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的性质探究
对《训诂学》这门课的理解
对《训诂学》这门课的理解
《训诂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汉语字词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解释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难懂字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词义、用法、发音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汉语语言和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词义是训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古代文献中,很多字词的词义都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过训诂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解释。
例如,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翠竹”,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青翠的竹子”,但在古代却有“绿色的竹子”之意。
通过训诂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含义。
用法也是训诂学的重点之一。
在古代汉语中,很多字词的用法也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通过训诂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解释。
例如,“尔”在古代汉语中是“你”的意思,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
通过训诂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发音也是训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古代汉语中,很多字词的发音也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通过训诂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解释。
例如,“兔”在古代汉语中的发音为“tù”,而在现代汉语中的发音为“tù”。
通过训诂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汉语中的发音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训诂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词义、用法、发音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汉语语言和文化。
万献初 训诂学概述
训诂学概述万献初训诂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的一个分支学科。
就学科性质而言,训诂学是探讨文献语义、释读古代训诂材料的一门语言文字学学科。
训诂学属于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是古籍释读之术。
释读古籍须从字词句入手,达到弄懂文本旨意的目的。
训诂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根据文字的形体、声音来解释文字的意义,也涉及古文的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训诂学偏重於研究古代字词的意义,尤其注重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字词的意义。
训诂学重在词义训释,但涵盖面广,不简单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词义学或语义学。
一、训诂与训诂学先秦两汉时期,训诂体式的名称已有很多,一个字的名称有“传、故、诂、说、训、解、记、义、序、微、注”等,两三个字合称的有“章句、训诂、解诂、解故、解说、故训、古训、注训、故训传”等,后代以“训诂”一词最为通用。
单用的“训、诂”兼具动词和名词两义,合用为“训诂”一词,也兼具动词与名词两种功用。
注解古籍称“训诂”,是动词;古籍的注解也称“训诂”,是名词。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训即顺,也就是理顺词义的训释;用现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叫“诂”,诂即故、古,也就是训释故言或古语。
“训、诂”并用,初见于春秋鲁国人毛亨的《诗》注释,其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
“训诂”合用为一词,始见于汉代的典籍。
“训诂”,首先是一种注释古籍的工作。
训诂工作,就是对某种古籍进行注释,一般工作程序有:标点、校勘、作序、解字、标音、释词、解句、补释、分析语法、说明文例、串讲、翻译、图示、考辨疑误、阐发要旨、发凡起例、考补史料等,这些工作都是具体操作而富于实践性的。
不一定每部书的注释都要用到全部的训诂工作项,有时只涉及其中一两项,但这些项目都是训诂工作,都可称为“训诂”。
“训诂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的学科。
研究对象是一切现成的训诂资料,包括一般训诂材料与著作,还有训诂工具书等。
训诂学的主要任务,是探讨训诂理论与方法,总结相应的特点与规律,写出专门论著,指导各类训诂工作。
训诂与训诂学剖析课件
训诂学与历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而训诂学则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解读来揭示历史事件和人物 的真实面貌。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历史学的研究需要训诂学的支持,而训诂学的研究也需要借助历史学的理 论和方法。例如,在研究古代历史事件时,历史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和 社会环境,而训诂学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和理解历史文献中的语言文字和意义。
训诂学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 对语言文字的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古籍的整理和校勘,训诂学可以帮 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的内涵和意义。
历史文化研究
语言规划与政策
