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 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的平等,而不是讲立 法的平等。 解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 是讲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只能反映和体现工人阶 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 益,所以,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否则,法律 就不能成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保证改革开放的有力武 器。但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
电话用户邓成和因查询41.65元长途电话费,先被营 业员无端指责,后又被包头市邮电局推上被告席。 他不服判决,经过长达两年的上访,最终胜诉。这 种上访行为属于公民行使( ) A、批评控告权 B、申诉权 C、控告检举权 D、揭发、举报权
B
(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公民应该如何做)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这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 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在我国以“人民”命名的事物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人民政协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人民军队 人民警察 人民解放军 人民文学 人民日报 人民文学 人民画报 人民银行 人民大学 人民公社 人民剧院 人民广场 人民医院
辨一辨
权利---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赋予人们的的权力和 利益,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 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支配他人的强制 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它有两层含义:一 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二是职责范围内 的支配力量。
宪法的基本原理
宪法的基本原理
宪法是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最高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组织结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宪法的基本原理的详细介绍:
国家的主权和民主原则: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即国家对自身领土和事务的独立控制权。
民主原则是宪法的基础,强调政府权力的来源应该是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实现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
法治原则:
宪法确保法律是最高的权威,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公民都受制于法律。
法治原则保障了公正和平等的司法制度,确保法律的公正适用,维护个人权利。
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通常将国家权力划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分支。
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旨在防止某个机构滥用权力,通过相互制衡来维护权力的合理行使。
公民权利和基本自由原则:
宪法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旨在保障公民的尊严和个人自由,确保公民在法律框架内享有平等权利。
平等原则:
宪法规定了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
平等原则确保社会中的各个群体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促进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宪政原则:
宪法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合法行使权力需要遵循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
宪政原则强调政府的权力应受到宪法的限制,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社会福利原则:
一些宪法还包括了社会福利原则,旨在确保国家为公民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等。
这些宪法的基本原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框架,为国家的稳定和公正提供了基础。
宪法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固本夯基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 ×) ( ×) ( ×) ( ×)
命题点 1:尊重自由平等
1.(2021·武汉第 9 题 1 分)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
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下列做法侧重体现“不同情
况差别对待”的是
( C)
①某公司在工资待遇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②我国在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
8.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什么意义?(P113)[2021 黄石 13③;2019 荆门 35(2)]
考点 2:公平正义的守护 ※1.我们如何坚守公平?(P115~116) (1)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
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 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 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2019 宜昌 12①)
2.公平的内涵是什么?(P110)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 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 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 会和条件。
※3.公平有什么价值?(重要性)(P110)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 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 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 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4.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是什么?(P101)[2021 武汉 9;2019 咸宁 28(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范文最新推荐------------------------------------------------------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公民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公民实现某种愿望或获得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下面是查字典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1 / 8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1)在我国,二者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 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 (3)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必须从国家 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 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3)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4)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
• 辨析: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所享有的权利就越多。
•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 公民受教育程度不影响的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 (权利 的享有) • (2)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实际享 有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因此,提高公民受教育水平,是 公民充分享有权利的重要途径。(受教育与权利的实现) • (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要不断 地加强民主建设,公民才能享有更多,更广泛的权利。 (权利的实现) • (4)因此,题中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 必须是年满18周岁(年龄条件);
• 依法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条件);
法律硕士宪法真题练习习题及答案04
一、单项选择题1.(2014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平等权B.人格尊严C.言论自由D.受教育权2.(2016年真题)下列关于言论自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言论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内容B.保障言论自由为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C.规制言论自由的方式主要有预防制和追惩制D.行使言论自由时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构成违宪3.(2017年真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下列关于“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平等本质上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B.形式上的平等与实质上的平等是一回事C.平等指立法上的平等而非法律适用上的平等D.平等既是一项宪法原则,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4.(2017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结社自由B.通信自由C.劳动者休息的权利D.受教育权5.(2018年真题)在甲、乙离婚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甲以怀疑乙有婚外情为由,请求法院向移动通信公司调取乙的通话记录清单作为证据。
根据现行宪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只能雇用私人侦探调取乙的通话记录清单B.法院为查明事实,有权要求移动通信公司提供用户的通话记录清单C.移动通信公司为保护用户,有权拒绝任何机构对通信内容进行调查D.通话记录清单属于公民通信秘密的范围,移动通信公司有保护通信秘密的义务6.(2019年真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公民财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民行使财产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B.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公民财产权规定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D.国家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依法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并赔偿7.(2019年真题)下列关于社会保障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障权包括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内容B.1999年宪法修正案强化了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护C.国家不负有保障社会保障权实现的义务D.社会保障权是一种消极权利二、多项选择题1.(2014年真题)下列行为中,侵犯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一节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
