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一文搞定初中数学网格问题

一文搞定初中数学网格问题

一、网格题型在中考数学中的10大考点梳理网格问题,近年来在一些省市的中考试卷中频频出现,这类问题虽然出现在小网格中,却隐藏着大智慧,从中可以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笔者以中考试题为例,说明小网格中的大智慧.一、正方形网格(一)全网格形全网格形是指有完整的网格的题型.1.网格中求坐标例1:如图1,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t(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2的坐标为________.分析:由于2012是4的倍数,故A1~A4;A5~A8;…每4个为一组,可见,A2012在x轴上方,横坐标为2,再根据纵坐标变化找到规律即求得纵坐标为1006.答案:(2,1006)2.网格与等腰三角形例2: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G的个数是()(A)6(B)7(C)8(D)9分析:有两种情况:①AB为等腰△ABC底边,C在A B的中垂线上,因此,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应选C.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3.网格与直角三角形例3:如图3,在网格中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若以该三角形一边为公共边画一个新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一起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新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除了有一条公共边外,没有其它的公共点,新三角形的顶点不一定在格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新三角形有()(A)4个(B)6个(C)7个(D)9个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如图4,以原三角形AB边为公共边的三角形有4个,分别如图上D1,D2,D3,D4;以原三角形BC边为公共边的三角形有2个,分别如图上D5,D6;以原三角形AC边为公共边的三角形只有1个,如图上D.符合要求新三角形有7个,选C例4:如图5是5×5的正方形网格,△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像△ABC这样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画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格点三角形,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_______个.分析:如图6,以BC为公共边可画出△BDC,△BEC,△BFC三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全等;以AB为公共边可画出三个三角形△ABC、△ABM、△AB H和原三角形全等,所以可画出6个.5.网格与相似例5:图7所示4×4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与△ABC相似的三角形所在的网格图形是()[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 XX K]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BC=,AB,A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ABC=90°,BC:AB=1:2.在四个图形中,显然答案B中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两条直角边的比为1:2,选B.例6:如图8,在3×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图中点A到P Q的距离A H的长.分析:连结A P,AQ组成一个三角形.你可以用长方形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求得[来源学科网]出△A P Q的面积,而S△A P Q=12P Q×A H,P Q的长用勾股定理计算,求得答案为755.7.网格中求三角函数[来源:Z xx k.C o m]例7:如图9,在正方形网格中有△ABC,则s i n∠ABC的值等于()(A)31010(B)1010(C)13(D)10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分别算出AB、BC、AC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CB=90°,最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s i n∠ABC的值,选B.8.网格与圆例8:如图10,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半径为1的⊙O 的圆心O 在格点上,点A 、B 、C 、E 也都在格点上,CB 与⊙O 相交于点D ,连结ED ,则∠AED 的正切值等于_______.分析:本题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圆周角的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把求∠AED 的正切值转化成求∠ACB 的正切值.tan ∠AED =tan ∠ABC =12AC AB .(二)局部网格形局部网格形指是网格图案的一部分,需要通过添线补全网格的题型.例9:如图11(1),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A )90°(B )60°(C )45°(D )30°分析:先把局部网格补全成如图11(2)所示,易见△ACD 与△CBE 全等,可得出AC =BC ,∠ACB =90°,所以∠ABC =45°.选C .二、长方形网格例10:如图12,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A、B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 个数是()(A)2(B)3(C)4(D)5[来源学科网]分析:底和高分别是4和1的有两个,底和高分别是2和2的有两个,选C.