训诂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揭示 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信息。
传统与现代方法的结合
在训诂实践中,应结合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训诂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方法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领域,应选择合适的训 诂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
方法的局限性与适用性
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避免盲目使用和过度依赖,以确保研究的可 靠性和准确性。
训诂学与语言学
训诂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古代文献中的语言现 象和语义变化。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训诂学能够揭示古 代语言的演变规律和特点,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 考和借鉴。
训诂学与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等语言学分支相互关联,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例如,语音学的研究成果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语音的演变,词汇学的研究则 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古代词汇的背景和意义。
古籍训诂实践
总结词
训诂学原理
训诂学原理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学科,也是汉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古代文字的形体、音韵、义理和用法,通过对古代文字的考证和解释,揭示古代文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为我们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汉字,但其原理和方法对其他文字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训诂学的原理主要包括考据、比较和推理三个方面。
首先,考据是训诂学的基本原则,它要求研究者要对古代文字进行严密的考证,找出古代文字的真实含义。
其次,比较是训诂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文献和文字,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推断出古代文字的真实含义。
最后,推理是训诂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古代文字的形体、音韵、义理和用法进行推理,揭示出古代文字的内在规律和含义。
在训诂学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对古代文字的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包括古代文献、古代铭文、古代字典等。
其次,要注重对古代文字的形体、音韵、义理和用法的系统研究,找出古代文字的内在规律和含义。
最后,要注重对古代文字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的研究,揭示古代文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总之,训诂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通过对古代文字的考证和解释,揭示出古代文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为我们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训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古代文字和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希望通过对训诂学原理的深入研究,能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第一讲 训诂和训诂学
《周易·丰卦》:天地盈虚, 与时消息。
(二)文字方面的变迁
• 1、汉字形体的演变 • 甲、金——篆、隶——行、楷 • 2、古书用字的歧异 •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横野将军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代砖铭举例
(三)文化方面的变迁
• 典章制度、人情风俗的损益 改革,给阅读者带来困难。
1、训诂须以声韵学为机枢
• 天下之大,古今之久,文字的形 体日见繁多,设无法术以治之, 将要陷入文字障中而终身迷惘不 得其门路。换言之,耳治之音有 限,目治之字无穷。以有限御无 穷,所谓易简之理即在其中矣。
凡军事,縣壶以序聚槖。凡丧, 縣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分以日夜。
注:縣壶以为漏。代亦更也。礼, 未大殓,代哭,以水守壶者,为 沃漏也。以火守壶者,夜则视刻 数也。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
陈澧《东塾读书记》
•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 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之有东 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同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 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 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二、训诂的缘起
• (一)语言方面的变迁 • 【明】 陈第 :时有古今,地有
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1、语音的变迁
• 古读“下”如“户”,今如“夏” • 古读“家”如“姑”,今如“嘉” • 古读“明”如“芒”,今如“名”
常羲——嫦娥
《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 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 昭穆制度
汉语新词的产生途径: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外无朞功强近之亲。(五服)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
