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人教版新课标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去学习。
比如在教《采莲》时,首先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对教室做一番布置: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船和一个采莲的小姑娘,在墙壁上挂上一些荷花、莲蓬等,给学生制造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在上课的时候,将《采莲》(江南的名曲)放给学生们听。
在这种有画、有图片、有歌的情境中进行教学,能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我们在此基础上,再问:“同学们,你们有看过荷花吗?你们有在小河中划过小船采摘荷莲吗?我想,那样的感觉一定很好吧。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采莲》这首诗歌,一起去感受采莲的快乐。
”然后,让学生先感受诗歌的配乐朗读,再放手让学生自行朗读。
二、做好课前的预习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预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能进步[2]。
”预习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该文章作为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晏子出使楚国的经历,根据这点,让同学们回家后查阅相关的资料书籍,了解该故事的背景、内容,充分的了解晏子在出使楚国的时候,面对楚王再三的侮辱,晏子是如何表现出聪明才智,如何将楚王置于尴尬的情景,如何维护齐国的尊严等;然后再将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待上课的时候进行讨论。
学生在这样的自学预习中,通过自学不仅能搜集很多的课外知识,而且还能提前明白新课中的知识,并提出较多的新颖的问题。
课堂中,老师就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突破口,同学生一起学习、归纳、感悟。
课前的预习不仅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从小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现在,电脑多媒体等已经成语文教学方式的一种。
除了传统的说、听、教等教学方式能提高质量,多媒体网络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3]。
小学语文论文从“部分”走向“整体”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从“部分”走向“整体”人教版新课标“一般的说讲读课文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这里的第二个“整体”不同于“整体初知”的第一个“整体”,而是对课文进行理性把握的整体上升。
那么怎样实现这整体的升华呢?一、连缀形象背后的理念“珍珠”,追求作者认识发展和生活本身逻辑的“红线”。
用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揭示生活的本质意义,这是文艺作品最根本的手段。
因此,经过提炼加工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往往饱蘸着浓郁的情意,在文章的组织构思中,每一部分的形象也表述着完整理念的一个部分、层次。
作者认识生活本质的思维进程、生活自身的逻辑串起了一幅幅具体的形象画面。
所以,在“部分”的深究时,让学生分析感受每一形象,把握形象背后隐伏着的作者的主观理念,至“回归整体”时,再连缀起形象背后的一颗颗“珍珠”,往往就能看出生活自身发展的逻辑和作者思维的进程,即认识的衍延。
通过这种透过表象挖掘本质基础上的追寻过程,学生的认识同样经历了一次历练,语文教科书也就发挥了指导认识生活的功用。
《大理石街》一文就有着如此的形象和理念层次:想象中的大理石街金碧辉煌,这是现实中精巧美丽的大理石制品给作者的错觉;现实中出产大理石的地方街道狭窄,石头房子粗糙、简陋、灰暗、老旧、低矮,这是告诉人们大理石产地环境的艰苦;石头房子里声音嘈杂、光线昏暗、碎石飞溅、石粉呛人,工匠长年累月与巨大粗糙的石头打交道,这是告诉人们工匠劳动的艰辛;大理石产品光润精巧,“溪山烟雨”充满诗情画意,这是告诉人们工匠经过艰辛劳动后奉献出的美。
回归整体时,连缀起这些形象背后的理念,学生也随作者对事物的本质意义进行了一番归纳,“美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这一真理的得出水到渠成。
二、注意从人物言行上抽象人物品质,从特定的环境中观照人物。
对于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性格的生命在于动作”。
契诃夫强调:“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人教版新课标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一)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群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环境更是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和推进作用的。
所以,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条件。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注意到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关注不到课堂教学是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这就导致以往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天性,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词语接龙游戏等。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这些小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有助于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团结。
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把以往沉闷无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轻松愉快,能够做到集学和乐于一体。
这样,学生就会变得爱学习,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有效工具。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学生的教学活动,比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课件。
这是因为多媒体是集信息量大,画面感强烈,音乐效果明显等特点于一身的,能够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
教师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课件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到课本中的知识内容。
相对于以往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增强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这样想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了。
二、改变教学观念,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作为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面对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落实新课程标准,遵循新课改的原则和观念,即要以学生为根本,使每一个学生共同发展;坚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理念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人教版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推动,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可是由于部分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课改工作的推动也有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在农村学校这种现象极其明显。