二、中考网格型试题赏析近几年中考中,网格型试题可谓大放异彩,这类试题构思精巧、形式活泼,能很好地考查图形变换、勾股定理、相似等数学知识,体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当网格作为背景与双曲线、抛物线、圆、三角形结合时,更会出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思路、方法,使我们在解题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本文撷取其中的几例进行解析,供参考.一、网格与双曲线结合例1:在边长为1的4×4方格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在第一象限内画出反比例函数16y x =、6y x =、4y x=的图象,它们分别经过方格中的一个格点、二个格点、三个格点;在边长为1的10×10方格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在第一象限内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它们经过方格中的三个或四个格点,则最多可画出()条.(A )12(B )13(C )25(D )50分析:易知系数k 为合数,且能分解成两个均不超过10的正整数的乘积的形式.如4=1×4=2×2,则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经过以下3个格点:(1,4),(2,2),(4,1).6=1×6=2×3,则反比例函数6y x =的图象经过以下4个格点:(1,6),(2,3),(3,2),(6,1).经过尝试,符合条件的k 值共有13个,分别为:4,6,8,9,10,12,16,18,20,24,30,36,40.所以,经过方格中的三个或四个格点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最多可以画出13条.故选B .二、网格与抛物线结合例2:已知图3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请你在图中任意画一条抛物线,问所画的抛物线最多能经过81个格点中的多少个?()(A )6(B )7(C )8(D )9分析:我们先解决如下问题:对于抛物线y =ax 2+bx +c ,当a 、b 、c 满足什么条件时,当x 取任意整数时,函数值y 都是整数?(为叙述方便,不妨假设抛物线开口向上.)当x =0时,y =c ;当x =l 时,y =a +b +c .∴c 为整数,a +b +c 为整数,∴a +b 必为整数,又∵当x =2时,y =4a +2b +c =2a +2(a +b )+c 是整数,∴2a 必为整数,∴a 应为12的整数倍,即a =12,1,32,2,…从对称的角度考虑,建立如图4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若抛物线的顶点在格点上,要使抛物线尽可能多地经过格点,显然应使抛物线过原点.所画抛物线y =ax 2(n =12,1,32,2,…)最多能经过5个格点.(2)若抛物线的顶点不在格点上,要使抛物线尽可能多地经过格点,显然应使抛物线),=ax 2+bx +c 过原点和(1,0).所画抛物线y =ax (x -1)(a =12,1,32,2,…)最多能经过8个格点.此时a =12,这8个格点分别为:(-3,6),(-2,3),(-1,1),(0,0),(1,0),(2,1),(3,3),(4,6).[来源学&科&网Z&X &X &K]综上所述,抛物线最多能经过81个格点中的8个,故选C .三、网格与圆结合例3:请你在12×12的网格图形中任意画一个圆,则所画的圆最多能经过169个格点中的____个格点.分析:从对称的角度考虑,建立如图5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如图5,若圆心在格点上,要使圆尽可能多地经过格点,显然应使圆心过原点,所画圆最多能经过12个格点,此时圆的半径为5.这12个格点分别为:(0,5),(3,4),(4,3),(5,0),[来源学§科§网](4,-3),(3,-4),(0,-5),(-3,-4),(-4,-3),(-5,0),(-4,3),(-3,4).(2)如图6,若圆心不在格点上,要使圆尽可能多地经过格点,显然应使圆心过(12,12),所画圆最多能经过16个格点,此时圆的半径为2,这16个格点分别为:(2,6),(4,5),(5,4),(6,2),(6,-1),(5,-3),(4,-4),(2,-5),(-1,-5),(-3,-4),(-4,-3),(-5,-1),(-5,2),(-4,4),(-3,5),(-1,6).综上所述,所画的圆最多能经过169个格点中的16个格点.四、网格与三角形结合例4:如图7,将△ABC 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网格中,点A 、B 、C 均落在格点上.(1)△ABC 的面积等于____;(2)若四边形DEF G 是△ABC 中所能包含的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请你在如图7所示的网格中,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该正方形,并简要说明画图的方法.分析:(1)S △ABC =12×4×3=6;(2)如果正方形的一边落在三角形的一边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上,则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最大的.如图8,在△ABC 中,AB =c ,AB 边上的高CN =h c ,△ABC 的面积为S ,正方形的一边DE 落在AB 上,其余两个顶点F 、G 分别在BC 、AC 上.设正方形DEF G 的边长是x.所以,图8中正方形一边落在AB 边上,另两个顶点落在其他两边上时,121212744x ==+;图8中正方形一边落在BC边上,另两个顶点落在其他两边上时,图8中正方形一边落在AC 边上,另两个顶点落在其他两边上时,[来源学科网Z|X X|K]∴当正方形一边落在BC边上时,正方形DEF G的面积最大.画法一:如图9,在AB上任取一点P,作P Q⊥BC于点Q,以P Q为一边在△ABC内部画正方形P QMN;作射线BN交AC于点D,过点D作D G⊥BC于点G,作DE⊥D G交AB 于点E,过点E作EF⊥BC于点F,则四边形DEF G即为所求.证明:由画图过程易得四边形DEF G为矩形,∵D G⊥BC,NM⊥BC,∴D G//NM,画法二:如图10,取格点P,连结P C,过点A画P C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Q,连结P Q 与AC相交得点D;过点D画CB的平行线,与AB相交得点E,分别过点D、E画P C的平行线,与CB相交得点G、F,则四边形DEF G即为所求.证明:由画图过程易得四边形DEF G为平行四边形,[来源学科网]由格点P的位置易判断P C=CB,且P C⊥CB,∴D G⊥CB,∴平行四边形DEF G为矩形。