浅谈训诂学
浅谈训诂学学院:文学院姓名:颜潇洒学号:20070101513 训诂学是全面研究前人对古代典籍的解释实践及相关论述,总结其解释方法,确立其解释原则、探讨其解释规律的学科。
它是我国的一门传统学科,历史悠久。
二千多年来,它积累了丰富的训诂经验,总结出很多极有价值的训诂经验。
马克思唯物辨证主义认为,客观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客观世界中其它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词语作为语言中最为活跃、最为灵敏的要素,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社会变化。
一方面,旧词旧义在逐渐消亡;另一方面,新词新义又在不断出现,新与旧之间又产生出诸多联系和纠结。
词语的这种复杂多变现象给人们的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困难。
于是,从春秋时起,古人就出于解经、教授的目的,对古代文献里的一些影响人们阅读理解的疑难字词、特殊句式等进行注解训释,并且由此产生了训释词义、注解古书的学问——训诂学。
训诂学就是以研究、总结解释古籍书面语言的理论、方法、规律和原则为主要内容。
它是一种方法论,具有可操作性。
训诂学则是在研究总结训诂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方法和规律,重在理论。
训诂既然以正确解释古代文献书面语言即言语为目的,必然要涉及到与古代文献相关的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必须借助和运用语言学科和非语言学科的一切研究成果,为解释古代书面语言服务,所以训诂学不是纯语言的理论方法研究,也不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科,而具有综合性。
当代训诂学必须建立在传统训诂学的基础之上,利用其资料,吸取其成果,借鉴其经验教训,总结其理论方法,同时,以现代科学精神,贯通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各个门类,逐渐利用信息科学的成果,实现其现代化转变。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学术环境和教育环境,当代训诂学必须与时俱进,自我革新,创立起既坚持自身学科特点、又适应时代需求的理论方法新体系,更加科学地指导训诂实践,发挥应有的作用。
训诂学对于古籍整理与研究的作用之直接与巨大自不待言,对于文史专业的师生而言,了解并掌握一些训诂学知识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用处。
《训诂学》读书报告
《训诂学》读书报告一、书名:《训诂学》二、作者:韩绍正三、页数:120页四、出版社:儒珍堂五、内容大意:《训诂学》这部书共有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阐释了训诂学的方方面面,详细介绍了训诂学的性质、定义、内容、功能、意义,以及训诂学的原则、方术和流派。
这部书还讲述了训诂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儒经圣道的传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为本书的根本,总的概述了训诂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训诂学的缘起、真义和学习方法。
它总结道:训诂之学亦为圣人所以致太平之学也。
阐释了训诂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正精神。
并且表达了“期天下寡过而归太平”的美好愿望。
第二章【训诂之内容暨类别】讨论了训诂学的七大问题:文字训诂、章句训诂、语音训诂、版本训诂、身世训诂、典章文化训诂与方言风俗训诂等。
其核心内容是文字训诂。
训诂学的这几大方面概括了后人对前人文化知识和典籍藏书进行深入研究的范围和方向,也表明了后人对前人所留下的儒经圣道的重视和传承。
第三章【训诂之原则与方术、术语】阐述了训诂学的六大原则,分析了训诂方术即方式与术法技巧,并列举了一些训诂术语。
本章节也意在指导人们依据训诂原则,从形训、声训、义训三个方面对古代经典进行解析阐释与理解学习。
第四章【训诂渊源流派与要籍】主要讲述了三大问题:训诂之渊源与材料、训诂之流派与要籍、训诂之理论与实践。
“人类之心灵,古圣之教化”被认为是训诂的渊源,并为训诂诸流派所探讨与研究,并编著了大量重要的典籍供后人借鉴和传颂。
六、读书心得:宁静的夜晚,手捧韩绍正先生编著的《训诂学》一书,我陷入了沉思。
当代社会似乎变化太多,我们已经找不到它朴质纯真的面目,财欲熏心、权势横道,人的本真在哪儿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古代,它是什么模样?它是否能给人一个安静和谐的天地?当代,儒学逐渐在民间兴起,长久以来与儒学绝缘的西化社会正在酝酿着一股古朴和煦的春风,它将带着古代圣贤的谆谆教导,轻拂每一颗向往太平安宁的至诚之心。
分析离骚中的训诂学原理
分析离骚中的训诂学原理《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瑰宝。
它既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又有卓越的艺术表现。
对于《离骚》这样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训诂学在解读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析《离骚》中的训诂学原理。
首先,训诂学原理主要包括文献学、语言学和修辞学等方面。
文献学是训诂学的基础,它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分类和比对,为正确理解古代文献提供了基础资料。
在《离骚》的解读中,文献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古代文献资料,使我们能够了解屈原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内容和意义。
其次,语言学在《离骚》的训诂学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语言学是对语言的研究,它将语言视为一种交流工具,通过研究语言的音韵、词汇、句法等方面,来揭示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在《离骚》的训诂学中,语言学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诗中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再次,修辞学在《离骚》的训诂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修辞学是对修辞手法的研究,它通过研究修辞手法的运用,揭示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效果。
在《离骚》的研究中,修辞学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从而更好地体味到作品的美感和艺术功能。
