前沿对话关于《生态文学研究的前沿对话》,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1年10月29至30日,首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由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中文系主办,台湾文学与环境学会、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协办。

台湾辅仁大学校长黎建球教授、淡江大学副校长高柏园教授、山东大学前校长曾繁仁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前校长傅修延教授等六十余位两岸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若干名生态文学作家与会,并在咖啡厅举办了生态诗歌朗诵品评会,厦大生态文学团队的四位诗人――阿红、红豆、姜长荣和忆泠在钢琴的伴奏下,朗诵了他们自己创作的生态诗作,四位台湾著名学者分别给予品评。

会后,两岸学者还前往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考察。

近十家媒体采访报道了这次盛会。

下载论文网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生态文学与生态文明”,四十多位两岸学者在会上发言,这些发言具有很高的学术质量,不少发言涉及国际前沿课题,反映了两岸生态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发展。

一、探讨生态文学理论在生态文学理论研究方面,本次会议有两个十分重要又颇具学术价值的观点,第一是有关生态美学的探讨,第二是生态批评与环境批评的定义问题。

生态美学因其迥异于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一直是生态文学理论建构较为薄弱的环节,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次会议就生态美学所展开的深入研讨,对于完善生态美学理论建构意义深远。

山东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学术顾问曾繁仁指出,在生态存在论基础上建立的生态美学不同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美学,也就是说,厘清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美学的关系成为生态美学发展的关键。

生态美学具有时间上的现世性、空间上的栖居性与生命美学的特征。

面对众学者提出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是否会走向生态中心主义的疑虑,曾繁仁认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并不是将其彻底抛弃而走到另一个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我们一方面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利益的过分强调,同时保留其合理的‘人文主义’内核;另一方面也批判‘生态中心主义’对自然利益的过分强调,同时又保留其合理的‘自然主义’内核。

生态文明的礼赞儿童文学的力作

生态文明的礼赞儿童文学的力作

生态文明的礼赞儿童文学的力作当代少儿作品琳琅满目,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而对读者心灵产生震撼的佳作,却并不多见。

最近读了浬鎏洋的《猎犬贝特森林奇遇》一书,让人耳目一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近年来,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动物文学少有的佳作。

该书在“新闻出版总署2022年(第八次)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榜上有名。

我们先看看故事的脉络吧:鄂伦春族猎人父子乌力音巴图和儿子莫日根特,在文革中为避迫害,惶恐地匆匆逃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

于是围绕猎人父子和猎犬贝特在林间,沿着为生存而创造、而与自然斗争的生命逻辑,发生了一系列带着狩猎民族特色的事件。

这些事件,是人类在原始森林中创造最初文明的活化石;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生活在远离大兴安岭鄂伦春狩猎人之外的人们所不了解的,种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情景;是一个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的人与自然既亲和、又冲突的故事,是自然界各动物物种间,和动物内部生存竞争的故事。

描写猎人用火时更是有其独到之处。

火对人类十分重要,从猿人时代至文明时代都不可或缺。

逃入原始森林的猎人,在用完了最后一根火柴后,危机中机智地用柴灰在桦树皮筒中保存火种,游荡到哪里,倒出筒中的火种都可点燃枯枝败叶,以煮食、取暖、防兽之侵击,万无一失。