许多老师都在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怎样才能彻底转变?为此,我就自己近10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生动导入,提高学习兴趣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将导入的环节设计新颖,那么这节课基本上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精心设计导语提高学生的兴趣,必须在导语环节使学生耳目一新。
这样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情境创设,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必须在一个新的机制下进行。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要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拓展自我,挖掘自己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因此,课堂上老师必须努力大胆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散步》这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爸爸、妈妈、奶奶和‘我’去登山,遇到风景秀丽但路又很崎岖时,你们该怎么办?是选择大路还是选择小路呢?毕竟前人有云:无限风光在险峰。
而且作为孩子你会怎样选择?你的父母又会怎样选择?意见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这一情境的创设可以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马上会凸显出来。
新课程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会真正的实现。
三、赏识激励中的师生互动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考虑,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经常进行激励,不放过每一次表扬激励他们的机会。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教学浅议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教学浅议人教版新课标(一)净化智能——追求教学设计的干净文章是案头精致的“山水”,教师要沉下心来,俯下身去,努力走进文本,把握文本品质,由“没意思”读出“有意思”来,追求教学设计的干净,努力做到“一尘不染”。
1.浸泡:悉心研读文本。
每一篇优秀文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浸泡”是一种通俗的说法,指教师拿到教材能放声读,沉浸其中,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解读文本,读出味道来,用智慧的双眼去寻觅文本的核心价值。
首先,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厚重。
大凡名家名篇,都有一定的写作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把握好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厚重。
其次,整体把握教材,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全面。
研读文本应防止“结论先行”,就此设计教案,浅尝辄止,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
每篇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讲,研读一篇新课文,要从三个方面思考: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抓住这三个问题,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全面。
再次,聚焦关键词句,使文本的解读走向深刻。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我们对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细节描写、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
2.漂洗:精心筛选资源。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应该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语成品去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引导他们的言语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幼稚走向成熟。
教师悉心研读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全部作为教学的内容,要“漂洗”,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保留其洁净之美、简约之品质。
一要精选需要积累的词句。
大量的实例证明,流利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来自储存在人脑记忆中以往体验过的大量语言范例。
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要精选需要品味的语言。
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
而学生只有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语言的魅力所在,从而在以后的阅读、写作中更加关注语言。
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阅读教学不能一味抓情节,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富有生命力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式。
小学语文论文回归语文学科教学的本位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回归语文学科教学的本位人教版新课标一、教什么?要清清楚楚教什么?这是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在教学参考书中已写得清清楚楚了,难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但是,只要走进课堂,“没有航标乱行船”的做法并不少见。
这固然有执教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的问题,但归根到底还是没有真正把握教材,没有真正弄清楚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没有真正从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来分析问题。
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侧重点,需要教师对一篇课文的特点,做深入的理解,对一组教材做周密的思考,还需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来把握。
就一篇课文教学而言,应弄清楚这篇课文在内容、表达方面的特点,要弄清楚让学生经过怎样的过程,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最终弄清楚理解、感悟什么(思想内容),学习、领悟什么(表达方法),掌握、运用什么(学习方法、习惯)。
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反复琢磨的基础上确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从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对其中的“过程和方法”这一目标的设计,教师们颇感困惑。
根据我们的认识,所谓“过程和方法”,就像一驾马车,是一种载体,上面装载着“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阅读的兴趣、方法和习惯等。
例如,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内容,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等,这其中的“通过抓重点词”“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阅读的过程和方法。
另外,通过绘画、表演、圈点标画、动作演示、借助资料、质疑问难等等,这些学习的方法和所经历的学习过程都可以看作是过程和方法。
