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
![《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c9860fc49649b6648d7474f.png)
《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导读:本文《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
下面是带来的《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一) 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著《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
这部著作的要义能够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理解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所以,1903年当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
当我看到严复先生所翻译的这个标题,似乎这更是密尔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本书的建构清晰易懂,完全与其行文资料不同,开章引论,于后三章分述,末章叙述其应用。
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
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靠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
在老师在指定书目之前,我便有意地去尝试着去读这本论著,原因在于一次在网络上搜索,《论自由》是新闻传播学必读的课外读物,事实如此,密尔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密尔在第二章的末尾总结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在认识上的好处,那里有必要摘抄下来,因为这一系列的论证对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使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论证如下:第一,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
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
不可能错误性的提出是密尔论证言论自由的重要论据,没有什么不可能错误,故而,任意意见都可能去发布。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e6bce8b284ac850ad0242d2.png)
论自由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论自由读后感(一)《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自由,感性来讲,即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阅读《论自由》过程中,我不得我承认以我尚浅的经;首先,在思想自由方面,密尔具体讲述了人们对于意见;其次,在讨论自由方面,密尔认为真理只能来源于讨论;《论自由》一书写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当时正是资本主;《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学家,近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密尔最具代表性的着作。
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在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老师的推荐与指导下,我有幸拜读如此佳作,以下为读后感。
自由,感性来讲,即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阅读《论自由》前,我似乎从未深刻地思考自由的意义,只是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见到了解到古今中外各阶级人民追求自由的运动与观点——孔子、孟子、伏尔泰、华盛顿、甘地、严复等,他们的事迹及观点都曾烂熟于心。
是的,自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无数的人们追求它,无数的思想家关注它,并试图为它找到理论支撑的基础。
在阅读《论自由》过程中,我不得我承认以我尚浅的经历与学识实在无法逐字逐句地领会到其深刻而博大的内涵。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在书中最感兴趣且触发感受的是书中所言第二部分——关于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首先,在思想自由方面,密尔具体讲述了人们对于意见的分歧,密尔认为不能强迫异议的人沉默。
他在书中提到,“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假如他有权力的话)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我曾在高中政治课的哲学课堂上遇见这句话,印象颇深,时至今日才知是出自密尔先生的《论自由》。
当对于自己思想或意见与他人的意见冲突时,密尔认为“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
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3556f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论自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阐述了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自由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密尔在书中提到:“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强制。
”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限制有时来自于外在的权威,有时来自于内心的恐惧。
而密尔的这一观点提醒了我,一个人的生活应该由自己来主导,而不是被他人或环境所左右。
书中还提到:“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任何形式的言论都应该受到保护,只要它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这一观点让我对言论自由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我们国家,言论自由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密尔在书中还讨论了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虽然个人应该享有自由,但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了,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读完《论自由》,我对自由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自由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享有自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二篇范文:《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自由与责任的双重奏《论自由》是约翰·密尔对自由理念的深刻阐释,其核心思想是个人自由的至高无上性。
然而,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本书时,会发现自由并非无条件的,而是在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实现的。
这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框架,用以探讨自由与社会的关系。
密尔在书中明确指出:“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强制。
”然而,这种自由并非绝对。