作品还进一步展现猎人用火的技巧。

怕烤鱼引来蛇群的侵犯,把鱼埋到树叶下的泥坑中,在上面烧火把鱼焖熟,或烧红石子,在桦树皮筒子里把鱼煮熟。

于此,作品做了生动细腻的。

在当时的特殊条件下,为寻找食物,展开了有大兴安岭特色的捕猎。

因为猎人父子是在惶恐中匆匆逃入原始森林的,捕猎是在没有现代捕猎工具,如猎网、猎枪、猎马等条件下进行的。

作品中描写了猎人父子和猎犬,靠他们的智慧、勇敢和有力的巧手,利用森林的自然条件,自制弓箭和标枪进行原始的捕猎,及与来犯的熊、野猪、狼群搏斗。

于是叙写了猎人掏树洞抓灰鼠,猎犬捉山鸡、野兔,肉搏野猪,抓狍子,捕杀黑熊,捕捉马鹿和犴;到湖上智钓狗鱼,抓鲤鱼和鲇鱼,或到水泡子中罩鱼和网麝鼠等富有情趣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言
古德伦 ・ 鲍瑟 王是 战后德 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 的文学生涯始 她 于 15 年 。开始 的十年她从事 的是成人文学创作 , 99 之后 一直从事青少 年文学创作 。 在南美多年 的生活经历 , 使鲍瑟王有机会亲身体验到第三 世界发展 中国家 贫穷人 的苦 难生活 ,这为她的文学创作 提供 了第一手 活生生的材料 。 小说《 ” 卡尔德拉一家的困苦)D e odr a i l r X iN t e Fm l C d a i a e, e 17 )《 9 7 、我饥寒交迫 》Ihh b ne —Ihh b us,9 1和《 (c a e Hu gr c a e rt18 ) 通往赞 D 布拉诺斯花 园的大门》 De o ZB atndr a bao, 9 8 ( sT rL G r e Z m rn s 18 )就是反 I e 映这一 主题 的代 表作 。二战后 , 由于东西方政治对 垒 , 的世界大战和 新 核战争 的阴云笼罩着 欧洲, 在国内的鲍瑟王和广大 民众一样 , 积极投身 到 反核武器 的生态运动 中 , 并为之摇 旗呐喊 , 说《 小 舍温伯恩 最后的孩 子 们 》 De e t i e ynSh w n o , 9 3 ( i l z n n r o ee ebr 18 )和 《 》 De l , te K d n 云 ( i Wo e k 18 ) 9 7 就是这 一时期的经典之作 。进人 9 年代 , 开始回顾人生 , O 她 童年 所经历 的战争苦 难和父亲的阵亡深深刺痛 了她 的心 , 于是 , 她发表 了许 多 反对和控诉二战 的作品 , 八月之旅》 R i uut1 9 )活下 如《 ( eemA gs 92 ̄ si , 去 ! ( e ee ! 0 5 等可视为她的代表作品。 》 nbr b n 2 0 ) l , 另外 , 的生态散文集 她 如《 一切不都还绿着 嘛》B i c l n 19 ) ( sd h ls r 91主题深刻 , to ae g 笔调清 新, 充满着 童趣 , 也深受小读者的喜爱 。截 止 20 年 , 0 8 她一共创作 了八 十九部小 说作品 , 所涉及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和平类 和环保 类两大主题 。 所 以 , 国文坛 , 在德 她也是一位受人尊敬 的生态 文学作 家 。特别是《 云》 的发表 给她带来 了巨大声誉 ,也确立 了她在德 国青 少年文学 中的霸 主 地 位。 1 8 年 , 1 9 8 她荣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 截止 2 1 年 , 小说销量 0 0 该部 高达一 百五十万册。20 年 , 0 6 该部作 品被拍 成电影 。 二、 鲍瑟王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 ) ~ 社会正义观和生态正义观思想促使青 少年对全球化 态整体主义思想。 首先 , 正 社会 义和生态正义一直是她倡导的主题。 卡尔德拉一家的困苦》 以《 为例, 小 说中的主人公 , 一位 1 岁的印第安小伙子 雷蒙 ・ 9 卡尔德拉 , 了追求一 为 种所谓的现代社会文明 , 听从 了大城市现代 文明人埃尔奈斯托 的建议 , 不惜“ 剪掉 自己的长辫子” “ 自己赤裸 的双脚买 了一双鞋子 , ,给 ” 走上 了 和 自己传统印第安部落文明彻底决裂的道路。 很快 , 找到了 自己的幸 他 福生活 : 在埃尔奈斯托家 中的帮工不仅 可以养活 自己, 而且在女佣人 拉 法雷拉的帮助下 ,他还学会 了使用各种 现代化电器 ,熟悉 了大城市 生 活。不久 , 他俩结 为夫妻 , 了房子 , 来了雷蒙父母 , 买 接 并有 了许 多可爱 的孩子 。 然而 , 幸福如幻影 , 这一切还都没来得及品味享受 , 运的打击 命 就接踵 而至 : 几个孩子先后 患病死去 , 好 雷蒙的父母遭受 一连 串事 故 , 丧失 了劳动能力 。 了活命 , 为 他们不得不卖掉房子 , 住进贫民窟。 为生计 所迫 , 雷蒙不得不带着 自己的孩 子走上 了入室盗窃的犯罪道路 。最后 , 小说在雷蒙被偷盗房 主的开枪射杀 中结束 。 【 } 女作家通过刻划一个被现 代文明异化的反生态形象 ,充分展示 了原始部落文明和现代文 明的冲 突 。在现代文 明的冲击下 , 原始 文明正经历着生死存亡 的考验 , 雷蒙无 疑是这个原始文明 的叛逆者 。 他没能守望好 自己的精神家园 , 结果被淹 没在滚滚的现代文 明洪流 中。 作为社会人 , 他本该有人与生俱来应享受 的一切权利 , 然而 , 它被现代文 明一一褫夺 。他没能认识 到, 的尊 严 、 人 平等和公正在 以邻 为壑 、 肉强食 、 弱 袖手旁观甚至见死不救 的社 会何 等 难以得到维护 , 的生存权利又何等难 以得到保障 , 人 一个社会贫 富矛盾 异常尖锐的世界 只能带来更 多的贫苦 、 饥饿 、 疾病和死亡 。 所以 , 在全球 化加剧 了世界南北两极分化 的今 天 , 如何加强全球合作 , 消除社 会不公 正和生态非正义现象 , 进而实现 全球 和平和可持续发展 , 最后 实现全球 的均衡 、 普惠和共赢 , 这是人类社会 亟待解决的问题 。鲍瑟王 的生态文 学作品给世人敲晌 了警钟 , 引发人思考 。 ( ) - 控诉二战和反对核 战争 旨在教育青少年 和平友好 是人类进步 的主题 《 月之旅》 《 八 、舍温伯恩最 后的孩子们 》 云》 和《 三部作品最 能代表 她的和平进步生态思想 。《 月之旅》 八 以犹太人小爱丽 丝的 口吻讲述 她心怀恐惧 , 生死 未 , 纳粹驱往奥施维茨集 中营的八月之旅 。法西 被
科技信息
博士 ・ 专家论 坛
匏瑟王儿富文学作 品硇生 态启蒙教胄研穷
南 昌航 空 大学 江 山 段 惠 琼
[ 摘 要】 古德伦 ・ 瑟王( u r as ag 12 一 是战后德 国著名的儿童文 学作 家。她的全球化社会正 义观和 生态正义观、 鲍 G d nPue n , 9 8 ) u w 反二 战和核战争 的和平进步 思想以及 儿童 自然审 美观构成 了她儿童生 态文学的三大母题。其作品 中丰富的生态整体 主义思想 旨在 引领 启 蒙青 少年如何热 爱 自然 、 走进 自然和回 9 自然 , 自然 中强 身健体 、 3 - 在 陶冶情操 、 健全人格、 注重修养和加 强审美。所以, 她深刻 而全 面的 生态启 蒙教 育思想对 于青 少年养成一个 良好的 自 然世界观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 关键词 ] 瑟王 德 国文学 儿童 生态文 学 生 态启 蒙 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