具体来说,《离骚》中的训诂学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离骚》的文献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屈原的生平和创作时的社会背景。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思想家和诗人,他在《离骚》中表达了对自身命运和时代状况的思考和抱负。
同时,通过对楚国古代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离骚》作为楚辞的特点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通过对《离骚》的语言学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和理解诗中的词汇和句法结构。
《离骚》采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其中的词汇和句法的选择都有其深层次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例如,“履霜坚冰至”、“穷泽独极哀”等独特的句法结构和词汇运用,都体现了作者对自身遭遇和时代困境的思考和表达。
训诂学简答
1.传”“笺”“正义”“疏”“音义之学”各是什么?①“传”是对经书的解释。
②正义即解释经文,又对前人的注释加以解释,与“疏”相同。
③笺是郑玄对《诗经》的解释。
④音义即解释注解又解释义音。
2.传注附加在相应的经文之下的格式,自汉以后,主要有以下几步大的逐步完善的过程:(1)把注和经合为一书,但经仍然是经,注仍然是注,只是把注疏附在经的后面;(2)把注分别附在与经文相应的各篇或各章之后;(3)把注与相应的经文语句相符,置于相应的经文之后;(4)把注文附在句中相应的字词下面;(5)义疏与经注合印,开始于南宋。
3.传注体训诂的类型:(1)从传注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注(对原文的注解)和疏(既注解原文又注解注)。
(2)从传注的作者来分,可分为自注和他注。
(3)从训诂的内容来说,可分为释义类传注和叙事类传注。
(4)从注解之间的关系说,可分为原注、补注、集注。
4.词汇和词义古今演变的几种情况(一)语汇的消长(二)词的结构古今不同(三)词义演变之后,古今意义不同、5.词义的社会性是指:不是任何人主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公众约定俗成并受社会制约的,这是词义的社会性。
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解释为参与,是符合词义的社会性原则的。
又如把相望解释成彼此相望相距很近,可以望见,递相望见都不符合词义社会性的训诂原则。
①同音。
例如,“景,竟也,所照处有竟限也。
”“晷,规也,如规画也。
”“土,吐也,吐生万物也。
”“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
”②双声。
例如,“星,散也,列位布散也。
”“火,化也,消化物也。
”“木,冒也,华叶自覆冒也。
”③叠韵。
例如,“山中丛木曰林。
林,森也,森森然也。
”“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毂,□也,体坚□也。
”④音转相近。
例如,“船,循也,循水而行也。
”“癣,徙也,浸淫移徙处日广也。
故青徐谓癣为徙也。
”“鼓,郭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辔,拂也,牵引拂戾以制马也。
”这4种声音关系主要从形状、性质、现象、功用和人所感受等各方面加以推陈,以说明事物命名之所以然,其中也自有可取之处;然而每个名号各自为说,且又多出于主观推测,不尽可信。
训诂学自考复习资料非常齐全
2021年4月自考 模拟题:论述训 诂学在语言教学 中的重要性
训诂学实践与应用
第五章
文献整理与校勘
文献整理:对古代文献进行分类、编目、校勘等工作,以便更好地研究和 利用。
校勘:通过对比不同版本或不同来源的文献,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错别字、 脱漏、衍文等错误,以保证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践应用:在校勘过程中,需要运用训诂学的知识,对文献中的语言现象 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断,以深入理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对训诂学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献的内涵和价值,为学术研究 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训诂学在语言学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 化以及辞书编纂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对训诂学的学习,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水平,对于个人成 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训诂学基本方法
第二章
学术价值:文献整理与校勘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推动学术研 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辞书编纂与修订
辞书编纂的原则: 准确、简明、实 用
辞书修订的意义: 保持辞书的时效 性和准确性
辞书编纂的方法: 收集资料、整理 分类、编写条目、 审查校对
辞书修订的过程: 发现问题、收集意 见、修订条目、重 新审查、发布新版
重要平台。
论文集:由专 家学者编撰的 论文合集,涉 及领域广泛, 是学习和研究 的重要参考资
料。
训诂学自考重点与难点
第四章
重点知识点梳理
训诂学基本概念:解释其定义、性质和作用 训诂学研究方法:介绍传统与现代的研究方法 训诂学与文献学的关系: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分析其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训诂学文献资料
第三章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一、训诂学的概述训诂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语言和文化背景。
在古代,训诂学被视为一种高深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如今,在现代社会中,训诂学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二、训诂学的基本原则1. 文字考证:训诂学最基本的原则是文字考证。
这个过程包括对古代文献中出现的文字进行解读和理解,以及对这些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 语言分析:除了文字考证外,训诂学还需要对古代文献中出现的语言进行分析。