密尔同样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个人不仅要享有自由,还要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46494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75.png)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论自由》读书笔记1《论自由》论的自由主要可分为三个,第一,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二,论个性自由;第三,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首先谈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它包括一切人们对事物的意见看法进行表达的自由。
在密尔眼中,不受限制的思想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意义深远,思想自由能发展人的个性,并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反,如果用一种外在的标准或通过权威的力量去限制或压制人们的各种意见,将会妨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书中有言“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对后代和对现存的一代都是一样,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
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
”也就是说,在密尔看来,即便一个错误意见全部错误,正确的意见包含了全部真理,那么,不允许人们讨论和提出挑战,就意味着持有真理的人们实际上会不再思考以至于成为一种偏见,也就不会对这个道理的理性依据有领会和认知。
而作为正确的真理,由于这样也会出现逐渐丧失其真理地位的危险,也阻挡了这个真理实际上的效力。
因此,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永远不窒闭他人的意见和思想,不干涉他们的思想和讨论,而且要欢迎任何形式的讨论,才能让社会整体更加接近真理。
人们拥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后,因为思想的不同,个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于是便谈到了个性自由的问题。
密尔调发展个性是个人独立、个人解放的根本要求:“凡是听凭世界或者他自己所属的一部分世界代替自己选定生活方案的人,除需要一个人猿般的模仿力外便不需要任何其他能力。
读《论自由》有感
![读《论自由》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28485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e.png)
读《论自由》有感读《论自由》有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论自由》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论自由》有感1该书是由英国作家弥尔顿与1644年所写,当时英国升职欧洲都处于高压政治下,言论自由显得弥足珍贵。
弥尔顿是一位诗人,热情洋溢,关心政治,而他所发表的著名政论便是《论出版自由》一书。
此书从遥远先哲时代,来论述人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他列举了雅典法官所禁的渎神和无神论文字以及中伤的文字。
其中西塞罗虽然反对伊壁修鲁的看法,却没有任何命令禁止他们。
之后也举了屋大维和提图斯的例子,充分列举了古代先哲的示范,同时折射出当时教皇和国会对思想的禁锢。
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真理与缪误的解读。
他说唯有保持言论自由,才能让真理战胜缪误。
阅读好书与坏书怎么处理,弥尔顿巧妙地借用上帝之口来说“你不论拿到什么书都可以念,因为你有充分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探讨每一件事。
”一个人的判断力怎么来,那是通过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大量经验形成的一种理性且正确的判断与认知。
那么如果人类根本没有接触到饿,我们又有什么智慧可做选择呢?就像亚当尝的那个苹果的皮上,善恶是连在一起的,强行分开本来就有违约自然。
书上也列出了一些限制出版自由的客观弊端。
首先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认知也不同。
但是一本书确实要很多个通行证才能出版,这不仅会使好书的出版率大大下降,也会形成单一的书籍知识。
试想千篇一律的书本,还有什么思维的碰撞呢。
且复杂的审查制度,也会消磨作者写书的动力,就会停止思考,一个停止思考的社会该是多么的堕落,前途该是多么的灰暗呀。
当然,审查书籍也必须要有审查人。
作为掌握知识发行的人,他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准确的判断力及长远的目光。
且不说这样的人是否容易找到,在日复一日的审核中,是否浪费他们的时间,后逐渐机械化随意化我们可以想象。
论自由摘抄及感悟
![论自由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fb2648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7.png)
论自由摘抄及感悟《论自由》是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创作的政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 1859 年。
该书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问题。
作者认为,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是一种社会权利,与政治自由不同,指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行为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密尔在书中强调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性,认为个人自由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基础。
以下是《论自由》中的摘抄及感悟:1. “自由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特权。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由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不是某些人的特权。
自由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尊严和价值的体现。
2. “一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就应该享有自由的权利。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由的行使应该以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我们应该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自由。
3. “自由不仅是个人的权利,也是社会的责任。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追求,也是社会的责任。
社会应该保障个人的自由,同时也应该通过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自由的行使,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4.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类才能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由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源泉。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自由》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它对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提出了自由的行使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
这本书对我们理解自由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由,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b0e04b650e52ea54189840.png)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
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
现在看来,密尔的这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
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