方格纸在数学课堂的价值和使用策略

方格纸在数学课堂的价值和使用策略

方格纸在数学课堂的价值和使用策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工具就是“指南针”、是“地图”,可以带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

“数学工具”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将有助于学生习得数学学习的方法,今天我结合《平移》这一课例,主要谈一下方格纸这个数学工具在课堂的价值和使用策略:平移焦作市学生路小学宋琳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2.探索物体或图形平移的距离和方向;3.培养动手操作和认真观察的能力。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

难点:知道物体或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距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教学过程:一、猜词游戏。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猜词游戏,愿意吗?愿意的话听清游戏规则: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做卡片上要求的动作,你们来猜他在干什么。

好,请…上来。

真棒,这些词没有把你们难倒,一起来给车打气!同学们,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也越来越漂亮,小动物们忍不住来北京看看,它们先来到了游乐场,你能向小动物们介绍这些游乐项目,并用动作表示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让生用动作表示自己所选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

对,象火车,缆车,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虽然位置变了,但本身的方向没变。

这样的运动现象叫平移。

你能做一个平移的动作吗?判断下列运动现象是不是平移。

(用手势表示)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二、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1、师:同学们,今天小金鱼也来到了课堂。

哟,左边还有一条虫子呢!小金鱼怎样才能吃到小虫子?生:小金鱼只要向左平移,就能吃到小虫子了。

师:小金鱼要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呢?请大家在1号图上数一数。

学生在练习纸上独自数后,组织交流。

生1:小金鱼向左平移了7格。

生2:小金鱼向左平移了4格。

师:刚才这位同学数到了7格,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生1:(边指着屏幕上的画面边数)我从平移前的鱼嘴数到平移后的鱼嘴,数了7格。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一、“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介绍
“方格图”是一种教学工具,通常是一张由方格组成的纸张或者板块。

方格图通常用
于教学中的定位、图形绘制、图形识别等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方格图可以用来帮助
学生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解决几何问题以及进行数据统计等活动。

2.解决几何问题
方格图还可以用于解决几何问题。

学生可以利用方格图来绘制各种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提高他们的几何想象
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3.数据统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会统计与图形制作。

利用方格图的网格特点,学生可
以很容易地绘制各种统计图表,比如条形图、饼图等,通过这些图表,学生可以直观地理
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4.启发思维
方格图也可以用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利用方格图设计一些趣味数学问题,引
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1.教学案例一:利用方格图进行加法运算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加法算术题,比如26+17=?,然后让学生利用方格图来进行计算。

通过方格图的分割和组合,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加法运算的过程,帮助他们掌握加
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案例二:用方格图绘制简单图形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要求他们用方格图来绘制这些图形。

通过这样
的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图形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图形识别能力。

数学工具——方格图的使用

数学工具——方格图的使用

数学工具——方格图的使用方格图为学生建立方向感提供参照——方位感以往比较关注“方位”的是体育或地理学科,在感受身体活动和认识地理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对正确、准确的“方位”概念。

其实数学课上对学生方位的建立是空间观念的一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在学生建立方位感的初期,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和竖直的线,一组组平行与垂直的关系,将为学生建立方位感提供有力的参照,从而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80页“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过程,知道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在构建有序数对与点的对应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六个信封。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课师: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集体,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是谁呢?(生说名字)师:由于老师刚接班还不认识XXX,老师想猜一猜谁是XXX,好吗?(猜了几次都没猜对)师:看来老师这样盲目猜,很难猜对,谁来帮老师介绍一下XXX的位置?生:在第二组第3个生:在从前往后数第3个师:看来,确定位置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确定位置)二: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1.师:指着黑板:你怎样理解位置这个词呢?生:位置就是我的座位师:位置是个点,是个地方,大到一块地域,比如5.12地震震中的位置是四川省汶川县,小到一个单位,一个建筑,比如我们焦东路小学所在地,再小到每个人,如我们班的每个同学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对应的位置,刚才同学们在介绍xxx的位置时,有的从左数,有的从前数有点乱,其实在数学上,竖着称为列(板书:竖-列)通常从左往右分别是第一列,第二列。