有了这一维度的目标设计,另两个维度的目标实施就有了保证。
二、在什么起点上教,要清清楚楚弄清教学的起点,从而明确教学的侧重点,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
一篇课文的教学侧重点不是孤立的,它与前面所学的内容有关联,也与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联系,是一组教材、一册教材,乃至整个教学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和体会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和体会人教版新课标一、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新《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宗旨,以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自学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分析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确定这样的目标,正是我国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去实现这一目标,而不应偏离这一目标。
新《课程标准》既是立当前,又着眼未来。
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具有开创性、前瞻性,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实质。
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了课程在育人过程中的发展功能,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特别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就现阶段以及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公民应具备的语文综合素养大体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三大部分。
并对这三部分内容阐述得很详细,每个年段应具备的语文素养都包括其中,不仅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单项素养,而且也包括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尤其强调要营造大语文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灵活运用各种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体系的特色。
开放性和创新性是新《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的两大鲜明特色。
新《课程标准》无论是“前言”部分,还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部分,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强调要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构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语文教育体系。
具体说,就是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课堂教学、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课内外联系,校内外相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新体系,形成学生能在更大范围内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实践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实践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实践人教版新课标一、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一)教师观与学生观的重新认识(1)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交流的主体。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这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演员、裁判员、教练员的角色。
(2)学生是主动发展中的人。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发展中的人是幼稚的,容易犯错的,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接纳、宽容;发展中的人,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促其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展示生机。
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对材料的多元反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不再是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的线路,而是以学定教,合作探究;面对发展中的人,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着是一个可以无限开发和整合的资源库。
(3)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全身心地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方面共同努力。
教师与学生不单是学习的伙伴,还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
(二)对课程评价的全面认识当前,由于考试制度尚未得到根本性改革,基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我们总在想,课改与考试制度是否矛盾,考试制度始终会是课改的绊脚石。
通过深入领会课标的新精神,才认识到考试只是评价的形式之一,考试并不等于评价。
小学语文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一、合作:形式与效果统一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
如有的教师把小组合作交流当作法宝,有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没有被唤起,便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导致少数优秀学生当“讲师”,多数学生当听众或陪衬,他们的意见往往也被忽视;还有的所谓合作,总是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室里一片嗡嗡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二分钟,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就宣布结束,然后请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这些代表一般是固定的好学生),虽然很热闹,但没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流于形式。
还有的问题并不困难,学生个人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偏让学生合作探讨,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只是从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没有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讨旨在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因此,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意义;也只有当学生意见不一,感到有必要争论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
换句话说,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求,再开展合作学习,才会收到实效。
事实上,学生合作的形式很多,不分组照样可以进行。