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包括: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见和情操的自由、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第二,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d790b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d.png)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是一部由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所著的
著名著作,它深刻地探讨了自由的本质和重要性。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书中,密尔提出了自由的两种维度,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
政治自由是指个体不受外部强制力的干预,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实践
自己的意愿和选择。
而个人自由则是指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理想。
密尔认为,这两种自由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个体尊严和权利的基础。
通过阅读《论自由》,我深刻地意识到自由对个体和社会的重
要性。
自由不仅是个体权利的保障,更是社会繁荣和进步的动力。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个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更多
的价值和成就。
同时,自由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它能够促进人与
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减少冲突和矛盾,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在当今世界,自由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个人的自由受到了严重的侵犯,言论自由、宗教自由、思想自由等
都受到了限制。
而在另一些国家,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个体能够自由地表达和实践自己的意志。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自由,保护自由,使每个人都能够享有自由的权利和机会。
总的来说,阅读《论自由》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自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个体尊严和权利的基础。
我们应该珍视自由,保护自由,让自由成为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
2021年大学生论自由读后感
![2021年大学生论自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4a98fb127d3240c8547efb4.png)
大学生论自由读后感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所著的《论自由》,完成于1859年。
该作品所论述的自由主要是公民自由和社会自由以及他们的权界关系。
下面为大家精心廉政了一些关于论自由读后感,请您阅读。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论自由读后感。
---卢梭。
在现今这个“自由”泛滥的时期,自由已经被高度的抽象化,然而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而且还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关于这个话题,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也表达了他的独特的观点。
在此书里,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涵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 ___干涉等问题。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仍有绝大部分的内容至今仍会对我们产生启迪。
说到自由,让人不禁会想到这个问题: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自由有很多种涵义,但密尔 ___的是公民在国家中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即所谓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在引论中,密尔有一个生动的比方:“在一个群体当中,为着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
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贪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
因此,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对于___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
”我认为,这就是公民在国家中的自由,即___统治下人们的 ___,自由是一个抽象的含义,我们很难用几句话或者几个字就把它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概括出来,因此只能用一种现象来表述,密尔将自由分成“自然的自由”与“规则性自由”,所谓“自然的自由”或者也可以称为“最原始的自由”,这种自由i 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以强力为后盾,充满血腥与残暴的自由。
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不是平等的享有的,由强力的大小决定,只要你拥有绝对的强力,凌驾于其它强力之上,你将拥有绝对的自由。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c7556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e.png)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是一部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所著的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了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对于个人自由的
限制。
在阅读完这部著作后,我深深地被其思想所触动。
在书中,密尔强调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
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追求自己的幸福。
他提出了“伤害原则”,即只有当某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政府才有权干预。
这种思想引发了我对于个人自由和政府干预的深思。
另外,密尔也指出了群体对于个人自由的威胁,他认为群体的
压力和舆论对于个人的自由表达构成了威胁。
这使我开始思考在现
代社会中,个人自由受到了怎样的限制和威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
去面对这些挑战。
通过阅读《论自由》,我开始对自由和权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明白了政府应该如何平衡个人自由和公共利益。
这部著作激发了
我对于自由和民主的热爱,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由的权利。
同时,我
也意识到了自由并非是绝对的,它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保护和
限制,以确保社会的和谐和公正。
总的来说,阅读《论自由》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之旅,它让我对于自由和政治哲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于个人自由和政府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这部著作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于社会和政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9665f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5.png)
