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_三籁_探庄子美学

合集下载

《庄子·齐物论》中“三籁”问题浅析

《庄子·齐物论》中“三籁”问题浅析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安徽文学2018年10期总第423期作者简介:赵宏杰(1994-),男,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在读,研究方向:古典认识论。

《庄子·齐物论》中“三籁”问题浅析赵宏杰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摘要:《齐物论》作为庄子哲学讨论较为集中的重要篇章,其篇首南郭子綦以“三籁”为言说对象,而对“人籁”、“地籁”、“天籁”三才之名,并未给予详细的辩词,以致于各家对“三籁”问题的辩驳,莫衷一是,而多数学者大都以训诂、词句之疏解为主,对义理的哲学性分析略显不足。

故此而言,本文将以“三籁”为核心论题,并结合庄子的哲学思想,结予义理上较为全面性的阐发。

关键词院三籁物化齐物自然文学研究《齐物论》通篇以“万物齐一”为思想旨归,而篇首庄子借南郭子綦之言,引出“人籁”、“地籁”、“天籁”三籁之问题,并对前两者的解释均在文中有明确之指,即“地籁则众窃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

”[1]10而独于“天籁”具体何指?始终未有统一定论。

故此,对于“三籁”问题的焦点之争,以及厘清各家的疏解,乃文章篇首之要,其次,结合“三籁”的内在次第,以“天籁”为旨归统摄“地籁”和“人籁”,并以万物齐一为“三籁”的终极性表达,最后,将“庄周梦蝶”之物化思想与“三籁”问题的引入,作以汇通,从而给予“天籁”一种境界上的全新阐释。

一、“三籁”之争《齐物论》开篇即借南郭子綦“隐机而坐”,颜成子游对论以“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反诘,并以“吾丧我”为直接缘由,引入“三籁”问题的深层次探讨。

南郭子綦曰:“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1]9然后,便于子游展开“地籁”和“人籁”的详细论述。

依陈鼓应先生在《庄子今注今译》中说:“籁,即箫,这里意指空虚地方发出的声响。

‘人籁’是指人吹箫管发出的声音,譬喻无主观成见的言论。

‘地籁是指风吹各种窍孔发出的声音。

‘天籁’是指各物因其各己的自然状态而自鸣。

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以自然为美、以大为美、以道德为美,追求自由和具有超越精神的理想人格,对于建构现代中国人格、安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寻求失落的精神家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的现代化价值以及如何给予新的阐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庄子主要的美学思想(一)以自然为美1 •以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为美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

成就美的是天道,残害美的是人道。

天道所成就的自然美,是朴素、率真之美。

朴素是庄子所极力推崇的一种美,实质是自然无为。

庄子对朴素之美的推崇是与对人道害美的无情批判紧密结合的。

著名的浑沌之死便是典型的一例,这个悲剧告诉我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违背自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自作聪明的有为,往往破坏了原有的美感。

真情的自然流露才能打动人。

2•顺应自然以处世顺应自然而处世、游世,以自然为美,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游心于道德,无为而尊:笑对牛死,淡然物化,与道为一,养生保真。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治国方略的主要观点。

在《马蹄》篇中,庄子以“伯乐相马”的故事来说明了有为的政治家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他认为,马如人,伯乐如当政者,缰绳就是法律条文、仁义道德的束缚。

伯乐相马、爱马实则是害马;儒家宣扬仁、义、礼、智、信,是想人成为文明的人,实则是在损害人性。

正因如此,庄子痛心疾首,毫不保留地批判现实社会,而对往故时代的无为而治推崇备至。

体现在《胠箧》中,庄子以作为其理想追求,旨在恢复人的美好的天性和自由生活,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张复古倒退、欣赏愚昧落后之缺陷和局限(二)以“大”为美在庄子看来,道大,天地大具有不可比拟的“美”,也是圣人和智人所共同效法和学习的。

他希望人能够免遭外物之累,以达到解脱和超脱,真正地享受人生、体验生命。

1 •以“大”为美,美在自由庄子寻求自由的方式是远离喧嚣的尘世,让自由的内心畅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以彻底达到精神的解脱。

人籁,地籁,天籁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庄子的齐物观

人籁,地籁,天籁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庄子的齐物观

人籁,地籁,天籁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庄子的齐物观导语:《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开篇之作,或许也是压卷之作,因为《逍遥游》基本奠定了庄子哲学思想中的世界观,天人关系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定义,其内涵之丰富隽永又隐晦难通,引来历代学者为之争论不休,但庄子叙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往往很少直接叙述抽象的哲学思想,而是先通过寓言故事,或是自然景象层层铺垫,读者往往只有充分理解庄子文中提到的意象的自然含义,再通过联想和思考,推测庄子所要表达的哲学含义。

比如《逍遥游》中提到的三籁:人籁、地籁和天籁,表面是表示三种声音,但庄子却详尽地叙述了这三种声音的产生,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说明其不仅只是代表三种声音,实际上,它借声音的定义与其原理阐述了三种世界,以及天地人的关系。

庄子一、人籁与地籁1、人籁是有意之声'气'是籁的起源,'气'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既实指山间的云气,又可虚指组成天地和万物的本原,它游弋与人体与自然中间,是人生存的动力,也是人体流动的实际的气体,'人籁',庄子的原话认为是是'比竹是也',也就是人用竹管吹奏出的声音,所奏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代表人的不同心绪,反过来看,所用的材料相同,音律也相同,但不同的人吹奏出的声音却各有不同,是因为心中有了我,有了成心。