第八列,请第三列的同学举起手,请第七列的同学站起来。

横着称为行或排(板书:横-行),从前往后分别是第一行,第二行。

初中网格中的数学问题赏析

初中网格中的数学问题赏析

初中网格中的数学问题赏析在正方形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相等的,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我们把以格点的连线为边的图形叫格点图形.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卷中频频出现这类与格点有关的数学问题,由于这类与网格有关的中考题大部分具有开放性,设计又新颖,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故很受命题者的青睐.但课本、作业本中这类问题的例题和习题却并不多见,在此,特作梳理,与大家一起赏析.一、网格中的三角形1. (2010·湖南)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A. 6 B. 7 C. 8 D. 9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下图):① AB为等腰△ABC 底边,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② 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故选C.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再利用数学知识来求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很重要的解题思想.本题是利用网格提供的相等线段来构图.2. 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B是方格纸中的两个格点(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5×5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使△ABC 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的个数是().A. 5B. 4C. 3D. 2分析 A、B两点的垂直距离为2,那么,只要保证水平距离为2即可使△ABC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那么,只要保证垂直距离为4,即可使△ABC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符合条件的点坐标分别为:C(3,1),C(0,3),C(4,3),C(1,5).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注意分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两种情况,数学分类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二、网格与三角函数1. (2010·贵州)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B的值为 .分析过点C向上作垂线与AB相交于点D,则∠B是Rt△BCD的一个内角,邻边和斜边均由图可知,所以很容易求出cos∠B的值.或是过点A作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D,也可求出.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函数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是利用网格提供的垂线,构建直角三角形.2. (2010·四川)如图,∠D的正切值等于 .分析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以把求三角函数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边的比的问题.先利用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得出∠D=∠A,然后利用正切等于对边比上邻边即可求出.本题考查圆周角的性质及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从网格中很容易找到相关的直角三角形.三、网格与面积1. (2006·苏州)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A点坐标为(2,-1),则△ABC的面积为平方单位.分析根据图形,可以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是(2,-1).分别过A、B、C三点作垂线,形成一个大矩形,求出大矩形的面积,用大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剩余的面积即为△ABC的面积.此类题要求学生要能够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有关面积的割补法是解决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常用方法.本题充分利用网格的特点,构建规则图形.2. (2009·吉林)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则AC边上的高是 .分析先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到△ABC的面积,△ABC的面积又等于AC乘以AC边上的高的一半,按这一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即可得出AC边上的高.四、网格与相似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1)?摇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摇P,P,P,P,P,D,F是△DEF边上的7个格点,请在这7个格点中选取3个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使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要求写出2个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并在图中连结相应线段,不必说明理由).分析答案为:△DPP、△DPP、△DPP.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构图能力和对三角形相似判定知识的理解,对学生的观察力有一定的挑战性.网格中的相等线段以及相等的角对构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五、网格与圆1. (2010· 河北)如图,在5×5正方形网格中,一条圆弧经过A、B、C三点,那么这条圆弧所在圆的圆心是 .分析连接BC,弦AB、BC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圆心.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垂径定理的理解,和残圆确定圆心的方法.本题是由网格特点直接看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 (2010·江苏).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共有16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分别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扇形OAB的弧长等于(结果保留根号及π).分析连接AB、AC,分别作它们的垂直平分线,两线交点即为圆心.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圆的半径,由图可知扇形OAB圆心角为90°,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出弧长.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弧长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求出扇形的圆心角及半径.3. 如图所示,△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3)、B(-2,-2)、C(4,-2),则△ABC外接圆半径的长度为 .分析先求出线段AB、 AC、 BC的长度,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角A的余弦值,从而得到角A的正弦值.再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得直径.半径为2.连接OC因为C(4,-2),利用勾股定理得半径的长等于根号下,等于,化简为2.六、网格中的运动(2010·江苏)如图在网格图中,⊙A的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B的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要使运动的⊙B与静止的⊙A相内切,应将⊙B由图示位置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分析⊙B与⊙A可以在右边相内切,也可以在左边相内切.当⊙B与⊙A在右边相内切,移动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当⊙B与⊙A在左边相内切,移动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4或6.本题主要通过圆的移动来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题目中小圆向左移动,通过观察,可知两圆内切的两种情况,分别求出移动的距离.七、网格与图形的变换1. (2010·辽宁)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以直线BC为对称轴作△ABC的轴对称图形,得到△ABC,再将△ABC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请依此画出△ABC、△ABC;(2)求线段BC旋转到BC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计算结果用π表示);(3)求点C旋转过程所经过的路径长.分析(1)根据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2)BC旋转到BC的过程中,旋转角为90°,半径为4,由弧长公式计算即可.所以B点所经过的路线长度是2π.本题考查了学生画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以及弧长公式的应用的能力.2. (2010·湖北)如图,在方格纸上△DEF是由△ABC绕定点P顺时针旋转得到的.如果用(2,1)表示方格纸上A点的位置,(1,2)表示B点的位置,那么点P的位置为().A. (5,2)B. (2,5)C. (2,1)D. (1,2)分析连接AD、CF,再做这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就是点P.根据点A、点B 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点P的坐标.此题属于中等难度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旋转及其相关的性质,旋转的中心在连接对应点的垂直平分线上,做出两条垂直平分线,它们的交点就是旋转的中心点.3. (2010· 甘肃)如图均为7×6的正方形网格,点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确定格点D,并画出一个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2)在图中确定格点E,并画出一个以A、B、C、E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中心对称图形.分析第(1)题可以将点A向下平移四格得到点D,或是将点A向右平移两格得到点D.第(2)题可以将点A向右平移一格得到点E,两题方法均不唯一,此题比较灵活地考查了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对称性,是道好题.八、网格与概率一只蚂蚁在如图所示的图案内任意爬动一段时间后停下,蚂蚁停在阴影内的概率为 .分析先确定黑色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此比值即为所求的概率.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率的求法:首先根据题意将代数关系用面积表示出来,一般用阴影区域表示所求事件(A);然后计算阴影区域的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即事件(A)发生的概率.网格对化不规则图形为规则图形提供了帮助,方便学生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九、网格与规律(2006·温州)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网格中,按下列方式得到“L”形图形,第1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8,第2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第三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则第n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 .分析第1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8=4+4,第2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12=4+2×4,第3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16=4+3×4,……,第n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4+n×4,即4n+4.本题也可以这样来分析:平移“L”形的上面和右下的两边,第1个“L”形图形周长变成一个正方形周长加上4,即4+4,第2个“L”形图形周长为4+2×4,第3个“L”形图形周长为4+3×4,第n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4+n×4.用整式描述几何图形的规律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经常出现,这类题目把几何和整式结合起来考查,使试题难度增大.它既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网格中的数学问题,往往是把网格的特点与数学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网格可以提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垂线、平行线、化不规则图形为规则图形等.还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图形的翻折、平移、旋转等.同学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既要有札实的数学基础,灵活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还要注意结合网格的特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数学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

数学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

数学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
简介
数学考试作文方格纸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数学考试中书写作文的纸张。

它的特点是每行每列都被等距离的方格所包围,方便学生书写和计算。

优点
1. 可视化计算
作文方格纸有规整的方格布局,每个方格代表一个单位区域,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进行数学计算。