这个过程包括对语言结构、用法、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3. 文化背景:最后一个原则是文化背景。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和复杂,因此在进行训诂学研究时需要考虑到当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背景信息。
三、训诂学的应用1. 古代文献研究:训诂学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古代文献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文献的含义和价值。
2. 文化传承:训诂学还可以用于文化传承。
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的文字和语言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3. 翻译工作:训诂学也可以用于翻译工作。
在进行跨语言的翻译时,需要对原始语言中出现的文字、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将原始信息转换成目标语言。
4. 教育工作:最后一个应用领域是教育工作。
在教育过程中,训诂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并且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四、如何学习训诂学1. 学习基础知识: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汉字、古汉语、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 阅读古代文献:其次需要阅读一些古代文献,包括诗歌、散文、历史等方面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训诂学的知识和技能。
3. 学习训诂学方法:最后需要学习训诂学的方法和技巧。
这个过程包括对文字考证、语言分析、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以及对不同历史时期中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训诂学教学法初探
训诂学教学法初探训诂学教学法初探一、什么是训诂学训诂学是中国古代理学研究重要分支,它是系统思想与学术思想的融合。
训诂学以训诂为主要方式,多从思想精髓出发,略去枝节,用文字和表达形式进行解读训诂,进而深刻理解其涉及的知识体系,以及它背后的表达思维。
二、训诂学的特点1、精准性:训诂学强调“精神精义”,从严谨的文字准确表达精髓思想,注重字句的精确性,用文字演绎训诂的真义,追求精确之义,旨在精心分析、阐释文字的内涵,使学习者能够准确理解该文章的精髓。
2、循循善诱:训诂学以文字传授思维,尤其强调鼓励真言,排除相反的或犯错的说法。
所以通过实践,来验证效果,对学习者来说,都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三、训诂学教学法的重要性1、教学理念:训诂学教学法主要通过训诂学为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学生自身知识、思维、习惯与态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促进学生认识解学科知识、形成有效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方式:训诂学教学法采用训诂结合教学提问,训诂提供精髓思想与分析方法,教学提问以博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知识的执行能力,加深知识的认识,从而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3、教学设计:训诂学教学法的教学设计要求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综合性,有计划地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精髓,并多以案例思考和实践分析来验证学生所学的知识点,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总结训诂学教学法采用文字与表达形式传授训诂的真义,这是其独特的特点,也是其优势所在。
用训诂学的教学法,可以通过训诂结合教学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训诂的理解,从而掌握知识体系,发展准确思维习惯。
有针对性地运用训诂学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学习成功,为未来学习和生活做准备。
浅论训诂学的性质的开题报告
浅论训诂学的性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
训诂学是汉语语文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从汉代“别经”以来,就被列为儒家经典研究的基本学科之一。
本文将从训诂学的性质入手,探讨训诂学所涉及的宇宙论、
伦理学、修辞学等方面,并分析它们对训诂学的影响,以期探索训诂学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贡献和对当代汉语语文学的价值。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将首先分析训诂学的基本性质,即其涉及的范畴、对象、方法和目的等,以此为基础,探究训诂学在宇宙论、伦理学、修辞学等方面所涉及的知识和原理,旨在
揭示训诂学的思想内涵。
同时,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
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达到准确和全面的研究效果。
三、预期研究结果及创新点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训诂学的基本性质和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同时指出其对当代汉语语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深入剖析训诂学的科学性、系
统性等方面,从更深层次探索训诂学知识的本质,为汉语语言学领域的学者提供借鉴
和启发。
四、论文结构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说明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训诂学的性质,探索训诂学的基本性质和范畴;第三部分,训诂学的涵义和内涵,剖析训诂学所涉及的宇宙论、伦理学、修辞学等方面;第四部分,训诂学的贡献,阐
述训诂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第五部分,训诂学的价值和意义,分析训诂学对汉
语语言学的启示和作用;第六部分,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
训诂工作、训诂材料、训诂学
作
