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育传播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家庭环境体系 1、家庭物质环境 2、家庭精神气氛 家庭精神氛围是指家庭里的心理环境, 是由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与精 神文明的程度造成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与精神世界, 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给人以影响,这种影 响主要表现在情绪感染、价值导向与行为 制约三个方面,调查表明,家庭精神氛围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物质环 境的影响。
相反,消极的媒介环境又会使广大 媒介人员逐渐丧失责任心、进取心和使 命感,扩散开去,相互感染,形成恶性 循环,就会进一步瓦解甚至摧毁媒介各 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正常运行。
第二节 教育传播环境
一、教育传播环境体系结构 (一)社会环境体系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各种社 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 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社会环境可以通 过人类的劳动加以改造,因而比及自然环 境它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环境的成为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由此, 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 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 气候、地貌、植被和自然资源等。这里主 要是指构成同人们生活和传播活动有关的 自然条件的那一部分,而不是指整个无限 的自然界。人类不仅无法割断与地理环境 的密切联系,而且也无法摆脱地理因素对 人类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作为人类的传播 活动,地理环境中的种种情况和条件必然 要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和影响着 它的过程和成效。
3、二者之间具有互制性 环境虽然在传播活动中起着某种决定性 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 传播活动的成败和效果。不论是传播者还 是受传者,他们都不是简单消极地、被动 地接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总是积极、主 动地对环境的影响加以鉴别、选择、 转化, 甚至抵制。传播与环境表现为互动互助、 相辅相成、共进共荣的互制关系。
2、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与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既十 分密切,又有区别。心理环境是在行为环 境中形成的,是某种行为环境的内化;而 某种行为环境的出现(如揭露某些社会腐 败现象),可能又是某些心理环境的集中 反映。这样,喜悦、愤怒、悲哀、痛苦、 怜悯、欢乐等情感因素构成的心理环境, 就必然要对信息传播及其成效产生一定的 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制约着媒介人才的聚集、 媒介场所的建设。大众传媒都集中在人口 稠密的大、中、小城市,媒介大楼与金融 大楼都是引人瞩目的高层建筑,内部装修 豪华。而媒介作为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基地 和传播港口,也聚集着大量的专门人才。
其次,地理环境制约着信息的质量、数 量和特色。通常,媒介离信源的距离越远, 其可靠性越低,数量越小;相反,则质高 量大。因为,近距离的新闻易采集、易核 实。不同地理环境下所产生的信息亦各有 特色:陕北民歌高亢、悲凉,蒙古曲调嘹 亮、致远,江南小调活泼、欢快;北京是 政治、文化信息中心,香港是金融、贸易 信息中心。
3、传播生态环境 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 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 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 成的一种习惯模式。它的培养与形成,是 媒介与社会在过去长期的信息传播和人际 互动中逐步形成的。
媒介环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 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和影响媒介 员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积极的 媒介环境能使媒介员工不断增强自身 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并相互影响、代 代相传、沿袭成风、形成定势,进而 反过来潜移默化地推动或促进媒介各 个系统的高效、良性运转。
与“硬环境”相对应的学校“软环 境”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 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 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 项条件。
1、学校环境体系的硬环境 (1)校园物质环境 (2)教室物质环境 (3)物理因素
2、学校环境体系的软环境 (1)校园社会心理环境 (2)校园文化环境 (3)教室文化环境 (4)人际关系
2、社会环境在教育传播中的作用 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总是通过相 互关系而从事社会活动的。在这里, 个体活动不但受着社会关系的制约, 而且还受着社成是极为复杂的, 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点,本文作者将 其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 大类。学校“硬环境”是指学校中对 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有 较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 观条件,如学校中的学科设置和教学、 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教学设备、周边 环境等等。
第六章 教育传播环境
第一节 传播环境 第二节 教育传播环境
第一节 传播环境
一、传播环境的涵义 (一)环境与传播环境 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 境况和条件 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所特 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