学生可以在每个方格内记录数据、运算过程和结果,避免错位和混淆。

2. 美观整洁
作文方格纸的方格布局使其看起来整洁有序。

学生可以在方格内书写,保持字迹的规整性,提高试卷的美观度和可读性。

3. 方便检查和纠错
方格纸的布局使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清晰可见。

老师可以轻
松检查学生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避免因错位或混淆而导致的错误。

同时,方格纸上的错误也更容易被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

使用方法
学生在使用数学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每行每列的方格应保持等距离,且字迹应写在方格内。

2. 在方格内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对齐和规整,避免混淆和漏算。

3. 如需修改或纠正计算结果,应使用橡皮擦清除或划掉错误的
内容。

结语
数学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是一种方便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书写的工具。

它的使用能够提高作业的规整性、美观度和可读性,同时也方便教师检查和学生纠错。

希望广大学生合理使用作文方格纸,提高数学研究效果。

数学方格纸(优选)pdf(两篇)

数学方格纸(优选)pdf(两篇)

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方格纸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工程和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探讨数学方格纸的应用和优势。

我们将介绍数学方格纸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我们将探讨数学方格纸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包括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接着,我们将分析数学方格纸在工程设计和建筑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方格纸来绘制精确的图表和图形。

然后,我们将探讨数学方格纸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包括绘制图表、计算概率等。

我们将总结数学方格纸的优势,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正文内容:1.数学方格纸的历史背景和起源1.1数学方格纸的发展历程1.2数学方格纸的起源和创造者1.3数学方格纸在古代数学和几何学中的应用2.数学方格纸在教育中的作用2.1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2培养学生的几何解决问题能力2.3借助方格纸进行数学建模和实践操作2.4方格纸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案例2.5数学方格纸在教学中的限制和挑战3.数学方格纸在工程设计和建筑规划中的应用3.1绘制精确的图表和图形3.2利用方格纸设计地图和布局3.3方格纸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案例3.4方格纸在制图和测绘中的应用3.5数学方格纸在工程设计中的未来发展方向4.数学方格纸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4.1绘制图表和可视化数据4.2通过方格纸计算概率和统计指标4.3方格纸在数据收集和整理中的应用4.4数学方格纸在统计学中的应用案例4.5数学方格纸在数据分析中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5.数学方格纸的优势和应用前景5.1方格纸的简便和实用性5.2数学方格纸的广泛应用领域5.3数学方格纸在技术创新中的潜力5.4数学方格纸对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5.5数学方格纸的未来应用趋势和研究方向总结:数学方格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在教育、工程和数据分析等领域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工程设计和建筑规划中实现精确和有效的布局。

同时,数学方格纸也为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支持。

七年级数学方格纸上的数学评课

七年级数学方格纸上的数学评课

七年级数学方格纸上的数学评课作为一名七年级数学教师,我对方格纸上的数学评课有着深刻的体会。

评课不仅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检验,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评估。

通过评课,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方格纸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帮助学生规范解题格式,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解题速度。

同时,方格纸也有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为课后评课提供有力依据。

在方格纸上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我们还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方法和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对方格纸上的数学学习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然而,在评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如部分学生对方格纸的使用不够熟练,解题格式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对方格纸使用方法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明确方格纸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提高课堂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布置适量、多样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3.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在评课过程中,我们还对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

我们认为,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总之,方格纸上的数学评课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评课,我们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数学作文格子纸模板

初中数学作文格子纸模板

初中数学作文格子纸模板格子纸是一种特殊的纸张,由等距离的水平直线和垂直直线组成,形成了一系列规律的方格。

在初中数学研究中,格子纸常被用于绘制图形、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1. 格子纸的用途格子纸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广泛,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绘制几何图形:通过格子纸上方格的规律排列,可以更加准确地绘制各种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使图形更工整美观。

- 进行计算:格子纸上的方格可以用来辅助进行计算,特别适用于涉及乘法、除法、几何运算等复杂计算,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 解决问题:对于一些需要分析和推理的问题,格子纸可以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信息、展开思维,更好地解决问题。

2. 格子纸的使用技巧在使用格子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确定纸张大小:根据需要绘制的图形或进行的计算,选择适当大小的格子纸,以确保能够容纳所需的信息。

- 线条规范:在格子纸上绘图时,要注意保持线条的规范,准确地画出所需图形的每个边和角,使图形符合几何要求。

- 利用方格计算:在进行复杂的计算时,可以利用格子纸上的方格辅助计算,按照规律排列数字,进行乘法、除法等运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 笔画清晰:在使用格子纸时,要保持笔画清晰,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3. 格子纸的作用总结格子纸作为初中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能够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绘制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复杂计算,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理地使用格子纸,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研究的效果。

总之,格子纸是初中数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具有多种用途和使用技巧。

希望通过使用格子纸,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他们在数学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一、勾股定理的探索之旅。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5分钟)我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拿着一把直角三角尺问学生:“同学们,这个三角尺可藏着一个超级神奇的秘密哦。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数学侦探,把这个秘密找出来。

”探索活动一:方格纸中的奥秘(15分钟)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方格纸,上面画着几个直角三角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我在黑板上示范:“同学们,我们来数一下这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所占的小方格数,然后再数一下斜边所占的小方格数。

来,动动手,看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学生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数,有的在计算,小组内还不时地讨论。