如某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深刻,其它学生在认真倾听,在欣赏、接纳别人的闪光点,这就是观察学习,这实质上是一种更本质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并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才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理念。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科的融合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科的融合人教版新课标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在教育上重视和加强基础教学,要求课程要综合化。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
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基础教育的实质,就是围绕着人文教育这种“精神底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却都忽视这种“精神底色”的存在,结果就产生出素质教育面临的最大障碍:每一学科都各自为政,每一学科都自命不凡,每一学科都力有不逮。
学而不能思,师生无不疲于奔命,但却丝毫无助于整体性的建立。
甚至很少有人认识到这一事实:尽管知识的对象千差万别,但知识的各种形式总是显示出内在的统一性。
意识不到这种统一,则无法洞察学科门类背后的原动力,以致事实不能还原为生成,结果不能回溯到过程,学科教育也不能成为重组和还原知识原初状态的综合构造活动。
现实中,历史不过是时间、事件的机械罗列;数学终归是一堆乏味的公式符号:语文就是字、词、句、段、文;音乐等于视唱;美术等于绘图……一切都局限于互不相关的表象之下,既看不到知识存在的理由,也无法认识不同领域的融合,更谈不上领略人类智慧固有的奇情异想——这种对知识的蒙昧必将导致对世界的无知!浮士德曾说过:“去了解有哪些力量/使这个世界变为一个整体”。
人文精神正是形成基础教育各学科整体化的内在力量。
教育的当务之急,应倾向于立足当前现实,加强学科融合,苦练“横跨”、“透视”两层功夫:“透视”是从纵向上找到知识以智慧所表现的人文意义;“横跨”则是把这种意义推广到其它领域进行比较,形成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论文-整合有效资源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整合有效资源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人教版新课标学语文是为了什么?分数?认识几个字?会写作文?不是的,学语文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让学生具有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不是以语文或数学这么单一的学科形式出现的,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
因此,语文教学也不能纯粹地以孤立的学科形式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有课程资源意识,既要立足教材,又要拓宽领域,将相关的资源与语文进行整合、互补,如报刊、科学实验、音乐、标牌广告、几何图形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让学生已有的经验变得具象化,丰满化。
一、与音乐整合,枯燥变生动音乐在语文课上是用来渲染气氛的,它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缀整个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成长,从而爱上语文课。
1.音乐导课,愉悦入境如教学《四个太阳》时,我就在课前安排歌曲《种太阳》,孩子们一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马上就跟着音乐跳起舞来了!于是我趁机跟孩子们说:喜欢这首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太阳有关的课文!这样自然而然就引入了课文的学习。
2.音乐游戏,快乐感悟如学习《雨点儿》,体会雨点儿洒落下来帮助别人时快乐的心情。
我就运用了一个音乐游戏:“现在我们来听听雨点儿飘落下来跟大地上的花花草草都说了些什么吧。
”随即我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吸引孩子们投入情感,引导孩子们联想雨点儿会跟它们说些什么悄悄话,它们又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歌曲刚结束,孩子们就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说雨点儿在给大地讲天上有趣的故事;有的说种子在向雨点儿道谢,谢谢雨点儿帮助自己发芽;还有的说花儿和小草也在跟雨点儿说谢谢呢!通过聆听歌曲,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与表演结合,呆板变有趣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表演,他们有非常强烈的表演欲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_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人教版新课标“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课程综合化”“课程一体化”等;笔者愿意用“课程整合”,旨在取其整体、综合之意。
)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之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将调整为:小学阶段以综合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通观《纲要》及各科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整合上的要求主要包括:(1)学科课程目标上的整合,即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朱慕菊等,2019),为不同学科的课程目标确立了共同的三个基本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设置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历史与社会(?一8年级)、科学(3~9年级)、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1—9年级);(3)强调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学习(又称研究性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
在《纲要》发布之前,有关课程整合的问题已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在理论上,有诸多研究者对国外有关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方面的译介,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单一的分科课程体系提出批评和实施综合化改革的建议。
在实践上,也有部分省市(如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及个别学校(如上海师范大学十年制实验学校、东北师范大学附中等)开展了综合课程的实验。
但是,除了一些纯理论的阐述或鼓动之外,尚缺乏令人信服的实验效果及深度的实验分析可以证明理论所描述的课程整合的优越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人教版新课标一、语文教育的现状(一)观念保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够我国推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其可操作性不强、目标无法量化、不够直观,所以没能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
这就造成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仍然过分依赖教材、重视分数。
表面看来,大多数学校对小学语文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很重视,但对于贯彻、落实并不热心,甚至担心新课程改革会影响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因此,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读写能力普遍不高,语文水平提升较慢。
这主要是于教师未能对现代教育形成共识,弄清语文教育的真正的目的,对现代教育认识不够。