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自由读书笔记1《论自由》成书于1859年,100多年后再读此书,仍然觉得很有启发,很多观点用在当下也毫不落伍。
如果说,真存在所谓符合社会规律性的言论,那《论自由》中的某些观点应该也可以归入这类言论。
一、第一章内容简单梳理第一章厘清了本书所讨论的自由的范围。
对于自由的讨论,历来是哲学界、政治学界、法学界的热门论题,经久不衰。
本章开始就提到,这篇论文不是所谓意志自由,这里所要讨论的是所谓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在这个前提下,作者又开始讨论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自由。
历史上的自由,是对统治者暴虐统治的防御。
这时候,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给统治者运用权力划定一定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的自由。
谋取这种自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取得统治着对某些自由权利的承认。
另一种是通过宪法。
但是现在(指作者的时代),“人民对于管治者之成为一种独立的权力而在利害上与他们自己相反对时,已不复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必要。
”人们可以选出自己的代表对国家进行治理,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意义已经大于对统治者权利的限制,“统治着应当与人民合一起来,统治者的利害和意志应当就是国族的利害和意志。
统治者的权力,就是国族自己的权力。
以此,有人认为“人民无须限制自己施用于自己的权力”,作者对此做了反驳,实际情况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而此种妄用权力之需加防止正不亚于任何他种。
”“要限制政府施用于个人权力这一点也仍然丝毫不失其重要性。
”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当社会作为集体而凌驾于构成他的个别个人时,它的肆虐手段并不限于通过其政治机构而做出的措施。
”仅防御官府是不够的,还要防御得势力舆论和得势感想的暴虐。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55bc4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3.png)
论自由读后感论自由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自由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自由读后感篇1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
在现今这个“自由”泛滥的时期,自由已经被高度的抽象化,然而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而且还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关于这个话题,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也表达了他的独特的观点。
在此书里,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涵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政府干涉等问题。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仍有绝大部分的内容至今仍会对我们产生启迪。
说到自由,让人不禁会想到这个问题: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自由有很多种涵义,但密尔关注的是公民在国家中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即所谓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在引论中,密尔有一个生动的比方:“在一个群体当中,为着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
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贪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
因此,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
”我认为,这就是公民在国家中的自由,即政府统治下人们的政治自由,自由是一个抽象的含义,我们很难用几句话或者几个字就把它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概括出来,因此只能用一种现象来表述,密尔将自由分成“自然的自由”与“规则性自由”,所谓“自然的自由”或者也可以称为“最原始的自由”,这种自由i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以强力为后盾,充满血腥与残暴的自由。
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不是平等的享有的,由强力的大小决定,只要你拥有绝对的强力,凌驾于其它强力之上,你将拥有绝对的自由。
《论自由》读后感(精选9篇)
![《论自由》读后感(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26a59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7a.png)
《论自由》读后感(精选9篇)《论自由》读后感(精选9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自由》读后感(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自由》读后感篇1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所著的《论自由》,完成于1859年。
该作品所论述的自由主要是公民自由和社会自由以及他们的权界关系。
我国思想家严复把该书翻译书名为《群己权界论》。
该书语句生涩很难读懂,我认真读了两遍,理出点头绪,理解感受如下:密尔说:“个人的行为只要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其他人的利益,他就不必要向社会承担职责。
其他人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认为有必要时,向他提出忠告、指教、劝说以致回避,这些是社会向他的行为正当的表示不喜欢或责难时所能采取的唯一举措。
对于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则需要承担职责,并且在社会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身利益时,个人还应当承当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这就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权线界限。
密尔首先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个人自由务必是出自本人本能的行动:包括一是意识的自由,良心的自由,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在科学、道德、神学和信仰方面,在发表和表达意见方面的自由。
二是自由制定个人生活计划,自由按照所喜欢的去做,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
三是个人之间联合的自由。
同时,他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人性的本质要求。
这是因为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最了解自身需求和内心想要的,只有自己最了解最清楚。
如果用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子和传统习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则使天下的人都变成相同的人或相似的人,个人没有了特点和棱角,丢失了独立思考的潜力,各种欲望和冲动也将失去,天才将被泯灭,社会日益同化,就会造就了碌碌无为的凡俗之辈,社会缺乏进取精神,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社会就会走向衰弱的命运。
论自由
![论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6ff6fe1b6edb6f1aff001fc8.png)
《论自由》读后感《论自由》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学家约翰.密尔的著作。
该书是自由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在西方被高度评价为“对个人自由最动人心弦,最强有力的辩护”。