庄子宣扬齐物思想,认为物虽有万殊,但本质却是相同的,但人的'成心'却使人看待世界时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主观的想法,这在其他的哲学家看来是人对自然取得的自主性,但在庄子看来,这种自主性是不值一提的,主观感受也是不够真实的,所以在南郭子綦之口说:'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人以气吹竹管而得人籁,而人在什么时候会吹奏竹管类的乐器呢?在人渴望表达自己的存在时,无论是闲情逸致时,或是礼宴宾客时,人籁,广义上就是人为创造的声音,充斥着人的脑海,这是人的内在情感的外放,但庄子认为如果人只能闻人籁,就只能被困在人的自我局限里,而无法真正认知天地自然。

由“三籁”探庄子美学

由“三籁”探庄子美学
性之乐 。 【(Y笔 者将 以蔡 老先生提 出的适性 之乐 为 ”JL) lP “ 日: 问心 斋 。 回 敢 仲尼 日 : 一若 志 ! 听之 以耳 , 无
无 而听之 以 气 !耳止 于 听 ; 心 出发 点 , 讨 三个 问题 : 、 探 一 庄子 的道 性 及 其 审 美 理 而听之 以心 ; 听之 以心 ,
句“ 大音希声” 将原本作为听觉享受 的声 音艺术化为 之 道 ” 的种种 认 知 、 观点 加 以括号 悬 而不论 的说 法 , 正 乌有。暂且不论 “ 大音希声” 究竟作何理解 , 可终究要 是 贯穿庄子 “ ” 的主要脉 络 。“ ” 道 性 道 之美 就在 于此 。
求个 人 精神 自由的方法 , 也把人 引进 玄运 幽深 的境 却 前人 曾把庄 周 的“ ” 虚 与胡 塞 尔 的 “ 置 ” 以 比 悬 加

庄子 的“ ” 道 性及 其 审美理念
笔者 以为 , 了解庄 子 的道性 及审 美理念 是 弄懂其 界 , 而去 契合 不可 名状 的 “ 大道 ” 。 “ ” 的前 提 , 这里 对他 的相关 思想 先做 些介 绍 。 籁 说 故
庄子 的美学 观 , 与他 根深 蒂 固的“ ” 是 道 性分 不开 较 , 认为二者有着连带关系。其实它们之间仍有差异。
的。我们在 比较儒 道两 家 的观念 时不难 发现 , 由于儒 现象 学 的把 问题归 入 括 号悬 而 不 论 的说 法 近 于庄 子 家讲 “ ” “ ”虽 束 缚人 性 但条 框 清 晰 , 礼 讲 仁 , 而道 家 则 的“ 忘知”即是“ , , 虚”但不同的是现象学中的“ 悬置” 是
维 方 式 找 寻 另 一 个 门道 。
【 键 词】 庄 子 ; 性 ; 关 适 天籁 ; 道

浅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作者:黎静豫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8期【摘要】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音乐,其音乐美学思想成为了主导中国艺术正流的内在精神。

庄子提出了音乐美学的审美至境、音乐主张以及审美标准三方面,其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现代音乐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庄子;音乐美学;审美至境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由来已久,至今仍对现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各学派通过各抒己见形成的“百家争鸣”时期。

这是一个头脑风暴非常活跃的时期,儒、法、道、墨、阴阳、杂各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尽管有诸子百家在春秋时期各领风骚,但主要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的却是儒、道两家。

而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及其代表作《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后世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庄子不仅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于丹是这样介绍他的:“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律;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哲学和美学的核心精神,同时也扬弃了老子哲学常常流露的对待人生的某种玄远感、冷漠感、疏离感,以超然的生活态度行走于世。

在音乐上,他对老子“大音希声”的观点加以发挥完善,从另一个更高的立足点来解释音乐。

在庄子看来,道是一切美的本源,《庄子》一书中即以“天之无限”、“道之自由”为美,其音乐美学思想也如此。

本文将从三方面来总结和研究庄子精深玄远的音乐美学思想,感受其超世脱俗的审美态度。

一、提出音乐美学的审美至境:“天籁”《庄子》全书以“法天贵真”为主题,崇尚自然,其美学思想是以“天”、“道”为美,追求没有外在人为的规律,以达到无限而自由为美,因而否定束缚于礼、不合人性的世俗之美,而追求不拘于礼、合于人性的理想之美。

由此,其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如此,那么,怎样的音乐才是超然的、合乎庄子眼中“道”的音乐呢?那就是符合其音乐美学思想核心的自然之乐,即“天籁”。

境界与审美:庄子哲学的美学特性

境界与审美:庄子哲学的美学特性

境界与审美:庄子哲学的美学特性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涵盖了伦理学、政治学、宇宙观等多个领域。

在美学领域,庄子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强调了境界与审美的关系。

庄子的美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化,而在当代,庄子的审美思想也依然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庄子哲学中的美学特性,探索庄子对于境界与审美的见解,以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美的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我们要了解庄子对于审美的基本观念。

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审美被视为一种“自然”状态,即自在、自然、无为的状态。

庄子主张,人应该追求自己与自然的统一,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才能真正领会审美的意境,享受到美的乐趣。

在这一点上,庄子与后来的道家有着相似的理念,都将自然视作审美的基础。

庄子对于审美的境界有着独特的诠释。

他认为,美学的境界并不是实际环境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内心境界,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体验。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这句话表达了庄子不断求索审美境界的决心。