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与劳动(一)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1)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
(2)劳动力是生产要素。
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1.劳动者的定义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四)劳动权1.公民劳动权的定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利;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者组织的权利;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2.公民劳动权的意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及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1.就业权2.结社权3.参与权.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现实意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净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龙盈智达行测笔试题
龙盈智达行测笔试题1、7.国家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自2014年7月1日施行,下列关于其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岗位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B. 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是选拔用人的主要方式C. 规定了奖励的情形,确立了奖励的原则D. 工作人员对于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调解仲裁(正确答案)2、32.下列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A. 法律对全体公民不论民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正确答案)B. 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C. 公民的权益都受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受法律的制裁D. 在审判活动中,所有当事人的法律权力是平等的3、13、基层农村社会治理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就是要有规范性的()。
[单选题] *A.法律制度B.行政管理体系C.村名议事会D.文本制度(正确答案)4、45.经过下列哪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成为朝鲜战争拐点,并为最终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单选题]*A上甘岭战役B长津湖战役(正确答案)C三所里战役D鸭绿江战役5、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于2021年1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起施行。
[单选题] *A.2021年7月15日(正确答案)B.2021年10月1日C.2021年10月15日D.2021年11月1日6、12、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是()。
[单选题] *A.产业振兴B.农民生活富裕C.实现传统乡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正确答案)D.乡村人才振兴7、49.22o2o与20202的和除9的余数是()[单选题] *A. 0B. 5(正确答案)C. 7D. 98、37.下列选项中。
对“一切事物总是有‘边’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边”是事物发展的极限,也就是“边界”B人们寻求真理的过程也是寻找“边”的过程C不承认“边”,就是否认质变或者部分质变(正确答案)D“边”具有两面性,及任何事物也有两面性9、28、以下哪项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 )[单选题] *①党要管党、从严治党②党纪面前一律平等;③实事求是;④民主集中制;⑤惩前毖后、治病救人A.①②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10、53.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法治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怎样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六、怎样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现代法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宪法》第33 条第2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5 条第5 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 )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是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 )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 )在法律面前,不允许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这三个方面合起来,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完整理解。
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含义的理解,值得注意的两点是:第一,这种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
社会主义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在制定法律时,是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并不反映少数敌对分子的利益和意志;此外,在我国,那些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是无权参与法律的制定的。
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多的表现为政治地位、权利和资格的平等,但不能完全保证结果平等。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公民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公民之间的差别依然存在,缩小以至消灭这种差别需要相当长时期的努力。
(二)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意义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 .它为公民自由权及其他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平等与自由,是民主政治的灵魂所在。
平等是自由的基础,是充分享有自由权的必要条件。
自由的选择和追求物质利益,是基于平等之上的,平等之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如果人们法律上应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因性别、种族、宗教、阶级或社会阶层等原因而不能完全实现平等对待,那也就没有所谓的自由与民主,更谈不上其他基本权利的实现。
法律常识100条
法律常识100条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6、合同一旦签订,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7、借钱给他人时,最好保留借条等书面证据。
8、口头合同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有效的,但存在举证困难的风险。
9、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10、遇到消费欺诈,可以要求商家“退一赔三”;如果赔偿金额不足500 元,按 500 元赔偿。
11、商家对商品或服务做出的承诺应当履行。
12、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提供发票。
13、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
14、网络购物七天内无理由退货,但有些商品除外,如定制商品、鲜活易腐商品等。
15、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16、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7、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80%,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8、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19、劳动者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在工作中受伤,一般属于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负责。
21、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2、加班应当支付加班费。
23、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24、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会根据国家政策调整。
25、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6、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27、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8、夫妻一方在婚前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29、办理结婚登记是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定程序。
30、协议离婚需要经过 30 天的离婚冷静期。
31、遭遇家庭暴力,要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学习目标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什么意义?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08—112页的内容,根据自学目标找出问题答案,注意勾画知识点,边读表思考边记忆(二)自学检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重要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2.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1.平等地享有权利(1)在我国,公民不分、种族、、家庭出身、文化程度、财产数量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2)我国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歧视任何公民。
(3)未成年人同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2.平等地履行义务(1)我国宪法和法律在规定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的。
(2)所有公民,都应平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依法履行义务,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在我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公民存在。
3.平等地适用法律(1)法律面前谁也没有特权。
(2)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每个公民都要在和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论其职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一旦违了法,犯了罪,无论是谁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之上,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二、合作探究1、材料一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英]波洛克材料二2016年6月1日,被执行人曾某、莫某就因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被柳江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处以罚款。
材料三我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问题探究】(1)我国公民,不受哪些条件的限制,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2)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每个公民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鲁人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11.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课件1
活动: 权利知多少
小组探究: 小明作为公民都享有哪些权利?