该书阐述了自由的重要性,每个人生而都要有自由,获得应有的权利,人们都在为自由而奋斗者。
人们不应该在过多的牢笼束缚下生活,只有获得了自由的权利,才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行事,但是这种自由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超出伦理的范围。
通读该书,可以看到对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力界限的划分是全书的核心要义之所在。
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
二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
密尔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
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
因此,密尔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密尔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
他认为人格的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实际条件下要实现的东西。
《论自由》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
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
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能从中得到好处。
密尔将自由分成“自然的自由”与“规则性自由”,所谓“自然的自由”这种自由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以强力为后盾,充满血腥与残暴的自由。
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不是平等的享有的,由强力的大小决定,只要你拥有绝对的强力,凌驾于其它强力之上,你将拥有绝对的自由。
而所谓的“规则性自由”也可以称为“制度下的自由”这里的“规则”包括了“法律、道德”等等,人们的自由首先就是必须符合规则,是一种法不禁止即自由的思想,同时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应该是平等享有的,并且相互不能侵犯的。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1029b7524de518974b7d1a.png)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自由》读书笔记12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自由》读书笔记1 《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
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
现在看来,密尔的这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
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
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密尔论自由读后感
![密尔论自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7ec205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4.png)
密尔论自由读后感这本书是密尔的《论自由》,作者用简练精辟的语言阐述了自由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自己的自由。
密尔最终所追求的理想自由是个体自由和公民自由的结合,是对共同体的自由没有威胁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享有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和文化教育等基本自由,而且也享有人身安全、社会公德和言论出版自由。
如果失去了这些自由,自由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
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由就是生命。
从内容上来说,密尔认为:自由的主要障碍是利益冲突,冲突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是人类交往的普遍现象。
他提出利益冲突包含两个方面,即经济利益冲突和其他利益冲突。
经济利益又可分为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
精神利益中最根本的是人格尊严的尊重,这是所有价值观念的核心。
除此之外,只要在国家权力范围之内,公民都享有宪法上规定的平等权利。
从另一方面来看,既然权利有大小,就必然有被侵害的时候,那么怎样才能使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呢?首先,人们应该注意区别政府的行为是否侵犯个人权利;其次,积极行使权利,坚决地维护权利;再次,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采取必要的救济手段。
所以说,自由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密尔非常注重法律对自由的保障作用,指出:任何人或团体如果违反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他特别强调,法律一旦被确立后,便不得随意更改,而且它本身就具有拘束和限制行为的作用,“法律的规则,至少就其条文而言,是由人制定的,因此具有约束力”。
密尔还说,如果人们都不遵守法律,则社会就会陷入无序状态。
对于“法治”,密尔做了详细论述。
他认为,现代社会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调整,“法治就是为所有人服务的统治”。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
他还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人类就像一个身患多病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适合于自己而妨碍健康的不利于健康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一个人只有消除多余的或妨碍他健康的东西,才能恢复并保持健康。
为此,必须从每个人做起,逐步地克服自己身上妨碍健康的那些缺点和不足。
读经典著作《论自由》
![读经典著作《论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dc9116c5aa00b52acfc7ca64.png)
读经典著作《论自由》有感《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学家,近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可以说本书是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论述,也是研究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著作。
在2005年大三第二学期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过程中,我在老师的推荐和和指导下阅读了这部著作。
以下是我对《论自由》一书的一些读后感想以及自己对于自由和自由主义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提出来求教于老师同学。
一、《论自由》一书概述《论自由》一书写于1859年。
全书中心论题有三个:1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2论个性自由3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
通读该书,我们可以看到对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力界限的划分是全书的核心要义之所在,有些学者将其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
二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
我觉得这是比较准确的。
密尔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
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
因此,密尔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密尔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