在这种境界里,人们从世俗的现实中解放出来,进入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用心灵去感知、领悟和把握审美的意蕴。

这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也成为了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

庄子关于审美的境界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态度和行为的?庄子提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思想,即强调对于审美的境界和观念的认知,而并不强调其实际的原因和来源。

这种境界观与现代审美学对于审美主体心理状态的研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庄子的思想指导我们要以一种开放、豁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美,不被俗世的利益、功利所干扰,从而真正领会到审美的内在境界。

庄子的审美思想还强调了审美的自然和无为状态。

庄子认为,审美的境界与其所在意境必须是自然而然的,无需人为的修饰和雕琢。

他以逍遥自在的庄子境界,对美的表现进行品评,指出审美需要达到一种自然、圆融、无为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审美。

这一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他们强调了审美品味的自然与无为,而不是过于注重外部的形式和技巧。

探索庄子的美学观与艺术价值

探索庄子的美学观与艺术价值

探索庄子的美学观与艺术价值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在研究《庄子》的过程中深入探索了其中的美学观与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庄子的美学观、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庄子的美学观庄子的美学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独树一帜,他提出了独特的“自然美学”观念。

庄子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其独特的美,而人类的审美能力就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来获得的。

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美。

庄子的美学观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二、庄子与艺术创作庄子的美学观对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追求自然和谐、自由自在的美感。

庄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放下功利心态,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自由的心境创作。

庄子的这种观点对于当代艺术家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引导着他们追求真实、自由、自然的艺术表达。

三、庄子与审美体验庄子对审美体验的思考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他认为审美体验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体验,是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的一种情感共鸣。

庄子的“忘我”观念在审美体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认为人们应该忘却自身的烦恼和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作品中,以获得纯粹的美感体验。

庄子的这种思想对于当代人们的审美体验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引导着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综上所述,庄子的美学观与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自然美学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庄子的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审美体验的思考也对当代艺术家和观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庄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美学观与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示,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提供有益的借鉴。

简述庄子论审美三境界

简述庄子论审美三境界

简述庄子论审美三境界一、自然之美“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

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

”《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

”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

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

《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

”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

《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

”“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

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

儵与忽时相遇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混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混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混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

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感可言。

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

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

庄子关于声音的描述

庄子关于声音的描述

庄子在多个篇章中提到了关于声音的思想,他认为真正的音乐或声音是与“道”的属性相应的无声之乐。

以下是庄子关于声音的一些描述和观点:
1. 无声的推崇:庄子认为道体本身是“无声”的,而体悟与契合这个“无声”的境界是修道、进道的一种工夫。

他强调“无声”为得道的终极归宿,即使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但达到内心静默与道相合才是最高的境界。

2. 天籁、地籁与人籁:庄子通过天籁、地籁和人籁的概念来说明声音的发生和意义。

天籁是自然之声,不需要人为或风力引发,它代表了音声的形上本源或全体,具有主宰性或无待性以及全体性或完整性的特性。

地籁则是大自然中无意识产生的声音,如风吹草动之声,而人籁是人为创造的声音,表达人的主观感受。

3. 天乐:在《庄子·天运篇》中,有黄帝与北门成谈论《咸池》之乐的故事。

这段对话体现了庄子对“天乐”的看法,即最美的音乐是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它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范畴,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自然状态。

4. 音声与道的关系:庄子认为,尽管道体无声无臭,但由道生出的万物却能发出声音。

这些声音虽然存在,但从道的角度看,它们并不彰显道的本质。

因此,庄子提醒人们要超越对声音表象的执着,去体认内在的道。

综上所述,庄子对声音的描述富有哲学深度,他不仅探讨了声音本身,还从声音的角度出发引导人们思考如何修心养性,以达到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从“三籁”和“梦蝶”看庄子美学思想的特点

从“三籁”和“梦蝶”看庄子美学思想的特点

低了审美 的境界 。再从审美主体来看 ,庄 子竭力 主张废黜感 觉器官对审美对 象的 “ 过滤 ” ,认 为 眼睛 、耳朵 等感觉 器官 也是如 同丝竹 、窍穴 一般 的介 质 ,同样 阻碍 了人 对 美 的感
悟 。 理 想 的审 美 过 程应 该 是 用 虚 静 的心 直 接 去 接 纳 发 自宇 宙
之美。所谓 “ 人籁” “ , 比竹是 已” 。 ” ,是指人 依赖 管 弦丝 竹演奏的音乐 ,不可谓不美 ,但毕竟 出于人工 ,和庄子崇 奉
的 “ 至乐 ” 距 离 甚 远 ;所 谓 “ 籁 ” “ 窍 是 已 ” 地 , 众 ,是
个能够容 易说清楚 的概念 ,让 我们试 着分 两个 阶段来 说明 。 第一个 阶段是从 “ 有限” 到 “ 完整”,有限 即是 不足 ,不 完 整 ,从量 的角度使 有 限逐 步丰 富直到 理论 数 值 的 “ 完整 ” ,
比如 从 上 百 种 乐 器 发 出 的 声 音 丰 富 到 上 万 种 乐 器 发 出 的 声
指风吹万穴产生 的音响 ,不可谓 不美 ,但 还是有所依赖 ,离 “ 至乐 ”仍有距离 ;惟有 “ 天籁”, “ 其 自已” “ 使 , 咸其 自 取” I。 _1 _ ,依乎天理 , 自然 而然 ,达 到无 限 的 和谐 ,无 限 的
的 “ 直达” 性 ,追求审 美对 象的 “ 完整 ”性 ,异 态 同构的审 关心质 以及 迂回观照 的审美视 线。 超
关 键 词 :三 籁 ;梦 蝶 ;庄 子 ;关 学 思 想 中 图 分 类 号 :I0 26 文 献 标 识 码 :A
《 齐物论 》 是集 中表 现庄 子哲 学思 想 的重 要篇 章 ,其
化” 等既是庄 子哲 学 的基 础观 念 ,也 是庄 子 美学 思想 的出 发点 ,与其反对人的异化 ,达到物我 合一 的审美前提是一致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观念与追求。