要求:简要梳理、记录要点。
活动: 权利知多少
......
私有 财产
公民的 权利
人身 权
受教 劳动权 育权
活动: 权利知多少
姓名权、肖像权、受抚养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休息权、 婚姻自由权、获得生活保障权……
由于是女孩,
爸妈不让我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地履行义务
......
赡养 父母
公民的 义务
受教育
依法纳 依法服 税 兵役
我国宪法和法律在规定 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规 定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所有公民,都应平等履行法 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只享 受权利不履行的特殊公民存 在。
• 我们现在年龄还小,议可一以不议履行公民义务。
消费者享有公平 交易权、自主 选择权等。
少数民族同样 享有我国法律赋予 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享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等权利。
平等地履行义务
我家经济困难,父 母就由你来养吧!
他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成
近期我的工厂效益不 好,这月的税就不缴 了吧!
《宪法》第56条: 我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法律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 A
A.切身利益的保障 B.冰冷残酷的理论 C.冗长的法律条文,看不懂就不必遵守 D.对大人的约束,与我们无关
3.(多选)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被刑拘, 判处拘役6个月,材料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
AC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具有强制性 D.法律保护公民一切权益
每个公民要在宪法法律允许范围内活 动,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多大,都必 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一旦违法,都 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自学考试宪法学简答题练习及答案(7)
自学考试宪法学简答题练习及答案(7)1.简述公民在宪法关系中的地位。
答:(1)人在宪政国家中的身份与地位是双重的。
作为整体出现的人,即人民,宪法将其确认为国家主权的所有者;作为个体出现的人,即公民,宪法赋予其宪法权利享有者和宪法义务承担者的身份。
(2)宪法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以公民的身份参加到政治生活中去。
而以公民身份参与到宪法关系中的人必然具有如下特征:①平等性。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主体利益要求的社会价值平等化在政治法律领域的表现。
②自由性。
包括公民的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
③主动性。
公民在宪法关系实践中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政治结构和环境,而是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其意志和行为反作用于社会、国家和其他公民。
(3)正是人在身份和政治地位上的变革,使公民的行为成为宪法关系向新阶段发展的活力源泉和基本动力,使公民成为宪法关系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因素。
2.简述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答:在现代宪法关系中,公民权利主要从国家权力的来源、行使方式和后果等方面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从国家权力的来源看。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主权和公民权利,其产生途径往往是人民通过宪法明确授予,所以宪法和法律在确认公民广泛政治社会权利的同时,也构建了完备的权力授予机制,规定了普选制度。
此外,公民直接参与创制、复决和罢免活动,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权利产生权力的形式。
(2)从国家权力的行使看。
宪法主要通过法律制约、政治制约、社会制约等方式来监督保障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
这就使公民通过各种行使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到国家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去。
(3)从国家权力的行使后果看。
宪法关系确定了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行使后果的控制机制,这在制度上体现为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制度。
这样,不仅有利于在形式上保证国家权力的合法运作,而且促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产生积极后果。
论述题1.试从公民与国家两方面,论述宪法关系主体实施宪法行为对宪法关系的积极作用。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编辑丨笑语盈盈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一国的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故有些国家又把公民的基本权利称为宪法权。
(一)平等权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其含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第二,国家机关对公民平等权利的保护,对公民履行义务平等的约束,平等的要求;第三,所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第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还包括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包含以下内容:(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3)公民有依照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一项权利。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言论自由就是宪法规定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2)出版自由是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3)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聚集在一定场所商讨问题或表达意愿的自由。
(4)结社自由是公民为一定宗旨,依照法定程序组织或参加具有连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5)游行自由是指公民采取列队行进的方式来表达意愿的自由。
第五届学宪法讲宪法答案
第五届学宪法讲宪法答案2020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答案:权利的平等是指每个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教育程度、国籍、出生地、财产状况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
如果某位公民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则无论该公民是谁,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公民在适用法律方面人人平等,允许对弱势群体寄予合理的特殊对待。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正确答案为A。
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前提的“尊重”表现在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长宽比例为3:2,设计者是XXX。
与我国国旗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底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在五星红旗的设计方案中,红色代表革命。