过了一会儿,有小组开始举手。

我请一个小组代表发言,他说:“老师,我们发现两条直角边的方格数的平方和好像等于斜边的方格数的平方。

”我笑着说:“哇,你们可真像小侦探,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呢。

”探索活动二:测量验证(15分钟)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直角三角形的纸片,分发给每个小组。

然后说:“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方格纸上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现在我们用尺子来测量一下这些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再计算一下,看看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呢。

”学生们又开始认真地测量、计算。

这次,又有更多的小组发现了这个规律。

定理引出(10分钟)我在黑板上写下勾股定理的表达式:a² + b² = c²(a、b为直角边,c为斜边),然后说:“同学们,经过我们的探索,这个神奇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古代的数学家们也是经过不断的探索才发现这个定理的呢,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用处。

比如说,在建筑、测量等领域。

”应用实例(10分钟)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它的斜边是多长呢?”学生们很快就运用勾股定理算出了斜边是5厘米。

初中数学网格制作教案

初中数学网格制作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网格制作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网格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能够使用直尺和圆规制作网格。

3. 学生能够利用网格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重点:
1. 网格的定义和作用。

2. 网格的制作方法。

3. 利用网格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准备:
1. 直尺。

2. 圆规。

3. 白色纸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网格的定义和作用。

2. 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网格解决几何问题的例子。

二、网格的制作(15分钟)
1. 教学生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制作网格。

2. 学生分组合作,每组制作一个网格。

三、网格的应用(15分钟)
1. 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网格解决几何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利用网格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四、总结(5分钟)
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回家后尝试自己制作一个网格,并利用网格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格制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制作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制作和应用网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格的定义和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几何解决能力。

在制作网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提高了学生的制作技巧。

在应用网格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利用网格进行测量和计算,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它的特点,功能和有效运用等方面来看,方格图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分析视角。

在平面图形教学中,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方格图的特点是其结构简单明确。

它由多个小的矩形构成,在每个矩形中可以表示出一段文字描述或者一张图片,从而形成一个大的矩形,这使得方格图拥有优异的结构紧凑、表达清晰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规律性。

其次,方格图的功能也十分强大。

比如,在教授三角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方格图的方式,将三角的边长、角度、内角和外角等各个性质都可以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三角形的特点,以及它与其它几何图形的区别,还可以通过绘制不同的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图形,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知识。

第三,方格图在实际教学中也有着巨大的价值。

以教授边角面的情况为例,可以通过使用方格图的形式,将边、角以及面的种类和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帮助。

而且,学生也可以根据方格图的完整结构,清晰地看出其中的规律性,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边角面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它几何图形的不同之处。

最后,学生也可以根据方格图中的信息,加以联系和表示,从而学会运用平面图形的结构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方格图的有效运用无疑将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分析视角。

总之,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拥有简单明确的结构,强大的功能,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规律,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知识。

当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方格图,以达到教学的最高效果。

方格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方格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方格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廖坚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卷),期】2003(000)012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廖坚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3
【相关文献】
1.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初中数学预习案设计中的应用——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2.提高初中数学实验手册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为例
3.提高初中数学实验手册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为例
4.方格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5.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平面图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究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丰富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方格图就是一个有效载体,它不仅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形象、具体、可测,充满乐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对静止的平面图形进行动态地思考,将观察、想象、推理、表达等有机融合,促使空间观念的发展。

一、在平面图形测量教学中有效运用“方格图”点、线、面是构成平面图形的三大要素。

在平面图形的比较中,学生最早接触到的是比较线的长短,这是学生空间观念的起点,从比较线的长短到比较面的大小,这是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这种飞跃需要提供一种介质——方格图,它不仅为飞跃铺平道路,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飞跃提供方法上的支持。

1.运用“方格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到量化思考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最初人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来认识客观世界,后来从主观判断到选择标准进行准确测量,从直接测量到转化后的间接测量,从平移、旋转到割补转化,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数学也就应运而生。

例如让一年级学生观察比较:如图1,从A到B有两条路可走,走哪条比较近?绝大多数学生说甲比较长,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折了很多次,如果拉直了就会很长。

这是他们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

紧接着在上面加一张方格图(如图2),学生就会数出两条路线包含的边数来比较长短,也有的学生把它转化为长方形:事实上,两条路的长都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

学生从感性判断到理性分析,出现这种转变方格图功不可没,方格图的直观性为空间观念的建立搭起了引桥。

2.运用“方格图”引导学生从直接比较到精确测量比较是测量的基础。

学生在比较两个面的大小时,第一反应是把两个平面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把两个图形多出的部分剪下来再进行比较(如图3),依此类推最终比出大小。

直接比较中蕴藏了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相信这是学生经验的表现,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直接比较的,只有通过测量才能使比较变得精确。

谈“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谈“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谈“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格图是一种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图形,它由一系列正方形格子组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方格图可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计算面积和周长。

教师可以通过方格图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比如矩形、正方形等,让学生通过计数方块的个数来计算面积。

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计数边长上的方格数来计算周长。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方格图还可以用于教学中的分数表示和比较。

教师可以用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比如将一个正方形根据格子的个数分成若干份,然后给学生展示不同分数所占的方格数。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方格图来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提高他们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方格图还可以用于教学中的几何形状和模式识别。