在《庄子》中,审美追求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体验,更是生活境界上的真正体验。

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练就于此。

首先,《庄子》强调了审美追求的内心感受。

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到“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通过对鲲、鹏的生动描述,深刻表达了内心感受。

这种审美追求是从心灵深处出发的体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境界。

这也是中国古典意境美学强调的主观感受体验的源头。

其次,《庄子》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到“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游形于其间,举世皆浮云,而莫之太遗。

且而假道以干,百世以名。

金城铁郭,非其将疏,然而犹为之保距。

良由非其,而然也。

万物皆备于我,而我独尤。

是以故迅雷风烈必草木焦枯,而松柏犹茂。

子夏死于道,然后学士之士以名其年。

此亦僭越也,而可以为经年。

”庄子借助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自由随性的审美追求。

也正是这种和谐的天地关系,使得中国古典意境美学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并且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

最后,《庄子》启示人们审美追求的高度。

在《荣辱篇》中,庄子说:“又曰:‘视之而无见,听之而无闻,体物而无觉。

可以进矣夫!’此之谓不见不闻不觉,无为之乎尽也。

”庄子通过“不见不闻不觉,无为之乎尽”的表达,强调了超越视听体验,进而达到审美追求的境地。

这种境地也是中国古典意境美学所追求的“意境”体验。

在这里,审美追求超越了表面意义,进入了深度意义,达到了更高层次的体验。

综合来看,《庄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观念与追求。

庄子强调了审美追求的内心感受,自然与人的和谐以及审美追求的高度,这些都为中国古典意境美学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渊源。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思想和丰富的意境美学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从审美追求、意境美学等方面浅析《庄子》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间的渊源。

《庄子》中的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对人生观、自然观和艺术观的追求上。

《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的境界,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的纷扰。

这种审美观念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中有深远影响,他们以“逍遥游”、“自得其乐”为追求,体现了对人生无拘无束的追求。

《庄子》认为自然是最高境界和最高艺术,提出了“以道观之,以德待之”的观点,这也成为中国古代意境美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是常见的审美追求,例如中国山水画和古琴音乐等。

《庄子》在意境美学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虚无主义和超越现实的艺术追求。

虚无主义是《庄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返璞归真的境界。

这种观念对于中国古代意境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表达出对于虚无和超越现实的追求。

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境界常被形容为“仙境”、“仙山”等,他们通过意境的表达,寻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越现实的体验。

《庄子》对于艺术的态度和思考也对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产生了影响。

《庄子》认为艺术应该追求真实和自然,而不是追求形式和功利。

这种艺术观念与中国古代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的意境美学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绘画追求“意境”,注重意境的表达和艺术创造,而不是真实的形象。

古代音乐追求“韵味”、“神韵”,强调音乐的意境和表达,而不是纯粹的技巧和节奏。

这种追求真实和自然的艺术观念,与《庄子》中的艺术追求相呼应。

《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渊源。

《庄子》中的审美观念和意境美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后世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庄子的“天籁”“地籁”“人籁”思想谈我国的音乐教育

以庄子的“天籁”“地籁”“人籁”思想谈我国的音乐教育

I Yi Jiao Lun Tan*艺教论坛以庄子的“天籁”“地籁”“人籁”思想谈我国的音乐教育李艺卓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摘要:回顾历史长河,战国时期各地战乱频繁,社会制度等级森严。

周代为了稳固君臣上下等级关系制定了一套文化等级制度——礼乐制度,以"仁义”“伦理”等制约着人们情感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而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崇尚“开放心灵”“精神自由”,在《齐物论》开篇便提到了“人籁”“地籁”的关系,同时赞赏"天籁”所具有的"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的音乐。

在当今文化视角下,我们通过探究庄子的“三籁”思想,通过以“真”“朴”为美的审美标准,进一步揭示音乐教育的本质,使我国音乐教育更加偏向科学与整体、传承、育人的教学。

关键词:天籁地籁人籁音乐教育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0-0113-03一、“天籁”思想——“科学”与“整体”(一)庄子的“天籁”思想解读关于“天籁”,庄子用了一句简短的话解释。

子棊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天籁”的声响万变,但又能使其自行停息,这完全出自于自然,有什么东西主使着它呢?以此可以看出“天籁”是庄子所崇尚的三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

“天籁”所发出的声音可以自然停止,无需外力,而“人籁”和“地籁”则是要借助外力才可以发声或停止。

庄子对“天籁”解释“咸其自取”为关键句,宇宙万物本来就千差万别,回归自然的本真才是大道,这也侧面抨击了当时的“百家争鸣”局面,在这场文化论战中各派争辩纷纷,尔虞我诈且自我偏执,将自身观点封闭在枷锁之中,这些都是没有“丧我”的表现,不同人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不应该以同一标准来制约。