值得鼓励,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研究宪法并遵守宪法的规定。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
保护环境的行为应该是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而不是乱扔垃圾或乱扔废电池。
全球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暖、大气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但地震不属于全球环境问题。
初中生小王在遇到落水小孩时,正确的做法是既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也关爱了他人的生命健康,而不是只顾及自己的生命或侵犯落水小孩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这表明我国加强对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
更好地促进生命权教育的做法包括学校门口禁止停放任何机动车辆、学校定期举行紧急疏散演练和在学校设立“校园警务室”,而不是在学校周边摆设很多零食摊位。
要珍爱生命,我们要提倡不逞能、不玩危险的游戏并不等于胆小怕事和个人没有自杀的权利和自由。
生命权是人身自由权的前提。
在研究宪法的过程中,正确的行为是用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匡正自身的行动方向,掌握宪法知识,熟悉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以及运用宪法维护自身、集体和社会公共权益。
宪法教育小学生拼音版
宪法教育小学生拼音版小学生宪法的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我们的国家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国家,小学生也是需要学习宪法知识的,下面了解小学生宪法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小学生简短宪法知识: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无论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别,贫富,职业等而有所区别。
2、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任何人要服从宪法权威。
3、我们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部门要分工合作、相互监督。
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n,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
古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帝王的“诏令”、“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
欧洲“封建”时代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确认,含有组织法的意思。
英国在中世纪时期建立了代议制度(当然这种情况在中国先秦时期是没有的),确立了国王没有得到议会(代议机关)同意就不得征税和进行其他立法的原则。
后来代议制度普及于欧美各国,人们就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宪法,指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
“宪”、“宪令”、“宪法”等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法”同义,日本古代“宪”也指法令、制度,都与现代“宪法”一词含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第三十三条
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在法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 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 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 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
情 境 二 : 答 疑 解 惑
我国法律平 等地保护每个公 民的合法权益, 女孩和男孩享有 同等的受教育权。
...... 私有 财产
公民的 权利
人身 权
受教 劳动权 育权
在我国,公民不分民 族、种族、性别、家庭 出身、文化程度、财产 数量等,都平等地享有 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 权利和自由。
我是未成年 人就不用履 行义务啦
我对国家贡 献大,就不 用纳税啦!
对他 吗们 ?的 看 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情境一:今夕女性对比
人类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但把平等变 为现实,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从
种族歧视到种族平等,从“三纲 五常”到人人平等,是人类文明 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随着社
会文明的进步,人与人之间越来
越平等。
3.法律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
A
A.切身利益的保障 B.冰冷残酷的理论 C.冗长的法律条文,看不懂就不必遵守 D.对大人的约束,与我们无关
4.机动车驾驶人因醉驾被刑拘,判处拘役6个 月,材料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 AC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具有强制性 D.法律保护公民一切权益
义务的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地适用法律
法律面前谁也
没有特权。执法机
关和司法机关对任
何公民在适用法律
上一律平等。
1
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
地位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 标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
平等地享有权利
2
表 现
平等地履行义务 平等地适用法律
1.每个中国公民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 必须自觉履行义务。因为
B
A.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区别的 B.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C.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重要 D.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2.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
明 ①权利和义务时对立的 ③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 A.①②③ C.①③④
B
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 B.②③④ D.①②④
公民的 义务
我国宪法和法律在规定 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规 受教育 定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
赡养 父母
依法纳 税 依法服 兵役
所有公民,都应平等履行法
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只享 受权利不履行的特殊公民存 在。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的关
系是相辅相成的,法
律面前人人既表现权
利的平等,也表现在
我有专 利权吗?
未成年人同 样平等地享有法 律赋予的各项权 利和自由,即使 是未成年人也有 专利权。
这种型号 的电视, 图像清晰、 音质优美
我国法律平 等地保护每个公 民的合法权益, 不歧视任何公民。
少数民族同样 享有我国法律赋予 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享有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等权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地享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