(二)学习方式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过去我们只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重视成绩,学生的学习只是一个被动的反应、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学习效果较差,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非常薄弱,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更无从谈起,语文教学成了一个简单分析文章结构、归纳中心思想的过程,学生从来感觉不到语文的魅力。
正是这种机械、重复、无意义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语文迅速失去兴趣,口头表达拙劣、糟糕,写文章言之无物。
(三)硬件有待提高,语文教育投入不足首先,大多数地方的财政收入困难,在教学上的投入不高。
有限的资金除了用于教师工资发放外,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教学设施,所以很多学校缺乏多媒体设备。
其次,普遍认为语文不需要多少教学教具,只需死记硬背就行,这使得语文教学相关设备尤为缺乏,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再次,学生对语文缺乏重视,在语文课的学习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同其它课相比,严重不成比例。
二、原因(一)教学按部就班,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过慢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心中有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对学生的研究透彻,由单向的知识传递向双向互动转变。
而目前部分语文教师缺少正规培训,教学能力亟待提升,其教学信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他们离新课程、新教材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小学语文论文-单元整组”背景下的教材解读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单元整组”背景下的教材解读人教版新课标本轮课程实验开始以后,“单元整组教学”这个词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随着今年第二轮培训的开始,这个词屡屡被提及,似乎有越来越热的趋势!那么,在“单元整组”背景下又该怎样解读教材呢?一、“系统”观照,重组教材——我眼中的“经典”人教版新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
在这个单元里安排了四篇课文。
从教材编排看,《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是精读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和《金色的脚印》是略读课文。
《老人与海鸥》作为单元首篇,在“人与动物”这个单元中应该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它进行一次文本细读。
这篇文章描绘了两个画面:“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
我们来看第一个画面: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语言生动,特别是最后一句很形象。
但我们在想,海鸥是野生动物,它们需要老人喂吗?老人十多年喂下来,海鸥对老人喂食产生了依赖,如果自己不会了觅食,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吹毛求疵。
但是读读第二个画面,可能觉得问题有点严重: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它们连声的鸣叫、炸了营的猛扑中,有没有失去依赖的恐慌呢?撇开这些,我们再看: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即使我们不从动物本能的角度吹毛求疵,从传递人文价值的角度看,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推敲的细节:作者为什么让海鸥扑下来?而且肃立不动?这不正是在传递一种老人“施恩”——海鸥“图报”的观念吗?难道这就是作者的“人与动物”观?如果是这样,仅仅作为一篇普通的报道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还勉强凑合,但作为“人与动物”主题的首篇范文就显得过于狭隘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课程整合中几种教学合作形式的研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课程整合中几种教学合作形式的研究人教版新课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解决好目前基础教育中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现在的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中,存在这样一些热心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整合的教师:凭着自己对教材,课程标准的理解,将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生拉硬扯进来,绞尽脑汁地写个教学设计方案,再用计算机做个质量不高的课件,最后到课堂中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讲完这一课程内容,就算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
或者,不能很好地遵循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整合的原则,不该拿来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程,也将它整合。
结果,事与愿违,往往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这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及内涵,错把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或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当作与信息技术整合①。
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和内涵是什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理解,不难看出要上一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除了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及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还不行,有一点是至关重要,那就是--合作,合作学习、合作教学。
小学语文论文单元学习内容的整合教学策略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单元学习内容的整合教学策略人教版新课标1.“精读”“略读”整合,“扶”“放”结合,得“法”用“法”。
对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关系,叶圣陶先生作了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则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
教师要善于寻找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契合点,教学中“扶”“放”结合,让学生把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串联起《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这四篇课文。
其中《触摸春天》和《生命生命》是精读课文,《永生的眼睛》和《花的勇气》是略读课文。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触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在写作内容和思想表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可以把它们链接在一起开展教学。