1、注释工作 :也就是用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懂的 工作 语言,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工作。 2、篡集工作 : 篡集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 、 篡集工作: 类聚工作,它的目的体现在两种不同的编纂目的宗旨上, 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在集中某些材料 之外,还要通过某种编纂来证明某种理论。 3、考证工作 : 考证工作是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 考释指 考证工作 考释 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或对尚未作出明确训释 的疑难词义进行探求,找出这个词在该文中的使用义,并 用这个词义来疏通文意。证明 证明则是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 证明 考释结果的正确性
考证材料
3、考证材料 、 考证工作所产生的训诂材料,早期是用二度 注释,也就是以“正义”或“疏”的形式存 在的。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考证盛 行于清代,清人的考证大多以笔记和杂记的 形式存在。一些大家的考证已经汇成专书, 如顾炎武的《日知录》、高邮王氏父子(王 念孙、王引之)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 闻》、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 《陔余丛考》、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殷孟伦
“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语 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而正确地理解 语言、运用语言的科学。同时,它是兼有解 释、翻译(对应)和关涉到各方面知识的综 合性学科。其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 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 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源和演变,从而促 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训诂学的回顾 与前瞻》)
证明则是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考释结果的正确性篡集工作所产生的训诂材料是根据一定的原则篡集编排的训诂材料集或训诂专书例如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篡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都是最早的训诂资料集或训诂专书
训诂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训诂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训诂学”也作“诂训”、“故训”,是解释古书字义之学。
“训”和“诂”最初是分别定义的,“训”指说明词语的涵义,如“穆穆、肃肃,敬也”;“诂者,古也,通古今之言,使人知也;训,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即以今语解释古语,如“初、哉、首、基、肇、祖、元、眙、做、落、权舆,始也”。
后来“训”和“诂”二字并用,成为传统小学的一个分支。
训诂的方法主要有义训、形训、声训三种。
具体来说,义训,指不借助字音、字形,直接用通俗的词语对字义进行解释,有同义相训,如“征,召也”;反义相训,如“乱,治也”;有的则干脆就是描写了,如“二足而羽谓之禽”等。
形训,即通过对汉字本身的分析来阐释字义,如“止戈为武”。
声训,指用同音或发音近似的字来阐释字义,如“仁,人也”。
几种训诂方法中,义训最常用。
训诂学是传统小学的一个分支,小学又是阐释经学的基础,因此历代的训诂学家也往往都是经学大家,如顾炎武、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戴震等。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一、训诂学简介1.1 什么是训诂学训诂学是对古代文献进行解释、阐释和研究的学科,主要是对古代经典文献的文法、字义、词义、句法等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分析,以揭示其真实含义和背后的思想。
1.2 训诂学的重要性训诂学在研究古代文献、理解古代思想、开展古代文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训诂学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代文化的内涵和思想,从而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二、训诂学的研究方法2.1 文字学文字学是训诂学中最基础的研究方法,它主要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文字形态、结构、演变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推断或确定其含义和用法。
2.2 词义学词义学是训诂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古代文献中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对词义的分析和辨析,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表述和论证。
2.3 句法学句法学是训诂学中的另一个关键领域,它主要探讨古代文献中的句子结构、语法规则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句法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组成结构和语法逻辑。
2.4 修辞学修辞学是训诂学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古代文献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
通过修辞学的分析,可以揭示古代文献中的辞章之美和修辞之妙。
三、训诂学的应用领域3.1 文化研究训诂学对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训诂分析,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演变和传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 历史研究训诂学在历史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诠释和解读,可以更准确地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原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