(二)传播与环境的关系 1、传播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传播活动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来进 行,或者说,它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存在于 一定的环境之中。德福勒和鲍尔——洛基 奇认为,如果撇开环境,单纯地孤立地观 察各个具体媒介,那么观察再细致,也无 法理解当今社会大众传播系统的整体,因 为媒介的历史大于其各个部分之和,任何 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都深深地植根于一系列 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之中。
第三,地理环境还制约着媒介的经济效 益。在我国,对媒介实行的是相同的政策 和管理制度,但在北京、上海、广东、江 苏、浙江、天津等省、市,媒介的经济效 益要远远高于内地和边远省份的媒介,城 市传媒又远远高于其他传媒。
2、物理环境 在传播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一系列具 有各种不同价值观并能减弱或加强传播效 果的物理情境。那些解决重大决策问题的 场所,担任崇高职务或享有巨大威望的人 物的住宅,同人民所尊敬人物有某联系的 地方,纪念性、象征性的高大建筑物,由 于置身于这样的物理环境中,能使人油然 而生景仰、昂扬之情,有利于提高人的社 会责任感,进而树立远大抱负,通常被认 为是开展政治传播、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 环境。
二、传播环境的类型 (一)硬环境 硬环境和软环境,是依据传播活 动参加者的感受所作出的分类。 所谓硬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 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 构筑而成的环境。
就存在形式来说,硬环境是一种物 质环境,软环境是一种精神环境。作为 物质环境,它被限定或固定在一定的地 理位置上和人为的具体的物质空间之中, 它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体验之外,具有 静态的和硬性的特征。
3、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与父母文化程度、人格素 养、职业习惯、价值取向等有联系,更主 要为父母对家庭教养子女 的意义、功能、 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水平所支配。
二、网络教育传播环境 随着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受到人们越来 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教育 科研机构、一部分中小学及成人教育机构 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局域网,一些非传统 教育部门也开始涉足与网络相关的各类教 育问题。
今天的大众传播已成为我们的体制结构 的一个中心部分,即既是政治体制、经济 体制的一部分,又是文化体制、教育体制、 家庭体制的一部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已 经无法抗拒环境对它的全面渗透。
传播活动不是某种抽象的、纯粹的存在, 它总是以具体的形貌或质的规定性存在于 一定的环境之中。因此,要对传播活动进 行描述和分析,就必须先了解环境。传播 与环境不可分离。正因为传播对环境具有 很大的依赖性,一旦媒介组织或传播者个 人条件允许,就会重视环境建设,努力营 建一种有利于提高文本质量和传播效果的 环境。
以网络为依托的教育软件、教育资 源共享、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和模式逐渐 成为时尚。网络教育的出现,极大地丰 富了教育的内涵,在其对传统教育进行 冲击和影响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固 有的观念和意识。
(一)网络传播环境 (二)网络教育传播环境 1、网络教育传播环境的特点 (1)便利性 (2)主动性 (3)交互性与协作性 (4)生动性与多样性 (5)开放性
2、环境对传播具有影响性 首先,环境对传播的作用是非定 向的,即没有固定不变的目标和对象, 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其次,环境对传播的作用是自发的而 非自觉的。因此,不论环境的作用是积 极的、正面的,还是消极的、负面的, 都不能被认为是有意图的。
第三,环境的作用是潜在的、渐进的和 渗透性的。它很少以一种明显的、突进的 和聚合性的方式对传播活动产生作用。孔 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的 性格相近,由于习染不同,时间一长便相 距甚远。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了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道 理。
这些地方之所以能产生那种特殊的教育 作用和传播效果,是因为受传者不得不以 这些客观条件为背景而进入那些在他们的 生活中留下明显痕迹的或预存定势的相互 作用之中。在这种互动中,受传者自觉或 不自觉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赋予或接受 这些特殊环境的影响作用。不过,对于历 史性的物理环境,在利用其积极的影响作 用时,一定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二)软环境 所谓软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 那些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 的环境。作为精神环境,它反映了社会风 气、媒介管理、群体风貌、生活状况、信 息交流等情况,它是一个被人体验和意识 的世界,具有动态的和软性的特征。
1、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反映了较大区域(如国家、省 辖区域、民族集中居住区、城市等)内价 值观念、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人口素质、 人群关系、生活水准等社会状况。它能决 定大众传播媒介的规模、形态和媒介产品 的内容、形式,因而对传播活动具有规范、 控制、调节的功能。今天,随着信息社会 的来临和大众传播对生活的全面渗透,人 类已经无法摆脱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网络教育传播环境与传统教育传播环境 的比较 (1)传统教育传播环境长于“身教”,网络 教育传播环境长于“自学” (2)传统教育环境长于“合作”,网络教育 环境长于“独立” (3)传统教育环境长于“共性”,网络教育 环境长于“个性”
3、网络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 (1)强化教育传播环境的目的性与导航 性 (2)强化硬环境的畅通性与可靠性 (3)强化软环境的交互性与人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