如精读《触摸春天》,了解盲女孩安静是怎样了解这个世界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通过拓展练笔《安静,我想对你说》导入到新课《永生的眼睛》的学习中,让学生运用《触摸春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永生的眼睛》,比较两者在思想表达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同情,并对课文抓住人物心理、言行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精神的表达方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精读和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消化、迁移、运用。
2.同类课文整合,聚焦同质,求同存异。
人教版教材每组课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有的是主题的相似,有的是体裁的相似,有的是内容的相似,有的是阅读策略相似。
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照,比照参读,辨析评价,从中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律,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外国语学校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用了一课时把《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放在一起进行整合教学,采用了“合、分、合”的教学思路。
小学语文文论文开放整合,让语文课程充满活力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文论文-开放整合,让语文课程充满活力人教版新课标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观认为: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不是所有人都相同的。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即创造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认为:课堂教学中要构建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和学生都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但是,有的教师把语文教材看成是一种既定的文本,不敢越雷池半步,唯恐被指为“‘语文’不姓‘语’”。
我们认为,在坚持“学生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源引渠,实施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跨越学科的界线也未尝不可。
“学科整合”,指的是对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中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教学——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后,根据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几门学科的共同目标和各学科的自身目标)。
我们尝试了语文与科学学科的整合。
(一)精心准备,优化课堂设计。
现代教学设计论认为,教学是可以被设计的,通过设计能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课前的精心准备与设计更是成功实施几门学科的整合教学的前提。
这一阶段需做的工作有:1.了解学情。
在对几门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前,对学生情况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整合哪些内容、怎么整合等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兴趣所在、疑难之处以及学习情感态度等,还需要了解特殊学生(学习尖子生、学习困难者、智障学生等)的情况。
2.反复备课。
(1)学期初,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制订好切实可行的计划。
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和常识教材在许多教学内容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要对这些教材进行挖掘、拓展、深化并有机整合。
小学阶段语文、常识学科可以整合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类:其一、语文教材中的科普说明文(如《冬眠》、《太阳》、《意想不到的灾害》等)、写景为主的散文(如《美丽的西沙群岛》、《林海》等)与常识教材中有关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许多学校推行的教育举措之一。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并分析其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中的作用。
一、课程整合的概念课程整合,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本分割的不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体化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课程整合主要是指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将原本独立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二、课程整合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整合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更深入地参与到多种学科的学习当中,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2. 促进跨学科的学习课程整合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取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古文时,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文言背后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感知。
3. 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整合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不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口语表达训练中,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或辩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将语文教学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整合的实施方法1. 语文与数学的整合在小学阶段,语文和数学是两个重要的学科。
可以通过将数学概念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语文与科学的整合语文和科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共同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将科学实验与语文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进行科学实践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 语文与艺术的整合语文和艺术都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人教版新课标
“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课程综合化”“课程一体化”等;笔者愿意用“课程整合”,旨在取其整体、综合之意。