许多人认为“地籁”高于“人籁”,“天籁”又高于“地籁”,其实“三籁”只是所达到的境界不同,并没有价值的区别,它们都是天地间自然的音响,“天籁”与“地籁”“人籁”相应,汇聚成一个和谐整体。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

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的渊源。

本文将从《庄子》中的审美观念、意境美学以及与中国古典文化的联系等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我们来看《庄子》中的审美追求。

在《庄子》中,审美追求主要表现在对自然、自由、无为和超然的追求上。

庄子将审美和生活、哲学融为一体,他提出了“逍遥游”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无以仪刑”的理念,通过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追求心灵的超然和自由。

在《逍遥游》一章中,庄子描述了自己在梦中飞翔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由、超然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审美追求的核心是“无为”,表现了庄子对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心灵超然、自由状态的追求。

我们来谈谈《庄子》中的意境美学。

意境美学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核心之一,它通过意境的营造和表达来展现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追求。

在《庄子》中,意境美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比喻、联想等手法,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意境,表达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审美追求。

例如在《逍遥游》中,庄子以“南华”为景,以心灵飞翔的境界为意境,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自己在梦中的体验,表现了一种无拘无束、超然逍遥的意境美感。

我们来探讨《庄子》与中国古典文化的联系。

《庄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它不仅融入了道家、儒家、墨家等各家思想,而且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一种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的敬畏、尊重和追求。

《庄子》中的审美追求和意境美学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庄子》中的意境美学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特点,即以意境的营造和表达为核心,追求情感、思想和审美的高度统一。

《庄子》中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它通过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和追求,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意境,展现出深刻的审美情感和追求。

庄子的审美观与美学理论的对比与借鉴

庄子的审美观与美学理论的对比与借鉴

庄子的审美观与美学理论的对比与借鉴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庄子》中,庄子对于审美的观点和美学理论进行了独特的阐述。

本文将从庄子的审美观和美学理论出发,与现代美学理论进行对比,并探讨其在当代美学中的借鉴意义。

庄子的审美观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上。

他认为自然是最高的艺术家,人类应当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在《庄子》中,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色,如“大泽之水,鳣鱼出游,乘白云,御风而上者,非世之所珍也。

”他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与庄子的审美观相对应的是他的美学理论。

庄子强调审美体验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

他认为美的存在依赖于个体的感知和情感体验,而不是客观的事物本身。

他以“知足常乐”为例,认为一个人只有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美。

这种美学理论与现代美学中的主观美学理论有着相似之处。

现代美学理论中,主观美学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在审美中的重要性。

庄子的美学理论对于现代主观美学理论的借鉴是显而易见的。

庄子的观点提醒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应仅仅关注作品本身的形式和技巧,更应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反应。

只有在与作品的互动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美的存在。

除了对美学理论的借鉴,庄子的审美观也对当代审美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享受和表面的美,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内在的美。

庄子的审美观提醒我们要回归内心,通过与自然的和谐来体验真正的美。

只有当我们能够放下功利的心态,与自然相融合,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存在。

庄子的审美观与美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他的思想强调了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反应在审美中的重要性,与现代美学中的主观美学理论相契合。

同时,他的观点也提醒我们要回归内心,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中追求物质和表面美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庄子的审美观与美学理论对于现代美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庄子的审美观念探究

庄子的审美观念探究

庄子的审美观念探究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在《庄子》中,庄子对于审美的观念有着独特的见解,他通过各种寓言和比喻,描绘了一幅独特的审美境界。

本文将从庄子的自然观、人性观和艺术观三个方面,探究庄子的审美观念。

庄子的自然观对于他的审美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庄子认为自然是最高尚的存在,是一切美的源泉。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合一,摒弃一切人为的扭曲和虚伪。

在《庄子》中,庄子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和生物的形态,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例如,他以蝴蝶、鸟类等自然生物为比喻,赞美了自然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他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色,如山水、云雾等,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赞美。

庄子的自然观使他的审美观念具有了深厚的自然性和纯粹性。

庄子的人性观也对他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庄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在《庄子》中,庄子通过描绘人的心灵世界,表达了他对于人性美的追求。

他主张人应该摒弃功利和名利的追求,追求内心的自在和舒适。

他以“大庄周”、“南郭先生”等人物形象,表达了他对于人性美的赞美和追求。

庄子的人性观使他的审美观念具有了深刻的人文性和内在性。

庄子的艺术观也是他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子认为艺术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表达方式,是对于真理和美的追求。

在《庄子》中,庄子通过描绘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了他对于艺术美的追求。

他以“鹤发童颜”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于艺术的年轻和活力的追求。

他通过描绘音乐的声音、舞蹈的动作等,表达了他对于艺术的感悟和赞美。

庄子的艺术观使他的审美观念具有了深邃的艺术性和超越性。

总之,庄子的审美观念是建立在他的自然观、人性观和艺术观基础之上的。

他通过对自然、人性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赞美。

庄子的审美观念具有独特的深度和纯粹性,对于后世的审美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当从庄子的审美观念中汲取启示,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舒适。

庄子的美学思想(2)