教师可以通过方格图向学生展示各种几何形状,比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的特点。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的几何形状,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方格图还可以用于教学中的模式识别,教师可以通过方格图展示各种模式,比如数字模式、形状模式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方格图还可以用于教学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

教师可以借助方格图来组织和展示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来获取信息。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学会整理和分析数据,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统计能力。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计算面积和周长,理解和比较分数,识别几何形状和模式,处理和统计数据等。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运用方格图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方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值得广泛应用。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一、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呈现出鲜明的图形和色彩,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相比于枯燥的文字和数字,方格图更加生动形象,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点,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方格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可以把小学生初步接触的简单的数学概念如面积、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等通过方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如通过绘制图形、填色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方格图在数学教学中通常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通过方格图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也更容易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1. 方格图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教学中,方格图经常被用来辅助教学。

在教学正方形和长方形时,可以利用方格图让学生绘制各种大小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两种图形。

也可以通过填色,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在小学数学的数据统计教学中,方格图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绘制方格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某些数据的分布情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分析数据。

也可以通过方格图的绘制,来计算出各种不同的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据分析和统计的能力。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方格图可以在平面图形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方格图是
在一张纸上画有等分的方格形成的图形工具,可以通过在方格图中
画出图形的形状和尺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相
关知识。

具体来说,以下是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描绘几何形状:
通过在方格图上描绘几何形状,可以明确该形状的边长、对称性、面积等相关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在方格图中进行尺寸测量
得出结果,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2.进行几何变换:
利用方格图,可以方便地进行几何变换的演示,如平移、旋转、对称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变换的操作和规律。

3.绘制比例图:
在方格图中,可以将中间的一排方格不做等分,利用不同大小
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来表示不同数值的大小,用于绘制比例图,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含义。

总之,方格图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平面图形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
力和空间想象力。

数学考试作文格子纸

数学考试作文格子纸

数学考试作文格子纸引言在数学考试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格子纸来进行计算和作图。

格子纸是由一系列等距离分布的方格组成的,每个方格可以代表一个单位长度或面积。

使用格子纸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数学运算和图形绘制,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格子纸的用途、特点以及使用技巧。

用途格子纸在数学考试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途:1. 数量计算:格子纸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数量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将每个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长度,通过对方格的计数来计算线段的长度或图形的周长。

2. 图形绘制:格子纸可以用于绘制图形,如直线、曲线、矩形、三角形等。

通过将图形的顶点与格子纸上的方格对应起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绘制和测量图形。

3. 比例关系:格子纸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理解图形的比例关系。

通过将图形放置在格子纸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和位置关系,有助于解决与比例相关的数学问题。

4. 数据统计:格子纸可以用于制作表格和图表,帮助我们整理和分析数据。

通过将数据代表的数量与格子纸上的方格对应起来,我们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并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

特点格子纸具有以下特点:1. 等距离分布:格子纸上的方格之间的间距是等距离的,这样可以保证数学运算和图形绘制的准确性。

2. 易于绘制:格子纸上的方格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绘制图形和计算数量。

通过将图形的顶点与方格对应起来,我们可以准确地绘制出各种形状。

3. 易于测量:格子纸上的方格可以用来测量长度、面积等物理量。

通过对方格的计数,我们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测量。

使用技巧在使用格子纸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技巧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1. 使用直角辅助线:在绘制图形时,可以使用格子纸上的直角辅助线来帮助我们保持图形的垂直和水平关系。

这样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图形的准确性。

2. 注意单位转换:在进行数量计算时,需要注意格子纸上每个方格代表的单位长度或面积。

如果需要进行单位转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换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05月DANGDAIJIAOYANLUNCONG方格纸是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之一。

它由若干个正方形格子前后上下紧密连接构成,每个格子的变长相等,顶点叫做格点。

以这些顶点的连线为边的图形叫做格点图形,比较常见的有格点三角形等。

以方格纸作为最常见的随手可得的教具、学具善加利用,能够方便快捷又形象生动地培养学生的作图计算、观察推理、演绎想象等方面的数学能力,更能推动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方格纸作用篇———彰显数学工具魅力1.方格纸的特征方格纸中有两大应用特征,一为图形(如图一),方格纸上的方格图均为正方形网格,由一组组相互垂直和平行的线段组成。

一般情况下,小正方形的单位均以1cm 为标准,为学生的作图操作提供统一化的单位长度;两条直线相交的点被称为格点,相交的角均为直角,为学生的作图操作提供定点和角度,确定方向。

二为点阵(如图二),这是一种简化形式,由若干行列对齐的点组成,距离相同,由于只有点没有线条的束缚,反而使学生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宽。

图一图二2.方格纸的作用第一,操作标准精细化、统一化。

在学生的数学作图、测量等操作中,由于他们的粗心大意会产生距离长短和角度大小上的误差。

方格纸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将格点之间的举例,平行线之间的举例和垂直线之间的角度进行标准固化,确定了距离的标准和方向的参照,使得学生的作图操作不再手忙脚乱,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粗放式”—“精细化”转变。

第二,空间观念直观化、形象化。

图形与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它通过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在创新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和精神。

在图形和几何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方格纸作为辅助工具,能够把抽象的几何图形直观化、形象化,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从而推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为高中阶段立体几何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方格纸的应用篇———展现数学思想的智慧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严密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数据、理论、过程、结果都必须真实可靠、科学严谨。