)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之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将调整为:小学阶段以综合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通观《纲要》及各科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整合上的要求主要包括:(1)学科课程目标上的整合,即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朱慕菊等,2019),为不同学科的课程目标确立了共同的三个基本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设置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历史与社会(?一8年级)、科学(3~9年级)、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1—9年级);(3)强调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学习(又称研究性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
在《纲要》发布之前,有关课程整合的问题已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在理论上,有诸多研究者对国外有关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方面的译介,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单一的分科课程体系提出批评和实施综合化改革的建议。
在实践上,也有部分省市(如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及个别学校(如上海师范大学十年制实验学校、东北师范大学附中等)开展了综合课程的实验。
但是,除了一些纯理论的阐述或鼓动之外,尚缺乏令人信服的实验效果及深度的实验分析可以证明理论所描述的课程整合的优越性。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次课程改革把课程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突破内容(朱慕菊、刘坚,2019)以及在课程设置上的如此富有“革命性”的变革,是适时和必要的。
《纲要》作为国家的重要文件公开发布之后,接下来的艰巨的任务便是如何实施。
站在国家及国家政策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已“硕果累累”,出台了一
系列书面的课程文件和课程材料。
然而,从学校及学校教师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尚未开始。
面对一个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础因而也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的课程整合计划,我们不得不但忧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现实的学校中的课堂上的课程现实。
本文认为,理想的课程计划的“理想的”实施方式是从学校及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由现实的“此岸”过渡到理想的“彼岸”。
因此,笔者力求站在学校及学校教师的层面上来认识课程整合、重新审视课程整合背后的理念并就学校层面上的“实然的”课程整合提出一些策略性的建议。
一、从学校的层面上认识课程整合
(一)多种含义
“课程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1ngram,p.22),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总体上看,理论研究者多倾向于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出发来界定课程整合。
例如,伯恩斯坦(Bernstein,B.)把课程整合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的权力和权威的变化模式在学校的反映”(1ngram,p.22),这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知名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所具有的独特视角。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则从他所信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出发,提出教师教任何一门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教一门学科就是在教一种整合的认知结构,学科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的整合教学(Bruner,1960)。
儿童中心主义者比恩(Beane,J.)认为,课程整合应该完全打破学科的界限。
在他看来,分离的学科课程背离了生活本身,并导致坏的学习理论(Beane,1990)。
真正意义上的整合的课程应该是个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以主题呈现的超学科的整体的课程(Beane,1992)。
实践者多倾向于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形成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对于强调儿童经验和社会生活的杜威学校的老师来说,课程整合意味着儿童学会共同工作并处理各种社会的活动,同时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解决者(Mayhew & Edwards,1936)。
对于林肯学校(Lincoln School,1921—1926)的老师来说,课程整合则意味着多种形式的课程设计的整合(Marian,L.,2000)。
而对我国一些综合课
程实验校的教师来说,课程整合就是教一门或几门新的综合的学科,如科学、社会等。
因此,对于学校及学校的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要求理论者给课程整合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而是在整体上认识到多种含义的存在,认识到每种界定都有其特定的视角和背景。
而对理论研究者来说,重要的不是给课程整合下一个又一个的定义,而在于自我反思其理论背后的假设和信仰,并批判性地考量其理论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二)多种实践
不同的教育哲学及课程整合的概念和理念指引下所展开的课程整合的实践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的哲学观或课程理念支持下的课程整合的实践也未必完全相同,因为课程整合涉及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现状、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例如,马丽安(Marian,L.)等把美国历史上几所著名的进步主义学校的课程整合实验做了较详细的考察,发现这些学校即使都是受到杜威的哲学的影响,但在课程整合的具体做法上却明显地不同于“原版的”杜威学校,而且彼此之间也有差异(Marian,L., 2000)。
在杜威学校,课程整合产生于杜威的两个教育信条。
一是相信儿童的兴趣不是学科定向的,而是跨学科的。
二是相信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因此杜威学校的课程整合着眼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社会研究为核心,分科的学科知识由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所关注的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成(emerging)。
在这里,教师提供的是课程的主要思想和框架,鼓励每个学生在这个框架之内发挥自己经验和想像的作用。
教师是一个指导者,学生的活动是自我激发的,教师的职责在于提供必备的材料、技能的教学及必要的指导或建议(Marian,1., p.48)。
林肯学校(1921~1926)是另外一所儿童中心学校。
该校以从实际的生活情景中抽取的一个一个的工作单元(unitofwork)为核心来整合常规的分科课程,每个工作单元的内容既可以横跨所有传统学科,也可以只集中于某一个学科,如社会、科学、音乐等。
同一时段经常安排不同的工作单元,有时可能是相关的单元,有时可能是不相关的单元。
与杜威学校所不同的是,林肯学校的课程整合更具有灵
活性(Marian,1.,pp.34—37)。
从历史上看,不同的历史时代由于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内容的不同,学校的课程整合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仅以完全打破分科界限的超学科的主题课程整合的设计来说,20世纪50~60年代之前,用以整合各别学科的工作单元或活动等多是一些有关农场、工厂、商店、家政等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儿童生活内容的主题。
50—6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改变,用以整合各别学科或儿童经验的主题更多地涉及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环境、人口、健康等方面。