3.3 文学研究训诂学对于文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训诂分析,可以揭示其深层次的意义和创作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3.4 文化传承与教育训诂学在文化传承和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训诂学的研究和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古代文献的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诂学的性质探究
作者:杨翠娜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0期
摘要:多年来语言学界对训诂学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尽管在数千年历史中其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训诂学是全面研究前人对古代典籍的解释实践及相关论述,总结其解释方法,确立其解释原则、探讨其解释规律的学科。
其性质还是对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的古代文献的解释。
因此训诂学的性质可看做是中国古代释经学。
关键词:训诂学;性质;释经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82-01
训诂学是我国的一门传统学科。
在漫长的发展中,它积累了丰富的训诂经验,总结了很多有价值的训诂规律。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后,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学术论著纷纷发表,成果颇丰。
但对训诂学的性质问题却一直很少有专门深入的探讨。
本文就训诂学的有关著述,对其性质的研究状况作一些概述。
一、关于训诂学性质的几种观点
对于训诂学性质的讨论,语言学界专著或专论并不多。
主要的观点在专家学者的训诂学专著或论文中会有一些体现。
根据张月明《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的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训诂学即语义学或词义学。
如周大璞《训诂学要略》、吴孟复《训诂通论》等著作中有关章节。
(二)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或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不等于语义学或词义学。
如陆宗达《训诂简论》、殷孟伦《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等著作中有关章节。
(三)训诂学即阐释学。
如申小龙《训诂:中国文化阐释的前沿——评:中的训诂学思想》。
(四)训诂学是研究正确解释语言的学科。
如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洪诚《训诂学》等。
(五)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
这是张月明在以上几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自己的观点。
二、训诂学的性质是释经学
(一)从它产生的来源看,起源于对中国传统经典的解释说明。
由于语言的发展使人们在阅读古书时产生障碍从而促使人们对古书进行解释,这便是训诂的开始。
中国训诂实践产生得很早,至少在战国之前就已经产生。
但训诂学的产生和其他学科的产生一样,必须具备基本理论框架、专门研究方法、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术语体系等条件。
在传统的“小学”中,最早的训诂学著作是《尔雅》。
后来研究表明,《尔雅》具备以上条件。
所以《尔雅》标志着中国训诂学的产生。
但是罗常培关于《尔雅》是汉代经师解释六经训诂的汇集之说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同意。
严格意义上的训诂学著作都是为了诠释经典而作。
(二)从它产生的目的看,是为了解经。
张月明《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认为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时是这样说的:
“清代著名训诂大师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曰:…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可以成词者,字也。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这是说释读汉文古籍当从词句入手,然后才能了解圣贤的思想。
虽然戴氏所言仅提及解经,但这正是训诂之事。
我们何尝不能推衍开去:释读汉文古籍均由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意旨。
《尚书》艰涩难懂是因为语言古奥,而《易经》玄幽难明却恐怕主要在于易理包罗万象。
因而《易经》训诂就不能只是释词解句,注《山海经》必得古代地理知识撑持,释《黄帝内经》须有医学知识佐助。
否则有注几于无注。
事实上中国古代训诂大家极少纯汉语研究者,……,一个训诂大师同时必定是一个汉语学家,而一个汉语学家则未必就是训诂大师。
”
(三)训诂的对象涉及面很广,但都以经学著作为核心内容。
从训诂的产生到发展,训诂的对象有一个从窄到宽、从单一到广泛的过程。
但是,仔细考察其内容,训诂的对象还是以儒家经典为主。
(四)训诂学家一般都在经学方面很有研究,一般也是经学家。
正如张文所说:“事实上中国古代训诂大家极少纯汉语研究者,许慎…五经无双‟,郑玄是遍注群经的经学大师”。
但我们的结论是古代的训诂大师必定都是经学大师。
综上,“训诂学是经学的奴婢”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所谓“奴婢”,意义很明确,就是为经学服务之意。
如果以上各点可信,是不是可以说,训诂学存在的唯一目的说是为经学服务,就是为了诠释经学。
三、结语
训诂学是全面研究前人对古代典籍的解释实践及相关论述,总结其解释方法,确立其解释原则、探讨其解释规律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是训诂,即关于古代语言的解释。
因此,有关同源词的研究,词族的研究,语义系统的意义关系的研究等,都应该从训诂学的领域划分给相应的其他语言学科。
训诂学的任务应当是求出古代典籍语言解释的一般原则、方式、方法和规律,目的是帮助人们读懂古代典籍,而不是探索词义的系统和根源。
它只有保持用语言解释古籍这一特色才会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月明.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J].内蒙古电子学刊(哲社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