他认为人格的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实际条件下要实现的东西。
他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
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
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能从中得到好处。
通过密尔的论述,自由的范围更加广阔,自由主义哲学也更加贴近时代要求。
自由原则和自由主义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对“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的几点认识密尔认为公民自由所应当包括的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和讨论的自由,即在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上,人民有形成、阐述和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
关于论自由优秀读后感参考
![关于论自由优秀读后感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964810784254b35effd3444.png)
关于论自由优秀读后感参考《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
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
现在看来,密尔的这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
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
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包括: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见和情操的自由、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第二,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
论自由读后感,《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论自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aae1b2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b.png)
论自由读后感,《论自由》读后感为您整理编辑论自由读后感,欢迎阅读。
论自由读后感(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论自由读后感。
———卢梭。
在现今这个“自由”泛滥的时期,自由已经被高度的抽象化,然而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而且还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关于这个话题,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也表达了他的独特的观点。
在此书里,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涵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政府干涉等问题。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仍有绝大部分的内容至今仍会对我们产生启迪。
说到自由,让人不禁会想到这个问题: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自由有很多种涵义,但密尔关注的是公民在国家中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即所谓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在引论中,密尔有一个生动的比方:“在一个群体当中,为着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
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贪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
因此,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
”我认为,这就是公民在国家中的自由,即政府统治下人们的政治自由,自由是一个抽象的含义,我们很难用几句话或者几个字就把它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概括出来,因此只能用一种现象来表述,密尔将自由分成“自然的自由”与“规则性自由”,所谓“自然的自由”或者也可以称为“最原始的自由”,这种自由i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以强力为后盾,充满血腥与残暴的自由。
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不是平等的享有的,由强力的大小决定,只要你拥有绝对的强力,凌驾于其它强力之上,你将拥有绝对的自由。
而所谓的“规则性自由”也可以称为“制度下的自由”这里的“规则”包括了“法律、道德”等等,人们的自由首先就是必须符合规则,是一种法不禁止即自由的思想,同时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应该是平等享有的,并且相互不能侵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一)读完这本书,我更多的不是激动与欣喜,而是认同再认同。
该书所有的文字都围绕本书的核心,即密尔在书中所说的“本文的目的”,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方式下的物质力量或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
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的或集体的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或防卫队他人的危害。
(这段话不是我复制的,而是一字一字的打出来的)。
我认为该书的核心与我本人之前的一个观点极其相似,即一个人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不可以妨碍他人的自由。
所以说,读完这本书,我并不是感到受很大的启发,而是百分百的认同。
其实,谈到自由就要谈到集体(所谓的集体)。
一些集体的存在并没有很好的为集体里的个人带来福祉与利益,跟多的是为了这个集体中少数人的利益和权力,里面的大多数人是“被”加入的,他们的自由和福祉收到了“名正言顺”的侵犯。
我不太喜欢集体里的“多数的暴虐”,即密尔所说的,人民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货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结果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
其实,我觉得当中的少数人在数量上并不是少数,而他们的愿望与声音就这样被“少数服从多数了”。
而服从的结果并不一定给集体带来很多好处。
时间久了,可能就会产生“奴性服从”。
这都是自由的悲哀!其实,很多时候,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那个意见可却可能是真确的。
有时候,一项任务没有被授予一个人而是另一个人,前一个人却可能是最合适的。
比起“占着茅坑不拉屎”,我更讨厌资源被错误配置。
其实,小政府往往会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当然最好是世界各国都是小政府时最好,大政府的国家往往会侵犯小政府的国家。
而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权利,会有很大的祸患,不仅对内部,而且也会对外部产生祸患。
其实,进步与自由是有很大正相关性的。
密尔说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
当然我不赞同其“唯一”的字眼,但这个观点仍然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国家在创新上出现问题的原因。
自由的含义有宽容。
的确,如果没有宽容或宽容度不够,那么自由也会受到压制,我们有时会对那些与自己本身、自己民族、自己家乡乃至自己国家不相符的行为举止或做事方式等表现出异样的眼光甚至憎恶等等,这其实是对自由的冒犯。
最后,我想说,去走自己的路吧,但也不妨碍他人走其自己的路!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二)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着《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