1.方格纸使数学学习标准化在接触平行四边形知识后,对于其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标准化方格图上数格子就能证明;在此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做平移,旋转、切割等操作,举一反三,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有了本质的认识,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在方格图中垂直线段组成直角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角度等各方面的教学;方格图中的格点之间的标准线段,也可作为学生建立应用题模型的“标准尺”,展现数学思想的千变万化却万变不离其宗。

2.方格纸使数学学习简单化方格纸在学生学习周长与面积的关系和计算、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等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作用巨大,标准化的距离和角度让学生简单直观地对复杂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其内在规律。

例如,如图三的方格纸中,一位学生在上面画了一些图案,已知每个小格子的变长都是1CM ,请你帮这位学生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是典型的利用方格纸解决不规则图形的计算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面积公式的了解,对不规则图形向规则图形的分析、转化、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将复杂数学问题简单化的能力。

图三The Application of Square Paper in Junior Mathematics TeachingLIN Aijuan(Fuzhou Minority Middle School ,Fuzhou 350000,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s a key link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and senior high school.The requirement forstudents has gradually separated from the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categories of simple numbers and shapes.The requirement for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has also been further improved.It is the direction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strive to make use of all available conditions to assist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learning.【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quare paper ;Teaching aids ;Divergent thinking方格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林爱娟(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民族中学福建福州350000)【摘要】初中数学处于小学和高中之间关键的承上启下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已经逐渐脱离简单数与形的认知和计算范畴,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在数学学习中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条件辅助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数学;方格纸;教具;发散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9)05-0059-01(下转第066页)课程与教学059DANGDAIJIAOYANLUNCONG2019年05月(上接第059页)3.方格纸使数学学习充满变化数形结合、图形变换等思想是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通过方格纸标准化方向和距离的辅助,使学生能够通过移动、剪切、拼接的过程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认识堆成图形的具体特征,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智慧多变。

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方格纸的拓展篇———开发数学创新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是“例题千万道,解完抛九霄”,追本溯源,是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迷信“题海战术”,“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

久而久之,学生题做了不少,解题思路却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僵化,导致类似题型再次出现时仍是一错再错。

教师在一些涉及数形转化相关的难题时,可以采用方格纸辅助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开动大脑,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格纸进行转化,并辅助以相应的数学公式,使得学生解决难题的思维豁然开朗。

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刚刚解决了难题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趁热打铁,进行相关拓展和补充,强化学生的类比数学思想和记忆,让他们在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能迅速联想到自己曾经用简单的方格纸就解决的过程,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例如(如图四):第一,在图中的方格网络中,每格都是正方形,边长为1,请画出一条长为10姨的线段,线段的端点要求在格点上。

第二,在图中的方格网络中,每格都是正方形,边长为1,请画出一个边长为5姨的正方形,要求为格点正方形ABCD。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运算、应用和推理过程的综合运用。

通过将勾股定理的应用与方格纸进行结合解决问题。

方格纸简洁,方格图直观,制作方便,是培养初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能够小中见大的教具教法,将其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紧扣初中数学教材,深挖教材内涵,开发方格纸的各种数学应用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从方格纸这种唾手可得的工具中领悟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思维,并以之为基础,树立“生活中到处是数学”的生活数学观,让数学成为助其人生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1]廖坚.方格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2]陈通.彩色透明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3).图四是外化推理过程的有效手段。

3.应用推理方法,培养推理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数学规律、数学特性、数量关系等经常会感到困惑,教师就要特别注重归纳推理的应用,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发现特性、总结关系。

如教学《小数乘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时,有位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110×0.5,99×0.65,2000×0.38,250×0.99的积数是否大于第一个乘数?”有的学生认为积数会大于第一个乘数,有的认为积数会小于第一个乘数。

于是,这位教师让学生动手验算,结果发现这些数的积数都小于第一个乘数。

这时,这位教师让学生再细心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发现第二个小数都是小于1的小数。

最后,师生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纯小数,所得的积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不断引导学生在应用推理的过程中,感受推理价值,发展推理能力,从已知走向未知,最终形成自身的素养。

4.积淀推理经验,培养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实践、进行推理,帮助他们成功积淀推理经验。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时,在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可以借助演绎推理的方法对此进行验证,学生由此展开推理,相继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度”“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都是90度”“任何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一个锐角都是45度”等。

通过这样的推理过程,学生不断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因此,在学习相关数学规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猜想,再加以验证的方法,最后得出数学规律;在学习相关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物体的本质属性入手,从整体上加以抽象表达,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说明,最后总结出相应的概念;在学习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把握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并想一想这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让学生经历思考与分析的过程,由因及果,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当然,推理能力的培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落实到具体的环节中,从自学到听课,从练习到复习,从检测到掌握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培养学生学会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合乎逻辑的思考与表达的习惯,帮助学生不断积淀推理经验。

总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数学教学的最终走向,一定会将推理能力视为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3]许锡良.“核心素养”不核心[J].教师教育论坛,2016(10):90-91.[4]陈辉.经历思考过程积累数学经验[J].新教师,2016(12).课程与教学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