庄子的美学思想(2)
无约束的。“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楚之南有 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 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逍遥游》
心灵之游。“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 至矣。”《人间世》“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应 帝王》
无待之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 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 数然也。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第四讲 庄子的美学思想(2)
四,庄子的美学思想
1,庄子的美学接受 2,庄子哲学与美学 3,庄子论“道” 4,体道与审美过程论 5,庄子语言论
1,庄子的美学接受
“以儒注庄”,“以佛解庄” “以庄解庄,以鸟养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 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 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 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
而止,委虵而处。”《至乐》
2,庄子哲学与美学
A否定艺术美
郭绍虞:“视‘文学’为赘疣,为陈迹,为糟粕” 的庄子思想何以如此巨大地影响到文学批评,并 “足以间接地帮助文学的发展?”
庄子思想并不导向哲学认识论,更不指向社会实 践,而是导向审美。
“《庄子》一书的美学意义,不是以美和艺术作 为对象进行理论总结,而是在谈到其“道”的问 题时,其对“道”的体验和境界与艺术的审美体 验和境界不谋而合。……《庄子》中所蕴藏的文 艺思想、美学思想,并不是以其结论的正确性取 胜,而是以其论述过程中的启发性、暗示性、触 及问题的深刻性见长。”
B庄子的理想形象
美在于内在德行。
真人、至人、神人
残人、畸人、丑人

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的美学思想
美,和西方學者的理論作一比較,認為我們所謂的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相當於西方
學者所謂的雄偉與秀美。
(11) 姚鼎「復魯絮非書 J
:
,.鼎聞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柔
之發也。惟聖人之霄,統二氣之會而弗偏,然而易、詩、書、論語所載,亦間有可以剛柔
分矣!值其時其人,告語之體,各有宜也。自諸于而降,其為文無弗有偏者,其得於陽與
莊子的美學思想
3
」他所謂「邏輯的」知識,兼指知覺和概念。 (6) 美感的經驗,是直覺的經驗,而不是 邏輯的經驗,朱光潛「談美」一書中,提到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一實用的、 科學的、美感的,實用的、科學的態度,都是邏輯的經驗,美感的態度才是直覺的經
驗。仰,在直覺的經驗中,它是當下即是,截斷眾流,它是獨立自主,別無依賴。美
自然相對成文 (10) 。就美學而言,美的形體不論如何複雜,大概都有一個基本原則,就
(9)
德國心理學家閔斯特堡 (Munsterberg)
r 矗術教育原理」一書說.
r 如果您想知道事物本身,
祇有一個方法,你必須把那件事物和其他一切事物分開,使你的意識完全為這一個單獨的
感覺所佔住,不留絲毫餘地讓其他事物可以同時站在它的旁邊。如果你能做到這步,結果
意象,像是一幅色澤鮮明的圖畫,或是一首弦律優美的音樂,這個美麗的意象,剎那
之間,霸佔住整個意識,令我們聚精會神地觀賞它、領略它,以至渾然忘我,甚或物
我合一,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暫時忘去,這種經驗就是形相的直覺。 (5)
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接物者,祇是直覺而不是知覺和概念,一般而言,我們的
心理活動,包括直覺、知覺和概念,直覺是憑感官直接領略事物的意義或內容,是我 們見到事物時,當下的直接的感覺,沒有和任何的經驗聯結在一起。知覺是有意識的

《庄子·齐物论》中“三籁”问题的再探讨

《庄子·齐物论》中“三籁”问题的再探讨

《庄子齐物论》中“三籁”问题的再探讨
祁涛
【期刊名称】《华夏文化》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齐物论》以“吾丧我”发端;喻之以“三籁”;贯之以“两行”之法。

终达于“无待”,“物化”之旨。

我理解“吾丧我”与“三籁”之间为比喻关系,庄子借“人籁”与“地籁”对举,透显出“天籁”亦即“吾丧我”之“吾”所达到的不可言说之境界。

陈静女士在总结《齐物论》结构时说:“吾丧我”提示着庄子对“吾”与“我”进行的分别;而这一分别是建立“因是因非”的超是非立场的前提;三籁之说一方面为理解吾、我的分别作铺垫,另一方面又提示“是非”产生的原由;庄周梦蝶以寓言的方式隐喻“吾”、“我”的状态,并对开篇的“吾丧我”作出呼应。

(陈静:《“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可见“三籁”之意在理解《齐物论》中的重要性。

然历代对“三籁”解释笼而统之,语焉不详。

因此对“三籁”之意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祁涛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太白路229号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710069【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三籁"和"梦蝶"看庄子美学思想的特点 [J], 郑军
2.《齐物论》的“吾丧我”与“三籁”释论--基于子綦视角 [J], 刘文元
3.《齐物论》中“三籁”层次浅析 [J], 卢玮
4.《齐物论》中“吾丧我”与“三籁”的关系 [J], 李宏达
5.由"三籁"探庄子美学 [J], 李佳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乎天籁,出于性情--《庄子》美学内涵再议

本乎天籁,出于性情--《庄子》美学内涵再议

本乎天籁,出于性情--《庄子》美学内涵再议
赵逵夫
【期刊名称】《《文艺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庄子在《齐物论》中借南郭子綦之口提出“人籁、地籁、天籁”的问题。

历来学者对“天籁”的解释皆误。

天籁实质上是指人因遭遇、身体感受、心情、情感等原因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有别于人籁(用乐器所吹奏的音乐)和地籁(山川、林木、窍穴等因风的吹拂回荡发出的声音)。