这部着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所以,1903年当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
当我看到严复先生所翻译的这个标题,似乎这更是密尔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本书的建构清晰易懂,完全与其行文内容不同,开章引论,于后三章分述,末章叙述其应用。
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
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赖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
在老师在指定书目之前,我便有意地去尝试着去读这本论着,原因在于一次在网络上搜索,《论自由》是新闻传播学必读的课外读物,事实如此,密尔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密尔在第二章的末尾总结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在认识上的意义,这里有必要摘抄下来,因为这一系列的论证对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使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论证如下:第一,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
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
不可能错误性的提出是密尔论证言论自由的重要论据,没有什么不可能错误,故而,任意意见都可能去发布。
第二,纵使被缄默的意见是一个错误,它也可能,而且通常总是,含有部分真理;而另一方面,任何题目上的普遍意见亦即得势意见也难得是或者从不是全部真理:既然如此,所以只有借敌对意见的冲突才能使所遗真理有机会得到补充。
密尔在这第二点上确定了错误意见的存在的意义,它之所以存在是对既存真理的一种补充,它有利于真理的完备性。
第三,即使公认的意见不仅是真理而且是全部真理,若不容它去遭受而且实际遭受到猛烈而认真的争议,那么接受者多数之抱持这个意见就像抱持一个偏见那样,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领会或感认。
这一点简直是太有说服力,反对意见的提出,就会逼迫持有者去说服反对者,而一旦持有者没有从根本上体会真理,那么只会被反对者所识破,只因为有反对者的存在才能使真理更好的被人理解。
再者,第四点,教义的意义本身也会有丧失或减少并且失去其对品性行为的重大作用的危险,因为教条已变成仅仅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对于致善是无效力的,它妨碍着去寻求根据,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有感于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亲身经验中生长出来。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三)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着《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
这部着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所以,1903年当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
当我看到严复先生所翻译的这个标题,似乎这更是密尔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本书的建构清晰易懂,完全与其行文内容不同,开章引论,于后三章分述,末章叙述其应用。
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
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赖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
在老师在指定书目之前,我便有意地去尝试着去读这本论着,原因在于一次在网络上搜索,《论自由》是新闻传播学必读的课外读物,事实如此,密尔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密尔在第二章的末尾总结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在认识上的意义,这里有必要摘抄下来,因为这一系列的论证对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使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论证如下:第一,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
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
不可能错误性的提出是密尔论证言论自由的重要论据,没有什么不可能错误,故而,任意意见都可能去发布。
第二,纵使被缄默的意见是一个错误,它也可能,而且通常总是,含有部分真理;而另一方面,任何题目上的普遍意见亦即得势意见也难得是或者从不是全部真理:既然如此,所以只有借敌对意见的冲突才能使所遗真理有机会得到补充。
密尔在这第二点上确定了错误意见的存在的意义,它之所以存在是对既存真理的一种补充,它有利于真理的完备性。
第三,即使公认的意见不仅是真理而且是全部真理,若不容它去遭受而且实际遭受到猛烈而认真的争议,那么接受者多数之抱持这个意见就像抱持一个偏见那样,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领会或感认。
这一点简直是太有说服力,反对意见的提出,就会逼迫持有者去说服反对者,而一旦持有者没有从根本上体会真理,那么只会被反对者所识破,只因为有反对者的存在才能使真理更好的被人理解。
再者,第四点,教义的意义本身也会有丧失或减少并且失去其对品性行为的重大作用的危险,因为教条已变成仅仅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对于致善是无效力的,它妨碍着去寻求根据,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有感于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亲身经验中生长出来。
密尔所宣称的自由毕竟是离不开社会的,人是一个能够自由发展的、任其随自己喜好的态度去生活。
但是,他也必须区分自己自由的权利界限,在密尔的自由论中,自由,也就是不能损害到他人的利益。
这也是我所能读懂的层次,在不干涉他人权利、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你是可以干任何你想干的事情的。
当然,政府也不能干涉人们的这种自由,密尔理论中,政府过多干涉人们自由,会增加政府的权力,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们陷入崇拜权力的情况,从而丧失自己的自由观念,依附于政府,而人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受干涉,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如前面密尔所述,意见就算有其真理性,但反对的或者不同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真理性是有所帮助的。
我是这样体会的。
密尔的理论就先谈到这里,本篇读书笔记,我用了"读不懂"来形容我所认识的自由,当然既是形容这部着作,也是形容我所看不懂的当今中国社会所谓的自由与民主,以及一些为人师所传授的民主自由。
是的,中国的民主自由是与当今世界所谓的民主自由有一定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讲,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文章的时候,会有一个审批的过程,会有一些字会变成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这都是在西方国家不能所遇见的情况,这完全是政府干涉个人言论自由的铁证。
或许,是有太多人只看社会的这一面,在我看来,整个社会是前进的,总有一些手段是必须要实行的,一些人总是在试想如果中国政府按照西方政府那样做,该多好,我想问,多好是哪里多好?体制要变,民俗要变,人们要被强迫地去接受所谓的民主自由,时髦的说也就是突然"被民主""被自由",一个人总要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会慢慢适应,会逐渐去放弃自己这方面的畅想,逐渐同化,不横向比,纵向比,这种变化是很客观的,横向比,我们只能兴叹,有时候,我反而感觉西方国家安全感不是很强,一切都放开,在适当法律下,谁知道谁哪天会情绪变化,对他人怎么样?自由,感性来讲,只要是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一定要与自己过不去,那也没办法,有一批人在争取西方式的自由,需要这样的人,正如密尔在《论自由》里所说的的另外一个层次,每样东西都有存在的理由,都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