嘘气出声是人最自然的发声,是人的本能。

庄子特别重视人的感情,重视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映。

人的嘘气、呼气同人走路,
同人最原始的动作及人心脏跳动的节奏一样,都是二节拍的。

庄子说的“天籁”反
映了人类节奏感形成的本原,这比西方学者提出的节奏产生于乐器的说法更合于实际。

庄子重视情,而反对伪情,这也是诗歌最根本的原则。

【总页数】6页(P69-74)
【作者】赵逵夫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原道本乎性情——论刘勰原道宗经思想的内涵 [J], 张学君
2.庄子的"天籁"说及其美学意义 [J], 周维
3.浑沌与酒神:庄子与毕达哥拉斯美学比较研究——以"天籁"和"诸天音乐"为中心[J], 吴泽南
4.本乎天籁,出于性情——《庄子》美学内涵再议 [J], 赵逵夫
5.声·乐·景——基于"天籁之音"理念下的庄子声景美学研究 [J], 严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籁之音”常被形容为类似大自然的美好声音。

晋魏时期嵇康的《琴赋》曾这样写道:“惟倚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岗……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修光。

……”生动形象地道出了音乐和自然既紧密又美妙关系。

其实,关于音乐与自然的联系,早在战国,“天籁”说的提出者庄子就做出过阐释,但由于其观点的偏“虚”、偏悬置,我们往往采取点到为止的接纳方式。

在蔡仲德老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中的《庄子》篇有句话:“《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有三个重要方面,即推崇自然之乐,批判儒家礼乐,倡导适性之乐。

”[1](P 125)笔者将以蔡老先生提出的适性之乐为出发点,探讨三个问题:一、庄子的道性及其审美理念;二、“天籁”之乐与适性之乐的连带关系;三、乐之乐。

本文意在利用庄子独特的美学观,研究何为“天籁之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何为“适性”,希望在益于音乐的历史研究和发展的层面上揭示“籁”说的音乐美学意义。

一、庄子的“道”性及其审美理念笔者以为,了解庄子的道性及审美理念是弄懂其“籁”说的前提,故这里对他的相关思想先做些介绍。

庄子的美学观,是与他根深蒂固的“道”性分不开的。

我们在比较儒道两家的观念时不难发现,由于儒家讲“礼”讲“仁”,虽束缚人性但条框清晰,而道家则更多倾向于人本真的一面,也就说儒家更说的清些,道家则可用“言不清,艺术生”来涵盖。

道家艺术精神的根源要深究到老子那里,他的一句“大音希声”将原本作为听觉享受的声音艺术化为乌有。

暂且不论“大音希声”究竟作何理解,可终究要回到无声的结论上去。

对此,李泽厚做了这样的解释:“听之不闻名曰希”,“希声”就是听不到声音。

他认为:老子这句话的本意,是在借音作比喻,来说人们视觉、听觉难以把握的东西———“道”。

从视觉所涉及的“形”来说,“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就是有象无形;从听觉所涉及的“音”来说,“道”就是无音之音。

综规归给“道”一个解释,“道”,属于感觉范围的对象,又是感官所不能感觉的。

这一点与庄子的认识相同,他认为,道只可问不可答。

庄子用了一个“虚”字来讲悟“道”,由此,引下面一段文字:“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2](P117)在此段里,“虚”作名词,喻空明的心境。

类似于“虚”这样的字或词在《庄子》一书中屡见不鲜。

《德充符》中的“象罔”、《骈拇》中的“忘己”等,虽说的都是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方法,却也把人引进玄运幽深的境界,而去契合不可名状的“大道”。

前人曾把庄周的“虚”与胡塞尔的“悬置”加以比较,认为二者有着连带关系。

其实它们之间仍有差异。

现象学的把问题归入括号悬而不论的说法近于庄子的“忘知”,即是“虚”,但不同的是现象学中的“悬置”是暂时的,而在庄子那里是永恒的、一往不返的。

我们如果越过细别两者的差异来看庄子的“道”性,便会发现:无论“虚”也好,“悬置”也罢,庄子的这种把其“自然之道”的种种认知、观点加以括号悬而不论的说法,正是贯穿庄子“道”性的主要脉络。

“道”之美就在于此。

[摘要]“天籁、地籁、人籁”是庄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音乐美学观。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庄子》原文分析“籁乐”与“适性之乐”逐级递进的关系,透过庄子之“道”来观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

我想,如处理得当,或可为解读庄周独特思维方式找寻另一个门道。

[关键词]庄子;适性;天籁;道[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02(2010)07-0115-03由“三籁”探庄子美学李佳篷(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第27卷第7期2010年7月Vol.27No.7Jul 2010[收稿日期]2010-05-15[作者简介]李佳篷(1986-),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115·可以说虽老庄在“道”论上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但在艺术、文学的审美体现上庄子则有更高的哲学价值。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3](P205)庄子用“心斋”、“坐忘”来体现了他抛弃世俗欲望的审美心胸,认为只有抛弃生死、功名、得失、富贵的“至人、圣人、神人”才能实现对于“道”的关照,达到“至美至乐”的境界。

在《田子方》中,庄周通过孔子与老子对话的形式阐述了这个道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P14)其中,无己、无功、无名这三个层次的精神状态是达到“至乐至美”的先决条件,然后才是“堕肢体、黜聪明”的状态。

从对物质世界的排除到思想意识的否定,对于这种最高的层次,庄子称之为“心斋”也叫“坐忘”。

所以,庄子对于美的把握,是从欲望中解放出来的,是建立在“无用”上的。

这一点,庄子与老子再次达成一致———他们都对世俗的浮薄之美予以否定,他们认为“道”是美的,天地是美的。

儒家认为乐之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合乎“中”的乐,是美与仁的统一。

由于孔子把艺术的尽美与道德仁善相结合,难免有因教而乐的味道。

而庄子主张的“至乐”则是鄙弃世俗感官的乐,是求得自然之美的根源之乐。

在这里需要指出,庄子在“心斋”、“坐忘”中,虽将内在的欲望与外在的知识一一排空,但并不完全否定人的本真,即欲望,只是不让欲望得到外界知识的推波助澜。

二、“天籁之乐”与“适性之乐”的连带关系回到文首作为研究的前提“适性之乐”中来,“适性”一词,无可非议,这是说适合人的性情的音乐。

那么,什么才是庄子提倡的适合人的性情的音乐?不可否定,音乐无法离开人而独自存在。

面对音乐,人们随意的选择聆听、选择演奏、选择创作。

庄子诗化了聆听的范畴,可谓此乐入耳,美如“天籁”,这是解读“适性”的一个层面,当然其中还包括人为之乐。

那么,庄子如何在字里行间倡导“适性”?因下面一段,出自《齐物论》。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而独不闻之寥寥乎?山陵之畏,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桁,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5](P33)庄子借子綦之口解释了人籁、地籁、天籁层层递进的关系,“籁”既箫,意指空虚的地方发出的声响。

庄子说人籁“比竹是已”,这里指的是人依赖乐器演奏出来的人为之乐,不能说是不美,但毕竟出于人工,不比“地籁”。

“地籁”是说风吹万穴产生的声响,虽是天然之音,但却借助了风的力量,不比“天籁”。

“天籁”是宇宙万物的“自鸣”之音,可谓“大美”。

在庄子看来,一切通过介质发出的声响都不是“大美”的“至乐”,对于“大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6](P563)由此可见,庄子所说的不言之大美,既是大自然的本真之美,也是对妄自造作的否定。

庄子借“天籁”说美,属实颇玄,但比喻终归是比喻,悟其道理,还是蕴涵蔡老先生总结的“适性”的味道。

从上面的表述可知“天籁之音”的确美过“人为之乐”,但综合整篇《齐物论》来看,“天籁”、“人为”、“适性”彼此并不矛盾,在庄子的美学观中,他们是彼此包含且层层递进的关系。

陈鼓应在注释《齐物论》的开篇中说道:“齐物论,包括齐、物论(即人物之论平等观)与齐物、论(即申论万物平等观)。

”[7](P32)我们可把《齐物论》中庄子“道通为一”的逻辑直接指向“天籁”。

庄子说“天籁”是美的,并用“人籁、地籁”做参照,这里要指出的是,庄子并未否定“人籁”与“地籁”之美。

在庄子的审美标准中,是凭借自然之道来衡量美丑,美丑原都一而不二。

庄子认为美和丑的价值,都是人爱憎好恶的主观判断,但庄子是反对用人的主观情感来判断美与丑的。

所以庄子借“天籁”来否世俗。

也就是说,庄子选择了符合他所认同的本真之乐为标准来讲审美,讲体道,于是庄子以“天籁”喻“道”。

在《达生》篇说:“忘是非,心之适也。

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

始乎适而为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之也。

”[8](P492)适既是乐。

由此可知,庄子所说的“天籁”也正是在讲“适”的道理。

那么,前文提到,庄子对于“人籁、地籁”并不予以否定,即是说“天籁”是咸其自取的地籁和人籁,在这里,“性”即是情,庄子提倡的“天籁”是宇宙万物本身·116·之音本应无情,可庄子却并不否定情,甚至主张“情”、主张“性”。

三、“乐”之“乐”首先要提出的是,在此标题中,前面的“乐”指音乐,后面“乐”指快乐。

那么庄周究竟是在说音乐还是在讲悟道的快乐呢?前面提到整篇《齐物论》与“天籁之乐”的隐喻关系,并借此对庄子察言观色一番,得知,庄周虽“道”味悠长地说着大美的天籁之乐却意在肯定宇宙万物的独特意义内容与价值,道家也正是借着一个又一个圣人之口来讲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道理。

在庄子看来,人们能够悟清其中的道理便能够获得快乐。

有些学者读庄子,品出他言辞的悲凉,那些“至人、圣人、神人”只能是他情感与快乐的寄托,是脱离社会存在的,他认为能够“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便是至极之乐。

体会了这点,就如揭开了老庄之学那层神玄的面纱,进一步了解他豁达的快乐。

其实“乐”与“乐”,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在先秦诸子之文中就有所记载。

《乐记》中描述道:“感物生情,情动生乐。

”是说因外物的打动而生发情感,然后有乐的发生,这详细地解释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其中还剖析了“乐”之美,《乐记》中把“乐”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声,即声音,属于自然声响的范畴;第二层是音,是指美化了的声音;第三层是乐,书中认为此乐是包含了伦理道德的乐,这种乐是最美的。

园赖三在《美的探求》中说道:“在美的关照的体验中,有喜悦、有感动。

这都是属于感情……美的关照的体验,是作为感情、体验而显现……美的关照的特色,是知觉与感情相协同之事。

”[9](P53)乐、美、情的联系在庄子之文中表达的含蓄,“心斋”、“坐忘”难免让人觉得庄子是在否认情。

实际上,庄子意在弃欲。

庄子曰:“是非无所谓情也。

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10](P165)庄子看情是排除是非好恶的,是人之本性,“情”即是“性”,只有从欲望心知中超脱出来的本性、本情才能与天地万物相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